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碗批发:花雨满天维摩说法(下卷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5:00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下卷一)

 观众生品第七

  幻观

  空观

  真实境界

  真空妙有

  什么是慈

  什么是悲

  什么是喜

  什么是舍

  如何了生死

  天女散花黏罗汉

  天女说解脱

  天女说一乘佛法

  维摩丈室的八特点

  女转男的问题

  生死问题

  悟道问题

 佛道品第八

  行非道通佛道

  菩萨行的反面示现

  什么是如来种

  大罗汉的感叹

  普现色身菩萨发问

  大乘菩萨如何饶益众生

  大乘菩萨的应化

  讲述《维摩诘经》回顾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一)法自在菩萨──生与灭

  (二)德守菩萨──我与我所

  (三)不眴菩萨──受与不受

  (四)德顶菩萨──垢与净

  (五)善宿菩萨──动与念

  (六)善眼菩萨──一相与无相

  (七)妙臂菩萨──声闻心与菩萨心

  (八)弗沙菩萨──善与不善

  (九)师子菩萨──罪与福

  (十)师子意菩萨──有漏与无漏

  (十一)净解菩萨──有为与无为

  (十二)那罗延菩萨──世间与出世间

  (十三)善意菩萨──生死与涅盘

  (十四)现见菩萨──尽与不尽

  (十五)普守菩萨──我与无我

  (十六)电天菩萨──明与无明

  (十七)喜见菩萨──喜金刚成就

  (十八)明相菩萨──种性转变

 (十九)妙意菩萨──眼与色妙观察

  (二十)无尽意菩萨──六度回向一切智

  (二十一)深慧菩萨──三解脱门

  (二十一)寂根菩萨──佛与法众

  (二十二)心无碍菩萨──了生死问题

  (二十四)上善菩萨──身口意三业

  (二十五)福田菩萨──福行罪行不动行

  (二十六)华严菩萨──由我而起

  (二十七)德藏菩萨──有所得与无所得

  (二十八)月上菩萨──暗与明平等

  (二十九)宝印手菩萨──涅盘与世间

  (三十)珠顶王菩萨──正道与邪道

  (三十一)乐实菩萨──真实与不真实

  (三十二)文殊菩萨──无有文字语言

  卷下

 香积佛品第十

  想吃饭的菩萨

  众香国的佛与香

  化身菩萨取食之旅

  香积佛介绍维摩居士

  上方菩萨来访维摩居士

  永远吃不完的饭食

  香积佛如何说法

  释迦佛如何说法

  维摩居士说如何学佛

  十种善法的修持

  菩萨成就八法

 菩萨行品第十一

  维摩诘领众前往礼佛

  香积饭香何时消

  什么能作佛事

  佛法就在魔法中

  佛土为何不同

  阿难不敢自谓多闻

  众香国菩萨问法

  佛说如何修持

  也说菩萨行

  超越小乘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什么是佛境界

  维摩居士从哪里来

  维摩居士为什么来

  妙喜国来的佛及一切

  愿生妙喜佛土

 法供养品第十三

 

  自在神通绝对实相

  天帝的愿心──供养修行

  供养如来与修行的福德

  转轮圣王及其千子

  佛说法供养

  也是法供养──修行

  四不依随顺法相

  王子月盖守护正法

  贤劫中的千佛

 嘱累品第十四

  佛对弥勒菩萨的交代

  两种菩萨

  弥勒菩萨的承诺

  阿难受命记录

观众生品第七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燋榖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佑,无所希望。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曰:当行正念。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齅瞻卜,不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舍利佛,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说六波罗密、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众宝积满,赒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閦佛、宝德、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为皆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乎?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实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实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曰:无所得故而得。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诸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现在开始讲第七品。我们要把握本经一个观念,《维摩诘经》的重点是不二法门的解脱,不二法门是无所谓出世入世、修道与不修道。佛与众生,本来已经解脱了,没有人束缚你。真得了解脱,就可以证得法身了。法身本自清净,如何能证得清净呢必须有解脱的般若。所以解脱、法身、般若是一体的。把握了这个重点,再来研究第七品。

  这一品有个重点,在《金刚经》里,佛也提过这个问题,佛说:「所谓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一切众生本来自我解脱的,本来在道中。因为我们不能得解脱,《金刚经》最后提出结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怎么去观呢?本来是个大法,可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把它变成了小法了。把大止观变成了小止观,所以怎么观也观不起来。这个观是心观,心解脱了是正观。如何心得解脱?要般若正观,也就是正念。如何是非众生?他告诉我们非众生并不就是佛,反过来讲,众生即非众生,也无所谓佛不佛。有个佛的观念存在,就不是佛,又变成众生了。

幻观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行大乘菩萨道,怎么样看众生?我们学佛的人要先检讨一下,普通一提到众生这名辞,我们就想到猪牛狗马,或者别人。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是众生,对不对?这是我们常犯的错误,我们就是众生,这是第一。第二,行愿时犯的错误是,大家都知道要度众生,对于自己亲近左右的人,像是父母、夫妻、儿女、朋友,却非常怨恨,度不了自己身旁的众生,只有结怨。这是要好好反省的。

  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都是用众生,到玄奘法师就是用「有情」,甚至有的地方他连有情都不用,而是用「补特伽罗」──数取趣。我们看到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众生,就要参考玄奘法师的翻译。在梵文中,众生是指现象,就像是一盆花的花朵,而有情是指花的根,因为众生是因有情欲而来的。到宋朝以后,有时就把两种翻译连起来用,成了有情众生,就把这名词的意义表达了三分之二。不过还有一个意义没有包括:数取趣。所以在《成唯识论》还是用音译的补特伽罗。

  观众生就是观自己,自己观成了,再观一切有情众生。观是真实功夫,硬要止观做到了。例如小乘与大乘共同修法的白骨观和不净观,我几年来大声疾呼,我们在末法时代不要忘了佛的本法。白骨观和不净观真的修好了,显教各种的止观、各种定力三昧,密教的各种法门,就都通了,非常非常的重要。很多密宗画的佛像,脚下就踩着个死人骷髅,莲花生大士手里拿的就是骷髅杖,再不然普贤菩萨手上托的是天灵盖,就是要你先把基础的白骨观和不净观修好了,才能进一步修转化的法门。

  为什么讲到这里呢?修白骨观的人由一根脚趾头开始,把自己观成白骨的修法成就了,然后观一切众生都是白骨。这只是成就了初步止观的观,还没有到达真正大止大观的境界。到达白骨化光,连光也空,与虚空合一,才是白骨观的成就,这还是止观的初步。由此证得各种果位,是小乘的基点,化空以后,由此起行愿,一步一步走入大乘般若境界。

  《维摩诘经》上讲的「观于众生」,就是由这个止观扩充到大的实相法门,不是理论。现在看维摩居士的答案。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这些是佛经常对现象界用的比喻,佛学上有所谓「十比喻」,就是这里用的。《维摩诘经》文字流畅,我们常就这么看过去了。文学境界正是落在有情的情上面,修道的人看到好的诗词歌赋,就不应该被它骗走了,要拿智慧来念。反而是研究唯识这些智慧的学问,却要用情感来看。一切学问成就的巧妙就在这里。

  现在维摩居士用比喻的法门,是比方,不是真的。但是这比喻又是真的,因为是止观的境界,这个印象真达到了,你的定力就够了。他说比如「幻师见所幻人」,幻师是变把戏的,用今天的话是像拍电影时的摄影师。你们都用过照像机,不见得搞过电影,在摄影棚中拍摄一天下来,自己都不知道在搞什么了。我们看到的电影都是他拍下来的,他拍了后只看这个画面,不是在看戏,那个心情是不一样的。幻师见所幻人就像是这个心情。从止观来说,不管你用什么法门,数息、念佛、观想,到了这时候,一幕一幕的境界就出来了,乃至看自己的身体也如此。此时,你不要忘记「譬如幻师见所幻人」,不是真的。认为是真的就被骗了,入魔了。说是假的吗?不是假的,梦幻也是真的。这个里头须要般若了,须要解脱了。

  菩萨观一切众生,乃至观自己的身心,从四念处开始。这四念处是大小乘基础的基础,不能动摇的。我们再提一次:「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要观到自己身心真如幻境,就是正止观了。

  「如智者见水中月」,这里要注意「智者」这两个字。看水中月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禅宗的祖师们常讲在水边林下行道,中国佛教画观世音菩萨在南海上打坐,都是水观或观水中月,是真实的修法。不过要修过这个法门的师父指导,否则容易走入幻境。在水边或海边看月亮,很容易就忘掉身体了,忘掉了我,忘掉了一切,好像水中的月与我身心浑为一体。观成功后,离开了水月现场,意识上还随时在水月境界中,心境无比清净,无比清凉,立刻得到解脱。但是要注意:譬如幻师见所幻「境」,不要认为自己成功了,那样马上很多妄想境界就来了。书读得愈多的人幻想愈多,比如王阳明的诗:

    险夷原不滞心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扬下天风

  王阳明当时受奸臣刘瑾迫害,要追杀他。他那时正在学天台宗的禅,他逃到一处躲起来,故意留下一对鞋在水边,追杀他的人以为他投水了。这时他心中平静,看空了生死,这首诗的气派极大。飞锡是讲智者大师的典故,大师到了天台山,在两山之间,将锡杖一丢,就乘锡杖而飞过。你看你们个个听得眼睛发亮,在领受这诗的境界,如果修定修观到了这个样子,就已经是魔障了!是什么魔障?文字魔障起来了。你说自己也没有打妄想,但你这境界一起来就是魔障了。所以修止观是不容易的。你虽然没有起男女之欲,也没有求名求利,文字魔也是魔,就障碍住你了。这里讲的水月观等等都是梦幻观,是真功夫。密宗叫作幻网三昧,有专门修这个的法门。在显教有《梵网经》,只提这个法门。

  「如镜中见其面像」,密宗也有这种法门,但是不可以多修。比如在修准提法也偶尔会露一点消息,打坐时坐在镜子前面,自己看自己,不用半个钟头,你身体就没有了。你们听了不要自己去玩啊!玩不好同我没有关系的。这种看自己的法门在密法是大戒,不是有大功德的人不能修的,修不好就是精神分裂。修得好就化身成就,看到镜中的人变成了我,自己这肉体就丢开了,看一切众生就如梦幻。这是提一点影子给你们听,不是全部的修法,只是证明显教的佛经,都是实际修法的真事。

  「如热时焰」,你在大热天时看马路,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前面像是水一样的的幻像,就是热时焰。佛经上有说,我们人类的水,在饿鬼看起来是火,他不敢喝的,在天人看来又是脏的东西。这就看你从谁的观点在看,所以物质界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我们看到的高楼大厦,在物理大师的眼中就不一样,可见世上东西都是热时焰。你打坐到某个程度会流汗,有时候牙痛,头发胀,那是里面发炎,不是打坐坐出来的,是你身体内部本来有毛病,因为静极了,把里面的病逼了出来,这对身体是有益的,但是因为信心不够,就乱投医。这个时候的用药,同一般的用法是两样的,一般医生不知道,药吃下去更不对,打坐就变成病了。

  热时焰是讲有时你打坐看见了什么境界,自以为得了天眼通,认为看见的都是真实的。当然不是的,是你身体内部所存的热时焰,由于后脑神经的气脉不通所引起的。所谓气脉不是空气之气,是属于血液循环的流行。因为流行不通透,就发出这些光影。有人修止观的,到了眼睛,眼睛发红,到了耳朵,耳朵发炎。这是修止观的热时之焰,是假像,你一概不理就进一步了,就可以得如幻三昧,进去了。

  「如呼声响」,是空谷回音,声音一出就回过来是响。空谷回音,你们去到山野中,如果要躲雨时,不要随便入山洞,佛门规矩是要先拍掌,如果山洞有回音,立刻就要退出来。古代是说这代表了洞中有妖怪,实际上,山洞或是一间房中有回声,代表着空气不能对流。如果有对流,就没有回声,这是科学道理。空气不能对流当然不好,废气容易积聚,容易被闷死,声响的作用在于此。

  念佛、修观音法门的人,碰到这个境界就要返闻闻自性,许多又学念咒子、又学止观、又学听呼吸的人,甚至从印度传过来的,现在全世界流行的超觉静坐,念咒子念惯了,到了相当程度,耳朵里经常听到有人跟你讲话,很多人就这样变神经了,例子特别多。事实上,呼声响的幻观法门是修行上必经之路。搞错了以为是耳通,耳朵里听到跟你讲的事都很灵验,有的人就出来玩神通、卖钱了。了解的话,就要把握《维摩诘经》这一段:「譬如幻师见所幻人」,智者观之皆如梦幻空花。那样你可以修正止观了,那声音也马上就没有了,就会进到自性真空的境界。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就被幻相的声音迷住了,这就是小说讲的走火入魔,这魔都是你自己变的,哪里有什么魔!

  「如空中云」,这个观法在普通地方不能修持,要住山顶的人才能修,要在孤峰上打坐,也不能伽趺坐,要用狮子坐,手撑着,观云海而入定。慢慢自己的身体化作一片云,受阴就空了,很容易进入空幻三昧。

  「如水聚沫」,这修法也真有的,同上面说的水边林下修法不同。据我了解,水聚沫的法门是不大肯传的,因为据佛经上说,这法门是龙宫的修法。不过这消息在《楞严经》也露了一点,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中,就有一位菩萨是修水观的。中国南北朝时有位比丘尼是修水观的,在《比丘尼传》上有记载。这比丘尼在房中作水观,徒弟来叫她吃饭,看不到人,但是整个房中都是水,徒弟就捡了颗小石子投入水中。师父出定之后,觉得胸中痛,像有个东西在里面。等叫来徒弟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就吩咐徒弟,等一下再回去房中,从水中把石子捡出来。于是比丘尼重回房中作水观入定,徒弟捡走了石子,她再出定就好了。你们听了笑,这不是小说啊!是真功夫,你修成了就到了如幻三昧。

  「如水上泡」,这同水聚沫是两个特殊修法,是龙宫的修法,是水族众生修的法门。

  「如芭蕉坚」,我告诉你们一个经验,我可算是个笨人,但是又可以说是很聪明。为什么这么讲?我常说世界上成功的人,都是最聪明的人走最笨的路,一定成功的。聪明的人走聪明的路,百分百失败的,你们很多青年同学都犯这个错误。我当年读佛经,讲芭蕉,当然我是看过芭蕉树的,但是不懂佛经的比喻,就去砍了株芭蕉树,然后硬把它扒开,才看到中间是空的。岂止是芭蕉树,世界上万物的中心都是空的。比如桃子的核,你把它敲开左右两半,中间也是空的;我们吃的米粒,中间也是空的;我们头发的中心也是空的;这就是佛法。有一句骂人的话「空心大佬倌」,是说人空洞不实在。

  如芭蕉坚的修法在哪里呢?修气脉色身成就的人,就到这个境界,他觉得身体是个皮囊,中间是空的,随时都在无念的境界,身子也空了。一切红教、白教、花教,走气脉修法的法门,就是这个法门。

  「如电久住」,芭蕉不是坚的,电也不久住的,这里鸠摩罗什法师他翻得妙啊!电闪一下就没了,但是它真的是有,你不要看一剎那,一剎那就是千秋,千秋就是一剎那。这种修法是看光,修到了光与我都合一了,进到了空的境界,就是如幻三昧。

  《维摩诘经》这里用佛经中的十种比喻,既很秘密、也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菩萨如何观众生,而达到如梦如幻真实的三昧境界。为什么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时,把十种比喻作了些变化?他没有提「如梦」「如幻」,因为这里本身是幻观,而没有提如梦。这是否梵文原文如此,我就不知道了。马祖的弟子南泉禅师说:「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中相似。」这都是真实境界,你必须修持到这个境界才行,不是把鼻子一扭就悟了,你纵然把鼻子割了也是不行的。

  下面是空观。

空观

  「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这些是空话,以佛学本身的名辞,被一切修佛法的执着。比方他说第五大,佛学只有讲到四大。只有五阴,没有第六阴。只有六情,没有第七情。有十二入,没有十三入。有十八界,没有十九界。这些都是空观,是没有的,不要自己加上。

  这个话很妙,我们学佛的人专门搞幻想,大家参禅打坐,心里有个幻想,以为入了定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思想念头都没有了,一般初学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佛告诉你的吗?真是这样的话,何必学佛呢?吃安眠药去学死人就好了。佛也没有告诉我们入定以后眼睛看到什么、耳朵听到什么。他只告诉我们修定。修定是个什么境界?修定是证空观。还有人看了六祖在《坛经》中说:「无念为宗」,搞了几十年也找不到无念。也不想想就算是无念了,充其量也不过是无想定。无想定不是佛法,佛也曾经修到了无想定再把它丢掉了,为什么你现在要去求无想定呢?所以要真正了解佛法,不要去空想。佛法也说要跳出三界外,哪里有个第四界?有,教理上有,叫作圣贤界,那是个假定的名称。诸佛菩萨是不出三界不住三界,随时在解脱三界。你真跳出了三界,去了第四界,佛也没说第四界在哪里。教理上的圣贤界只是名称,例如特别好的人是圣人,但是他还是人啊!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读了这一段经文要自己反省,大家都在那里幻想。大家修定,千万要把握修止观。如何是止?系心一缘,才是正止正念。因此念佛的人,行住坐卧中都要净念相继,方是正念。如此说者是佛说,非此说者,必是魔说。

  维摩居士说的第五大、第六阴、第七情、十三入、十九界,都是空的,一切众生空活着,在那里空想,做些空事。如果般若慧观不清楚,修行也是空事。所以「菩萨观众生为若此」,本空,一切皆空。再下来又不同了,讲的是真实境界,要特别注意。

真实境界

 「如无色界色,如燋谷芽」。无色界应该没有色了,但是他用的字很妙:「无色界色」。大家要特别留意研究唯识,研究华严。到了无色界,是有色还是无色?还是有色的,这是《百法明门论》所说的:「法处所摄色」,是真实的。我们凡夫所处的,是佛所说的欲界。过了欲界,欲转化成光明,就是色界,此处所讲的光明,不是这个物理世界的光,太阳月亮的光还是物理世界的光,色界的光是不同的。无色界还是有色,是法处所摄色,是自性光明来了。这自性光明是无相光,不是欲界、色界的光。是意生身之后的境界,妙观察智中所起的光色,就是佛的光色身,是真实的。因为众生修持没有到这个境界,所以佛在显教经文中不多说,但是显教的《维摩诘经》,还是露了一点消息:「无色界色」。

  前面那几句第五大、第六阴都是没有的,下面讲的都是有的。「如燋谷芽」,焦了的谷的还会发芽?嘿,就会发芽!禅宗有句话说:「冷灰里爆豆」,要大死一番才能大活。《法华经》说的焦芽败种好像永远没办法,真做到焦芽外面都打死了之后,那法身就种起来了。在物理上,焦芽只要有一点生机存在,它还是会发芽。比如说,煤炭已是烧焦了的东西,它怎么还会生火呢?又比如,垃圾堆也可以发电。这些道理在《楞严经》也露了消息:「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周徧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有修持功夫,它就出来了。众生有这妄想的业力,它也引发了。

  沩山随侍百丈很久,《指月录》记载,一日百丈在打坐,当时应该是很冷的天气,沩山虽然站在旁边也自己在用功。百丈看机缘到了,就要沩山把火拨一下,火可能要熄了。沩山就去拨,拨了一下,就回报百丈说,已经没有火了,他心里可能还埋怨,百丈为什么不早吩咐。百丈就自己下座去拨,居然找到了一点火星,就指给沩山看,这一下,沩山开悟了。后人因此作了个偈子:「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深深拨是要好好用功,去参透、去观透。有些子是这个消息才会来。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燋谷芽不是没有的东西,你不要以为《维摩诘经》这一路下来,都是在讲没有的东西,他可是有几个转接的。上面十种比喻是讲「幻」,修梦幻观。接下来,从第五大到十九界,是修「空」观。再下来是讲真空妙有,用天台宗的止观来讲,中观的境界出来了,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真实的事。何以见得?下面经文都告诉你了。

真空妙有

  「如须陀洹身见」,须陀洹是初果罗汉,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罗汉四果。初果罗汉证到了以后,贪嗔痴慢疑就薄了、淡了。但是贪嗔痴慢疑薄了淡了,就可以证果吗?证果不是功夫,不是修养,是般若见地。贪嗔痴慢疑等等是属于小乘的思惑。你纵然贪嗔痴(慢疑还不算)薄了,还不见得证果。我们看古人或今天,很多出家人的修养都到了这个境界,没有贪嗔痴了。即使现在课堂上的诸位,贪嗔痴也很少了,但你只在这一个钟头里没有。不要认为我这一句话是玩笑,你即使能在一分钟里保持没有,已经了不起了,这就是功德。但是这不能算证果,你的见地不到,见惑没有去。见惑是什么?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些观念是最难去的。虽然你心中没有动贪嗔痴之念,但见惑这些观念去不掉,就是止观的观不到,就不能证果。

  所以须陀洹能证果,不论他修白骨观、不净观、念佛,他的贪嗔痴已经伏下去了(还没有断),破了身见。所以劝诸位赶快修白骨观,身见真空了,可以证须陀洹果,这是正面。《维摩诘经》用了反面,把正面消息告诉我们了,他说「如须陀洹身见」。证到须陀洹应该是绝对没有身见的,对不对?所以他是反面告诉你要去掉身见。

  「如阿那含入胎」,阿那含是三果罗汉不还果,本来是不会到这个欲界来入胎了。但是三果罗汉还有没有身呢?有的,在色界天,那不是胎生,在大乘来讲是化身,在小乘来讲是了脱分段生死,还在最轻微的变易生死,没有彻底了生死。不要认为不入胎就了了生死,这仅是对欲界而言。普通修持想不再到这个世界来的话,必须要证到三果、三禅天的境界。禅定功夫到了,贪嗔痴慢疑才能够伏下去,但是如果见地不透,还是不行的。见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常要你们留意三界天人,八十八结使。配合教理与修持,才是二十一世纪振兴佛法的路线。《维摩诘经》还是用反面,衬托正面的道理:要到了阿那含果,才能不再来这个人间。

  「如阿罗汉三毒」,贪嗔痴叫三毒,到四果罗汉的境界,贪嗔痴就根本降伏了。可是真不起了吗?没有。本经下面天女散花一段,把阿罗汉没有大解脱的一面露出来了,余习未断,习气没有断。贪嗔痴三毒还是暂时伏下去而已。要把余习完全断了,除非回心走入大乘菩萨道,入世来修才行,在出世法中是断不了的。

  十几年前快二十年了,有一位年轻的法师在此地的一个山洞中打坐,没有人供养,经人介绍给我,我就供养他。他每个月要下山来我这里,拿些米和日用品带回去。过了近一年,我就告诉他,你这样修是不会成功的,也悟不了道。因为你是修行人,我供养你有功德,但是你缺德了。他说:老师,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我在山顶上已经是无欲境界。我说:你算了吧!不要吹了!我带你去声色场所,你还能保持在山顶上的境界才差不多。你在山上可以,一入世统统垮了。他问我是怎么看出来的,我说你来到我家中,书架上都是佛经,你看也不看,只坐在客厅看茶几下面的画报,就凭这一点我就看穿你了。他当场忏悔,后来跑去香港还俗,也结婚生子。

  所以说,三毒纵然到阿罗汉境界被伏了下去,不回心向大乘,不在世俗的大火洪炉里锻炼,是过不了关的!哪有这么容易!所以要学地藏王菩萨的精神,就是硬要在那里面锻炼。禅宗祖师的偈的你们要记得:

    剑树刀山为宝座 龙潭虎穴作禅床

    道人活计原如此 劫火烧来也不忙

  你的禅堂在哪里?就在剑树刀山上。那个股票市场就是龙潭虎穴,搞政治的就是坐在剑树刀山上,学道的人就应该在这上面磨练。「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恚是埋怨心,怨天尤人是恚心。嗔心是更强烈的怨恨心。得忍辱波罗蜜的菩萨没有贪恚心,绝对不会犯这个戒的。禁就是戒。维摩居士说,修梦幻观的人,得忍辱波罗蜜的菩萨犯了贪嗔戒(没有讲痴)是反面说的。为什么他六度中只提这一条,其它都不提?你看《金刚经》,明明是在讲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重点却是在布施和忍辱,布施到了内布施就是般若,中间最重要的是佛拿自己作例子,佛在多生前被歌利王一刀一刀慢慢割死而不动念(如项羽的自刎是大英雄气派,但还是不能与佛的气度修持相比),说明忍辱波罗蜜的重要。做到布施、忍辱这两项,般若波罗蜜自然成就。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成就。 得忍菩萨还有痴不?有的,大乘菩萨贪恚念头都断了,无比地慈悲众生,这一念慈悲就是痴的根本。我说话负责任的。「如佛烦恼习」,正面地讲,成了佛是绝对没有烦恼习气的。反面地讲,对不住,还是有一点点烦恼习气。佛与佛见面也要问:「众生易度否?少病少恼否?」这可不是我乱说的,所以学佛成道难啊!学禅的人是不可离开《维摩诘经》的,但是如果学禅的人笼统地去读《维摩诘经》就糟糕了,因为你的功夫见地都要拿这个经来核对的。

  「如盲者见色」,瞎子哪能看见颜色?嘿!绝对看得见。《楞严经》就露了消息,瞎子固然看不见我们看见的颜色,但是他有他的境界,他看见的是黑洞洞的,眼识的习气还是在的。

  「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到了灭尽定绝对没有出入息了,是讲鼻子没有出入息。《八识规矩颂》讲入定的境界:「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这三识在二禅都还有,鼻子的呼吸没有了,嘴也不起作用,不讲话了。就是到了灭尽定,没有了出入息,心脏跳动也非常缓慢,可是皮肤的呼吸还是有的。因为入灭尽定的人,暖寿识,身识没有离开。如果离开了就入了无余依涅盘。所以这里讲的还是真空转妙有的实际修持。

  「如空中鸟迹」,空中鸟飞过去是不留痕的,不留吗?留的。闪电都有痕迹的,鸟总没有闪电快。剎那即千秋,到那个境界是没有时间长短了,但它是有痕迹的。现在科学用红外线照相,就可以照到鸟在空中飞过的痕迹,你离开了座位几个钟头,用红外线一照座位,还可以照到你的痕迹。

  「如石女儿」,石女在古代是有生理缺憾的女性,到了今天,开刀就可以解决了。

  「如化人烦恼」,化人有两种说法,普通当作是影子,影子好像没有烦恼,也有的,它是跟着我们的,我们皱眉、它也应皱眉。这还不算,只算是逻辑上的强辩,真实的化人是化身,修成了的人可以有意生身。这意生身的化身有没有烦恼呢?碰到有些境界照样会有轻微的烦恼。化身回不到色身上,或者化身回不到法身境界时,化身还是有烦恼。等于我们意境上,烦恼里面还有烦恼,有时梦中觉得自己还在作梦。

  「如梦所见已寤」,这真是梦中梦了,不是说梦醒了,是梦中觉得自己已经醒了,其实还在作梦,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吧。所以,这个境界是有的。

  「如灭度者受身」,这严重了。完全得到灭尽定的人,他死后色身被火化了,你说他能不能再投胎?能。诸佛菩萨都是三界再来人,他们悲不入涅盘,智不住三有。他们的再来如灭度者受身,需要色身再来人间,随时随地在梦幻观中。

  「如无烟之火」,这是最后的结论,无烟之火在今天是有的,电能发热都是无烟的。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菩萨观一切众生,乃至观自己在世间,一切如梦如幻。这其中内容包括了幻观、空观、中观,得到空观以后才能得到真空生妙有,即空即有的观法。

  现在《维摩诘经》的中心问题来了,从现在开始,是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居士对话,问到佛教中心的慈悲喜舍。经文的原文说得最多的是慈,悲喜舍都没有多谈。这里是一个大问题。

什么是慈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文殊师利菩萨问,学大乘佛法的菩萨,怎么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维摩居士答:菩萨要自已随时有这个心念存在,什么心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佛法讲度人,怎么度?以法施使人精神解脱,超越生命的束缚,这是真正的慈。下面再引申慈的深义。

  我答应过好几个同学要讲什么是有情,学佛是不是要做到无情,如何达到无情?这又连带到究竟有我无我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在前面提过了。再来是出世与入世的问题,出世怎么跳出?大乘讲入世,入世怎么入?我正想作个专题来讲,刚好碰到《维摩诘经》这一段讲慈悲,我暂且先不讲维摩居士是怎么说慈的,这等到下次再一个一个来讲。我们先了解慈悲,普通社会上讲到佛教,就有两句流行的俗语:「学佛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过去佛教界里面,出家人也流行两句相反的话:「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这是丛林中对品德的要求。

  什么叫慈悲?慈与悲是分开的概念。等于在春秋战国以前,道与德是分开的,到了汉朝以后,道德就连起来用了,但也不是后世的要求。宋明之后道德变成很死板,甚至目不能斜视,这种理学家所造成的道德观念,只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文化。慈与悲在中国固有观念中,几乎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在佛经中,慈是慈,悲是悲。现在把慈悲当作口头用语,连有人倒杯茶给你,也会说说:慈悲!慈悲!

  佛教有两位菩萨代表慈悲的:弥勒菩萨代表慈,所以他称为大慈氏,这也就是他称号的涵义;观世音菩萨代表悲,平常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是对的,但是严格说来,他是代表悲的。

  男性父爱的扩充,是慈的基本。母爱的扩充,是悲的基本。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但是爱心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发出来的作用。我们都做过人家的子女,这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人还做过人家的父母,应该可以体会到父母爱的不同。妈妈打孩子,一边打一边哭,是悲。父亲打孩子,心中固然难过,就少有哭的,甚至闹到脱离父子关系,其实还是爱子女的,这是慈。

  现在讲有情与无情。学佛要怎么做到没有情?我多次提到,中国文化用两句话概括了仙佛之道:「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毕竟是多情的。古代有位很高明的善知识,他融会了儒释道三家,然后专心皈依佛法,他说:「我佛世尊,一代时教,只为一切无情众生说有情法尔。」这话说得多么深刻!换言之,我们说,学佛要做到无情,但是众生本来都是无情的,更没一个多情的,所以佛出来是为无情众生说有情法的。这话说得非常高明,是第一义谛的话,佛要度尽一切众生,你看他多情不多情?

  这个情的发挥,就是慈悲,作忠臣孝子就是多情人,作严父慈母也都是情的作用。佛法的慈悲就是多情,是解脱的多情。有情解脱了就是大慈悲;执着解脱,把解脱当作究竟,也正是多情,正是自己被情所困。 了解了这些道理,我们再来看经文的内容。

  「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以说法度人,用文化教育使人精神得到解脱,生命得到升华,是「慈」的第一个条件。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慈悲用了,无所不用。禅宗有个公案,讲到两师兄弟都悟道了,他们一同外出行脚参方。古代的行脚僧都随身带个方便铲,既可以挑行李,又可以行慈悲,见到尸体方便埋掉。他们走着,其中一个看见有个人死在路上,就念阿弥陀佛,用方便铲把尸体埋了;另外一个看到了,理都不理,继续行路。旁人看见了,就去问这师兄弟的师父,为何两个开悟弟子的行为如此不同。师父就说,那个动手埋的是慈悲,不理的是解脱。他并不批评哪个对哪个不对,这个道理要去参。

  这里讲「行寂灭慈」,既然寂灭了还有什么慈?寂灭就是进入涅盘,万缘放下,一切了不可得。但是了不可得才是真慈。为什么?把一切杂念、妄想、烦恼、习气统统清净了,情近于无情,是真慈。下一句话「无所生故」,就是「行寂灭慈」的答案。譬如《红楼梦》写林黛玉葬花,其中有名的一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你说林黛玉是为花还是为人生伤心呢?花落还会花开,是自然规律,本来寂灭,所谓生而无生即是寂灭,寂灭不是死亡。他说这是真慈。

  「行不热慈,无烦恼故。」问题来了,《维摩诘经》的重点是解脱,没有得到解脱之前,你所有的爱心也好,慈悲也好,都会变成烦恼,因为是凡夫的情。凡夫最欣赏的是热情,实际上是烦恼。普通讲情是指情、爱、欲三项,是一体的,实际都是欲。用这观点来研究佛学,小乘佛经主张要离盖去欲,大乘不了义的佛经要离盖了情,了义的要转情。不热之慈就是情、爱、欲完全转化了,就是大慈悲。一切众生不论是忠臣、孝子、严父、慈母,乃至儿女痴情,都是给人家「热」情,是绝对的烦恼,增加人的痛苦,像热锅上的蚂蚁。岳飞的《满江红》大家都念过了,那就是他的情。他另有一首诗:

    经年尘土满征衣 独自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他一年到头都在带兵打仗,军服上都是尘土,好不容易回到杭州,是当时南宋偏安政府的首都,就去西湖的灵隐寺一游,翠微是西湖边上一座小山,风景还没看够,晚上又要匆忙回部队了。这首诗充满了感情,是忠臣的痴,欲界中的情。

  其次,梁启超所标榜的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首名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过剑门

  这也是忠臣的情感升华成了文学境界,是欲界的情,会带给人烦恼的。

  再提一个,清代康熙朝有名的文人纳兰性德,是满族人,他父亲叫明珠,是康熙初年的名宰相。这位少爷是位八旗子弟中的顶尖人物,文学高,佛学高,但是才气这么高,三十几岁就死了。他的一首充满热情的词,给人家给自己都带来烦恼:

    〈忆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 有发未全僧

    风雨消磨生死别 似曾相识只孤檠 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 清吹那堪听

    淅沥暗飘金井叶 乍闻风定又钟声 薄福荐倾城

  他描述自己心灰意冷,心境上出家但还留着头发,世间感情只在表面上好像冲淡了,到了晚上,只有对着似曾相识的孤檠,檠是蜡烛台,每天的生活只有对着这个老朋友,人世一切都变去了,这种情境令人受不了。「胜」不是胜利之意,在此要读如「升」。懂了他这文学境界的人,可能读起来会很难受,特别会勾起自己生离死别经验的感慨。诗人文学的情境,都是人的心理上有情,是情绪不稳定而发出来的。他的另一首忆江南:

    挑灯坐 坐久忆年时

    薄雾笼花娇欲泣 夜深微月下杨枝 催道太眠迟

    憔悴去 此恨有谁知

    天上人间俱怅望 经声佛火两凄迷 未梦己先疑

  他讲在夜里点灯坐者,人坐在灯下想事情,想到少年的事。这里他极可能在想一位长辈,或者他母亲,不见得在想情人,这情感是那么充沛。想到母亲当年带着一群丫环照顾他,夜深了,月亮已落下杨枝,就催他早些睡。现在年纪大了,一想心里就难过。「经声佛火两凄迷」,有的同学在做法事时,香赞一唱就眼泪掉个不停,人就进入那个感情境界,还没入梦已经疑了。我看有些老居士经常去赶法事的,他们已经习惯了「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这也是情。

  慈悲就是情的转换,把情、爱、欲解脱了,无条件地爱护一切人,连爱的观念都没有地去帮助一切人,这是慈,这种慈是不给你烦恼。但是文学境界的多情常给人烦恼,比如有个名句,你们爱文学的可能遍查典籍也找不到出处,其实出自一本小说《花月痕》,你们可能很少人读过。它用的名句很多,假托男女情感描写社会百态,其中就有两句:「多情自古空遗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俗语了。

  这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魏子安(名学仁,字子敦),福建人,是位名士,在小说上的化名叫韦痴珠。到了后二句:「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已是佛学境界了,你以为读懂了,其实不见得。什么是「絮」?杨柳树在三四月开花,它的花很轻,飘飘荡荡,所以「水性杨花」是骂人的话。杨柳的花就是絮。为什么说可怜飞絮太飘零?宋代与苏东坡同时的有位法师,他正打坐时,有文人想逗他,找了几个歌女到他面前表演艳舞,这法师也边笑边看。演完了后,他问人这是在干什么?大家晓得他境界很高了,就请他把境界写下来,他写道:

    禅心己作枯泥絮 目下春风舞者歌

    七十年华难解脱 可怜飞絮太飘零

  小说写的是出自这个典故。这禅师虽然在看歌女,但是同看几个二三岁小孩在玩是一样的心境。

  没有解脱了的感情,纵然是行大乘菩萨道,都是给众生烦恼。有时你爱别人,但被爱者并不幸福,给自己给别人都是烦恼,这不是慈悲。佛法讲慈悲,不管你多情与否,引起别人烦恼的都是罪过。所以,「行不热慈,无烦恼故。」才是真慈悲。

  上面引的这些诗词,都是文字般若对于情与无情的了解。再举雪窦禅师的诗句:「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这境界非常高,是至情。《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也是至情。所以情与无情之间,转化了才是真慈悲。慈是有情的,不是无情的,不过它的情是解脱的、扩大的。历史上中外文学充满了男女之情,你看各种小说,他非加上这东西不可,这就是人的社会,是情欲世界。再举个纳兰性德的词句:「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这都是属于热闹的情,不是真正的慈。根据《维摩诘经》,这个情用到慈上,要: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佛菩萨的情是平等的慈悲,怎么平等呢?平等到前一生、这一生、下一生,没有时间的阻碍,慈爱永远存在,于三世平等而行慈。

  「行无诤慈,无所起故。」无诤慈在《金刚经》上也见过,须菩提得无诤三昧。什么叫无诤?我看到有同学身上挂着禁语牌,不讲话,有人找你说话就指一指身上的牌子,别人就不同你讲了。但是这牌子只挡住了外面的,自己的心内还在诤。要内在心念无诤了,就没有善恶是非的观念,一味的平等行慈,才是无诤之慈,因为本身不起念了。

  明代苍雪禅师悟道之后,在山上住茅蓬,几十年不下山,自己写了一首诗挂着,有人来了就指一指,说法就说完了,其中最有名的两句:「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他说,不是在用功夫或者听呼吸硬把妄想除掉,你想除妄想的心就是烦恼心,妄想是永远除不了的,「只缘无事可思量」就是六祖讲的「无念为宗」。到了这样境界所起的慈心,就是无诤之慈,因为无所起之故。

  「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什么是不二?不二就是一,为什么还有内与外不合呢?慈,当下即是,不管外境,不管内在。上面讲「行等之慈,等三世故」,没有时间的差别。行不二慈,是没有内外的差别。内外是亲疏的差别,比如依儒家的道理,唐朝的大儒韩愈,他力排佛法,造成儒家与佛家的争论。孔子讲的「仁」就是慈,儒家也主张慈悲,但是他们抨击佛家的慈悲思想没有立足点,儒家讲的慈悲就有立足点的,是慢慢扩大圈子的。儒家讲亲亲、仁民、爱物,要亲我亲而及人之亲,先爱自己的家人,有余力再爱别人的家庭,扩而充之到社会、国家、天下。

  因此儒家反对佛教。他们经常提一个故事,假设释迦牟尼佛和孔子在河边,见到他二人的母亲跌到河里,释迦牟尼佛会先去救自己的母亲还是孔子的的母亲?如果他先救自己母亲就不慈悲,应该要平等行慈,如果先救孔子的母亲是不孝。孔子就会先去救自己的母亲,再去救释迦牟尼佛的母亲,这是亲我亲而及人之亲必然的道理。

  《维摩诘经》讲要「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内外不合就是内外不分,那么碰到上面这个问题怎么办?除非你有神通,可以一下子同时救起二人,但是普通凡人只有走亲我亲而及人之亲了,在现实的时候就是行现实的慈悲。

「行不坏慈,毕竟尽故。」永远存在叫不坏,有人生病了,你想行慈悲,你能医好他,让他永远不死吗?如果不能,何以讲去行不坏之慈呢?答案在「毕竟尽故」。一切万有,有生就有灭,毕竟是空的。不坏不是现象的不坏,是法身本体的不坏。这里有个主题,以法布施,行不坏慈,毕竟尽故。

「行坚固慈,心无毁故。」真正慈悲要爱一切人,使众生得永远的坚固。这坚固是说把慈心扩充,没有自己毁坏慈心。有的人慈心过了头,把自己身体搞垮了,发脾气受不了,就毁坏了慈心,那是不坚固。

 

  「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真慈悲是清净行慈,一念清净就是大慈悲,自然就是慈心。

 

  「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这要配合《普贤行愿品》,但是立足点要承认儒家是对的。佛法起行的层次在大乘戒律,你研究了就明白,佛法所讲起行是同儒家一样,由小点慢慢扩大。经典告诉我们的是原则,戒律讲的是行为。一步一步,到了最后是行无边之慈,有如虚空。

 

  「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结」是结使,代表了习气,我们现在说人的个性不同,每个人的烦恼也不同,是哪里来的?各人天生的结使不同,像打了一个结,这个结使力使我们成了今天的形态。结使是烦恼之贼,烦恼的根本就是习气、习惯来的。得阿罗汉是破了一切结使之贼的人,是小乘的果位。若从大乘来看,阿罗汉是不慈悲的,因为阿罗汉是绝对无情的,要慧剑斩情丝,断惑证真,一切根本习气烦恼都断了。这是贪心与偏见,只以清净为道,不清净的就不敢碰,所以不以烦恼作道场。《维摩诘经》说「烦恼即菩提」,烦恼就是修道的道场。阿罗汉不敢在烦恼中修道,所以要破一切结使。阿罗汉固然是贪念到了极点,但这也是大勇、大精进。能把大精进翻过来就是大慈悲。这里转了两个弯,所以说「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因此大阿罗汉就是佛菩萨,《华严经》就提到,只有佛才够得上称大阿罗汉,破尽一切烦恼即是度尽一切众生。

 

  「行菩萨慈,安众生故。」先有了阿罗汉的慈悲,破除了烦恼结使之贼,能够跳出世网(世界一切法像网一样),才能行菩萨之慈,使一切众生得安乐。这是佛法的中心,你看这一句讲到这里,刚好在这一篇的中间。要先能出世才能入世,不能得解脱而一味行慈悲,会被这个世网网住,所以古人讲:「世网攫人不自由」。

 

  「行如来慈,得如相故。」佛的慈悲与阿罗汉、菩萨的慈悲统统不同。佛的慈悲是「得如相」,慈悲、不慈悲都是不二。前面提的故事,那埋葬路边尸的禅师是慈悲,撒手而去的禅师是解脱,一切皆如。怜愍是慈,解脱也是慈,这是佛境界。

 

  「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这是佛的行,以觉悟度化一切众生。

 

  「行自然慈,无因得故。」既然慈悲,没有对象,没有什么特别原因,慈悲就是慈悲。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什么是菩提慈?大彻大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是一味?修与不修,行与不行都是一味。一味在显教与密宗都非常重要,在禅宗讲是打成一片。赵州和尚到八十岁还到处行脚参访,这不一定是参学,也可以是弘法。人家问他为什么,他答只为打成一片。什么是打成一片?他说过,除二时粥饭以外(出家人过午不食,所以不讲三餐),无别用心处。在密宗的修持叫一味瑜伽,也是打成一片。行菩提之慈,昼夜都在慈心的境界里,就是一味。

 

  「行无等慈,断诸爱故。」上面讲平等的慈悲,现在加一层:无等,没有可以相等的慈悲,不是世俗的爱心。去年有些人在刊物上打笔战,争论该不该用西方文化的爱字来翻译佛法的慈。同学来问我意见,我说这是多余的。用了也没有错,例如《圣经》中的爱字也不是爱情的爱,是仁慈的爱。这样争论只是名词问题,是宗教情绪作祟,被世网绑住了。用现有的英文名词也是个方便,只要解释清楚就好了,不要如此小器,这哪里是不二?都三了。行无等之慈,断诸爱,这个爱是欲爱,欲界色界的爱心不是慈悲。断了一切爱,换言之是扩充了爱心,是真的慈了。

 

  父母爱子女算不算慈悲呢?当然算,那该叫爱还是叫慈悲,就随便你叫了。父母爱子女是无条件的。有人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好像牛头不对马嘴,他是说了解父母亲看到子女生病的那种心理,就是孝道。我从小到十一二岁之前一直在多愁多病中,看到花落了都会哭一场,一到了热闹地方也掉眼泪。当然后来就没这回事了,我反省起来,父母照应我够痛苦了,到了自己为人父母时,体会更深,「养子方知父母恩」啊!孔子的回答要你当了父母才会懂,你了解了父母那种担忧痛苦的心理,能同样用这种心理回转来照应父母,就是孝道。这也就是西方人讲的爱,儒家讲的仁,佛家讲的慈。佛家讲的慈是高一等,是无等的、形而上的法身之慈,非一般世俗的爱心能比,是断诸爱的。

 

  「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你看,慈和悲是分开用的。大悲是母爱的性质,永远不疲倦。在座的蔡先生讲过一个他年轻时亲身经历的事,当年日本侵华,他要前往重庆,经过湖南时,有两兄弟用床板抬着生病的母亲逃亡。后来母亲一定要兄弟俩自行逃亡,把她放下来,如果不照办就是不孝。儿子不肯,母亲硬是自己从床板上滚下来,不久就断气了。两兄弟痛哭流涕,把母亲埋了。这是大悲心的一种,大悲之慈。

 

  所以诸佛菩萨弘法世界,导以大乘。度人有时被写成渡人,也可以啦!比喻用船渡人。什么叫度?就是上面说过的:「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使众生的生命和精神升华得到解脱,就是法布施,行大悲慈,导以大乘。以现在漂亮的话来说,就是以文化哲学来救世界。

 

  「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慈悲是没有满足时候的,所以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没有厌足。为什么?自性本空,空的境界是没有停止的,也不能划一条界线,那是无量无边的。

 

  「行法施之慈,无遗惜故。」法布施本身就是慈,这一段所讲的一切行为做法就是慈,不是在行为之外还有一个流眼泪的慈悲心。法布施是精神、文化思想的布施,一切都施出去,毫无保留。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是法布施的慈悲。

 

  「行持戒慈,化毁禁故。」持戒本身就是慈悲。大乘菩萨戒要做到一切行持作为不给人家烦恼,不令任何一个众生痛苦,要从利他方向出发,这就是持戒的慈。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忍辱不只是忍受别人对自己的侮辱,那只是一极小部分的涵义。菩萨行的忍辱是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这是学佛的基本精神。比如我精神不好,但是为了帮助别人,把精神不好忘记了,先利益他人要紧,就是忍辱慈。保护他人,自己也没有损失,也就是保护自己。生命本体是自他不二,自己与他人是没有差别的。像你拜佛,这佛像是泥巴作的,你拜他,他也不会长大。但是因为拜他,实际上拜了自己。自他不二,自己是对佛法起了恭敬心,不是对偶像,这就自礼礼他了。

 

  「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你们打坐硬忍受腿子麻、痛,认为是在精进,这属小乘的。大乘菩萨的精进,是要挑起一切众生的痛苦和危难,对社会、天下有责任感,肯为别人牺牲自我。

 

  「行禅定慈,不受味故。」打坐叫作习禅,是用来练习进入禅定,它本身不是禅。但是不论如何,我常告诉你们,打坐是不花本钱的享受,是休息。因此会愈坐愈坐出味道来,人就懒了,往往藉打坐逃避俗事,又表示清高。这只是凡夫的禅,非究竟也。比这高一点的,是小乘的禅定,就是四禅八定。你真到了四禅八定境界,行住坐卧都可以在定中的,因为在定中有无比的快乐。设想,如果修道这么痛苦,谁去追求禅定呢?大乘的禅,是「不受味」,任何感受都不着了,不只是痛苦的感受放弃,一切乐感受、清净感受、解脱感受统统不要。耽着禅悦是犯了大乘菩萨戒律的,因为你贪恋清净安逸,一个人住茅蓬岩洞,放弃了利益他人的责任。所以不贪着禅悦是很大的慈悲。

 

  「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不论小乘大乘,学佛最高目的在智慧的解脱,不是迷信崇拜,也不是贪恋清净。「无不知时」,作任何一件事都知时知量,是行智慧之慈。该骂人时就骂,该笑时就笑,人家吃饱了就不要再请他吃。换言之,真正的菩萨行为是非常懂事的行为,做的事刚好是人家需要的,也是人家接受得了的。你们修八万四千法门,也要知时知量。到了某个境界就要赶快变动,不变就错了。例如一念清净了就要开始动,否则清净久了就成昏沈了。

 

  「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诸佛菩萨以化身神通示现,你能够写篇好的文章,出一本好书,能影响到许多人,就是你的示现。这像是有千百化身,是说法的办法之一,比起对着一小群人说法的功德要大。佛过世后数百年,马鸣菩萨出世,他的文章和诗词,影响了印度千千万万人都想去修道出家。因此,国王还要同他交涉,不要他再写下去,影响太大了。这就是方便示现。本院的法师,用佛曲音乐帮助大家进入宁静的境界,也是方便的示现。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菩萨行没有保留,无所隐瞒,一切坦白,但要能不使人起烦恼才行。有的同学很直,但是直得没有智慧,直得像把刀,使人痛苦,就不是直心清净了。

 

  「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菩萨的慈,是自己心田没有丝毫动念,乃至于无梦,打坐所起的境界都是祥和境界。你们梦中或者打坐时生起恐怖境界,不是外来的也不是魔,而是你生理、心理的反映。比如你看到了毒蛇,就是你自己毒辣的心没有去掉,这是阿赖耶识的反映,就是要行深心慈悲的道理。

 

  「行无诳慈,不虚假故。」修菩萨道的人没有欺骗人的,但是可能会有善意的诳语,那是一种方便。比如知道老朋友快病死了,若你就这么直爽地告诉他,就犯了直心清净的戒,不是真慈悲。这时只有方便了,你可以劝他多休息,能多学佛、拜佛,其它万事不管,算不定会好起来。这是善意的谎言,是上面说的行方便慈。所以你要能一条一条地参合活用,不是呆板的去理解。

 

  「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这境界很高了,成佛的境界就是真正的慈悲,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安乐。在这世界上能得到安乐是非常难的,一个人一天当中没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能够真正在安详快乐中的,不是这里不痛快,就是那儿烦恼。吃饱了饭坐着看电视,还一面看一面想事情,都在烦恼中。真正的安乐是涅盘,是常乐我净的境界。佛教化众生的目的,是使众生最后能成佛,今他们永远得到佛境界的快乐。

 

  「菩萨之慈,为若此也。」这才是菩萨的慈。这一段是维摩居士答复文殊师利的问题,什么才叫做大乘菩萨之慈。《维摩诘经》这里讲的都是戒律,你不要以为经典和戒律是分开的,那就完全错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称人家慈悲只是应酬话而已,没有想到究竟的义理。这里每一句都有个「行」字,慈是做出来的,不是用讲的。

 

 

什么是悲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慈与悲是分开的。维摩居士对于「何谓为悲」的答复很简单,绝对没有自私就是悲心。像天下雨,或是出太阳,绝对没有想留给自己用,普遍地施给一切众生,不分好坏。功德代表善的成就,有功劳有辛苦是功,有建立有所得是德。现在人问人家有没有时间,过去我们是问人家有没有工夫,工夫就是代表时间,有时也写成功夫。功德是佛经借用的,原文出自《尚书》。我们常说人功德无量,但是一经说出来就有量了。菩萨所作的功德无量无边,因为他自己不要,「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回向就是这个意思,以你修持、念经、礼佛等等的功德,与你亲属一切众生等共之。学佛的人有四种最根本、最重要的行为:慈、悲、喜、舍。有的同学面无笑容,一付来讨债的样子,再不然就是一张嗔恨的脸孔。我要你们学佛第一步,先学弥勒菩萨那个欢喜佛的笑容,尤其打坐时两条腿在痛,你就一边痛一边笑嘛!笑上三年,你笑惯了,你就不讲话脸上都有笑容的。笑有什么好处?你一笑神经肌肉都松了,打坐咬紧牙齿,何苦呢?念佛喊得那么痛苦,搞什么东西嘛!

 

  学佛这基本的四个行为,要倒转来先学舍,一切放下。这个字做不到,那当然也喜不起来。第二学喜,再来学悲,最后是慈。尤其这个喜很重要,有的同学志大才疏,要想救世界,算了!你先把自己脸上的细胞救好,松一点,带点笑容。「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脸上带笑,别人想打你骂你都算了。我告诉同学们,我学遍所有武功,最后学到一种天下第一拳,就不用再学其它拳了,现在传给你们,有人要打我骂我,我就拱手跪下:「你都对!」就行了,这是无往而不胜利的。你没有人缘,还能度谁?我常告诉大家,只怕你不成佛,不怕没有众生度。要成佛要先自度,自度的道理就在慈、悲、喜、舍这四个字了。

 

 

什么是喜

 

  「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帮助人的、利益人的,决不后悔,就是喜。有时大家作了好事又后悔,像是布施一百元,后来想想,其实八十元就可以了,就后悔了。贪、嗔、痴、慢、疑、悔,为什么悔在根本烦恼中有这么重要?每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后悔中,比如吃饭,多吃了半碗,饭后要吃消化药,后悔多吃了,这也是悔。真正的喜心是,布施出去了就忘了。我常劝同学不要向人化缘,四川人讲:「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让人愈想愈痛,不是功德啊。有个故事说孙悟空成佛之后,世界上出了个魔王,神通本事比孙悟空还大,大闹世间。大家公推孙悟空来降魔,孙悟空来了一看,这个魔王我老孙降伏不了。就去找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在打坐,懒得理,叫他去西天找佛。佛就找了一个小沙弥,给了他一个小小的黄包袱上路。小沙弥去找魔王,魔王正待发作,小沙弥请他先看个东西,就从黄包袱中拿出化缘簿,请魔王写个名字,魔王一看就跑了。连魔都怕这个,你们不要随便去化缘。

 

  这个「欢喜无悔」非常难,你帮助过的人后来对不起你,你一定愈想愈后悔当初去帮他。能做到「怨亲平等」,才是功德。

 

 

什么是舍

 

  「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佑,无所希望。」我常说,一看到宗教徒就怕,当然我不是宗教徒,更不是佛教徒,因为我不够资格,我不是慈悲喜舍,一付魔王面孔。我为什么怕教徒呢?这些人一到他们教主的像前,就下跪求平安求财富,都是求。如果这些教主、神明因为人家拜了就保佑他们,那第一就犯了贪污罪,收受贿赂。宗教应该是好的人你要救,不好的人更要救,拜了他要照应,不拜他的也要照应才对。所以这些宗教徒的心理很可怕的,都是有所求。大乘菩萨是一切放下,施与人家的恩惠记都不记,没有任何希求,所作的功德自己不求回报。乃至你打坐修行都不求成佛,只求自己心中的安详,因为自己的安详能影响到他人也安详,如此而已。即使对自己的子女也是持这样态度,我的孩子都去了海外,我同他们说,父子因缘到此为止,因缘是前生的事。我很抱歉,没有钱给你们,只能送你一张文凭,你从此也不用当我是你的父亲,我是公仆,路死路埋,不用你孝顺。

 

 

如何了生死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这是一个大问题。人生都在怕中过,今天怕明天,年轻怕老,老了怕死。最大的问题是怕死,死了到哪里去?生又从哪里来?刚才讲了个四川土话:「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四川人风趣的话很多,他们还有句土话:「除死无大事,讨饭到了家。」人生除死以外再没有大事,穷到了去讨饭,是穷到家了,没有再穷的了。如果讨饭都讨不到,那就是第一句,就是死嘛。这句话比皇帝的气派都大,人生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吗?

 

  生死是大问题,众生在生死中都有恐怖。尤其到断气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肯死。这是真的,我看多了。有一次一个老朋友从医院打电话给我,要我去一趟,因为他马上就要走了。我去了,他说,这几年受了你的影响,对生死看得淡了,但还剩下几十万块钱,要我帮他决定是土葬还是火葬。我听了火冒三丈,但硬忍下来了,就告诉他,你学佛几十年,还写了许多书和文章,像是悟了道的,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还这么不通?佛说一火能烧三世业,你死了剩几根骨头还要装个棺材运回家乡埋葬,为什么不把这钱用来做点好事?当然是火葬嘛!他勉强点了头,但是后来还是交待用土葬,把剩下来的钱全部用掉,唉!这种事我看多了,中国人有句老话:「好死不如恶生」,最痛快的死都不愿意干。我常去看临死的朋友,人将死的时候,味道很难闻,有股尸气,每次去都是准备生场病的。

 

  文殊师利菩萨在这里问怎么样了生死,学佛的人死后到哪里去。这个问题要详细地讲,起码好几个钟头。真得道的人一念空,到死的时候很容易明心见性,中阴身最容易得道悟道。学佛的人常爱讲,自己要是修好就可以不用来了,我就问,你要到哪里去?你有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文凭吗?能不能去得了,拿不拿得到入境签证,还是问题。你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还有希望,否则这入境签证批不批就难讲了。对不念佛的人,你死了不来,不来是去了哪里?所以叫你们修白骨观,作空观,你修得成,到时一脱离身体,一空灵马上认得,就定住了。几千年几百年不来,在这里定住很舒服,那是可以。没有这本事就不行了。不过大乘菩萨还不住在这样空灵的境界。现在根本的题目来了。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这个话是密宗了。从表面文字看,是说菩萨于生死中,靠如来的功德力量来接引。佛当然是会接引你的,但你平时不烧香,靠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万一如来正巧感冒了,没能来接引你,那你去哪里?什么是如来?这就要批注了。你们念过《金刚经》的,如来代表一切众生、一切佛的自性本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生不死,如如不动,当下即是,是如来境界。你没有功德成就,就做不到如如不动,就空不了。所以,了生死要依自性如来,不是靠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当依如来」,这如来一方面是代表佛的名号,所有的人成了佛都是如来,另一面是代表自性。了生死要依自性,自己的生死自己了。功德不是出钱布施,而是自己明心见性,修持到了,福德智慧就成就了,才可以了生死。

 

  因此你可以了解,真正了生死非大彻大悟不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大彻大悟,是去留学的,因为那边有几位大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他们昼夜都在授课,去了是跟他们修习,还是要等你功德到了,见到自性如来,才算成就。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文殊师利菩萨真厉害,一步步追问。要了生死必须见到自性,既然要见自性,当于何住,住就是定。大乘不讲定,讲住,是停留的意思。你们虽然没有开悟,但是能不能回答当于何住?没有人回答?太谦虚了,我帮你们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是维摩居士的答复不用《金刚经》的说法。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他说,应该住在什么境界呢?是住在度一切众生境界。这同《金刚经》有什么两样?《金刚经》讲:「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对不对?六祖在《坛经》上也告诉你,众生要「自性自度」,自己起心动念,乃至自己身上的细胞细菌,都是众生,都使他处在同于空的境界,见到空性。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了,要度心中一切的众生,应当除去甚么?

 

  「欲度众生,除其烦恼。」你们天天课诵都念「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只有自救,没有佛菩萨可以帮忙你的。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文殊师利菩萨又问,要断烦恼应该修行什么法门?

 

  「答曰:当行正念。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当下就是,不是很明白吗?我们这儿有位张居士,他写了一篇文章《传佛的心印维摩居士》,我特别欣赏,是别人没有写过的。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文殊师利菩萨又再追问,怎么样叫不生?怎么样叫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维摩居士慢慢有点向边上走了,只好方便度众生。不善的念头就是恶念,不生。善念头就是正念,不灭。这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无念法门。我们一再说过,无念不是没有思想,无者是无妄想,就是这儿说的「不善不生」。念者是念真如,就是「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文殊师利菩萨又问,善与恶的思想来源谁作了主,哪儿是根本?

 

  「答曰:身为本。」善念恶念是从你现有生命的身体上来,

 

  「又问:身孰为本?」那身体又是以什么为根本呢?

 

  「答曰:欲贪为本。」身体是由男女两性欲念而生,这一路是从问生与死,讲到生命的来源。

 

  「又问:欲贪孰为本?」这个世界是欲界,其中的万物不论人、昆虫、植物、矿物都是阳阴两性的欲念来的。所以他要问,贪欲的

根本是什么?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还是由思想观念来的,思想观念是空不了,永远空不了。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你们同学要问问题就要这么问,一步一步追。

 

  「答曰:颠倒想为本。」颠倒妄想是虚妄分别的根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刚才提出来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思想是不停留的,无所住。所以你们打坐时拚命想把思想停住,这真是吃饱了饭没事做。思想要你去停它的吗?是它来停你,知道吗?我们活了一辈子,哪个思想留得住的?你办桌酒席、拿个钩子去钩,思想都留不下来的!每个念头,就像我讲话一样,讲过了就没有。你坐在那边,来个思想怕什么?它根本不会留在那里的,本来无所住,要你去空它干什么?自性本空,不是你去空它,是它来空你,本空嘛!你想空就已经不空了,你有这个念头就是颠倒妄想。你不要求空,也不要求不空,思想本来空你的,它不会留在你家里,所以你可以很安详,当下即是嘛!要通这个道理才是。

 

  「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维摩居士对文殊师利菩萨毕竟客气一点,如果是对阿难或是舍利弗,可能就要骂「咄!」了。「无住则无本」,告诉你无住,空。空还有个本吗?他接着告诉他,一切法本来无住。

 

  所以你说《地藏经》念一千遍了,放在哪里啊?你说每天念一万声佛,是放在保险箱还是存银行了?本来无住啊!如此功德遍一切处,也无功德可得,是名真功德。

 

  这一段好好去体会,学禅、学密、学什么都到了家了,是佛法最中心处。

 

  现在到了有名的「天女散花」这一段

 

天女散花黏罗汉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中国本土也有类似的天女故事,唐代有位李长者李通玄,他是唐太宗的后代,是皇族身份,他没出家,但是也没有在家,是完整注释《华严经》的第一人。他带着《华严经》和纸笔墨,到山中去找个地方写注,碰到一只老虎伏在地上,他跨上虎背,老虎载他到了个山洞,他就住进山洞里写,日夜有两个天女轮流送饭给他,为他点灯。还有一位道宣法师,在终南山上住茅蓬,也是天女供养。《高僧传》上这一类记载很多,道家也有这类的记载。

 

  维摩居士房间里有天女,平常是隐形的。这个时侯,维摩居士房中的天女出现,就在空中散花了,当然不是人间的兰花梅花,是天花,不是传染疾病的天花。天花洒在菩萨的身上,都黏不住滑落下来,而在声闻众的大弟子,例如大迦叶、阿难、舍利弗、目连尊者等,花就黏上身了。这些弟子们就慌了,花黏在出家人身上犯戒,也不好大动作把花抖下来,否则又犯了威仪戒,真不知如何是好。有神通的使尽神通,练气功的就发功,但是都没有用。

 

  「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这时天女就问舍利弗,为什么想要除去身上的天花。他回答,出家人不好戴花。像我们小时候唱的:女人戴花,观音菩萨;男人戴花,乌龟王八。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天女告诉他,你不要这么想,为什为?这不是世间的花,没有香臭美丑善恶的分别,你觉得戴花犯戒,是你自心分别,唯心作用。

 

  「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天女继续教训这些声闻弟子,你们跟佛出家学佛法,起分别心就不是佛法,修到无分别心才是真正佛法。起分别妄想才是犯戒,就不如法,没有分别妄想才如法,才算是守戒。你们受过戒的,尤其要注意。

 

  讲到这里,想起当年有位西藏来的法师,我们一同去一位居士家中。到吃饭时间,居士想起没有为法师准备素菜,这位法师就说,出家人无所分别。他意思是没关系的,也是可以的。他的确是可以这么做的。第一,他是西藏来的密宗法师,习惯上可以的。第二,他的修持的确到了这个境界,别人不能。

 

  「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菩萨大都是在家人,出家人天天早晚所礼拜的,都是在家人,众菩萨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是出家相,百千万亿菩萨都是现在家相,身上还穿的戴的一大堆宝物。罗汉相就拘谨多了。《维摩诘经》讲的是不二法门,真正佛法不分出世入世。但是宗教界却把出家和在家分别得很开,不通到了极点,这是六通之外的第七通,叫不通。还有,大部分的佛经注释是居士写的,像李长者、傅大士,现代的欧阳竟无,他们今天还在的话,恐怕也要挨出家人的批评。菩萨身上不黏天花,因为菩萨断了分别妄想。

 

  「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例如人有害怕的心理,就容易被鬼所魔。所以人如有正气,没有恐惧心,连鬼也奈何不了他。前天本院有位出家同学回乡下,在山中追随一位比丘尼师父,她写信给我说到这位师父,一人住在山洞中几十年,没有什么高学历,是真修行人,连鬼都被她吓跑了。人如果怕鬼,一定有鬼,你给这种非人有隙可乘,它就来了。你正气一来,它就没了。我一辈子想看鬼都看不到,遗憾之至。当年我有一个同学说他住的地方有狐狸精,晚上连人带床都给抬出去了,讲得活龙活现。另一个同学武汉大学来的,身患肺病,就自告奋勇去住他的房间,反正自己有病,狐仙来了就跟它走。但是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你不怕它,它无机可乘,就是这样。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如果怕生死,怎么了生死?好看的要看,好听的要听,好吃的要吃,连生都了不了,怎么去了死?碰到外面一个境界你就动念,贪嗔痴就起了,受了六尘六根干扰,怎么了生死?

 

  「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无恐怖心者,一切境界就不能动摇他。五欲就是大魔,色声香味触者,大五欲是也,另有小五欲,是笑视交抱触。已离畏者,正气浩然,就算在五欲中打滚也没有关系,都魔不到你。

 

  「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结习」首次出自《维摩诸经》,此后在中文中就经常用到。修到阿罗汉境界,虽然能不动念了,但是那个根根没有断,是压制住的,那个叫结习未尽。像男罗汉碰到女性,想看而又不敢看,愈是如此,心中已动念了。倒是菩萨境界就算盯着看,反而没事,因为他见而不见。结习未尽,所以天花黏身,大菩萨结习已尽,所以花不黏身。

 

  《老残游记》有首诗好极了,其中一句:「剎那未除人我相,天花黏满护身云。」有时我起了烦恼,发了脾气,就想到这句诗,自己是天花着身了,就笑一笑。

 

  这一段天女散花,最重要的就是「结习未尽」。结习就是《俱舍论》的八十八结使,一点点根不刨掉,结使就没有断除。

 

  《维摩诘经》代表的是佛法中心的解脱法门,学佛目的在如何求解脱,怎么样才能解脱生死、解脱烦恼、出离三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本源。本经对解脱法门说了很多,但是本经最重要的秘密有几个重点:成佛不在于出家或是在家,没有出入之分别,能解脱者在世间能解脱,出世间也能解脱。出入自如才是自在,否则永远得不到自在之身,所以叫不二法门,没有出家在家、出世入世之别。

 

  维摩居士的方丈大小房间中,可以容纳三千大千世界,容纳那么多的人和那么多巨大的座椅,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分别。一千多年后玄奘法师的传记《慈恩传》,就记载玄奘法师亲自到维摩居士的方丈房间的经历,我们前面讲过了。我们人人都有方丈之室,你自己找不到,找到了就成功了。

 

  天女散的花,掉在大菩萨身上都落了下来,唯有落在声闻众的弟子们身上就黏住了。这是什么花?花有很多种,有名利之花,有男女爱欲之花等等。天女后来告诉舍利弗,天花着身是因为这些弟子大阿罗汉们的结习未尽。他们虽然有修持,但是阿赖耶识的根根没有刨掉,结使的余习没有去掉。我们前面讲过有位禅师看歌女跳舞的公案,禅师说:「禅心已作枯泥絮」,他的境界已经是天花不着身了。

 

  另外一个公案,一位老太太供养一位禅师三年,有一天,老太太叫帮禅师送饭的女孩,故意坐到禅师身上,抱住他,看他的反应。女孩照做了,禅师动都不动,只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表示自己毫无欲念,这境界好吧?但是天花落在他身上还黏不黏着?还是会黏的,因为他的欲念是修持功夫压住的,余习未断。所以老太太知道了之后,恨说自己三年白供养了一个痴汉,就把茅蓬烧了,赶走禅师。这是为什么?难道老太太想要法师破戒?参参看这公案!称为公案是因为天下的人都要了解。

 

  再有一个公案,有位禅师去向一位居士化缘,这位居士不简单,已经大彻大悟了。居士就开条件,要能回答得了就供养,他问:「古镜未磨时如何?」过去镜子是铜作的,没有打磨的古镜当然不能照了。禅师答:「黑如漆。」再问:「古镜已磨又如何?」禅师答:「照天照地。」这答案听起来很好啊,可是居士立刻摈斥禅师。你看这回答哪有错呢?这就是禅宗。禅师吃了棒子,现在话是说他吃瘪了,不是用香板打人。他回去用功,三年后又来了,居士就再问他这两句话,他答:未磨时是「此去汉阳不远」,既磨后是「黄鹤楼前鹦鹉洲」。好!居士立刻供养他。这是什么话呢?你懂也好,不懂也好,这就是禅。

 

  这三段公案与天花着身都有关系。还有件事,相传是禅宗的起源,有一天释迦牟尼佛拈起一枝花,望向弟子们,众人皆不明白佛是什么意思,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破颜是讲原本严肃的面孔化成微笑。佛就宣布把正法交付给迦叶尊者。所以禅宗的起源是一朵花,这个花和天女所散的花是不是同样的花?这是个很重要的关键。注意啊!这些公案我可没有说答案啊!不要说我为你们作了结论,那我是会去法院告你的。可是你们诸位要去找答案。

 

 

天女说解脱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舍利弗挨了天女的训,就转了个话题,他问天女,来到维摩居士的房间有多久了。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这是禅宗式的答案。耆年是年高德劭的人,就是老前辈之意。我们要知道,舍利弗虽然皈依佛,他年纪比佛大,佛三十二岁出世弘法时,舍利弗已五六十岁了。他早就出家在外面当人家的老师了,在印度称沙门,是对离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出家称比丘,本来不混用的,但是后来翻译成中文却不分了。舍利弗皈依佛之后,就带了自己的弟子一起过来。迦叶尊者、目连尊者也是同样情形。这些在经典上少有提及,但是在律宗部分就有详载。

 

  天女在此尊称舍利弗为前辈,舍利弗问她在这边多久了,她回答说,同您老前辈得道的年龄是一样的。舍利弗究竟解脱了没有?在本经看起来还是个问题。天女答得很巧妙,您得道有多久了,我就在这儿有多久了。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舍利弗就再问,那么天女你在这儿有很久了吧!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天女又刮他一次胡子,请问前辈得道也很久了吧?

 

  「舍利弗默然不答。」舍利弗没办法接下去了。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天女就差点没把舍利弗连眉毛都剃了,问舍利弗,前辈是有大智慧的人,为什么不说话呢?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这句话说明舍利弗只是在「理」上解脱,而「事」上的解脱,至少在当时还没有做到。为什么这么讲?这从经典上很难看出来,研究戒律才知道,舍利弗虽然得道了,晚年身体很不好,这就成问题了。中国近百年来,研究佛学的人不大管经典,而钻研戒律,因为这上面很实际。舍利弗的答话是说,得了道的人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话可讲,佛说「不可说」,所以他没话讲。这「不知所云」成语也是源出自《维摩诘经》,又是鸠摩罗什法师所创作的中国佛教文学的名句,现在成了骂人的话,指人说话没有中心,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天女的回应刚刚和舍利弗的观念相反。不说话就解脱了吗?说话同样是解脱啊!再进一步,说与不说都是解脱,为什么落入一边去了?落入一边的人,在禅宗祖师来讲是「担板汉」,背了块板走路,只看到空,没有看到有。舍利弗的答话犯了逻辑上的错误,马上被天女抓个正着。

 

  「言语」就是「文字」,心中的念头经过嘴巴表现出来就是言语,其实和思想是一个东西,如果用文学表现出来,就叫做文字。

 

  「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天女自问自答,真得解脱了是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明心见性得道了,心在哪里?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无所在,也无所不在。同样的,文字也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比如为一封信,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当写成白纸黑字了,这文字是你吗?不是你,那是文字,同你不相干。你说不相干,我读了你的信,你的感情你的思想就在纸上,不能说没有你。但是文字与你当下即空,信写完了,虽然有文字痕迹,你的念已空了,是不是?所以,舍利弗,你不要落入一边,认为说话就错了。说话就是解脱,言语本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一句话说了当下就没有了,不要你去空它的。你要去空它,就是妄想了。

 

  「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什么理由?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它当下本是解脱的,你想做功夫求解脱,就着相了,就不算解脱。上面这一段讲解脱,非常重要,是一切精要所在,自己用功不论修密宗还是显教,你记住,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出家的同学们要更加注意了,佛涅盘后,佛弟子以戒为师。戒有好几种,例如比丘、比丘尼戒是规规矩矩的,称为「别解脱戒」。那么中国佛教用的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又有什么差别?这是佛的弟子们后来分了宗派,各个对戒律的不同见解。唐代的律宗,确定了中国的比丘比丘尼戒是依四分律。至于菩萨戒,中国用的是《梵网经》的菩萨戒,在西藏的菩萨戒,是依《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的传承为本。

 

  这些学问研究起来很大,但是所有比丘戒的第一条是戒淫,菩萨戒第一条戒杀,中间差别意义大得很。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其它经典,都是贪嗔痴,唯有在《维摩诘经》中用「淫怒痴」,为什么?这是个大问题,牵涉到翻译的历史背景观点。

 

  大家知道鸠摩罗什法师的故事,中国为了请他来,灭了两个国家,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从来没发生过的。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时,已三十二岁,中国已经改朝换代,前秦亡了,姚兴立了后秦。当时曾有西域一位大阿罗汉,对鸠摩罗什法师的妈妈预言,鸠摩罗什法师有佛的相好,如果到三十六岁仍不婚,可即生成佛,若结了婚,也是佛门龙相。姚兴迎到了鸠摩罗什法师,就有了那种希特勒式的优生学想法,非要他留个种子下来不可,就硬派了十二个宫女陪侍他。

 

  鸠摩罗什法师究竟有没有成婚,我们不知道,但是当时跟着他的和尚,有些也想有样学样,被鸠摩罗什法师看在眼里。一日,鸠摩罗什法师就请所有的和尚来吃面,但是面碗里盛的是针,没人敢吃,只有法师把碗端起来把针吃下去了。他显示要有这样的本事,才可以另当别论。这是有名的「罗什吞针」故事。

 

  西藏第五代达赖喇嘛,是人王而兼法王,是转生的活佛。到了第六代达赖喇嘛,就有许多风流韵事,我们在前面也提过一些。他有首诗就说:「罗什吞针不讳淫,阿难戒体终无碍」,前一句就是引鸠摩罗什法师的典故,后一句出自《楞严经》开头,阿难受摩登伽女引诱的一段。

 

  天女讲,一切诸法都是解脱相,舍利弗觉得诧异,就问:难到修行不用离开淫、怒、痴也可以得道解脱吗?换句话说,不用出家也能成佛吗?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这里很严重了,尤其年轻同学,千万不要曲解经典原意!不要拿这句话作招牌就去放肆,你没有吞针的本事的。贪嗔痴慢疑是我们生来就有的业习种性,贪嗔痴你们都了解,慢是我慢。现在都讲人要有自尊心,这是漂亮的名词,实际上就是我慢。不要说人,连动物都有我慢的,「螳臂挡车」讲的就是。自尊心的反面是自卑感,但是天下没有人有真正的自卑感,所谓自卑感是傲慢的反面心理。你们懂这个心理吗?因为很傲慢,格老子,我还怕你吗?暂时让让你罢了。看起来内向的人都是傲慢的,都有自卑感的。有自卑感的人都是很傲慢的,这逻辑就是这样。脾气大的人往往自卑感重,特别怕被人看不起,习气就如此。

 

  我慢是众生的通病,我疑也是众生的通病。如果没有我疑的习气,一读《维摩诘经》就成佛了。凭「一切诸法是解脱相」这一句就成佛了。你读了《维摩诘经》,道理懂了,自己想这不过是理论,到底还没有证到,对自己就多疑。

 

  再回来讲什么是增上慢,慢心是本有的,因为外缘而更加骄慢。学问好的人就觉得自己了不起,这是学问的增上慢。年龄大了看不起年轻人,就是年龄增上慢。有了钞票,就有了钞票增上慢。那么又穷又丑又孤苦的人,应该没有增上慢了吧?他有的。格老子,我穷到了极点,谁都不在乎!还是增上慢。

 

  天女回答舍利弗,佛是为了增上慢的众生,说一个方便法门,要先处理了淫怒痴才能得解脱。但是对没有增上慢的众生,淫怒痴即是解脱。后面这句话对不对?你们点头的人慢一点,淫怒痴不是解脱,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不要漏了这个性字。这是说淫怒痴的本体即是解脱,淫怒痴和慈悲喜舍都是一念的变化,淫怒痴这一念翻过来,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又翻过去就是淫怒痴,是一体的两面。比如说水泡了茶,汁就成了茶,水酿了酒就不是水了,但是茶和酒的自性还是水。所以淫怒痴是一种心理行为的变相,佛并不是说淫怒痴即是菩提。差一个性字就完全不同。这个字掉不得的,掉了这个字你就要掉下去很远喽!

 

天女说一乘佛法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善哉善哉」在佛经里常用,但不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创作,首先出自《列子》。善哉就是「好的」,是赞叹之词。舍利弗对天女说,你究竟得到什么境界,可以如此辩才无碍?

 

  「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天女说:我什么都没有,因此能说。若是觉得自己得到了证到了什么,就是增上慢。你们今天打坐坐得不错,就觉得有功夫了,然后看不起别人,怎么半小时都坐不住?这就犯了增上慢,是犯菩萨戒,还不是比丘戒,很严重的。有任何一点看不起别人、批评别人的心理,早就犯成了。「自赞毁他」是菩萨戒第一条大戒。有的人只自赞而不毁他,这也是不行。真有学问的人,反而变得很平凡,「学问深时意气平」,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如果不一切平,那就是半罐子水了。世法出世法都一样。真得道的人,决不会觉得自己有所得有所证。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舍利弗再问天女,于声闻、缘觉、大乘三乘中,你想走哪个路线?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天女说她不一定是哪个路线。

 

  「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齅瞻卜,不齅余香。」瞻卜林是檀香林,一个人进了瞻卜林,只闻到瞻卜林的香。

 

  「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同样道理,到了维摩居士的丈室,就没有三乘大小的差别,只有一乘佛法。

 

  「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释不是指出家人,是帝释,欲界忉利天的天主,道家观念中的玉皇大帝。梵是清净的意思,此地是指色界大梵天的天王。四天王是欲界中最低层天的天王。诸天是二十八宿的天人。这等等的天人,能有此因缘、功德、智慧进入这个丈室,做了居士的入室弟子,都闻到佛的一乘正法功德之香,都发出了大乘心。换言之,没有小乘的众生,都是大乘根器。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天女告诉舍利弗,自己在此丈室十二年了,没听过维摩居士说过小乘法门,说的是佛法正统一乘道。《法华经》也是一乘道,没有三乘之分。

 

维摩丈室的八特点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天女现在告诉舍利弗,维摩居士的丈室有八个特点。这个八同唯识的八识、显教的八正道、净土宗《阿弥陀经》的八功德水,都有关联,要好好参究。

 

  「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这个房间中常发金色的光。我们来用世间法研究,但是也没有离开佛法。人脑中动什么念头,现代科学已经可以用光照得出来了。思想非常纯净的人,照出来是青蓝色带金色的光。《维摩诘经》尚未传到中国之前,中国不说方丈而说「方寸之地」,指的是心,比较一下这两个,就大概了解了。

 

  维摩居士的丈室中,不分书夜都放金色的光,不是靠日月去照的,这是什么光?是自性的心光。在禅宗来讲,得了初关开悟的人,就应该有自性心光。到了这个境界,有三种现象一定出来的:第一,身轻如叶,不用修白骨观,一身的骨节都软了,妄想杂念习气也柔软了。第二,昼夜常明,白天夜里都没有昏沈,都在光明中。第三,夜睡无梦,因为醒梦一如。你修行到达什么程度,用这个测验一下就知道了。

 

  「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第二个特点,到了这个房间能够成为入室弟子,换言之,真正能证悟到(不是理解到)心地法门,就没有一切世间的染污烦恼。人到了这种境界,古人有名言形容:「烦恼无由更上心」,想故意造一个烦恼都不可能的,即使他在喜怒哀乐中,也都没有烦恼的。

 

  「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第三个特点,到了这个房间,随时与三界天人及其它国土菩萨息息相关,时通往来。

 

  「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第四个特点,在这个房间里,都是讲大乘第八菩萨地的境界。到了八地以上,都到了离戏的境界,什么是离开一切戏论?禅宗祖师们讲「离四句绝百非」,四句是: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四句。在禅宗,真到了离戏,才是被初关,也叫作破本参。当你还在用功、参话头,是算专一瑜伽的境界。话头破了,不用自用,功行自然现前,才到了离四句绝百非,离戏的境界。但是还没有到家。

 

  「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第五个特点,我们只有在文字上跟诸位报告了,因为是很难理解的。这房中常常听到非人世间的天人音乐,就是庄子所说的天籁之音,而这音声自然会说佛说法说僧,「弦出」是弹奏出的意思。你们打坐用功夫到某个程度,耳中会听到音声,或者是音乐声,或者是在对你说话(甚至有时还很灵验)。这时你可不要着相,一着相就成了神通的弟弟──神经了。这时极需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一概不理,这是用功的境界,不是天耳通,也不是天乐之音。真正天籁之音,要到了大般若智慧的境界才算,但到了初禅和二禅自然会露消息。诸位要好好修定,小乘的禅定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个基础你不用去学禅宗。

 

  「此室有四大藏,众宝积满,周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第六个特点,不是功德圆满的人是做不到的,这个房间什么都没有,可是任何的金银珠宝顺手一抓就出来了,要多少有多少。所以维摩居士可以不断地布施,比中国传说中的聚宝盆还要厉害,都是我们大家最希望的。这是做得到的,但是要多生累世不断地布施,才有可能有如此的果报。

 

  「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閦佛、宝德、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第七个特点,在这房间中,维摩居士心中一念,要请哪一尊佛来说法,就请得到那一尊佛,来此说法完毕就送客。这太方便了。

 

  「此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第八个特点,如要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净土、东方药师佛琉璃净土、或者任何一个佛的净土,只要一念,就都呈现在这房间中。维摩居士的丈室,所有这八种未曾有难得之法,我们也都有,因为我们没有证得,就翻不过来。翻得过来,这方寸之间就都具备。所以六祖告诉我们:「何期性本自具足」,一切都具备。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开法乎?」所以天女对舍利弗说,这房间有这样八种难得的功德,有谁在这里见识过这样的境界之后,还会愿意去修小乘呢?

 

女转男的问题

 

  下面开始要讲到女人相的问题。世界上一切的文化和宗教,从古至今都是重男轻女的。到了近世的西方文化演变,尤其是美国代表了西方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稍稍开始有点不同,男女好像变得比较平等了,其实也不见得。有趣的是,许多宗教虽然重男轻女,但是到最后还是归到女性身上去了。像道教最后最大的是瑶池圣母,是玉皇大帝的妈妈。天主教最崇拜的是圣母。在佛教,最为大众所依的观世音菩萨,是以女身度众生的。这都是代表了母爱。佛法素来讲平等,但是在戒律和规炬上,对女性还是有等差的,有平等中的差别。尤其是讲到修行,女性就必须先修到能够转成男身,才能成佛。一般素来是这么说,唯一不同的,有几本经典,一是《维摩诘经》,还有一本是很少见的《佛说月上女经》,以女身而成佛,与释迦牟尼佛问答,为佛所默然认可。第三本经是唯识法相宗最重视的《胜鬘夫人经》。这几本经真正讲到男女平等。现在回到《维摩诘经》舍利弗和天女之间的问答,这些就不用一字一句的解释了。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问天女,既然这么高明为何不转女身?

 

  「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天女答,你问得好,我以十二年的时间,研究自己身体是不是女人,我找不出来自己是女身,要怎么去转?在座的女同学,可能连十二秒都不要,就知道自己是女身。这「了不可得」,也是首见于《维摩诘经》,其后被禅宗祖师所常用。

 

  为什么提十二年?这是一个秘密,普通讲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之久。肉身要成就,老老实实修,一步都不走错,一点都没有障碍,要十二年才能转变色身。不是一定女转男身,那个是很难的,但是可以转成童身,七八岁的小童之身。你中间有一步走错了,就要重新来过。

 

  道家修持讲百日筑基,一百天的基础要打稳,但是多数人都办不到。百日筑基之后,第二步是十月怀胎,用温养的功夫来长养性胎。再其次要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差不多也要十一年。我算过这个帐,我们从六岁开始读书,如果念了十二年书,还没入大学,也就可能找不到什么理想的工作。假如修道十二年可以成仙,还是这个比较划算。百日筑基是很困难的,我们学佛的人不讲这一套,但是我们讲戒定慧,能入定一百分钟都了不起了,不要说一百天,如果这个基础都没有的话,所有佛学理论都是空谈。

 

  再从现代新陈代谢的观点来看,我们的身体大约每十二年,内外细胞就全部换过一次。中国传统文化,每十二年称一纪,一世是三十年,到了现代,把这两个字合起来成为了世纪,根据西方观念,一世纪就是一百年。十二年一纪是太阳系统一个转变的周期,一年又有十二个月。十二这个数字的学问很多,需要专门作一个课题讨论,我们就此打住。

 

  「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天女回答,比如变魔术的人,变出一个女人,假使有人问这化出来的女人,为什么不转成男人,这问得对吗?

 

  「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舍利弗答,不可能,一个假的、幻化出来的女人是不能转的。依佛法说,我们的肉体是幻化不实在的,是无常的,无常就是不会永恒存在的。无常是对现象会变去而言,而《易经》所说的变化,是指宇宙永远不停地在变的原则,这两者略有不同。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天女说,世间万法也都是无常,没有定相,为什么你眼中的我一直是女身?我看你却不是永远是男的,为什么你还问我怎么不转女身?

 

  讲到这里,我要回答有位同学几天前提出的一个问题,中国禅宗的丛林制度还是依佛的戒律,是重男轻女,因此禅宗同其它宗派大寺庙的规矩一样,没有比丘尼当方丈的。过去没有比丘、比丘尼合住的庙子,丛林就更不可能了。比丘尼庙子的方丈,还是由比丘挂名出任,但他本人不来。比丘尼的丛林,极少有开堂说法的,所以比丘尼还是要去比丘的庙子听法,听完就走。比丘在天黑无法赶路的情况下,才准许到比丘尼的庙子挂单,但只准在大堂上打坐,不可入寮房。

禅宗有位比丘尼,法号叫末山,她认为自己大彻大悟了,可以当方丈,就开堂说法。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一件事,在禅宗语录以外的记载上,很多人像赵州和尚这样的大禅师,对此事都反对,其中有位灌溪和尚就去找末山尼,态度非常桀傲不驯。小尼姑通报了,末山尼就让人去问灌溪,究竟是为游山玩水而来,还是为法而来。灌溪答,当然为法而来!而且如果问法输了的话,自愿在你的庙上作园头(就是管菜园的),种菜三年供所有人吃。于是末山即刻开堂,打钟击鼓,召集众人上殿。末山尼升座,就与灌溪展开对话。他们开始说的一些我们就略过不提,灌溪间:如何是末山景(末山是地名)。答:「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前。」这句话很平凡,末山风景就如此,就是不露顶。但是他们问答之际可没有字字推敲,很自然就出来了,开悟的人文字般若就是不同,可以出口成章。

 

  「猿抱子归青嶂岭」看来是表面风光,讲猿猴抱小猴子的景像,其实是说修道功夫,表示自己已证果,没有男女相了。法眼有首偈子:

 

    理极忘情谓 如何有喻齐

    到头霜夜月 任运落前溪

    果熟兼猿重 山长似路迷

    举头残照在 元是住居西

 

  中间一句「果熟兼猿重」,描写果子熟了,猿猴爬上去摘果子,把树枝压弯了;「山遥似路迷」说深山中愈走愈走不到底,山路崎曲,常常怀疑自己可能走错了路。这是讲修证的艰辛,所以真得了一分道果,自己的恭敬心就增加一分,作人做事行为举止,就愈恭敬。

 

  末山尼气派大,她说自己已经成就,不露顶了。灌溪听了就再问:如何是末山主?就是舍利弗问天女的问题。末山尼就答:非男女相。灌溪跟着问:何不变去?末山尼就大声骂,不是神又不是鬼,变个什么?灌溪就跪下来拜,等于承认末山尼是大彻大悟了,也规规矩矩地在庙外搭了个蓬子,作了三年园头。

 

  这一段是禅宗内讲男女差别比较有名的故事。第二段就比较不那么精彩。马祖的弟子邓隐峰禅师,俗姓邓,他是大彻大悟了的,解脱逍遥非常自在,常常玩些神通。你们同学供舍利子,有时长了一颗出来就大惊小怪,如果碰到隐峰禅师,非被他刮耳光不可。他听见有人求舍利子,就拿把梳子在头上刮两下,就有舍利子掉下来。他临死时还表演了一招,倒立起来涅盘了,而衣袍竟然还贴着身上不会垂下来。他有个妹妹,成就比他还要高,听到哥哥涅盘的怪相,就跑来骂他,生前已经不正经了,走了还要玩把戏,给我站起来!那隐峰禅师居然就倒转回来,站起来再死。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还俗的和尚,都影响了一个时代。一个叫刘秉忠,是元朝忽必烈的国师,和耶律楚材一样。忽必烈统一中国时,少杀了很多人,就是这一位还俗的和尚从旁运筹,保住了很多生命。还有一位还俗的和尚叫姚广孝,是明朝永乐皇帝的军师。永乐帝以叔叔的身分,打倒南京的侄子,也就是朱元璋朱和尚的后代。永乐统一了中国,姚广孝也官封太师,他虽然还俗,可是始终并未成婚,也始终没有作官的派头,还是个和尚的样子。姚广孝回家看姊姊,姊姊闭门不见,说自己只有一个出家的弟弟,没有一个还俗的国师,并且誓言永远不相见。这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就看你们女同学哪天能发心,把这些女性的资料集中起来,编一本女性的指月录,这些都是很好的资料。

 

  禅宗记录的女性被问到为什么不转女身时,是用智能的语言来答复,《维摩诘经》的天女却玩起神通了。

 

  「实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天女意念一动,用神通的力量,把自己变成舍利弗,而把舍利弗变成了天女,然后问舍利弗,现在你为什么不转女身呢?这里,如果你不把它当神通,当作个寓言来看,其中就有两重问题。天女的这种神通是属于自在心通,还不是六通当中的第五通神足通。第六通漏尽通只有罗汉才有。心通是大小乘菩萨修到相当成就的都有,可以概括了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但是六通却不能概括了心通。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舍利弗说,我不知道怎么会转变为女生了。这个话你要注意,同生死来去都有关系的。佛教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这也是个生死的问题。人怎么生、怎么死,怎么变成男人、女人,这个问题应该先了解。

 

  「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天女说:舍利弗,如果你能转得了这女身,则世界上一切女人也能转。

 

  「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像你舍利弗,明明是男人,为什么偏偏现出女身?一切女人之所以得女身,或男人得男身,自己是没有办法作主的。如果作得了主,就得道了。

 

  「虽现女身,而非女也。」虽然现女身,这只是形相上的,在本性上是没有男女差别的。当一念不生之时,是完全没有男女相的。换言之,这个肉身,也就是报身,才有男女相的差别。生命自性的法身,是没有男女相的。法身报身都成就了,就可以行千百万亿化身。真正悟道的成就是三身的成就,才是大彻大悟。法身是自性之体,报身是自性之相,化身是自性之用。诸位女同学要知道,真正悟了道,虽然是个女身,但是不是女人。

 

  「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这是这一段话的结语。

 

  「实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此时,天女(其实是位大菩萨化身)就再用神通力,还舍利弗他原来本相。

 

  「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天女就问舍利弗,你现在又变回男身,那女身的相到哪里去了?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这一下舍利弗因受天女接引,于大乘佛法开悟了。他说:所谓男相女相都一样,无所在也无所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无所在也无所不在。明心见性要找的,就是这个「无在无不在」。这一句话首见于《维摩诘经》,现在不只是佛教界,连天主教、基督教讲上帝讲神,也用无在无不在。这原因是过去几十年中,他们花了很大力气研究,把佛教和道家思想的要点,都翻译过去了,所以就引用上了。因此,你们如果不去研究其它的宗教,一提就说人家是外道,那就是笑话,也不知人家外到哪里。尤其年轻同学,有志去国外弘法的,你对人家新的神学用语和观念,还不能不知。人家已经能把佛经上的「无在无不在」,用得很好了。

 

  天女引佛所说的「无在无不在」,是佛法中最高的不二法门。前面这一路下来,我们讨论的有几个要点。第一个,是十二年做功夫的问题。第二个,讲生死之间的问题。第三个,罗汉有隔阴之迷,这有三种情形:一是入胎就迷了,二是入胎不迷,但住胎迷了,三是入胎住胎不迷,但出胎迷了。

 

  我现在再讲一下人的生死的问题,但还只是讲人道。天道和畜生道等是不同的。刚才休息时还有几位道友在讨论,是否能预知死期,要怎么走。有一位说,他已经同意将遗体捐给医院做解剖教学,器官还能再用的话,就移植给需要的病人,这样最不给自己家人添麻烦。原来他还是做生意的办法,当然这样的发心布施是很难得的。

 

  要讲生死的问题会用掉太多时间,我们不能详细讲。人的入胎要有三缘和合,要有中阴身(普通讲灵魂),还要有男性的精虫和女性的卵子刚好结合。虽说四大本来空的,但人身难得,没成道之前,还非要靠这个身体不可。入胎之际,精虫要和数亿个兄弟姊妹竞争,才能和卵子结合。佛比喻人身难得,如茫茫大海中一只盲龟,从水下浮上来时,刚好钻入了一个漂浮在海面上车轮中间的空洞。

 

  人在入胎之际,是中阴身被非常强烈的欲念所吸引,这不是你左右得了的,这个欲念一起,再同这男女有因缘,就被吸引来了,没有空间的阻碍,这就是业力。该成为女性的是受男性(也就是将来的父亲)的吸引,这一剎那就成女胎,成为男胎则是受将来的母亲所吸引。这该生男身或女身,不是你作得了主的。舍利弗在前面说,怎么自己作不了主,忽然变成了女身,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修道做功夫要随时注意,白天在起心动念处下手,练习作得了主,不要生贪心,嗔心,不要散乱昏沈,不要起慢心,才是修行的第一步。进一步要连在睡梦中也作得了主才算,否则真一点把握都没有。但是你不要去试,你拚命想在睡梦中作主,那一定睡不着,因为你不作主才睡着了。

 

  能在梦中醒中都作得了主,就是一念清明,灵明不昧,修行才能算有把握。这只是讲修行,不是修定,还不算悟道。你们在修行的,不论是什么法门,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不要来问我。你只要问问你自己,在平常起心动念处,能作得了多少主。比如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烦很气,你看看这个气多少秒、多少分钟可以过,还是几天、几月,甚至几十年都忘不掉。假如你这些贪嗔痴能在几秒钟马上平下去,那已经了不起了。平下去不算,还要作得了主。大乘小乘修行的路线都从这里开始,然后达到般若智慧的成就,才能完全作得了主。这作得了主的境界,就是观自在,真做到了自在。我们修行一定要注意三界天人表,尤其是色界天的有顶天,又名大自在天,那是绝对自在的,是十地以上的菩萨。

 

 

生死问题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舍利弗问天女,当你离开了这个世界,会去哪里往生?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天女答,一切佛的化身怎么生,我就是那样生。在华严境界来讲,一切众生皆是佛的化身,我们都是,没有人是凡夫,也没有人是佛。一切佛,十方三世诸佛,皆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毗卢遮那佛代表的是法身。你们拿的《梵网经》,其中的主佛,卢舍那佛,就代表报身成就佛,他在《梵网经》中所说的戒,是为千佛而说,所以一切凡夫众生就是千佛的化身。禅宗也提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所以我们往好的方面来说,一切众生就是佛的化身。化身是怎么来的?这境界就和中国固有文化相同,「生生不已」。以华严境界说,在世间说法的释迦牟尼佛,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说法的因缘满了,所以化身就涅盘了,是有生灭的。但是他的法身是不生不灭的。《法华经》说佛在说法时,地下涌出多宝如来的无缝宝塔,因为佛的顶礼,宝塔开了,多宝如来在其中,请释迦牟尼佛上来,分半座给他,代表肉身化身各占一半。《法华经》所以是佛法中的大经,因为是修报身成就。我们此身虽然是幻化,但是这个身上也是多宝如来,还有很多用处,修持得好可以做到即身成就。当然这很难的,千古以来能修到报身成就的是少之又少。

 

  禅宗祖师当中,有好几位修到了报身成就,比如临济禅师,他三十多岁时就当大和尚,因为太年轻,怕声望不够,所以他两位已经悟道的师兄,克符和普化禅师,还特意去皈依临济以孚众望。后来等临济成了宗派,普化要走了,普化就告诉跟随他的弟子,自己要在某日在某地入寂。后来一看去的人太多,就改了一天。结果还是很多跟的人,但是少了一些,他就再改一天。如此改了几次,跟随的人少了许多,他终于决定可以走了,就自己跳进棺材。大家抬起棺材时觉得很轻,一望没有人影,只听到空中传来他平时摇的铃声。他这就是报身有成就的。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被生。」天女说:化身是无往亦无来的,不进也不出。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舍利弗再问,佛的化身不是此没彼生的吗?也就是说在这里入寂了,再去别的世界投胎。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天女教训他,一切众生根本没有生的,没有此生彼灭的。

 

  我们这一段插了许多补充,讲得比较零碎。现在总结一下,这一段一个是男女相的问题,一个是生死问题。我们学佛是要了生死,但是一般人有个错误观念,认为了生死就不来了。你不来是要去哪里呢?出了三界哪还有第四界?你问了了生死还来吗?「无没生」,无去也无来。诸佛菩萨因为了了生死,所以敢在三界六道中游戏神通,在生死苦海中度人,没有来与不来的问题。

 

  我们错误地以为了了生死的人,他知道时间到了,走了就了了。这不是了生死,而是修持定力很够。所谓了了生死,现生修持得定,晓得从这个肉身走了,要去三界的哪一界、哪一道,自己可以作主。像初果罗汉往生去了欲界天和色界天之间,还要七返人间,才能证得涅盘,还是有余依涅盘。这是了了分段的生死,生死一段一段的,前生、这一世、后一世。本来生命是没有段数,无去也无来,自性本体无所在也无所不在,但是我们没有见到自性之前,要先了分段生死。分段生死了了,变易生死还未了,要到了大阿罗汉境界才了了变易生死。念佛往生西方,还是在分段生死中。了了变易生死就不是出胎入胎,而是化身。

 

 

悟道问题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再问天女,你还要过多久才会真的大彻大悟成佛?

 

  「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天女说:譬如你舍利弗是已经证了阿罗汉果的,如果哪一天你退位成为凡夫,我就成佛了。因为得道的人不会再退为凡夫,换言之,天女本来已经开悟了,用不着再开悟。因为本来面目个个都是佛。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舍利弗答:我不可能退为凡夫的。

 

  「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天女说:我本来没有迷过,何必再求悟?什么理由?菩提无住处,你想要找个住处就错了。所以要得道是得个了不可得。菩提者觉悟也,不是你去买的菩提子。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舍利弗再问:如果成佛是无所得,那么过去、现在、未来无数成佛的,是得什么?这该怎么讲?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天女说:这是为了凡夫俗子而说的,是说法的方便。宇宙没有所谓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没有来去、三世、十方。得了道的没有过去、现在、未来。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天女再问舍利弗:你是得了阿罗汉道了吗?

 

  「曰:无所得故而得。」舍利弗答:因为我到了「什么都没有了」,无所得,所以佛印证我得道了。这是了不可得,若还有个功夫有个境界,就已经不是了。

 

  「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天女说,所以一切诸佛菩萨的得道,同你所答的一样,得个「了不可得」。可是我们打坐学佛的人,都是以有所得心来求个无所得果,因此背道而驰,白忙一场。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诸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这时候,维摩居士这位主人出来讲话了,他告诉舍利弗不要闹了,天女是位大菩萨,过去生已供养过九十二亿佛,资格比你老得多了,随时可以变女相男相,神通境界来去自在。而且他所愿具足,修持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境界,得无生法忍,不退转了。因为他的愿力同情女性,随时可以现女身,教化众生。

 

  一切法皆是形相,形相不是体。自性的本体没有男女相之别,只要一念放下,自己就忘掉此身是男是女,此中无男女身的。男女相都是人为的。

 

 

佛道品第八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示行贪欲,离诸染着。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性中,具诸功德。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徧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盘,而不断生死。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为佛种。曰:何谓也?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

 

 

  智度菩萨母 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 无不由是生

 

  法喜以为妻 慈悲心为女

 

  善心诚实男 毕竟空寂舍

 

  弟子众尘劳 随意之所转

 

  道品善知识 由是成正觉

 

  诸度法等侣 四摄为伎女

 

  歌咏诵法言 以此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 无漏法林树

 

  觉意净妙华 解脱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 定水湛然满

 

  布以七净华 浴此无垢人

 

  象马五通驰 大乘以为车

 

  调御以一心 游于八正路

 

  相具以严容 众好饰其姿

 

  惭愧之上服 深心为华鬘

 

  富有七财宝 教授以滋息

 

  如所说修行 回向为大利

 

  四禅为床座 从于净命生

 

  多闻增智慧 以为自觉音

 

  甘露法之食 解脱味为浆

 

  净心以澡浴 戒品为涂香

 

  摧灭烦恼贼 勇健无能踰

 

  降伏四种魔 胜旛建道场

 

  虽知无起灭 示彼故有生

 

  悉现诸国土 如日无不见

 

  供养于十方 无量亿如来

 

  诸佛及己身 无有分别想

 

  虽知诸佛国 及与众生空

 

  而常修净土 教化于群生

 

  诸有众生类 形声及威仪

 

  无畏力菩萨 一时能尽现

 

  觉知众魔事 而示随其行

 

  以善方便智 随意皆能现

 

  或示老病死 成就诸群生

 

  了知如幻化 通达无有碍

 

  或现劫尽烧 天地皆洞然

 

  众人有常想 照令知无常

 

  无数亿众生 俱来请菩萨

 

  一时到其舍 化令向佛道

 

  经书禁咒术 工巧诸技艺

 

  尽现行此事 饶益诸群生

 

  世间众道法 悉于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堕邪见

 

  或作日月天 梵王世界主

 

  或时作地水 或复作风火

 

  劫中有疾疫 现作诸药草

 

  若有服之者 除病消众毒

 

  劫中有饥馑 现身作饮食

 

  先救彼饥渴 却以法语人

 

  劫中有刀兵 为之起慈悲

 

  化彼诸众生 令住无诤地

 

  若有大战阵 立之以等力

 

  菩萨现威势 降伏使和安

 

  一切国土中 诸有地狱处

 

  辄往到于彼 勉济其苦恼

 

  一切国土中 畜生相食啖

 

  皆现生于彼 为之作利益

 

  示受于五欲 亦复现行禅

 

  令魔心愦乱 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莲华 是可谓希有

 

  在欲而行禅 希有亦如是

 

  或现作淫女 引诸好色者

 

  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智

 

  或为邑中主 或作商人导

 

  国师及大臣 以佑利众生

 

  诸有贫穷者 现作无尽藏

 

  因以劝导之 令发菩提心

 

  我心憍慢者 为现大力士

 

  消伏诸贡高 令住无上道

 

  其有恐惧众 居前而慰安

 

  先施以无畏 后令发道心

 

  或现离淫欲 为五通仙人

 

  开导诸群生 令住戒忍慈

 

  见须供事者 现为作僮仆

 

  既悦可其意 乃发以道心

 

  随彼之所须 得入于佛道

 

  以善方便力 皆能给足之

 

  如是道无量 所行无有涯

 

  智慧无边际 度脱无数众

 

  假令一切佛 于无数亿劫

 

  赞叹其功德 犹尚不能尽

 

谁闻如是法 不发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 痴冥无智者

 

 

  现在开始讲第八品佛道品,这一品是讲什么是大乘佛法的正道。中国文化中,一切的最高境界,习惯上用道这个字来代表,佛道乃

佛之道。

 

 

行非道 通佛道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居士,大乘菩萨修道,怎么样才是真正通了佛道?我们常用通这个字,古人问读书不问懂了没有,而是问通了没有。有人读书学位很高、学问很好,但是不见得通了,而成了个书呆子,只有知识,而不能实用到作人做事上去。古人骂这种人是迂腐子,学问好文章也写得好,但作人做事就一无是处。现代这种人更多,电视的知识、学校的知识、世界的知识都蛮好,就是不会作人做事。换句话说,就是不通。由通而到达,更难。达是到达,通达佛道是证得了。

 

  「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这问题很严重了!维摩居士说大乘菩萨证道了,他的行为是不合道的。菩萨行于逆道,不是顺道的做好人做好事,菩萨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一无善处,乃至是大恶,其实是走逆道的教化。这个逆道的道,和佛道的道,观点是不同的。

 

  禅宗祖师说过,有的人的修行见解可以成佛,但不可以成魔。这么说好像魔的成就比佛高,因为佛是行顺道,而魔是行逆道。所以大乘说,要十地以上的菩萨,才有资格做魔王,倒转乾坤,把天地都翻过来,这种境界不是普通人所能行的。十地以上的菩萨,才有可能作治世的帝王,所以有时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像个魔王。这个道理是佛法的密行,例如密宗有一种修法是金刚密迹,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或所能了解的,因为外形都同一般的想法相反。

 

  「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文殊师利菩萨问,所谓大乘菩萨道的非道修行是怎么样的?维摩居士就回答了一长篇。

 

  「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恙,至于地狱,无诸罪垢」,像这样的行于非道不是简单的。大家听了可不要乱作人做事,说自己是菩萨道行于非道,那就真是非道了。

 

  这五无间之业是重罪,犯了这样重罪的人要下无间地狱,永不得超生。五种无间地狱的罪是弒父、弒母、弒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入了无间地狱一定有极大的烦恼痛苦,也就是恼恚。维摩居士说修菩萨道的人,即使进了无间地狱,也不觉得烦恼痛苦。他即使入了地狱,并没有罪过,也没有脏的东西污染他的心。佛法里有两位菩萨给我们作榜样,一个是地藏王菩萨,他永远在地狱中度众生。另一个是佛的堂兄弟提婆达多,他一向与佛作对,生生世世处处想要害佛。有一次从山上推石头下来,压到佛的足趾出血,他虽入了地狱,却觉得那里的快乐胜过三禅天之乐。佛说提婆达多虽然与他作对,其实是佛的老师,是逆行佛道来磨练佛的,促使佛快快成道。所以佛在《法华经》中为提婆达多授记,当于来生成佛。

 

  行逆道比顺道还难,你要想行逆道,但是有没有提婆达多的本事?他在地狱觉得胜过三禅天,无恼恚,无罪垢。有这个本事,才敢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就是菩萨道。我们普通修道只看正面,墙壁正面的自是很容易看到的,整个墙壁的黑,黑里有亮有光明你看不出来,那正是菩萨道的逆道。有行菩萨道的却杀人如麻,其实是在度众生。要懂这个境界就要读《华严经》,经中讲到善财童子去参访一位菩萨化身的皇帝,他残暴不堪,杀人如麻。善财童子看了吓死了,皇帝却说自己在清凉度人,叫善财童子不信的话跳入火坑试试。空中的菩萨也叫善财童子跳,他一跳入火坑,结果真是清凉之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正面的菩萨没有几位,外道、魔王、妓女都有,都是行于非道而通达佛道的。

 

  所以,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像有位出家同学去了南部的庙子专修,她写信告诉我那里有只白公鸡,赶都赶不走,整日啄中发出「陀佛、陀佛」的念佛声,众人称奇。

 

  佛法还是在世间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社会上无处没有佛法。虽然佛教说,末法时代佛法要没落了,可是佛在大乘经典上,根本没有讲末法、像法、正法。佛法在世间是不生不灭的,真理在世间是不会变的,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表达有所不同而已。它不一定是这个形象,也不一定是这个宗教,但所行的都是佛道。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人为什么造业会变成畜生?因为无明、愚痴、昏沈、没有般若智慧。我常告诫大家,打坐不要把昏沈当成了入定,果报是变畜生道的猪。你以为证果了,结果证到屠宰场去了。不要以为昏昏沉沉无所知是空,是无所住,这样下去头脑愈来愈差,记忆力也没有,愈来愈成白痴,果报也是变畜生。骄傲我慢、嗔恨心重,心中有毒的话,果报是变成毒蛇猛兽。

 

  大菩萨也会投生入畜生道,这是为了方便去教化畜生,不是无明憍慢的果报,而是慈悲心,这叫作行于非道。所以有人问我信什么教,我说是信睡觉。我没资格作佛教徒,因为我这个人样样都不对,虽然不是太坏,但绝对谈不上是好人。真正够标准的好人,行正道顺道很难,由顺道而行逆道更难,只有菩萨才有资格行逆道。他虽然在畜生道中度众生,可是无无明,也无无明尽,已经没有无明、不无明了,当然也就没有憍慢,而是绝对的慈悲。因为有大慈悲心,所以才敢入畜生道度众生。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唯有菩萨道敢在饿鬼道中度化众生。饿鬼是下三道(地狱、畜生、饿鬼)中的众生。这鬼可不是中阴身,在佛法中,人刚死亡尚未再投生之前,这中间的存在叫中阴身。鬼是已经到了鬼道了,不是普通讲的灵魂,其中的种类很多。据我的了解,有些细菌类的生物,可以让人生病痛苦,是属于鬼道的。有形但不是肉眼能见,还有些是无形的。鬼道比我们灵光,这墙壁、门都挡不住,是滤过性的。

 

  饿鬼道是很可怜的,那个子比我们大多了,世界上很多东西是饿鬼道的。大海中的鲸鱼,它的全身对人类都有利用价值。从它的观点来看,是很可悲的,那么大的身躯,喉咙却很细,永远吃不饱,而一辈子处于饥饿状态。佛经形容饿鬼的身体大,喉咙细得像针。我们常常去医院也看到些病人无法吞食,只有用根管子插入食道喂食,当然我可不敢说这些病人是饿鬼道的,但是看了真是无比难过。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就是过去生的业报所致。

 

  我们人世间的饮用水,看起来很清纯,可是看在天人眼中却是无比的浊秽。所以中国的道书说在地底有种石浆,像是石头流出来的牛奶,是天人喝的,我们如果能喝上一口,身体会变得像玉石,永远不吃饭也会长生不死。此外在仙山中也还有石水,据说在广西境内就有。饿鬼永远口渴,看到了水想喝,但是无法喝,因为烫嘴。你听着像神话,其实不然。普通的水加热到了沸腾,手一碰就烫坏了,如果将水冷冻,手碰了也会冻到,这是物理作用。为什么饿鬼喝水会烫,这就是业报的物理作用。饿鬼是因为平时不做一点功德的业报,功德不只是用钱布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童子军的口号:「日行一善」就很好,我们每天一定要做点善事,不论大小。大家每天能做到童子军都能做到的事吗?还说在修道,多惭愧啊!菩萨因为积聚了无量功德,因此敢在饿鬼道中度化众生,这就是菩萨道。

 

  「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这也是逆行菩萨道。正修佛法的人讲的是戒、定、慧的功夫,要断欲,要上升,更超脱欲界。修行不论大小乘,要是没有到禅定的境界,都是白修持一场。禅定的定境是什么呢?就是断一切妄想烦恼,断贪嗔痴慢,修到三禅天的境界才升到色界。这个在学唯识的课程中已经讲了很多,希望大家特别注意。超过了色界就到了无色界。到了色界已不是肉体的身,而是以光色为身,一片光明。到了无色界,生命仍有,但不是我们欲界、色界所看的光色。等于儒家的《中庸》所说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那就是无色界。

 

  成了佛虽然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并没有个第四界,是去了哪儿?是三界六道任意自在,是大自在。他的行为虽然是在修色界、无色界的清净道,但不以为胜,不自以为了不起。假如自以为得道了,那就入魔了。真得道的人此心是很平凡的。

 

菩萨行的反面示现

 

  「示行贪欲,离诸染着。」行菩萨道的人,有时表现得比一般人的贪心欲念还要重,这欲是广义的,不只是男女之欲。等于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中,有位大菩萨叫作无厌足王,他对一切都贪求,没有满足的时候。其实我们学佛就是学无厌足路线,比如大家早晚念诵的四弘誓,就拿其中一句:「法门无量誓愿学」,请问你学了几种法门?要你学这样不干,学那样太难了没有时间。真要学佛法的就要学「无厌足」,世间、出世间学问无所不知,没有自满的时候。

 

  你们同学自以为什么课都来听听,但是不染着。那可是学到畜生道去了,无记就是愚痴,是很严重的。不染着是得慧了,然后丢开了。你不得慧就谈不上不染着,是无明。所以菩萨道表现的是贪欲,但不染着,你在歌舞声色场合,都有可能会碰上这些人的,你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众生啊!《华严经》的赞词有云:「三德已明贪欲际,酒楼花洞醉神仙」,法身、解脱、般若是三德,有了这三德,明白了贪欲的边际,才有资格去酒楼这些地方。菩萨已经证得菩提,即使在贪欲仍然没有染污心。

 

  「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行菩萨道的人,天天发脾气骂人,但是内心是慈悲的,对一切众生是没有怨恨的。等于是父母老师,为了孩子好而打骂,但内心可是在流泪的。

 

  「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行菩萨道的人,比众生还要愚痴多情,其实表现出来的愚痴只是方便。他的作为只是「欲令入佛道,先以欲钩牵」,众生都为欲所困,他不能不用欲来化欲。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行菩萨道的人,以布施利人为第一,但是在行逆行的时候,比铁公鸡还要小儿科,悭吝的不得了。当年虚云老和尚严格执行过午不食,吃过中饭会亲自巡视厨房上锁,看见一块锅粑都会收起来。跟他修行很苦,没有本事是吃不消的。你能入定的话,胃的消化迟缓,身体热量消耗很小。不然啊,那个胃空空地吊着,变得面有菜色,脸上是发青的。难怪在禅堂中,听到要打七不知有多少和尚来挂褡,因为每天可以有七顿吃,禅堂都变成馋堂了。

 

  讲个禅堂的故事,一天晚上禅堂中僧人在打坐,其中有个是肉身罗汉,他的邻褡(坐在身旁的僧人)肚子饿得咕咕叫,罗汉就碰碰这位邻褡说:喂!要不要吃?厨房有锅粑。僧人答要。罗汉手一抓,就空手变了块锅粑出来给了邻褡。第二天大和尚上堂,说:昨天晚上犯戒的比丘出来!偷锅粑的比丘认了,大和尚就说,下去客堂。比丘去了客堂,跪着挨了香板,然后赶出山门。大和尚并不是为了少一块锅粑,而是这比丘显神通犯戒。你说大和尚有没有神通?他坐在方丈室中,怎么晓得禅堂上几百人之中有人偷了个锅粑?现在很多人还没真神通就玩起来了,手有点烫就说可以帮人治病,这不是真神通,不要乱玩。

 

  学佛法是学作很平凡的人,规规矩炬、老老实实地做事,在那做事的环境中如何利益人家、帮助人家,就是修行。不要古里古怪地,整天闭目盘足,好像很神的样子,干什么呢?真正行菩萨道,虽然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牺牲自我不惜身命,才是真行菩萨道。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行菩萨道的人,有时外表行为看起来处处犯戒,毁坏了戒律,而实实在在内心比守戒的人还守戒,甚至于连一点小的疏忽都不敢。

 

  「示行嗔恚,而常慈忍。」虽然在愤怒中,而内心大慈大悲,忍辱一切,这都是菩萨密行。

 

  「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外表看起来懒散,其实随时在定中,历代禅宗祖师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在定中修功德,怎么修?这是菩萨的密行,不是我们能了解的。他可能化身出去,成为各种各类众生,去做功德。

 

  「示行乱意,而常念定。」外表看起来很忙乱,不似修行人,但是真正佛法就在你一天忙乱处得定。成天吃饱了没事,在这里盘腿,其实是在散乱中,非但没有功德,反而是罪行。

 

  「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外表看起来很愚痴,可是世间出世间一切学问都有,智慧成就第一。你们在社会上走动多了,会碰到有的人看起来是笨人,默默不言,但一讲起话来极高明,就是孔子说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夫人不是讲人家的太太,夫是个虚字。所以说,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菩萨?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外表看起来是在拍马屁、奉承人或作假,可是都是方便。有的人说话中不提一佛字,但是讲的都是佛法。我常希望你们同学能走这种菩萨道,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一讲宗教人家就头大。你可以不用说教的方式嘛,宣扬佛法不一定要讲佛经。可以把佛经变成电视剧、电影、笑话,只要把真理放进去了就是弘扬佛法。说不好听的,这就是「曲学阿世」,把真正的佛法作了改变,来拍世上群众的马屁。但是行菩萨道的人不怕这些罪名,他宁可谄媚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手法,去表达佛法的精义。但自己要有修持,有善巧方便,才可以不照老路子走,否则你不要轻言佛教革命。

 

  「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外表看起来憍慢。有些老辈人走的就是这个路线,譬如欧阳竟无居士,那他之憍慢,脾气之大,额头的血管都是蓝色的,这种相的人脾气一定大,连太虚法师来看他,都不肯接见,憍慢到了这个程度。可是他真慈悲,有人向他跪拜,一定会被痛骂,但是你还没跪到地,他已经跪下来拜你了。你说他还要人拜他吗?他是拜人的。虽然憍慢,看不起任何人,可是你真的至诚向他求问,你跪下来了,他那么大年纪跪得比你还快,膝盖头着地还有声的。若是出家人拜他,他一定会提醒人家比丘戒律:出家人不可拜白衣居士。他虽然这么讲,你可要知道,大乘菩萨戒却要礼拜善知识的,善知识是不分在家、出家、男女、老幼。虽然菩萨示行憍慢,那是度众生的桥梁,以憍慢为教化。

 

  你们学禅宗的有没有把禅宗语录都看完了?不要说把几千种语录看完,能把《指月录》《五灯会元》《传灯录》好好研究完的都没有一个。这些大禅师们的手法个个不同,有用骂的、用打的、用宽大的、用打坐的、乃至用睡觉的、用悭吝的,太多了。他们是用种种的善巧方便「于众生犹如桥梁」。学佛要度人,什么是度人?你作人家的桥梁是度人。度人的方法太多了,不只是劝人出家才是度人,那是作理发匠度人。度人是作众生桥梁,助他渡过苦海,解除他的烦恼痛苦,甚至进而使他证得菩提。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外表看起来比一般人还烦恼痛苦,而内心常清净。我想起当年陪同我的老师去四川遂宁,当地有所好大的寺庙名叫东山寺。那香火之盛,每年香会时,四川一省有一百多个县,恐怕有一半的县都有人来朝圣。那里有位得道的和尚叫疯师爷,名气很大,很不容易见到。他一年到头住在厕所里,那可不是现代的厕所,过去山间的厕所就两条板,秽臭得不得了,苍蝇一大堆。他就在那里打坐,我们要爬到厕所给他磕头。我跟着我的老师去见疯师爷,想看看他是怎么有道法的。

 

  那个庙子在山上,坐轿子也要一个钟头才上得去,路两边都跪满叫花子要钱。我老师先告诉我要多带些钱,上山时就一路分。老师告诉我,你看这一路上有多少大菩萨在里面。我问他,是哪一个啊?他就骂我,蠢东西,这还要问我?统统都是!我还以为菩萨大概是会放光的,身上挂有宝饰的,这下挨骂了。照我老师讲,这些菩萨都在烦恼痛苦中,他就是给你作警惕的榜样,把不好的下场给你看。我老师还叫我钱不可以丢给人家,要一个个好好地放。我只好要轿夫放低一些,好够得到放钱。老师要我干脆不坐轿子了,可是我装迷糊,懒得下轿,这就是憍慢。我心里可是怕走不上去,看不到疯师爷了!可是,就这么一个动作,自己都要反省,才是修行。

 

  大菩萨的心地法门清净,本是没有烦恼的,可是为了表示与世间众生一样,故意做出来的,这就是「示法」,表示佛的法相法行。这个与众生一样的做法,也就是菩萨道「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的同事。可是大菩萨虽然外示一切烦恼相,而内心深处是没有烦恼的,永远是清净的。

 

  「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外表看起来像是走魔道,可是真正是行佛之道,不会入魔的教化。近几年来,我常收到许多国内外的来信,询问我对某某人有神通或某某人所提见解的看法,这使人为难。我的规矩是,如果有人问我某一件事,或者我会答。但是如果问我,某某人是这么说的,问我认为对不对,那我是不答的。一牵涉到人我,决不答复,否则就是犯了菩萨戒的「自赞毁他」。中国老话说文人千古相轻,我改了几个字来形容宗教界,就是宗教界千古相仇,彼此攻讦不休。跑江湖献艺卖膏药的,就是千古相恨,等于做生意说同行是冤家。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例如济颠和尚,已经成就了,仍然装疯卖傻,让人家看不起。

 

  我讲这一段,是因为有很多朋友要我出来公开密法,我都推说没有时间。不过我一向的愿力是将所知的密法公诸于世,佛无密法,可是公开了更秘密,你也看不懂。六祖说得好,「密在汝边」,秘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佛说一切众生自性就是佛,大家都是佛,可是你怎么成不了佛呢?这就是大秘密,不是老师能传给你的,要你自己找出来。

 

  世界上各种秘密法门,原来都是魔道外道,这是真话。经过龙树菩萨的整理,把佛法的中观正知正见,装进了世间流行的秘密法门,因此形成了各种密宗法门。如果修习秘密法门,而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那是很危险的,一定走上魔道,绝无例外。密宗的宗喀巴大师,就标榜中观的正知正见,所以你们学密宗的要注意了,不是学个咒子、学观想就是密法,那只是见、定、行三法印当中行的一种。真学密法,要先通显教的教理,得了中观正见才可以修持这些法门。你学密宗而不清楚中观正见,那已经走入了魔道,你不必来问我了。

 

  大乘菩萨纵然走入魔王的国度,他还是佛,不是魔,永远不会跟着魔走错了路。

 

  现在再提醒大家,《维摩诘经》讲的是解脱法门,重点在见地。见地在经教是见道,能见道以后才能修道,但也可以说见修要同时。拿大乘的真正修法,也就是所谓无上乘的密道,有三个大法印,在密宗叫大手印:见(见地)、定(修持)、行(行愿)。要想学佛成就,这是必然的道理。见道之后的修道法门有百千三昧,都是在定。小乘的四禅八定是佛法与外道的共法,大乘的定是不共法,因为

要慧入,要有智慧进来后修道。百千法门的定是无往不定、无时不定、无处不定,也无定相可得。要得如来正定,就还要起行。没有久住而不行者,佛也不住涅盘,无时无地不为利世利他起大菩提心、大悲心。

 

  要成佛,这三个大法印的重点还是在行。如何做到?例如六波罗蜜,这要起而行之,不是光谈理论,或只是观想了事。但是只有行而没有见地,就是只有功德没有般若,那还只是凡夫法。有般若而没有功德,也永远不圆满。所以见、定、行,都不可缺。

 

  《维摩诘经》的佛道品,讲的是见地的大手印,不要轻易地拍它当作佛学理论,那样自己的心地修持就用不上,修定时就不能得力,佛学只成了凡夫知见。最低限度,就抵不住生死、抵不住病痛。没有真见地、真修持、真行愿,是拿生老病死没奈何的。我们读这一篇会觉得文字很容易懂,但是行起来就很难。愈容易看得懂的,我们内心反而愈战战兢兢,因为难以做到。

 

  大乘菩萨道是要在入世中出世,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以大宗教家的精神,作社会福利的事业。如果你到西方社会弘法,你的表达方法就要借用他们的习惯用语,才容易让人明白。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大乘菩萨绝不走小乘的路子。大家都知道的永嘉禅师,是通两个宗派的杰出人物,他修天台宗的止观而悟道,又得到六祖亲自印证,也能算是禅宗。他在《证道歌》中讲到:「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有人看了就认为可以马马虎虎,不用守戒律了。这是大错,这里的「小节」是指小乘道。声闻道、缘觉道都是小乘。为什么叫小乘?以刚才提出的三法印来看,第一是见小,所见有限。禅宗大师形容小乘是担板汉,形容担着条板走,只看得到前方而已。第二是行小,行愿小,只想逃避现实、成就自己、了生脱死,不敢入世。见小、行小,因此定也小,所以只成就了出离三界的小乘无漏果而已。

 

  声闻和缘觉之间也有程度上、层次上的差别。声闻乘比缘觉乘还要小。坦白讲,佛的弟子中,声闻乘和缘觉乘的人,大部分(并非全部)是出家众。当然也有大乘菩萨示现为出家众的,例如地藏王菩萨。

 

  那么,究竟什么是声闻?就是依赖性,都靠世界有善知识、有佛出世,追随他们的教化,而不能自悟自了。因为是由听闻教化,熏习自己的菩提种性而悟道的。他们是小乘基本的群众,例如本经中的舍利弗、大迦叶就是。佛在世时,对声闻众讲四圣谛,他们由此证入菩提的不计其数,因为他们亲闻佛的音声,容易入道。四圣谛的苦、集、灭、道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只当理论,结果四圣谛者成了四剩谛,一点用处也没有。

 

  真正四圣谛是不容易讲的,各位出家众要想发心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四圣谛,就要好好研究舍利弗、目连尊者的经教,譬如论部的《毘婆沙论》,他们都有论述如何由四圣谛很快证果位的方法。我常感叹,佛法仍在世间,并没有到末法时代,经教还在,只是我们不肯努力。如果肯努力,等于亲见了舍利弗和目连尊者。我也知道有人修行之外,还努力研究舍利弗和目连尊者的著作,因而经常有感应的。

但是,以大乘菩萨道来看,声闻众的法是不圆满的,所以他们甚至连佛说的大法都听不进去。例如《法华经》开头,佛正在说法时,小乘声闻的比丘就退席而去,总不进大法。

 

  大乘菩萨为了教化根基小的声闻众生,就方便示现声闻身,但是毕竟是走大乘的大路。这就好像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愿意降低职位,去作幼儿园教师,可以教孩童他们未曾听过的大道理。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这和上一句是同样的道理。辟支佛是梵文的译音,意思是缘觉,有时也被翻成独觉。在无佛出世的时候,甚至佛经也不存在了,他由于多生累劫的修持,能够由因缘而成就,例如看到落叶,听到水声等,因而悟道,无师自通,独觉于世间。他的层次比声闻乘高,证得性空的面比声闻乘大。详细的道理各位去上《法华经》的课,其中都有的。所以严格说起来,辟支佛才能算是自了汉,一般的罗汉只能算高级的凡夫。

 

  讲到这儿,想起多年前在基隆,有位已过世的道友,一定要拉我去看扶鸾,据说济公和尚显灵。我去到那里,他们正在开沙盘,结果就真写出了我的名字,还写了一首诗。基隆以多雨出名,那诗写道:

 

    细雨蒙蒙天晚晴 海山一角觅知音

    时人不识余心乐 踏破芒鞋访到今

 

  写罢,这乩盘就停笔不写了,他们就说济公走了。这首诗好像是赞我,在场的人就有些惊奇,我就说瞎扯瞎扯。今天那位道友的夫人来看我,所以想起这一段。其实小说中写的济公和尚的故事,只有小部分是真的,大部分不是他的,而是梁武帝时志公和尚的故事。可是到今日济公和尚可是名闻中外,在欧美都有济公坛,有些地方扶鸾的一上来,就马上要酒,有时酒杯一端上鸾坛就干了。你说真有这事吗?要是我在场,一定会骂一声魔道,他一定不敢喝。

 

  在西湖灵隐寺有尊济公和尚的像,手中还拿只酒杯。过去每天庙上要给他供一杯酒,第二天就干了。后来寺中来了位高僧,他要严格执行戒律,就去像前骂:活着时不守规矩,走了还要供酒,取消!济公和尚夜里居然托梦给庙中全体和尚,说老和尚骂得对,以后不要供酒了!这是在灵隐寺流传的故事。济公和尚其实是大菩萨,但是故意示现辟支佛身,正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是同一道理。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许多青年同学常问,出家人或在家人如何学佛?现在这句经文的话,就是告诉我们学佛的形像和办法。他说大乘菩萨平常示现自己非常穷,虽然身上没有钱,但是随时可以撒手千金布施他人,这就是有宝手。密宗有个法门叫作宝手金刚,修好之后,把手伸进去一个盒子,要拿多少金银就有多少。这句经文真正的意义是,行菩萨道的人虽然自己很穷,然而为了他人,什么都可以布施出去。菩萨要能随时有钱用,而不用担心怎么来的,非多生累劫无量布施功德不可。

 

  过去有位朋友,他身上从不带钱,因为他名气很大,去什么地方只要签个帐就可以了。这境界现在大家都有,有了信用卡也不用带钱,都成了宝手菩萨。

 

  「示入形残,而其诸相好以自庄严。」大菩萨有时示现残疾的形像,但是他的内在具足一切相好庄严功德。《庄子》中提到好多人,例如支离疏,他们外形不成人样,可是男女老幼没有人不喜爱他、不尊重他的,这就是个例子。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性中,具诸功德。」这一条在当时的印度尤其重要,因为社会的阶级分明,甚至到今日仍然有阶级之分。所以佛在当时能提出众生平等的口号,还不只是人类彼此之间的平等,实在是革命性的主张。佛当时所带领的僧团,主管纪律的弟子就是贱民出身,而受管理的众人如迦叶尊者、舍利弗等,都是家世显赫,可见佛确实做到了平等。

 

  这里说,大菩萨的行径虽然示现出生于下贱阶级,但是一切众生平等,皆有佛性,不受社会的阶级划分所限,具有与佛同样的庄严功德。所以六祖悟道后所讲的五句偈中,有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中具备了一切功德、智慧、神通、三昧。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人生本来是「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即使小小的不舒服,头痛、腰酸、疲劳、想睡,都是病。羸是有病瘦弱,劣是天生不健全。丑不用解释,不过丑和美没有标准的,看惯了的话,丑也不丑了,何况每个人的审美标准又不同。陋是不具全,像是特别的高或矮,特别的胖或瘦。

 

  那罗延身,就是天人中金刚力士不坏之身。中国道家把适合修道的地点,分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佛家也有类似的说法。山东的崂山据说就是这样的道场,经常有神仙在此聚会,那罗延窟据说就在那里。身体不好的同学要注意,就怕你不修持,如果见道了,得了正定,行愿成就,去修那罗延法还是可以修得金刚不坏之身。每个人要自己发心立志。菩萨入世修持,示现多病丑陋,但是修行成就了,得那罗延身,就会是一切众生所乐见。

 

  当年我有位皈依的师父,他是真罗汉来的,可是面孔长得非常怪。他眼睛奇大,大到要戴平光眼镜遮一下。鼻子像头大蒜,嘴也奇大,上弯到脸颊上,耳朵小得像颗棋子,眉毛只有短短的两点黑。他的相貌如此,可是我们成天喜欢亲近他,觉得他很庄严。他每天不洗澡,一年到头只穿同一件纳袄,照讲是很脏的,可是他决不让你觉得不干净,甚至他住的地方还有一股清香味。他身上还有虱子,有时他坐着会动一下,就是虱子咬了,但他决不会伸手去抓。有个同学看到他衣领上有只虱子,就一把抓住。他忙叫这同学不要杀生,还把这虱子放进他裤腰中。这都是我亲自经历到的。

 

  我这位师父妙不可言的事太多了,他说他曾花了两年多,从四川一步一拜,去山西五台山朝山。可是到了五台山,他拜的路线走错了,应该从前山上的,他居然绕到后山攀顶,那个坡陡的不得了,他也这么一路拜上去了。前一天晚上,山顶庙中的方丈梦到文殊菩萨对他说,明天早上后山有个活罗汉来了,要全寺郑重欢迎。第二天一早,方丈率全寺僧人披袈裟夹道等候,结果迎到了他。他还莫名其妙,死也不肯承认自己是活罗汉,但是众人仍然簇拥着他上大堂用斋。他的活罗汉称呼,原来是这么得来的。

 

  更早的时候,他在成都的宝光寺,管了三年的茅房。过去的厕所不是现代这个样子,管茅房真的是整天与大粪为伍。过去在丛林下,上大解不是用草纸揩,而是用竹片刮。用过的竹片不丢掉,几百僧人每天要用,怎么来得及削,所以用过就投入水桶中。管茅房的每天就要把用过的竹片洗干净,晾干再放回茅房。他每洗过竹片,就拿在自已脸上刮一下,看看竹片是否光滑,怕把僧人的屁股刮破了。他这种修行,是真修行,我们哪里能比?

 

  像这样的师父我有好几位,另一位用舌头刺血写了一部《华严经》,还把两根指头用布缠起来沾油烧了供佛,成了八指头陀。看了这样的出家人,我两个膝盖再傲慢也非跪不可,管他收不收,我就自己跪下皈依他了。所以你们连皈依也不会,还要先问肯不肯,这又不是谈恋爱,有什么肯不肯的。你恭敬他就皈依他嘛!这是你的事,他不收是他的事,学佛连一点气派也没有!

 

  我介绍的这些师父,他们一年到头都不生病,样子虽丑可是庄严无比。硬是不洗脸,脸也不脏。虽然身上长了虱子,可是我们却不会嫌他们,可爱到了这个程度。我亲自体验到,修行人的功德庄严,会影响到众生对他的观感到如此的程度。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人老真可怜,不是你们年轻人想象得到的:病得可怜也不是你们能想象的。有的大乘菩萨以老病示现,作为教化。年轻人有智慧的,看到了,能生起警觉之心,同时对老病者生起大慈悲心,能付出无比的爱心去照应他。

 

  实际上,修行菩萨道是可以永断病根的,维摩居士在本经上表示有病,实际上他没有病,是在藉病说法。菩萨断了病根,度了生老病死的苦海,了了生死,示现老病只是为了教化。所以我常提醒同学,依佛所教,查遍三藏十二部,真要了生死,唯一的修持法门就是白骨观与不净观。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什么是资生?就是为生活做各种不同的生意、不同的职业,也就是谋生。要谋生就必须要入世,因为入世了,才有可能供养出世修行的人。行菩萨道的人,虽然在社会上做一切的事业,拚命的赚钱,他心里知道,一切都靠不住。钱财资产只是暂时属于我而已,毕竟不是我之所有,老病来的时候,什么办法都没有,所以「恒观无常」。懂了这个道理,虽然在谋生,一点也无所贪,没有据为己有之愿望。

 

  「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古人是多妻制的,中外皆如此。菩萨现居士身,有家庭生活,但是他内心的境界没有五欲的染污。换言之,他不会陷下去,淤泥是陷下去的。他永远是出离的,是跳出去的。他作人做事老老实实,不会太过精明锋利,反而显得木讷。但是真牵涉到佛法时,却又辩才无碍。怎么样才能做到辩才无碍呢?要你的修持成就陀罗尼,就是总持法门。古人有一目十行,博闻强记,悟性特别好,学过世间出世间一切法,学过不会失忆,更不会无记,这样就是总持无失。不是像我们,读了经就忘了,听了过后也忘了。你可不要马虎,要好好忏悔,这就是无记业果,多生累劫失念,所以这一生记忆力差。要忏悔,求多闻,不然来生更笨。

 

  不要用陶渊明形容五柳先生的句子「读书不求甚解」来自解,故作潇洒。学佛可不能这样,一定要多闻强记。有了定力以后,记忆力更强。你如果自以为打坐入定,什么事不知不记,你那个定境就要多研究,可能是到了无明定境。这个千万不可有的,这时就赶快要修观了,不要只修止。也有的连观行也不应修,而是要修休息了,休息不是无明,不是昏沈,要搞清楚。各种法门要晓得对治。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徧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盘,而不断生死。」大乘菩萨示现邪门的行径,而真正是为了使众生改邪归正,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他旁门左道都来、都会,为的是度一切众生,就是前面讲过的:「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也就是「现徧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的道理,佛的成就不是入于涅盘就不来了。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大乘菩萨能做到这样子,表面上看起来不是走修行之路,才是真正的修行佛法。

 

 

 

什么是如来种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维摩居士讲完了,现在他反过来向文殊师利菩萨提问题了。以世间法来讲,任何东西都有个种子,下了种子才能开花结果。我们为什么学佛?在什么地方学最好?根据佛经,佛说在这个世界学最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要到这个世界来留学,因为这里有烦恼、有痛苦、有善、有恶、有磨练的机会。极乐世界好是好,但没有磨练的机会。天人在天界中也太享受,也用不着解脱痛苦烦恼,因此在他方世界学佛,成就得很慢,成就也不大。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意思是堪忍,这个世界的烦恼痛苦很多,众生在这里能够忍受生老病死,因此容易成就。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文殊师利的回答是颠倒话,成佛晓得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的,但是没有这个身体不行,要借它修行,所以有身为种。无明和有爱是不好的,是烦恼的根本,我们不能悟道,因为念念皆在无明中。这个世界的生命是由爱来的,有贪爱则有欲。学佛本应该破无明得正觉,转爱为慈悲,可是没有它们作种子还不能成佛呢!

 

  接下来的「贪恚痴、四颠倒、五盖、六入、七识处、八邪法、九恼处、十不善道等等」,都是学佛的种子,众生为了要跳出这些烦恼痛苦,受了不好的刺激,所以要学佛。文殊师利的结论是「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六十二见是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起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等见,五四共成二十见;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起有边际、无边际、亦有边际亦无边际、非有边际非无边际等见,如是二十见,连上面共成四十见;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起有去来、无去来、亦有去来亦无去来、非有去来非无去来等见,如是二十见,连上面共成六十见;此六十见又加上根本的色心二见,共成六十二见,就是六十二种见解,是世法上一切不同的见解。佛法要解脱了这些见解,才得大般若智慧成就,所以文殊师利说,它们是成佛的种子。

 

  「曰:何谓也?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维摩居士问:你这么讲,要怎么解释呢?无为就得了道入了正位,成佛了。涅盘就是无为之道。文殊师利回答,假使是已经得了道的人,就没有什么好谈了,谈不上要发心,要大彻大悟了。像我们大家在这里是来学佛,如果我们都悟道了,那还讲什么《维摩诘经》?用不着来讨论了嘛!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佛教的标记是莲花和卍字,莲花生在干净的土里是不会开花的,一定要在又湿又脏的泥中成长才会开花。它生长在最脏的地方,可是生出来的花果却绝对地圣洁,不带一点脏。学佛的精神是要学莲花,不是学它花的干净漂亮,是学它的根栽在最苦最脏的地方。你们不要以为跑到我们这楼上的佛堂中,弄个棉垫子打坐就是学佛,你应该要去泥巴中打滚,要入世才能开花结果。文殊师利在这里,就用了这个比方。

 

  「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同样道理,已见了道的人,已经是佛了,还成个什么佛?众生要在烦恼中自利利他,功德圆满,智慧圆满,才能成佛。

 

  「又如植种于空,终不能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上面一个比方用的是莲花,要种在污泥中,才会开花结果。莲花的另一个特征是花果同时,开花的时候莲子就在里面。别的花大半都是先开花才结果,只有莲花是花果同时,代表大乘菩萨一旦悟道了,就证果位。现在文殊师利比喻小乘罗汉,他以为证到空就好了。把一颗种子丢在虚空中,永远不会发芽。要把种子丢到最脏的士中,才会成长。这也就是说,得罗汉果位的人证到了空,是不会再进步的。

 

  「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所以说,得了道的人,不用再谈成什么佛了。一般说成佛之路都是被我见挡住了,先空我见,再空法见,才能成佛。这里文殊师利却说,宁可有我,即使这个我见大如须弥山,我慢贡高到了:格老子,我非要成佛不可!文殊师利你宁可保留这个我见,这样还能够大彻大悟成佛。像小乘罗汉,虽然没有我见,只得了半边空,认为这就是佛法,反而不能成佛。

 

  所以禅宗有句话:「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许。」例如这里有位同学,自以为已经空了,不需要再修了。当然他还没有到家,可是这样就会有严重的偏差,连诸佛菩萨都拿他没办法。其实你认为空,那个正是我见,是见地的偏差。所以劝人学佛常以念佛为稳当,规规矩矩走「有」的法门。要走般若空的路子,非真有大福德大智慧是做不到的,只会走入狂了,连个定都做不到。《维摩诘经》上讲的这个道理,对大家修行会有很大的帮助。你落入了偏空,那就要转个三大阿僧祇劫再来,白走冤枉路。

 

  「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所以如果没有了烦恼,还修个什么?修行正是因为自己有妄念烦恼,没有妄念烦恼拿什么修行?故说一切烦恼是修行的种子。

 

  「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如果众生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至宝。众生学大乘佛法,就要不怕入世,能入世才能证入正道,才是大修行人。不是躲入山林茅蓬,一个人清清静静闭关修行,充其量,到顶了,你证个罗汉已经了不起了。当然能一定就八万四千劫,很舒服了,可是八万四千劫之后,你非出这个空定不可。出定之后还要回心向大乘,圆满一切功德,才能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大乘佛法要众生修行,这行就是行为,什么行为?是入世的行为,要在烦恼中行。譬如布施,钞票给人家,把自己的肉割给人家,是会痛的,但是这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自己虽在病痛中,看见别人有病,就忘了自己的痛,先为别人解决问题,这才是菩萨道。要在烦恼中起行,才能成就一切功德。功德赚到了,自己不要,还回向给众生,才能得大般若智慧成就,得一切至宝。

 

  所以大乘佛法是入世的,但是入世仍为了出世。入世愈深,成道也愈快。你拍球时,愈用力拍下去,球反弹愈高。有人问佛,不到八地(不动地)的菩萨还会不会堕落?佛说,当然会。再问,菩萨堕落了怎么办?答,菩萨不怕堕落。譬如拍球,堕得愈深,弹出得也愈快。

 

  维摩居士与文殊师利对话到此处,引起了另外一位小乘弟子大迦叶大阿罗汉的感言。

 

 

大罗汉的感叹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他赞叹文殊师利菩萨,说得痛快,说得对极了,真正的佛法就在世间的尘劳中。「尘劳之俦,为如来种」,这名句是出自《维摩诘经》,为后世文学所常引用。俦是同伴、同类,就是白话「这一些」的意思。尘是代表世间,这个世界上都是尘,你爬上高山看下来,都市都是笼罩在一片尘雾中,物质愈文明,空气愈染污。劳是形容众生在尘世中的劳苦奔波,所谓「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所以佛经中也有把我们这生命翻译成「劳生」,为什么我们劳劳碌碌一生,自己也找不出答案。可是虽然是尘劳,你可不要想脱离,就在其中才能修习一切的功德智慧。

 

  「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大迦叶说,我们这些小乘的人很可怜,住在定中都不肯入世,就永远不能证得大乘的佛果,还不如下无间地狱永不超生的众生,他们如果一念忏悔了,重新发心修道,还能够成佛。可是我们以为空是究竟,永远发不起大心来。

 

  「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譬如五根(眼耳鼻舌身)坏了的人,就什么声光色都不能见不能闻了。我们修小乘证空的人,把无明烦恼这些结使都切断了,就再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会沈迷在空境中,不肯动,也不肯入世了。

 

  民俗相传,说宋仁宗是金身罗汉下凡的(他事实上也真是一位好皇帝)。当年玉皇大帝看到这赵家的王朝开始出问题,一查原来赵家和佛祖的因缘很深,就报给佛去办。佛就去问大迦叶所带领的五百罗汉,若有哪一个肯发心下娑婆世界去当皇帝。但是这些罗汉证得了空,全部在打坐,谁也不肯动。只有一位金身赤足尊者忽然一笑,佛就派他去。所以宋仁宗从来不喜欢穿袜子、穿鞋子,常赤脚跑来跑去。他出生时,哭得特别凶,皇后从宫外请来了一位高僧,高僧就对他说:哭什么?你当初不要笑,现在也不用哭了!结果他就不哭了。故事说他下凡之前,特别要求文武两个大臣辅佐,结果玉皇大帝就派了文曲星包公、武曲星狄青给他。因此仁宗在位时,宋朝天下就非常太平。他去世时,全国百姓,连远在山区的,都为他带孝,是历史上少见的。因此谥号仁宗。苏东坡吊念他的诗说:「先皇何止活千人」,他的功德太大了。

 

  回过来讲,我有时也劝现代年轻人不要学佛,学了佛嘴上能说,菩萨道就做不到了,学了个懒,什么都不肯干。胆子也学小了,什么都不敢干。藉打坐念佛为名,什么都不做。还有,也学小器了,看别人都不对,都不是佛法,只有自己对。所以希望年轻人先从作人学起,学佛是要济世救人的,济世救人时,有时不免必须杀人,你敢挑得起这个担子吗?佛法还有句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连把刀都不敢拿,还放下个什么!你没有这个种嘛!当然,年轻人还是应该学佛的,但是要先学修行,日行一善是起码的。做好事有时会被人家骂,等于莲花种在淤泥中,你要不怕被骂,只问此心。做好事也要有智慧。

 

  「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大迦叶继续说,所以我们得道的罗汉还不及凡夫。凡夫对于佛法,有时糊涂有时清醒还好些,我们永远清醒,反而不想动了。

 

  「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他说,为什么?可惜我们落在小乘果位的人,以空为究竟,一辈子对于佛法如何证得菩提,如何证得佛十力、十无畏等,永远不行。

 

  小乘罗汉要几时才行呢?先住定八万四千劫再回心发心,从大乘道一步步再修,才能成佛。但是如果他能在空定之中,一旦明了这非究竟,从横的过来,他立刻就达到八地菩萨以上的修持。这是小乘可以走的快捷方式,这道理就要研究唯识,研究《俱舍论》了。

 

  《维摩诘经》讲到这里差不多过了一半了,在这前一半有几个重要的问题要注意。第一,维摩话虽是个在家居士,但他说的佛法是为在家人和出家人而说的,佛法本来就是不分在家和出家。第二,大乘佛法在世间,这并不是说非在家不可,不是这个意思。在这个尘劳世间就可以出离,证得菩提,不受任何形相的拘束。在这重点之下,有几个故事式的情节要留心,大家须要去研究,用禅宗的术语说,是要去参究的。不是经文听过了,文字了解了就算数的,光是文字了解是不算数的!

 

  起初,本经是维摩居士由生病开头的。任何生命的存在,就有生老病死必然的过程,为什么会生病?我们坐在这里觉得自己没什么病,其实都是在病中。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病同生死是连在一起的,答案在经文中,但是你要自己去好好体会。

 

  其次,三万二千人,怎么能全部挤进了维摩居士方丈大小的房间?这是个什么境界?当然,理论上可以请,方丈代表了这个心。管你是代表心也好、性也好,我们要如何证到这个境界?这不是空洞的理论。除此之外,还有个座位的问题,这方丈的房间,容纳了东方须弥灯佛的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共三万二千张师子座,这又是个什么境界?

 

  再来就是天女散花,为什么花洒下来不着在菩萨们身上,而黏在阿罗汉身上?这个问题在理论上都懂了,当然我们连小乘罗汉的境界也够不上,连小定小慧都谈不上,小乘的止观也没有,因此作人做事、起心动念处,样样皆着,没有做到无着无依的境界。如何能做到天花不着于身呢?

 

  跟着是男人女人的问题,为什么有男女相?这色身的相,关系有多大?究竟男身真是男人,女身真是女人吗?你深思下去会发疯了,觉得都不是,那究竟是什么?我常说,为什么这女性留了长发,在嘴唇上涂一下,眼睛上画一下,就好像两样?为什么把头发剃了就不同了?这男女身相,同我们欲界众生的关系有如此之大。

 

  《维摩诘经》讲了一半就有四五个话头,大家不要听热闹,听过算了,那这《维摩诘经》是白研究了。这《维摩诘经》的文字好懂,不过我现在正在发心,也有道友发心出钱,后世的注解不用,只把鸠摩罗什法师和当时参与翻译工作的大法师们对于《维摩诘经》的见解,集中起来成为《维摩诘经集注》。另外也有道友们发心,在整理《维摩诘经》念诵的节本。这工作看起来不困难,但是做起来很麻烦。在校对各种本子时,有时为了一个字要查很多的版本。连我们现在手中的这本《维摩诘经》就有许多错字。第一个封面字就错了!维摩诘被印成了维摩结,岂不是笑话。各位青年同学将来发心印经时,这些地方是不能马虎的。

 

  (编按:怀师当讲经时不是用佛教出版社版本)

 

  上面讲了《维摩诘经》好几个要点,现在下一个要点来了。

 

 

普现色身菩萨发问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当时在维摩居士的道场中,有一位叫作普现色身的菩萨在场。显教四大菩萨是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一样都是古佛。成佛的资历比释迦牟尼佛早,因为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界成佛,他们古佛就化身为菩萨来到这世界,辅佐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所以普贤菩萨也叫普贤如来。密宗的金刚萨埵,就是普贤如来的化身,他的像有单身的也有双身的。

 

  有时候佛经中出现的普现色身,与普贤是同一种像,但是不同意义的化身。普贤是无所不在,以行愿为标榜,没有在家出家之分,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乃至你睡觉也可以悟道,打坐也可以,走路也可以,在厕所中也有他,上自净土下自秽土,天堂地狱,无所不在。所以《普贤行愿品》中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那么,普现色身菩萨呢?我们晓得法身就如同虚空定无所不在的,这个墙壁里也有虚空。凡夫的色身是受业果报应之身,佛菩萨的色身是虹霓之身。普现色身菩萨是讲他的色身,是入世的,不是法身,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普现色身菩萨问维摩居士两个问题,第一,你的亲人、眷属(眷属范围广泛,凡是同你有关系的都是,所以每个人在世都有眷属,连出家人也有眷属,他的师父、徒儿等等都是)、吏民(维摩居士居住的毗耶离城的官吏和居民)、知识(包括善恶知识),这些人都是谁?第二,你所拥有的奴婢、佣人、各种交通工具,摆到哪里去了?

 

  第一个问题是,每一个人在世上都有那么多的关系,没有办法脱离,即使你是单身一人仍然如此,没有其它的人你自已也没法活,人就离不开人的环境。第二个问题牵涉到各种生活必须使用的财产物资。维摩居士就用了很长的偈子回答他。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你问我父母是谁,般若智慧的成就,就是真正学佛人的母亲。我们有的人修七俱祇准提佛母法门,准提佛母是无男女相的,准提法的成就是证得菩提大智慧的成就。般若智慧的成就,是一切佛菩萨的生身之母,生这个法身、报身、化身。你们有学密宗的,对修气脉有兴趣,气脉不成就而能明心见性是无有是处,你明心见性开悟的那一剎那,气脉一定也成就了。你那么着相地修气脉,教理不通,智慧不够,是没希望成就的。你以为通了,只是受阴境界的感觉,是假的。成佛不是迷信,不是盲修,而是大智慧的成就。因此龙树菩萨着了一部《大智度论》。有了智慧,还要有善巧方便,包括了一切的修法,样样都可以成佛,所以说以方便为父。

 

  一切众导师就是一切佛,是天上天下一切众生的导师。一切佛无不是由智慧和方便所生。这里一开头就把大乘佛法的重点告诉我们,光是盲目的崇拜和迷信不是究竟的佛法,那只是凡夫初步走向正道的加行法,是经由慢慢熏习,走向智慧功德和善巧方便之路。等于我们等电梯上楼,按下了钮而已,电梯还没有来。

 

  「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学佛的人以何为家庭?这不一定是世俗的家庭。法喜充满就是夫妻,你有配偶的却不一定快乐。什么是法喜?菩萨内触妙乐,得到大定,不是小定,身心内外充满喜乐的境界。慈悲心是自己真正的女儿。善心诚实是自己真正的儿子。有善心一定对人对事处处诚实,修行就是修这个。不只是会打坐,会气脉动了,会放光了,会烧香礼佛,这些只是善巧方便的初步加行法门。

 

  经典这些文字很容易懂,但是懂了文字不是我们研究《维摩诘经》的目的,是要用经典来比对自己日常的思想行为。我们把对自己世俗家庭的夫妻、儿女自私的爱转过来,就法喜充满,慈悲心发起,善心充满,这样才是真正的家庭眷属。但是这个家在哪里呢?这个家是「毕竟空寂舍」。自己常在本性空的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家。禅宗祖师说,这样才叫做「归家稳坐」。昨天有位同学来找我,说自己对空性之理了解了。我说,你不要胡扯,了解理论有什么用?真正理到了事一定到,要住在性空境界里,就是无往不定、无事不定、无处不定。那才是法喜充满,慈悲心圆满,毕竟空寂。这个,才是我们的家,才是我们的妻子儿女。

 

  「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普现色身菩萨刚才问维摩居士的第二个问题,你的佣人财产到哪里去了?这是他的回答,尘劳是他的佣人。尘劳是尘劳烦恼,中国文学形容这个世界是红尘,这是中原文化,因为中原地带是红土高原,风沙一起,空中都带有红颜色的尘埃。现代的都市,像台北虽没有风沙,但是空气污染,就不是红尘,而成了乌尘。尘是指这个世界,劳是指这个世界中的众生劳苦。在尘劳中的众生,每天都有无数烦恼。佛说众生在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何谓一念?一呼一吸叫作一念。你说自己没有这么多烦恼,对不起,那是你检查不出来而已,那还不够资格谈学佛。尽管你在研究佛学,也到处去听经,什么活动都有份,只不过是个佛油子,佛教中的老油条,一点用处没有,对自己都认识不清楚。要是自己起心动念可以检查出来,你学佛可以算入门了。

 

  维摩居士说尘劳就是我的弟子,我利用尘劳烦恼促成我道业成长,怎么说我没有佣人?我到处有佣人!

 

  回教的教长叫作阿訇,是回文的称呼。这研究起来也很有意思,在咒语中一切大的东西都是阿字音,是开口音,像基督教祷告结束说阿门,嗡阿吽,阿弥陀佛,阿訇。有个回教的故事说,有位国王打猎射中一只鹿,鹿带着箭逃走,逃至一个山洞,有位老阿訇在其中修道,阿訇就用自己的衣服盖住鹿。国王的随从有位将军追至,就问阿訇有无见到受伤的鹿。问了多次,阿訇都不理他。将军就说,再不开口我杀了你。阿訇就张开眼问,你是不是某人(他直呼国王的名字)的部下?将军大怒,说阿訇对国王不敬。阿訇说,国王也不过是我奴隶的奴隶,为何不能叫他的名字?将军正想杀了阿訇时,国王驾到了,将军把经过禀报,说阿訇欺君。国王就问阿訇为什么这么讲。阿訇说,所有的人都作了欲望的奴隶,人当国王的欲望是要统治天下,国家强盛,你难道不这么想吗?而我这修道的已经不用听欲望的了,它现在要听我的。你这国王要听欲望的,所以你是我奴隶的奴隶,并没有错。国王听了表示同意。阿訇就说,那只鹿跑了,不要再追杀它了,不要再作欲望的奴隶了。国王至此大为折服,就拜阿訇为师。这个回教的故事就可以用来说明「弟子众尘劳」。

 

  学佛用功夫就在下一句「随意之所转」,自己不要为情绪烦恼所困住,要把烦恼思想转过来,转烦恼成菩提。维摩居士说可以随意转烦恼,指挥它像指挥佣人一样。

 

  他接着说「道品善知识」,三十七菩提道品与四念处、四正勤等等,都是他的善知识。「由是成正觉」,学佛的人必须走这条路才能得道,才能大彻大悟。你去搞气脉,画符念咒……这些都不相干。而是要能在尘劳烦恼之中,随意之所转,转烦恼成菩提,修习三十七菩提道品(就是三十七种修佛道的层次),如果不走这条路,不管你修什么法门,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成就。

 

  「诸度法等侣,四摄为使女,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这里维摩居士讲什么才是生活的享受。诸度法门(六度,亦可以扩充至十度)就是最好的道伴,是同参的道友,随时要参究的。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在六度上打个转身,看它是否相合。四摄法(摄是包含,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学佛的人用来娱乐自己的。古代文化,大富人家、王侯府邸养有自己的歌舞班,其中的歌舞女郎叫伎女,不是现代在大众场合作秀的歌舞明星。讲起来古代当大官的,可比今天的政府官员威风多了,出巡时要人清道,闲杂人等赶开。不像今天还要走入群众,到处和人握手,还拜托投我一票。时代太不同了。

 

  像清朝乾隆时期的才子袁枚,二十几岁考取功名,作了两任县长就辞官了。他把《红楼梦》中的房子买下来,叫小仓山房,是非常享受的。有人问,只作了两任县长,不贪污哪有钱住这么好的房子?那当然有「贪污」了,不过是合法的、公开的。满清时代像县长这样的地方官,有规定的,钱你可以拿,但是不能贪老百姓或朝廷一文钱。所以说,「一任清知府,十万马蹄银」。那时即使是作个清官,退下来也有余钱享受,买个一大片地,起个庄园也不希奇。现在的地价这么高,还要交上地税,当个清官可买不起了,宁可出家算了。

 

  讲到这个伎女,并不是妓女,在古代没有坏的涵义,伎同技术的技相同,是讲艺术的技术。唐代的诗人杜牧,被皇帝下放至扬州,那是当时国家经济商业最繁华的都市。他被派任分司御史,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位,监督地方行政。当地有位退休在家的前任高官,生活奢靡,违反了政府限制官员铺张的禁令,还养了一批歌伎。一日高官在家大开筵席宴客,杜牧不告而至,酒过几巡后,杜牧就同高官要了他家中最好的歌伎带回去,还作了首即兴诗:

 

    华堂今日绮筵开 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四座 两行红袖一时回

 

  你看他这红包要得大不大?帝王时代的官,居然就是这么做的,今日还当风流韵史流传下来。

 

  维摩居士以四摄为伎女,他唱歌听歌吗?有的,他咏诵法言,法言就是佛经,他念诵经典作为音乐。所以我们早晚的念诵有用唱的,是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维摩居士是当地的大领袖,应该有个很大的后花园。你们年轻人没看过,大陆上很多旧日王府宅邸,都有很大的花园。像北京的雍和宫,是雍正皇帝还在当世子的时候所住的官邸,规模就那么大。这还不算大,我当年在四川,看过几个部队的军长公馆,那可有好几条大街包围起来的范围。我和朋友说笑话,我最想做的事是,到这些大公馆去作门房。这看门的大爷住的房子,起码有我们这讲堂四分之一大,他整天坐在里面,跷着腿抽烟喝茶,访客到来,还要先递名片给门房下面的小佣人,才转到门房手中。然后他还要瞇着眼打量打量访客,识相的马上送上一个红包,他这才进去通报。这份工作多好,有吃有住,没事打打坐修道,还可以摆威风,又可以收红包。

 

  讲回维摩居士,他说自己的花园,就是通达一切法门,总持法门。咒语也叫总持或陀罗尼,总持就是抓住了纲要,一通百通。花园中的树木就是无漏法。证得无漏果的人,一切神通自在,要观想任何境界,这境界立刻现前。要和佛菩萨讲话就真能通话,不是你们作梦打坐所看见的幻相。

 

  园林中的花是念念清净,念念不迷,是八正道中的正觉成就。所以《法华经》的妙莲花,是意的成就。学佛到了明心见性,悟道了,佛经上称为「意解心开」,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了烦恼习气的结使。拿密宗着相的观念,是「脉解心开」,因为心轮有八条大脉和许多小脉,比如八瓣莲花。

 

  学佛是求解脱,如果一有点事就想不开,有一点烦恼就去不掉,那学个什么佛?自己要反省。维摩居士说自己得了智慧的果实,所以处处得解脱。你们何以气脉不通?因为色身不得解脱,总有身体的感觉存在。何以不能得解脱?因为智慧没有成就,智慧成就了,气脉自然也通了。你智慧还没成就,不要吹嘘说自己已通任督二脉,小心出问题。就算你通了,道家称为转河车,你要转到什么时候为止?要通到哪里去?你答得出来吗?不要乱搞了,你因此反而更不能得解脱,与学佛的目的相违。说学道嘛,你也没得个逍遥,整日哭丧着脸,为何学佛学道呢?不学还好,一学就得了狭心症,心量愈来愈小。

 

  我们现在继续讲维摩居士为普现色身菩萨所说的偈诵。偈诵是一种佛教特殊的文学体裁,偈诵的用处,是把经文的意思作个归纳和浓缩,以便于记忆。《维摩诘经》这一段偈诵,包括了全部大乘佛法的内义。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这里的重点在最后一句。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学到无垢,一切善法恶法都不受染污,而真正得解脱了,这是佛境界。所谓无垢就是自净,是真正的净土,绝对地清净圆满。维摩居士说,用八解脱法门,洗练自己身心。八解脱不只是理论,是要用身心实证来的。解脱与道家的逍遥是一个意思,不为烦恼所困,但也同样不为佛法的观念名称所困,所束缚,才是真正得解脱。然后才能得如来大定,无往不定,无处不定。有解脱而无定,那解脱是狂禅、狂慧;有定而无智慧的解脱,那定也是外道定,都是不对的。

 

  这里说,「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重点在湛然。凡夫何以不能得定?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生理心理的散乱,二是生理心理昏沈。能既不散乱又不昏沈就是定,是清楚的,是湛然的。不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的愚痴定,那成了畜生禅了,是很危险的。天台宗永嘉大师告诉我们,真得定了才可以入世,才可以作人做事,像止水澄波,万象斯鉴。在止水澄波的境界中,外界一切现象仍然物来相应,没有不知不明的,这才是定。也就是大家早晚课诵所念一句出自《楞严经》的「妙湛总持不动尊」。

 

  参禅的人开口唱念这一句时就会想,唱时是否算动念?话头就来了。等于有个故事说一个小孩去拜佛,在大殿上对着佛像屙尿,他当然被僧人所骂。小孩就说,十方三世都有佛,我要向哪里屙呢?所以在唱这一句时,动念了是凡夫,不动是木头。动与不动之间就是佛法的真谛,也就是要参之处。动与不动都是寂然而定,永远清明,没有染污。

 

  纵然到了这个境界,也才是佛法入门,还没有圆满。在禅宗算是第一关而已。因为只能空,不能有。所以「定水湛然满」了之后,还要进一步「布以七净华」,七净华就是七觉支。「浴此无垢人」这样去修持,去洗练自己,最后才修证到清净无垢。

 

  「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路。」普通人有了财产地位,当然会有交通工具,过去人类是降伏动物作交通工具,动物很可怜,这是

人类可恶之处。古印度是用象和马作交通工具。中国从上古到近代都用马,古书也有用车马数量表示财富地位的,所谓百乘之家,千乘之家。乘是车子,古时以四匹马拉一车叫一乘。千乘之家就养有四千匹马,还有驾车的、乘车的战斗人员、照料马匹的人,声势之大,可想而知。

 

  修行的人以五神通为交通工具,为什么只说五神通?因为第六通是漏尽通,就不动了。修行的人以大乘之道为车,大乘在梵文作摩诃衍,就是大车之义,是形容用语。驾车的车夫在古代称调御士,是调伏驾御车马,现在叫驾驶员。修行人能一心不乱,随时在定中,就是最好的调御。不能得定就是因为不善于调御。

 

  我不止一次提醒大家,要切实注意三十七菩提道品,由四念处一直到八正道,有三十七个条例的程序,是大小乘道、显教密教共通的修行之途。例如四念处是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我们普通只把它当作佛学名词记住算了,没有用到功夫上,这就不是学佛。佛在世时,何以有那么多的弟子,立刻证入大阿罗汉?因为他们基本是修四念处的。四念处怎么修呢?念身不净,所以要修白骨观或不净观,真正观成了,一切生理上的感觉,不论是痛苦还是快乐,全消了,因此很快成就。佛虽然已不在世间,他的修持法门全都留下来了,不需要另外去找。要好好地去研究经典,怎么样才算「好好地研究」,就看你的智慧了。

 

  法门,都在经典中,你读了而用不上,其奈经典何!佛也拿你没办法。《维摩诘经》这里所说的,依然离不开大小乘所共通的三十七菩提道品,随便那一点抓到了,都可以到家的。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这完全是在讲学佛人内心的修养。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净土经典也讲佛菩萨「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在解脱道上,一切无相才能空,才能证到形而上本体。相好庄严还是由功德来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学会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讨债的面孔。讨夫妻债、讨儿女债……满街都是这种不友善的面孔,很多机关单位中服务的人也是,一个欢喜的相都没有。有人的相貌是「对面不见耳」,从正面看不到双耳,相学上说是富贵之相。但这还要其它条件配合。

 

  「相具」是外表相貌具足圆满,真得定、得道的人,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我在前面提过,自己在参学经验中,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小说也写得对,说入定的人宝相庄严,脸相变了。如果打起坐来,满脸苦相,背还窝着,说入定了,那是绝无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气脉必然通的,所有神经细胞自然会松开(不是散掉),脸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庄严是从功德来的,什么功德呢?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这是必然的。

 

  维摩居士说,「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我提醒过大家,不要认为学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仪容还是要端正。你看,没有一个佛菩萨像是不装扮的,身上挂的戴的满满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萨,他是出家相,可是他的头发刮得比鸭蛋还光,也是装饰。但是过分重视外形也是不对。所以真修行,不装饰或过分装饰都不对,因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所以说「惭愧之上服」。

 

  「深心为华鬘」,用深心作所戴的花饰。深心是般若,深心是佛境界,佛能穷一切智,通万法之源,所谓天上天下无所不知。等于是中国文化的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真儒者一定学问渊博,无所不知,这就是深心,是最好的装饰。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对一个修行的人而言,不论在家出家,什么是财富呢?七觉知(信、戒、惭、愧、闻、舍、慧)的正道修行即是财福。但是如果自以为悟了道,有了大财富,不肯与别人分享,你的道也完了。为什么世人崇拜成道的人?因为成道的人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指导我们修行。如果他只想成就自己,那我们就用不着供养他了,这只是一个没有道的自私的人,连基本罗汉成就都谈不上。

 

  所以,得了道的人,要「教授以滋息」,好像是存钱生利息,教授他人,看到别人能够有所成就,心中有无比的欣喜。孔子的学生说他「好学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如此,但是太难做到了。我们教书久了的人,想想实在很惭愧。「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三大乐之一,如果碰上了天下之笨才,就成了人生之一大苦也。可是你能放弃愚痴的人吗?那就不是教育者的心情,不是菩萨道。虽然骂,虽然生气,还是要教,这叫作我的妈呀,有时觉得这么叫还不够深度,应该叫我的外婆呀。即使教出来的学生跟自己一样的程度,老实讲,并不快活。禅宗说,「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乃堪传授。」可是虽然找不到这样的人才,还是要教下去,这才是诲人不倦的精神。

 

  「如所说修行」,这是维摩居士谦虚的话,也是告诫我们学佛的人,要如佛所教导的去修行,不是光搞佛经的思想。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但修行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就,是要回向,也就是要布施出去。譬如我们现在讲佛经和在听佛经,假定有什么功德,都要回向给一切的众生。有什么利益自己不占有,就是回向的精神。只要有布施,一定有回向,你抛出去的力量多大,回转来的力量就多大,利人就是利己,也就是标语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回向就是大利,你能把一切布施出去了,你还怕会饿死吗?就算饿死也好,你的尸体还可以布施给蚂蚁、细菌,又再回向下去,那可真成就了。

 

  「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大小乘佛法都是以戒定慧为基础,以四禅八定为根本。我们看到近百年来,佛法愈来愈衰落,原因在于修行人证果的太少,空口说理论的愈来愈多。真修四禅八定的人没有,连初禅定都得不到。维摩居士在此提出来,我们修行人要以四禅定为基本的床座。

 

  为什么修禅定而不能得定?因为没有得净命。你要非常注意这个净命。我们是怎么活着的?有两个部分,一是身体,一是心念。任谁都想活长久一些,可是我们现在这世界上的命是浊命,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我们的命生来就是浊的,身心内外没有一样干净。能修成白骨观不净观的人,基本上是修得净命,气质都变化了,身上的细胞、骨节都变白净。其实我们死了,骨头是没法变得纯白的,都会带黄褐色,就是业重,除非是真修到白净。密宗讲气脉修成就了,这个色身转了,才能够得净命。

 

  为什么打坐连初禅都到不了?就是因为肉体气质没有转化。维摩居士这一句偈子,就把秘密告诉你了:净命而生禅定。由禅定而得智慧,但是要得到智慧必须要多闻、多看、多记,所以说「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自觉就是明心见性,证道了。要先自觉才能觉他。真讲修行,就不要轻视世间、出世间一切的学问知识,这都属于多闻增智慧,正是培养你悟道的法音。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由定而生慧,自然可以得到有如甘露的无根水,甘是形容微带甜味,但又不是太甜的味道。得禅定的人说,是得到诸佛菩萨的甘露灌顶,也可以说自己为自己灌顶,自己的口水都是带甘味的。到了这地步,就不太在乎一般的饮食,因为自己在甘露法食之中,也自然得到解脱,烦恼少了。即使心中故意想着最痛苦的事,也不起烦恼。但是虽然解脱了烦恼,可是离解脱生死还早。即使有人可以做到告诉大家自己要走了,也真的就走了,他还不算是解脱,了生死。这只是定力功夫够了,能解脱分段生死,还没能解脱变易生死。

 

  学佛有三样缺一不可的:解脱、般若、法身。要有般若成就才得真解脱,解脱圆满了才得法身清净。换言之,不得解脱,般若不会圆满,法身不会清净。而法身空性的影子都没看到的话,也不会得般若,也不会得解脱。

 

  这里说,有禅定的定慧等持的甘露,以解脱的浆液滋润自己生命。这个时候自然没有烦恼,自然念念在净土,净心洗练自己,用持戒作为抹在身上的熏香。我常说笑,作菩萨要先会抽烟,否则被人家供奉起来,烧香熏得脸都黑了,不抽烟那里受得了。尤其中国特别喜欢烧香供佛,有句乡下话说,「烧香不敲磬,菩萨不相信;烧香不放炮,菩萨不知道。」把菩萨讲得很势利,这都是民间迷信。

 

  佛经上所说的香有多种,有烧香、涂香、末香、熏香等等。我们这个禅堂,平常很少烧香,用一种喷的檀香代替。烧香会染污空气,烧得太多邻居还会出面去告你,其实真正供养佛菩萨,用心香最好。得定的人,戒律自然清净,这就已经供了香了,这就是心香。所谓心香一瓣,你在佛前一站,两手合掌礼拜,心中一念清净,就是礼拜,是真正的香供养。若你礼拜下去,心中还有一点烦恼,就是不干净的礼拜。真正礼拜,心中无所求,无所念,无我相,也无礼拜之相,就是心香供养。所以为什么上香供佛要上三枝呢?三枝就代表了戒香、定香、慧香。

 

  「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踰,降伏四种魔,胜旛建道场。」刚才讲到了心香一瓣,要怎么成就呢?非修定不可。所以戒定慧,定在中间。真得定了,不要讲戒了。得定了,既不散乱又不昏沈,就无戒可犯,那是真守戒了,是性戒,自性清净为戒。起心动念如还会有烦恼妄想,纵然守戒,守的也是不干净的戒。虽然不干净的戒也是有功德的,但是守得痛苦,因为是用压制的。这功德不是道念的功德,有道念的人,对于声色犬马、钱财富贵是不动心的,看见了等于没看见,用不着压制心念,看黄金与狗屎一样。

 

  五代的诗人杜荀鹤,是杜甫的后代,他写过一首诗:

 

    利门名路两无凭 百岁风前短焰灯

    只恐为僧心不了 为僧得了尽输僧

 

  名与利都是没有凭据的,一般人都在追求。生命短暂,就算活了百岁,也只像是风中的烛火。只怕出家也不能了此心,若能了心,天下人都输给出家人了。

 

  经中这一句偈子是说,能够摧灭了烦恼之贼,可以得罗汉果位,是大勇士,超越一切,可以降伏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建立宏扬佛法的道场。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上面讲到罗汉证空,定在空性。何以罗汉还是算小乘呢?因为只见到性空,而不能起有,虽然勇健无比,放得下,但提不起;可以出世,但是不敢入世。到了大乘境界,见地不同了。虽然知道诸法不生不灭,为了示法(就是为尚未开悟的众生证明佛法),而由真空生妙有,展现十方诸佛一切国土,如同日出,没有看不见的。现代天文知识告诉我们,宇宙之中不知有多少太阳系统。同样的,诸佛菩萨的国土,也不知有多少。在念这一句经文的时候,不要忘了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多得很,无不现前。乃至在这桌上的洞眼中,都可能有一佛国土,这是没有智慧功德成就的人所不能了解的。所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华严境界是重重无尽的。这本《维摩诘经》所表现的,都是真空起妙有,像一丈见方的房间,能容纳三万二千张天一样高的座位,以及天华着身等等。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这是真讲功夫了。我讲一下自己的经验给你们年轻同学参考。我在杭州的中学读书时,交了一位和尚朋友,他拿本《金刚经》给我,一定要我念。我这个人在这方面可能与你们不同,既然朋友一定要我念,我就念吧,而且是用最笨的方法,老老实实去念。我那时住学校宿舍,早上一定四点起床去操场练功夫,练完了有时再钻回床上,和大家一起睡到吹起床号再起床,就是有这么一股傻劲。现在早上又要多个活动念《金刚经》,我就一人躲到会客室去念,当然也不希望别人撞见,认为我老土落伍,居然读起佛经来了。

 

  老实说,刚拿到《金刚经》时,我根本不明白内容,不过心里就生欢喜,管他是般若还是菠萝,也不去找佛学字典,就这么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念了下去。这样念到第四天,念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就没有了,经典也没有了,都空了。我觉得奇怪,就不念了,跑去找那位和尚,告诉他我把《金刚经》念跑了。他是学禅的,见了我就向我道恭喜。我说我不再念了,他也说不必念了。

 

  后来我又找到一位师父,问他要怎样去学佛?他说学佛一定要发愿,然后早晚作功课。我表示敲木鱼诵经我做不到,他给我一本《普贤行愿品》,要我早晚念,培养心愿。你们学密学显的,有没有磕满十万个大头,拜十万次佛?每天香花水果佛前供养个三五年不断?没有的话,不要求通什么气脉。还有没有起码读一万遍《普贤行愿品》?我相信你们在家出家的都没有做到!我当年学佛可是十多年如一日,再忙也要做。即使我到现在,还是有个自己的佛堂,虽然有同学偶尔会帮我供佛,但是每次清理佛堂,我一定自己动手。

 

  你们拜佛时还做不到无念的拜,所以一拜下去,心中要观想到十方三世亿万不计其数一切佛前,都有个我在礼拜供养,这都要能观想得出来。所以说「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尤其是学密宗的,如果观不成功,也就不要吹牛学密了,不如买瓶蜂蜜喝喝多好!

 

  如此拜佛,拜到后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拜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一切如来也在合掌拜我这因地上的佛。我们现在虽然还不是佛,可是都有成佛的因,谁说我们不能成佛!如果连这样的气魄都没有,那也不用学佛了。因此说「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根据《普贤行愿品》,我们供养十方诸佛,也就是供养我们自己。道理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故。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大乘佛法主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体本空。虽然本来是空,可是起行时是修有,即空即有,即有即空,明白有是幻化的,不真实的。如果修净土而着净土之相,则非究竟,因为佛土也空。因为众生没有证入自性空相,所以用「有」法来教育众生。这就是《维摩诘经》所说的大乘佛法的最高境界,不分出世与入世。

 

  「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仪,无畏力菩萨,一时能尽现。」这句偈子对我们的见地很重要。修行的成就是证到即空即有,妙有真空的境界。用唯识的道理来讲,是证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一切众生的形体、声音、姿态(行、住、坐、卧是四大威仪)各个不同,现象差别很大。但是一切众生自性的本体却是一体的,没有两样。这个「一切」的也是假名,因为在言语上不能不这么说,可不要真当成有具像的东西。譬如同样是电流,通过了电灯、电视、扩音器,所表现出来的相不同。这也只是比方,我们的自性毕竟不是电。

 

  尽管众生各类千奇百怪不同,无畏力菩萨可以在一时之间,使他们完全呈现出来。这位菩萨的神力如此之大,但是我们都没看过他的塑像,对不对?这要了解,佛经上菩萨的名号,代表的是他的功能,学大乘佛法的人,不应在佛菩萨名称上着相。例如过去有些人的名字中有土、水、火等字,就很可能是因为要弥补五行欠缺的缘故。现在比较少人这么做了,但是又流行什么姓名学。也有人非常信风水的,像我就不来这一套,专找所谓不好的地方去住。道理是,在德不在命,在心不在行。所以这些术数之类,你说看起来好像有关系,真有关系吗?也不一定。懂了道理就能安之若素。

 

  说到菩萨的名号,无畏力菩萨是哪一位?我看就是诸位,大家犯戒时好像什么都不忌畏。有人找你帮忙出点钱,就要好好算算,怕自己不够用,这时就成了有畏力了。有畏就有所顾虑,有所计较,有所打算,这就是凡夫。真修到无畏,就是大解脱。所以无畏力菩萨是等同虚空,在空的自性中,才可以亿万类众生同时呈现。了解这个道理,你们年轻同学学禅定,想神通,不用来问我,我不会告诉你,我也没神通。你本来很通嘛,会自己搭车子到这里来听课,吃东西下去也没有大便秘结,为什么还要去学鬼道?要学,可以啊!通从定发,先求定。哪一种定才发得了大通呢?见了自性真空,明心见性了,自然就是通。

 

  我们虽然还没有到达这境界,但是依佛所教,信受奉行,依此发愿,久而久之,功德成就,自然可以到达。

 

  「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修大乘佛道的菩萨不怕魔,也不怕邪,因为自己精通邪魔外道。如果仅通佛事,而不通魔事,就不叫作佛。仅知有善念,不知有恶念也不叫作佛。就像有人只有在白天看得见东西,到了晚上就看不见东西,那不是健康的人。有成就的人常在一片光明中,不论什么邪魔外道,光明一照,全都变成了佛道。所以说:「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又譬如一把刀,医生用来动手术救人,也可以被用来伤人。刀的本身没有善恶之别,差别在用的动机。

 

  诸佛菩萨要度一切众生,善人恶人都要度。因为要度恶人,甚至会示现魔行,这就是四摄法,用现代话来说,是教育的方法手段。摄是摄受,就是包容。再重复提一次,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讲到爱语,我小时候读的课外读物《增广昔时贤文》,你们应该去读,其中有一句:「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可以作两种解释,一种是:碰到人总要打个招呼嘛,不要理都不理,这是爱语的表现。另外一种解释,是自己人生经验丰富了以后才知道的,也要谢谢当时的先生们不愿意讲穿。说句笑话,这两句话给情报工作的人来用却很好。讲到利行,就是凡有利于他人的事就去做。同事就是别人喜欢做的事,就一同去做,用这个方式引领别人,走上正途。

 

  常见有人一定要勉强他人做事,例如找人一起去庙子烧香拜佛,别人不去就说人家业障重。换了我在年轻的时候,恐怕会揍你,怎么可以这样说人?伤自己口德,况且是不是业障还难讲。行菩萨道不应这么做,比方你找人去听《维摩诘经》,人家想打麻将三缺一。好!我就牺牲,陪你打牌,但是你要下个礼拜陪我去听经。这四摄法要做到真难,我就做不到,所以我没资格作佛教徒。有时真是累极了要休息,偏有人要来谈话,如果说对不起没时间,那犯了戒了。能忍着疲乏,陪他坐下来谈,即使他不是真有需要,满口空话,也耐心听了,这才是菩萨。这真难了,虽然做不到,然而心向往之。

 

  这四摄法是一种诱导教育,像是在哄众生。所以说「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了解这道理就会明白,真正修行不在山林中庙堂上,要在魔境中修。明代人瞿世耜诗中有句名言,我在自己诗中也借用过,注明是借句的:「欲坚道力凭魔力」,经过一次魔障,道力更坚强。我写的下一句是「始信逃名是重名」,后来才相信原来不想名,反而变得更出名,逃名反成了求名,结果更糟,天下事有时真是逃避不了的。名和利本是魔境界,什么是魔?没有那种什么三头六臂的魔,如果真有的话,我还会觉得挺稀奇,一点不可怕。任何一点事使你沈醉,使你着迷的,都是魔。譬如我爱读书,即使坐在书城中,也会发愁没有新书可读,以修道境界来讲,这不也是魔吗?

 

  大菩萨魔佛不分,不怕魔,因为得了智慧的解脱,「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他可以随意成佛或成魔。其实我们也做得到,例如我们都作过人家儿女,这里也有很多人是为人父母的。当父母的有哪一个不爱儿女?爱的时候就是佛。有时严厉督促儿女向上,就成了儿女之魔。同样地,菩萨有时会成为众生之魔。魔道是逆的教法,教育不一定要用善教的。等于后人讲苏东坡「嘻笑怒骂皆文章」。因为诸佛菩萨得了方便波罗蜜成就,所以能成佛,也能成魔。

 

  「或示老病死,成就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有碍。」讲到魔,众生有四个大魔:生魔、老魔、病魔、死魔,尤其是老病死。很多老朋友吹牛,说自己看得开,什么也不信,什么也不怕,但是一讲起他们的身体,血压高了,老花眼了,还是会难过的,这就是魔。学佛修道是为了生老病死之苦,古今以来有谁了了?假如可以了老病死的话,人类早把地球占满了。只有成道的大阿罗汉,才可以了生死之魔,只有了了生死,什么老病就都谈不上了。

 

  平常人一切生活上的努力,都是为了怕这魔境界,想逃避它、防止它而努力,可是谁也没做到。我常跟医生朋友们说,你们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反正没有一样医药可以把人医好的。《增广昔时贤文》说:「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其实只有一种病是真的,就是死病。要死的时候,不管什么药都医不好。

 

  了了老病死的大阿罗汉住在哪里呢?住在常寂光土,不一定住在西方极乐世界。

 

  菩萨在哪里呢?不一定在大殿上庙子里,但你不要听成庙子里没有菩萨,你们诸位都是菩萨,而且现在菩萨最多的在殡仪馆,为什么?他们亲身示范,凡是人都有老死。有的菩萨故意显示老的可怕,我们有些老朋友九十多岁了,过去地位高,钞票多,现在老病无依,送进养老院还要嫌环境不好,真是痛苦。

 

  最近有位老前辈道友过世了,给其它道友很大的刺激,心想,唉呀,某人都走了,我们赶快用功吧!这就是示老病死,成就众生。

 

  但是,菩萨虽然示老病死,仍然「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有碍」,他非常清楚生老病死都是如梦如幻,不真实的。所谓生灭世间,一切皆如梦幻空花,他早已了生死,一切通达,没有障碍,只不过在现象上表现生死,是一种教化的方法。

 

  「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众人有常想,照令知无常。」上面讲的菩萨道境界,还是以人乘为本的。现在开始说明心物一元,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是一体的。学佛明心见性,悟到自己的本来,是法身的成就。我们现在的肉体,有形像的是报身。山河大地物质世界,也不是与我们相对而立的,是报身的依报所依附的。研究哲学的人讲心物一元,大体是讲报身与依报之间的事,再进一步才谈到法身本体。至于万有一切,包括所有众生,都是同一法身的化身。成佛的人,法报化三身一定都成就的。这就是法、报、化三身的大道理,是佛学的基本观念。同时告诉你们,有同学发心要建丛林大庙,丛林大庙大殿之上所供的,同样的佛像有三尊,为什么?那是代表法报化三身。又例如庙子的大门称山门,也有写为三门的,意义不同,代表的是戒定慧。要成就三身,得先从戒定慧修起。想起过去见过的大丛林,有的真大,整个山头都是,每天负责关门的,要骑马一路关各殿山门,下午五点就骑马出去关山门,回来时天都黑了。大丛林殿上供什么佛像,供什么位置,都是有道理的。像杭州灵隐寺,大殿上有三尊佛,转到三尊佛的后面,就是观音菩萨,唯有成佛了,才能真起大慈大悲,于苦海中救度众生。用建筑和佛像的布置,把佛法的道理都说明完了,不止只是建筑的艺术而已。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这句偈子。「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物理世界是靠不住的,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地球也是会毁灭的,如同我们的肉体经历生老病死,物理世界要经历成、住、坏、空。世界性小灾难是小劫,大灾难是大劫,那时地球就毁灭了。劫有分地、水、火、风,这同我们的修持也有关系。例如有同学觉得身上发热,这不一定是病,有可能是本身火的功能发动,但你要有智能,能分得清,不要生病发烧时,却自以为是功夫境界,那样功夫就倒了。

 

  菩萨境界有时示现大劫来临,地球都烧尽了,天地都在大火中。这个时候众生痛苦悲嚎,有如落下了无数个原子弹。「众人有常想」,众生都希望这肉身长存,天地常在,要依报庄严,亿万年不变。实际上不可能的,一切是无常。此时菩萨用智慧光明照向众生,帮助他们知道无常,「照今知无常」。水火这些都是生灭法,是现象,水火从哪里来?知道了就找到了本体。

「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假定这世界乃至他方世界所有的众生,都来请这位菩萨,这位菩萨就同一时间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出现,教化他,使他心向佛道。这本事之大,能同时化身做不同的事情,多好!这不是不可能,纵然有人可能做到,还不能算是智慧成就的神通,不是真佛法境界,只是幻化。真神通是本性功能自然如此,我们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位菩萨,随时在那里,没有离开过。在哪里?在自己心中,心即是佛。了解心佛一体,就知道这经文并没有扯谎。我们用空气作例子,把经文改成:「无数亿众生,俱来请空气,一时到其内,化令向佛道」,那你就懂了。大家鼻子一吸,空气就来了,全体同时呼吸,各不妨碍。用光明作比方也可以,都是自性本体功能之所生。所以「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佛菩萨岂止来到众生面前,更进入所有众生心中,我们一念之间,自己都念念见到佛。佛在哪里见?不用跑到山上去,就在自心之内。

大乘菩萨如何饶益众生

  「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本院同学可能常埋怨,我安排那么多功课,什么都要大家学,要学医,乃至命相,当然还要打坐……怎么有时间修行呢?我说这就是修行啊,是大乘菩萨道,样样都要学。「经书」不止是佛经,包括世间一切学问。「禁咒术」,包括内外道一切咒语。像道家的画符,要用枝新的毛笔,要有朱砂,早上起来向着东方,吸几口大气,一口喷在笔上,沾上朱砂,然后屏着气一笔把符画完。道家说,不会画符,为鬼所笑。有时候同学非要我帮着画个符不可,但又不好意思要我那么慎重其事,我为了省事就用钢笔,甚至用原子笔画了。我画什么?就写个「南」字,请大家不要闹下去了。

 

  禁咒、禁术在密宗、道家叫作禁制,有功夫道力的人,把不好的事封锁住,制伏它。在大陆上有人要传我一个法,有人身上生疮,他一口气念一串咒子,用手隔空在病人疮上一抓,再往门上或树上一抹,那里就流出血来,生疮的地方就好了。你说他是魔术也好,幻术也好,那个病人真好了。他还能治骨折,不过要斩一只鸡,用鸡的骨头,在骨折地方敷些泥巴上去,两边用竹子一夹,念个咒,不出半日,病人就可以走路了。这一套就是禁制。这人一定要我跟他学,叫我拨一百天出来练,我哪有时间花一百天学这个!他还把一本秘笈硬塞在我口袋里,叫我读,可惜这本秘笈也不知道塞到哪个角落去了。

 

  我看你们有人动念了,想到我那儿去找出来学。不用了,你们学不会的,因为你们同我一样,都太聪明了。那种咒是什么东方来个红孩儿,头戴红缨帽,身穿大红袍……之类的,我们不会信的。但是以一个没读过书的愚夫愚妇,用起来就是灵。这其中就有个道理了,究竟是符灵还是咒子灵?都不是,是心灵!是精神的力量,信了就生力量。我们这个头脑不信,读起来总有一丝怀疑,就没有用了。所以文明愈进步,这套东西愈没落。其实你们要学佛成道简单之至,我传你个秘诀,保证有用,要学吗?传给你们真可惜了,就是学「笨」!最老实的,说信就信了,大丈夫嘛!这就成功了。所以《华严经》告诉我们「信为道源功德母」,诸佛菩萨一切法门只有一个字,唯信能入,你一信就进去了。所以一切宗教都强调这一点,信就得救,错不了。有的同学一边学着修,还跑来问我这法门对他灵不灵?一开口问这句话,就该打三百板,他已经没信心了,何必问呢?何必修呢?都是妄作聪明。

 

  其实不只是学佛,世界上一切事情也是如此,你看成功的企业家,他就是信,一头栽下去就做下去了。可是我们这些聪明人做不到

,所以不会成功。

 

  「工巧诸技艺」,这包括的就多了,化学、物理、计算机、水电、木工……你什么都要学,一切学问都要会。「尽现行此事」,每一样东西学到了家都可以入道。学菩萨道的人,为什么要学那么多学问技艺?为了要「饶益诸群生」,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人家的困难。这也是大乘与小乘的分别所在。在座受过比丘、比丘尼戒的就知道,什么看相算命、术数等,在小乘戒律都禁止的。到了大乘戒律,这些不但不犯戒,还是功德。有冲突吗?没有的,大乘道是大人之用心也。真是大人,就是前面讲过的:「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小乘的戒律是防止性的、消极性的,要避免为恶。大乘菩萨道则不然,纵然是魔事都敢做,这要多大的气魄、多大的愿力、多大的能力!因此,大人者能成其大事,若是小人,做些小事就好了,不要好高骛远。

 

  所以我要你们同学去学医,救人最方便,能为人解除痛苦,起码总该会针灸,万一将来到了贫苦地区,既没有好的医疗设施,病人也没钱买药,你随身带着一包针,能帮人减轻些痛苦,不是功德无量吗?但有的同学今天发心学医,明天学相术,后天又学个什么,最后只学会了睡觉,做的都是空事。以大乘来讲,就是犯戒了,发心不真实!是儿戏,自欺欺人,小心得不好的果报。

 

  「世间众道法,悉于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堕邪见。」这更难了,要到各宗教团体去出家,现在世界五大宗教起码都要入门。真正佛教从来不排斥其它宗教,还包容所有宗教。目前世界上有上百种宗教,有的很邪的。但是就算是邪,也是道,也是路,虽然一时走歪,还可以走回正路。旁门也是门,左道也是道,不过是可怜走迂回了。主要的五大教都是使人为善,教人做好事的,至于最高的道理对不对,那个我们不谈。《维摩诘经》这里讲大乘菩萨就有这个气魄,即使是邪教也加入他们,为什么?就在他们当中教化,引导他们走上正途。但是你自己要能够不被外道迷住而堕落,才做得到。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或时作地水,或复作风火。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上面讲过心物一元,菩萨在哪里?你们吃素的小心,那青菜就是菩萨的肉,是真的,心物一元,你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杀生。你吃的鱼、肉,尽是菩萨的肉,不过你不知者无过,他正是要你吃,吃了他帮你入正道。所以大乘菩萨道的人,有时候现身作太阳、作月亮、作天人。有时候成为色界天大自在天主,一身白衣,也就是基督教所讲的天主。有时候转生作世间的帝王,所以《华严经》说大魔王与治世帝王、太平盛世的帝王,都是十地以上的菩萨投胎转生的。善王好作,魔王难当,没有那个功德和气魄,谈何容易!

 

  或者有时候化成大地,化成水、风、火,变成了物质。我们人活在世上,这四样一个不能少的。甚至于到劫数来了,各种怪病就多。这话我说过无数次,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是肺病,二十世纪是癌症,二十一世纪是精神病,现在已经开始见到很多精神病人。等科学更发达了,又会有什么怪病,还不知道。佛说等到这个世界快要毁灭的末劫时代,连草木都可以杀人。现在农作物的农药洒多了,我们吃的果菜都可能会慢慢杀人的。这个时候菩萨化身来了,就现身化作草药,你服下去,病就好了。看了这经典,真令人感叹,菩萨这样的行为,我们怎么做得到!他心愿多大啊!

 

  「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先救彼饥渴,却以法语人。」到了有饥荒之劫的时候,菩萨化身变成饮食,供养一切众生,先解决饥渴的问题,再以佛法教化众生。

 

  「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化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到了有战争的劫难,菩萨就起慈悲,化身来消弭战争。常有人问我,现在世间这么乱,诸佛菩萨和上帝怎么不来?我就说,诸佛菩萨和上帝被关起来了,被谁关起来了?大势至菩萨。这是定业的问题,明代的苍雪大师说过,「佛也此时难救世」,佛到了某个时候,也无力救这个世界,因为世界的众生一定要受劫难果报。诸佛菩萨和上帝也束手无策,要这个劫难转过来就好。但是,不要说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中好几次在劫难中,有好几位高僧像邓隐峰和尚,在兵马交锋的时候,他在双方头上飞锡而过,下面的人看了都跪下来,受感化而自动退兵。

 

  「若有大战阵,立之以等力,菩萨现威势,降伏使和安。」碰上有大的战争,菩萨就现出无比巨大的金刚之身,站在敌对两边的中间,可以降伏双方,带来和平。你说真有这境界吗?很难说的。

 

  「一切国土中,诸有地狱处,辄往到于彼,勉济其苦恼。」文字很容易懂,就不用翻译了。这等于是《普贤行愿品》的愿力,是学大乘菩萨道都应该有的愿力,不只限于地藏王菩萨。一切学大乘的人,都要发愿到最苦难的地方去度众生。我认为这已经变成学佛的人的口头禅了,实际行为却是逃避苦难,专挑清静的地方去,只住没人打扰的地方。完全违反了大乘的原则。另外,我觉得学佛的人,也把发愿两个字变成了口头禅,好像嘴中讲过要发什么愿,就有交待了。这种愿都是空发的。读了《维摩诘经》这一句偈,要起惭愧的心了。

 

  再说,经典中所描述的地狱,还不算太可怕,其实人世间到处有地狱,比经典中的地狱还要可怕!你看人间一切的苦难,都是果报。例如,你去到医院,不用去手术室,即使在头等病房中,就算地位再高、财产再多的人,还是要受果报的。再看自己本身生老病死的遭遇,都是像地狱般的痛苦。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对苦难中的众生,能够有一分力量帮助别人,就应该去做。我们看学道的朋友们,遇到有人需要帮忙时就逃避,甚至会非常狠心地说,那是假的,不要理。这种心理和行为,可能比不学道的人还要糟,真应该深深反省。

 

  「一切国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现生于彼,为之作利益。」释迦牟尼佛讲过他以身饲虎的本事(也有经典翻成本生),他在多劫以前修行时,看见老虎饿了,就舍身喂虎。在经典之外,真有人做这种事的。我在峨嵋山认识一个人,他原来是位邮政局长,忽然出家了,出家后没有受戒,也不去山上的大庙,他找了个非常小的庙中的出家人当师父,每日打坐念佛。那个庙子环境很差,到了晚上蚊子多得不得了,他却只穿条短裤打坐,对蚊子布施。我起初觉得反感,他当年还是交通大学毕业,地位也不错,怎么思想还是这样落伍?养蚊子干什么?不是在培养害虫吗?去见他时真快认不出人了,一脸的红点。我就消遣他说,老兄喂蚊子之乐,乐乎?他笑笑,念句阿弥陀佛,不回答。我们好多人在场都问他、劝他,他始终一句阿弥陀佛。最后我说,算了,人各有志,只是不晓得蚊子觉得我们这位朋友的肉是酸是甜。他仍然是阿弥陀佛。我们从小庙辞出时,内心非常感叹,他毕竟不是个普通的迷信的人,当年大学毕业生的文化程度很高的,与你们现在的大学生不一样。他地位也可以,又不是盲目出家。过了三个月传来消息,他进了医院了。原来他被蚊子咬得发病了,情况很严重,却不肯走,被几个朋友硬是架到医院去的。在医院中他还说很怀念蚊子,他不在庙子中,不知道蚊子会不会饿死。这不是笑话,是我亲自看到的真人真事,讲到这个偈子想到他。至于他的行为对不对,我不愿意批评,但是他的愿力是真的,值得向他顶礼膜拜。而且据我所知,他被蚊子咬时会对蚊子说,阿弥陀佛,你们吃了我的血,快快超生吧,将来不要再变蚊子了。这结的善因缘和造的功德,真不知有多大。假如今天不是因为讲到《维摩诘经》这一句偈子,这件几十年前的事情我早忘了。我讲出来可不是鼓励你们去喂蚊子,这要特别交待清楚。

 

  念到这一句偈子,讲到畜生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去吃别的生命,我们要自己反省,人类也是一样的,我们统统吃,尤其吃畜生。人的行为不见得比畜生可爱,这又想到这里山中十八罗汉洞的那位法师,他洞外的悬崖下有一条大蟒蛇,常与法师为伍。法师说起第一次遇到这蛇之时,心中初时很怕,本想逃跑,后来一想,如果蛇要伤他要吃他,就布施蛇吧,这么一念就不怕了,就坐着不动。大蛇在他身上游动却没伤害他。以后法师打坐时,也会在法师身上爬过,相安无事。我听了就对法师说,还好你当时没动,否则搞不好蛇反而会咬你。再者,你当时的心念平和,如果动了杀机的话,动物本能就会感应到,对方的杀念就会起来的。

 

  所以人类是有兽性,畜生道就在人身上,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有时起心动念连畜生都不如。吃荤的朋友要注意,你的所为不就是畜生相食吗?算不定吃到菩萨肉了,你觉得好吃,这些账都会记下来的。所以菩萨道之难行,有时候真是不敢看经典,我们哪里能算学佛?就算刚才讲的那位法师,如果蟒蛇来舔你,你定得了吗?

 

  「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在家人学佛是在五欲境界中修行,维摩居士比喻是在火中生莲。火里不会长莲花,莲花是生在水中的,这是代表修持功夫,密宗就有火中生莲的特殊修法。世上五欲都是火,尤其是人欲的笑视交抱触(小五欲),代表男女之欲,更是火。宋代的名儒朱熹,他对后代的文化影响非常大,宋元明的读书人,一定要根据他的注释作文章,否则考不上功名。但是我对朱熹的评价是正反面各一半,在我的《论语别裁》中,好多地方反对他的注解,虽然不好意思痛骂。他对中国文化究竟是功还是过,是个问题,他个人的品德当然很好,这我是佩服的。他当年有个年长的朋友下放到岭南,多年之后得到平反回来,却娶了个年轻女子,朱熹很不以为然,写了首诗送给朋友:

 

    十年浮海一身轻 乍睹梨涡倍有情

    世上无如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这首诗我们在前面也引用过,要注意的是后面两句,「欲」这一关难过啊!欲不单是男女之欲而已,譬如色欲和情欲就不同,色欲是看到异性受吸引,但是这个色,什么才是漂亮是没有标准的。情欲比色欲严重,情欲不是被色引起,是由感情引起的。色欲难了,但相对还比较容易了,修持功夫够了,就可以了色欲,可是情欲是更难了。

 

  我们生命在欲界中,在欲界中修行,就是在五欲中修。五欲就是火坑,在火坑中修行谈何容易!「几人到此误平生」,不止男女之欲,各种引诱你起烦恼、起贪嗔痴的,没有哪一样不是欲。即使修道人贪图山林清静环境修道,也是欲,因为离开清静就不行了。欲让你贪着清静,到了执迷,非这个不可,已经是痴了,到了闹市就起了厌恶之心,又犯了嗔了。

 

  但是如果五欲当中都不敢去,五欲的关都过不去,你修什么大乘佛法?维摩居士讲,大乘菩萨要「示受于五欲」,他自己是现居士身,与五欲接触,「亦复现行禅」,可是在五欲中也示现给世人看,他还能在其中修行得定。五欲中到处是魔境界,大乘菩萨在五欲中修行,不但没有被魔住,反而磨到了魔,「令魔心愦乱」。魔的心都乱了,「不能得其便」,起不了魔障。

 

  这里问题来了,魔还会心乱吗?魔的心理本来是乱的,所以扰乱别人也扰乱自己。给人家烦恼痛苦,也给自己烦恼痛苦的就是魔。但是行菩萨道的人却可以成为魔之魔,能作魔之魔的,就是佛。所以这里没有明确的讲,就是魔佛一体。禅宗祖师常批评弟子只能成佛,不能成魔。所以只能作二乘道的善知识,不足以作大乘道的善知识。大乘菩萨是既能成佛又能成魔,魔佛道中都是他的莲花世界,才是菩提道的正果。

 

  了解这个道理,就晓得真正大乘道是要在五浊世界、五欲中去修,面对现实地去修。而且面对现实连跳出来都不用,如果还要跳,就已经不是大乘菩萨了,大乘菩萨就坐在五欲当中,把它变成净土。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这是跟着上面的一句,赞叹大乘菩萨在五欲中修行成就。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真正大乘菩萨,如不在五欲中修,绝对不会成就的。这其中的道理,需要专题研究,我们在此就不再发挥了。你们有些人,或者马上会想到密宗的双身修法,那还不是这个,双身修法只是低层欲界中的修法。还有高层欲界的修法,修到欲念能够化,化不是离,化出来了才是火中生莲华,这是《维摩诘经》的比方。

 

  这几年受西藏密教流行的影响,有些同学修习密宗,就跑来问我关于拙火的事。拙火是由瑜珈翻译来的,拙就是笨,拙火就是笨火。那是不是还有个灵火?不是的,我们生命本身有一股力量,拙火是在我们这个肉身报体上的力量,它一辈子没有发动,人死了就没有了,所以说它笨拙。瑜珈有时画一条灵蛇,潜伏盘据在我们身体的海底轮,没有经过修持,这灵蛇永远不发动。瑜珈术形容它是条蛇,不是真有条蛇在身上,所以也有翻译成灵能,这比较进步。灵能一发动,非得定不可。你们学密宗的想打开身上三脉七轮,灵能不发动是打不开的。学禅的人开悟的话,心轮就开了。心轮有八条粗脉,细的不算,所以说心轮是八叶莲花。悟道了就意解心开,或说是脉解心开。悟道了一定灵能发动,中脉通了。又一种翻译叫灵力,那更好。一边翻成拙,另一边翻成灵,只是译法不同,因为密宗流行,就把大家搞胡涂了。但是我讲的这种密宗还不是黄教、红教、花教,所谓甘珠派、宁玛派这些。

 

  那么这拙火、灵力、灵能,在我们的修持上也有吗?绝对有的。那么密宗不同于显教吗?绝对相同,否则不叫佛法了。那拙火在显教叫什么?就是四加行的暖,得暖。修密宗的认为拙火发动了,丹田之下海底之上,就应该发烫了吧?很多人来到我这里,态度傲慢,说自己拙火已发动了,我只笑笑说好。这个好不是赞许,是我不下论断的回答方式。后来有位委员身份的多年老友,告诉我也修习密宗,拙火发了,下腹暖暖的,颇为自得。因为他是老友,我只好直说,这是病,不是真拙火,要他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他一听大为光火,但是最后果然病发,全身发热,医生均检查不出病因,只好来问我究竟是什么病,我说是骨蒸。他怕热,到了最冷天的时候,连一条薄的被单也盖不住,换了别人,那一定吹牛功夫有多好了。

 

  真正的拙火发动得暖是什么呢?就是三昧真火。什么是真火?这就要教理通达才行。《楞严经》告诉过你:「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徧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起徧世间,宁有方所。」它没有固定的位置,你一定说它在丹田之下就完了。等于常有人来问我气脉的事,我不胜其烦,身体好像是个皮袋,里面都通的,外表有九个孔。你吸口气下去,能说这口气停在皮袋的中间吗?你给橡皮球打气,能控制气只停在皮球中心吗?能做得到吗?气进去了是周徧的,如果你感到丹田那边聚成一块,对不起,很可能有肠癌!三昧真火也是如此,火也只是形容词。你愈是念头空了,三昧真火愈发得起来。发起来如何呢?寒暑不侵,冷了不怕,热了也不怕。这是真的,是生命的本能,这是三昧火。

 

  真火就不同了,真火发起来有没有发热的火光呢?有,你定力够了,到四禅八定成就了,到了那一天,与世界的因缘尽了,像经典写的一些大阿罗汉,要走时一定,自己发起三昧真火把身体烧化掉。后世人何以做不到呢?这就要说到了大乘佛法兴起后,大家不在四禅八定切实下功夫,所以三昧真火发不起来。

 

  在教理上说四加行的「暖」,是把烦恼习气转化了,也通。但是按实际修持功夫来讲,暖是三昧真火发起了。怕热,发烧都不是的。我这是很诚恳地告诉诸位,但我是一介凡夫,只是把所知有限的道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贡献出来。你平时单独找我谈这些,我实在没有时间一一答复这些闲话,今天讲到火中生莲,顺便一提。

 

  定力够了,四大就能转了,到那时灵明之中因缘熟了,要走了,念头一动,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在空性中一念起,四大的火大一加强,就走了,哪里还需要送去火葬。

 

  所以火中生莲的境界确实是有的,要真做到了空,真空生妙有,四禅八定功夫到了才有。我很注重四禅八定,不要尽是参话头,玩弄机锋转语,不管你走佛法什么宗派,没有禅定基础,什么也不用谈。你到了这境界,岂止生莲而已,观想虚空法界都是莲花。而且不止是意识的观想,而是阿赖耶识的动念,那就变成事实了,真可以让一切众生都看到莲花充满虚空,那是风大的功能。你去学密宗,就是学死了也得不到密诀,我把密诀告诉你,是心风得自在,心息得自在者,一念观想就成真实。你再问,怎么样能心风得自在?我只好说,等哪一天我怎么怎么了再告诉你吧,不要着急。你们有几位学密宗的小青年,要特别注意我这几句话,不要去盲目乱练了!

 

  维摩居士说,「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他说火中生莲华是希有,而不是没有。所以语带双关的说「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在欲的境界里修禅定,也是同样地希有难得。

 

  「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大乘菩萨化身示现为淫女,就是在声色场所中的女性,以男女之欲引导好色之人,慢慢引导他入佛道。我们看《维摩诘经》很先进,这样提出来。《华严经》中也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一位菩萨,大善知识,就是淫女。这个道理也是延续火中生莲华而来的,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大愿,「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段偈子也可以说成「应以淫女身得度者,即现淫女身而为说法」,也补充了《普门品》之不足,因为《普门品》只说了三十二应身,其实还有百千亿的无量应化。

 

  读了这个偈子就明白,大乘菩萨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年轻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就是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即使这个人现在或过去是淫女,也不要看不起她。所以弥勒菩萨戒的第一条是「自赞毁他」,轻视人就犯了这条戒。我对同学们说过,真正的菩萨戒绝对禁傲慢,要绝对谦虚,因为谦虚到了极点,反而是无上的崇高。不轻视任何众生,这是何等的谦虚啊!这也就是菩萨道。不要因为学了佛法,就看这个行为不对,那个行为不合佛法,都看不惯,这就犯了根本戒,是没有资格学佛的。

 

  我们看到别人做了世俗中认为是低下的工作,你怎么知道不是菩萨在火中生莲华,在度人?你轻视他,你就造了恶业。如果他不是,那更值得我们同情他的堕落,就更不应该轻视他。

 

  前面这三个偈子是相连贯的。接下来的又是一转。

 

 

大乘菩萨的应化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佑利众生。」这是讲入世的,讲大乘菩萨的各种应化身不同,随处都是佛道。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在家世间法中,处处有菩萨境界的人,处处有菩萨修行的人,这同三十二应身是一样道理。「邑中主」是都邑地区的领导人,「商人导」,拿现在话说是资本家、企业家、或者是经济学者。「国师」是帝王之师,「大臣」是高级干部。所以菩萨到处都有,各行各业中都有。

 

  「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前面四句偈子讲权位,这四句讲财势。大菩萨是要发财的,你们同学最好多发财,最好是像明朝大财主沈万三那么有钱,连开国皇帝朱元璋都会妒忌,说他富可敌国,不过他终究被朱元璋没收了财产,下放到云南饿死了。讲到这里,想起四十年前,我和我的袁老师意见不同就在这里。我老师认为,弘扬佛法还是要走传统的路子,要帝王、王者、大臣、居士发心,才可以振兴。我说时代不同了,今后文化和佛法的弘扬,要建立在平民基础上,推动的力量,不能也不是靠帝王或国家领导的权位,而是靠资本家的钱财。几十年下来,看起来好像还是我的意见对了。然后我还跟我老师提出另一个相反看法,在今后的社会,弘扬佛法不那么简单了,要真行菩萨道,就得一手拿佛经,另一手抓只老鼠。为什么抓老鼠?密宗的财神手中都抓着老鼠。要一手布施钱财,一手布施佛法,就是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才能弘扬得开。后世的年轻人学佛,是要有钱供给他才来,要不然他来学你这个干什么?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两个相等的力量,代表着未来众生的两个心理,他眼睛看着佛像,也看着后面的钞票。是啊!我看阿弥陀佛顶上有点红红的,好像就是这东西。所以要财法二施才能行,这也意味着未来浊世众生的业力之重,之可怕。这意见对不对,由诸位评断吧。

 

  维摩居士在这里讲,真要弘法度众生,大菩萨有时现身成大富人,财法都平等布施,使贫穷的人受到帮助,劝导他们发菩提心。

 

  「我心憍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贡高在佛经上比较少见到,祖师的语录中常用。什么叫贡高?贡是形容词,同拱。贡高是自以为了不起。《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人要做到虚心实腹,这有好几层意思。依禅定功夫来说,虚心是没有杂念,头脑和心脏部位没有杂念。实腹是禅定三禅境界的气住脉停,道家所谓的三丹田充满(头脑是上丹田,心口是中丹田,小腹是下丹田)。另一个道理,思想空灵,只要饭吃得饱,没别的要求,这是凡夫的世间法。与虚心实腹相反的,是禅宗祖师骂人的话「空腹高心」,说人气往上提,思想不定,多心怀疑,搬弄是非,心气浮在上面,三丹田空空的,定不住。

 

  我慢,憍和慢是佛学名词,佛经的原文是「憍」,后世用的「骄」是将错就错,憍是心憍,同马没有关系。憍是人眼睛往上望,目中无人。慢不同,是内心的傲慢,外表看不出来,尽管嘴上说人家好,内心觉得还是自己好。憍和慢两种不同,表现于外在的,外形的气势态度是憍,而内在的是慢。读书要注意,为什么这里不说众生心憍慢,而说我心憍慢?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是一字不苟的,凡是憍慢的人一定是我见重,所以是我心憍慢。

 

  如果有贡高我慢的人,菩萨要教化他,就现金刚大士之身,威摄憍慢的人,使他回心无上道,这是逆化而不是顺化的手段。这就想到中国历史中有许多侠义之人,孔子没有说他们,但司马迁写《史记》,特别为他们列传,非常之推崇。侠客不是太保流氓,用刀子捅人,这不是侠客行为。因为天下有许多事情,道德解决不了,法律解决不了,阿弥陀佛没得办法,观世音菩萨来也只好掉眼泪。只有侠客来了,格老子,我拳头大,你这种作法我就拿下你的脑袋。好了,问题解决了。

 

  「其有恐惧众,居前而慰安,先施以无畏,后令发道心。」这也是侠义道,同前面两个偈子连成一气。布施有三种,财施,是外布施;法施,是内布施;无畏布施,没有几人做得到,就是这里所说的无畏。你要做无畏布施,自己先要有大乘菩萨的气派,有些同学听到个鬼字,就吓得比老鼠还不如,你怎么布施无畏啊?

 

  我们讲这个长偈已经很久了,现在再重提一下,《维摩诘经》的中心是讲大乘佛法不离世间,不论出世、入世,在家、出家,只有一乘道,没有三乘,也没有五乘。《法华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的三乘或五乘的分法,都是方便的法门。《华严经》把这些道理说得更完备。这个偈子所讲的是全套的佛法,如何不离世间修行,直到出世间的成就。现在继续下去。

 

  「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开导诸群生,令住戒忍慈。」一般人学佛学道,最有兴趣的就是神通,因此很多人得了神经。还有的人搞成一脸乌气,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以为这就是神通,都不是的。但这些事有没有灵呢?有时有的。小事非常灵,大事保证不准,因为非正神通也。神通的生起有修通、报通、依通、鬼通、妖通五种。因为修行做功夫,走戒定慧的路子而得的神通是修通。因为过去多生累劫的修行,这一生生来就带来的神通是报通。

 

  你们年轻人接触的人不多,我有三句口号,是把古人的两句加上一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做到了或许对人生能有些了解。因此我各种朋友很多,我的一生像是接待员,专门陪人谈话,那很痛苦的,躲人也躲不开。有时烦起来溜到一个地方关门不见客,不到三个月,又是宾客盈门。譬如我刚来台湾时,住在基隆的一间旅馆中,昼夜不出房门一步,三个月下来,我房间的房门昼夜都是开的,访客不断。

 

  我因为交友多了,看得人多。有位前辈的画家朋友,他天生是鬼眼通,他不用翻什么眼珠、瞇眼睛的怪相,随时可以看见鬼。他说鬼有什么稀奇?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有时还从我们的肚子穿过去,愈闹热的地方鬼愈多,冷静的地方反而少。我们跟他去别人家中作客时,就先警告他不要乱看,他如果老朝着那边看,那边一定有东西。有时他还会讲,这个穿着清朝的衣服,那个大概是这家人的祖先,还坐在客厅中。你说听了能不让人毛骨悚然?不过他有一个好处,那时躲日本人空袭,我们就跟着他躲,他看到哪边无头鬼多了,那边就可能会落炸弹。只要跟着他跑就没事。他虽不研究佛学,讲鬼的情形和佛经上说的一样。这就是报通。

 

  另外有一位过去的朋友,他曾经是个军阀,后来当过省主席、总司令,地位很高。他有一次悄悄告诉我,眼通是真有其事的,他自小就可以看见空中有很多人在走路,而且空中的人很少穿现代的服装,脚下也不是踩着云。但是他到了结婚那一天就看不见了,这就是问题,所以修通要由修行戒定慧而来,淫是破戒的。

 

  鬼通是有灵鬼附在有鬼通的人的意识上,而他自己不知道,还自以为是得了道。这一类的人很多,我有一位老朋友,他什么都会,听到哪里有人看相有神通的,他就去看。如果说的都对,他就心中念「唵嘛呢叭咪吽」,那人就实时不灵了,只好对他说,老先生,我不看你了。这就是鬼通。

 

  妖是佛经上称非人之类,无色无相。他附在人身上就是妖通,妖通比鬼通的力量大,但都靠不住,你不要信。

 

  真神通是诸佛菩萨、大阿罗汉明心见性之后,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是大智慧的成就。

 

  神通的种类有五种,是佛法与外道都有的共法。五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不论练任何功夫,得定了,或者会得一通,最高的可以得五通。通从定发,你不要认为打坐就是定,打坐是准备修定的基础。有了天眼通之后,天耳通就跟着来了。天眼通和天耳通是一种,他心通和宿命通又是一种。有他心通的人,你心里在想什么他都知道,而且不止你一个人,好几个人的念头他都知道。再高层次的神通,连佛在说法都听到,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悟道了,这和悟道是两回事。宿命通是前生的事都了解,知道自己这一世是什么因果而成为这样子的。

 

  我朋友当中有宿命通的也有好几位,有一位老前辈朋友生于清朝末年,文章学问都好,也写得一笔欧体字。我们都只知道他前生是宋朝欧阳修,但是他说自己这一生的前生最差,是一条狗。不过只作了两个月的狗,他就自己生气,气死了。他还说,变狗的时候看到大便都觉得是香的,挺诱惑的。

 

  神足通是最难的,你们看的《密勒日巴尊者传》,过去翻成《木讷记》,因为密勒日巴祖师就是木讷祖师,既翻了音,又形容他老实诚恳的样子。密勒日巴最后修成了不是在空中飞吗?这就是神足通。

 

  佛法除了这五通还有一个第六通:漏尽通,这是不共法,外道可以修成五通仙人,但无法修到漏尽通,如果修到了,他就证得大阿罗汉果了。漏尽通是六根不漏,不来也不去,见思惑烦恼顿断,一念不生,念念无生,是智慧的成就,就是悟道。

 

  修五通的第一要求是离欲,所以比丘、比丘尼戒第一条要戒淫。广义的欲包括一切的贪嗔痴,狭义的欲只两样东西:饮食、男女。孔子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欲界众生的生命就这么来的。告子也说:「食色性也」。要想得定,必须从生命起头的饮食男女而来,如何能在欲中离欲?这就是前面所讲的,如「火中生莲」,是很难的。因此在家修行就特别难,要加好几倍的功力才行。

 

  真想修到五神通,除了要修到戒定现前,还要修到慈。守戒很严,如果没有慈心配合,还不是戒。为什么?戒律讲求规规矩矩,持戒的人,看人家不严谨,往往就会动嗔念。讲道德的人往往嗔心重,把善恶是非分得很清楚,其实是大嗔心。你说那不要分别善恶是非好了,那又成了大胡涂蛋、大痴人。所以得定必须持戒,而持戒必须配上慈忍,定力成就才能证得五通。这还没有证得菩提,因为神通不是道。所以菩萨戒不准表现神通。除非他马上要走了,那可以玩一下神通,给世界上的人见识一下,证明佛法是真的。为什么不准现神通呢?因为会把众生搞迷糊了,以为神通是道。神通最容易迷人,等于我们迷上了钞票,以为钞票就是财富。金钱只是财富的一种工具,真正的富有并不在钱多。

所以,有了五神通,是非善恶太清楚而没有慈忍,不能容众,就会成为阿修罗,天人都作不成。阿修罗就是嗔心重,就是魔。男的阿修罗嗔心重,女的阿修罗痴念重,情痴得要死。不过也不要看不起阿修罗,阿修罗还是很有福报的,他和天人一个是仁慈和蔼,一个是嗔心痴念重。天、阿修罗、人还算是上三道,佛教有许多护法的大神,都是阿修罗,他也不是一天到晚发脾气,有时是很有善心的。你得罪他,他就发脾气了。可是菩萨不同,不论你对他如何,他始终都是好好对你。

 

  所以维摩居士教化人,不是只用一种方式,是看人的根器而定。对于想成为五通仙人的,他就现离淫欲相,以此开导众生,使他立于戒、忍、慈。忍辱不是说忍受侮辱,你不要曲解,我们在前面也说过了。你买了奖券不中奖,后悔白花了钱,就是不能忍辱。一切不如意就是辱。修定时起了妄念,能切断它就是忍。中国老话说「慧剑斩情丝」、「提得起,放得下」都是忍辱。

 

  这一句偈子透露了一个消息,你想修神通的话,就要修戒、忍、慈,能离淫欲得五神通正定,就成为仙道。仙道不容易的,修成了要去哪里,心念一动就去了。

 

  「见须供事者,现为作僮仆,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帮忙别人就是供养。只供养佛菩萨,而不供养众生,也犯了戒,犯了拍马屁戒。学佛有这种心理就不对了。所以,看到有人需要帮忙,就现身作僮仆去帮忙。别人自然高兴,也可劝他学佛,是教育诱导的方法之一。我经常鼓励青年朋友去教书,真教育家要牺牲自己,是很痛苦的,与职业教书匠不一样。我难道不想在家睡觉,为什么到这里来和你们卖弄嘴皮子?就是因为这是个责任,不是针对任何一个人的责任,只要是应该做的,再累都要做。

 

  「随彼之所须,得入于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给足之。」行菩萨道的人,不论出家、在家,出世、入世都一样,看他的需要,引导他进入佛道。做好事也需要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靠般若,要有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很不容易,我们一般只讲方便,方便就是方法。度人就是教化人,你度人要使他到哪里去?是要影响他,要教化他人就要有善巧,要懂得方法,才使他能得到满足。

 

  「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现在这长偈子快要到作结论的时候了。我们在上面讲了好几个礼拜,接下来的内容,是讲学佛就要这个样子,这个「道」不是菩提道,是讲各种原则。各种的道、各种的法门无量无边,大乘菩萨道所定的路,所应该做的事,是无边无涯,没有一定的范围。你说非要怎么样才是佛道,就已经不是佛法了,佛法是圆融无碍的。所以说「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

 

  总而言之,学佛不是迷信,也不是修一切善法之功德。功德是修佛道必备的资粮,成就是由智慧而来。因此更具备无边无际的智慧,要善巧应用各种的方法,才能使脱无数众生。

 

  「假令一切佛,于无量亿劫,赞叹其功德,犹尚不能尽。」纵使让一切佛(还不是菩萨),经过无量劫数,赞叹一个大乘道的菩萨如何度人的功德,都是说不尽的。前天有位朋友打电话问我,他要送一份礼给泰国国王,准备了一尊名贵的观音菩萨像,但是又担心泰国是小乘佛教的国家,可能不合适。我说送观音菩萨在东南亚都是可以的,但是要他先数一下菩萨像有几只手,他先算十六只,后来再数一次,是十八只。我说,你搞错了,这应该是准提菩萨像,不是观音菩萨。我当时正在开会,没法和他细说。到了晚上,他到我家里,我正巧有一本刚买的五百罗汉像,就顺手交给他,用这个送泰王好了。再一想,这样的礼怕太薄了,就又找了一本中文的《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等于恭维一下泰王是仁王。这样一配,刚好。

 

  就是这么样的一桩小事,也要应用智能。学佛不要学成浆糊,整天昏头昏脑的诵经拜佛,那些只是佛法的加行而已。真正的佛法在世间,你讲话、作人、处世,没有哪一点不要用心,没有哪一点不要尽心而为,都要用到善巧方便。《维摩诘经》说「如是道无量」,你们每天念「法门无量誓愿学」,外道魔道你都应该要学、要会,你才能教化外道、教化魔。大乘菩萨道是不要走上一条窄路。

 

  「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痴冥无智者。」因此维摩居士讲了那么长的偈子,他下结论说,谁听了这样的道理,还不发菩提心的话,那真是不像人了。你写信给父母要自称不肖,千万不要写成不孝,那是父母亲去世了的人的自称。自称不肖是形容自已没有父母亲那么好,不配作他们子女之意。你写信给老师也可以自称不肖生。《维摩诘经》这里写不肖人,就是说不像人,那不像人像什么?就不用答了。这种人也是冥顽无智慧的可怜人,对他要起慈悲,并不是放弃他。

 

  这个长偈到此结束,这是《维摩诘经》的中心所在,要多注意。另外,我讲这个《维摩诘经》拖得太长,乱七八糟的东西讲得很多,把修行和各方面的知识介绍给大家。现在趁这个机会回顾一下。

 

 

讲述《维摩诘经》回顾

 

  《维摩诘经》是本很有意思的经典,很有意思这话不对,还不足以形容,应该说,这本经是真正的大乘佛法,是在世间法中成就的佛法。有两部佛经对中国的佛法影响最大,一部是《维摩诘经》,一部是《法华经》。后来的禅宗、密宗,都离不开这二部经的观点。

 

  如果把《维摩诘经》当小说来看,它的编排次序也很有意思。开始是维摩居士生病了,佛很怀念他,要派人去探病。大弟子众没有一人敢去,这位居士很可怕,大弟子都挨过他的骂,每个人都被他刮过胡子,算不定连头都是他剃的。大菩萨们也怕兮兮不敢去,只有文殊菩萨勉强愿意代表佛去,因为他是七佛之师,地位同佛一样。这里要注意,维摩居士是在生病,你说一位得了道,有成就的人会不会生病?这是很严重的事。学佛是想了生老病死,结果,出家的释迦牟尼佛、在家的佛维摩居士,两人都不能离开病。故事由问病开始,既然还有病,就还有生死,这个重点要把握。

 

  到了维摩居士方丈大小的房中,文殊菩萨带领的三万二千人,居然都进去了,然后见了面就谈生病。我们要研究,学佛有了成就的人,在这个物质世界会不会生病?一般学佛修道的人,第一个目的是怯病延年,口头上可能不承认,你也不用谦虚了,哪里不是这样?再就是想得神通,最好出国也不用飞机票,多半都是有这些目的。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生命就有肉体,有肉体就有生老病死。学佛法就是学解脱,解脱生老病死的束缚。问病的这一段,就是在反覆讨论这个严重的问题。

 

  讨论了半天,这三万二千人站着,听文殊菩萨同维摩居士讨论,这位居士可是半躺在床上,可能说了五六个钟头都不止了。维摩居士就同另外一个世界借座位,那个世界的座位有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维摩居士一下子弄了三万二千张这样大的座位,到他的房间来,居然也都容纳进来了。可是众人之中的大阿罗汉们,包括神通广大的目连尊者,却因为座位太高了,跳都跳不上去。后来维摩居士教他们一个方法,就坐上去了,这是为什么?又是一个话头。

 

  大家坐上去了,就请如何修行自心,对付自己的思想情感烦恼。这是修行第一步,大家打坐念佛最感烦恼的,就是此心不能安。维摩居士透过对答的方式,把这个问题交待了。这一段就是不可思议品。

 

  正讲到不可思议精彩的地方,维摩居士家中有一位天女现身,散下天花供养大家。花落在这些罗汉们的身上就黏住了,可是花在菩萨身上就黏不住。这花代表着什么?虽然证到了阿罗汉,天花仍然黏身,因为结习未尽,习气业力的根根没有消灭(这也是现在有人争论带业往生,或是消业往生的问题),潜伏在那里,所以还不是真正的解脱。这个地方非常重要,我们普通人尽管学佛修行,这结习一点都没动,甚至更加重了,那个我见、见取见等等,更厉害,造业更重。这个道理没有参透,是不可能成功的。

 

  由于天女的散花,引起了佛的出家大弟子舍利弗(他就是《心经》中的主角)和天女的对话,他问天女来到维摩居士的家中有多久了。天女就告诉他无始无终的道理,不要问这个多久的问题。然后舍利弗问天女,既然有那么大的神通,为什么不变成男人?天女抓到机会了,舍利弗因为是小乘罗汉,还有分别心,还有男女相之别。因此,天女当场把舍利弗变成了女人,自己变成了舍利弗。这个又是佛法的大问题,自性到底有没有男女老幼之相?解脱了生病问题、生死问题,现在还有个两性男女老幼的身相,要如何解脱,才能说是得道。

 

  这还没有完,故事发展到此,大家还没有吃饭,可能连茶都没喝到一杯。你们各位听了肚子饿吗?我们讲《维摩诘经》都有半年多了,经中的各人还是饿着肚子在听。这其中高潮迭起,维摩居士和天女先后现了神通,跟着维摩居士又说了个长偈,下面又是一个重点来了,但还不是高潮,高潮等到吃饭时再来。

 

  接下来的重点是不二法门。不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法,道只有一个,没有两个。只有表达的方式不同,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对于外道或其它的宗教,不要轻视人家,排斥人家。只要是教人为善的,都有可取之处。只能说每人的机遇、理解、需求不同,说不定人家将来的成就,超越你这自称学佛的呢。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众生,真理只有一个,现在就开始讲入不二法门品。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不二法门。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即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着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盘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然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月上菩萨曰:闇与明为二。无闇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无闇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盘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盘,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什么是不二法门?中国的庙子中,到处看到门口写着「不二法门」,就是出自《维摩诘经》。讲到庙子,现在出家人不愿意人家称他和尚,喜欢人家称他法师。过去称出家人和尚是尊称,一个丛林之下,只有方丈可以称和尚,其它都称某某师。现在都变了,和尚不愿意当,要当法师。我常感到中国的佛教很滑稽,和尚与居士,常彼此互争,都忘记了佛法是不二法门,只有一乘道。结果争来争去,你到庙子礼拜的菩萨都是在家人,菩萨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是出家的,这就是话头了。虽然跪倒拜在家菩萨,但又拚命反对在家人。在家人反对和尚,可是我们释迦牟尼本师是和尚啊!真是莫名其妙!庙子中常用的语言,都是在家人所讲的,例如「不二法门」「方丈」都出自《维摩诘经》。我们要懂得「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道理,不论身份,只论是否真正学佛。是,就要恭敬。就算不是,也要恭敬。

你是真正学佛的,就要看一切众生如父母、如佛,诸位千万要注意!

 

  不二就是一嘛,你说「一个法门」,好不好听?讲「不二法门」,文学味道就好多了,这就是文字般若,文字好,可以把境界提高。所以我们写文章弘扬佛法时,有时在夜深灯下,为了要确定一个句子,乃至一个字,拿着笔半天想不出来用什么字,就有这么痛苦。所以杜甫讲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例如,你写一篇新闻报导,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一字一句之错,对社会可能有很大的影响,是有因果的,文字般若就有如此重要。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我们前面好几个礼拜所讲的经文,都是维摩居士一个人说的,大概他说得口也干了,就赶快转话题,要在座的大菩萨们发表意见。

 

  维摩居士看到在座的诸位大菩萨,称呼他们为诸仁者,是很客气的称呼,等于现在演讲时说「诸位」。然后他出题目考人了,请大家以自己的心得说说看,大乘菩萨要怎么样才可以证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一个,真理只有一个,没有分二乘几乘的,那只是个方便说法。但是我们一说「一个」就已经不是一个了,因为一个是相对于二个来说的。所以到了中国禅宗,连「一个」都不讲了,问什么是道?道就是「这个」,是没法开口说的,讲了一就有二了。这下子维摩居士可以休息了,听听人家怎么说。

 

(一)法自在菩萨──生与灭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第一位领头站出来的是法自在菩萨,他的名字表示,他一切佛法都通了,都成就了,于法自在。换句话说,他也可以变成外道身,或魔王身来说法。在佛经中还有文殊菩萨有这个资格,文殊菩萨代表了大智慧,他是七佛(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之师,早已成佛了,因为学生们要来当校长,他只好来教书,捧学生的场。有一次释迦牟尼佛说法,木鱼敲了一声,佛还没开口,文殊菩萨就说:「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随即宣布下课,已经说法结束。佛是一切法王,也称空王。空王等于中国人称孔子为素王,素王也是空的,虽然没有真正的子民、国土、钱财、权力,但是他的影响万古长存,是帝王中的帝王。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都是一样。

 

  这法自在菩萨就等于文殊菩萨一样,于法自在,相似于佛。他讲的这一段很严重,你们研究禅宗,这个地方要同六祖《坛经》等等配合起来参究。他说,生与灭相对为二,能生灭的那个「能」是不生不灭的。以物理世界作比喻,我们看到这个电灯,接通了电源就觉得是一直在亮,其实这个放光是一个不断、极迅速的生灭现象,你去看电表在走,就是生出了又消耗了,它是生灭法。可是宇宙间的能源是不生不灭的,你找到了这个源就懂了佛法。你能达到这不生灭境,初步的禅就懂了。这可不是什么看到桃花,青蛙跳井悟道了,都是些空话、口头禅、野狐禅。可是世面上有些书写的就是这种禅,如果论起因果,是很可怕的。

 

  我们岔进来讲什么是野狐禅,唐代百丈禅师在江西说法,这说法可不是讲经,是没有经本的。说法等于是现在的演讲,丛林中说法者,在大堂中要登上一个台子坐下,大家站在下面听。百丈说法时,下面有好几百人听法,以当时人口比例来讲,等于现在几万人了。百丈注意到在听众中有一位老人,三年中每会必到,而且每次听完法之后都最后离去。后来百丈就问起老人,老人自称是后山来的狐仙化身,过去身曾经是个出家人,因为说法时说错了一个字,就堕成野狐仙五百年的果报,并且请百丈禅师为他解脱。百丈就问他说错了什么?老人说当年有人问他,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报应?(你看人家学禅的问话就是那么简单直接,你们学禅的同学问起问题来之啰唆,真把我缠死了。)他回答说,不落因果。就是说,得了道的人不受因果报应了。他因此就受五百年野狐身报应,他尚不知道错在何处。百丈就说,好!你问我!老人就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百丈答:不昧因果!答案就差一个字,你们去参参看。老人听了立即跪下,自称已经得解脱,并请百丈禅师以出家人礼仪,为他火化遗体,就告辞了。

 

  第二天,百丈上堂宣布,有位同参道友在后山迁化(死了,离开了这个身体叫迁化),召集全体僧人去做功德,为道友荼毗(火化之意)。僧人就都换上袈裟,同百丈上后山,果然在山洞中有一只死狐,有小牛那么大,就以比丘的礼节将它火化。这就是野狐禅的典故,警惕我们没有悟道的人,不要随便乱谈禅,你谈谈看!变狐狸还算是好的,变成别的更惨,那不要说百丈了,就算再来个万丈也没办法。

 

  真证得初步禅,见到了不生不灭之地,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的。看花开花落,你说落了吗?没有,年年春依旧,能开能落的那个不在花上。所以禅宗祖师说:「明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它生生不已,永远无止尽,也可以说是灭灭不已,能生能灭。

 

  就说我们这个念头,你们参禅打坐,只想把自己念头按下去,不起妄想,你在生灭法上磨什么?你管它来也好去也好,你知道念头能来去的那个,本没有动过啊!一点不要用力的,念头来了,你按个什么呢?你像是在水中按葫芦,按下去又浮起来,坐了半个钟头,唉,好累!你当然累嘛,你在用功夫按念头嘛!在生灭法里头打滚,心在参加运动会,心累啊。你知道生灭来去本不相关,法本来不生不灭,你懂了就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生而不生,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自然把生灭法切断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叫作进入不二法门,只有这一个,没有第二个。

 

  就算你打坐时有个清净的境界,这个现象是生。把腿一放,下座后同以前一样,那个清净的境界没有了,就是灭,这仍是在一生一灭中,说你在修行,那是自欺欺人的话。真修行人要得无生法忍,静也清净,动也清净,醒着,睡眠,行住坐卧,都在清净的境界中,那才可以说大乘佛法算是入门了。生灭是一种现象,不生不灭就不是现象,是心性的自体,要见道才能了解。用唯识来说,生灭是相分;见到不二法门,见到不生不灭而能起生灭的本体,是见分。真见了道,见分到了,生灭心就不起分别了,如如不动入无生法忍,就是自证分。

 

  我们的心理状况,一切的思想感觉,譬如一池清水,或是平静无波的大海,这是本性。大海起了波浪,每个波浪都是生灭,一个浪起了又消了,下一个浪又起了,就像思想,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这个是生灭。你觉得是动态,可是也不是动态,波浪是水,平静无波能起波浪的也是水,水的自性没有动过。所以说,「全波是水,全水是波」。

 

  小乘怕生灭法,硬想把思想妄念灭了,什么都没有了,认为这是得定。其实错了,你思想感觉没有了,那还是个波浪,是什么波浪?是平潮,不是高高低低的潮水,可是平潮也是潮水!如果认为这样是道,是空,是属于小乘的偏见。所以小乘的人不敢动念,如此空定,最多八万四千劫。我们凡夫看好像是很长久了,觉得很羡慕,可是在定中的人感觉只像弹指一般,就像睡了一觉醒来而已。睡醒了还是心动了,还是生灭法,所以不是大乘的解脱。

 

  大乘的解脱是要知道生灭就是不生灭。我们现在在说、在听、在看,都是念头在生灭。能起生灭的「这个」是没有动的,也没有生,也没有灭。不起分别心,管你生也好灭也好,如如不动,就得无生法忍,入不二法门。这不只是在盘腿时如此,要在入世,尤其在不为自己,为别人忙乱之中,处处体会这点,才是真正修大乘。

 

  禅宗用文学来表达就很有意思。大家都知道五代时有位李后主,他诗词都很好,不过成本很大,造就一个大文学家而成为一个亡国皇帝。他是亡国之君,痛苦很深,所以诗词就很好。还有一个亡国之君隋炀帝,他也是对文学有兴趣,又嫉妒下面的人文学比他好。不止帝王,几乎所有的领导人,乃至一间公司的主管,都怕下面的人本事比他高。如果不能干的人,主管嫌你能力不够,太能干了又会嫉妒你,这就是人类的毛病。

 

  五代南唐的冯延巳作了一阕词,讲「吹皱一池春水」,本来水面平静无波,春风一吹,水面就皱起来了。后来他上朝,中主李璟就问他,「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同你什么相干?我们就借用这一句,改成「吹皱一池春水,生灭干卿底事?」。如果用禅宗祖师的手法来说,若有人问:要如何修到无生法忍?他就可能会答:「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下去!」这就讲完了,生灭就是不生灭。

 

  刚好像我们现在讲经,教室外面的声音很大,都传进来了(此时室外有人大声说话),对你有没有妨碍?没有?好!你从这里懂进去,修行就对了。此心不起分别,外头的吵闹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没有什么值得厌恶的。听念佛的声音同吵闹声音一样的,「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如此一笑,佛法就在前面,你还去哪儿找?非烧香打坐不可吗?学佛就是解脱自在。你看,外面现在又不说了,对你一点没有妨碍。如果你起个念头,我们在听经,他在干扰我,那你的心里就起烦恼痛苦,经也听不进,什么都乱了,最好就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的不二法门。嘿!这在密宗来讲,就是传你大手印了!大手印不是武打功夫或气功,大手印就是大心印。

 

 

(二)德守菩萨──我与我所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这是第二位起来报告的菩萨,他名字代表了道德成就。任何众生一有了生命,就由根本业力带来了我见,见是观念。如果这个见能够解脱,就差不多了。学佛的人讲无我,都要别人无我,自己还是有我。无我还先别讲,能忘身,忘掉自己身体,就很难了。我每天很忙,有时疲累到了觉得头和脚位置都颠倒了,累到这样程度,晚上还要来这里上课。我是随时准备下一秒钟就倒下去的,充其量走了,根本把身子丢开了,死在医院和死在路上差不多,也不是差不多,是完全一样。该做什么事就要做到死前最后一秒钟,把身忘了,你就没有事了。所以一切烦恼痛苦是由身而来,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身体这个障碍是非常大的。

 

  能把身见丢开了还不是无我。真无我是身见、空见都没有了才是。学佛的人要修到无我,谈何容易!学道的人,像你们很多人学气功的,常来问我,我都说很好,这不是敷衍你,是真话。练气的功夫有二百多种,你学不完的,我也没时间教你,都是用鼻子和嘴巴在玩。但是你说能玩到不死吗?没有的,呼吸还是生灭法!吸进来一定呼出去,是不能停留在身体哪一个部位的。想要气住丹田是不可能的,女人尤其不能这么练,会血崩,子宫会出毛病。男人去玩,会把肚子练得又厚又大,算不定跑个什么东西进去,是什么东西不讲了,讲了吓死人。道家讲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得道了就粉碎虚空,连空都不要了,这不是同佛一样吗?谁叫你去气住那里,还会怕漏气吗?气越漏掉越进来。所以这些练功的人没有智慧,都在自欺。不过我当年也是这么玩过来的,懂了之后,去你的,我没有时间搞这个了。

 

  因为有我,就有我所。什么是我所?太太是我的,儿子是我的,财产是我的,名誉是我的,全是我的。不信,你把旁边同学的《维摩诘经》拿过来,他一定说这是我的,我所就来了,我之所有。中国人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譬如有人借钱给别人,不期望人还,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你用我用都一样。这个人就了不起了,好像得道了。但是牵涉到他的身子就不同了,这个身子还是我的。他只把第二层所有看空,基本所有仍然看不空。甚至有人能在生时慷慨捐出自己的器官给急需的人,这个人可以学佛了。大家能做到吗?还不要讲身子,要你牺牲一点点利益为别人,恐怕都做不到。很多学佛的人,故意逗他一下,要个他喜欢的东西,他马上就没有道了,变成了阿修罗。

 

  「我所」是由有我而来的,那这个我在哪里呢?我不是指这个肉体,如果医生说你要挖掉眼睛才能保命,你一定同意牺牲眼睛。再告诉你连嘴巴也要拿掉,你也会同意。因为这器官只是我所,不是我。我究竟在哪里呢?这就要找了。佛说了四十九年法,都告诉人无我,到了他要走之前,告诉大家有我。我们只好苦笑,他老人家怎么这样哄人!他一出世,就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到了悟道之后,出来当了教主,就处处告诉人家无我、无常、苦啊、空啊。涅盘之前才说:「常、乐、我、净」,完全相反了。这是什么话啊!其实他没有骗我们,他此时告诉我们,不生不灭所以是常的道理,得到了这个真我,永远是净土,净土就在这里,永远是极乐的。你研究佛的一生,拿来作话头,参究参究就明白了。

 

  此地,德守菩萨为大家说,我与我所是对立的,凡夫放不掉这个我,所以有我所需要,我的存在……都来了。「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注意,他没有说无我是不二法门,你说有我、无我都可以,这叫不二。禅宗就说是这个,这个就是那个,没有名称的,连不二法门都不说了,你懂了就是道。

 

 

(三)不眴菩萨──受与不受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不眴是眼睛瞪着,眨也不眨一下,也不左右看,这其中就是修持方法。这位菩萨的眼睛昼夜不闭,像鱼一样。所以敲木鱼代表像鱼一样,昼夜精进。禅宗三祖的《信心铭》有几句话:「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你们学禅的,应该能够随口背来,不用脑子去想。他说,如果眼睛不昏沈,就不作梦了,不止是夜里作梦,我们白天瞪着眼睛都在作梦。心中不起分别念,入不二法门起无生法忍,就不生不灭万法一如了。

 

  有的同学我教他修个法门,他们都在自欺,自以为懂了,自以为是对的,我就懒得管了。真学佛要有大丈夫气概,真对了就一路深入进去,一修就到底,哪有这么多的啰唆。学佛是上上智人学的,一般的人,你不管怎么修,这一生种一点善根,少犯一点毛病,来生好一点而已,真谈佛道是谈不上的。你说那个人得定了,气脉通了,不要瞎扯,在我面前走两步路就看出来了。那个眼神定了吗?气脉通了吗?一看就知道了。

 

  受,是受阴,是身上的感觉和心理上的感觉,领纳谓之受。现代人讲的享受,就是受阴。气脉通不通也是受阴作用,搞气脉都是在玩弄感觉。什么是不受?例如睡觉睡得很沈,冻了也不感觉,到真冻醒了感受才来。实际上你睡着时,感觉还是有的,不过意识进入昏迷状态。温度低了,你睡着了也自动会缩成一团,下意识还是在感受。觉得打坐坐得好,很舒服很清净,在一片光明中,这已经很难得了,可还是在受阴境界,还在感觉。等感觉感受也空了,又高了一个层次,但还不算大乘佛法的究竟。不眴菩萨说,感受和不感受是相对的。完全没感觉不是佛法,吃麻醉药不是更快吗?修持到了仍然知道感觉,但能空得掉,不受一切,清净不受,连空也不受,那才是不可得的境界;也就是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达到了不可得的境界,就无取也无舍。用不着把空、清净抓得牢牢的,这个是取。大家学佛都在取舍之间,这是做生意的心态,看能赚钱就做,不能赚钱的不做。今天拜佛了,好清净,就认为自己只能这么做,要你换个方式,就不行了,这就是有取舍了。取一法而舍一法,抓住一面也抛弃另一面,那不是大乘佛法,还是在感觉境界中玩而已。有什么清净与不清净?我们坐在这里,一点也不清净,有个老头子坐在那儿吹牛,还有外面车子往来的声音,哪里清净得了?可是你们觉得坐在这里很舒服,这受与不受是唯心作用,都是自己玩出来的。若你不取不舍,就可以达到无作无行。

 

  无作是大乘的三法印之一,你作功夫就是在造作,你天天向某一方面作,当然这一种感觉就来了。能到了无作无行境界,自然非常自在解脱,这样叫作入不二法门。

 

  注意,这是第三位作报告的菩萨。《楞严经》上有二十五位菩萨,向佛报告自己的修行经验,所以《楞严经》是非常可贵的。《圆觉经》上有十二位菩萨,报告自己的修行经验,都是在向后人传法。现在《维摩诘经》有这么多菩萨出来作报告,不过都只讲原则性的东西,也是很好的。

 

 

(四)德顶菩萨──垢与净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位菩萨的道德修养到了顶了,这是抽象的观念。讲实际的功夫,大小乘有个共通的功夫法门,叫作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其中的顶,是在生命身体有实际的功夫。所以德顶不止是抽象的,还说明他实际功夫到了顶的境界。

 

  脏和净是相对的,学佛的人想往生净土,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秽土。佛也说这世界是五浊恶世,一点没有好留恋的。但你不要被释迦牟尼佛瞒过去了,他因为在教幼儿园,只好那么讲,叫小学生要注意卫生,小心细菌。但是什么是真的干净,什么是真的脏,那是很难讲的。你去餐厅吃饭,端上来的很香,你去厨房看看;你爱吃蜜饯的,去做蜜饯的地方看看,苍蝇都在上面屙屎呢。

 

  所以垢净都是唯心的。佛说我们这个世界是污浊的,但是他在别的经典上,又说这个世界干净到极点了,在本经上就曾这么讲。尤其要想快快成佛,就要到这个世界来,比去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快。因为这个世界有坏,就有刺激,容易回头。你们常抱怨环境不好,同学不对,这个那个的,这都是菩萨跟你在一起的啊!就是因为有好的坏的才能刺激你,不要只要求人家都是好的,人家都是好的话,你就没法成佛了。

 

  了解了垢的实性,就无净相。你觉得香水好闻,直接去闻香精,一定受不了那个味道,香精要掺薄了才变成香的。乾隆时有个回族的妃子叫香妃,其实是身上的体味重。所谓净土也是脏的东西变出来的。我们身上的衣服有化学料子的,那化学提炼出来的东西本身是很脏的。见着了垢的实性,就无所谓干净不干净,没有了净垢分别的观念,就是顺于灭相,就是入不二法门。没有真垢的,也没有真净的,垢净都是唯心作用。

 

 

(五)善宿菩萨──动与念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夜里叫作宿,过去中国的天文有分二十八宿,就是星座到晚上投宿在某一个方位,这叫作星宿,是某星座到晚上出现的方位。但是这个方位不是固定的,从初夜到天明,它的位置一直在变,每月的每一天也不同,所以也可以由观星宿在天体上的位置,知道日子和时间。当年在四川的乡下,旅馆都有副对联:「未晚先投二十八」(是二十八宿,不过故意不写宿字,这个地方晚上可以早点睡觉投宿),「鸡鸣早看三十三」(是三十三天,早上天明可以早点动身),这是内行人写的。

 

  善宿的意思是这位菩萨真得到好的休息,得定了。你们想得大休息,得大乘定的,要注意他的报告了。大乘的定不是念佛、念数息、念止观的小乘修法,而是以无门为法门。你能够腿一盘,以无门为法门,好了,那已经得定了。再者,有本事的,打坐时睡觉,若真睡着了不会点头的。图画中的老僧入定背是弯的,这哪有入定?我叫这作弯弓定,月如弯弓,少雨多风。你真能睡个七天七夜不动,也差不多了。一般人称这是睡着,如果是睡着了,能七天七夜不动吗?

 

  动和念是两回事,妄想谓之动。你们搞数息的,我告诉你不用数了,一天二十四小时呼吸多少次,医学上已有统计了。念佛也算是念了几万遍了,那么多万遍,你存在哪家银行了?这都是动相。

 

  念不动了,身就不动了,就得定了。定了的身子一定会端正的,不如此就不对了。所以讲气脉也还是有道里的,气脉通了使你强身,身若不强,你坐着弯腰驼背的,坐个一万年也枉然,这都是秘诀。真的不动了,妄念不起,就无念了。我问你们,打坐坐得很好为什么要下座呢?你说时间到了,这是身体觉得时间到了,还是心里觉得时间到了?你以为是腿不舒服了该下来了,其实是心的问题。以前说过,假使有人用枪指着你,敢动一下就杀了你,你两条腿再麻也不动了,所以是心动。

 

  所以「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到了不起分别境界,就是得定。这不光是打坐如此,日常做事时也要能如此,不起分别,做了就把它放掉了。所以有时同学问我刚才讲些什么,我还要他讲给我听,因为我讲了就丢了,好像上台卖唱一样,唱完了就算了。要无往而不定,无时而不定,才真是大乘佛法。

 

  善宿菩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定和休息。像这一位同学,坐在这儿一面听,一面看书,还一面在摇椅子,心都不能专一。大家在这地方要体会,可见都是在散乱中,自己不知道,要能体会这个净念才行。

 

 

(六)善眼菩萨──一相与无相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善眼同不眴有什么差别?所谓佛以慈眼观众生,所以画佛不难,可是要画佛的眼睛真难。我要一位同学替我画张菩萨像,过了两个月画好了,我看了一下,觉得差不多了,但是交待他点睛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好坏都在此了。尤其是画佛像,眼珠子点对了,跟活的一样。我要这位同学点睛前吃三天素,沐浴净身后,打坐静下来,等灵感来了,拿笔就点,包他成功。善眼是有智慧之眼,看一切都通达了。

 

  看相的人,看人心地如何,智慧如何,是先看眼睛。就这么一对眼睛有千万种不同形态,但是不论什么形态的眼睛,修行到某一个程度时,善眼就出来了,自然变得慈祥。你们抱怨眼睛不好的,要知道那是可以经由修行转的。眼睛不好就是病,病由业生,业由心造,能转心就能转业。若此心不能转,又有什么用?

 

  善眼菩萨的报告说「一相无相为二」,佛法中有个大法门叫作一相三昧,另有一个法门叫作一行三昧。什么是一相?就是禅宗祖师说的「打成一片」,行住坐卧都是那个境界,这也就是一相三昧。若你只是上座有禅,下座无禅:口中有禅,心中无禅,那有什么用?就算你在修行,尽管你在说佛法,也是造业,说不定错误引导人家,一字之差五百年野狐身啊!有当老师的同学要特别注意,误人子弟是罪过无边的。像我当年有几位老师把我误了,可是我还是很尊敬他。前些年香港一位同学,印了一篇不署名的文章给我看,我顺手用红笔在上面改了几处,其后这位同学说忘了告诉我,文章是某人写的,我一听,那人不是我十几岁时候的老师吗?想想这位老师,当年我很崇拜他,现在看起来有些地方是不通的。

 

  相,就是境界。念佛有念佛的境界,止观有止观的境界,学密宗观想有观想的境界。学密宗的观想,每一个坛城(道场之意)观想起来都不同,每一个佛像观想起来也不同。

 

  我们学佛修行要能做到不着相,怎么样是不着相?就是不跟随一切现象而转。如果以为现象只是我们身心以外的现象,这样的观念对佛法是不够深入的。我们反转过来看,内在的一切境界也都是外相;换言之,自己心性之体所起的一切现象都是外相。例如,有人打坐,因为生理上的气机,地水火风的作用与心理上的宁静,拿物理观念说,彼此磨擦,就看到一些境界。这些境界都是相,是外相,不是道体。这种外相多半是由于生理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如果认为这种现象是道,久而久之就入魔了。这个魔不是什么鬼,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最后搞成精神分裂。这个道理就是因为自己着相。

 

  到了没有境界了,就是无相,这是与一相相对的,就成了二法门。实际上,无相还是相,空也是相。无相是空吗?这只能勉强这么说,真正说来,空也是相。所以《心经》上观自在菩萨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那么无相在哪里呢?无相在有相中。这比较难悟进去了,「一相即是无相」,因为相是生灭法,不住的,了解了,当下即是,一相就是无相,不用另外再去找个无相。但是也「不取无相」,所以你守住个空也不对,你起心要取个无相就又着相了。其实,一相也可,无相也可,正如同我常告诉大家的:「有时且念十方佛」,起有相念佛之心,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事闲观一片心」,是无相境界,是禅。这是禅净双修。如此有相无相「入于平等」,没有矛盾对立,那就是入不二法门。净土与禅,净土与密,都是不二法门。

 

  我们作个实验,你看书上这个「二」字,大家都了解两横是二的意思,这是因文字相而意识到它代表的意义。你如果不通过思想意识,只盯住看「二」,过了一阵子,你会认不得了,不晓得是什么。因为这两横是个观念,所以你看这个字懂它的意思,联想到二的观念,后面是有个意识的作用。这个文字本身,在我们眼前是个相,它本来是空的。你打坐想证得空相,很容易,就写个大大的「二」字,放在眼前盯着看,看了一阵就不知道在看什么了。所以一切现象本身就是无相。

 

  这一品中,讲了许多不二法门的道理,很多都可以用现实体验,进入道体的境界,你们自己要留意。

 

(七)妙臂菩萨──声闻心与菩萨心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妙臂的名号是形容佛法有两只手臂,一是小乘声闻乘,一是大乘菩萨乘。大乘道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小乘道绝对出世。如果小乘道入世了,就不再是小乘,已转入大乘了。

 

  大乘在梵文的音译是摩诃衍,摩诃是大的意思,后世照巴利文翻音就成了马哈,摩诃衍就成了马哈亚,就是大车子的意思。中文翻译就不直接翻成车子,而用了「乘」字,也有车子的意思,但是更着重装载的意义,有交通工具的功能。装载量多的,就翻成大乘,心境狭小见解不大的,就翻成小乘。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解脱人生烦恼,而到达超越世俗的眞实地,所以乘大车子去也可以,乘小车子去也可以。当然,乘小车子的容易小器,路旁有人想搭车,因为车小载不动,只好拒搭。可是乘大车的菩萨,只要路旁有人招手,他就停车,甚至你不招手,他也停到你面前,邀你上车。

 

  大小乘就是佛法的两只手臂。没有小乘,显不出佛法的清高。但是光清高也没有用,那是放在山顶上欣赏用的。大乘菩萨道不是标榜清高的,它能藏污纳垢,包容一切,好的坏的,善的恶的,无所不容纳。菩萨心以大慈大悲为主,这是菩提心的基础。菩提是梵文觉悟的译音,因为中文的觉悟不能全面表达菩提的意义,所以保留译音,不翻译。学佛的人不能悟道,就是因为没有深切地发菩提心的缘故。大乘菩萨悟道成就之后,更是以大慈大悲为行门,来爱护一切众生,这就是菩萨心。

 

  声闻心是自了汉,就是老子说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也是出离心,对世间一切厌离,采取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所以声闻偏向走空的路线,躲在清净中,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我们在家人,有时厌烦了,小乘之念不觉油然而生,真懒得管了,懒得管就是放弃,想躲到山中闭关去,这种就是小乘的心理。一般人都十分欣赏这种心态,中国有无数的诗词,都歌颂这样的境界,充满了小乘思想。譬如「闭门不管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桃花源记》及《五柳先生传》等文章都是。

 

  再如前几年,美国「嘻皮」圈中,很流行崇拜寒山和拾得,据说他二人一个是文殊,一个是普贤的化身。寒山作的一首偈子: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 教我如何说

 

  更是广受学禅的人所喜爱,你打坐用功能到达这个境界,就了不起了。但是这个境界是声闻心,小乘的境界。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澡雪精神」,干净如白纸,一粒灰尘都没有。我们都很希望能到达这样的境界,可是纵然到了,还是声闻心,不足以入菩萨道。

 

  福建漳州保福本权禅师,见到许多人喜欢寒山这个偈子,就对大家说,这偈子所表达的是清净面,是法身一边的事,够不上圆满报身和千百亿化身。旁人听了不服气,就请他说说自己的境界。他就说:

 

    吾心似灯笼 点火内外红

    有物堪比伦 来朝日出东

 

  这个偈子表面看是反寒山,是二法门,实际上,灯笼和明月是不二的,真悟进去了,可以把二首偈子合拢来。寒山讲的是法身的清净面,这位禅师讲的是法身起用的一面。道家有位成仙的人,他仙逝之前写了首诗给他的弟子,最后一句是「心头热血比丹红」,我当年读了这句诗,非常佩服,这是一个得道之人应该有的心。

 

  妙臂菩萨在这里说,大乘的菩萨心,与小乘的声闻心是对立的,是二。可是不论大乘小乘,起心动念之际反观内照,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没有大乘小乘的分别,这样就入不二法门。

 

 

(八)弗沙菩萨──善与不善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弗沙是译音。对这些菩萨们所作的报告,大家可以参考老古新出版的《维摩诘经集注》,里面收集了传统注解。我介绍的方式是用现代的观念,使大家容易修证。

 

  其它的经典或者会用「善、恶为二」,此处鸠摩罗什法师却翻成「善不善为二」,这是《维摩诘经》常见的笔调。不善就是恶,但是不用对立的「恶」字,而用否定的「不善」,意思是比恶还坏,文学上也比较美。你们搞翻译的同学,要留心佛经上这些句子的文学技巧。

 

  我们一般人的心理,都是将善恶分得很清楚,例如小孩子看电视,常会问父母剧中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其实这个善恶的观念,只存在形而下的世间,但是在形而上的道体上,不但没有恶,也没有善的存在。真正得道的人,善恶两头都不起。若能不起善与不善的念头,就进入空无相的本际,而通达佛道,进入不二法。

 

  所以,有时我们到有些宗教团体或是教育团体时,原本以为是很清净的,哪知道更烦,听的都是人我是非。为什么如此?因为没有做到无相,仅在外表追求道德行为。中国宋朝时理学发达,理学就像是佛教的律宗,讲的是作人的道德规矩。可是宋朝后来积弱不振,党争不断,与理学的发达不无关系。都是君子与君子,小人与小人之争。究竟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搞不清楚。结成许多派别,互争学术和行为善恶的意见,国家也完蛋了。后世对这些理学家的评语讲得好:「平时无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一点用也没有!平日道貌岸然,头头是道,到国家出了大事,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上吊投海的份。

 

 

(九)师子菩萨──罪与福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师不是狮子,是人天之师。罪就是普通讲造业,福是修福报。人有福报是善行来的,遭遇烦恼是宿世业力和今生的行为来的。罪与福相对,同善与不善有密切关联,人活着都是受罪,尤其是年纪大了,更会受生老病死之苦。完全无病无痛,心境永远是快乐的,这是最大的幸福。能这样就是福报中人,福报不一定是钱多或是地位高,钱财愈多、权力愈大,他的烦恼可能比一般人更多。

 

  所以什么是罪,什么是福,很难下定义。中国儒道两家的观念看来,什么是幸福?知足常乐就是。人能安于现实就是幸福,但是人类的心理,不论古今中外、男女老幼,统统是不安于现实的,这是人的通病,所以统统没有幸福。真正的幸福在哪里?就在禅宗讲的,「当下即是」,就在现在这一剎那。你现在有张椅子坐,手中有本《维摩诘经》,不管它是二是不二,就把心一放,那管你是讲佛经也好,歌星唱歌也好,安于现实马上就舒服了,这一下就是福,就在一念之间,这就是不二。

 

  刚才搭一位同学的车过来,他开上一条刚刚新修好的公路,然后告诉我这一条叫马杀鸡路,我被搞得摸不着头脑。他解释因为路修得不平坦,车子开过去,一路在颠,就像公路在给我们按摩,我听了哑然失笑。如果换一个心态,那不一边开车一边骂施工的单位才怪,这就是个安于现实的例子。由这个罪与福讲到马杀鸡,你看它明明是受罪,给人又捏又搥的,还要吩咐师傅重一点。嘿,再重一点就痛死人了,轻微的痛和刺激,我们把它当享受,在受罪当中求福。可见罪与福只是我们观念的区别,因一念感受不同而生,它们的本性

是一个东西。

 

  再举一个例子,东南亚盛产的榴莲,号称是水果之王,但是很多人连闻那个味道都受不了,不用说吃了。我生平第一次吃是二十多年前在国外,招待我的朋友极其慎重地端出来时,那个气味真不敢恭维。但是同桌一班德高望重的朋友都说这是珍品,劝我试试。既然如此,我就把心中负面观念拿开,当成是好吃的吃。头三口真不好吃,不过我装作好吃的样子,到了第四口,我吃出滋味来了。从此就敢吃榴莲了,每次碰上了也吃个一两口。这真像是北方人吃臭豆腐一样。你能把感受观念拿掉,受罪与享福都是一回事。

 

  有位同学开始带人学静坐,他告诉我有一个问题,学静坐的人真到了空的境界,每个都会害怕的。我说,你们是穷小子发了财就忘了穷。一切众生都怕空的,都抓着个有。《金刚经》说,如果能在空的境界来临时不怕的话,这人的善根是过去生亲近了无量佛所种下的,空对他实在是一种享受。一个人单独过生活,那种寂寞和无聊,能够当成享受才能学佛。享受与不享受,罪与福,只是在一念之间,不是两样,如果当成两样就是有分别心,是不能学佛的。

 

  能了解这个道理,就不是普通的智慧,是金刚慧。金刚是形容颠扑不破的意思。有这样的智慧,自然不受一切相对理论所束缚,连解脱束缚的观念也没有了。如此,是入不二法门。

 

 

(十)师子意菩萨——有漏与无漏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着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现在慢慢地走入佛法修持的正题了。修持佛法得道,是得无漏果。佛法同一切外道所共有的神通有五种通:天眼通(现代有人称第三眼)、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不共有的是第六通,就是漏尽通,是外道做不到的,若是外道也修到了漏尽通,那就不叫外道了。

 

  什么是漏?我们的六根都在漏。这一代年轻人眼漏得很厉害,近视眼特别多,在电视和日光灯影响之下,眼睛的精力损耗特别大。不知道你们怎么样,我读书非要用普通的灯不可,日光灯对我来讲,闪动得太厉害,眼睛受不了。当年我每天看二十卷经,几乎除了吃饭、上厕所、睡眠之外的时间统统在读书,真做到了手不释卷、眼不离卷,字又那么小,还要作笔记,这么弄下来,眼睛也没弄坏。当年的灯是油灯,用一小盘花生油和棉灯蕊,如此而已。现在的灯很亮,很多书用全白的纸印,这样也会伤眼。所以我们出版的书,都不喜欢用太白的纸,外行的人还问我们,为什么用比较差的的纸印书。

 

  我们的生命就一直由六根在漏,不要以为只有漏丹叫漏。除了前五根,你的思想烦恼不能停的话,意根也在漏,当然不能成道。得阿罗汉就是得无漏之果,是真正入定,六根不动了,内外皆绝。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有四句话,是小乘法门的极顶,也是无漏法门的境界:「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一切外缘都放下了,内在连呼吸都不动了,内外皆绝,就心如墙壁,才可以证入无漏的境界。这境界就是小乘无漏果的极果,能做得到前面三句话,至少祛病延年不成问题,而且可以由小乘入于大乘道。

 

  大乘菩萨是入世的,其实入世的菩萨随时都在漏,无时无刻不在消耗。譬如有同学出去教书,回来后对我说,老师,我现在才知道你的痛苦,教笨学生之痛苦,真不如自杀算了!我对他说,这就像人家说,养子方知父母恩。他接着说,第二个痛苦是身体吃不消。他还不到三十岁,身体都快垮了,漏得非常厉害。道家说法是,「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你再好的功夫,开口讲几十分钟之后,功夫就垮了。烧饭的火候要够,如果一下生火,一下灭火,自然无法成事。修道也是一样,教书不能不动思想,动了意,火工就消了,道也修不成了。大乘菩萨入世是利人,不是为了利己,全盘牺牲了自己,一直都在有漏的境界。

 

  所以有人问我,耶稣是不是菩萨?我说绝对是菩萨!他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所以不要用宗教外形来看人。在那个时代背景,他要劝人为善,只有那个办法,最后牺牲了自己。他最后讲,自己是为世人赎罪,这种心境是没有埋怨痛苦,是行菩萨道。我觉得他的伟大,是最后被钉上了十字架,流出来的血是红色的,表示自己是普通人。所以行菩萨道是有漏的,要达到无漏之果,只有行小乘禅观的路线。

 

  但是小乘罗汉的果位并非究竟,即使入定,终究要出定。出定就会明白,小乘的这个有余依涅盘非究竟,必须由小向大,转向大乘。所以师子意菩萨说,有漏与无漏是对立的境界,如果了解到,真正大乘菩萨就是在有漏有为法中,证得无漏无为法的道,就证得平等法门。不起有漏、无漏的分别,不着于小乘的清净、非出世之相,也不着于大乘的非入世之相。既然不着相,入世出世都一样,这就是入不二法门。

 

 

(十一)净解菩萨──有为与无为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净解菩萨是表示,真正到达了诸法皆净的境界。解是见解、知解,我们学佛就是为了得到知见上的解脱。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是有所修为,凡是有所依持的方法,都是有为法。例如念佛、数息,或是静坐时用意识求个空的境界,都是有为法。一切的世间、出世间法都是有为法。大彻大悟,成佛的人,才真正到达无为法。无为大致分两种:有余依涅盘,习气没有完全断根,依空为究竟,是罗汉果;无余依涅盘是佛境界,一切习气净尽,「净解」了,是大无为境界。涅盘翻成中文有时候就是无为。

 

  一般观念以为,修有为法的不是外道,就是魔道。例如守窍、练气脉、念咒扶鸾等,有所作为的皆是有为法。世间观念是把有为、无为分开的,真证了道的人,看有为无为只是观念的问题,皆是唯心所造。假如真能心如虚空(这是彻底的虚空,不是意识造出来的,否则又成了有为法),就能够将有为无为合一。换句话说,就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都没有妨碍。如何达到呢?就是要有清净慧,绝对清净的智慧,以智慧而得解脱,这个就是不二法门。

 

 

(十二)那罗延菩萨——世间与出世间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那罗延是梵文的音译,那罗延菩萨就是金刚大力士菩萨,等于密宗的金刚藏菩萨。这名称代表颠扑不破的意思,在任何时间环境都不会被打倒。显教表现的菩萨,多半是慈眉善目,眼睛半开半闭的,这是顺世之法,顺应世间人的观念,认为修道的人应该这么善良的。显教认为,用恶眼瞪人都是犯菩萨戒的。但是菩萨也有走逆法的,因为光是善良不能教化所有的人,有时要用相反教法,显金刚怒目相,让人看了畏惧,因而不敢起妄念。手段不同,目的却是一个,都是为了教化众生。在山东青岛有个名山叫崂山,本来是道教圣地,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有些得神通的大阿罗汉发现,这崂山也是得道菩萨的道场,因此崂山就叫作那罗延窟,有时看到有些书的作者称,成书于那罗延窟,就晓得他是在崂山写成的书。

 

  前面讲到净解菩萨,对有为无为法达到了不二,不起矛盾,然后能够入世。大乘菩萨都是走入世法,所以佛教所塑的菩萨像,几乎没有出家相,除了地藏王菩萨,这我们提过很多次了。真正要入世,必须具备金刚颠扑不破的精神,就是耶罗延菩萨报告的境界。

 

  一般用二分法看出世和入世,如何做到那罗延菩萨所讲的出世和入世不二呢?要靠内在的修养。当我们在入世的时候,一切的作为、起心动念,要能当体即空。用禅宗的话讲,叫当下即是。你入山修道,在没有见到空性之前,人了山仍然有烦恼。如果在入世中做得到当念即空,不受世间法影响而动摇,用不着入山已经出世了。就是说身不出家,心已经出家。在世间而念念本空,既不散乱,又不昏沈,心中没有紧张忙乱,这样叫作入不二法门。这位菩萨的名号就告诉了我们他的修持路线,是不离世间,修出世间法,而最终成道。这也是六祖在《坛经》中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十三)善意菩萨──生死与涅盘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盘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然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位菩萨的名号很容易了解,但是这个善意还有另一层意义:善于了解意识的应用。意识解脱了,妄念就已经空了。拿唯识来讲,悟道人的第六意识就不叫第六意识了,而是转识成智,变成了智慧的境界,叫作妙观察智。这里的善意,是讲妙观察智的作用。善意菩萨是意识已经转了的人,可以了生死,分段生死是绝对了的。

 

  我们欲界的凡夫,都在分段生死之中。我们的生命本来是永恒不绝的,但是在现象上看有生死,活了几十年就走了。这在整个生命上看来,是个分段的作用,因此也就有轮回。修持有定力的人,就超越了分段生死,到了色界以上。这样了生死了吗?例如古代常见记载有人可以预知什么时候要死了,就先通知别人,到时两腿一盘就走了,很自在,现代这样的人不多了。一般人看来,能修行到这个地步,好像是了生死了,其实还不一定。他能了这欲界的分段生死,还未必能了根本的变易生死。变易生死是很细的,由色界到无色界是变易生死,我们不详细报告了,大家离这境界还早,现在只要先有个概念,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总合起来都属于生死问题。

 

  真正能彻底了生死的,只有成佛的人,证得涅盘。涅盘不是死亡,是不生不灭。生死和涅盘是两个对立的现象,你们很多人喜欢学禅,讲悟道,悟了作什么?悟了就证得涅盘,了了生死。当然你们同我一样,讲了半天不但不能了生死,连病都不能了,还随时在感冒中。当然,禅宗祖师们悟了道就没有生病,没有感冒了吗?不见得,也会有病。我佛如来也曾有病。但是虽然在病中,在老死中,与一般未悟道的凡夫毕竟不同,同中有不同,共业中有不同的别业。

 

  真正的涅盘是不生不死,如果说是道家的长生不死,那不是涅盘,还是要再来的。长生不死是生死两头中间的一小段,在大问题里头,他还是在生死中,这个观念要分清楚。

 

  真证到涅盘的人,是像学佛人常说的「跳出三界外」。我们可以问一个假设的问题,你跳出三界后,是要跳到哪一界?佛法只有讲三界,如果「没有」可以算界的话,那它就算第四界了。可是「没有」怎么算是界?那么要跳到哪里去,就值得研究了。所以了生死证涅盘,涅盘究竟在哪里?涅盘就在生死中,这个有为世间就是涅盘,不生也不死。

 

  生死在何处了?生死就在生死自性中了。生死是一个现象,能生能死的那个东西不在生死中。所以说「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也用不着去了生死。生死只是形态上的生死,自性上没有生死。人生最恐怖的问题就是生死,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就没有烦恼的束缚。既然没有束缚,我何必求解脱呢?既然没有怀疑,我何必求真理呢?既然没有障碍,我何必修道呢?了了生死的人,在生死自性中就是解脱,没有东西绑住你,也就不然不灭,不然就是不生。能够这样理解的,就是入不二法门。

 

  五代有位秀才居士张拙,去向石霜禅师问道,禅师问他叫甚么名字,他说我叫张拙。禅师说,找个巧都找不到,哪里来个拙呀!他就悟道了!也不用修白骨观或是念「唵嘛呢叭咪吽」。他悟道后就作了一首偈子: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 六根才动被云遮

    破除烦恼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罣碍 涅盘生死等空花

 

  佛法到了中国,变成禅宗就用文学的境界,几句诗词把最高深的佛道表达完了。这偈子的最后一句,说的就是涅盘就在生死中,就在烦恼中,有自性清凉之地。证到这个境界的人,就可以如《楞伽经》所讲,得「意生身」,真得了「意生身」就是善意菩萨的境界。

 

(十四)现见菩萨──尽与不尽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现见菩萨在《华严经》上也有出现,他就是普贤菩萨的境界。普贤就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普贤菩萨在哪里?就在你眼前。你说没有看到骑着六牙白象的普贤菩萨,他说不定就在你口袋中,普贤菩萨是无所不在的。

 

  「尽」是边际,尽就是到底,不尽是永远不到底。尽与不尽,在观念上是对立的。「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真正悟了道的人,悟见自性本空,那所谓到底、不到底,都是不到底相。到底、不到底,是我们人为的观念,这宇宙是无量无边的,现代的天文常识都知道,这虚空是无尽的,太空中像我们这样的银河系统是算不尽的,同佛经所说的一样。何以称它是无尽?这无尽相就是空。你们说今天打坐比较空,我就了解,你那个空,大得像个小洞而已。空!那只是你意识的一点清净境界。你那凡夫境界的意识透不过去的,你怎么幻想也透不过去的。能透过去你就解脱了,那就可以了解一点无尽相。

 

  听了现见菩萨这一句话,空也好,不空也好,都是真空相。你打坐就不用求个空了,就那么一坐不是蛮好嘛!是真的哟!你真的能这样放下就差不多了,不要另外求一个放下。问题是你们一上座都求一个放下,因此永远放不下。现见菩萨告诉你,无尽相就是空,空就是无有尽,无有不尽。无所谓到底,无所谓不到底。你能够有这样的信念和理解,就是入不二法门。现见用白话来讲就是现实,他告诉你这法门,就在现在这里,懂了就可以证入。无量无际讲了半天,就是空嘛!空在哪里?空就在这里!怎么空得了呢?你不要空就空掉了。不要空的那个就是空的,空的那个就是不空的。这样我们就无法了解了,只好付诸一笑,你真的一笑,就空了。只可惜你不是真的一笑,所以不得解脱。

 

 

(十五)普守菩萨──我与无我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普守就是定,不动明王,不动者真定。

 

  我与无我是两个对立,真见到空性了,当然已达到无我的境界。空了哪里有我?不像我们,打起坐来拚命想求无我,但是这个我还是很大的。怎么去空这个我?佛法讲智慧的解脱,不是盲目的信仰。「我尚不可得」,哪里还有个我?你找找我看,这身体没有一处是我,每个细胞每个器官都是零件,都可以拿掉,身心内外都没有我。你对这个身体只有几十年的使用权,此身只是我之所属,毕竟非我之所有。凡夫都认为此身即我,但我可不在这身上。身外我究竟在哪里?不可知,找不到,这就是话头,去参,去观。

 

  既然我都没有,我都找不到了,那何必去找个无我呢?就像是同学打坐几十年,求不到空,既然空求不到,格老子,不求你空了,腿子一盘睡觉去,嘿!反而对了!可惜你没有这个本事。反正空不了嘛,那就算了,我就不空了。你试试看,你不空也做不到。真做到你就成功了,就是这个道理。

 

  你看《维摩诘经》这里写得多好,它同中国的禅宗有绝对的关系,中国的佛教文学,从这本经出来以后,大变了一番。「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文字用得真好。如果用「无我何可得」,味道就变了,一字之差就差远了。你们在这种地方要多研究,文言文就会变好了,白话文也变好了。

 

  「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见到我的本性是空的,不用你去空他的,那我与非我就不会对立,这样是真见道,是入不二法门。前面几位菩萨一路讲下来,先是见道,然后是修道。到了这里,普守菩萨讲的是定的功夫。现在在定的境界中,又转到了另一位菩萨。

 

 

(十六)电天菩萨──明与无明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电天是这位菩萨的名号。中国古代的神话讲打雷的神叫雷公,闪电的神叫电母,他们是否有婚姻契约就不知道了。

 

  「明」是指有相的,如定中的光明境界。在教理上讲,无明是指愚痴无知;在事上,也就是功夫上讲,无明就是黑暗。禅宗祖师经常骂人无明,是「黑漆桶一团」,上座时两眼一闭,前面黑乌乌地,什么都不知道了。修持只要稍有定力,自性必然发光。

 

  明与无明是对立的。可是光明从哪里来的?是从无明实性来的,「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有些人用功时见到点光,就自认为不得了啦,以为快要得道了。好啊!马上进入神经菩萨境界了。电天菩萨告诉我们,光明是从无明来的,阴极阳生嘛。《楞严经》告诉我们「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要修定,净极了,自性光明就开发了,到了这个境界再回转来看世界,才觉得如梦如幻。所以学佛如不想做功夫,就一天到晚在散乱中,散乱也就是造恶业。这怎么成道啊?不可能的。

 

  但是你真做到光明现前了,明也不可取。《金刚经》告诉我们一个原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电天菩萨也告诉我们:「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离开一切相对的观念,在明与无明之间,平等不二,是入不二法门。他连怎么用功夫都告诉我们了。

 

 

(十七)喜见菩萨──喜金刚成就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本经的排列次序是很严密的,刚才电天菩萨的光明境界之后,就是喜见菩萨,就得喜了。以密宗来讲,是喜乐金刚的境界,喜是心理上的喜悦,没有忧悲苦恼,当然也没有那讨债的面孔。乐就一定轻松,是快乐。

 

  喜见菩萨讲的这一段很严重,到这一步,已经是菩萨地的初步欢喜地。大欢喜境是很难达到的,喜乐金刚是很难修的。这一段话,等于把二百六十字的《心经》解释完了。色,包括了物质世界,地水火风四大,都是色,这是有形的。无形的呢?唯识上的八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所生的色,意境上所生的色(法处所摄色),也包括在内。例如男女之爱,好色,觉得漂亮或不漂亮,就是色法,虽然不是四大,但也不离开四大。喜欢艺术,喜欢山水也是好色。

 

  「色空」,能够把色证到了空,真是太难了,不要吹牛了。但是色法的本性是空,不相信吗?有个办法,你找个喜欢看的人,整天跟着看,包你看不到半个钟头就厌。世界上谁最漂亮?自己最漂亮,对不对?在镜子里看自已愈看愈美(有同学不同意),不是?那你是菩萨了。你试试,只要在镜子里看自己看上三分钟,那个就不是你了。你不要害怕,有时好像身体都没有了,是很恐怖的。但是有人会利用这个方法,进入空定的境界,不过要赶快把眼睛闭了,不要再看镜子,再看下去会疯了的。不疯至少也灵魂出窍,很严重的。实际上,这有科学根据,透过注意力集中一点会使你空掉,要注视自己,不要动,也不要去分析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盯住看,这一下就没有了。不但镜中的影像没有了,自己也没有了。

 

  做到了这一步,你就可以了解到色空无我,就晓得色即是空。色的本性自然就是空的,不用你去想办法让它变空,所以色即是空。《心经》上又加一句「空即是色」,也是非色灭空。不是把物质毁坏了,变成空,而是色相的本身就是空。有一句流行的古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一点都没有错。你说花好看,同花本身有什么关系?是你自己着迷。因此庙子里的菩萨都塑得很庄严,你为什么不着迷呢?因为你有恭敬心在。换了是位小姐,男生看了就着迷了。

 

  受(感觉)想(思想)行(生命本能活动)识(意识),也同色一样,合起来叫作五阴。五阴都是一念变出来的,是意识变出来的。所以接下来讲识空为二,意识是有,空是没有,看来是对立的,其实识即是空。为什么叫你们修白骨观?要解脱成道非修不可,是了色阴境界很快的法门。色阴境界一了,下面四阴很快可以跟着了啦。

 

  「非识灭空」,不是用意识境界造出来一个空,如果用意识境界灭了一切妄念达到空,那是非究境的。因为意识本身自然就是空的。如果修证的功夫集中而通达的话,自然达到喜金刚的成就,心中会有无比的喜,比你中了什么彩票都要开心。所以,要能证到空性,才能真正得喜。

 

 

(十八)明相菩萨──种性转变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明相不是指光明相,是明白、悟了一切相的意思。

 

  地水火风四大种性没有固定的,它本性是空的,为什么?因为种性与心念的作用是一样的。念头分成前中后,在教理上也叫三心,是出自《金刚经》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过去心是前际,未来心是后际,现在心是中际,所以又叫三际。学禅宗的人讲三际托空,就是讲把这三个念头的边际解脱了,在这中间呈现一段空灵,就是当下即空,也是此地说的「中际亦空」。

 

  所谓四大种性是跟着意识观念来的,意识就是一念。假定这个人当下一念空了,那么色身四大种性就空了。所以说色身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无法用外力帮助。必须自己内心见道,一念之间了知四大种性的空相,如此叫作入不二法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