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火的电音:长寿泡脚知识集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2:29:49
长寿泡脚知识集锦
2011-04-10南浔网 字号:T|T    泡脚:泡脚的方法很简单,但需要注重几个问题。如:什么时间泡脚,需要泡多长时间,泡到什么程度,泡脚需要加哪些作料,什么情况下慎泡,什么情况下不能泡,泡脚后出现的一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置等等。     1、什么时间泡脚把握在饭前的半个小时之前或饭后的一个小时之后,一般都在睡觉前泡脚。非凡情况:如失眠的人中有极少数人晚上泡脚,越泡越精神,则改在上午或下午泡。     2、每次泡脚需多长时间一般把握在20至30分钟。水过脚面,最好至脚踝部。    什么情况下可以缩短时间,什么情况下又可以延长时间?(1)天气较热可以缩短;天气严寒时可以延长。(2)出汗较多的可以缩短;不出汗的人可延长。(3)身体虚弱,病情严重,先期时间短些,逐渐延长。(4)已受风寒或有风湿病的,阳虚脚凉腿凉或全身怕凉和发凉的人可以适当延长。    3、泡到什么程度一般把握在全身感觉潮润或微微出汗,全身以放松和伸展为度。白天受风寒的一定要泡到额头微微出汗为止。一句话,泡到感觉周身舒适为标准。    4、泡脚需要什么作料常用的有的加红花,有的加生姜,有的加艾叶,有的加花椒,有的加盐,有的加醋,具体该加什么,下面分别说明。     加红花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循环不好,肢体麻木,青紫,跌打损伤,静脉曲张,妇女闭经、痛经,血色紫暗或有块,静脉炎,动脉炎及有血栓者,均可用红花50克(一两)分5次,每次10克放锅内,水沸后煮5分钟后即可,每日可泡1~2次。加生姜适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阳虚畏寒,脚凉。生姜一块(如枣大)切碎放锅内加水煮沸5分钟即可。加艾叶适用于咳嗽、哮喘、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心病等。艾叶15克放锅内加水煮沸5分钟即可。加盐适用于高血压、爱生气、爱着急、爱发火、常爱上火或腿脚肿胀者。泡脚时水中放置一平勺盐(约8~10克),不需要煮。加花椒适用于脚汗、脚臭、脚气、湿疹。花椒20~30粒放锅内加水煮沸5分钟即可。加醋适用于足跟骨骨刺和骨质增生。一般一次加50克(一两),不需要煮,直接倒入泡脚水中。另外,风湿累及筋骨的的除加生姜外还可加透骨草、伸筋草各15克,和生姜一起煮后再泡脚。上面讲的都是泡脚,有人会问泡手可以不可以呢?我们肯定地说“可以”。假如没有脚气可以一起泡,也可以单独泡手。如有些人一到春秋两季,手掌起白泡,后脱皮,严重的手掌脱皮后露出嫩肉,非常痛苦,青少年易发。泡脚加作料的另一个问题,可以不可以加两种或三种同时用?答案是只要对了症,完全可以。心脑血管疾病用红花泡脚,还患有高血压病的就可以红花加盐再泡。有的人还会问煮一次作料可以泡几天。一般1~2天,天凉时可以用2~3天,变质有味不可再用。    5、什么情况下慎泡病情严重而且还在不稳定期,血压很高,血糖很高,心衰严重,都需要慎泡;出血性疾病,血刚刚止住而时间不长者都要慎泡,开始从时间短些、温度相对低一点做起,逐步地加时、加温。    6、什么情况下禁忌泡脚(1)正在出血的患者,妇女月经期出血多的,而且经期长者。但有痛经的、血中有块、颜色黑紫的不在禁忌之中。(2)有炎症而且还在发烧者不宜泡。(3)有传染病处在不稳定期者不宜泡,恢复期可以泡。(4)脚或腿局部破溃发炎并有红肿痛者不宜泡。其中也包括糖尿病引起的脚病。    7、泡脚后出现的一些临床症状,该如何处置。有少数人泡脚后出现以下情况:有的肢体往外冒凉风,有的发痒,有的皮肤起红点,有的脚腿肿胀,有的皮肤有紫黑斑出现,有的出现疼痛加重等等。这些症状的加重并不代表病情的加重,而恰恰表明身体正在自我调节,正逐渐将有害于身体的邪毒往外排。(1)发痒是往外排风。(2)往外冒凉风是体内的风寒往外排。(3)肿胀是体内有湿毒往外排。(4)皮肤有红点或紫黑瘀斑,是瘀血往外散。(5)疼痛加剧,是还没有彻底泡通,经络受阻。以上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在一周左右逐步减轻和消失。个别也有严重的需要针对性地处理。有风邪重的可服些防风通圣丸;肿胀严重的吃冬瓜汤、赤小豆汤、薏米仁煮粥;疼痛的局部可以贴磁片;红肿发热的服连翘败毒片、膏、丸均可;瘀血重的泡脚前服四片复方丹参片。在泡脚过程中,有反应严重的可以降水温,减泡脚时间。通过泡脚把体内的垃圾毒素和风寒湿邪排出体外,气血活了,经络通了,循环好了,免疫力提高了。正气足了,病邪退了,症状减轻或消除了,自然会拥有健康和鲜活的生存质量!    8、泡脚后的足部按摩(1)“下水道”和肠的反射区(大小便)(2)昆仑穴、太溪穴(3)肝经、胆经
引用地址:http://xici.net/u15947061/d83808959.htm


本文原载于南浔网www.nanxun.org,媒体或个人转载请注明来源或保留完整声明!原文链接:http://www.nanxun.org/health/care/201104/10938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