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凯南瓜杯:草书名家述评(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5:09:21
草书名家述评(一)[ 录入者:换鹅书会 | 时间:2009-12-08 14:01:07 | 作者:欧阳中石 | 来源: | 浏览:98次 ]

    这一章将对历代有重要影响草书家的生平、成就作一介绍,并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尽可能对这些草书家的取法途径、书风的变化以及他们的个性特征有个交代。由于材料的限制,我们对那些名位很高,但没有书作传世的书家,如杜度、崔瑗等,只好忽赂不计了。

一、张芝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祖籍敦煌酒泉。但从他的父辈开始,就已经移居弘农(今陕西省)。字伯英。幼而高操,勤学好古,经明行修,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故时称“张有道”。善草书。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又尝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其书迹为世所宝,寸纸不遗。三国魏人韦诞学张芝书,赞曰“超前绝后,独步无双”。谓为草圣。历代书论家对张芝书法多有评价。南朝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说:“张芝书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唐李嗣真《书后品》说:“伯英章草似春虹饮涧,落霞浮浦;又似沃雾沾濡,繁霜摇落。”张怀瓘《书断》卷上说:“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并包,若悬猿饮涧之象,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不穷。”
    据史料记载,张芝真迹在东晋时已属罕见。东晋庾翼曾言及在永嘉之乱过江南时,将张芝草书十纸丢失,常有“妙迹水绝”之叹。南朝时期皇家开始留心收藏名家书作,虞和《论书表》云:“大凡秘藏所录,……张芝缣素及纸书四千八百廿五字,年代既久,多是简帖。……又有范仰恒献上张芝缣素书三百九十八字,希世之宝。”在这些收藏中是否都是真迹,尚属疑问。因为在南朝时,伪作已经出现,造假者为了牟利,作伪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现在,我们所见的张芝书迹都是刻本,刊于《淳化阁帖》卷二。第一类是章草,即《八月九日帖》,章草6行,80字。第二类是以今草为主,并间有章草字法的,即《二月八日帖》。第三类是大草,即有名的《冠军帖》(图5—1)等。对于第一类草书,即章草,前人一般没有异议,因为《八月九日帖》虽然经过翻刻,但章草风范犹存,此帖字型结构简括,行款疏朗,风韵高古,与出土的汉简之上的草书风格相似。《二月八日帖》除开始两字带有明显的章草意味,而通篇大段都是今草,行笔流畅,草法纯熟,与《淳化阁帖》中所载东晋南朝书家的草书很接近,是否为张芝所书,也是一个问题。第三类,即《冠军帖》,宋代学者已开始怀疑其真实性。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说:“唐文皇右军传赞云:伯英临他之妙,无复余踪。当是时,远购冥搜,古帖毕出。而御府所蓄其富无伦,尚无伯英书。后世岂可复得。非特唐也。……此卷章草芝白一帖(指《八月九日帖》)差近古,亦疑先贤摹仿也。前《知汝殊愁》以下五帖(包括《冠军帖》),米(指米芾)云皆张长史(张旭)书,信然。但帖中有云:数往虎丘,祖希时面。祖希,张玄字也。玄之与大令同时,虎丘地在江左。当是长史书二王帖辞耳。”
其说基本可信。至于张芝那种“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田行,……世称一笔书者”的草书,恐怕也是出于张怀瓘的臆断,非是见过真迹后所下的评语。《冠军帖》等非张芝历书,这并不否定张芝有类似书法风格的存在,也不会因此否定张芝在今草形成过程中可能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尽管张芝留下的书作很有限,而且真伪难分,但是,张芝在草书发展史上的祟高地位是不用置疑的。张芝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士,游心书法,开启了士大夫热衷书法艺术的先河。魏晋以后,很多书法家都受到张芝的影响,以至成为整个魏晋时代人们心目中书法艺术的偶像。而他的草书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言喻的。西晋时期的大草书家索靖、卫瓘的草书直接胎袭于张芝,而为今草创立典范的书圣王羲之也是以张芝为榜样,从张芝那里获得草书的精髓,并加以发扬光大。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张芝草书虽无真迹供我们景仰、取法,但是,他的艺术真谛灌注在历代草书家的血脉里。


二、皇象
    皇象,字休明。吴广陵江都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工书,尤善章草,为当时之书圣。皇象章草师法杜度,时人以其书与严武棋、曹不兴画等并称“八绝”。南朝宋羊欣评其书说:“皇象能草,世称沉着痛快。”(《采古来能书人名》)袁昂《古今书评》说:“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唐都尽《述书赋》说:“广陵休明,朴质古情,难以穷真,非可学成。似龙蠖蛰启,伸盘复行。”清包世臣《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评价说:“草书唯皇象、索靖笔鼓荡而势峻密,殆右军所不及。”
    皇象草书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帖》等。魏晋时代有好几位名书法家用章草写过《急就章》,但是只有吴国皇象写的一本,有临摹本流传下来。北宋时叶梦得曾将皇象本《急就章》刻石于颖昌(今河南省许昌)。明正统年间又有人据已有残缺的叶刻拓本重新刻石于松江,所据拓本的残缺之处以明初书法家宋克写本补足。这就是一般所谓松江本《急就章》,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内容最丰富、最有系统的章草名作。
    皇象本《急就章》屡经摹写,当然免不了失真之处,但是只要服考古发现的汉代草书资料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现存之本大体上能反映汉代草书的面貌。
    他还留下一件《文武帖》,也是章草,为宋《淳化阁帖》副本,六行。此帖与《急就章》风格不同,转折方峻,字形的变化也较前帖为丰富。有些笔画已经接近楷书点画。结构散逸,如众星之列河汉。
    从这两件仅存的作品来看,皇象的章草面目绝非千篇一律。《急就章》不但为章草确立了不朽的典范,也是章草艺术自西汉以来的一个总结,没有这件作品,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章草艺术会是什么样子的。而《文武帖》则显示了皇象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书法家的个性魅力。

三、索靖
    索靖,字幼安,张芝姊孙。累世官宦。靖历官尚书郎、酒泉太守等职。曾为征西司马,人称索征西。善草书、八分,尤精章草。与尚书令卫瓘齐名,时人称为“一台二妙”。《晋书》卷六十《索靖传》:“瓘笔胜靖,然楷法远不及靖。”梁武帝重其书,所著《古今书人优劣评》称赞索靖书“如飘风忽举,蛰鸟乍飞。”唐李嗣真《书后品》评云:“索有《月仪》三章,观其趣况,大为遒竦,无愧珪璋特达。犹夫聂政、相如千载凛凛,为不亡矣。”唐张怀瓘《书断》卷中列索靖章草为神品,评云:“幼善章草,书出于韦诞,峻险过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或云楷法则过于瓘,然穷兵权势,扬威耀武,观其雄勇欲陵于张(芝),何但于卫。王隐云:靖草绝世,学者如云。是知趣皆自然,劝不用赏。时人云:精熟至极,索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索。索靖对自三堕书艺也颇为自信,名其书势为“银钩虿尾”。传世书迹有草草《七月帖》、《月仪帖》、《出师颂》等。
  《月仪帖》是索靖章草的代表作,凡十一章。此为《邻苏园法帖》拓本。此帖为书信文例,按月分为十二章。此件缺四至六月。计18页。《月仪帖》具有同时期一般章草的特点外,最大的特点是笔画的跳跃,字势的斜正相发,动中有静,而粗细变化也需引起重视,起笔处往往锋从势出,有银钩虿尾之趣,确实为章草的精品。

四、王羲之
    王羲之(32l一379年,一说303—361年),琅琊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字逸少。他一生曾任秘书郎、参军、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务。后称病去职,与东土诸名士优游自适以终老。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从伯父王导、王敦,以及伯父亲王廙,都是曾经左右东晋形势的重臣。据说他小的时候不善言辞,长大成人,却善于思辩,以骨鲠著称。
    王羲之少时学卫夫人书法,后来得到伯父王廙的指教。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很多,伯父王导、王敦也都精于书法,王导还将有“江东法帖之祖”的钟繇《宣示表》传给王羲之,可见对王羲之书法才能的器重。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能够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终于“备精诸体”创造了全新的书法艺术境界。
    他的草书师法张芝,一变汉魏朴质书风,而创研美流便之体,为今草确立了一个基本的标准,使今草与章草的界限变得分明起来,成为两种书体。他笔下的今草结构随笔势而变得自由灵活,充分体现草书“删难省繁,损复为单”的特征。从实用的角度上说,更加便于提高书写的速度。字势连绵,笔断意连,书写的艺术性加强了,体现了纵横牵制、钩环盘纡、神化自若、变态不穷的美;笔画上改造了章草的“抑左扬右”式的波磔,而代之以随起随收,流畅自然的笔触。务在求简,各种风格兼能。《远宦帖》笔笔有格,规矩俨然;《知比得丹阳书》简便娟丽,气韵连绵;《得华宜疏》信笔驰骋,任情恣肆,而天然有致,尽得法义。他确实是一位多能的书家,多种风格汇集一身,总体统一而又各有情趣,诚然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由于王羲之在书法上有极大的贡献,所以在他身后,历代都将他的书迹视为至宝,因此,东晋时期的书家中,数他留下的作品为最多。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墨迹本草书有《寒切帖》、《初月帖》、《行穰帖》、《远宦帖》、《上虞帖)、《长风帖》、《游目帖》、《此事帖》、《大道帖》等,皆为唐宋时期的摹本。从这些最接近于真迹的摹本来看,风格各不相同,其中的《寒切帖》、《远宦帖》尚有章草遗意,点画古拙,多不牵连;《初月帖》、《上虞帖》、《游目帖》、《行穰帖》等运笔轻快,流美自然;而《大道帖》则奔放驰骋,一曳如风。王羲之草书传世之作更多的是以刻帖的形式流传至今,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十七帖》和《淳化阁帖》中的草书。据载:唐太宗好右军书,搜集王书凡三干纸,率皆以
一丈二尺为一卷,《十七帖》(图5—2)即其中的一卷。此卷疏放研妙,气象超然,乃书中之龙,历来被奉为草书(今草)圭桌。《淳化阁帖》收有王羲之草书杂帖近百种,良莠不齐,真伪相杂,的人已有考订。其中亦有与上文所举相同者。虽然如此,仍不失为了解和学习王羲之草书的重要范本。


五、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年),王羲之第七子,字子敬。小字宫奴。曾经任职建武将军、吴兴太守、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他是王羲之七个儿子中书法成就最高的一位。擅长各种书体,犹以行草擅名,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相传他小的时候学书法,王羲之从后掣其笔,没成功,感叹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这是说他学习书法非常专注,预示着他将有所成就。又传说王献之年少时曾经用扫帚沾泥汁在墙壁上书写方丈大字,王羲之对他褒奖有加,并且引来了很多人来观看。王羲之《与郗家论婚书》说:“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这是王羲之在为王献之订婚时给对方写的介绍信,称赞他的书法,说明王献之年纪很小就具备书法艺术才能。
    王献之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在他父亲王羲之的成就面前,他并不安于仅仅是继承父业,而是思考有所突破。据张怀瓘《书议》载:“献之年十五六时,尝白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与往法故殊,大人宜改体。”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他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行草”体,这种创新意识自然也贯串到其他书体。因之,王献之的草书尽管带有王羲之草书的基本规范,而对于其父也并非亦步亦趋。前人对王献之的草书的这一特点有所评价,唐李嗣真《书后品》云:“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成。或蹴海移山,或翻涛簸岳。故谢灵运谓云:公当胜右军。诚有害名教,亦非徒语也。”前人多谓王羲之内摄,王献之外拓,正谓王献之逸气过父。王献之更有一笔草书,其《十二月帖》尚可窥见一斑,米芾谓“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又曰“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黄庭坚仙谷题跋》曰:“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私左氏,大令似庄周。”这些评价都是说王献之草书自出机杼、天纵神俊的艺术特征。张怀瓘《书断》列其草书为神品。
    东晋时期是中国文艺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士大夫阶层争奇斗艳,书法艺术也完成了从汉魏以来的古朴向清新研美格调的转变,其中开创这一风气的领袖是王羲之。但是,时代崇尚新美的潮流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就书法而言,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停留在王羲之的审美趋向中,而是向着更加流美的、潇洒的方向追求,让书法艺术更加显示出它抒写性情的功能,王献之的创新意识正是这种趋向的代表,他的草书尤其将书法艺术“任情恣性”的本质发挥出来。我们看他的草法,连法多于王羲之,字势更加飞扬奔故,可以说大草书法正是从王献之开始才有了真正的格局。中国书法艺术的浪漫主义精神也正是从王献之那里才真正凸现出来。所以明代项穆说:“书至子敬,尚奇之风开矣。”
    王献之的尚奇书风对东晋后期及南朝前期书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南朝梁陶宏景说:“比世皆高尚子敬,子敬元常,继以齐名,贵斯式略。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钟繇),于逸少亦然。”(《与梁武帝论书启》)在东晋时期的末年,王献之的影响要超过王羲之,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南朝时期的前半段。
    王献之传世草书作品有《中秋帖》、《新妇地黄汤帖》、《送梨帖》、《鸭头九帖》,皆为唐宋时期的摹本。其他刻帖有《十二月帖》、《淳化阁帖》中的《玄度时往东帖》、《玄度何来帖》等杂帖草书达几十种之多。

六、智永
    智永,生卒年不详。据传身历梁、陈、隋三朝。山阴水欣寺和尚,名法极,人称“永禅师”。俗姓王,他是王羲之七世孙。平生除了从事宗教事业外,主要精力都放在书法的研究与传授上。他在书法上用功之勤也是千古佳话。相传他居永欣寺阁上临书三十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用坏的笔头放置于大竹簏(lu,竹箱),每个簏的容量一石(dan,容量单位,相当于十斗)有余,五簏皆满。来求他写字及请题额的人非常多,他所住的地方门槛为之踏坏,于是便用铁叶包裹起来,称为铁门限,说明求他写字的人是非常之多。张怀瓘评价智永说:  “师远祖逸少,历记专精,摄齐升堂,真、草唯命,夷途良害,大海安波,微尚有道(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肉。”(《书断》)智永书法的主要功绩在于继承王羲之等人的伟大传统,从草书来看,他是将王羲之草书进行规范化,使之广为传播。现在我们看智永的草书,似乎没有什么神奇可言,但是,在南朝后期,东晋以来的传统正在没落,王羲之所代表的书法正统逐渐变得很模糊,也就是说正在失去规范,智永能精勤于此,是有他的历史功劳的。所以苏轼说:“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刑,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义、求变态也。”(《东坡题跋》)当然,从创新角度来看是如此,但也并不是说智永就没有自己的风格特征,他虽然要保持王羲之的传统,但也不可能不带有自己的个性,所以苏轼又说:“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致,反造疏淡。”(《东坡题跋》)这里所说的“骨气深稳”正是智永草书的基本特征。
    智永的草书作品主要是他所写的大量《千字文》(图3—4),这些作品在隋唐之际流传极广,在草书发展史上,他是连接南朝和唐朝的一个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