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杀黄蟒蛇:诗歌鉴赏中情感题型例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24:48

诗歌鉴赏中情感题型例话 

诗歌借以表情达意的载体就是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就成了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了。对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2008年全国18套试卷中有9套考查了学生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2009年多达12套试卷,情感鉴赏题型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了。

历年高考考查情感把握的角度有多种,首先,从情感所包含的内容上讲,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情感的集中性

所谓情感的集中性是指在诗歌中情感的范围有明确指向的,在诗歌中,通过诗歌意境,注释以及作者能够分析诗歌的主要情感,这类诗歌在考题中常见。如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解题指导】回答这类题一定要答到点子上说得明白晓畅。这首诗里的琴弦、棋盘具有正直、方正的特点,与作者自己方正的人品吻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的讥讽。

二 、情感的多元性

情感的多元性指的是在诗歌中不仅仅抒发作者单一固定的情感,而是从多个方面阐释诗歌的多重内含。这类题型较难,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学生很难做到详细,全面。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1)略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解题指导】   (1)略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再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1)略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解题指导】(1)略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赏析“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逐联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这种题型在教材上也有例可证,比如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

三、 情感的多变性

情感的多性是指在诗歌中情感在诗歌的行文过程中按照情感的线索或是感情的基调变化,作者的情感不是平面的发散,而是立体的纵深。如2009年江苏卷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⑴略

⑵略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解题指导】(1)略 (2)略(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再如2009年山东卷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略

(2)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解题指导】(1)略 (2)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

解析:对于这类题一定要吃透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抓住关键字的变化。在教材中,这种类型的例子有李白的《将进酒》

在诗歌鉴赏除了弄清诗歌情感内容以外,还应该知道提问方式。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一 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二 诗歌的主题(主旨)是什么?

三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上三种为常规问法较为常见不再赘述

四 以意境悟感情  如2009高考重庆语文试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略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解题指导】诗歌鉴赏所设的问题,与第三册诗歌单元教学内容关联度极大,这说明重视文本教学的重要性,比如“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一句,问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想一想,这与学过的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多么相似。这正验证了“考题出于课外,知识来源课内”。

五 以形象代感情   如2008年湖北卷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解题指导】 侯蒙乐观自信(第一步)。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第二步)。侯蒙志向高远(第一步)。结句写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第二步)!

2009高考福建语文试题《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2008年安徽卷《小孤山》都是这种类型。

  作品当中的形象往往蕴含了诗人的感情,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理解了诗歌的感情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六 以结构统感情    如2005年【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解题指导】 “微风”是诗中最活跃的形象。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以景写情);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帐幔(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可见,诗歌在考结构的同时已经情感融入其中了。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人学”的文学,就不得不把关注的焦点定格在人类的内心情感活动上,诗词更是如此。只有鉴赏者在情感上和诗人词人、文本进行交流形成共鸣时,鉴赏的目的才可能真正达到,文本的价值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诗词教学的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