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被蝎子蛰了怎么止痛:中医治疗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36:40

中医治疗原则之一:整体观念      2009-11-5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治病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但要重视局部,而且更要重视全局。在方法上,既可通过治疗局部而影响全身,又可通过治疗全身影响局部。中医治则能体现整体观念者举例如下:

  (一)调整阴阳

  《内经》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阴阳从广义来说适用于治疗一切疾病。在具体运用上则有“盛则泻其有余、虚则补其不足”两个方面:

  “盛则泻其有余”,主要适用于因邪气实引起人体的阴阳偏胜。如阴邪盛,可出现“阴盛则寒”的寒证,其治则应是“寒则热之”,“治寒以热”,此时宜用温热性的阳药,来纠正阴之偏胜。反之,阳邪盛,可出现“阳盛则热"的热证,其治则应是”热则寒之“,”治热以寒“,此时宜用阴药纠正其阳之偏胜。

  “虚则补其不足”,主要适用予因正气虚引起人体的阴阳偏衰。如阴虚阳盛,常是由于机体的阴分不足,引起虚火上炎而致的虚热证,治则应是滋阴清热,常用六昧地黄丸之类;阳虚阴盛,常是由于机体阳气不足,引起阴寒过盛而致的虚寒证,治则应是益阳消阴,常用金匮肾气丸之类。中医常把前者叫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后者叫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二)间接补泻

  间接补泻就是把五行生克关系具体运用到临床的治疗法则,而“虚则补其母,实_则泻其子”就是这一法则的体现。

  “虚则补其母”,即当某脏(子脏)虚弱时,除可以直接补益本脏外,还可间接补其“母脏”以治“子脏”之虚,有“母健子强”之意。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补火生土,益金生水,培木生火等,均属“虚则补其母”的范围。临床上,肺结核病人咳嗽胸痛、气短、食欲不振、体瘦、用培土生金(健脾益肺)法治之,往往获效。

  “实则泻其子”,即当某脏(母脏)出现实证时,除可直接泻其本脏外,还可以间接泻其“子脏”,来减轻“母脏”的负担,有“母病子分担”之意。如泻心火以平肝木,泻脾土以除心火,泻肺金以燥脾土,泻肾水以宣肺金,泻肝火以壮肾水等均属“实则泻其子”的范围。临床上,肝郁化火的实证,面红目赤、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口苦、脉弦;按五行生克关系,母病可以及子,又可出现心烦不寐等心火亢盛的证候。因此,在治疗上,除直接泻肝火外,还可泻心火,减轻“母脏”负担,这种治疗叫泻心火以平肝木。

  (三)表里互治(赃腑互治)

  脏与腑相表里,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脏病可以影响腑,腑病也可以影响脏,故脏病可以从腑治,腑病也可以从脏治,脏腑同病,也可以脏腑同治。如里热证引起大便秘结致肺气壅塞时,可见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此时单治肺效果不佳,可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采取表里互治法,用凉膈散泻大肠之热而清宣肺气。又如心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涩痛,可根据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关系,用导赤散清心火而泻小肠之热,效果很好。

  (四)从五脏治五官、五体

  从五脏治五官、五体,是从脏腑所主及“开窍”的关系而治疗的原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五官、五体有病可以从五脏治疗。如眼病,可从肝治,实证用清肝的方药,虚证用补肝方药;口舌生疮可以从心治,用清心火的方药;味觉失常,纳差可以从脾治,用补益中气的方药,鼻塞可以从肺治,用疏风宣肺方药;老年人的耳聋耳鸣可以从肾治,用补肾方药等。至于五体病的治疗,亦可从脏治,如肝主筋,筋脉拘急可以从肝治;心主血脉,血脉病可从心治,脾主肌肉,肌肉消瘦可用健牌的方法来治疗;肺主皮毛,皮毛不固,易患外感,可从肺治;肾主骨,腰疫腿软,筋骨无力,可用补肾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治疗原则之二: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诊治疾病首先要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治病必求其本”和《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的“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为妄行”,都是强调找出疾病本质治疗的重要性。

  任何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有许多症状出现,而临床表现又有真假之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医生必须作过细的调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推理,透过疾病的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给以恰当的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否则被假象所迷惑就会犯误诊误治的错误。例如头痛,可由于外感、血虚、肝阳上亢等多种原因所引起,治疗时应找出它的病因所在,分别采取解表、养血、平肝潜阳等方法进行治疗,否则疗效不好,甚或加重。如风寒外感头痛,是因风寒束表,阳气闭塞而痛,因之其治则为疏风解表止痛,常用麻黄、白芷、羌活、防风等治疗。如用此法治疗血虚头痛,则会因其辛温香窜伤阴,而不利于血虚头痛;若用其治疗肝阳上亢头痛,则会因其辛温升散,耗伤阴液而使肝阳上亢症状加重。反之亦然。这种辨清疾病本质,给予针对性治疗的方法就是治病求本。

中医治疗原则之三:标本缓急

  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标”,一般指疾病的现象,“本”,一般指疾病的本质。临床上,标本是用以说明各种疾病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关系的。如从正邪关系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症状关系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病变部位来说,内脏为本,体表为标;从发病的先后来说,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从病的内外因来讲,内因为本,外因为标等等。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复杂的,病情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标本缓急也应随之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在治疗中正确区分先后缓急,抓住主要矛盾。现把标本缓急治疗三原则分述如下:

  1.急则治其标 急则治标,是在标证甚急,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时采用的一种急救法则。如暴发型脑膜炎病人,在危重阶段,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体克症状时,中医认为是热厥亡阳之证,回阳救逆是当务之急,清热解毒则退居其次;肺痨咯血、溃疡病呕血时,止血为当务之急,滋阴或健脾则退居其次,这些都是急则治其标的具体运用。

  2.缓则治其本 缓则治本,适用于一般标证不急的病症,要求抓住疾病的本质来治疗,多用于慢性病人。治疗时采用除去病因、扶助正气等法,从根本上祛除疾病,病本既除则标证自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常见咳喘、痰多、乏力、遇寒和劳累后加剧等症是标,一般在标症不太急时,不应把治疗重点放在止喘祛痰上,而应培补脾肾,以固其本,机体抗病能力提高了,疾病也就痊愈了。

  3.标本兼治(又称标本同治) 标本兼治,首先适用于在标本俱急的情况,由于病情严重,不允许单独治标或治本;其次适用于标本都不严重,病情允许采取标本同治,而且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者。前者如原患肾炎又复外感风寒,既有全身浮肿、不得卧、腰痛、小便不利,又有恶寒无汗、胸痛咳喘等症状。其病本在于肾虚水泛,病标是风寒束肺,治疗时应解表宣肺与温阳化水同用。后者如病人素有气虚,又患感冒,治疗时应解表与益气两法同用,方能收效。

中医治疗原则之四:挟正祛邪

  任何疾病都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因此,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各种治疗措施,也就是依据“扶正”和“祛邪”两个原则制订出来的。

  1.扶正 “正”是内因,指人体维持健康,抵抗疾病的能力而言。“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它疗法,辅以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以增强病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达到祛除邪气、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扶正的原则,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临床上根据病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具体情况,分别运用益气、养血、助阳、滋阴等方法。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多为气血两虚,应益气摄血或气血双补。

  2.祛邪 “邪”是外因,是指一切致病因素,包括外来邪气和自身的病理产物。“祛邪”,就是使用攻逐邪气的药物,或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消除病邪,以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祛邪的原则适用于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临床上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分别运用发汗、涌吐、攻下、和解、祛寒、清热、消导和针灸、手术等方法驱邪外出。如胆道蛔虫病就是蛔虫窜入胆道的实证,应利胆排虫。

  3.攻补兼施 是指在治疗时,祛邪和扶正同时并用的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上由于病情复杂,正与邪之间互相消长,变化多端,故在治疗中必须把“扶正”、“祛邪”两个环节辩证地结合起来,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攻补兼施适用于正虚邪实急需祛邪,但恐正气虚弱而不耐攻者;或久病体弱余邪未除者;或邪盛正虚的虚实互见证。至于先扶正后祛邪还是先祛邪后扶正,或扶正为主、祛邪为次,还是祛邪为主、扶正为次,或扶正祛邪忍时并用,可以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总之,扶正祛邪同时并用,应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如温热病,既有便秘、苔黄的实热证,又有阴液大伤的正虚证,若独用泻下则进一步耗伤阴液,仅用滋阴,则邪热又不能从下面解,因而应泻下滋阴两法同用,攻补兼施,才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中医治疗原则之五:正治与反治

  正治与反治都是抓住疾病本质的治疗方法。

  1.正治法 是指一般正常情况常用治法,即采用性能与疾病本质相反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都是逆病象而治,故又称“逆治”。

  “寒者热之”,即寒证用热药治疗。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里寒证用温补法;阴疽流注用温补和阳法等。

  “热者寒之”,即热证用寒药治疗。如流脑、乙脑等温热病用清热解毒法;血热出血,用清热凉血法,里热实证,用清热泻火法等。

  “虚者补之”,即虚证用补法治疗。如阴、阳、气、血虚证,分别用滋阴、助阳、益气、补血法治之。

  “实者泻之”,即实证用祛邪的药物治疗。如里热、便秘腹满胀痛者,用芒硝、大黄泻热通便;腹水胀满、呼吸困难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逐水药治疗,食滞胃脘,腹满胀痛者,用消导药治疗等等。

  2.反治法 是指反常、少用的治法,即采用性能和疾病表面现象相同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原则。这是因为某些复杂严重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病变本质不符,出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实证如虚、虚证如实的假象,故在辨证论治时必须透过现象,治其本质,采用顺从病象的治法,故称为“反治”或“从治法”。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对某些有寒象的病证用寒药治疗。本法适用于真热假寒证(里热表寒、内热外寒)。例如肺炎病人,高热而又有四肢厥冷,中医称之为热厥证。这是由于邪热内炽,里热太甚,阳郁于内,阴格于外,阳气不能畅达四肢所致。这种病理变化叫“阳盛格阴”,治宜用寒药解除真热。

  “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对某些有热象的病证用热药治疗。本法适用于真寒假热证(里寒表热,内寒外热)。如亡阳虚脱的病人,本质是阳衰内寒,阴邪太盛,格阳于外,致使阳气上浮反见面红、心烦、发热感等“假热”现象,中医称之为戴阳证,治宜用温热的人参、附子回阳救逆。

  “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对某些闭塞不通的病证,用补塞的方药治疗。本法适用于因虚致塞之证。例如,脾胃气虚,运化失健所致的腹部胀满不畅,用补中益气、温运脾阳的方法治疗;气虚血枯的闭经,用补益气血法治之。

  “通因通用”,是以通治泻,即对某些通泻的病症,用通利泻下的方药治疗。本法适用于因实邪致泻的病证。如食滞胃肠之腹泻,用消导泻下法治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痢疾病人,尽管泻下次数较多,但有里急后重,腹泻不爽,辨明是肠内湿热积滞时,不但不用止泻药,相反要用清热泻下药物才能去除肠内积滞,这就是“通因通用”。

  以上所说的反治法主要是针对疾病所反映于外的现象而言,看来它虽与正治法相反,且具体措施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讲,与正治法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针对疾病本质而设的治疗法则。

  3.反佐法 反佐法,是调整药性、发挥药效、防止病人对药物治疗产生格拒现象的方法。本法适用于疾病出现阴阳格拒现象时,即以热治寒、以寒治热时,病人服药后就出现呕吐的情况。常用的反佐法有两种:一是方剂组成中的反佐法,如在热剂中配入少量寒凉药,或在寒剂中加入少量温热药;一是服法反佐,即用寒药治热证用热服法;热药治寒证用凉服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甜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以及后世医家所说的”姜附寒饮,承气热服“,均指此而言。

中医治疗原则之六:因时制宜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精神刺激、饮食劳倦等条件对疾病进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患者个人体质不同,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把影响疾病的各方面因素考虑进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各个病证的特性,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称为“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均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一定影响;而反常气候则更是诱发疾病的重要条件。如春天气候由寒逐渐变暖,阳气上升,易乏力,多困睡,当令气候“风胜”,用药时当注意驱风散寒;夏天炎热,肌腠开泄,易汗,当令气候“热胜”,用药时当注意消暑,不宜过用辛温发汗药,防止开泄太过,损耗津液,变生他病;秋天天高气爽,空气中湿度低,易燥,当令气候“燥胜”,用药时当注意润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宜过用温燥药物,防止耗伤津液,加重病情;冬天气候寒冷,腠理致密,不易出汗、易冻,当令气候“寒胜”,用药时当注意散寒;少用寒凉药物,防止耗阳伤气;黄梅季节(暑夏),雨水多,气候潮湿,患病每多挟湿,当令气候“湿胜”,用药时当注意化湿、渗湿,不宜过用苦寒、滋润药物。

中医治疗原则之七:因地制宜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精神刺激、饮食劳倦等条件对疾病进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患者个人体质不同,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把影响疾病的各方面因素考虑进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各个病证的特性,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指导治疗用药的原则,称为“因地制宜”。我国土地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地理环境不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均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治疗用药时也应因地而有所区别。如我国西北地区地高气寒,病多风寒,故寒凉药物应慎用,而温热药用量就可稍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东南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潮湿,病多温热或湿热,因此,温热或助湿的药物应慎用,而清热化湿之剂可适当重用。

中医治疗原则之八:因人制宜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精神刺激、饮食劳倦等条件对疾病进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患者个人体质不同,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把影响疾病的各方面因素考虑进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各个病证的特性,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临床上,照顾病人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体质强弱、职业差异以及精神状态等特点,给以适当的治疗,称为“因人制宜”。如年龄大小不同,用药量也就不同,成人用药量大,儿童用药量小。一般来说,老年人生机衰减,气血亏虚,患病多属虚证,或正虚邪实,治疗时,当时刻注意正气,防止攻邪伤正。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治疗时,当慎投峻剂,忌用蛮补,以免病情转化,变生它病。

  在性别上,男女生理不同,各有特殊疾病。妇女在生理上、病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点,所以治疗时应注意调经、止带;对妊娠妇女要慎用攻下;凡峻剂、破血、滑窍、走窜及有毒的药物则不宜使用,以防坠胎,产后应考虑气血亏虚或恶露不尽等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男子有遗精、阳萎、滑泄、不育等疾病,临证也要注意询问。

  体质可因先天禀赋和后天营养、锻炼情况的不同而异。体质强壮耐受力强的,用药量可大些;体质虚弱耐受力弱者,用药量宜轻。体质不同,既使患同样的疾病,治疗用药也要有所区别。如体质素热的病人,应慎用温热药物,体质素虚的病人,应慎用苦寒药物,等等。

  精神状态的好坏,对疾病的转归也有一定影响。患者精神乐观,情志舒畅,勇于向疾病作斗争,就可以改善脏腑功能,易于战胜疾病。反之,对疾病忧郁、悲观恼怒、劳思过度,就可以加重脏腑功能失调,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则疾病迁延难愈。

  综上所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个环节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说治疗时不但要看到人,而且要看到环境影响;不但要看到人的共性,而且还要看到不同人的特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只有这样,善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迅速治愈疾病。

中医治疗原则之九: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在体现灵活制宜的治疗原则上,还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问题。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病证,由于病因、病机以及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而言。例如同是外感,由于病因病机不同,就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的区别,治疗时就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之分。同是外感温热病,由于有卫、气、营、血四个不同病程发展阶段,治疗时也就有解表、清气、清营、凉血等不同治法。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病证,由于病因病机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情发展阶段(证候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而言。例如久痢,久泄,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垂,虚性腹胀等,虽是不同的病证,但在病机上都属中气下陷,故均可采用补中益气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再如某些高血压病、哮喘、糖尿病、尿崩症、硬皮病、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炎等不同的疾病,均可出现肾虚证候,此时都可用补肾法治疗,属肾阳虚的宜温补肾阳,属肾阴虚的宜滋补肾阴。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都要求对病情作深入地具体分析,然后因病、因证不同制定相应的治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医治疗原则之十:小结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指导立法、处方、用药的重要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许多方面基本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值得继承和提高。在强调整体观方面,提出了协调阴阳、间接补泻、表里互治、扶正祛邪以及攻补兼施的原则,在强调抓主要矛盾方面,提出了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俱急则标本兼治的原则;在强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方面,提出了正治与反治等原则;在要求注意疾病的个性方面,提出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上述这些原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关键所在,指导着临床实际工作,因此必须很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