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号星期五单机模式:雍邵和安乐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22:12
10.雍邵和安乐窝 邵雍,字尧夫。幼年随父迁至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屡授官不赴,后人称之为“百源先生”。后居洛阳四十年,因其潜心治学,著述甚丰,被誉之为“圣人”、“夫子”。今洛阳市洛阳桥南的安乐窝村,即其故居所在地。
    邵雍三十岁时移住西京洛阳后,同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交往甚密,司马光等资助邵雍购买了原五代节度使安审琦的故宅三十余间。邵雍将其室题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居士”。有诗《尧夫何所有》曰:“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表现了他对悠闲、清静生活的满足感。今安乐窝村因此而得名。邵雍故居在北宋末年遗弃民间;金代改为“九真观”;明景泰年间,河南知府虞廷玺访得故址,“缭以垣墙,植以树木,构堂三间,塑康节之像于其中”。后历经风雨,保存至今,即现在的邵雍祠堂,位于村中龙门大道东侧,仅留有清代建筑“皇极书阁”三间,其它建筑四间及明清碑石数方等。《洛阳县志》、《邵氏家谱》中收录有历代重修邵夫子祠的碑文。
    宋仁宗嘉祐年间,洛阳留守王拱辰请他出山,授将作监主监,并推为逸士,任颍州团练,邵雍都一一借故推辞,但他对哲学的研究却专心致志,没有丝毫动摇。邵雍根据《易经》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掺杂道教思想,虚构的宇宙构成图式和学说体系,形成了他的“象数之学”(也称先天学)。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永恒不变,而天地万物则皆有消长、有始终。按照他所说的“先天图”循环变化,以为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从中国古代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和某些历史现象出发,提出了“皇、帝、王、霸”四个时期的历史退化论。但他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断消长,不断转化。他运用发展的规律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进步的辩证法思想。他还提出“身生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生,自余何足言”。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著作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
    邵雍在理学领域的研究,引得全国各地许多名士纷纷前来求师访道。程颢、程颐兄弟称其理学为“内圣外王之学”,程颢在邵雍的墓志铭中,称颂他的思想“纯一不杂”、“就其所至,可谓安且成矣”。南宋朱熹在其《六先生画像赞》中称他“天挺人豪,英迈盖世,驾风鞭霆,历览无际,手探月窟,足蹑天根,闭中今古,醉里乾坤”。明代以后,他的《皇极经世》编入《性理大全》,作为科举取士的必读教科书。
    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邵雍病卒,时年六十六岁,追谥康节。其墓位于今伊川县平等乡西村荆山下,占地7600平方米,坐北向南。墓前有墓碑一通,上书“宋儒先生康节邵夫子墓”字样。附近还有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石牌坊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