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铁板烧设备价格:刘振民谈亚洲形势与周边外交:风雨同舟 共迎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05:40

风雨同舟 共迎挑战--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振民谈亚洲形势与周边外交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刘华 曹欣阳)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振民8日接受新华社专访,介绍了2011年亚洲形势和中国的周边外交,展望了2012年中国的亚洲外交工作方向。

  问:过去的一年,亚洲地区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亚洲形势?

  答: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代。亚洲经济政治格局也在经历深刻变化。总的看,稳定和发展是本地区国家最大愿望,合作是各国对外政策主流。

  亚洲地区在国际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亚洲地区仍保持较快发展。2011年亚洲经济增速有望达7%-7.5%,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亚洲地区保持总体稳定,尽管本地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关各方能够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和管控分歧,地区稳定大局未受影响。三是亚洲各国均强调互利合作,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亚洲还面临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地区热点难点问题依然突出,经济风险因素犹存,自然灾害、环境恶化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更加严峻。我们坚信,只要不断弘扬和谐共处、睦邻友好、协商对话、尊重多元文明和团结合作的亚洲精神,坚持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亚洲一定能够把握机遇,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问:当前,国际舆论非常关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您如何评价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

  答:2011年,中国同亚洲邻国的关系总体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睦邻友好、政治互信与互利合作进一步深化。中国同亚洲邻国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妥善应对了地区热点问题,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金融、科技、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同亚洲国家高层交往频繁。2011年,我们同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实现了高层互访和交流,中国领导人还出席多场重要的地区多边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问马尔代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日本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访问印尼、马来西亚,赴印尼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文莱。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访问缅甸。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泰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问朝鲜、韩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访问尼泊尔、老挝、柬埔寨、蒙古。国务委员孟建柱访问蒙古、巴基斯坦等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作为胡锦涛主席代表访问巴基斯坦。总体而言,外长以上高层交往活动近90起。通过这些交往,我们同有关国家加强了沟通,增进了理解与互信,就推动双边务实合作提出重要举措,有力带动了双边关系发展。

  中国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尊重和支持亚洲国家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和分歧,同亚洲邻国的睦邻友好不断增强。2011年,我们同缅甸、蒙古的关系分别提升为“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中蒙战略伙伴关系”。201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双方共同举办了贯穿全年的庆祝活动。温家宝总理出席了第八届中国-东盟南宁博览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中国与东盟20周年纪念峰会,温家宝就深化双方经贸、互联互通、社会人文等领域合作提出一系列倡议和举措,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规划了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戴秉国赴缅甸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进一步深化了次区域国家互利务实合作。2011年是中国同文莱、老挝、巴基斯坦分别建交20、50、60周年,还是“中印交流年”,双方举办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增进了政治互信,拉近了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

  总的看,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不断发展进步。亚洲国家普遍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睦邻友好是亚洲国家对华政策主流,加强对华合作是大势所趋。

  问:2011年,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在此背景下,中国在促进亚洲国家经济增长、开展互利合作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酵,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任何地区和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中国秉持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精神,同亚洲国家一起,共迎挑战、共促合作,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同亚洲国家贸易往来势头良好。2011年1月至11月,中国同亚洲国家贸易总额达9652亿美元,同比增长21%。从亚洲国家进口5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出口4351亿美元,同比增长23.9%。中国对亚洲国家贸易逆差约950亿美元。中国保持亚洲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地位,继续成为朝鲜、蒙古、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同亚洲国家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比重逐年提升。

  中国对亚洲国家投资迅速增长。截至2011年11月,中国对亚洲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达180.3亿美元。亚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国是缅甸、柬埔寨、朝鲜、蒙古等国最大外资来源地。中国还将在东盟国家各建一个经贸合作区,通过集群式投资提高经贸合作水平。

  中国同亚洲国家自贸区建设顺利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全面实施以来运行顺利,双方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显著提高,经贸往来更加活跃。2011年1月至11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3289.65亿美元,同比增长25.1%,东盟跃升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如期完成。中日共同提出加速推进东亚自贸区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建设的倡议。中国还积极推动与韩、印等国自贸区谈判。

  中国同亚洲国家财金合作不断深化。2011年,中国分别同泰国、巴基斯坦、蒙古签署700亿、100亿、5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韩双边货币互换规模扩大至3600亿元人民币。中国与亚洲国家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7750亿元人民币。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联等金融机构在老挝、新加坡、巴基斯坦、印度等国设立分支机构、拓展金融业务。

  中国同亚洲国家积极开展高新科技、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中日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区和连云港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迈出步伐,中新(加坡)生态城项目进展顺利。第六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和中日首届绿色博览会达成多项合作协议。中日韩三国加强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合作。中国同朝鲜正式启动“两个经济区”建设,同新加坡、越南、柬埔寨等国推进知识城、食品区、经贸区等合作项目。

  中国加大对亚洲国家的援助。2011年3月,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害,中国向日本提供了3000万人民币紧急援助物资和2万吨燃油无偿援助。泰国、柬埔寨发生百年不遇洪涝灾害,中国政府及时提供了物资和现汇援助,派遣专家组赴泰国提供救灾咨询。朝鲜、韩国、菲律宾、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发生灾害后,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也及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继续向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老挝、孟加拉国、阿富汗等欠发达国家提供援助或技术培训,帮助有关国家提高自力更生水平。

  此外,中国还致力于推进同亚洲国家在公路、铁路、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在2009年承诺的150亿美元信贷基础上,追加100亿美元信贷,用于支持东盟基础投施等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惠及东盟所有国家。          问:日本、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近期,日本首相访华,中印也在准备举行新一轮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中方如何评价与日本、印度的关系?

  答:2011年是中日关系不断改善和稳定发展的一年。日本“3·11”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人士以不同方式向日本人民表示慰问和支持。胡锦涛主席亲赴日本驻华使馆吊唁遇难者,这在中日关系史上尚属首次。温家宝总理赴日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专程前往宫城和福岛重灾区看望慰问受灾民众,并同日本领导人就加强灾后重建等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上述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善意。

  日本新内阁成立后,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利用11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夏威夷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巴厘岛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同野田佳彦首相进行会晤或交谈,推动两国关系实现良好开局。不久前野田首相成功访华,中日双方均对此访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分别会见,温家宝总理与野田首相举行会谈。双方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广泛领域达成多项重要共识。此访很成功,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中日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重要新成果。经济上,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人文领域,双方人员往来克服三灾影响,继续保持在500万人次以上的高水平,两国缔结友好城市多达247对。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中方愿与日方一道,抓住这一重要契机,根据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增进政治互信,妥善处理有关分歧和问题,加强各领域各层次对话、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近年来,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双方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良好沟通与协调。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中印关系,不仅将造福中印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2011年是“中印交流年”,双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增进了彼此了解,深化了友好合作。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同辛格总理在国际场合举行双边会见。前11个月,中印双边贸易额超过2010年全年,达到672.8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中印战略经济对话首次会议、财金对话、防务与安全磋商、印度500名青年代表访华等重大交流活动和务实合作富有成效,为拉紧双边关系纽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中方愿同印方共同努力,继续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共识,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相互支持,相互借鉴,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好更快发展。

  问:最近一段时期,南海、朝核等周边热点问题比较突出。作为本地区的一个大国,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积极参与解决地区热点问题,致力于同亚洲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当前,南海局势总体是和平的、稳定的。对于南海存在的一些岛礁主权和部分海域划界争议,中方一贯主张由直接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这也是有关当事国的共识。在争议解决之前,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域外势力不应以任何理由介入南海争议。

  2011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导方针达成一致,启动《宣言》框架下的务实合作,设立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国与越南签署《关于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与印尼成立海上合作委员会和海上合作基金。这充分证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完全有决心、有智慧、有能力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南海是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南海的航行是自由的,航道是安全的,从未因为南海争议受到影响。中国高度重视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是维护南海航行安全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举办了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研讨会,各方就共同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达成广泛共识。

  中国一向高度关注朝鲜半岛局势发展,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2011年,有关各方围绕重启六方会谈互动增多,为缓和半岛局势做出了努力。中国始终认为,六方会谈是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的有效机制,也是有关各方改善关系的重要平台。维护六方会谈机制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希望各方坚定信心,继续保持对话接触。作为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将继续积极劝和促谈,同有关各方一道,为推进六方会谈进程、实现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发挥建设性作用。

  问:不久前,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各方高度关注东北亚局势走向。中方在当前形势下将发挥何种作用?中方对发展中朝关系有何期待?

  答:朝鲜保持稳定发展,朝鲜半岛保持和平稳定,东北亚实现长治久安,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是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中朝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朝鲜是半岛和东北亚地区事务重要一方。金正日委员长逝世后,中方以多种方式表达了哀悼和慰问。我们相信,朝鲜人民将化悲痛为力量,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正恩同志领导下,继续将朝鲜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积极地同包括朝鲜在内的有关各方沟通交流,明确阐述中方支持朝鲜稳定发展,坚决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的立场和关切。中方同各方的沟通是有效的,有关各方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有广泛共识。

  不断巩固和发展中朝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我们将本着“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的精神,把中朝关系传承好、发展好。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向友好邻邦朝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

  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目标。请问中国在促进同亚洲国家社会人文交流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答:中国与亚洲国家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开展社会人文交流合作优势独特,潜力巨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部署,为我国加强同周边国家社会人文合作指明了方向。2011年,中国同亚洲国家人文交流深入发展,中国人民与亚洲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进一步加深。

  我们同有关国家举办了中文建交20周年、中老建交50周年、中巴建交60周年和“中巴友好年”、“中印交流年”等一系列庆祝活动,有力增进了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为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举办了40多项庆祝活动,包括领导人互致贺电,媒体互访,青年、文化交流等,在东盟各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东盟世代友好更加深入人心。我们举办了中日“影视周”、“动漫节”,佛牙舍利赴缅甸供奉,“亚洲文化合作论坛”、“亚洲艺术节”等活动,大规模接待日、印青少年来访,加深了中国与亚洲国家人民的情谊。

  中国与亚洲国家人员往来日益密切。2011年1月至9月,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009万人次,仅蒙古、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3个亚洲国家来华人数就达1046.67万,超过外国入境总人数的一半。中国与东盟致力于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合作,努力实现2015年双方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的目标。

  中国已同亚洲多数国家签订文化协定或合作备忘录,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三分之一以上在亚洲国家实施。中国已与几乎所有亚洲国家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双边及区域多边教育交流合作稳步推进,教育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的40%投向亚洲国家,且名额不断增加。中国已在亚洲30多个国家建立了83所孔子学院和40个孔子学堂,派出1400余名汉语教师和1万余名志愿者,为亚洲国家培训数万名汉语教师。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国主流媒体在亚洲国家落地工作持续推进,驻外记者站、海外制作室数量和人员不断增加。央视频道已在27个亚洲国家落地,英文频道用户约3590万,中文频道用户约980万。国际台在11个亚洲国家完成频道落地项目。广西、云南、内蒙等边境省区利用地缘及人文优势,积极与邻国开展媒体合作,藏、哈、维、蒙等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一些邻国播出。“汉语桥”、“感知中国”、“欢乐春节”等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广受欢迎。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文化传播力持续提升。

  问:今年,以美俄加入东亚峰会为标志,东亚区域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如何评价和看待当前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方为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中国是东亚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力量,为区域合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大国中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率先建成覆盖19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方积极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东亚自贸区等务实合作倡议,与各方共同努力,促成金融、经贸、粮食安全等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方还推动东亚峰会就涉及东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大战略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战略指导。

  当前,东亚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合作机制并行推进,务实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为东亚各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2011年11月,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在印尼巴厘岛成功举行。会议坚持了团结、发展、合作的主题,坚持了10+1、10+3等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坚持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中国对东亚合作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蔓延,地区国家经济下行风险上升。东亚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未决,非传统安全威胁有所增加。东亚国家多样性突出,区域合作架构正在经历复杂演变。在此形势下,中方认为,东亚合作在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同时,应坚持各机制的既定方向,坚持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模式,坚持发挥东盟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发挥东亚国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以10+1为基础、10+3为主体、东亚峰会为重要补充的东亚合作架构,坚持发展、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循序渐进地推动相关合作,共同实现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问:今年亚太安全合作受到各方关注。作为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安全合作机制的重要成员,中方认为应该在本地区建立什么样的区域安全合作架构?中方将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区域安全架构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反映地区安全现实需要。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亚太地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复合型的安全合作架构。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等机制齐头并进。短期内,本地区难以形成凌驾于各机制之上的泛亚太区域安全合作机制。现有机制应继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和促进,发挥建设性作用。

  区域安全架构应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理念基础。亚太地区多样性、复杂性突出。在本地区开展安全合作,首先就要解决有关国家间缺乏互信的问题。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照顾和体谅彼此利益和关切,谋求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在多样性中和谐共处,在差异性中求同存异,循序渐进地扩大共识,消弭分歧,推进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区域安全架构应是开放、透明的,具有广泛包容性和代表性。亚太地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海上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朝鲜半岛核问题等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安全问题的突发性、传导性、联动性增强。封闭性、排他性的安全合作安排将越来越难以应对这些全球性、复合型挑战。新形势下,亚太各国唯有摒弃冷战思维,积极开展平等的对话、协商与合作,才能真正解决各种矛盾分歧。“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干戈,以合作促和谐”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安全问题时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长期以来,中方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方倡建了六方会谈和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方是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香格里拉对话会等机制的重要成员和积极推动者,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倡议,主办众多合作项目,受到了各方一致肯定。今后,中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共同构建开放、透明、平等的亚太安全架构。

  问:2011年,中国的周边外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请您展望一下2012年亚洲外交工作方向。

  答:2012年周边形势将继续深刻演变。中国的亚洲外交工作将更加繁重。我们将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与各国一起,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共同利益,加强交流合作,妥处矛盾分歧,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同亚洲国家睦邻友好。在韩国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在印度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在老挝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在柬埔寨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都将是中国领导人同亚洲各国领导人会晤的重要场合。我们将充分利用同有关国家之间的高层互访、战略对话、对口磋商等各层级、各领域机制,加强战略沟通,加深相互理解。我们将继续建设性参与解决本地区热点问题,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和解决同邻国存在的分歧和问题,共同维护本地区和平与稳定。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同亚洲国家的利益交融。我们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大力推动区域财金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加大对周边国家投资,推动同周边国家自贸区、境外经济合作区建设,提升同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层次和水平。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同亚洲国家人文交流。办好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马(尔代夫)建交40周年、中韩建交20周年、中东(帝汶)建交10周年纪念活动,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我们将继续在亚洲国家建设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和课堂,扩大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2012年将是中国周边外交大有可为的一年。我们将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全力做好周边外交各项工作,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周边环境,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