梦见自己被很多人打死:中國學者籲:警惕美國發動金融戰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04:44
中國學者籲:警惕美國發動金融戰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0 11:30:53  

2011年11月17日,示威者在美國紐約聯合廣場高舉標語牌。
當日,近千名示威者集會紀念“占領華爾街”行動滿兩個月。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機是否標誌著現代資本主義終結初露端倪?——哈佛大學經濟和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羅戈夫常被問起這個“奇怪”的問題。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從危機話題延伸到對制度模式的質疑,不是沒有合理性證據。事實上,隨著“占領”運動從華爾街邁向倫敦、法蘭克福、柏林等地,人們對金融風暴的關注早已從經濟領域向社會和政治領域蔓延:資本主義觸及它的天花板了嗎?

  對此,包括肯尼思在內的部分學者感到憂心,但也有學者認為,美國仍是給予人機會和夢想的國度,至少現在還是。

  【作者】楊斌(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大約在3年前,我曾預言,美國為應對次貸危機而出台的所謂“救市”政策,不過是用債務挽救債務,製造了更大的泡沫,而泡沫終究要破滅。如今,美國深陷財政債務危機的泥淖,國內失業率高懸不下,由債務危機引發的社會動蕩接踵而至。

  一句話,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以來,導致危機的根本性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危機似乎還會延續,而問題還沒有全面爆發。

  “金錢操縱政治”是危機根源

  這並非危言聳聽。要搞清楚這場危機的影響,必須先了解它發生的深層次原因。

  在我看來,美歐債務危機的原因根本不是西方主流媒體指責的高社會福利,而是政府花費大量納稅人金錢挽救金融財團的金融投機賭債。以美國的數據為例:2007年美國財政赤字僅為1600億美元,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後財政赤字飈升到4600億美元,當年美國政府曾宣稱這是為挽救危機被迫採取的措施;次年,美國財政赤字再次飈升,猛增到1.4萬億美元,此後連續3年財政赤字水平一直保持在1.5萬億美元左右。而危機後短短幾年中,美國國債就膨脹了大約5萬億美元,超過了此前國債近200年的增長額度。

  顯而易見,美國維持弱勢群體基本生存的社會福利保障,不可能是財政赤字兩年內增長九倍多的主要原因。

  正因為如此,“占領華爾街”運動與美國以往的抗議活動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它不是單純爭取某些經濟利益如社會福利、失業救濟,也不是單純尋求發洩對華爾街貪婪、腐敗的憤怒情緒,而是將矛頭直接指向了資本主義民主模式的核心弊端:金錢操縱政治。

  這次運動沒有採取傳統的示威抗議方式,而是採取了長期占領美國金融資本聚集的心臟地帶的方式。就其本身而言,它與中東及歐洲國家的民眾抗議有著明顯差異。中東國家的民眾抗議腐敗、失業和通貨膨脹;歐洲國家的社會抗議活動更多體現了經濟訴求而不是政治訴求,集中於反對侵害民眾利益的經濟緊縮政策。但美國的抗議運動,是民眾將經濟訴求上升到政治層面,明確要求從根本上改變金錢操縱政治的虛假民主弊端。在美國歷史上,像這樣提出深遠政治改革目標的社會運動尚屬首次。

        警惕美國發動“金融戰爭”

  那麼,如何理解當前的資本主義危機與歷史上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的經濟危機、大蕭條的不同?

  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學者不會忘記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此後延續4年的經濟危機是工業資本主義時代令人印象深刻的災難。不過,當下新自由主義時代的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實際上比古典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的工業壟斷資本更腐朽、更具有寄生性,它反對私人資本占壟斷地位,利用壟斷利潤搞權力尋租,輸出大量的有毒金融衍生品。

  可以說,美歐債務危機暴露了美歐模式的深層次弊端。我同意美聯儲前主席沃克爾的觀點,這次危機可能不會埋葬資本主義,但是一定會埋葬美國模式的金融資本主義。

  現在,儘管金融資本主義已病入膏肓,但金融壟斷集團也不願意輕易就放棄它的壟斷地位及巨大的財富,它還會變換花招、負隅頑抗。

  依據歷史經驗,當前的金融危機有可能向兩個方向發展:

  第一,走向法西斯資本主義。金融壟斷集團很有可能走向對外侵略擴張、對內強硬壓制的道路,依靠戰爭來轉嫁危機,通過軍工複合體來拯救資本主義。在金融領域,有可能借助外匯、金融衍生產品等工具發動一場金融戰。

  第二,在“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壓力下,金融資本壟斷集團也有可能被迫採取吸取社會主義的因素、借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一些成果,對金融資本主義進行一些改良。像二戰後到上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發展相對平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成功在我看來並非凱恩斯主義的功勞,而是改良資本主義的功績。

  但走向改良資本主義,需要強大的外在壓力,就目前形勢來看,我覺得這種可能性還比較小。而走向法西斯資本主義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對美國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對金融戰爭的發生要高度警惕,並做好應對準備。
 
    “美國夢”實現幾率在減少 

  【作者】伊麗莎白.雅各布斯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美國國內政策專家)

  隨著2011年歲末鐘聲敲響,距離美國住房市場泡沫破滅已過去近5年,距離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開始也已4年。比起4年前,美國就業市場仍然極盡蕭條,超過2000萬願意工作的人無法找到全職工作。有工作的人情況也並不盡善盡美。當前,普通美國家庭實際收入比1997年的水平還要低,中產階級正在迅速滑入貧困。但與此同時,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卻屢創紀錄,尤其是華爾街與大企業高層。

  經濟上的巨大不平等促使大量示威者走上街頭,“占領”各大城市的公共綠地或城市廣場,甚至不惜與警方衝突,抗議代表1%的權貴階層壟斷經濟機會與政治權力。站在華盛頓、紐約、芝加哥等“占領”運動風起雲湧的城市街頭,看著一邊在呼嘯北風中不肯退卻的示威者和另一邊繁華時髦的商業區,的確會令人感到困惑:中產階級憤怒的背後,美國模式還能不能再實現“美國夢”?

   社會底層上升通道變少

  “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口號是“我們是99%”。這一口號反映了“占領”運動對美國當前收入水平懸殊的憤懣。在過去幾十年間,美國的收入水平差距逐步擴大。在1979年至2007年間,占總人口1%的最富有的美國人收入增長了277%;而同時期,美國其餘99%的人口收入水平增長卻緩慢得多。

  按照一般的定義,位於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中間的60%的家庭為中產階級,如果單純來研究他們在這接近30年間的收入增長情況,就會發現,他們的收入水平增長只有38%。在他們之下、貧窮的美國家庭收入增長更為緩慢。

  在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政府推動大規模金融拯救與經濟刺激計劃。不少人認為,政府的這些行動實際上幫助了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大銀行和最富有的美國人,對其餘99%的國民卻幫助有限。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占領華爾街”提出了這樣的口號,意在提醒政治家們,他們的工作是代表99%的大多數,而不僅僅是那1%的少數人。 
 
貧富差距的擴大可能使人發問:美國還是不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

  在我看來,這裡仍是一個能憑借個人奮鬥獲得成功的地方。當前40多歲的美國人中,大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超過他們父母在同一年齡段的家庭收入情況。但比起人們理想中的美國,當前的美國已經沒有那麼多機會了,尤其對希望從收入的最底層爬到最高層的人來說。

  再對比其他西方國家,美國在經濟機會平等上做得並不好。在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和英國等國,如果統計出生時位於最低收入階層的男性,你就會發現這些人的兒子當中,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在成年後仍然處於最低收入階層。但在美國,這個數字是42%。

  美國人已經習慣了強調自己國家的平等,喜歡說任何人都能成功,但現實證據卻指向相反的結論。

  資本主義模式危機中運轉

  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占領華爾街”運動去年秋天在紐約開始以來,示威者明確表示他們沒有明確的政治要求,不會提出政策主張並支持專門的候選人。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將他們的意見廣而告之。我曾與不少示威者接觸過,他們認為解決問題都是政治家們的工作,而他們只是在提醒政治家們,不要忘記自己該做什麼。話雖如此,但“占領”運動仍然在不停變化,他們如何與選舉政治發生互動仍然有待觀察。

  當前,奧巴馬與民主黨已經開始採用“占領”運動的一些觀點,比如強調人人公平地付出和所得。因為這些觀點本來就同民主黨的核心觀點——美國應當致力於保障全體成員擁有公平機會——有共通性,而且“占領”運動的部分觀點在美國民眾當中很受歡迎。當前,國會的支持率很低,美國民眾對國家的前進方向感到不滿;儘管官方認為衰退已經在兩年半以前結束,但失業率仍然很高,收入水平停滯不前。對很多美國人來說,“占領”運動的訴求正好觸動了他們的心弦。

  現在很難預料,民主黨和奧巴馬能否借助危機應對,來調動自己的核心選民出來投票。但採用“占領”運動的某些觀點,無疑是個好辦法。至少,資本主義民主模式還在危機中正常運轉著。

  網友微博參議

  @楊佳蔚1993:危機是有周期性的,這是經濟本身的周期原因造成的,每次的背景不同,當然程度也就不同。所謂的資本主義末日並沒到來。

  @bmshpf:我覺得還沒有觸及資本主義的天花板。觸及天花板的時刻必然是社會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但就目前的狀況看,資本主義內部矛盾還沒有激化,它們在不斷調整,以適應當前形勢。

  @李薩姆:當年蘇聯解體,美國學者福山拋出了所謂的“歷史的終結”,鼓吹美式民主政體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最高形式。可今天社會主義的中國正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