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吞蛇:“乌台诗案”与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23:01

“乌台诗案”与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

时间:2011-12-19 21:29:29  来源:光山通讯  作者:●石言

 三、《游净居寺诗并叙》是苏轼宦海人生的反思和解悟
    历史没有空白,但不可否认对历史的研究确因有遗漏而造成的遗憾。苏轼赴黄州途中小住光州大苏山净居寺就是被史学家和文学家们所忽视的一个遗憾。许多研究苏轼的书籍和文章,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乌台诗案”后苏轼在黄州的境况和心理历程及其所达到的文学高峰,却鲜见甚至没有提及他在大苏山净居寺的思想转折这个重要历史事实和情节。个中原因,或许人们认为苏轼在大苏山净居寺是顺道路过且时间太短,或许是认为苏轼小住大苏山净居寺对其人生历程无关紧要,还或许是认为苏轼在大苏山净居寺留下的历史痕迹资料太单薄。看来,这个漏缺和遗憾唯有我们光山人来弥补了。笔者为此已作过两次努力。一是数年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说苏东坡后,笔者曾以请教的口气给康教授写了一封题为《康震教授的疏忽和遗漏》的信,较详细的介绍苏轼在大苏山净居寺的史实,提出《游净居寺诗并序》是苏轼人生态度转折的重要依据,建议他应重视大苏山净居寺对苏轼人生观影响的研究。二是2009年2月,在由武汉大学和湖北黄岗市政府联合召开的 《中日韩天台学术对话国际研讨会》和《苏轼与黄州文化研讨会》筹备会上,笔者在发言中称:“没有苏轼在光州大苏山的反思和醒悟,就没有其在黄州的超然和洒脱;没有《游净居寺诗并叙》就不可能有其在黄州所达到的 “二赋一词”(‘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学高峰。苏轼访大苏山净居寺是其在黄州立足和成就文学高峰的前奏和必不可少的台阶。”尽管这个说法具有浓烈的热爱家乡的感情色彩,但时至今日,笔者自认为并不偏颇,同时这也是光山人对弥补苏轼文化研究缺憾的呐喊。
    苏轼在大苏山净居寺小住的时间虽然大约只有不到十天(根据《苏轼年谱》和《黄州志》载,其于元丰三年二月初一抵黄州),但却不仅给光州人民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精神文化财富——《游净居寺诗并叙》,而且该诗本身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和探寻“乌台诗案”后苏轼心理轨迹和人生态度发生重大转变的第一手资料和有力证据。笔者不妨以浅学之见和综合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该诗进行意译。
    诗的前四句:“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大意是诗人数十载来就酷爱游历名山大川,且自己制作了游历山水所穿的衣服,并早已同妻子商定待儿婚女嫁后,携手并肩去享受和陶醉于游历大好山河的乐趣。“不悟欲缘在,失身踏危机。刑名非凤学,陷阱省积威。遂恐慌生死隔,永与云山违。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大意是:自己本一文人不悟做官之道,却步入了充满风险的仕途,那为官所靠的 “刑名”(战国时法家的一派,注重循名责实,后演释为官场处理上下关系为官之道)之术,不是自己之所长,因而遭受陷害损名伤誉。此后恐怕生死两茫,也许将永别故乡山水流落他乡。如今在寒冬雪地里脚着草鞋如此日复一日地赶路,就是为早一天到达所贬之处。“稽手两足尊,举头双涕挥。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大意是:跪在净居寺里佛祖像前,回想自己的人生仕途和近几月来险遭杀身之祸的凶险,种种委曲涌上心头,不由得伤心而潸然泪下。想必佛祖在灵鹫山宣讲《法华经》之会尚未结束,天龙八部正在听经而沐浴着佛祖的光辉。我甘愿脱红尘离世俗随天台二圣慧思、智靑飘然而去,洗净往昔的罪孽和忘掉过去的是是非非而遁入佛门。“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大意是:在即离开大苏山时,我徘徊在美丽的竹溪月(净居寺古十二景之一)前,再一次尽情地享受着那如烟如霏的空翠碧天。听着寺内传来的送客钟声,我虽走出了苏山谷口却依然恋恋不舍。回头眺望我苏家的大苏山啊,我迟早是一定要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