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日语初级:古旧陶瓷器的自然痕迹与古瓷鉴定方法的质疑(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4:00:42
痕迹一词依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事物留下的印记、迹象。”经多年研究,我发现古旧陶瓷器上存在着很多痕迹。根据这些痕迹不同的形成原理,可以将这些痕迹分成自然痕迹(也可以称为自然老化痕迹)与人为痕迹两大类。人为痕迹又可以细分为工艺痕迹、使用痕迹两种。我今天主要论证的是自然痕迹。在自然环境下古旧陶瓷器会不会产生痕迹?对这个问题是应该首先需要论证的。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它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运动中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遵循着由生成、发展到衰亡的规律。陶瓷器属硅酸盐物质,它也将遵循上述规律,在运动中因化学作用也会由量变到质变,由此物质转化成彼物质。物质在转化的过程中,它必然要呈现各种表征。所以说古旧陶瓷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自然痕迹。本人多年来对大量古旧陶瓷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观察,范围包括了原始青瓷至民国期间众多窑口的陶瓷器,在研究的过程中,自己曾得到多位专家、藏家的帮助,也得到了河北临城邢窑博物馆、河北曲阳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文物保管所、耀州窑博物馆、景德镇湖田民窑博物馆、景德镇古陶瓷研究所、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河南禹州市文物管理所、江苏常州市博物馆、常州市金坛博物馆等文物单位的大力支持。经研究,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古旧陶瓷器上共发现了十余种自然痕迹。大量的实物证明古旧陶瓷器确实会自然生成痕迹。各种自然痕迹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它有那些种类?形态如何?研究它对古旧陶瓷器鉴定能起什么作用?针对这些论题,下面我进行具体论证:

一.自然痕迹产生的原理
烧成后的陶瓷器主要相组成包括:气孔;玻璃相;莫来石晶体;未熔解的石英及粘土物质的质点。陶瓷器的釉经煅烧冷却硬化为玻璃态的硅酸盐。陶瓷实际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能。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的产生,首先取决于本身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属性,这是内因;在外因方面,历史上的古旧陶瓷器生产出来以后,基本上处在三种环境下:一在地下,二在水下,三在地上。地下环境有窑址、窖藏、墓葬之分。水下的古旧陶瓷器有被地下水或海水浸泡之分。地上古旧陶瓷器有民间传世与宫廷传世之分。古旧陶瓷器所处的环境不一,它们分别受着各自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地下古旧陶瓷器受着当地地下泥土、水分、各种微量矿物质、微量有害气体的影响。我们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地表的温度、湿度都是不一样的,地下水位的高低随着四季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造成地下古旧陶瓷周围湿度也会不断地变化。古旧陶瓷器的釉面微观仍是有孔隙的,只是我们的视力不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到它们。古旧陶瓷器的胎体又较为粗糙,毛细管、气孔较多,胎体对周围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周围湿度大,胎体就通过釉面及露胎部位吸收水分,周围湿度小,胎体通过釉面及露胎部位又释放水分,胎体自动保持着内部水分与外界水分的动态平衡,长年做着平衡水分的运动。地下水汽除含水分外,还含有可溶性盐碱类物质及其它杂质,水汽带着这些物质通过古旧陶瓷器釉面的孔隙及胎体内的毛细管不停的渗进与透出,古旧陶瓷器在地下少则近百年甚至上千年,其胎釉在盐碱长年的化学作用下及盐碱在胎釉内重新结晶所产生的机械力,便使古旧陶瓷器改变了以往的面貌,呈现出多种自然痕迹。水下的古旧陶瓷器也多有泥土及沙砾相伴,海水、泥土及沙砾中多含盐碱类物质,水中盐碱浓度不会是绝对平衡的,它也会经常发生变化,胎内的盐碱浓度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胎釉面是盐碱平衡浓度的出入口,水下古旧陶瓷器的化学变化原理与地下的古旧陶瓷器大同小异。经观察,水下各种古旧陶瓷器生成的自然痕迹特征与同类地下古旧陶瓷器生成的自然痕迹特征大体是相同的。传世的器物在地面上长年与空气、灰尘等接触,空气与灰尘中含有硫化物、卤化物等化学物质,硫化物遇水会转化成酸,这些化学物质对陶瓷器的釉面、胎土也发生化学腐蚀作用,也会产生类似出土器的某些自然痕迹特征。因地面较干燥,不利于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呈现的自然痕迹特征一般都比较轻微,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却很大。总之,无论古旧陶瓷器处在什么环境下,这种硅酸盐物质都必然要与环境中的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切古旧陶瓷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自然痕迹,这是古旧陶瓷器的普遍规律。

二.自然痕迹的种类及形态特征
古旧陶瓷器产生的痕迹是有规律可寻的。根据对大量实物的观察研究,现发现了古旧陶瓷器上十余种共性自然痕迹,这些痕迹均呈现在器物的胎釉上。在详细说明自然痕迹种类形态之前,我们应该对新烧制的陶瓷器的釉面有个基本的了解,以便能更清楚的去认识那些自然痕迹特征。首先我们要了解釉的概念,根据汪庆正先生主编的《简明陶瓷词典》的解释:“釉是附着于陶瓷胚体表面玻璃质薄层,有与玻璃相类似的某些物理与化学性质。”新烧制的陶瓷器釉面是光亮、平滑、洁净的,其透光性很好,折光率很高。用40倍以上显微镜观察各种古旧陶瓷器釉面,可以发现其釉面及露胎部位与新烧制的陶瓷器釉面及露胎部位有着种种微细特征区别,古旧陶瓷器胎、釉面呈现着一系列的自然痕迹形态。
八种自然痕迹。
(一)直线、曲线、弧线。釉面因受腐蚀会出现短直线、曲线、弧线。颜色多为白色,也有黄色与黑色。纹线处下凹。
(二)几何图形。釉面因受腐蚀,表面会出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几何图形。出现最多的是圆形,极个别的器物釉面会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图形颜色有白色、黄色、黑色之分。纹线处下凹。
(三)腐蚀坑点。随着腐蚀进一步发展,几何图形中的圆形腐蚀将从环状圈表面斜向圈底部发展,圈内组织也逐渐变成与圈相同的白、黄、黑色,形成色点。腐蚀再加剧,色点脱落,在釉面上形成一个个有色的小麻坑,麻坑形状多呈不规则的圆形。坑点有的较大,有的极为细小。

(四)腐蚀斑块。现发现五种腐蚀斑块。
1.多个圆形腐蚀圈相连成斑;
2.釉上多条短直线相交成斑;
3.釉表膜皮局部受腐成斑;
4.釉下针状腐蚀发育成斑;
5.釉下棉絮状腐蚀成斑。
斑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黄色、灰色等。
(五)釉面局部脱落。现发现三种釉面局部脱落形态。
1.因腐蚀在釉表出现的直线、曲线、弧线处腐蚀往宽往深处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腐蚀沟槽,沟槽处被腐蚀的物质脱落露出胎体,形成条状釉面脱落;
2.腐蚀沟槽可将釉面分割成若干斑块。有的斑块脱落露胎,形成斑块釉面脱落;
3.腐蚀斑处物质脱落但不露胎,形成斑块釉表脱落。(请放投影)
(六)变色泡。因受腐蚀,釉中最接近表层的气泡有的先改变了颜色,其色泽基本上可分成白色、黄色、黑色。
白色气泡又可细分为:
1.白色雾气泡:泡内似有雾气或烟气,气泡颜色深浅不一;
2.白色磨沙气泡:气泡泡面似白玻璃磨沙色,色泽也深浅不一;
3.白色冰气泡:气泡似冰雹嵌在釉中,气泡分大、中、小,有微量色差。
黄色气泡又分为:
1.淡黄色气泡:淡黄色物质附在气泡表面,气泡仍有一定的透明度;
2.土黄色气泡:气泡呈土黄色,没有透明度;
3.棕黄色气泡:气泡呈棕黄色,没有透明度。
黑色气泡:有黑色的物质全部或部分附在气泡面上,气泡仍有一定的透明度。
上述表述的气泡色泽只是大致划分,实际气泡的色泽仍有较多的色差。
变色的气泡泡面往往伴有物质脱落,泡面上呈现出线条状、坑点状、碎裂状凹陷。这是因为可溶性盐碱类物质在变色气泡泡面孔隙处结晶,产生的机械力造成的.
改变颜色的气泡多在釉的表层,一般较大,从碎瓷片断面处可见大泡下的胎体均有孔隙与气泡相连。水分在此部位交换较强,所以较大的气泡泡面先改变了颜色。

(七)破口泡。变色气泡泡面受到的腐蚀进一步加剧,泡面物质会继续脱落直至破口,破口基本分成小、中、大三种:
1.小破口:破口形态有的系圆形,有的系裂状,有的口部多边角,很不规则;
2.中破口:破口的直径达整个泡面直径的一半左右,破口形态大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破口口沿边缘处一般都比较圆滑;
3.大破口:气泡整个泡面基本齐根部脱落,因泡的基部边缘总或多或少还保留小部分泡面,所以大破口的边缘多不规则。
上述小、中、大三种破口是大致划分,实际破口处于三者之间的仍有很多。
破口泡是因变色泡继续受腐蚀变化发展而来的,其色泽与变色泡是相同的。
有的破口泡的边缘及泡内有凝集物或沙土。

八)网纹线。现发现四种网纹线:
1.由曲线与形态不一的环状圈相连在一起形成的似蛛网形的网纹线;
2.由直线、曲线与形态不一的环状圈相连在一起形成的似蝇翅纹形的网纹线;
3.环套在一起类似等高线一样的环形纹线;
4.由长短直线与曲线相连或交叉形成的网纹线。
上述网纹线在釉面上或局部出现或成片出现,纹线处下凹。纹线在自然光下多为白色或黄色。如经常擦拭,腐蚀纹线可逐渐变浅直至消失。

三.自然痕迹检测在古旧陶瓷器鉴定中的作用
(一)自然痕迹检测可以准确区分被鉴定器物的新与老。对古旧陶瓷的鉴定有四项内容:一是断真伪,二是断时代,三是断窑口,四是评价值。这四项内容中真与伪的鉴别是基础,真伪断不准别的都无从谈起。鉴定时,一件被鉴定物只有三种情况:一是真品;二是后仿品;三是新仿品。运用自然痕迹检测的方法可立即将新仿赝品剔除。另外有些古陶瓷只要判明了新老,时代、窑口的问题随之就解决了,如元青花,我国对它的研究只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历史上明,清没有仿过元青花,仿元青花只是近些年的事,鉴别一件传统特征与元青花相似的瓷器,只要判明它是老的就可以判定它为元青花了,又如唐三彩(民国有仿制)高丽瓷等也是如此。
(二)自然痕迹检测可以辅助断代。产生自然痕迹是一切古旧陶瓷器的普遍规律,痕迹的多少及轻重程度与古旧陶瓷器内在质量、生产时间、存放环境密切相关。如熟知了各时代各窑口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轻重程度,据此是可以大体断代,但这不会绝对准确,因条件不同,元代器物的自然痕迹也可能多于重于宋代器物的痕迹,因此断代还应主要依据传统经验的方法,但自然痕迹检测可以作为断代的辅助手段,综合起来断代会更加准确。
(三)自然痕迹检测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传统经验鉴定存在着局限性,所以人们又研究出一些科学仪器对古陶瓷进行鉴别,如热释光测年法、元素鉴定法等等。但热释光测年需要在鉴定物上钻孔取样,元素鉴定又受采集的数据不全面所限,所以用这些仪器鉴定,仍是有一定问题,更何况如今造假者对热释光检测已有应对之法。另外这些设备谁也不能带在身上,在收藏者的直接交易中,往往很难先做这些测试再成交。而自然痕迹检测则不然,它只需四十倍以上带光源的袖珍显微镜,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观察检测鉴定,熟练掌握以后,对有的器物几秒钟就可知新、老,方便、快速、准确,这是现有其它任何方法不可比拟的。

四.应说明的问题及掌握运用痕迹检测技术的注意事项
(一)应说明的问题
1.今天在会上介绍了八种自然痕迹,有的种类痕迹介绍不全面,原因是我发现那种自然痕迹时没有拍照的条件,没能拍下。论文则不能不写出来;
2.今天自然痕迹种类只介绍了八种,应该说有上述八种自然痕迹的陶瓷器是老的,但没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新的,因还存有别的自然痕迹检测手段;
3.因环境、条件不同,古旧陶瓷器上的自然痕迹有的出现的多,有的出现的少,有很大差异,有的器物自然痕迹需仔细寻找才能发现。
(二)掌握运用自然痕迹检测技术的注意事项
1.古旧陶瓷器共性自然痕迹的形态相互间有一定的区别,每种古旧陶瓷器自然痕迹种类组合也是特定的,应多看真品,要全面掌握每种古旧陶瓷器独特的自然痕迹特征,这是鉴定的标尺;
2.因新瓷工艺上的缺陷,个别新瓷器釉面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新瓷被强酸腐蚀,釉面上也会出现类似自然痕迹的坑点、变色泡、破口泡、网纹。鉴别时要注意从形态、色泽、分布、组合四个方面与真品上的自然痕迹加以对比识别。不可见到变色泡、破口泡等就认为是老货,痕迹的区别是很细微的,差以毫厘,谬以千里,不然会遭受经济损失。


对古瓷鉴定方法质疑

一、 传统目测法存在问题颇多
  
传统目测法的基础是考古的断代方法。考古断代的方法在过去是适用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出土文物为主,基本上是真实的文物,不存在弄虚作假,故以断代为主来考察它的历史时代和文化内涵。如今用于真正的考古场合下依然是有用的。而当今的文物市场中,面对所有的艺术品(尤其是古陶瓷)就情况大不一样了。现在是经济社会、商品市场,高科技的制假造假都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是一个以假乱真和投机取巧的极混乱的时代。“断代”的武器没有用了,必须用最准确的鉴定手段及标准尺度来揭示真伪。所以说现代的认识与过去的认识有区别,也就是断代与鉴定不是一回事。“断代”取代不了“鉴定”,而“鉴定”的含义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只有鉴定(确实有效的方法)方可识别市场上文物的真伪。
1、 断代方法是由传统经验总结而来
  
一般都是靠实践中的印象和经验,见过的就总结出一条条经验,没见过的就没有具体说法,甚至还会被轻易否定。所以断代准不准是决定于人的见识多不多,见到的多,印象就深,断代就准,否则反之。但就算经验很多的专家,当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问题时也会“走眼”。现代造假手段层出不穷,专家也不一定都见识过,所以说断代的方法再继续用下去就会靠不住了。
  
老专家凭个人经验在鉴定中“走眼”的不少。把仿品当成真的有,把真的(没见过的)当成仿的更有。往往令人不服气!怎么办?“权威”的头衔压人,不服也得服,因为在传统目测范围中没有绝对真理可言。
2、 汝瓷的鉴别一直存在误区
  
专家们一直认为全世界汝瓷存世最多才六七十件,且都被各大博物馆收藏了,“其他人不可能有!有,也是假的!”
  
这就是一个误区,不承认客观存在的形而上学观念。
  
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谁有汝瓷都得告诉你们几个权威人士不成?存在就是存在!想否定也否定不了。我所亲眼见过的汝瓷(含台湾在内)也不少于三百件,我估计世界上存世品应不少于五百件。
  
对汝瓷的鉴别有人一直认为:“汝瓷存量少,造型简朴,以天青色玛瑙釉为主,且有‘寥若星辰’的气泡……”
  
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笔者认为:“汝瓷存世品其数量虽不算多,但决不止六七十件。造型多样、小巧玲珑,并不像图录中所展示的几件盘、碗、洗的简单造型,最少有上百种造型,如壶、瓶、洗、杯、碟、筒、觚、盆、炉及动物等。而且每一件都是精工细作、十分巧妙。真正宋代汝瓷是乳浊釉而不透明又无光泽,所以用放大镜看,在釉里看不到气泡。釉里有‘寥若星辰”的小气泡应为宋以后的仿品。”
  
宋汝瓷的釉色有天青和变了色的天青、天蓝、粉青和变了色的粉青、虾青、豆绿多种,其真正的汝瓷本色是最美的,所以才让当时帝王珍爱。
3、 元青花断代的法则无用
  
人们习惯了拿几个条件来鉴定元青花,诸如:元青花纹饰层次多而密,仰莲瓣是单片分开画,砂底釉疤,火石红,足圈外斜削一刀,喜欢用串珠纹和人物故事等。
  
这只能是元青花当时制作时的特点,可是有这些特点的能断定它就是元青花吗?没有这些特点的也不见得都不是元青花。如今高仿品“鬼谷子下山”缸仿得其特征完全相似,你能断定它是元青花吗?当然不能!真能判断真假的地方不是这些明显的东西,而是釉色。元青花的釉色独特,不在真假实物对比的情况下都很难区分。同时更不相同的还是元青花的胎,胎的粗细、胎的颜色都略有区别。同时早期元青花的白釉是乳白釉,晚期是青白釉,这里面才真有文章。至于火石红、釉疤、砂底则是毫无意义的东西。没有釉疤、没有砂底就不叫元青花?理由何在?那些仿制者很容易仿造的特征,已经让仿制者操作很熟练了,真正无法仿的地方才是我们应当鉴别的要点。
4、 关于清三代瓷鉴定的错误
  
人们习惯看清三代瓷时先看底后看纹,大器里面摸接缝,鸡心底、桔皮纹、彩瓷蛤蜊光、青花兰荫荫……这些特征一旦都有就非常高兴:这是件真品。如获至宝、好好保存。
  
可知道这些特征是容易做到,有的也是必然出现的。所谓泥鳅背、糯米胎这有什么奇怪?胎泥细研(即细胎)烧成后就成糯米胎,泥鳅背只要修胎多修一下便成了。现代仿品又何而不成呢?凡是直径在3厘米以下的碗底,修刀时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鸡心凸出的现象,任何朝代都会如此,这怎么能算是一个特征来鉴别真假呢?平底上釉较厚,在窑中被火流冲动时便可出现桔皮纹(波浪纹),这都是必然的,不是由人工故意做的,更不具备时代特征。
  
粉彩瓷在绘画过程中,笔上釉色互相渗透,也就产生了蛤蜊光效果,这也不奇怪。现代仿品不也有这些像彩虹一样五光十色的吗?难道你认为有蛤蜊光的就是清三代的?
  
例子太多,不能一一例举。总之不能辩证地看问题、教条主义的误导贻害多少收藏人啊!
二、 现代鉴定技术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完善的地方
  
用高科技测古瓷,这个方向肯定是对的。我们研究目前所出现的几种测试方法,不存在对与不对的概念,而是适用不适用的问题。请允许我从这个角度来发发言。
  
现代高科技手段已经提出的有碳(14C)元素衰变法、热释光法、微量元素分析法、老化系数法和容重测试法、微观观测法、比色法几种。下面分别来论述一下个人看法。
1、 14C衰变法
  
14C衰变法首先用于考古中对甲骨文的断代测试。据介绍应用于这个方面是完全可以的,起码揭示了现代的甲骨文中的伪作。
  
因为14C是一种可衰变的元素,存在于宇宙中,通过太阳的光合作用后被植物吸收,再由生物链的关系,又进入到动物及人类身体中。活着的人及动物其身体中的14C在不断吸收、不断衰变,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一旦人或动物死了之后,14C则不再进入体内,而体内积存的14C则慢慢衰变(减少)。该技术就是测定出体内原有的14C多少,经过多少年后体内存留多少14C之间的动态关系来推算该体内骨骼或甲板所具有的年代。这种办法当然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它仅适用于有机体内,对于无机物的矿石、瓷土都是不适用的。所以用此法鉴瓷只能是一个想像,并不存在现实意义。
2、 热释光法
  
热释光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陶瓷在自然界中受到伽马(γ)射线辐射的多少来计算年代的一种做法。
  
自然界中存在着伽马射线,不同的环境影响其穿透性,如铅和混凝土对其透射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同时还可用人工方法对某物体进行加强照射,则其所受的伽马射线辐射会更多。这样一来,伽马射线辐射跟时间之间的关系就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可以人为改变的了。这正好为仿造者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取样测量时会破坏器物,这当然是常常无法满足的条件。所以热释光法的适用条件对考古可用,对文物商品市场用处不大。
3、 元素分析法
  
该方法是测定釉面元素中特定元素的成分含量,也就是说测试它所包含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总物质中占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少于十万分之一的叫痕量元素。通过对两种极小极小比例的物质来判断其年代让人感到太渺茫了。
  
据介绍,所以能测这些微量物质是因为有环境污染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我们能否知道古代每个地方、每个窑口、每处矿床就不存在另外一种物质的污染?在人工制作中就不带进去某一种杂质(微量的)?如果离开了该釉料配方中的主要元素不谈,硬要从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微量元素中找寻,除非你有足够多的标准样本,也就是对每一种釉料配方和相对的许多窑口、地域、矿床通通作一个普查(而绝不是个例)。何其庞大的工程,这岂不是自找麻烦吗?根本做不到。想仅仅从几个釉色、一两个窑口、一个地区的几个样本作标定,恐怕是很不完善的。
  
目前所测出的近似或不相似的结论都不能断代,连断代都不能的测定又有什么实际价值?也许我知道得太少,但我认为微量元素的比较是很不全面也很不完善的。
4、 老化系数法
  
该法自称是目前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用“脱玻璃化”现象。研究者说釉子在高温中熔融时,其内部结构是无序的,在自然环境中呈亚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部结构会不断自动地进行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逐步向有序化稳定状态转变——这是“脱玻璃化”(摘自《收藏家》总40期37页)。
  
还有一种表现形式是其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性不断增强……甚至造成釉面出现不同形态的微裂纹。
  
如是由这两种情况就可测出一个由数字表示的“老化系数”。小于0.08的老化系数为新仿品,大于0.10的至0.28的为古瓷。
  
我质疑的是烧成后的釉子内部为何尚可重新调整结构?由亚稳定态变为稳定态。有何试验结论证实?另一点是外界环境影响。水浸、酸碱腐蚀、氧化、开裂诸因素造成老化,这个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慢慢失去“贼光”变旧了也是可以理解,但通过什么计算公式和运算过程使一个内在结构变态和诸多外部变化的影响融合而成一个0.0x到0.x的老化系数?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数字是具体的,0.1就是0.1,0.15就是0.15,而内部结构变态,外部环境发生了什么?是水还是土?是酸还是碱?都是模糊的概念。由模糊转变成具体是如何运算的?
  
从方法来说本身是一个理想的方法,但不能从天而降,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
5、 微观观测法、比色法、容重测试法
  
这几种方法基本上都是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实物进行观测、测试找出来的规律,总结成明朗的数据。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多少值得怀疑的。谁去观测也都是如此,谁去测定也都是一样。经得起每个人来考验,不存在任何保密和保留的诀窍。(相关文章已经公开发表在《中国收藏》和《中国文物报》上。)
  
但尚未完成的工作有许多。因为容重测试法只对宋代到现代的古瓷而言,宋代以前半陶半瓷的古陶瓷还未进行测试,近代的“耐火土”、“青砖土”作的仿制品也不在此类瓷器范围。应用它时要区别对待。关于比色问题,由于资料不多,很难全部作出标样和数据库,这也只是“半成品”的数据。
  
本方法好在是集合四种鉴定法于一体,叫“四合一”鉴定法,只要一种方法不对即可否定,所以用“四合一”鉴定法鉴定出来的结论是99%可信的。“四合一”鉴定法在理论上很通俗、设备上很简单、操作上很容易、验证上很准确,是一种人人皆可学会、人人皆能成为一个鉴定师的适用性很强的好方法。
  
尽管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诞生了,其缺陷也一定是存在的,应当让我们共同去逐步改善它,完善它。


附:釉面显微观察法在越窑古瓷鉴定上的应用

古陶瓷鉴定以传统的眼学法为最基本的鉴定手段,始终在文博、古玩、拍卖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肯定地说,不管科学如何发达,也不管是明天或是更远的将来,眼学法仍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手段且无可替代。前辈们凭肉眼、凭经验来为器物断代以及判定器物的真伪,是卓有成效的,通过他们的努力,一个坚实的技术平台已经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在实物见证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上,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又继续为弘扬中华瓷文化充当领头羊,实是功不可没。也实在是由于“china”的深度和广度难以限量,新的问题带来了对传统眼学法新的挑战,因此,希望采用高科技手段鉴定的呼声日趋强烈。那么,高科技鉴定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眼学法,才能客观地看显微观察法。

  高科技鉴定是把双刃的剑

  我们已经看到的高科技鉴定法有以下几种:

  (1)碳-14年代检测法:利用高科技设备检测物体中的碳残留量,以此推断年代,其中有常规碳-14和加速器质谱碳-14两种,常规碳-14检测一次要花近20个小时,且数据误差大,加速器质谱碳-14的设备要求更高,更难以普及。由于碳的半衰期为5730年,平均每百年的变化极其微弱,所以检测精准度差,所得出的结果也就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

  (2)热释光鉴定法:对物体的晶体在加热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强弱来 断代,实施这项工作有三个方面不容忽视:(一)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准和道德水准要求极高,人为的因素,会直接导致不真实的结果;(二)所测对象物若受到过辐射的影响(比如说经日晒或x光的照射),所得出的数据可误差成百上千年;(三)为测试必需在器物上打一个3毫米大小的椎形孔,这样就会使物主望而生畏,难以接受。尽管如此,在特定的条件下,热释光检测,毕竟有其独到之处,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传统眼学的不足之处,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

  (3)成份分析法:利用各种粒子激发物体,使其发出x射线,借以测定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所得数据再同标准样本对照比较,这样一来,首先要有标准件,要把各窑口,各朝代的器物统统先轰击一次,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才可具操作性;其次,做过轰击检测的物件,表面无损,但其内部已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不能再做诸如热释光之类的检测了,这是需要三思而后行的。但是,成份分析法对于有针对性的检测,特别在判断窑口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准确性。

  (4)脱玻化鉴定法:利用波谱学原理,无损检测陶瓷釉质的脱玻化程度,再附上系数的计算,以此推测相应的年代。故宫博物院目前采用此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大范围地推广。

  分析以上几种方法,不难看出,任何一种方法要能适应日渐发展的社会需求,还有很多路要走。撇开检测成本不说,特定用户要的是一个精准度。从澳籍华裔宁先生的一件有争议的青花器为例,先在澳大利亚五龙岗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做热释光检测,后在硅酸盐研究所做了胎常量元素的测定,又在上海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同步辐射实验室作了成分分析检测,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路专家的观点不一,这很正常,但是关键问题在于,谁也不能说服谁,结局也就是没结果。另外,从推广上来讲,一般用户面对动辄数千元的检测费,又难以接受,谈何推广。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为此,请试看釉面显微观察法。

  釉面显微观察法

  懂瓷的人都知道,古瓷的精髓就在釉面上。瓷胎的优劣,极少主宰器物的知名度,如五大名窑之一汝瓷的胎,就被公认为不好,至少其瓷化度不高。但是,瓷釉的好坏对器物的身价是密切相关的,如宋代各大名窑均以釉面精美而取胜。大凡高仿古器,很多工艺可以做到乱真,而釉面要仿到古瓷那样温润如玉,可就要望洋兴叹了。历来各路高手一直在研究古瓷釉面的奥秘,做了大量的努力,却始终不得要领。甚至有为利益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消除新器釉面的“贼光”上,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以药滑、浆沱、茶煮、打磨、土埋、酸咬等手法作伪,在日本还有一种叫“加速氧化法”,让釉面不显 “贼光”,在此都不足一论。然而,对有些专业人士的观点想作一些质疑。质疑之一是釉料内添加百分之四的锌,达到消光的目的。事实上,央视2004年9月5日播出的节目中,已排除了这种假设,那件假汝器无锌,而真汝器倒有千分之四的锌。就是说对釉面光泽的影响不在于有锌或无锌。即便是加了锌的釉面,其昏暗的光泽和古瓷柔和的光泽是 两种性质,两种概念。质疑之二是釉下气泡对光线的反作用。谓之气泡对光线的折射形成釉面的柔和。质疑之三是釉面透光性的强弱决定釉面的光泽柔和与否。针对后两点, 将在下文中论述。

  釉下气泡或许对光线的反射有一定的关系,密集的气泡比起稀疏气泡乃至无气泡的场合,透明度减弱,光线的通透率自然差,但是,这种通透率的减弱对光线的反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倘若对本身柔和与否的釉面有什么影响的话,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笔者仔细地观察了各朝代的呈“玻璃相”釉面的实物,发现从唐宋经元、明、清直到现代,釉下气泡一代比一代密集,而釉面所表现的柔和度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尤其以现代瓷与唐、宋越窑青瓷相比,现代瓷密集的气泡犹如“聚沫”,理应透光相对差,而唐宋越窑青瓷的“寥如星辰”,透光性应当好,其结果恰恰与笔者的质疑吻合。那么,再来推敲“釉面透光性的强弱决定釉面光泽的柔和与否”之立论,读者可以比对着思考一下,再看看笔 者提供的显微照片,答案应该是很明确的。

  为何要用唐宋越窑青瓷来作对比样本呢?一,是因为唐宋越窑青瓷具有典型性(大致划分为中晚唐至北宋初,为一个越窑段)。唐宋越窑青瓷是中华瓷史上划时代的产物,从东汉到唐宋,作为青瓷的鼻祖,越窑完成了由粗瓷到精瓷的蜕变,把在“南青北白”格局中领军“南青”的地位,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产品很大一部分作“贡瓷”贡奉给当时的中原强国。唐宋越窑的制瓷技艺,影响了整个中国,并延伸到海外。当时的北方名窑耀州窑也深受影响,宋《老学庵笔记》中有“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以其类余姚秘色也,然粗朴不佳”。技艺流传海外的可见《徐竞奉使高丽图经》中有“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古文献中“秘色瓷”、“类冰似玉”、“夺得千峰翠色来”等等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响,无一不是对越窑器的赞叹。越窑器的精美,已远远超乎常人的想象。 二,是因为越窑器的釉面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 迄今为止,还未见有谁解读过有关古瓷釉面上留下的时代烙印,更未见有谁来剖析温润柔和的古瓷釉面同该种烙印的因果关系。三,是因为唐宋越窑是历代各窑的轴心窑,对其了解得越深入,就越容易解读整部中华瓷史。往上可以追溯古瓷文化的源头,往下可以对辽、金、南宋、 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烧造特征更好地把握。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越窑对其他窑口的影响。四,是因为自宋代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灭国以后,越窑便也很快消亡, 而此后的历代,只重视对官、哥、汝、钧、定的追崇,越窑没受到应有的重视。

  前面讲到的有关气泡的内容,虽然气泡不会使釉面温润柔和,但作为一个重要特征,要记住,贮存好备用。那么,究竟是什么会对釉面的光泽变化起作用呢?答案是一个新名词——釉面皱皮纹。

  结合传统眼学法积累的经验和文献资料,再经过自己对实物的比较观察,可以认为,釉面皱皮纹的出现,大致可定中唐至宋为一个皱皮纹特征极致阶段,以后各代为一个皱皮纹特征递减阶段。五代时期的表现为最佳。呈“玻璃相”的釉面表现为最突出。肉眼观察时,釉面似有一层极薄的蜡状物,泛出如同古玉般的光泽,手抚有一种特别的糯滑感,是其他品种的古瓷所没有的。在特种显微镜下才显现出各种形态各异,但又是风格一致的美丽花纹。用高像素的数码相机或CCD采像。这种皱皮纹的形态无固定,有如行云流水,又如几何图案。没有合适的显微镜是不能看到这些精妙绝伦的纹样的。 显微镜下对实物的欣赏比看照片更加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用显微镜同时还能看到具有不同时代不同特征的釉下气泡。这种显微釉面观察法在眼学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比起高科技鉴定法,少了些神秘,比起传统眼学法,则又多了一份具有说服力的真凭实据。相对的低成本,加上容易推广之两点,应该有其立足之地。那么,釉面皱皮纹对釉面的温润柔和究竟有什么意义?这里,就得借用光学的原理来说明了。当光源发射时,一种现象为直线传播,另一种现象为遇阻反射。在光反射的情况下,又分为全反射(或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对镜面反射不难理解,那种反射一定是刺眼的。漫反射是对光线的吸收或是对光线无规律的反射,漫反射的条件是阻 光物表面是不平整的。釉面皱皮纹就是一个不平整的表面,就是一个形成光线漫反射的条件。古瓷之所以能有温润如玉的光泽,很大程度上正是一种漫反射的现象。而不是别的。唐宋越窑器釉面留下的时代烙印,就是釉面皱皮纹,就是产生光线漫反射的条件, 就是同釉面柔和光泽有着因果关系的。

  回头再看“透光性的强弱决定釉面的光泽柔和与否”之论,就明白那是站不住脚的。举例一,一面抛光的不锈钢片,透光性为零,但其光泽一定是贼亮的,不会是柔和的。说明器物的光泽柔和与光的通透率不是因果关系。举例二,一块单面布纹玻璃,其光面对光的反射一定是刺眼的,而其布纹面对光的反射一定是柔和的,尽管玻璃比不锈钢的透光率要高得多。但有布纹的凹凸不平,对光线形成了漫反射。说明同样的一种材料,能否形成漫反射是取决于表面状况(或者光滑,或者凹凸不平),进一步说明光泽柔和与光的漫反射是一种因果关系。举例三,一块手工打磨的古玉,在显微镜下可见表面不平,所以会有柔和的光泽,一旦用机器高速抛光后,便会贼光四射了。同样一种材料能对光线产生不同的结果,说明形成漫反射的条件不在于何种材料,而在于其表面平整度的状况。明白了这些个道理,对用眼学法鉴定的工作会大有辅助。此外,各个时代不同特征的釉下气泡的显微观察,也是对眼学法的一种辅助。利用显微镜得到的客观公正的结果,可以解决一些无端的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烧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釉面皱皮纹是不同于任何做假的毛糙表面的。显微镜下,自然形成的表面是有光泽的,无伤痕的。做假形成的表面是无光泽的,伤痕累累的。真正的釉面皱皮纹对光的吸收损失小,未等光的透入便反射出来,形成其柔和的光泽。做假的毛糙面对光的吸收损失大,也就无光泽而言了。如何区别,显微镜下一目了然。显微镜的威力非同小可,在釉面的一切做假,都过不了显微镜这一关。

  实际上,就像人类的指纹不会相同那样,每件器物的釉面皱皮纹也不尽相同。也像物种的进化会改变自身的一些特征那样,古今瓷器烧造的进化演变同样显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釉面皱皮纹也好,釉下气泡的状态也好,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只要具备辨别能力,掌握其中规律,不同的特征是可以捕捉到并加以利用的。

  把一个新方法提出来,让大家共同探讨,进而使之完善。在假物泛滥的年代,提倡使用显微镜,不是太难的事。以工具而言,普通的低倍放大镜已经难以胜任了。以前的年代由于条件所限,不足怪。而现在,利用现代工具的釉面显微观察法是具有实在的可操作性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不会是一把两刃的剑。可作为眼学法的配套,使眼学法更具生命力。笔者艰苦探索的成果,希望能对弘扬中华瓷文化有所贡献。 笔者无意排斥高科技鉴定法,相反,笔者希望高科技鉴定法能在特定的条件下,配 合眼学法发挥其优势。共同追求更高境界的客观与真实。

  相关提示:

  a 越窑是以上林湖地域为中心的一个极大的窑系,同类型制品的窑口,仅在银锭湖、杜湖、白洋湖以及上岙湖就有发现,所以不能孤立看某一窑的品种是标准件,要从实际出发。

  b 据有关窑址发掘显示,以制品类型分,唐宋归一个越窑段,以制品质量分,呈一抛物线形的由初唐到中晚唐的上升,五代为顶峰,再由五代的顶峰下滑到北宋初吴越国灭国,此后到南宋越窑彻底消亡阶段,零星的烧制,已不具代表性。因有关权威的资料及实物少,所以,暂不细分为妥,等工作做细了再分也不迟。

  c 钧窑的“菟丝纹”也是釉面皱皮纹的一种表现形式。提供笔者的原创照片请参考(菟丝纹也有称蚯蚓走泥纹,与兔豪纹不是一个概念。由于各种出版物对蚯蚓走泥纹的描述不同,为避免混乱,就选用了菟丝纹的叫法)。

  d 釉面皱皮纹的形成,是釉料配方和烧造气氛微妙变化的结果。是古代窑工的秘技,唐宋以后这种技术便呈逐步下滑态,隐喻了烧制的难度,所以更非急功近利的现代人能仿。“三年能成一个秀才,但十年成不了一个把桩师傅”这句行话,就是很好的解释。

  e 秘色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广义绿色瓷的代表。南宋《鸡肋篇》中有“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描述的器物与陕西扶凤县法门寺出土的器物(唐咸通年间)完全是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两个概念,所以只能从广义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