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诗词歌赋:深夜排队买粮(岁月留痕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8:30:37

深夜排队买粮(岁月留痕之四)

 

在三年自然灾害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粮食一直成为我们家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

那时候,粮食都是凭证购买,定量供应。没参加工作的每月27.5斤定量,参加工作的按轻重体力劳动分为30---45斤不等。儿童按年龄划分为3岁以下7斤、3---6岁13斤、6---9岁20斤等不同的供应标准。当时我们全家8口人,除爸爸参加工作32斤粮食定量外,其余除按儿童标准供应外,都是27斤半。

这些粮食,如果按现在的生活水准,可能还吃不了,但那时对于我们家来说却是远远不够。一是我们这些孩子都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二是副食奇缺,每人每月供应3两豆油,蔬菜都成了稀罕物。当时老农挑来一担萝卜来城里卖,回去时就变成了一台崭新的红灯牌收音机。

记得有一次,我看见路边有一个农村来的卖黄瓜,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黄瓜不肯走,奶奶一咬牙,花五角钱给我买了一根。

我们家每到月末,粮食就基本上吃光了,真要揭不开锅了。政府可能也“体察”到了这份民情,规定每月提前两天“借粮”,即可以提前两天购买下一个月定量内的粮食。

因此,每月28日,我们都要到粮店“借粮”,好让早晨有米下锅。为了赶上早晨能早早买到粮食,我们头天晚上就去附近粮店门口排队。那时候和我们家情况相似的大有人在,头半夜就排起了长队。

在“借粮”排队的过程中,我很多时候是头半夜,最难熬的后半夜都是妈妈、妹妹们来接替我。夏天尽管有蚊虫叮咬、困倦,但还勉强可以应付。冬天则不然了,站在刺骨的寒风中,棉衣都无济于事,尤其是下半夜,寒冷和困倦不断袭来,真不知道我的妈妈、妹妹们是怎样度过那些冰冷的漫漫长夜?后来她们把家里的棉被拿来裹在身上,抵御风寒。

早晨粮店一开门,她们第一个把粮食买回家,---妈妈就急忙做饭,打点我和爸爸上学、上班。

深夜排队买粮,看似一个古老的传说,但那是60年代的一个真实写照。

愿,这一幕---不再重演。

愿,幸福生活---永远陪伴我们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