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大牙碎了掉了一半:浅谈幼儿国学经典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51:01


浅谈幼儿国学经典教育发展

 

    经典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历史传承。作为一个缺乏文化的中国人,我对国学关注不多。2003年读《小窗幽记》和《围炉夜话》才发现其中的智慧。后来看到《论语》后悔悟,如果小时看过《论语》,那么我的今生将全部改写。人生智慧已早早写入经典放在我们的书架上,只是我们不知珍惜。后来读《黄帝内经》、《史记》更是对传统文化到了了鼎礼膜拜的地步。

    我开始关注幼儿国学教育,并终于给儿子找了一个学习国学的地方。古朴院落、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孩子对国学的喜爱,我们一度认为这里是学习国学很好的殿堂。很快我们就发现严竣的管理问题,主要是现任办学人的文化素质和办学思路局限了教学水平。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研究经典教学的长远规划,而只在设想如何利用圣贤的先人为自己的产业化运作增添炒作资本。为此我查阅了许多关于国学热以及国学教育方面的文章,发现一个令人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现在的国学已经被炒作成为一门文化产业。儿子曾经学习的地方正是如此。

    为了延续儿子的国学教育,我上网四处寻找一些关于国学入门方面的知识以理清经典学习的脉落,这时我又发现了一个更让人惊异的事实,就是当今的中国社会很难找到介绍学习国学经典著作。现今人类关于国学方面的种种文章大多因底蕴不足或是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究其因缘是中国的国学教育大约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风雨飘摇。目前现在可以找到的比较好的国学入门书籍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国学入门》专辑,可惜已经买不全了。这些都是上个世纪初的文坛名人如朱自清、章太炎等为被当时就几经中断的国学教育所作的推介文章,再往上还有一些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著作(如钱穆)也十分可读。而真正的经典只能是更早以前的作品了。

    再回到幼儿国学教育上来,国学热好象就像开水上的热油,有的只是表面风光。现在“国学”两字已经成了幼儿园、小学等主流教育体系用来贴金的招牌,但真正对国学下的功夫并不够,因为还有五大领域和升学率等指标在考核。而社会培训机构创办国学学能成功的又是极少。一方面是办学机构招生困难,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对国学知识的渴求。那么一定是办学人的办学思路和方法存在问题。主流教育体系的排斥、培训机构文化底蕴不足、急功近利使幼儿国学教育发展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后来又看了一些关于当今国学热中一些推广文章,如王财贵、沈立等,结合我和儿子这一年来学习经典的体会。经典学习的方式不外乎在家自学、报班培训两种。自学是最简单也是最难实现的,因为我们家长很多都没有读过经典,自己读不懂经典,给孩子讲讲不清楚,再加上家长精力上难以坚持以及在教自己孩子的情绪难以控制。外出报班又存在金钱、时间、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选择报学学习的家长自然对国学教育苛求,希望老师都能像于丹那样把大家都讲明白,因此对教师不够宽容,都希望老师该把书上的道理把孩子讲清楚,而幼儿时期的经典教育的实质是背诵而不是理解,背诵没有家长伴随往往很难实现。

     对国学的热爱首先应来自家长,如果家长对国学没有热忱孩子也很难坚持下来,国学教育在十三岁前的坚持对孩子的一生十分重要的。对国学教育缺乏宽容、热爱和坚持,是目前国学热只在表面而没有深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家长自己没精力陪着孩子学,外出报班不理想、舍不得、没必要、难坚持是影响当前幼儿国学教育发展的潜在因素,外在因素就是学习国学短期效益不明显,办学机构要效益,家长为孩子的升学也讲效果,国学这种慢热型的间接效益也让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选择了放弃。

    另一种值得探讨的方式是在家长之间建立国学经典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坚持、共同热爱以期给孩子的人生发展的敏感期内,用经典教育给孩子一生的精神财富。但这种学习型组织由于组织松散往往很难形成长期的凝聚力往往难以坚持。综合对幼儿国学教育的方式进行总结,我认为以下三种学习方式的作用是,家庭式学习是幼儿国学教育的基础,互助型国学教育学习组织有助于共同坚持,而培训班式的国学教育应该向精品教育发展。

    在幼儿国学教育的过程中,除家长自身的宽容、热爱和坚持外,幼儿国学教育还需要社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需要有社会团体赞助的方式而不是产业化运营模式来保持幼儿经典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举办国学教育方面的社会活动、演出、比赛、演讲、交流等方式来激励和维系各个幼儿国学经典教育组织的存在的发展,形成国学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这样国学热才会慢慢浸润至每个家庭、每个社会组织乃至于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