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8积分排名榜最新: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09:34
 电影《剑雨》中有陆竹以武功点化细雨的场景,整个场景从氛围,对白到寓意都很有感觉。尤其是陆竹所使招式的名称:“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后来细雨也是凭借这几招打败了转轮王。看电影的时候很喜欢这四句话,觉得讲出了人生的某些道理,当时还赞叹导演和编剧的厉害。

 

  后来有翻看《菜根谭》,看到了这句话,原文如下:“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总体而言就是讲:做人要将聪明藏在愚笨之中,不能显得聪明绝顶,锋芒毕露,这才是最明智的举动。大智若愚即是如此。除此之外,做人不能太清高自傲,要学会如何在污浊的社会中生存;另外要学会以退为进。这样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巧的是今天在《小窗幽记》中又看到了这句话,由此可见古人对这句话极为看重。

 

  在张潮《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不知道东方曼倩是谁,搜索才知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方朔。我们都知道入朝为官并非易事,伴君如伴虎不说,单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够一般人应付的。应付不了说不定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命丧黄泉,到时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但是东方朔不贪官位,不图名利,幽默滑稽。故能全身远害。因此是入世者的楷模。

 

  佛印了元是宋代高僧,与大文豪苏轼交往甚密。而且留下了很多轶事。

  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从流传下来的文字记录来看。佛印了元与纯粹的佛教僧人有很大的不同。他经常参加酒宴而高谈阔论。所结交的朋友,僧人方面反而较少,倒是与士大夫官僚之辈常相往来。从佛家角度看,佛印的行为似乎有些过分,但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所以他活得很有意义。

 

  金圣叹在《不亦快哉》一文中这样写道:久欲为比丘,若不得公然吃肉。若许为比丘,又得公然吃肉。则夏月以热汤快刀,净割头发。不亦快哉!于是想如果金圣叹可以像佛印一样,那么这个不亦快哉实现倒不是一件难事。

 

 “寓清于浊”一词使我想起了屈原。屈子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但是屈原无法忍受与恶势力的同流合污,所以坚守信念,宁为玉碎。而渔父最后高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渔父就属于“寓清于浊”的一类人吧!洒落超脱,全身远害。在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正因为如此,后世文人面对挫折时,“渔父”这个意象总是能触发情思。后世的《渔父词》也总是表达一种远离尘世喧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洒脱。

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为主题,应写什么题目?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到底是出自于谁? 解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什么意思? 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用英语怎么说 文言虚词:"而,乎,乃,其,且,所,为,以,于,者,之"的意义,用法 要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常能缘法而生法,与夫离法而合法。这句话的意思是? 寻找:以 清平乐 为词牌名的元曲 勿以善小而不为 而等为之以情! <<清平乐 村居》以什么为题材?以什么为主人公? 征集以“一滴清水,不能使整杯浊水变清;一滴浊水却能使整杯清水变浊。”为话题的文章 请问“莫以善少而不为,莫以恶少而为之。”出自何处。 “物以恶小而为之,物以善小而不为.”的意思。 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是谁说的 请问,“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意思 物以恶小而为之,物以善小而不为。啥意思? 如何解释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 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是什么意思 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是什么意思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谁说的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