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狼牙和荒古爪子:做事总是拖拉推迟,完美主义作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2:44:30
做事总是拖拉推迟,叫procrastination,原因有很多种,这里讲其中一种。
    开始工作一阵子以后时候,惴惴不安,很多事还在摸索中,怕自己做错了,或者做得不好。慢慢地发现自己经常procrastinate,该干的事儿找各种理由拖着不干,尤其是比较劳民伤财的大项目—既然预期会有些困难,需要花多些时间和精力,就偏挑其他的小事做,尤其是根本不紧急的小事。拖啊拖,直到死线渐渐降临,才着急起来,拼了老命赶出来。当然基本上也能按时完成,但从头到尾都忐忑不安,越拖越内疚,越没勇气去碰那件大任务。如此周而复始,总之过程很不愉快。
    不光是我,这种现象似乎挺普遍的,有好几个人告诉过,还有人自称享受那个紧张害怕的压力感,以习惯procastination 赶死线为乐。至少我自己是乐不出来,也没觉得享受,但这个拖拉的习惯改起来还贼难。
    为什么人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跟自己过不去的事儿呢?但凡有人偏要跟自己过不去,常常是因为在下意识里有什么原因阻碍着看似合理的做法,而把人引上弯路。给自己添麻烦的 procrastination 经常来源于完美主义的习惯。我们都知道perfectionists 是啥样儿的人,他们一般竞争心很强,很喜欢跟亲戚朋友同行邻居或者不相干的人攀比,一般事业很成功,面面俱到,外表上是人人都羡慕的天之骄子。但他们总是抱怨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比谁谁在啥啥方面还不如,目标还很遥远,自己的成就还远远不够。他们比较容易焦虑,需要时刻感觉到生活里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下,如果遇到意料之外的状况就会特别紧张和悲观。最重要的是,出了点什么小问题,立刻不假思索地责备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呢?坦白了吧,我就有这种倾向。过去上学时更严重,工作了这些年,终于渐渐被现实教会了不少道理,发现完美主义的破坏性。这些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一时半会儿也改不掉,但还是可以慢慢地提醒自己,慢慢地在实践中训练老狗学新招。跟完美主义对立的好习惯,我管它叫 imperfectionism。我的长期计划就是做一个imperfectionist。完美主义在我们这代中国人里特别常见,我认为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分数至上的教育,一个人的价值完全由考试决定,考试的高分成了交易的筹码,把我们训练成巴甫洛夫的狗,并灌输“有志者事竟成”的理论。相信幸福感是拿“成就”交换来的,而“成就”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如果不幸福,那肯定是成就还不够,ergo,那肯定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等等,完全跟现实脱节的理论。在大脑深处有个细小的声音不停地鞭策着我们:“只要你完美了,无缺点了,就万事大吉了。”当然,这个美好的彼岸天堂,谁也没见过,只存在我们的想象中,怎么做牛做马都达不到。但又似乎那么近,唾手可得:只要工资再多一万块,只要下一个对象愿意跟我结婚,只要再升一级,只要再瘦五磅,只要。。。我就满足了,再也不会烦恼了。
    完美主义者的固有假设是自己的人生绝对控制在自己手中,结果往往是遇到一点挫折就无限扩大责备自己,然后越来越害怕行差走错一步,给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遇到困难也就越来越紧张和焦虑。遇到考验自己能力的事情而不敢下手,不知不觉地 procrastinate,那也就合情合理了。“如果失败了呢?如果做得不够好呢?如果包含了差错和缺陷呢?那我岂不是一文不值了?” 这就是完美主义的陷阱。
    其实完美主义的症状之下是一个很自私和自大的人生态度,它的假设是,我就该干什么都完美,做什么都成功,一出手就是经典,样样都占上风,别人都不如我。。。
    当然完美主义也有它的作用。多年以来,它推着我向前走,倒也换取了不少普通意义上的“成就”,引来一些赞许和羡慕的目光。但问题在于,任何成就和赞许,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都不能带来发自内心的愉快和满足感。因为完美主义者已经习惯了在自己身上和周围挑毛病,永远不能放松。长此以往,自己身心健康下降,变成一个不知幸福为何物的,令人讨厌的家伙。治疗完美主义的武器,很简单,就是不完美主义喽。武器之一是“够好”,够好就好了,不需要“完美”;之二是小时候老师批判的概念“差不多”;之三是“下一个”,避免老是回头看,琢磨过去做的事“应该”如何如何乱放马后炮,向前看;之四是乐观主义者的杀手锏,跟自己说“还好没有更糟,运气不错”;之五是与其挑毛病,强迫自己挑好处,做完一件工作,享受一下完成任务的快感,提醒自己“又为社会进步添了一砖加了一瓦”,或者“又赚了一天的工资”;之五是谦逊自足,采取一种真正谦虚的人生态度,不随便假定自己一定能把什么事都做好,样样占人上风,不坚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运气一帆风顺心想事成阳光大道走到底;之六,学会欣赏和拥抱缺点和瑕疵。最后这一点,我是这么训练自己的,看看别人,我不是本来就喜欢不完美有个性的人么?本来就习惯跟太完美的人保持距离么?本来就喜欢某些被大众主流称为“缺点”的、特立独行的特征么?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嗯,这话好像用错了,或许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就好了。
    所以我一点也不怀念懵懂的少女时代。工作以后才发现学校里灌输的那一套,根本不是真实的世界么。在社会大学里,我学到的无价的一课是赶上死线比拿出超质量产品要重要得多,实用性比漂亮表现要强得多。正因为工作环境里人们互相依赖互相需要,他们只需要你“够好”的付出,你也只需要别人“够好”的产品。不完美主义帮助我减少procrastination,用平常的态度面对难度高的工作。当然,坏习惯不是一天就改掉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就建立的。所以,慢慢来,反正我也不指望一下子变成完美的不完美主义者。旧时人家多藏有珍宝箱,把贵重首饰藏在里面,万一遇到兵荒马乱可以拿珠宝出来变卖度过难关。
    建立快乐的习惯和享受人生的喜悦,我教你一个小窍门:做一个快乐珍宝箱,里面收藏的不是值钱的物品,而是可靠的快乐事。在需要的时候,例如,情绪低落,遇到挫折,压力过大,内心烦躁,等等,打开珍宝箱,将里面的好东西拿出来使用,心情就会好啦。
    什么样的珍宝那么神奇能缓解抑郁心情激发幸福感呢?我的答案是:问问你自己喽,什么事情是又简单又直接又有效的,能让你一干就心情好呢?
    当我问人“干什么事能让你心情愉快?”,常常得到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例如得到很多很多的钱,例如跟电影明星做爱,例如退休到南海小岛,例如嫁到商业大亨自己永远不用工作享受阔太太的生活。听到这种答案,我只好强忍住拿手smack对方后脑的欲望,说,不是问你的白日梦啦,而是问你过去已经经历过的愉快事情和活动!奇怪的是,还是有很多人挠头皮说不出话来。那么大块的成年人,阅历无数,说起自己的成就和失败时头头是道,但是问他上次特别欣喜和满足的时刻—剔除天降好运,自己无法控制的运气—很多人都支支吾吾举不出三个例子。
    下面是珍宝箱的使用说明,换言之,是选择什么样的珍宝来收藏的说明。按照说明,好好地回想自己有什么宝贝,拿张纸写下来,郑重地放在保密安全的地方。
    1. 是行为不是物质。要收集的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你做事的过程,让你产生愉快感,例如,巧克力不算,但是品尝巧克力带来的甜蜜过程才算数。买来囤积的新书不算,读书的过程和感受才算。
    2. 效果可靠。已经被过去的多次经验证明,一百次里有八十到九十次都会带来微笑和满足。从来没得到过的,例如中了一百万块的彩票,不算。没有实践怎么知道是真理?
    3. 容易随时做到。专挑难以达到的事去做,自己无法控制的事,要花很大精力很长时间还没个准儿的事,想想就累了,还能起到快速愉悦的效果?例如升职,涨工资,讨到心爱的老婆/老公,做生意发财,得到天仙美貌,都不算数。太不可靠了,偶然性太大了,需要的投入太多了,时间太长了,而且根本不在自己的掌握控制之内。要想迅速的快乐,必须收藏小小的,一抓一个稳拿的宝贝。 4. 廉价。收藏的宝贝不需要你拿胳膊腿儿来交换,不需要失去很多其他珍贵的东西—例如宝贵的人生,时间,健康,信仰,原则,善恶观,自尊,其他的愉快经历,他人的利益和权利—才能换得。实际上最好最可靠最值得收藏的宝贝往往是不要钱的。即使有价,你也完全负担得起。
    5. 纯粹的爽,不带任何价值评论的成分。涨工资、升官儿、装饰性配偶、被别人嫉妒/吹捧、被社会推崇等等,都不算数。
    这个珍宝箱里的好东西还有个好处,不会越用越少,反而越用越多,经常拿出来把玩和使用就越有效,心情愉快的时候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不怕跟别人分享,一点不会给分少了。但是要注意,再好的东西也经不住上瘾式的狂轰滥炸,没完没了,要轮换着玩儿,否则就腻了,不可滥用。而且,随着年纪和经历和环境的改变,你的宝贝也会改变,有些会失去它们的魅力和价值,你又不停地捡到新宝贝,别忘了随时翻翻库存,除旧迎新嘛。所以,平时要经常练习发掘和收集宝贝的功夫哦,越多越好,即使马上用不到,收藏起来,心里就感到象个大财主那样稳稳当当的啦。
    举俩自己的例子:二十五到三十岁之间,我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宝贝,就是成龙的早期电影,醉拳啦,蛇形刁手啦,A计划啦,飞鹰计划啦,又是笑料又是漂亮的武打设计,总能让我忘记烦恼。更早些,一个好宝贝是“鹿鼎记”和福尔摩斯系列,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读下去。过去几年收藏的宝贝中,包括了现场看花样滑冰,浑然忘记一切的烦恼。
    跟要好和投契的朋友喝茶聊天分享也可以收作珍宝,但要注意,友谊不是控制在你一个人的手中,也不能招之即来呼之即去,需要费心费时培养浇灌才能开花结果。
    好玩的事情多着哪,而各人的宝贝又各有不同。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珍宝箱里的好东西,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交换,大大增加自己的库存哦。痛与快
    前阵子看见一个报纸影评人写的文章,讲让人流泪的电影,有共性也有个性,例如某些电影能呼啦啦感动一大片,而有些是十分私人的反应。这时我忽然想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经常我们看了喜剧影片,哈哈大笑过,出来撇撇嘴说,挺烂的片子,低级趣味,没感动。但是很少有哭过了出来说,哇这片子好庸俗难看无聊。基本上能让人感动到哭的片子,出来后都让人感觉很好,被全身洗涤一遍那样的舒畅。
    我们现代人,吃饱了穿暖了,头顶有片瓦,碗里有肉吃,可还是不快乐,而且快乐这东西滑不溜手,越追越渺茫。就好像放松,睡眠,心灵的平静,都是越努力越使劲却越抓不到的东西,象只狡猾的猫。我们努力躲避痛,追求快,但是好像总是事半功倍呢,就好像美国民众越减越肥。是不是满坑满谷的self-help畅销书其实一开篇就错了?是不是追求越来越多的幸福生活本身就是缘木求鱼?有志者事竟成的那一套根本不管用?
    我不是要宣扬自找苦吃的理论,参考Stumbling on Happiness那本书,普遍以为的快乐源泉和途径其实很不可靠。嗯,实际上,幸福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直截了当。幸福感不是不痛苦不难受那么简单。没有痛不等于快。肯定有人跟我的想法不同,但是也肯定有人相似的 --- 虽然平时不好意思说,其实我们更喜欢看让人哭的电影,读让人伤感的书,偏爱莎士比亚的悲剧超过喜剧,在安全中分享艺术化的痛,从而得到贴心的快。
    这不是要拿伤感文艺作品当治疗郁闷心情的万灵药,而是提出某种观察和反思。其实人的喜怒哀乐是很复杂的东西,即使是不开心也有很多种:或许是因为特定事件的伤心,或许是分享亲朋好友的不幸,也许是急性的打击,也许是慢性的消磨,也许是漫无目的的烦闷,也许是自我否定的压抑,也许是被人遗弃的孤独,也许是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也许是一种洗涤内外的新鲜感,经过了痛之后,所有的感官忽然异常的灵敏,外界的刺激和对它们的反应都变得尖锐而锋利,生命的颜色忽然异常鲜艳,来不及专注自己,眼里看见周围熙熙攘攘的人和事,忽然鲜活起来。
    结论:大而化之的“怎样得到快乐”之类的通用宝典,实际上效果十分可疑。 追求快乐和幸福倒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人人都想追求永远的幸福,但是happiness到底是啥玩意儿,追又能不能追得上呢?我忽然发现有几样东西在目前的社会状态里很相似,都是全民一拥而上地狂追,各色书报杂志上永恒谈论,唯一的效果只是帮出版社卖广告,以及让大众越来越对自己不满:一是减肥,二是理想伴侣,三是快乐。如果我告诉你,那些都是胡说八道,你大概也不会相信的—白纸黑字印出来的道理不会错吧?
    David Burns 的经典著作Feeling Good里面有一个理论,刚看到的时候吓一跳,需要很长时间消化都很难接受,他说: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自我价值这个东西,要调整人生态度,就干脆忘掉衡量人生价值这件事!你这个人,其他每个人,都没有价值可量,根本无价。
    让我来试验一下类似的手段,颠覆平时被奉为神明的“真理”:持久的长期的幸福和快乐根本是不可能追到的,别浪费时间了!即使全社会都一窝蜂地去追求某个目标理想,也并不能证明这个目标是应该追求的、合理的、甚至可能达到的。
    为什么我要说这么扫兴悲观的话呢?这还是要回到生物学和化学上面从头讲起,也就是所谓的动物本性。什么是快乐感?用非常简化的说法,就是某个神经末梢往外释放一些“快乐信号”,dopamine或者endorphin这样的东西。这些分子流出来,晃啊晃地漂过非常窄的神经之间的缝隙,撞上对岸的另一个神经细胞膜上面的接受器 (receptors) 。这些分子好像是特殊形状的钥匙,碰上了跟它们吻合的锁孔就进去了,引起对岸神经内部的一系列信号发生,点亮了特定的一种狼烟,传到大脑里,那么就是快乐喽。
    正常的状态下—所谓正常就是经过几亿年的进化被反复实践锤炼和习惯后的结果—这些快乐分子的数量和传递信号的强度是有限的,而且短暂,一次就吐这么多,即使神经间隙中还剩一些也很快被吸收掉了。遇到强烈的快感,例如漫长的寒冬之后忽然猎到一头野兽,饱餐一顿,或者做爱达到性高潮,那也是转瞬即逝的事儿,绝不可能长久。为什么呢?因为快感让人的警惕性、反射速度、行为动力都大大地下降,死于安乐嘛。陶醉太久了就会一口被熊吃掉或者采集不到够多的食物,或者老婆跟别的男人跑了,反正前景很危险,后果很严重哦。快感是自然界吊在所有动物面前的胡萝卜,它的真正作用是催促人去做必要的事情—所谓必要就是延续物种。自然界从来就没打算给人类频繁而普遍的满足感,那多危险!持久的强烈的快乐感来自何处?外来的分子,形状象体内自制的“快乐分子”,也能吻合贴上接受神经膜上的门锁,就带来了“人造快乐”。例如可卡因,例如安非他明,例如鸦片/吗啡/海洛因(都是一个东西),例如酒精。(注意,同样的分子在不同大脑里产生的化学反应类似但不完全一样。)问题是,我们的身体根本不是照这些外来物制造进化出来的结构,正常的生理活动没法有效地处理这些东西。例如cocaine,典型的卡在门锁里不出来,不能象普通快乐分子那样被消化吸收扔掉,于是神经系统象短路的电网一样不正常地乱发过度强烈的信号。整个网路哪儿见过这阵仗,被强烈的兴奋信号持续轰炸,该逐渐流淌出来的快乐信号被哗地一下全倒出来,用得一干二净。等“高”的感觉过了以后,平时细水长流的分子储备都浪费掉了,那么人感觉特别的低,比平时正常状态低多了。而且一系列其他的生理后遗症开始发生,例如记忆,例如receptors的减少(受不了轰炸了嘛),让人需要越来越多的外界人工刺激和轰炸,这就是毒品让人上瘾的过程。
    我的意思是,合乎自然的正常快乐感,本来就是温和而短暂的,自然也好,神明也好,谁也没跟你保证过天天幸福,日日喝蜜,时刻都象睬在云里一样。如果非要期望每天上班、过日子都跟初恋的第一个月那么兴奋愉快,鸟语花香,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喂自己毒品并且不停地提高剂量,即使吸毒都还要忍受高过后的超常的低潮呢。能隔三岔五地来一下开心的时候就很好了,开心的感觉,过去就过去了,别老指望着招之即来呼之即去,想维持多久就维持多久—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里,恐怕有不少人会生气地说,喂!你太扫兴了。这不是让我们没了梦想和指望嘛,如果幸福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岂不是很没意思?我要说,非也非也。其实,让大多数追求幸福的人格外焦虑和忧郁和烦躁不满的根源恰好是“我应该经常而持续地快乐”这种无聊而不现实不可能的神话。越追就因为得不到而越苦恼。有人也许会说,不对吧?为什么某些人就比另外一些人更快乐,快乐的时间更多呢?我有两个解释,第一,看上去快乐的人,根本就没有念念不忘地努力强迫自己去追求快乐或者其他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第二,他们的基础满足水平,或许是在神经间隙中漂浮的快乐分子,或许是对岸的receptors,天生就比另外一些人数量多密度大。
    其实,我很讨厌快乐这个词,因为歧义太严重,给人误解太深。我反对花太多的精力和期望去“赢得”更多更持久的快乐感,因为天然快感应该是短暂的。当然,快乐感虽然短暂,在这些短暂的火花爆发之间的日子也并不等于就陷入黑暗而郁闷悲伤烦恼的状态。我们如果想提高生活质量,真正应该建筑的追求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才是现实可能而且符合自然规律的呢?我喜欢用的词是well-being。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持久的平稳而坚强的感情和思想状态,正面的状态,不容易被负面的感情,如恐惧、愤怒、怨恨、自卑之类,打乱阵脚或者冲昏头脑,遇到逆境能够适应。类似于健康的身体,能跑能跳,能挑能担,抵抗力强,遇到病菌入侵或者负伤之后能够休养生息快速地好转。一句话,平衡而且生存能力强。
    哇,也许你会说,我天生就性格软弱嘛,强壮不起来的。你要我努力修筑健康的身体,我哪儿有那个精力和资源呢?我的回答是:第一先把浪费在追求快乐、减肥、完美终生伴侣这些目标上的时间都省下来,就够人用好久的了!然后把这些精力放在学习和锻炼自己的坚韧习惯上,面对逆境毫不害怕坦然处理,愉快的心情和自信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就长出来了,想都不用想。去年去听一个psychopharmacologist 学会的讲座,里面好几个专家说,见到病患,第一先问“你最近睡得好吗?” 如果睡眠发生紊乱,“我会马上治疗失眠症状,因为根据经验,如果不调整过来,其他一切精神症状都会前后脚跟上来。”
    睡眠这个生理活动至今仍然困扰科学家,跟其他大脑机构一样,我们知道一点但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的健康牵涉到全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从心血管疾病到糖尿病都跟睡眠不足有关。几乎每个精神疾病都牵涉到睡眠功能的失调:焦虑症患者多数睡不着,抑郁症患者一半睡不着一半睡不醒,躁郁症患者在狂躁周期中几天几夜不睡觉,而且失眠能够诱发狂躁周期的出现,其他疾病也有各种扰乱睡眠的症状,而且,失眠能恶化精神方面的症状,由此恶性循环。
    反之,患者或者普通人如果睡得好,对健康大大的有益。研究表明,在所有的人里面,睡得好跟睡得不好的差别在醒着时统统都显出来。睡得好的人,记忆,判断分析能力,反应速度,情绪好坏,血压和心跳指标,什么都强。
    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打破了长期进化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各种电视电脑的刺激,城市的光污染,工作压力,等等,让越来越多的人失眠或者睡眠紊乱。我一直怀疑,睡眠的错乱跟日照减少、户外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加起来,是抑郁症人数年年升高的罪魁祸首。
    睡眠好,有规律,时间充足,这么自然这么重要的事,却不那么容易做到。越是为自己的失眠问题焦虑,就越容易对卧室和床产生条件反射的抵触和忧虑心理,更加睡不着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重视睡眠,把它当作一个 commitment ,坚持好习惯,而不要轻易地从睡眠里“偷”时间用来工作和玩儿。
    如果失眠,晚上睡不好,早上起不来,以下是几条很容易执行的方法帮助你改善状况:
    1. 定时上床,定时起床,周末不要睡懒觉,否则你的身体都迷糊了。不要随便牺牲“上床时间”。
    2.  白天多晒晒太阳,以调整体内的生物钟。这对嗜睡也有好处。
    3. 遇到睡不着的情况不要惊慌,不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起来离开卧室干点平缓的事,例如看看书,看看电视,听听音乐什么的,让心情恢复平静,感到困意了再回床上去。记住,一夜不睡没什么大不了的,第二天自然会感到困。但是切记!第二天一定要挺着不在白天补觉,而是撑到平时的上床时间才睡,否则就会打乱生物钟。  4. 白天花点时间让身体疲劳些,锻炼也好,多站俩钟头也好,干点体力活也好,晚上就睡得香。
    5. 卧室里的温度最好比外面低一点,先洗个热水澡,然后让体温慢慢下降。睡前体温下降是正常的日夜周期 (circadian rhythm) ,人为地降低温度等于告诉身体该休息了。
    6. 避免睡前一定时间内喝茶喝咖啡或剧烈运动,这些东西刺激交感神经,让人兴奋,扰乱睡眠规律。这个一定时间范围因人而异,有些人是六个钟头,有些人是四个钟头,可以自己尝试寻找规律。
    7.  不要睡前喝酒。酒精能够让人困倦入睡,但是对大脑有作用,干扰到深度睡眠,所以其实睡得不好,醒来也觉得累。
    8. 如果你已经很久都是上床睡不着,翻来覆去很久,很焦躁,可以试着将上床时间推迟半小时,比较容易入睡,但按照平常时间起来,让自己先困着一两天,然后把上床时间提前。
    9. 卧室里保持黑暗和整洁,尽可能地灭除产生distraction 的因素,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账本,没有勾起你的烦恼和焦虑的线索。卧室就是用来做爱和睡觉的。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从小就同班,玩在一起,后来各自升学出国,研究生毕业后恰巧都在美国东岸工作,得以重逢,几乎年年至少见一次面,时间流逝而友情不变。见面不免聊起我们共同的小学中学同学的现状,或者她父母的亲戚朋友的儿女。这些人跟我们基本上是同一代,而且很多出国。刚开始工作那几年,朋友常常跟我通报信息,谁谁很优秀,在某某名校读研读博,在某某大名鼎鼎的公司找到工作。三十岁以后,优秀这个词渐渐少用,这两年,我发现优秀这个词早已在我俩的对话中消失了。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优秀的定义只有一个:学习成绩最佳。我们的同班同学里,当年有在数学、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里拿奖牌的,有高考全省前几名的,有不少上科大少年班的,有很多一早被定为神童的孩子。大家过了三十以后,曾经被老师学校和某些家长当作划分学生高低贵贱的那些标准统统烟消云散。有人年薪高,有人年薪低,有人结婚生子,有人已离婚两次,有人在高级大公司默默当螺丝钉,有人经商创业,有人发表和出版小说,五花八门的人生,各有甜酸苦辣,若要评价谁比谁更优秀,相信大多数的故人跟我俩一样,一笑置之。
    小时候曾经十分优秀的同学,并不全都长大成为哈佛教授,钢琴家,公司总裁,事业成功的人有,也有生活颇不如意的。我想讨论的是一些特例:他们本来很符合优秀的定义,却在某些关口忽然崩溃了(nervous breakdown),多半是大学入学后,出国后,或者刚开始工作后,大多是在环境剧变的关口。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几乎每个我认识的人,不管在哪儿长大的,都至少知道一两个这样的同学,说起来就是惋惜与不解。
    因为我自己就认识几个这样的孩子,所以我有自己的观察和推理,但这些推理仅仅适用于我们这一代特定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学习成绩好,被贴上“优秀”的标签,不一定是好事。当然很多小时候聪明和优秀的孩子也好好长大了,但是我们这一代的教育考试体制鼓励一种死板的(rigid)价值标准,不利于青少年的心智成熟发展。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反对,我们都是同一体制下长大的人,怎么后来的境遇和发展大大不同?怎么大部分人都没有精神崩溃,而那些曾经倍受老师家长宠爱的尖子反而崩溃了呢?(当然,多数的“尖子”也并没有崩溃。)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一大半来自基因,这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一点不假。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而 neuroticism 成分比较高的天性,天然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和抑郁的倾向,得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的几率高于其他人。但是硬币的另一面是, neuroticism 含量高的人又相对比较用功努力, diligent,完美主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他人发出的褒贬信号很敏感。所以他们在一个强调“乖,听话,细心,努力读书”的环境里比其他人多一些竞争力,显得比别人优秀。
    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另一个主要来源是早期的家庭环境的影响。行为学的很多试验已经表明,即使人不完全彻底地跟巴甫洛夫的狗一样,也相去不远。左右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最有效的手段是条件反射,将刺激信号 (stimuli) 跟奖励或者惩罚结合起来,会形成非常直接的神经反应回路,根本不经过有意识的思考就直接产生条件反射,习惯成自然,自己都不觉得也不知道被控制。因为儿童的环境非常狭窄,尤其是中国儿童,家长和学校老师控制了几乎一切的奖惩机制,极少外界信号的干扰,那么家长和老师对于分数的态度对儿童的价值结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家长把分数、智力、竞赛得奖之类的学业标准当成是衡量子女的唯一标准,或者是最最重要的标准,那么他们会下意识地奖励高分,惩罚一切“笨” 的迹象。
    父母掌握着最关键最有效的奖励工具:精神和身体上的爱抚,保护,安全感,肯定和赞许。他们的惩罚手段也是最有效的:责骂,贬低,冷漠,体罚,恐吓,或者仅仅是不满 disapproval 情绪的无意流露。父母对于后代的影响,或微妙或直接的控制左右,虽然不是全部,也是效果最深的,因为幼儿最依赖的是父母,从出生到大脑神经回路发展成熟的头几年主要在父母的“培养训练”之下。这个时候建立的条件反射的线路,留下极深的痕迹,变成性格和无意识的核心部分,可以伴随一个人终生。
    如果做父母自己持有“唯有分数高”的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训练儿童建立这些条件反射:高分=爱抚、赞许、幸福、安全;低分=爸爸妈妈不爱你了、危险、孤独、恐惧、一钱不值。
    第三,天生性格与环境信号 (environmental cue) 的互相作用,父母发放出的信号强度一定,天性敏感的孩子会感受强烈,建立强烈的条件反射线路,天性不敏感的孩子就不那么强烈。反之,同样的性格,如果父母发出的信号强烈,效果也更强烈和持久。所以,人和人不同,不同家庭的心理环境差别也很巨大。对于那些天性 neuroticism 含量比较多而且父母很看重分数的孩子,如果他们的智商本来就比较高,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通过考试成绩好而得到精神奖励,那么这个“学习好等于获得幸福和安全”的条件反射回路就会反馈加强,考试成绩好的次数越多,得到的奖励越频繁,这个回路也就越强,而儿童对于考试带来的成年人的奖励产生越来越强的依赖,逐渐变成根深蒂固的绝对真理。
    尤其是,有些父母和老师自己把分数看得比天还大,完全忘记了鼓励和奖励儿童其他能力和人格方面的发展,特别是耐力和坚韧性和想象力,例如一味推崇和奖励“你好聪明,聪明最好”,而不是鼓励孩子“失败摔倒能自己爬起来才是最好”,“乐观不怕失败的心情最可爱”,那么儿童也就不大会建立这些神经回路。
    但是,学校是一个封闭的人造的环境,现实世界并不这样严密刻板地运转。有些父母“家教很严”,儿女生活在僵化隔绝的家庭环境里,只需要适应父母的教条而脱离真实而复杂的环境。而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父母自己世界规律的认识和人生观价值观常常不能代表儿女的时代。如果在家里把框框定得太狭窄,太死,那么孩子一出门就过时了。在成人的现实中,一个分数,一个数目,一个学位,只是人生价值的沧海一粟而已。还有很多很多极其重要的能力和模糊的考量标准,跟学校完全不同,充满了噪音。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文化不同的国家,变化更加巨大。从学校到社会,从中国到X国,好像从平面世界进入三维四维空间。这时候,那些“高分=成功”,“优秀=幸福”,“自己完美=被人爱”这些价值结构呼啦啦地立刻倒塌了,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深深地刻满了这些教条,对世界的模糊和混乱一无所知,就这么被扔进社会,满脑子刻板的人生规律和行事路线怎么可能适应呢?他们又没有学到过适应陌生环境,独立解决难题,最重要的是临危不乱,坚韧不倒,不怕失败,这些比聪明和优秀更重要的技能,他们都没来得及学会。
    我没有系统的科学的数据显示小学中学大学的分数和成年工作后的境遇有什么直接关联,但是研究情商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些统计研究,表明智商和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分数并不能准确地预测一个人的光明前途和事业成功。实际上,每一个步入中年,有过几年工作、求偶、人际交往的经历的人,都知道这是真的,都知道这个真实世界并不按照学校里的优秀的标准运转。智力与能力,不是一回事,而智力与幸福,关系更加微弱。极其聪明而极其烦恼和苦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优秀的孩子在成长期间受到的宠爱和表扬,条件反射的反馈,都来自权威个体例如老师和家长,但是成年以后,这些高高在上的权威个体都没了。他们依赖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定义的框架 和对照标准也消失了。怎么办呢?下意识地,他们会把对赞许的需要投射在其他个体上,例如老板的嘉奖,同事的羡慕,邻居的嫉妒,社会舆论的标准(何为优秀,何为成功),还有可能在自己的脑子里代替儿童时期父母和老师的评价与教训的口气,自己扮演了父母的角色。我遇到过太多太多的人,甚至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一定程度的此类现象,就是脑子里有个细小的声音,不停对自己评头论足,多半是批评挑刺而很少嘉奖,这声音完全不是我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而是父母和学校老师们的唠叨。我们对权威个体的声音如此熟悉,都吸收到自己脑子里了,不时跳出来跟我们自己的主见打架。能打架的还是幸运的,因为有一定的主见和自己建立的价值观。也有不少人,在父母和学校和社会建立的固定框架里才有方向感,但从来没有建立过自己的人生框架,也不敢闯出这些施加于身的别人的标准,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才能带来内心的满足和愉快和安全感,最重要的是,怎样才能为自己骄傲。
    如果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才能让自己感到安全、满足、有信心,甚至骄傲,那么你就永远感受不到真正的安全,满足,自信,骄傲。
    美国的教育系统比中国的宽松度大,孩子的自由发展空间也相对大一些。但是美国社会也很强调竞争和可衡量成绩(就是分数),有时候疯狂程度跟中国育儿概念有得一拼。近几年随着对学业成绩越来越强调,儿童心理学家警告大众,过分强调聪明和考试成绩,忽略培养坚韧的性格,将来孩子会吃苦的。关于聪明孩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夸孩子不应该夸他聪明,夸他考试分数高,夸成就夸结果,而是应该将赞许和鼓励集中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上面,夸他努力的过程,夸他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夸他与其他小朋友合作的弹性。有专家半开玩笑地忠告父母“别告诉孩子他很聪明”,做父母的当然不能假装自己并不看重学业和智力,但是,要真正给孩子一个健康向上、全面丰满的价值观人生观,得自己先建立健康向上、全面丰满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行。
    我自己没孩子,没有带孩子的一手经验。不过我很喜欢收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讨论儿童心理学的话题。我认为儿童和成人心理学是密不可分的,刚当上父母不久的人,可以反省和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审视自己跟父母的关系,父母的育儿手段,吸取经验和教训(好坏都有),对自己,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我这种没孩子的人呢,可以通过学习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更准确更客观地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理规律,成因,机制。了解一些儿童心理的发展机制,就能打破成人心理的迷雾,原来这一切并不神秘,也不是宿命论主宰自己一生,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和纠结,也有修补和自救的可能。外面看很复杂的一只机动表,碰不得也不知何处下手,拆开一看,啊,还是有道理的,可以理解也可以修改。有句话经常在解除恋爱关系的时候用:It’s not you. It’s me.  意思是: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我们别谈下去了。
    耳闻目睹了一些恋爱和夫妻关系,甚至工作关系,发现这句话改改能用在很多上面。过去我总是觉得恋爱中两个人的感情关系千变万化,各人不同,好像很神秘难测。后来渐渐观察到一些规律。举个例子哈,某夫比某妻大不少,高等学历高智工作。婚了十几年,孩子都不小了,妻在家坐班看孩子很久,把各人照顾得好好的。她不满意,觉得丈夫跟家人保持一定距离,一心扑在工作上,在感情和思想上亲近不到他。他不满意,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到了中年忽然厌倦,跟一个年轻女孩子产生暧昧的感情,身体尚未出轨,心情已经忍耐不住家里的枯燥。这是不是现实里很典型的中年夫妻的状态的艺术浓缩?他们去看咨询师,咨询师引导夫妻各自坦白和挖掘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及感受底下对自己都未必承认的根源。结果呢,她发现自己从嫁给他之前就很仰望他,所以对他的距离和冷漠并不在意,反而符合两人的角色分配。多年相夫教子,其实内心很有怨言,觉得荒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因为习惯了自己的角色而没有面对逐渐积累的怨言,将埋藏心底的不满转化成对丈夫的抱怨和厌恶上。而他呢?很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和卧病的母亲相依为命,而母亲没有能力照顾他,给他精神和感情上的保护和爱抚,所以他成年后一方面在爱人身上寻求母性的照顾,另一方面因为害怕失去她而保持精神上的距离。因为他习惯了照顾母亲的角色,所以对恋人也习惯一种高高在上提供保护的地位,当太太不愿甘居次等地位时,他被一个年轻的崇拜他的女孩子吸引。
    再举个耳闻目睹的例子。一个女青年跟一个对她不怎么好的男朋友纠缠很久。他对她不好,不尊重她,有时说难听的话,没过多久就另寻新欢了。而她还不肯死心,常常给他电话短信电邮,甚至跑到他家去低声下气地求他,并长期幻想期待他回心转意—“如果他肯回来我就终身幸福了,如果他不要我就永远幸福不起来。” 当然普遍或者表面的评论是,她没有套牢他的手段,或者他为人太冷酷太恶劣,或者她遇人不淑,如果碰上个温柔的好心男人就没这问题了,或者下次谈恋爱找个爱她比她爱得多的就安全了。其实呢?这个女青年从小在家里不受宠,父母偏疼她妹妹,所以她一直习惯了屈居下风的心理位置,即使这是令她郁闷和委屈和自卑的位置,却因为熟悉而接受,成年后仍然照着早期的路线走。被男友冷落和羞辱的感觉虽然难受,倒也带来一定的肯定和满足,所以她爱上他一点也不意外一点也不奇怪。
    我们总是认为,谁谁我这么想这么做这么感受,我如何如何是因为跟谁谁恋爱/结婚/在一起,谁谁把我气得/迷得/爱得怎样怎样。或者我对现在的关系不满意,如果换成个不同类型的爱人伴侣就万事大吉了。或者我就是要等白马王子闯进来“照亮我黑暗的人生”,把终生幸福寄托在被骑士搭救上面。 错!我们的思想感情习惯和本能都是自己的,在恋爱婚姻或其他人际关系中的思想感情行为反应也终究是受自己性格的左右,而不是别人造成的。很多时候,我们坚信“他令我(幸福/痛苦/烦恼)”,但这是假象。我们喜欢谁,干什么,怎么想,是体内潜在的根源决定,跟外界无关。很多时候这些根源被深深埋藏在记忆的黑暗角落,连自己也没意识到,或者害怕不愿面对。一个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常常很容易嫉妒和害怕失去恋人,但把原因归咎到对方性格外向喜欢跟异性调情上。或者一个自卑容貌或被从小教育性爱是肮脏的人拒绝接受某某的追求,理由是对方的感情不够纯洁高尚,对方的精神层次没有自己高,而实际上是害怕承认自己有吸引异性的魅力。
    世上有很多人,反复陷入对自己不利的境况,或者反复跟同样类型的人恋爱,旁人看得清清楚楚,这种关系明明对他的感情和心理健康不利,明明让他生活在长期的忧郁和烦恼中,他怎么就一点不吸取教训呢?怎么老是遇到对他不好、占他便宜的人呢?为什么有些人的命特别苦呢?原因之一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好日子”是怎样的,自信和安全的感受是怎样的,他从来就没学到过。虽然也许他并不快乐,甚至有所觉悟到自己身上的自卑或者焦虑的问题,但是改掉很难!为什么?因为重复自己熟悉的处境和行为—即使是self-destructive 的处境和行为,即使带来负面的后果,也能起到安慰的作用,向自己证明固有的self-image。如果本来就已经习惯了“我很丑,我不配”,他很可能下意识地制造条件“证明”这个深藏但是强大的观念,这种证明能够带来一定的安慰感和稳定感,跟花生漫画里的Linus 整天捏着个“安全毯子”不放是一个道理。
    所以很多时候在感情关系里的不愉快不顺利不满意不舒服,看似对方的错,“如果他把某个坏习惯给改了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原因几乎总是在于自身,包括“明明不合适你为什么非要跟他在一起呢?”
    注意,在这个讨论中,It’s not you. It’s me.  里面的it,不是追究谁对谁错,不是怪罪责任,而是寻找反复出现错误关系的根源。根源在自己,改变的责任也在自己,指望外界条件改变来迎合自己让自己的问题魔术般地消失,是不可能的。早认识到这一点,早采取行动脱离陷阱,走上对自己有利的幸福路。 字典上对心理投射(projection) 的解释是:把自己的想法、感受、或态度归结到其他人或物体上,特别是在受到指责,感到内疚,或需要抵御焦虑时。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当他感受处于不愉快的有压力的处境时,把自己内心的负面想法和感情投射在别人身上。这是一种心理防御 (defense mechanism) 的手段之一,过程一般在意识之下进行,大脑皮层不会有意地想: “我要把不愉快或者焦虑的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而是通过皮层下的 limbic system 之类的线路不经大脑皮层的意识和思考,更快地通过潜意识达到。(旁白:潜意识就是意识思想之下进行的大脑活动,所谓本能、直觉,以及感情线路的活动,没有弗洛伊德形容得那么神奇,但是确实存在,而且意识本身可以收集线索间接地观察到自己的潜意识。)
    举个例子哈,甲先生在工作上失手犯错,感到十分焦虑和羞愧,认定“老板要开除我了,同事都瞧不起我,他们都认为我一钱不值”。事实是,他又不会读心术,也没有跟老板谈话交换意见,怎么能确认别人的实际想法呢?但是甲先生非常肯定公司里的人都认为他很差,没本事。实际上,是他自己认为自己很差,没本事,认为自己一钱不值,应该被开除,但是这个想法(虽然也许他很习惯这样的思路)带来强烈的焦虑和沮丧,所以他并没想到这是自己的想法,而是将之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弱化了焦虑感情。
    另举一个例子,乙太太想跟丈夫离婚,她已经不爱他了,看见他就心烦和厌恶,但是离婚的前景让她感到害怕和紧张,所以不能直白地向自己承认“我想离开他”。作为保护自己的手段,她把这个愿望投射在对方身上,下意识地将丈夫的言行(这时候他们的关系多半好不到哪里去)解释为“他不爱我了,他想跟我离婚。” 实际上是她自己想离婚,但是无法忍受和接受这样的来自本人的愿望,所以将此心投射在对方身上,不仅缓解了自责和焦虑感,而且更方便为自己建立一个“战斗” 或者“受害者”的立场,给自己提供反感对方更多的理由和借口。但是这个过程完全是不知不觉的,而不是有意识的。心理投射是一个颇常见的天然现象,本身并不一定是病态,只要是人都有而且经常使用直觉的保护机制。只不过,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推到一定的极端程度,则有可能影响到客观认知,把他人和自己的思想混淆起来。
    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区分我与他,我和他是不同的人,我感到热或者痛,他不能同时感到,世界不等于我。别看这个现象微不足道,似乎天经地义,其实非常复杂非常神奇,而且不是每次都能够完美地完成发育任务。人脑还有另一个本事,身感同受,婴儿看见旁边的孩子哭,自己也哭了;我们看见别人钉钉子砸了手,会不由自主地缩起手好像自己也痛到。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而揣摩别人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天然的本领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建立,也很神奇,但也偶尔会出错没长好(例如未能建立同情能力的psychopathic 人格失调症)。
    区分你我,区分主观与客观,是一个复杂而模糊的事情,每个人的你我界限和认知似乎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有些人情绪特别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也有人过度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别人身上分不清人与我,另外有些人生活在自己的硬壳里,对别人的情绪完全隔离。
    社交上过度紧张害羞的人,常常在社交场合之前想象别人会如何鄙视自己,过程中想象别人如何关注和批评自己,过后还想象别人在背后讥笑自己,其实所有这些贬低自己的想象都来自内心,来自本人最根深蒂固的自我意象 (self-image) ,但是当事人认定主观的焦虑和恐惧是客观的存在,来自外界的威胁。
    过度投射自己的焦虑自卑和恐惧怎么办呢?我觉得可以重新审视很多根深蒂固,自动不经大脑的下意识反应。每次脑子里跳出“他讨厌我”,“他瞧不起我”,“他们都认为我是傻瓜”之类想法的时候,不如停下来反问自己,这是客观现实呢?还是我的主观心理投射? 上星期听了一个讲座,关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自杀防护栏工程。金门大桥在完工后三个月就有人从上面跳海自杀,直至今日,成了一个吸引自杀者的“热门地点”。一直有人建议和推动在金门桥上设置围栏或其他防护措施,因为现在的栏杆太低,普通身高的成年人都可以跨过去,也是吸引自杀者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个建议一直没有施行,原因是反对者甚众,而且立场特别强硬,理由是:第一,金门桥现在这样是经典建筑,完美无缺,加高栏杆或者其他护栏之类会破坏其美观;第二,自杀的人么,你堵了他从这里跳海的机会,他还是会跑到别处去,或者用其他方法自杀的,白费劲。另外,虽然无人公开这么说,想必加建护栏的费用也在某些人的顾虑之中。
    金门桥不属于政府财产,而是属于一个私人组织,所以民间组织集团的呼声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护栏运动已经进行多年至今桥上的栏杆仍然很低,周围仍未有防护措施。
    让我惊奇的是,怀有“想自杀的人拦也拦不住”的信念者甚众,包括很多心理医学工作者都有这个误解。实际上这个问题早有答案,而答案是“非也,自杀时拦住了救下来,大部分人不会再次自杀。” 1978年,加州大学 Berkeley 的公共卫生研究学者 Richard Seiden 做过一个划时代的研究,他追踪收集了515个试图从金门桥跳海自杀而未遂者的医学记录,发现平均26年之后,只有 6% 的人已经再次自杀而死,其他 94% 的人不是还活着就是死于自然原因。这个发现之后又有许多世界各地的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提出了很多支持的旁证。例如华盛顿地区有一个以爵士作曲家 Duke Ellington 命名的桥,风景甚美,过去每年总有很多人跳下去,但是附近的一个以 Taft 命名的桥,两座桥很近,就极少人从那里跳下去。后来政府在 Ellington Bridge 上面竖起栏杆,杜绝了从那里自杀的人数,有意思的是,从 Taft 桥上自杀的人完全没有增加。
    2007年发行了一部叫做 The Bridge 的纪录片。拍摄者在金门桥附近埋伏着抓拍了很多试图自杀甚至跳了下去的真人真事。他们也访问了一个跳下去而幸存的人。跟很多其他自杀未遂被救回来的人一样,他说,在下落的过程中,他已经后悔不想死了。
    在研究自杀行为的 suicidology 学科里,这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绝大多数的自杀不是合乎逻辑、理智思维下的现象,情绪极不稳定,已经失去了平时正常思考的能力。虽然,自杀未遂者将来自杀的机率要比普通未自杀人群高很多—特别是如果当事人本来的精神疾病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但是这个机率离 100% 很远很远,自杀的人,成功了也好,不成功也好,如果给他换一个时间地点,大多数都会后悔,而且不会再干。在医学上,自杀行为仍然是一个难以预料因而难以防止的现象,但是社会主流观念对自杀的各种误解和偏见很不利于有危险的人求助也不利于关心他们的人有效地防止,让事情更糟。听到两个精神医生说到自己病人的一手经历,男性精神疾病患者被长期失眠困扰是最最危险的一类人。即使是没有精神疾病的人,在长期失眠状况下会精神压力极大和产生幻觉,如果原本就有躁郁症,带有焦虑症状或者幻觉 (psychosis) 的抑郁症,自杀的危险就非常高。似乎纯抑郁症的症状,例如情绪低落,人生失去乐趣,起不了床,这些还不是诱发自杀的关键因素,比较危险的因素是冲动性格(impulsivity) 以及攻击性 (aggression) 倾向,就是所谓脑子一热就干出了糊涂事。所以,抑郁症或躁郁症加上滥用药物特别是兴奋剂,也是非常危险的组合,因为滥用药物的后果常常是降低大脑前额叶的思考判断能力,让感情中枢全面控制行为,特别冲动。另外一个现象是,在这种糊涂的思想状态下,有很多人把自杀的地点环境盯死在某一个著名的建筑,所以有很多人千里迢迢跑到金门大桥跳下去。如果他们 fixated 建筑不能让他们方便地执行计划,几乎每个人都不会另外在附近随便找个高楼就跳了下去。
    让我觉得最匪夷所思的是,金门大桥的主人们,面对这么多医学证据,直到2008年才投票赞成修建一个防护网,挂在桥外的下面以阻止想跳的人。这是在 Seiden study 发表后三十年!才做出的决定。为了绝不让心爱的建筑产生一点改变,所以爱死多少人就死多少人,可以救下人命也不愿意—原来求生心理很强的所谓正常人里面有不少是这么想的。有很多人总是拿“反正这里拦住了,他们还会到别处自杀”这个借口来推搪公共安全措施,对于这种说法,在讲座中 Marine County (离金门桥最近的县,就在旧金山市的对面)警方尸体检验处的医生说,我检查跳桥尸体已经三十年了,从来没有见过谁被人在桥上拦下来之后扑到桥上的汽车轮子下的。他们在桥上离那些飞速行驶的汽车只有四五尺那么远,又抱了必死之心,但是一个也没有冲进车流里自杀的。 前阵子跟一个专看老年病人的psychiatrist谈话中,说起非原发性的抑郁症 老年人即使一生精神健康,其他长期严重疾病也可能引发抑郁症,例如长期阻塞性肺病,长期慢性痛,还有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或脑血栓或脑溢血后,诱发抑郁症的几率很高。这个专科医生说了一句我觉得特别有道理:预防或治疗抑郁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人际联系,要有人和人之间的纽带,不能把自己关起来孤独生活,这是对健康的一大威胁。老年人孤独的威胁比较大,儿女都离家,老伴可能去世,又退休了,社会关系越来越少。
    但是其实同一道理也适用于所有的人。怎样才能最大的增加生活幸福和情绪稳定的机会?人生充满了挫折,不如意,伤心和打击,怎样才能更容易振作起来?怎样才能更好的避免陷入长期的烦恼和低落情绪?怎样才能幸福感和满足感常在?
    钱多才幸福,结婚才幸福,有儿女才幸福,这些是广泛流传的说法,代代相传。实际上呢,Stumbling on Happiness这本书里颇提出不少反证。这些因素对幸福感和满意程度都有限得很。实际上,心理学研究和统计上发现,对幸福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身体上的健康。不健康的身体,尤其是长期慢性的病痛,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增加精神上的压力和困境,大大增加诱发抑郁症的机率。
    而保护自己不受情绪的捆绑,增加抵抗能力,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是社会关系网,是一圈能给你提供精神支持的朋友。人是社会动物,我们的精神健康需要跟别人的交流和互动。这是很多mental health专业人员的经验之谈。
    作为一个天生的内向型人,主动去交朋友,跟陌生人打交到,维持友谊和其他社会关系,的确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美国外向型的性格占四分之三,让我们内向型人群更加觉得被孤立。但是,不管怎么费力和艰难,维持一个稳定的亲友支持保护网总是受益大过付出的事情,要当作正经事来做,不要忽视了。我经常觉得,咳,这么费事,过去的好友都散布各地,保持联系多麻烦。再交新朋友,成年人难以深交,社会关系那么复杂,稍微一懒就懈怠了。等到需要朋友和精神支持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就来不及了。
    问题的另一面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好的,支持的,建设性的,值得维持的。不是开卷有益,什么关系都比没关系好。某些家庭关系或者朋友关系或者夫妻关系,害处大于益处。所以,怎样与别人建立健康互助,有建设性,互相支持的愉快关系,而不是伤害自己增加痛苦的负面关系,是个满复杂的过程。但是,并不是因为有风险就放弃不干,即使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例如失恋、离婚、断绝友情、等等,也不是躲起来的理由。即使是内向的人也需要同别人交流感情,一个人闷起来,等于把自己放进了危险的处境。  这里说的人与人的交流和纽带,包括但不限于恋爱关系。恋爱和固定的生活伴侣,是满足人性中的交流需要中重要的一环,但决不是唯一的一环。当然有很多人可以只跟伴侣进行精神交流,同外界相对隔绝,但这种做法等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无端增加了风险,打翻一个篮子就全没了。投资也讲究 diversification,分散投资等于分散风险。把所有的感情需要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风险也急剧上升—对方如果死了,病了,变心了,消失了,你岂不是一点保护自己的二手计划都没有?
    最后说一句,人都需要别人,不等于人应该依赖别人。精神上的独立和互相交流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互动的。一个心理健康愉快、宽松开放、独立安全的人,才有勇气跟别人开放坦诚地交流,人际关系才不容易被嫉妒猜疑恐惧和其他包袱压在头上。一个安全和独立的人,比不安全、有依赖性的人,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和给别人提供帮助。而没有安全感的人,更容易孤立自己,既难帮助别人也难接受帮助。这不是要批评或瞧不起缺乏安全感的人,而是鼓励习惯了感情上过度保护自己,不习惯信任他人,不习惯交流的朋友,采取行动跟他人接触和建立友谊和纽带,建立自己的支持亲友团、保护安全网。虽然不习惯不舒服,虽然挺费力气和时间,长远的好处很多。如果感到困难,我十分建议咨询一下专业人员,特别是心理治疗师,并且多阅读这方面的理论和书籍,一边修补自己的不安全感和心理障碍,一边学习对付新情况新环境的工具和本领,并且学会避免负面的有害无益的人际关系。 敏感内向的人之中有一个类型,遇到不顺利的状况时,一不小心就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圈圈里,反复分析衡量所有的选择和后果,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过分调整自己的言行来迎合外界的期望。就是说,当面对令人焦虑的情况时,习惯性地害怕自己对环境失去控制,而应付感受到的害怕和焦虑的方法是,将注意力完全转向自身内部。例如,在恋爱或者工作上产生紧张情绪,患得患失,反复回顾审查自己的言行,花很多精力猜测情人/上司/合作伙伴对自己的印象和态度,过分夸大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别人的反应。很多时候,当事人倾向于想象不良后果,或者当现实跟期望不符时容易过分自责或者损失自信。有这种烦恼的人,我的建议常常是,练习把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别人身上,暂停掂量自己的得失,练习“给”。
    给的方式有很多,倒不见得是捐钱给慈善机构,而是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别人身上。例如,向身边的亲友同事,甚至陌生人,伸一把援手,替人做点小事帮点小忙,或者仅仅是听他们发发牢骚交流一下感情。总之需要你主动地贡献出一小部分自己 你的精力,时间,或者干脆纯力气 用这个方式来开拓一下视野,把眼光从自身移到别处。一方面是distraction,忘记了自己的烦恼;另一方面能给人成就感,觉得自己人不错,对他人有用处,不知不觉就给自信打了气。
    这贴药,只适合某些人,过度自我分析和过度在意自己形象者可用。注意,这并不一定说他们是自恋型的人,而是习惯以自己为出发点面对和应付外界的变化,过度害怕失去和错过,有时候会失去平衡。让他们练习和习惯多“给”,多替他人着想而暂时忘记自己,最终目的仍然是通过给而赢得自尊和自信,通过贡献而获得对自身的好处。 另一类人需要的解药正相反,不是给,而是拿。他们的症结所在是太过无私过度把精力和感情倾注在别人身上,而忽略或者躲避对自己幸福和满足的责任。有些强调牺牲小我的社会价值观或者文化系统很可能加剧这个倾向,让某些人走向极端。我有个要好的朋友,她的问题就是责任感过分强烈,习惯了照顾周围的所有人,唯独不肯照顾自己。她经常抱怨自己身上背了太多的包袱,被太多人依赖,不堪负荷,而她又忍不住要把所有的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其实她并不享受这种不停地给啊给,无限付出没有回报的状态,但是她从来没有学会拿,实际上,“拿”这个概念让她极度不习惯不舒服。这个现象跟她的家庭状况和成长历史有关,她是第一代亚裔移民,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被感情充沛的母亲紧紧握在怀里而一直没有在心理上彻底独立。她一贯受到的教育就是“女孩子就是要替家人付出和牺牲”的观念,无私的人生态度被过度正面鼓励和表扬奖励而推到不合理的极限,让她压抑了正常的照顾自己的本能。在感情上,在行动上,她都缺乏拿的能力,在恋爱方面她也是付出得太多而反复陷入不平等的关系中。对她来说,一方面被训练出来的无穷付出的习惯,一方面她又成年人自然的需要,希望能得到,但是别人给她的爱情或者善意照顾同她的一味付出的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冲突,这就带来很多的困扰,甚至忍不住破坏自己的幸福以暂时缓解心理压力。
    对于此类过度给给给的人,我常劝他们练习拿,但是这个过程似乎比前一类人学会给更加艰难。社会道德观念常常宣扬无私奉献,要说服他们认识到牺牲自己并非健康的态度,帮他们扭转习惯,很不容易,需要大量的反思和质问和锻炼。 前一次说起“给与拿”的不同性格和调整需要后,一位同学问:
    关于第一段所说的这种类型,可否多说一点呢?我感觉越来越倾向于在乎别人看法,夸大自己偶尔说错话导致的后果了;甚至已经变成了心理负担;似乎我一直难以接受别人(我欣赏喜爱的人们)对我有任何负面评价。而正面评价,虽然其实是更多的,但消化得也快。
    把这位同学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并不是因为我有手到病除的良丹妙药,而是因为这种现象其实相当普遍,即使程度不同。
    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评价,不论是夸奖还是批评,当事人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内心非常渴望肯定,渴望表扬和成功,渴望鲜花和掌声,所以做事尽善尽美,时刻揣摩周围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其实他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观点或者评论,当事人却在想象中替别人审视评论自己,而且多半无比挑剔(因为你最清楚自己的弱点),内心世界过分强调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小事化大,耿耿于怀。最重要的症状是精力多浪费在斤斤计较自己最近过去做的事,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头和未来的任务上面,一边做事一边回忆过去的失误。结果压力十分大,害怕重蹈覆辙而躲避眼前或未来的风险,感到束手束脚,道理越走越窄,行动不便,倾向于少做少错,没有抬脚的动力。
    害怕被评价的心理,如果出现频繁而且影响到工作生活,压力大到不愉快的程度,应该坐下来好好地找一找自己内心深处的原因。一个十分常见的来源是过于苛求的家长,从小反复地持续地用批评来促使幼年当事人做各种事—例如学习、考试、就业,采取一套固执的(rigid) 标准来时刻衡量当事人,而且当事人几乎从来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和要求,评语总是“这里那里要改进”,“下次更努力”,“更上一层楼”之类的。
    这样的苛刻的环境下训练出来的人,脑中有根深蒂固的条件反射线路,犯错/不完美=否定自我价值。糟糕的是小时候家长的严苛标准已经埋在脑子里,变成自己思想直觉的一部分,时刻都在敲打吓唬自己,不停地挑剔自己的点滴过错。自身的定位和价值(self-esteem) 完全依赖某些过于苛刻的标准,非常不稳定,运气好,“成功”,被他人赞扬或羡慕时很得意,但时刻害怕下一步会滑倒,拼命建立的自身价值可能会因为小小的失误(或者本人无法控制的坏运气)而一笔抹煞。在自己的下意识中,达不到标准和接受责备才是熟悉的状态,即使并不开心甚至很沮丧,但是其中的熟悉感和(扭曲的)安全感还是很吸引人的,尤其是没有享受表扬和自我价值高涨的历史和能力。 如果自我苛责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根深蒂固,要挖出来彻底扔掉也挺不容易的—但不是做不到。建议阅读一些提高self-esteem(自信和自尊)方面的心理参考书和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耐心引导。第一步先要深刻地说服自己,所谓自我价值是内在的固有的,不以外界变换和个人成就为转移的,如果你能想象,当周围的人都贬低你或者瞧不起你或者批评你把你看得以前不值的时候,当你无所事事躺在床上一事无成的时候,当你行差走错失误连连工作低潮的时候,和当你春风得意被众人夸奖羡慕的时候,所有这些情况下,你的价值,self-worth and self identity 都一点没变,坚如磐石,一样地爱和尊重自己,那么你就不怕别人怎么看待你了。
    说得容易做到难,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自己把一生建立起来的信念,从依赖敬仰的父母手中接受的习惯和价值观,一块一块地拆开来,整理清楚,当垃圾倒掉,然后自己亲手一砖一瓦地重新砌起一幢新楼给自己住。需要自己弄清楚为什么旧的价值观和自我审视的习惯是错的,伤害自己的,必须打倒和消灭的,破旧而立新,否定曾经奉为真理的信念(“我的价值被外界标准定义”)。做到这些很艰难,需要很多时间精力,但是绝对值得,会带来无限的成就感和自信,打开全新的世界。下半辈子都能够勇敢地站起来,从内心尊重和爱自己,不依靠外界的肯定,不害怕别人的评判和挑剔,不害怕失败,释放自己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在行动中得到满足和兴奋而不是恐惧和焦虑。近几年国际的健康和养生市场是史无前例的热闹,在中国尤甚。从报纸到电视,这方唱罢,那方登场。百家争辩成了一场无休无止的口水战,引逗着老百姓搭着一腔热情和兜里的真金白银,跟着左手右脚地操练。
    没有严格的临床研究,医学就失去了判定疗效的依据。
    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先后组织科研团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在178位科学家十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美国全民心血管健康标准》。可以说它不仅仅适用于美国一个国家,也值得世界各国参考和借鉴。因为在这个研究中,世界各国也贡献了本民族、本地域的研究成果,最终由这些科学家汇集分析,从而制定出可以让广泛人群获益的理想健康标准。
    《美国全民心血管健康标准》对0级预防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就是通过4个理想的健康行为,实现4个理想的健康目标。
    4个理想的健康行为是:
    ——不吸烟或戒烟超过一年以上!
    ——理想的饮食结构!
    ——理想的体力活动!
    ——理想的体重!
    4个理想的健康目标是:
    ——不吸烟或戒烟超过一年以上!
    ——不需用降压药,血压<120/80毫米汞柱(mmHg)
    ——不需用降糖药,血糖<6毫摩尔/升(mmol/L)
    ——不需用调脂药,血总胆固醇<5毫摩尔/升(mmol/L)
    (注:其中关于烟草既是作为理想的健康行为也同时列为一项重要的健康指标)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把它总结为“健康理想4+4”。做好“健康理想4+4”不仅可以使心血管保持健康的理想状态,它也可促进其他5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和眼底疾病的防控,即一石多鸟之效,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1带5”。如果一个人从青少年至中年到老年都能一直保持心血管健康的理想状态,我们的期望寿命应在90岁以上。不但寿命延长,而且最重要的是生命质量的提高。优雅老去;无病而终,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份公告的最后详尽地说明了这些“理想”的具体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方法。其中有很多关键性的概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处于似是而非的误区:如理想的体力活动不是指我们日常的家务和办公劳动,而是指有时间限定、有特定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在诸多的运动中也只有有氧运动才能提高身体耐力,有益于减重量,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其实,健康的“密码”就掌握在每一个人自己手中,而不是医生或某些大师的手中。聪明如美国人,他们已经算清了健康这笔账——50%与个人生活行为相关,20%与环境相关,20%与遗传相关,仅有10%与先进的手术和药片相关。
    运动吗?如何运动?吃什么?如何吃?这些日常行为的综合管理是决定我们健康水平的基础和头等要事。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是综合,是平衡。所以,请不要再对不切实际的方法过于迷恋,却忘记了健康的最终目标。在现实中,我们遗憾地看到:某大师说红薯最健康,超市菜场的红薯就脱销;日本风靡西红柿减肥,就一日三餐吃西红柿;某大师说晚上生吃茄子降血脂……这样的闹剧在反复上演。
    健康不应该是炒作的噱头,更不应该是一种投机。其实,健康的标准很简单,健康也很快乐,它就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奥妙就藏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所有食物中,在明媚天空下的阳光和空气中……
    如果说《国人健康手机号》寄托了我对更多患者的美好祝福,希望通过了解和掌握140—6—543—0—268这一串健康的“密码”早日恢复健康。那么本书依据《美国全民心血管健康标准》这一全球医学界将要推行的科学标准进行修订,就是梦想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享有美好的理想健康!
    我衷心希望“健康理想4+4”和140-6-543-0-268这一串健康的“密码”能为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健康和幸福!
 1965年鞭炮齐鸣的除夕夜,窗户上的剪纸花在橙黄的灯光映衬下越发显得喜气。但对我们几个还在长身体的兄弟而言,比这喜气来得更实在的是锅里正炖着香喷喷的猪肉。
    我们端起碗,大口大口嚼着萝卜、白菜……这半点油星儿都没有的饭菜常常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一窝兔子。不过还好,今天我们可以不仅仅吃“草”。
    在那个年代,像兔子一样的不会就是我和我的几个兄弟,盼望能吃上大鱼大肉的也不仅仅是我们。
    时间跨越17年,来到1982年,当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吃上大鱼大肉,终于有车接车送的时候,原来能跑马拉松的身体突然爬楼开始气喘吁吁;原来总也填不饱的胃开始腹胀嗳气……拿到体检报告的那一瞬,我才意识到我胖了36斤,我的肝脏也被厚厚的脂肪腻着,B超单末尾写着醒目的五个字:重度脂肪肝。
    这一切都显得猝不及防。
    当我再环顾周围一样摘掉“兔子”帽子的先生女士们,他们的情况更糟。在对北京市所做的一项研究中,从1984年到1999年,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了50%,其中35~44岁的北京男性居民,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111%,冠心病死亡年龄从70岁提前到34岁。用我当时的工作量来描述这个迅猛增加的数字可能更直观。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去美国学习之前,平均每个月能看到一两个心肌梗死的病人,但现在即使我们每天身披“铠甲”连做10台心脏介入手术,仍然对就诊的病人应接不暇。是的,我们没法能应接自如,因为到1998年,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死于冠心病或脑卒中。如果用我们儿时数数的频率来算,也就是你每数到12时,就有一人应声倒地。在1998年的一年中,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60万,对中国造成的灾难已经形同26次汶川地震的发生。
    但显然这26次的“地震”,国家没有下半旗,也没有人组织鸣笛默哀,更没有作家文人饱蘸深情地哀述“中国人的一天”。呜呼,因为这是中国人的每一天。为什么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们能用更多的钱为餐桌增光添色,能用更多的财富娇养我们的身体时,我们却彻底垮了?
    以北京为例,分析1984~1999年间新增的1882例冠心病死亡病例,其中有77%归因于取代中国传统膳食的高胆固醇饮食引起。也就是肉、蛋的大量摄入引起我们体内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后面我会详尽阐述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与死亡的相关性)。另外的23%是什么?也是由包括饮食在内的不良生活方式为病因的糖尿病、肥胖。
    似乎一夜间,以冠心病、糖尿病、癌症为代表的西方不健康生活方式疾病(又称富贵病)席卷全国。
    国人的“兔子”体质
    大家都知道按照肤色,地球上分三种人。黑种人发源于低纬度地区,因光照强烈,黑色素积淀得多,故肤色黑;同时由于低纬度地区不适农作,黑种人以捕食猎物为生,在长期的奔跑逐猎中锻炼出愈加健硕的肌肉。高纬度地区的白种人因为阳光微弱,黑色素积淀得很少,故皮肤白皙,同时由于白色人种的发源地是太阳高度角很低的北欧地区,所以白种人的眼睛为蓝灰色。
    那么黄种人呢?黄种人发源于中纬度地区,那里水草丰美,温度适宜,他们以农耕谷物为生,不必像黑种人和白种人那样捕食猎物,所以身材相对瘦小。而我们中国人更是繁衍于良田万顷的大陆,自然是与山水草木、鸟虫蝉鸣比邻而居,有春华秋实的田园生活为伴。
    我们从南宋范成大的诗中可见一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在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后,您是否渐渐认清了自己的体质?
    没错,我们是“兔子”。从我们的祖先开始,我们的基因就决定了自然生长的谷物、蔬菜是对我们最好的恩赐。用孙中山先生在《论民生主义》中的话说:“人类谋生的方法进步后,才知道吃植物,中国是文化很老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多是吃植物,至于野蛮人多是吃动物。”可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无视自己的本质恣意为之? 国人健康调查的启示
    我们是“兔子”!
    这个残酷事实太让人不能接受了。爱极了大肉的人多不愿意听到这样的事实,不是吗?尤其在刚刚享用过硕大的慕尼黑烤猪腿和溢着浓香泡沫的黑啤酒后,就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可是为了健康、长寿、幸福和尊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不可辩驳的现实并认真改变生活方式。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国民医疗保险花费最为昂贵的国家,美国经济每产生7美元的收入,就有1美元花在医疗保健上。那么,花了这么多的钱是否带来了更好的健康保障呢?回答是否定的。世界卫生组织在一项独立的研究中,按照医疗保健系统的绩效评估标准进行比较,美国的排名是第37名。简单理解就是美国国民的健康状况很糟。
    许多深受西方垃圾食品残害的读者,闻听此言是否心里稍稍平衡了一些?至少我在某种层面原谅了他们。
    世界上的错误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知的错误,一种是明知故犯的错误。我是万万不能原谅这第二种的蓄意为之。每次看见那些提供垃圾食品的美式快餐店遍布中国街头,M形的巨大拱门终于让我把中国的鬼门关在脑袋中形成了实体化符号——“让人瘦着进去,胖着出来;让胖子站着进去,躺着出来”。这道生死门必是他们暗算我们的道儿。我以前曾经这样认为。现在看来他们的错误远非故意为之那样恶毒。
    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著名科学家和中国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进驻中国的65个县,这65个县主要分布在不发达地区,基本保持中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个研究就是后来在欧美非常轰动的《中国健康调查》,但中国人自己却知之甚少。
    《中国健康调查》的核心是研究中国农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对健康的影响,当然在研究结束后,也揭开了膳食与富贵病的秘密。医疗团队随访三年间发现,在中国西南的四川和贵州两省,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惊人的低,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研究对象死于冠心病。在贵州,样本量是24.6万名男性;在四川,样本量是18.1万名女性(在医学研究中,样本能覆盖万人的研究可谓弥足珍贵)。与此同时,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以植物性膳食为主的研究对象中,诸如糖尿病、肥胖症、乳腺癌、肝癌、胃癌、肺癌等疾病都几乎无踪可觅。
    你感到惊诧吧?与我们日益密切并为之终日困扰的疾病在如我们老祖宗一样活着的同辈中竟毫无踪迹。
    相信吗,我们的确是“兔子”。 不仅如此,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辛勤劳作的“兔子”。每次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画,我都被震撼得无可名状:被烈日炙烤成古铜色的脸庞,艰辛岁月雕刻出一道道车辙般的皱纹,捧着残破陶碗似犁耙一样的手,都让我无数次感受到父亲的无欲无求,而正是在这无欲无求的背后,却是他奉献出的用生命浇灌的片片金黄麦浪。这是我们的父辈,也是对中国民族伟大父辈的深刻描画。
    可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些曾经的苦孩子,放弃了父辈的传统美德,也放弃了用脚步丈量天下的威仪雄姿。“不用游历世界,电脑一开就知,双足懒得出户,车轮滚滚代步”。是的,世界变得先进了,我们的功能却退化了。退化肌肉的我们成了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的模样:灌满油腻脂肪的硕大肚皮;缺少肌肉覆盖显得尤为修长的四肢。在街上走走,满眼都是我们这样不用让医生诊断就一目了然的糖尿病胚子。不难想象的是,如果再过几百年,我们后代再雕刻如米开朗基罗《大卫》这样英勇的“肌肉男”时,无数次堆砌起来的作品一定都是我们这样“青蛙男”的模样。我们要留给孩子这样的父辈记忆吗?我们要给孩子留下这么病恹恹的基因吗?(要知道,糖尿病、心脏病都会遗传给下一代,直到你的后代中能有个足够健康的人扭转这糟糕的基因,否则会代代相传。)
    要记住,你所做的每一种选择,不管有多么微小,都会日积月累,最终对你和你后代的健康产生影响。放进你嘴里的每一块肉都会破坏你的动脉,增加你的腰围。你抽的每一根香烟,都会侵蚀你的血管和心肺。你每少走一步路,都意味着你向死亡迈近了一步。
    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此危害健康,我们是否还会对此不屑一顾,或一而再、再而三地为自己的错误选择找借口,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挥霍着自己的身体?
    不!没有人想这样!
 ●血液循环系统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核心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舒张压高对心脑血管病有危险,但收缩压升高的危险性更大,这是人们近来才醒悟的事实;
    ●高血压是“隐形杀手”,其发生和发展通常缓慢而悄无声息,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半数高血压病人发病前毫无症状;
    ●夜间的血压上升,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更大。如果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熬夜,药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盐的摄入和血压关系密切,血压对食盐敏感,当摄盐过多,血压会上升;反过来说,减少摄盐会降低血压,可以说限盐的降压效果相当于一种降压药;
    ●精神对血压非常重要,你需要学会如何放松。我与国内一位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的对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在一次日程安排甚是紧凑的国际性学术会议间歇,我走出会场的大门,几个久未谋面的中国医生扎堆开始叙旧。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我的保留节目——抓紧这二十分钟的会议间歇,在会场外的空地进行快步走锻炼。也由此引发了与素日喜欢健身的王教授之间的这次对话。
    “每天面对的生离死别就像一日三餐般平常,看了太多的痛苦,真想为自己年老时也选择一种比较理想的归宿啊!”
    我回头笑着看他,等着分享他的好建议。“我宁愿是死于心肌梗死,也不愿再沾着脑卒中的边儿。”
    笑容凝固在我的嘴角,好像是一个很让人扫兴的回答。
    “为什么要这样?”我问。
    “你如果到我们卒中病房呆上一年半载,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这么说。从病人躺在担架上进院那天开始,你用心数一数,看有多少人能活下来?又有多少人能不落下残疾的活下来?”
    其实,我不用到他们卒中病房,就已经深知这景象的可怕。
    2004年,我多次去过辽宁省阜新市的高血压研究项目现场,那是一个为期一年的国家课题研究。共调查了4541名年龄在65~99岁之间的老年人。在北方这个高血压高发的区域,脑卒中侵袭后的惨景让人触目惊心:平均68.01%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因为不知道患病,就更谈不上治疗);平均每一户人家就有一个病人因患脑卒中而留下肢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为此,每一户人家也必须再留下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家人常年陪护。 中国是脑卒中的大国,是全世界脑卒中发病第一的国家。每年因脑卒中导致的病人致残、家庭致贫的例子枚不胜举。
    “我不愿像一架报废的机器,终日躺在病床或轮椅上,吸痰管、导尿管、胃管蛛网一样交织在我的身体周围,任何动作都不需我再费一丁点力气,因为我的大脑已经完全或部分失去了对它们的控制。这日复一日的煎熬,不仅残酷地抹去了儿女的眼泪,也抹去了我仅剩的一点尊严。我不愿这样活着。”是的,健康是一种尊严,是一种我们多么渴望和热爱的尊严。
    当然,要想拥有这份尊严,不沾脑卒中的边儿,我们也必须从认识高血压,管理高血压开始。
    因为导致国人脑卒中高发的首要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名副其实、不折不扣的“国人第一疾病”!
    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到2008年9月,卫生部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到2亿。在2008年10月8日第11个全国高血压日公布的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在全国有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的市民不知道自己得病;而在已知自己血压升高的人群中,仅有35.6%的患者接受了正规降血压的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控制率(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仅为7.6%。
    不仅如此,高血压病的低知晓率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因为不知晓就不可能去接受治疗。一方面,高血压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另一方面原因是公众缺乏防治高血压病的意识和知识。在我国多次高血压病调查中,知晓率通常在30%左右,而30~35岁人群的知晓率低于平均水平,这更是令人忧虑,这一部分人群是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和知识水平是各年龄段人群中最高的,但健康意识却是最淡漠的,生活方式也问题最多,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目标人群”之一。
    面对高血压这一“国人第一疾病”,难道我们真的可以无动于衷,乃至无计可施吗? 正如水管里流动的水会对水管壁产生压力一样,我们的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也会对血管壁形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称为血压。
    水能在水管里流动,是因为有水塔、水泵等产生动力的设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也需要动力,心脏的收缩就起到水泵的作用,使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但是,心脏不仅要收缩,还要舒张,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交替进行的,在心脏舒张时,血液就会借助血管管壁的弹力在血管中流动。
    心脏收缩期间,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会达到最高,此时的血压称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心脏舒张期间,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会降到最低,此时的血压称为“舒张压”(俗称“低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称为“脉压”。
    现在自己测量血压是一件寻常的事情,不仅医生可以做,大众也可以借助电子测量仪器测量血压。但人类认识血压则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们有理由对那些发现并不断改进血压测量方式的人们表示敬意。
    1628年,那是我国明朝的崇祯元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注意到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就像被压力泵驱动那样喷涌而出。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会感觉到血压。
    100余年以后的1733年,英国生理学家黑尔斯最早用急性实验法在活体动物身上测量动脉血压,他在马的股动脉中接出铜插管,再连着长玻璃管,当打开股动脉结扎时,马的动脉血冲入玻璃管的血柱高达2.5米,并随马心的搏动而上下波动,这种测定血压的方法叫做直接测定法。 以后,法国生理学和物理学家泊肃叶在1823年改用水银测压计,接上充满抗凝血剂的动脉插管与实验动物的动脉相接,进行动脉血管的测定,这一改进方法使用了90年,其意义在于与气压接轨,但由于对身体有严重伤害,仍然不能用于人体。
    1835年,尤利乌斯·埃里松发明了一个血压计,它把脉搏的搏动传递给一个狭窄的水银柱。当脉搏搏动时,水银会相应上下跳动。医生第一次能在不切开动脉,没有创伤的情况下,测量脉搏和血压。但由于使用不便,制作粗陋,并且读数不准确,因此其他科学家对它进行了改进。
    1860年,法国科学家艾蒂安-朱尔·马雷研制成了一个当时最好的血压计。它将脉搏的搏动放大,并将搏动的轨迹记录在卷筒纸上。这个血压计也能随身携带。马雷用这个血压计来研究心脏的异常跳动。
    如今医生使用的血压计是意大利科学家希皮奥内·里瓦-罗奇于1896年发明的。它有一个能充气的袖带,用于阻断血液的流动。医生用一个听诊器听脉搏的跳动,同时在刻度表上读出血压数。测量方法的重大突破则是俄国医师科罗特科夫1905年发明的袖带加压法——将袖带绑在受试者的上臂,然后打气到阻断肱动脉血流为止,缓缓放出袖带内的空气,利用放在肱动脉上的听诊器可以听到当袖带压刚小于肱动脉血压、血流冲过被压扁动脉时产生的湍流引起的震动声,即科罗特科夫氏音,简称科氏音来测定心脏收缩期的最高压力,叫做收缩压;继续放气,科氏声加大,当此声变得低沉而长之后突然消失时所测得的血压读数,相当于心脏舒张时的最低血压,叫做舒张压;当放气到袖带内压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平稳地流过无阻碍的血管,科氏声消失。
    科罗特科夫发明的袖带加压法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血压的计量单位一直采用毫米汞柱(mmHg)。20世纪80年代,我国按照国际有关要求,把血压计量单位改为千帕(kPa)。1997年,国家卫生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又发文恢复mmHg计量单位。本书也采用mmHg计量单位,实际上,美国、欧洲等国家每年发表的《高血压指南》的血压单位,也依然是mmHg。
    在有些科学论文中,可能会以kPa计量血压,大家只需要掌握mmHg和kPa之间的换算关系就可以了:1kPa=7.512mmHg。(1)体形肥胖的人
    我的健康手机号的尾数“268”就是指女性和男性的腰围,关于肥胖会引起哪些疾病,本书有专章阐述,这里就不展开了。就高血压而言,肥胖是一个重要诱因。人体肥胖主要是由于身体内脂肪增多,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从而使心脏负担加大、血管阻力增加发生高血压。体重越重,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身体超重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肥胖者也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表现为鼾症,也易促使血压升高。
    说到胖子易得高血压,许多瘦子可能感到侥幸,但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觉,身体的胖瘦不是患高血压的唯一原因。
    (2)遗传因素
    高血压遗传因素约占30%。有高血压家族史(如父母有高血压)的人,同时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引发高血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高血压也不是“出生决定论”,即使你有高血压家族史,但如果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限盐、限酒、戒烟、坚持运动、合理节食(避免肥胖),同样可以不得高血压。血压有“控制”之说,控制一方面是通过药物,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以预防。
    (3)“口味重”的人
    “口味重”就是偏好咸食。盐在中国饮食习惯中地位很高,几乎所有的菜肴都离不开盐。食盐含有钠,钠把身体内的水分牵制住,平时我们吃了咸的食物容易口渴,就是这个原因。一次吃咸了会导致口渴,还不至于影响健康,但是长期吃咸的食物就会使血容量增大,血管张力增大容易收缩,从而造成高血压。(4)“会喝酒”的人
    这里说的“会”是指酒量大的人,也就是几两白酒、几瓶啤酒都“不在话下”的人。大量喝酒是导致血压增高的重要因素。如果每天喝白酒超过2两,血压就会升高,如果同时又吸烟则会加剧血压的升高。临床上可以见到,在一些“酒文化”比较盛行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明显较高。
    说到喝酒,少量饮酒,无论是葡萄酒还是白酒,或是啤酒,作为佐餐或者调料都是很不错的,但超量肯定有害。就血压而言,有一种观点认为红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化合物能抵消酒精使血压上升的效果,但澳大利亚大学的一项试验挑战了这一美好的推论,在对24名年龄20~65岁的健康男子试验4个月后,并没有发现这种抵消的效果,事实是大量红葡萄酒促使血压上升。
    酒对血压的影响不在于酒的种类,而在于酒中的酒精量过大会导致血压升高。
    (5)“急性子”
    关于性格或行为类型对于血压的影响,虽“弹性”比较大,但的确存在。一般认为“急性子”相对比较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大,也容易接受外界不良刺激。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时,大脑皮质和下丘脑兴奋性增高,体内常产生一些特殊物质,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这些物质会使血管痉挛收缩,血压增高。
    性格中含有高血压隐患的,不只是急性子,多疑多虑、个性孤僻、具有攻击倾向等内向型性格特征的人,也相对容易患上高血压。
    (6)长期精神紧张或接受不良刺激者
    长期精神紧张的情况很多,主要的有两种,一是用脑力劳动过度造成的紧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力劳动者;另一种是因为职业关系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比如司机。  不良刺激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不良刺激主要是直接对感官的刺激,比如噪声;内在不良刺激通常是对情志的刺激,比如悲哀、愤怒、忧郁等。
    (7)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大动脉血管弹性变差,因而收缩压随之增高,而舒张压反而降低;持久的高血压又会使动脉壁损伤和变化,加重动脉硬化,二者互为因果关系,所以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即使一个人55岁时血压仍保持正常,随着年龄增长,患高血压的几率可高达90%。
    (8)打呼噜的人
    胖人很容易得一种叫睡眠呼吸暂停的病,体重正常的人也可能患此病,但几率较小。这种病的主要表现是呼吸节律紊乱,入睡非常不踏实。男士脖子粗(颈围)超过43.18厘米,女士脖子粗(颈围)超过40.64厘米时,易患此病。症状是睡觉打呼噜山响,旁观者还能看到他(她)正打着呼噜,突然就不喘气了。病人自己常常感觉到白天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时不时要补上一觉。这种人容易患高血压。不过,在把呼吸睡眠暂停治好后,血压也自然会随之有所下降,我已亲手治好了不少这样的病人。这种病还会导致心肌松弛困难,即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也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猝死。呼吸睡眠暂停不仅鼾声扰人,还会缩短寿命。
    如果你白天瞌睡不断,哈欠连连,晚上打呼噜,还有喘不上气的时候,那就赶紧去看医生,可能你患有睡眠呼吸暂停。这暂停不光影响血压,还会引起上述诸多问题,所以治疗呼吸睡眠暂停可不是降压的保留节目,即使目前血压正常也要治,而且也有方法治。
    (9)服用避孕药的女性
    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这与避孕药中所含有的孕激素成分密切相关。口服避孕药所致高血压的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避孕药所致高血压的程度个体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多数为轻中度,极少数可能发展为进行性或恶性,停药后多数可恢复正常。
    有高血压的女性不宜使用避孕药避孕。有研究发现,不论年龄大小,患高血压病的女性在口服含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避孕药1年后,多数患者的收缩压会平均上升5毫米汞柱左右,血液检查可见血浆中促使血压升高的物质(肾素活性、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所升高。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从母体里带来的或者从小就得上的情况不是没有,但相对来说还是很少,绝大部分都有一个起点。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会重视自己高血压的起点,只是在某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测量,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了”。
    如果以前没有测过血压,或者很久没有测量过,不妨去测一下。因为毕竟定期常规测定记录自己的血压是及早发现血压高的最有效措施。成年人至少每年要测一次血压。
    就血压而言,以下几点要注意。
    (1)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要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压的发生有家族聚集性,对于父母有高血压的人,其患高血压病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所以建议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尤其是父母双方都患有高血压病的人,应该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而且要注意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和戒烟限酒,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也就是争取“改写”高血压家族史,如果你们家族的高血压史在你这里中止,那你就是家族的功臣,至少减少了留给后代的聚集性风险。
    (2)人人都不可忽视自己的血压,尤其是肥胖、吸烟的人
    在任何场合,只要有机会就应自测血压,包括家里、医务室和医院。家中有高血压病人时,不光病人要常测血压,全家人也都应测量血压。如果每次测血压方法正确,发现在不同日3次测出的血压都显示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而无应激事件作为暂时一过性诱因,就可以确认自己患了高血压。(3)35岁以上的人应勤测血压
    高血压患病率是随年龄增长逐步递升的。但是前面说了,很多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并没有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找医生看病很寻常,但找医生测血压的很罕见。有的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测过血压,等到发生脑卒中,半身不遂和失语之后,才发现血压超过200/120毫米汞柱,这种情况是可悲的。因为如果早知自己的血压超标而采取措施,也就不会有此后果了。所以,要定期测量血压,千万不要由于无知或惰性而早年致残或死亡!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35岁以上的人应勤测血压,最好半年左右测一次。至于为什么是35岁,因为35岁是进入中年的开始,如果你愿意把勤测血压的年龄提前一些,当然更好。
    血压测量是可靠的,但我们也可以通过高血压的一些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
    时有头痛,并伴有后脖梗子僵硬或肩膀酸痛;
    常感头晕脑胀,伴有眼花;
    常会感到两耳内有“滋儿滋儿”的尖调声,好像往脑袋里钻,心里烦躁;
    睡不好觉,夜梦多,起床后精神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健忘;
    总感全身疲倦,酸软无力,手脚麻木。
    当然,以上症状均不是高血压特有的表现,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想到有可能是得了高血压,最好及时测量一下血压。
    有时候,血压会突然升高,而且升高的幅度比较大,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有以下表现:
    剧烈头痛,头晕,恶心;
    眼睛看不清东西;
    突然发生鼻出血;
    抽搐、不能说话、不省人事。
    以上情形一旦出现,就表明情况紧急,应该迅速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呼救或尽快前往医院,同时应赶紧测量血压,若出现血压高于200/130毫米汞柱或是单纯收缩压高于200毫米汞柱,以及单纯舒张压高于130毫米汞柱,表明病情危重。中国有句成语叫“病入膏肓”,来自一个古代寓言。话说成公十年,晋景公患了重病,派人到秦国求援。秦国派一位名叫医缓的名医给他会诊,在名医到达之前,景公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两个顽童,一个说:“医缓那人可是名医啊,一定施长针、下猛药对付我们,我们得躲起来,躲哪儿好呢?”另一个说:“我们可以躲到膈之上、心之下的膏肓部位去,这个地方是药力不可及的,医缓的医术再怎么高明,也奈何我们不得!”果不其然,医缓到来后,经过详细地询问病情和查体后,十分难过地对景公说:“您的病在膈之上、心之下的膏肓之间,我无计可施。”不久,景公就不治身亡。
    这个小寓言表达了一个富有哲理的隐喻,医学不是全知全能,再高明的医生也可能回天无术。所以,及早知道自己的风险,不要待到病入膏肓的时候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一个陌生的人(医生)和一个陌生的环境(医院)去裁决你的“去留”。健康最重要是自己对生命的一份责任担当。
    那么,高血压的“膏肓”之处在哪儿呢?
    高血压的危险程度要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判定。
    (1)当前的血压水平
    如果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你不妨把自己划为“危险分子”,当然血压越高危险越大。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血压越高危险越大。研究表明,人群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连续相关性,也就是说随着血压水平逐渐升高,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机率也逐渐增加。通常情况下,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就增加40%左右。所以当你的血压高过警戒线,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我的血压只是有点偏高,没事儿!”高血压是渐进性、累积性疾病。 (2)高血压的同时是否还伴有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诸如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糖尿病也都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谓危险因素,就是说这些因素并不等同于心血管疾病,但存有这些因素会大大提高未来患病的几率。同样性别和年龄的人,如收缩压150毫米汞柱,但同时吸烟、患有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其未来发生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程度就大大高于收缩压170毫米汞柱而无其他危险因素的人。
    (3)是否伴有重要脏器的损害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高血压就是喜欢叮“有缝鸡蛋”的“苍蝇”。一方面,长期高血压会累及人体的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使之受损;另一方面,其他原因(如糖尿病)造成肾脏受损也会加剧高血压,加剧的高血压又反过来进一步损害肾脏,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具体如何评估危险程度呢?
    第一步,请大家参阅表1-1,找出与自己对应的高血压级别。
    第二步,同时参阅表1-2,看自己是否伴有其他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第三步,结合两个表格,如果高血压分级越高,同时伴有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越多的话,也就意味着你未来十年发生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度越大。  人的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医生还是高血压患者,对构成血压的这两个值的态度往往有些差异。到我门诊看病的患者经常问我这几个问题:
    血压应该控制到多少?岁数大的人血压控制到多少就可以了?能和年轻人一样吗?收缩压、舒张压哪个重要,舒张压比收缩压更重要吗?我的舒张压很低了,但收缩压很高,我还能用降压药物吗?
    在这里,我将给所有的朋友以明确回答。
    第一,不论你的年龄是80岁还是40岁,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都要争取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如难以将收缩压降至140毫米汞柱以下,应争取至少降到150毫米汞柱以下。
    第二,不论你的舒张压是多少,即使已经正常或偏低,如果收缩压非常高,不要犹豫,一定要争取把收缩压降到至少150毫米汞柱以下,如可能仍应降至140毫米汞柱以下。一般来说,用药前舒张压较低,应用降压药后在明显降低升高的收缩压同时,对舒张压影响相对较小。
    第三,我还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收缩压和舒张压高对心脑血管都不好,哪个高就应控制哪个。但相对而言,收缩压升高的危害更大。
    第四,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收缩压高是导致脑卒中的最重要原因。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大大高于冠心病、心肌梗死,二者的比例大约为8∶1。现在很多临床医生认为我这个说法太片面。我不否认收缩压和舒张压应该同等重视,对小于50岁的高血压患者而言,这个观点是对的;可是对大于50岁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收缩压高而舒张压不高或偏低的现象非常常见,很多医生因为过分关注舒张压,对患者宣传舒张压低可导致心肌缺血,不要用降压药,患者也非常担心,想用又不敢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特别强调要关注收缩压的问题。
    而在国际医学界,还有比我的观点更“片面”的,英国的布赖恩·威廉斯、彼得·塞弗教授和瑞典的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Lindholm共同提出了一项新建议: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病人,收缩压“应该成为唯一的测定指标和达标目标”。他们的论文于2008年6月在柏林举办的第22届国际高血压学会学术会议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也有人视之为异端。布赖恩·威廉斯是国际著名的医学专家,尽管他的学术观点可以争议,但是他所提出的理念,其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他特别呼吁对高血压的治疗不能墨守成规,我想,这对于我们医生乃至大众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舒张压?
    单纯舒张压增高(指收缩压不高,一般在140毫米汞柱以下,而舒张压高,高于90毫米汞柱)多是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尤其是体型肥胖的中青年人。年轻人舒张压高的问题,首先要认真查找发病原因,如无明确病因,不健康生活方式是第一位的,饮食没有节制性,工作没有时间性,休息没有规律性,这样的人最容易发生舒张压高。舒张压高同样可以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也要重视并认真治疗。如治疗不及时,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会越来越多。
    已有临床资料表明,舒张压的高低与心脑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如果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高达105~110毫米汞柱的人与舒张压正常(70~75毫米汞柱)的人比较,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概率可高出3~5倍。因此,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增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家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这句话稍作改动用在高血压的防治上是再合适不过,就是“控制血压要趁早”。
    长期患高血压严重损害着我们全身的重要脏器。高血压可直接造成心、脑、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而且常与高血压同时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共同作用于血管各系统,可导致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脑卒中以及失明等致残、致死性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对我们健康的危害如此深重,我们一定要及早平稳控制血压,谨防它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对我们全身脏器的损害可概括为“大心、小肾和脑卒中”。
    (1)“大心”——高血压引起左心室肥厚扩张
    我们经常说什么“温暖了我的心房”,人的心脏有左右两个心房,还有左右两个心室(见下图),左右心房和心室功能不一样,其中左心室的功能是负责从心脏向全身动脉系统射血,高血压会通过连累左心室而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同时又增加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险。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最终结局是心力衰竭。
    我们看见过注射器,如果没有接上针头,要把注射器里的液体射出来很轻松,如果接上针头,出口变细,要射出注射器里的液体,就要稍微用劲一些。同样道理,由于高血压会让血管变窄、变硬和阻力增大,为了保证血液正常流动,心脏要完成射血就必须加倍用力搏动收缩。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心脏肌肉细胞相应变大,表现为左心室的心肌肥厚,心肌功能下降,如果左心室肥厚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会发展为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2)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这个名词我们可能都不陌生,冠心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管,粗细就相当于一根意大利面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急性闭塞,都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梗死),所以冠心病也叫做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患高血压病10~15年后即可能发生冠心病。高血压明显会增加未来冠心病的危险。
    (3)脑卒中——高血压引起脑血栓和脑出血
    我们的都市新闻中经常有某某街道自来水管破裂的报道,我很容易由此联想到高血压导致的脑部疾病。
    高血压的直接后果就是加速血管的硬化和损伤。在人体的诸多动脉血管中,脑动脉血管最重要也最脆弱。高血压导致脑部疾病通常包括脑血栓和脑出血两种情况,两种情况的后果都是脑卒中。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狭窄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阻塞,使大脑局部血流减少甚至中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当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血管壁会变硬变脆,由于血压高时的血流冲击,血管壁又会扩张变薄,当人激动兴奋、熬夜过度疲劳、大量吸烟或剧烈运动时,血压会急剧升高,这时在动脉的分叉处会发生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即出血性脑卒中。无论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都会导致大脑因为没有正常的血液供应而缺氧,功能受到破坏。如果大脑负责讲话的部位受损,人就不会讲话了。负责行走的部位受到破坏,人就走不成路了。负责呼吸心跳的部位受损,人就会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请大家记住,血压越高,病程越长,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越大。  (4)“小肾”——高血压导致肾功能减退
    您可能知道肾脏有排除人体有毒物质、维持体液平衡的功能。但您可能不知道,在人体自身血压调节方面,肾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肾脏能分泌一种具有调节血压功能的物质——肾素。同时肾脏还参与了人体最重要的血压调节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动。这个系统产生的活性物质之一就是血管紧张素Ⅱ,其功能就是收缩动脉血管,在特定情况下提升血压。同时这一过程还引起另一种物质——醛固酮升高,醛固酮就像一块海绵,会把身体里的钠和水大量吸进血液,这样随着全身血管中血液量的增加,也加剧了血压升高。可以说肾是血压的一个调节阀。下面来看一下高血压是怎样导致这个调节阀失灵的。
    长期高血压会使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逐渐发生病变,主要病变发生在动脉血管。当累及供应肾脏的小动脉时,就会导致肾脏小动脉硬化,发生肾脏缺血。进而形成肾脏体积变小萎缩,体内毒物无法排出体外,久而久之便会发展成肾衰竭尿毒症。
    大家都可能听说过尿毒症的可怕。是的,尿毒症很可怕!
    我们能早期识别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防止尿毒症发生吗?
    能!它的早期症状就是夜尿多,所谓夜尿多是指夜间尿量超过白天。也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起夜”次数增多。
    多年高血压的患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夜尿增多现象,就要考虑是不是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了。
    什么是多呢?从医学角度讲,成人每次尿量在300~500毫升比较正常,夜间尿量占白天的1/4之内为宜,按照正常人白天4~6次的小便计算,如果夜尿达到500毫升甚至更多,就可以视作夜尿增多。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在每年体检时注意检查尿液中有无排出过多的蛋白,及时发现肾脏受损的信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血压分级指南,理想血压和正常血压是我们所有人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血压几十年一直保持在120/80毫米汞柱之下,那当然是可喜可贺,你的血压水平为理想状态。因为随着人们对血压危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的同时,人们也日渐认识到把血压降得适度更低一些会更好。很多年以前,我们认为,在休息状态下两次测血压均超过160/90毫米汞柱才算高血压,低于160/90毫米汞柱的血压都算正常。现在,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了,160/90毫米汞柱已被认为是“严重的”或“2级”高血压。血压在120/80毫米汞柱和140/90毫米汞柱之间是高血压前期,只有血压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的人,健康状况才算理想。
    美国将120~139/80~90毫米汞柱之间定为“高血压前期”,等同于中国的“正常高值”。美国提出“高血压前期”这一概念,就是为了加大防治力度。因此血压在120/80毫米汞柱和139/89毫米汞柱之间的人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因为最近有研究发现,这些人未来发展为高血压的危险增大,并且冠心病危险比常人增加了3倍。
    而这里提醒大家特别注意控制的是指血压不理想、不正常的人群,具体包括:
    ●已患有高血压病人将血压控制在低于140/90毫米汞柱;
    ●高血压病人如果同时还有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下降,但没发生肾衰竭,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应检查24小时尿蛋白,如果24小时尿蛋白大于1克,血压应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
    ●老年人应至少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监测是一个比测量要求更高一些的概念,测量是静态的、点状的,监测则是动态的、系统的,我们普通人所把握的监测,没有医学上的那么严格,但也必须是有计划性的定期测量,如果只是想起来的时候才测量,那就谈不上监测。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些血压测量的基本知识。
    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到医院测量,但一般情况下比较费事,因为医院一般没有专门从事血压测量的科室,即使你只想测量一下血压,也得排队挂号、候诊,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相当麻烦的。如果你家附近有社区医院或者正规诊所,能联系测量血压,那倒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觉得上医院或诊所测量血压不方便,可以自己购买测量血压的仪器,自测血压。购买血压仪最大的好处是全家人甚至朋友、邻居都可以共享;由于有仪器在身旁,也会起到提示测量的作用;另外有一个大家会忽视的好处,就是由于测血压是一项事务,不断地做下去会增加自己对自身健康管理的参与度,调动自我主观能动性,强化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感知和责任,这是很重要的额外收获。下面要谈的测量血压就是针对家庭自测压。
    自测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使用专业仪器,二是使用便利的电子仪器。
    专业测量血压的仪器就是医院使用的水银柱血压计,在医疗器械商店可以买到。水银柱血压计最大的好处是结果较准确,缺点是操作不太方便,如果你按以下的方法一步一步做,就可以有效地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前,至少安静休息5~10分钟,不要紧张,尽量使自己放松,最好在30分钟内不要运动,不要吸烟、喝咖啡,不要憋尿。
    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是早上起床前、午饭前、睡觉前。 测量时,你可以仰卧或坐着,裸露右臂(最好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手臂伸直、放松,手掌心向上,不要握拳,肘部与心脏处于同一高度。
    将袖带紧贴皮肤缠在上臂上,松紧程度以能伸进一个手指为佳。使袖带的下缘在肘窝以上3厘米。检查者将听诊器放在肘窝的肱动脉处(摸肘窝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
    挤压气囊向袖带内快速充气,同时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后,进一步充气使汞柱再升高20毫米汞柱(通常血压正常者充气到150毫米汞柱就可以了,然后以恒定速度缓慢放气,仔细听放气过程中肱动脉搏动声的第一响与最后一响。听到第一响时对应的刻度数就是收缩压;听到最后一响时对应的刻度数就是舒张压。
    给老年人测量血压时,有时不要等到完全听不到搏动声才读数,应在肱动脉搏动声明显突然变弱时就读数。给儿童测血压一定要用儿童专用的袖带,不能用成人的代替,否则测量出的血压会低于血压的实际数值;应记下收缩压、舒张压变音点和舒张压消音点3个值。
    高血压病人每天测量1次即可。有的患者在家每天测量血压5~6次甚至更多,我不建议这样。血压在一天之中难免有一定波动,但变化一般不超过20~40毫米汞柱,血压稍高些或稍低些可以接受,但有的患者就特别紧张,试图含服短效降压药物快速降压,结果人为造成血压更大波动。
    水银柱血压计同样要每年校正一次,否则时间长了也不准。拿到医院和医院的水银柱血压计校对即可。
    电子血压计最近几年迅速进入大众家庭,它虽可能不如水银柱血压计读数准,但好处是方便,基本准确,一个人就可以测量血压,且体积很小,出门携带也很方便。 使用电子血压计同样也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电子血压计应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不要选用手指血压计或腕式血压计。选购血压计产品没必要盯住名牌或高档,但一定要注意质量可靠,(不同档次的电子血压计价格差别很大,从上百元到上千元的都有),选购售后服务正规的品牌产品即可。如果是伪劣产品,计数误差太大,那样的测量结果就会误导你,测量结果数字太低会让你放松警惕甚至贻误病情,太高又会加重你的心理负担,着急闹心,没有高血压也成高血压了。
    使用电子血压计前,建议到医院或卫生站与水银柱血压计进行比对,电子血压计不像水银柱血压计那样有校准功能,但是你可以自己来一个“自我校准”,就是与水银柱血压计做一个比较,看看两者之间的数差,每次测量的时候围绕这个数差做加减法,仍然可以粗略估计出你真实的血压值。
    正规品牌的电子血压计一般都有使用说明书,你可以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操作,如果没有说明书,建议不要购买。
    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其他注意事项和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是一样的,但有一项需要特别提醒,测量血压不仅是看数值每次多少,还要看一段时间血压波动大不大,因为血压波动大容易引发脑卒中。 从前面介绍的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高压的饮食”(盐多);高压力的生活(心情烦躁)都很容易造成血压增高。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就一定要遵守减压原则。
    那么,低压的食物是什么呢?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食物,在各自不同的地理、方位、民族、土壤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粮食称为“传统食物”。
    譬如在中国,南方人以米为主食,北方人以小麦、大麦为主食;日本人以米为主食,印度人以米、小麦为主食,俄罗斯人以荞麦为主食,所有人都是在主食之外再配以蔬菜水果。
    可以说这种组合是合乎天然、应乎生理的设计,这也是我在导言中提到我们要重回“兔子”之路的原因之一。
    在高血压的低压食谱中,大家要掌握如下原则:低盐分、低蛋白、低脂肪、富含钾、高纤维。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我将用“3个清淡的口味,3个高雅的品味”来进行具体说明。
    (1)3个清淡的口味
    ●要养成少盐的清淡口味
    少吃盐对血压偏高的人很重要。一般建议每人每日吃盐不超过6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不超过5克。5克或6克究竟是多少?大概就是相当于一茶匙。   随着人们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很多人都习惯外出就餐,对此,我们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盘中餐,因为长期以来,食品企业已经摸透了人们的口味,那就是更甜和更咸的食物卖得好,所以如今市面上出售的食品中钠的含量越来越高,口味越来越甜。
    其实,我们的一日三餐根本就用不着另外添加盐,因为天然食品中钠的含量已经完全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所需的水平了,因此,每一粒盐都不是我们所需的。当然,我不会建议你炒菜不加盐,这样很不现实。说实话,一点盐味儿都没有的菜太难吃了。但是我们必须少吃盐。我的一位学生,每次中午在食堂吃饭或晚上应酬,都会让服务生给他准备一杯清水,对于油盐很重的菜他就会在清水中涮三遍,他对我说,每次他把食物涮三遍之后味道才是恰到好处。
    在这里,我也特别提醒大家尽量不要购买深加工的食品,因为深加工的食物中钠的含量更高。炸薯片、快餐和午餐肉等食品中的钠含量尤其多。饼干、罐装肉汤和蔬菜中钠的含量也不少。记住一条,越是简单和新鲜的食物钠越少。很多患者朋友在听从我的建议后改变饮食习惯,减少了降压药物的种类或剂量,血压也能降下来。
    ●要养成多素食的清淡口味
    高血压患者要少吃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少食动物油脂,限制吃肉、蛋黄、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和脑、鱼子、墨鱼、鱿鱼、蚌等。少吃肉汤,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使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吃多种蔬菜,多吃营养价值高的深色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如小白菜、大白菜、菜心、芥蓝、菠菜、白萝卜、胡萝卜、百合根;菌藻类,如香菇、木耳、紫菜、海带等;以及新鲜水果、薯类食物。在这里我不得不就新鲜蔬菜水果再多提几句。
    大家熟知钠盐会促使血压升高(我们吃的食盐就是钠盐),而不一定了解富含钾盐的食物有利于血压下降。由于我们习惯吃高钠少钾的食物,检测尿液时经常会发现排出的尿中钠多,钾少。其实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钾盐。这对于我们降血压非常有帮助。不仅如此,新鲜的蔬菜水果还能为我们提供大量营养素,同时富含大量纤维,这些纤维对大家尤其是老年人的通便非常有益。高血压、心脏病的朋友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因为在排便用力的时候,增加的腹压会迅速使血压增高,心脏的负担也明显加重。在民间流传的“一号事件”就是指很多高血压和心脏病的病人在清晨由于用力排便,突然因血压增高而诱发脑出血或心脏猝死。相声大师马季先生突发猝死就是“一号事件”的典型案例。●要养成多喝硬水的清淡口味
    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它们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血压容易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2)3个高雅的品味
    ●养成饭量有节制的高雅品味
    人们常说:克制自己贪婪的欲望是成为品格高雅人士的必修之路。在这里我要补充的是,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是成为品格高雅且健康人士的必修之路。那么这个克制口腹之欲的度是什么?保留一点饥饿感,饭吃八分饱就是这个“度”。
    我们的日常饮食要有规律,有条件的可以少食多餐,没条件的也不可暴饮暴食。尤其晚餐要节制,过饱或过油腻都不利于血压控制。一般来讲,早、中、晚餐的进食按25%、50%、25%这样分配比较合理,也就是说我们一天所需的热量应尽量在天黑前摄入完成,以免由于天黑后运动减少,热量不能及时消耗在体内囤积。形成脂肪,从而导致肥胖。●养成细嚼慢咽的高雅品味
    在控制总饭量的时候,我尤其要提醒大家特别是年轻人一件事情,就是尽量在吃饭时放慢速度,因为现在工作生活节奏过快,很多年轻人在工作间歇食用盒饭快餐,而且大多是狼吞虎咽。殊不知这样没有充分咀嚼的食糜不仅增加了我们胃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过快的进食降低了嘴巴对大脑的听令反应。因为我们的大脑通常在饱食后的20分钟,才会对身体发出指令,“我饱了,可以停下嘴巴啦!”但如果我们吃得过快,在嘴巴接受到大脑指令时,我们已经进食了过量的食物,这样控制总饭量的目标就变得更加不可实现。当然,随之而来的肥胖高血压也就必不可免了。
    ●养成宁缺毋滥的高雅品味
    现代社会中,觥筹交错、把酒言欢都成了创事业、拼成功、谈感情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如何在外出应酬时既能吃好,又能保持健康?
    我在这么多年的饭局经历中渐渐摸索到一个“饭吃八成饱”的技巧。第一,启动要慢,菜一上桌别吃得太猛,以至于三道菜就吃饱了,等第七、第八道菜上来,又觉得想吃再吃几口,八成饱肯定没希望了,这就是说吃饭时要控制节奏。第二,要有选择地吃,不喜欢吃的坚决不吃,喜欢吃的留有余地,四喜丸子喜欢吃,两个吃下去,饱了,这就不行。最后是整体找齐,菜全上完了,这时还有两成才到八成饱,那就看喜欢什么再吃一点。这样的吃法,质量又好,该吃的吃了,又吃得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