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盘资源组: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5:37:39
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思考 作者: 邵德助 日期: 2011年06月21日  

 
      
  重点税源由于其对一个地区税收收入的贡献较大,而成为各地税务部门管理的重点。对如何管好重点税源,各地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偿试从加强重点税源的基础管理入手,深化“四位一体”的税源管理互动机制,以进一步强化重点税源的管理。
  
  一、当前重点税源管理的现状
  
  (一)静态管理不到位
  
  1、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传递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税务人员在微机应用上只是简单地录入纳税企业的基本资料和申报数据,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涉税信息缺乏及时、准确的掌握。另一方面,国税、地税、工商、银行没有建立信息传递制度,在征、管、查三个环节的信息传递上相互脱节。
  
  2、纳税申报审核低水平。仅就纳税申报表面数据逻辑关系的正确性审核,而未能审核纳税申报表与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逻辑一致性,更没有随着生产经营业务的变化审核纳税义务的变化情况。
  
  3、申报信息未能充分利用。对企业财务报表不能进行分析利用,不能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发现企业经营业务的变化及一些异常经济业务对企业纳税义务的影响。
  
  (二)动态管理跟不上
  
  1、巡查巡管未能深入,未能及时掌握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对巡查巡管不重视,大多存在走过场、应付的现象,重点税源企业会发生一些复杂业务,如机构分立(设)、合并、重组,业务重组等,企业经营范围的变化、市场占有情况的变化、新产品的研发、对外投资等更是常事,对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就谈不上进一步的税务管理了。
  
  2、财税业务水平不高,未能及时分析企业经济业务的变化。企业的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股权交易、发行股票债券、派发新股、债转股、不可售股上市交易等在重点税源企业时有发生,税务管理员对这些经济业务不知道如何处理,更不能发现其中可能发生的纳税义务。
  
  3、“四位一体”的税源管理手段没有深度,未能有效地掌握税源情况的变化。税源管理的“四位一体”停留在浅层,表现在税源监控只管入库数的增减变化,税源预测是根据以前年度入库数再考虑到其变动情况,进行简单的加减而成,纳税评估停留在在一些简单的比较之上,税务检查就账查帐。
  
  二、当前重点税源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手段半原始。税务机关那种半原始的管理手段不能跟上现代企业发展的步伐。虽然实现了征管数据省级大集中,但只解决了利用计算机加强内部管理的问题,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税务管理。
  
  (二)管理水平低。税源监控只是停留在会统层面的监控,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对重点税源企业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财务处理方式不适应;简单、机械的财税理论水平不适应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应税业务;税源预测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理论支撑;纳税评估缺乏可信的预警值等一系列参数,纳税评估典型案例的指导作用难于挖掘;重点税源企业的税务检查只能进行表面的结算,未能深入。 
  
  (三)管理力量薄弱。不适应专业化管理的需要。一方面,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核算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当前一些税务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精力不够用,缺乏现代化综合知识,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对纳税人涉税信息不敏感,信息把握不全面、不及时,审核评估不深入。
  
   (四)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由于重点税源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而注定了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税务管理风险点较多,这些风险不仅来自于税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也来自于税务管理人员低水平的从业能力。
  
  三、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对策
  
   对重点税源的管理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实行集中的专业化、标准化管理策略。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两个意识”:树立风险意识,重点管理纳税违法违章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树立责任意识,强化纳税服务责任和风险管理责任;着力提高纳税遵从度,通过高效、便捷的税收服务和“逐步趋严”的人性化纳税遵从风险管理机制,帮助纳税人及时纠错,降低涉税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度。
  
  (一)因地制宜,确定重点税源管理对象。除省局确定的重点税源标准外,各地可以结合自己本地的收入规模及行业特点,确定一些重点税源进行重点监控重点管理。
  
  (二)审时度势,构建重点税源管理机构。各地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考虑重组机构,在各级税务机构内组建重点税源管理科(或叫大企业税源管理科),一方面可以达到重点税源户的集中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层次,减少执法随意性,也利于促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向高层次、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把中小税源充分放权管理,可以节约成本和方便纳税人。
  
  (三)分类管理,细化重点税源管理标准。
  
  1、实行专业化的分类管理。将重点税源按行业进行分类,按行业配备专业化的财税管理人员,制订各行业重点税源需要采集的基础信息类型及质量标准,并由这些专业化的财税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不断完善信息采集的数量及质量标准;对重点税源的静态信息加强审核,尤其是纳税申报资料的审核,专业化的财税人员要深化对重点税源财务报表相关资料的分析运用,同时税务机关要保证这些重点税源管理队伍的总体稳定性,以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提高管理的行业化水平。
  
  2、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研究制订重点税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税源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这里标准化,不仅包括重点税源的基础信息,如税务登记、税种鉴定、信息采集等的采集标准,而且也包括动态的管理标准,如税源监控达到的效果标准等、上户巡查工作的标准等,都有一个标准化的体系,逐渐细化,成为对重点税源征收管理的一个指导性的标准体系。
  
  3、深化“四位一体”的税源管理机制。建立重点税源监控的数学模型,推动“四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对每个行业的重点税源都有一个数学模型,税源情况的变化可以从这个模型中反映出来,而且这个模型反应比之传统的监控方法要来得灵敏及时;对重点税源的分析,也是要运用这个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分析预警指标库,完成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分析模型,加强对其生产经营规律、内控制度、财务指标、税收遵从度、物流及资金流等方面的分析,及时发现纳税异常,科学设置申报预警指标,这个分析不仅可以发现税源变化的原因,还可以发现行业税源变化的特点,不断完善重点税源监控模型;对纳税评估更是要进一步完善纳税评估的相关预警体系的建设,这个预警值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参数值范围,在不同的行业也应选择不同的参数指标,这个体系应包括纳税指标的分析、财务指标的分析、异常户信息分析等方面的预警值的确定,以提高纳税评估的效率及质量。
  
  (四)完善平台,提高重点税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拓宽信息采集平台。开发信息采集软件,与企业财税软件对接,变信息的手工采集为自动化采集,对采集的数据范围和质量进行明确,接受重点税源企业的各类涉税报表及具有典型行业特征的相关数据,这也是金税三期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们就是这做好这个与金税三期的对接准备工作。同时,建立地税务部门与国税、工商、土管、城建、银行等部门的联系及沟通、信息传递机制,条件成熟时,可以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优势,依托当地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可以开发信息采集软件,地税部门随时都可以通过因特网向这些部门采集信息。
  
  2、深化税收管理员平台的应用。税收管理员平台,目前的功能有许多在实际工作中还未得到应用,重点税源的管理需要不断深化该平台的功能应用,借助税收管理员平台,对税收管理员的调查、核查、巡查、协查等全部工作任务进行全程记录和跟踪。同时,还应充分利用该平台提供的税收管理员工作日志、企业经营情况信息采集、信用等级评定以及更为灵活的查询统计功能,为税收管理员保质保量完成管户和管事的任务提供支持,从而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形成“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持续改进机制,将税收管理员从目前人少事多、忙乱无序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五)健全制度,确保重点税源管理到位
  
  1、建立重点税源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重点税源管理队伍要有大体上的稳定性及专业性,要加大对重点税源管理的考核。可以对重点税源的管理实行能级化,即按对重点税源的管理水平,划分能级,按能级拿工资,加大绩效工资等级级差,刺激税收管理员的积极性。大力弘扬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严肃追究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人员的责任,形成创先争优的激励机制。
  
  2、重点税源管理的人才强税制度。建立专业化队伍,利用专业化人才去进行专门化的重点税源管理。要建立和完善重点税源监管人才选拔机制,一是切实把那些综合素质高、政治业务能力强、年轻有为、敬业爱岗、经验丰富的税务人员调整到重点税源监管岗位上来,让这些人员从日常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管理重点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定人定户,一个人负责的户数不能太多,能少则少,以确保监管人员有足够的精力管好分管的企业。二是要加强对重点税源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激励力度,激励全体税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类职业资格学习和考试,力争在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高级审计师、计算机类高级工程师等职业资格上多出人才,以最高的资格和能力竞聘这个岗位。三是要合理配置人员,提高重点税源监管人员的待遇。税务机关要在人才选拔上坚持实行能级对应、优势定位、动态调节的原则,对于那些被确定为重点税源监管岗位的人员,要适当提高职务待遇,对业绩突出的人员要在职务晋升、评先和福利待遇上优先考虑,切实调动这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重点税源管理的科技兴税制度。信息管税是科技兴税的着力点,是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一是对重点税源的信息采集手段, 要摆脱手工模式,提高科技水平;二是对重点税源的纳税申报等信息的审核及分析应用,要有深度,有技术含量,能反映深层次的问题;三是对重点税源的管理方法要认真研究,特别是要适应其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一些管理软件,要有研究、有应对办法,要会运用,并能利用这个平台发现问题,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 
  
  4、重点税源的服务制度。借鉴银行的VIP柜台制度,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服务,除了常规的服务措施及服务手段外,要有绿色通道,实行一对一服务制度,形成制度,定期上门服务,多了解重点税源企业的需求,并针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特殊要求进行研究,在不违背税法的大原则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税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就要尽可能地满足重点税源企业的需求。当然这些服务还包括对一些异常业务、一些复杂交易的税务处理辅导上,要将重点放在与之相关的税收新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及落实上。

(作者单位:都昌县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