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消息 百家号:读书学习:心有灵犀一点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49:07
                                                                                         读书学习:灵犀一点通  http://www.gmw.cn 2012-01-06 10:45:04 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读书的传统一直哺育着中华文明。古人格物致知、诚心正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修为,无不从读书始。历代明君重臣,多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翘楚,读书立志、内圣外王成为中华文化中理想的人格追求,并产生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士大夫情结。康熙晚年自以为治理天下五十余年而尚无大过,均为书籍之赐。

  中国共产党承继了读书学习的民族传统:新中国的奠基者们无不心怀天下、嗜读笃学,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也都是读书学习的典范。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秉承传统、洞察时势、把握使命的战略决策。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读书学习对于领导干部坚定信念、更新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贡献事业的权重会日益增加。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世俗的练达固能助益处理枝节,但是运筹帷幄、规模远大,则舍好读深思者莫属。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将会成为新一代领导干部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

  多年来,笔者视读书学习为生命的重要组成,寒来暑往,无论世务如何纷繁,都坚持不懈,不教一日闲过。今天回过头来对读书作了一些思考,与喜欢读书写作的同志分享心得,共同提高。

  一、立志与激情

  有志青年的发奋苦读、十年寒窗,一直是中国戏剧故事中的经典情节。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立志一直成为读书的基础前提和持续动力。“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种志向有的表现为治国平天下的宏图理想有的则表现为“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实惠目标。立志在读书学习中具有脊梁作用,对此前人多有论述。朱熹《性理精义》谈到“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曾国藩则有:“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探寻宇宙的大本大源,立志读尽天下之书。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则成就了周恩来总理这样的一代伟人。

  读书的大志向往往要与锲而不舍的小努力结合起来,所谓志贵有恒。读书需要点滴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朱熹强调“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所谓“立程限”,就是制定按部就班的具体计划。如果徒有大志,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其结果往往是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真正在读书方面有所成就的,都是要通过持之以恒、积沙成塔的终身坚持和孜孜努力。只有每日耕读不辍,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旦不读书,则如黄庭坚所言,“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曾国藩读书,常常“侵晨起读,中夜而休”,“每日读史十页”的习惯终身不断。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曾立言用功读书,持之以恒,并自撰勉联曰:“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许多人读书能够废寝忘食,甚至痴迷令人费解,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描写过一位迪·布尔邦大夫,为了读完贝格特的一本新作,竟不惜让病人在一边等待。

  读书不但需要立志,也同样需要激情。人不可感情用事,但不能没有激情读书。实际上,有效地读书所需的心灵激情从来都不少于所需的理性智慧。列宁曾经讲:没有激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如果没有对书的天然的亲近感,不能全身心忘我投入地读书,徒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也读不出好书来。歌德在谈到后人对其作品的态度时说:不爱我的人无权评价我的书,因为他们尚无能力理解我的书。笔者一直都认为,没有灵魂参与的读书,就像没有钨丝的灯泡;没有真情实感,绝不会有真知灼见。因此,坚强的意志与旺盛的激情,对于读书学习同等重要。

  二、博览与遴选

  书籍是人类知识、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所以开卷必会有益: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哲学使人智慧,数学使人周密,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可谓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然而书海茫茫无涯际,而我们的时间、精力和生命又都有限。相信读书人都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认同以及“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这种生有际而知无涯的无奈反差,要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有合理的选择和有效的甄别。曾国藩就曾提出“看书不可不知所择”,其在“四书”、“五经”之外,最好“史记”、“汉书”、“庄子”以及韩愈的文章。

  读书的选择,要根据每个个体的差异斟酌,难以寻求普遍的规律。《朱子语类》言,“读书是自家读书,别人助自家不得”,正是此理。读书是灵魂对话,最讲求气质相合。气质性灵相近,故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沁入魂灵深处,故能欣欣向荣悉归我有。常言道自古惺惺惜惺惺,在读书上表现最为纯粹,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因此,读书的选择更接近一种主观的倾向,而非一套客观的标准。笔者认同将兴趣作为一个原则去选书,尽管未必是“权威”的方法,但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自我选择,会胜过任何经典的“必读书单”,因为它会使读书不流于空泛乏味的苦行。爱默生虽然强调“非名著不读”,但同时强调“只读你喜欢的书”。清朝的袁枚毕生力倡“读所好之书”,认为不喜欢的书若必逢场作戏地强读,不但徒劳无益,而且“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方面要广泛涉猎马列经典理论、民族传统国学以及经济、历史、哲学、法律、宗教、科技、文化、管理、国际和信息网络等方面的书籍,同时要始终围绕着党的中心事业,围绕着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加强党性品德修养的要求,去遴选精读经典作品。

  三、虚心与胆识

  西谚云:书籍是一个屋子的灵魂。书的世界为屋子的三维空间增加了第四个纬度。读书的时候,阅读者的灵魂完全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经历滋润或者感受磨难。笔者一直都把书当成是有灵犀的生命体,并认同古人关于 “文章之与德行,犹十尺之与一丈”的主张。虚心意味着你要虔诚地面对一个优秀灵魂的创造,专心静虑,全神贯注。只有虚心,心灵才能腾挪出足够的空间去容纳知识和智慧;只有你虚心请教,书籍才能对你敞开心扉,实现两个心灵之间的水乳交融。古人读书,讲究虚心居敬,所谓“读书之法无他,唯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读书前洗手净面,以此来表达对圣人先贤的尊重和敬仰。面对前人无穷的智慧,我们必须虚怀若谷、心存敬畏。因为,当我们知识的岛屿扩大时,我们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无知的海岸线也在不断延长。

  凡事均有两面。读书时整齐收敛的虚心居敬,也要保持必要的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不能妄自菲薄,丧失自我。因此,读书不但要虚心,还要有胆识。有胆识意味着要有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有自己笃信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勇气质疑权威,不盲目迷信前贤。对于读书人,有胆识才能有眼光,才能有富于想象的理解力。比如读历史,只有你具备现实的立场和眼光,才能真正理解过去,也才可以敏锐地洞察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胆识胜于知识,理论勇气胜于理论功底。如果说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尚能有“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的胆识,作为一名21世纪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事业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都要求我们切忌在林林总总的书籍面前丧失立场、舍己耘人。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正是这个道理。

  四、阅读与创作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直是许多伟人读书必奉的原则。曾国藩家书告子,言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勤动笔墨也是毛泽东读书的一大特点,领袖读书时常常圈点勾画,留下自己的心得或评论。其评点二十四史的读书笔记,读来让人肃然起敬。许多人认为钱钟书先生有过目不忘的神力,他自己却坦言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结果。钱先生读书必作笔记,有时笔记的时间甚至超过读书的一倍。令人叹为观止的国学巨制《管锥编》和《谈艺录》,实际上正是钱先生读书笔记的系统梳理。

  读书时作笔记文章,是对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不但是强化记忆、储蓄积累的过程,也是读与思、学与习融会贯通的过程,是对读书的系统总结,也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笔者在读书的过程中,常常伴有创作,经年积累、受益匪浅。我常将阅读积累比喻成“麦子”,将总结创作比喻成“袋子”,并感悟到:只有“袋子”而没有“麦子”,是空袋不立;而只有“麦子”没有“袋子”,则是一盘散沙。

  读书是学习,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日常工作中必然面临许多问题,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去读书,并在受到先贤的启沃后带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写作。这样的过程坚持下去,能力修养、功底器识、品德情操和人格魅力都会日臻完善。

  与有灵犀的书籍相伴是苦乐兼备的精神历程,在这里,享乐必历苦,而苦也是乐。(冬子津)

[责任编辑: 窦宝国 ]

[上一篇] 大师们华丽的艺术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