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局专辑: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何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30:21

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何地?

起源地之争寻找突破口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9日   05 版)杉龙岗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本报记者 龙军 本报通讯员 乔卓俊摄

    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何地?这一直是考古学的难题,国际学术界也存有争议。11月22日下午,在湖南常德临澧县杉龙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6粒距今约8000年至9000年的碳化稻谷被发现,这一世界难题又开始了新的讨论。

    杉龙岗遗址

    杉龙岗遗址位于湖南常德临澧县新安镇杉龙村,地处澧阳平原澧水与澹水之间,距临澧县城约37公里。遗址发现于2005年,是一处面积较大的新石器前期遗址。今年11月1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联合对杉龙岗遗址开始进行考古发掘。

    尽管发掘工作才刚刚开始,但目前已经成果颇丰。记者在现场看到,杉龙岗遗址现场出土了大量陶器和支座,还发现了多粒碳化稻谷。“探方里的发掘器物堆积非常丰富,包括陶器、石器和柱洞,还发现了很多动物骨骼和稻谷种子。我们可以推断,这里在8000年前是一个生活场所,那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水稻。但这些水稻到底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李意愿说。

    在此之前,距杉龙岗遗址仅38公里的八十垱遗址也出现过稻谷,约具备40%的人工栽培痕迹。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顾海滨说,他们将对杉龙岗遗址出土的稻谷进行微观分析,“如果它具备更多的人工栽培痕迹,就能够成为‘澧阳平原’是稻作起源的重要证据。”

    记者了解到,此项中美合作稻作农业起源研究项目将分三年完成,涉及中国、美国、以色列等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研究人员,在田野考古作业中将采用世界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全面获取考古遗址中的研究信息,这种多学科的研究将为重现澧阳平原距今万年前后的文化与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起源地之争

    2004年12月,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出土了12000年前的5粒炭化稻谷,它们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

    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一起并列为世界考古学的三大战略性课题,而稻作农业的起源也是中国考古学探索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这项课题的研究还处于实证层次,即以寻找最早的稻谷遗存来确定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在阐释层次上,学者们倾向于把稻作起源看作是人类的创造,它起源于一个中心,然后向外扩散。

    上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学界认为长江下游是稻作起源的中心。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出土了7800至9000年前的栽培稻,学界又将稻作起源的中心移到了长江中游。与此同时,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也出土了7000至9000年前的稻谷。1993年起,在湖南澧县八十垱、道县玉蟾岩陆续出土了炭化稻谷,后者年代可达一万年以上。无独有偶,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和浦江上山遗址也分别出土了8000年前到10000年以上的稻谷。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稻作起源何处?

    寻找突破口

    哈佛大学教授巴约瑟夫表示,“一个地方发现少量炭化水稻,农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不排除是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不能证明是稻作文化起源地。”这位揭开小麦起源地之谜的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在中国考察了不少地方。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告诉记者,澧阳平原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最早的稻作农业灌溉系统。“1988年在彭头山文化遗址,发现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距今9000年的稻壳;1996年在八十垱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的近万粒炭化水稻;1997年,在中国最早的古城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约6000多年的古稻田;2007年,在距今4000多年的鸡叫城遗址,发现了堆积如山的炭化谷糠和非常好的灌溉系统。这些考古成果,无论从年代还是文化谱系上都非常清晰、连续,因此不少专家认为这里是稻作文化的起源。”郭伟民说,杉龙岗遗址、彭头山遗址和八十垱遗址三处都发现炭化水稻,说明彭头山文化时期澧阳平原的稻作经济已有一定规模。

    巴约瑟夫教授告诉记者,“澧阳平原存在多处距今8000年以上的稻作文化遗址,稻作种植已形成规模,因此我坚信此地是稻作文化发源地。我们在杉龙岗遗址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发掘工作,20多天来已发现了6粒炭化水稻,相信今后能在这里找到更多的证据。”(本报记者 龙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