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打击恐怖分子电影:告别晕车的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7:08:04


告别晕车的方法
你在旅途中曾晕车、晕船甚至晕机吗?从医学上说,晕车、晕船和晕机统称为晕动病,这个病虽不属疑难杂症,但是由于症状令人非常难受,晕车、晕船的原因可以分为下列三种:
一是胃肠虚弱:由于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而引起胃弱,再加上交通工具的震动使消化能力减低,增加胃的负担。总之,这种情况是因胃的运动受到抑制,胃的出口紧闭,胃和胃壁的入口松弛,胃内之物无法送抵肠部,反而倒反口腔,产生呕吐。
二是内耳的平衡器官产生反射作用:而晕车、晕船,这种类型的防止方法,只要塞上耳栓就可以了。
三是自律神经失调所引起:自律神经因外界的刺激,在体内产生固定功效,如果在自律神经不安定场所,因刺激丧失平衡,也会引起呕吐。
下面我们介绍12种方法:
1.胃复安:胃复安1片,晕车严重时可服2片,儿童剂量酌减,于上车前10~15分钟吞服,可防晕车。行程2小时以上又出现晕车症状者,可再服1片。途中临时服药者应在服药后站立15~20分钟后坐下,以便药物吸收。此法有效率达97%,且无其它晕车片引起的口干、头晕等副作用。
2.在旅行前三天开始吃补中益气丸,这个中成药一般药店都可以买到。在坐车的时候,也可以提前把丸药塞入肚脐用透气胶布贴紧,就可以解决晕车问题了。
3.鲜姜:行驶途中将鲜姜切片,装于小塑料袋内随身携带,乘坐交通工具时随时放于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姜能预防晕车,姜的作用在于它能吸收胃酸,以阻止恶心。还可以将姜片贴在肚脐及手腕内关穴上,外面用活血止痛膏固定,此家庭疗法经广泛试用,对晕车带来的恶心有极佳的疗效。

4.桔皮: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两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也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
5.榨菜:色香味俱全,很多人不仅将其作为平时下菜的佐餐,旅途中也喜欢带上一两包,一方面爽口开胃,解除旅途劳乏;一方面,觉得榨菜可以缓解乘车时头晕气闷等晕车症状,甚至称其为“天然乘晕宁”。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称“榨菜性温,有宣肺化痰之功效,可以利膈顺气”。这也就是它能开胃并缓解晕车时胃部不适症状的主要原因。古代医书《食疗本草》还有记载,称榨菜可以去头风、下气、明目,利九窍,对头晕有缓解作用。“晕车主要是人耳朵前庭功能障碍所致,而榨菜能通利九窍,能和谐内耳不平衡的状态,从源头上阻击晕车”。此外,榨菜中含有维生素B1,对神经有安抚作用。因此,平时经常晕车的人,长途旅行时随身带上点榨菜,就能在观赏车程中美景的同时,收获美好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一举多得。
在吃榨菜后可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大红枣、猕猴桃、橘子等。其次,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低盐榨菜,每天摄入10—15克,不仅不会产生摄盐过多的问题,还因为榨菜含有大量的钾和纤维素,可以起到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便秘、结肠癌的作用。
6.风油精: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7.食醋: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会晕车。
8.伤湿止痛膏:乘车前取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眼处,防止晕车疗效显著。
9.橄榄及柠檬:晕车的初期使你产生过量的唾液,这些唾液滴人你的胃内,产生恶心的感觉。橄榄及柠檬所产生的鞣酸,能使你口腔干燥。因此,在出现恶心的初兆时,吃点橄榄,有助于消除恶心。
10.苏打饼干:这虽无法停止唾液分泌,但苏打饼干到达胃部之后,可以吸收那里过多的液体。这其中的秘密成分是碳酸氢钠及酒石。
11.可口可乐及果汁:可帮助儿童纾解晕机。桔汁和苹果汁有较好效果。其他碳酸可乐饮料可能也有效,不妨都试试,从中找到对你有效的一种。
12.治疗晕车晕船的穴位与指压法
@指掐内关穴:当发生晕车时,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
@每天点按内关穴,内关主一身之里,经常点按,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指压鸠尾:是对治疗晕车晕船能产生速效的穴位。它位于身体前中心线之上,在最底下肋骨稍下之处。只要一边吐气一边按压此处6秒钟,如此重复10次便能调整胃的功能,不再有欲吐的感觉。
@指压第二厉兑穴:如果每日指压第二厉兑穴,位于人体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可根治晕车症。只用拇指和食指,一边吐气一边揉约6秒钟,如此重复10次,连续20天不间断,就可根治晕车晕船症。
@跟脾胃有关晕车,多因饮食睡眠不节,导致脾胃虚弱,一坐车就晕。在手上的第二掌骨中段找对应脾胃的点,轻轻一按就会疼痛。可采用银针,在双侧痛点各下一针,留针半小时,取针后即可出发踏上旅程。如果坐车有难受,就用手指点按那里即可缓解。
脾胃点的寻找方法,请参看此图,第二掌骨是侧面,用手指按压,可以摸到一个凹槽,凹槽的正中就是穴位。平时脾胃不好的,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也都可以经常掐按一下此处,按到这里不疼,体内病症也会转好。
@最后,再介绍一个可治晕车的穴位——膈腧。晕车时敲打后背的膈腧,也可以迅速的缓解症状。
另外,容易晕车的人,平时多吃点核桃、山药等,坚持下去,就可以跟晕车说再见。
运动症的预防
&61623;  1.不要紧张。要保持精神放松,不要总想着会晕。最好找个人跟你聊天,分散注意力。
&61623;  2.旅行前应有足够的睡眠。睡眠充足,精神就好,可提高对运动刺激的抗衡能力。
&61623;  3.乘坐交通工具不宜过饥或过饱。只吃七、八分饱,尤其不能吃高蛋白和高脂食品,否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61623;  4.尽量坐比较平稳且与行使方向一致的座位。并且保持空气流通。
&61623;  5.头部适当固定,避免过渡摆动。
&61623;  6.乘坐交通工具前半小时,口服晕车药。
&61623;  7.尽量不要看窗外快速移动的景物。最好闭目养神,若有睡魔侵袭,那就恭喜您了!
减轻运动症的方法:
&61623;  1.发生晕车、晕机、晕船时,最好是静卧休息。有条件的应尽量将座椅向后放平,然后闭目养神。千万不能在车厢内走动,这样会加重症状哟。
&61623;  2.发生运动症时,不可进食饮水。
&61623;  3.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61623;  4.有恶心、呕吐等征兆时,可作深呼吸。
&61623;  5.有条件的,用热毛巾搽脸;或在额头放置凉的湿毛巾。
另:如果是老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是发生头昏、呕吐、恶心、出冷汗等征兆,切勿考虑为运动症,因为老年人前庭器官功能较迟钝,对运动反应不太敏感,一般不会发生运动症。同时,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肌梗死、中风)患者也有以上症状,所以,应找医务人员处理较妥。
中医眩晕外治的几大方法汇集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从面代医学角度看,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之,从中医辨证的角度来看,其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各不相同,同时,不同眩晕间又有相似之处。为了提高中医治疗眩晕 的临床疗效,在坚持辨证相结合的前提下,还应注意把辨证论治放在首位,在制定具体治法时,正确处理和掌握平肝潜阳、健脾化痰、清火定眩、补养气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痰等法的应用时机,抓住不同证型、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采取单治与合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陪。
在眩晕的治疗中,必须积极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重视其预防,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注意饮食调理和精神护理,消除导致眩晕发生的各种诱发因素。同时,对眩晕患者要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我调养意识,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医生与患者两方面的积极*,医患结合,积极治疗,最大程度地促使眩晕患者及时康复,防止眩晕 再次发生。
眩晕类似于现代所谓的前庭眩晕、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周围性眩晕常为发作*,多呈旋转型或上下左右晃动,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短,从数秒至数日不等,常伴耳鸣、听力减退,水平或略带旋转的眼球震颤。中枢性眩晕常见的有摇摆感、地动感、倾斜感,或是头晕脑涨,头重脚轻,脚步虚浮感。眩晕程度较轻,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较少伴耳鸣、耳聋。
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外治法可有效地防治眩晕。
1、药枕疗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
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湿热敷法
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加热,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有条件者,亦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浓缩液至100ml,用8cm×12cm与12cm×12cm绒布两块,浸透药汁,置于颈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两块电极板,通以15mA强度的直流电作离子透入。本法是中医湿敷疗法的扩大应用,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引入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3、塞耳疗法
灵磁石10g,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双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续5~7天。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肾虚眩晕。民间还有用鲜生地塞患侧耳治眩晕法。
4、耳穴疗法
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贴于双耳穴上(取穴:神门、脑、皮质下、交感,双侧,每次2~3个穴位),3天1换,4次为1疗程。用药时应将橡皮膏严格密封周围,防止冰片挥发。个别人贴药后有欲寐感,以后转清醒,不必多虑。本方也可治失眠证。
5、敷百会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眩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
6、填脐疗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7、敷手心法
曼陀罗叶10g。最好用鲜叶,捣碎,加白酒数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换药2次,对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本品有毒,慎勿内服。
8、敷涌泉法
吴茱萸20g,肉桂2g,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9、足浴疗法
取山栀子、钩藤各 10g,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 1~2次,每次 15~30分钟,连续 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钩藤、桑叶、菊花各 20g,水煎足浴。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10、穴位注射法
患者取坐位,选准双侧风池穴,医者用5号皮试针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推进0。5~0。8寸,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缓缓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此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佳。
眩晕中医疗法
方1
〔组成〕六棱菊30g ,石仙桃30g ,苍耳根15g 。
〔用法〕水煎服。
方2
〔组成〕白背黄花稔30g ,鸡蛋1 个。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
方3
〔组成〕锦鸡儿花30g ,天麻2g 。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也可用于头痛。
方4
〔组成〕麦斛30g ,向日葵15g ,菊花10g ,钩藤10g 。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
方5
〔组成〕鲜三张叶全株15~30g 。
〔用法〕煎水频饮。
〔附注〕此方用于高血压头昏。
方6
〔组成〕三铃子嫩叶10g 。
〔用法〕蒸鸡蛋吃。
〔附注〕此方用于虚证头晕。
方7
〔组成〕大黑药15g ,千针万线草15g 。
〔用法〕水煎服,红糖为引,也可煮肉吃,或研末蒸肉,鸡鱼吃。
〔附注〕此方用于伴心慌,耳鸣、出虚汗者。
方8
〔组成〕头晕药(水杨梅)60g ,猪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用汤煮青壳鸭蛋吃。
〔附注〕此方用于老年头晕。
方9
〔组成〕头晕药30g ,仙桃草30g 。
〔用法〕研末,肉汤或油汤送下,每次服15g 。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疼痛。
方10
〔组成〕头晕药根30g ,猜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肾阳虚眩晕。
方11
〔组成〕白补药30g 。
〔用法〕炖肉吃〔附注〕此方用于虚弱干瘦、头晕目眩。
方12
〔组成〕头发七9g ,瑞苓草9g ,羌活9g ,藁本9g ,石花15g 。
〔用法〕水煎服。
方13
〔组成〕刺沙蓬、绢毛苣、黄芩各适量。
〔用法〕煎汤服。
〔附注〕此方用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
方14
〔组成〕细叶十大功劳根30g ,莲子肉120g 。
〔用法〕酌加开水炖1 小时,饭后服,1 日2 次。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耳鸣。
方15
〔组成〕金丝带9g ,手儿参9g ,葵本9g 、石菖蒲6g ,鹿衔草12g 。
〔用法〕煎汤服。
方16
〔组成〕金刷把9g ,鹿衔草9g ,太阳花9g ,藁本6g 。
〔用法〕水煎服。
方17
〔组成〕小贯众适量,乌鸡适量。
〔用法〕二物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血虚头晕。
方18
〔组成〕密马(美花兔尾草)15g 。
〔用法〕煎水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心烦。
方19
〔组成〕野洋参根30g 。
〔用法〕蒸鸡或炖猪肉吃,或煎水服,早晚空腹时各服1 次,每次半碗。
〔附注〕此方用于肾气虚弱头日眩晕,伴四肢乏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