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山蝎子 寿命:互动教学巧设问——以语文为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05:53

听了不少的语文公开课、示范课、比武课、观摩课,也看过不少的教学设计,我发现有不少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很注重互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他们设计的问题很有概括性、巧妙。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把握课文,调动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潜能。让学生互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气氛活起来。

一、以理解或挖掘课文含义为中心设计问题

即让学生围绕某个问题,或对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概括,或充分挖掘课文蕴涵的意义,或充分利用课文所包含的信息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有一位同仁在上《祝福》一文的公开课时,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什么?”抛给学生互动讨论,随着众多学生的发言,问题也得到了较为成功的解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又如,笔者在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课文的主旨,以课后练习二为依据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诗歌中的丁香姑娘是“我”,是诗人心中的理想,是诗人心中的“恋人”,还是姑娘就是指姑娘无他义,还是……?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谈各自的看法和理解,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尽管有的学生不能结合背景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旨,但是他们的确在思考、在合作、在探究,他们是课堂的主动者,这就是新课程。

二、以评价人物的方式来设计互动问题

对于以人物为陈述对象的文本,如小说、写人的记叙文、诗歌等都可以采用人物评价的方式来设计互动问题。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美国作家狄金森的诗歌《篱笆那边》时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他觉得这种小诗没有讲解的必要,于是他干脆让学生去分析评价诗中的两个人物“我”和“上帝”。学生有的肯定“我”应该去摘草莓,因为草莓是自己所向往所喜欢的东西,是理想所在;而有的却说“我”不应该去摘草莓,因为草莓只是一种诱惑,去采摘它不仅脏了衣服,还可能耽搁自己做其他事情。对于上帝,有的学生说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形象,他束缚“我”的自由,禁锢“我”的快乐;也有的学生说上帝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监督者,引导者……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显然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自己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课后有一位学生依照此诗以及课堂教学的理解,在校文学社刊上发表了一首题为《围墙那边》的小诗,生动地写出了当今网络游戏对学生的诱惑。我想:这样的互动课堂着实精彩,而且这种精彩延伸到了课后的写作,看来我们语文老师只要善于抓住契机,找到突破口,我们的课堂互动就会因你的设问而异彩纷呈。

三、将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设计问题

即设计的问题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用现实的生活对比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课文的现实意义。学生可以讲述与课文中的人或事相类似的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人或事,也可以设想人物如果生活在今天其命运的变化,还可以用自身所了解的情况和课文中的人或事进行对比,问题设计得巧,课堂就能“活”起来,学生就能“动”起来,就既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文的现实意义,又能使学生增添对课文的兴趣。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就可以要求学生设想如果刘兰芝生活在今天,那么她会有怎样的行为和结局?还有在学习荀子的《劝学》后时,我布置学生当场回忆,联系自己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在学习《咬文嚼字》时,我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课外一些“咬文嚼字”的例子。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也就能联系实际去讨论,从而在互动中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以课堂教学的问题为导向设计课外互动问题

这是一种课外学生互动的方式,老师根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分组查阅资料,将研究成果由小组长执笔形成研究小论文,然后在课堂上作“结题”报告进而展开答辩,它有别于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关于这一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本校的李奇龙老师的一堂示范课《记念刘和珍君》。李老师课前布置学生就本单元重点,每人设计一个课题,经科代表筛选,再由老师精选五个互动问题,根据学生对各课题兴趣爱好,自由组成小组(人数多的小组再分开),留两节课时间,让小组同学明确分工,通过网络或图书,在阅读中主动学习,提出新的见解,并要求写成“结题报告”,最后,用一节课时间,以研究性学习中结题答辩的形式,汇报本组学生收获,同时,接受其它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五个互动问题,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能力在问题的研究中,在课堂的答辩中得到了提升。

当然,这些问题的设计并不是单一的,一篇课文可综合运用几种设问形式,要据具体的教情和学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