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虫是昆虫吗:长江三峡江底神秘宝藏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14:14

长江三峡江底神秘宝藏之谜

本文来自:http://www.ksks001.com未解之谜网

目前,有关媒体披露一则消息,在三峡库区宜昌至重庆 660公里的川江航道,曾有无数过往船只在此沉没,并留下许多珍贵文物和金银财宝。随着三峡工程即将蓄水发电,有关专家呼吁,应迅速发掘这些至今仍留在水巾的文..目前,有关媒体披露一则消息,在三峡库区宜昌至重庆 660公里的川江航道,曾有无数过往船只在此沉没,并留下许多珍贵文物和金银财宝。随着三峡工程即将蓄水发电,有关专家呼吁,应迅速发掘这些至今仍留在水巾的文物宝藏,以免其永沉江中。
从2001年11月30日开始。记者历时4天,在风景迤逦的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段探寻有关长江水底珍贵文物和金银宝藏的脉络。
(1)“芝麻,开门吧”。
在村里的娃儿们看来,75岁的柳树发有些“古怪”。 每到日薄西山、渔舟唱晚的时候,柳老头便会搬出竹椅,独自不语地坐在江北岸的山坡上.一边叭嗒叭嗒地抽着旱烟,一边看着长江水流过家门口的三峡青滩,柳老头以这样打发黄昏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
然而比他小3岁的老伴儿杜云秀却知道自家老头子的心事。
. 二十多年前,县里的渔业社来了3个人住在自家屋里。第二天在江边拾木柴时,竞一不小心从江底捞着了金锭和银元。 当了大半辈子水手的柳老头悟出个理儿一“这儿滩险,翻了不少船.这样一块金锭和银元宝一定是船上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柳树发再也没能亲眼看到江中这金灿灿的宝贝,但三峡航道有宝藏却悄悄在这一带传开了,有人相信,有人半疑,还有人潜江打捞……从2001年11月30日开始,记者历时4天,在风景迤逦的长江三峡之一西陵峡段叩问江水——“芝麻,开门吧!”
(2)探寻江底宝藏脉络。
12月1日,记者抵达长江三峡库区坝首第一县、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县后,由水路从长江逆流而上,经西陵峡段青滩三滩,探寻者有关长江木底珍贵文物和金银宝藏的脉络。
滚滚长江东逝水.千万年,在这里仅仅是弹指一挥间。在巍峨耸立的崖壁上,刻着纤夫拉纤的绳痕,印着江水冲刷的洞迹,俯拾即是岁月残片。而人冬的三峡,山势平仄的峡谷中,更是雾气缭绕,不时飘来雨丝,仿佛造就了些许神秘气氛。
记者不禁想起《夺宝奇兵》主人公印弟安纳·琼斯教授与恶人间展开争夺“水晶头盔”的场景。据说,按照这头盔上的图案指示,就可以找到所寻宝物的正确方位。
那么,指示长江江底宝藏的“水晶头盔”又在哪儿?
记者来到了秭归县屈原镇长江村的柳树发老汉家。
(3)财宝出自“银窝子”。
老汉一听记者是来打听宝藏的,立即来了精神。据他讲述。19世纪70年代的一年冬天,因为长江在冬季进人枯水季节后,大量的鱼被堵在青滩锁住了航道,县里的渔业社便派来了3个人疏鱼,住在了柳老汉家,因早上缺生火做饭的木柴,那3人便到江边拾木。
柳树发说,当时,他和老伴儿就坐在屋前看着,突然见其中1人在江水中摔了一跤,其他2人过去搀扶时,硬生生从水下搬起一个大“方砖’’,后来,又看见他们在水下摸来摸去,自己和老伴儿跑过去,看到那“方砖”黑糊糊的,足有一尺见方,后来知道这东西是铅做的,可能是船上的机械装置,但有一些东西还是把两口子给惊呆了:是大的银铂子,一个银元宝和个头小一点的金锭,此外,他们还摸着了些铜钱,原本是一串串的,可是一捞起来,绳子就立即断开了。
据说捞起金银的地方被当地人称作“银窝子",据记载,这种叫法从l 9世纪20年代便开始了。
谈起“银窝子”的由来,72岁的杜云秀老人告诉记者.还是在她自己小的时候。她的奶奶便说起,约在1900年,一艘载有金银珠宝的货船.由四川万县下行至青滩上滩基建石处.由于水位落差过大被掀翻.船上的财宝被江水顺流逐步冲到青滩中滩的斗子石处,掉进了江底乱石的缝隙间,有人便称该处为“银窝子”。
对传说的沉船事件,凡年龄在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大多知道。
如今已搬进秭归县城的杜发谷及杨意秀老人都表示, 1949年以前,就有人在“银窝子”那里捞到过银锭以及二十多公斤重的紫铜器。位于青滩寺大岭上的双龙寺,其中所塑“庙王爷’’头顶上的银帽子便是在江中捞起的银锭做的,不过一直以来,由于慑于水险,并没有形成众人抢捞的现象。
(4)青滩的“泰坦尼克”。
据《秭归青滩史志》记载:1946年.四川民生航运公司“民熙”号在长江青滩遇难倾覆,溺死800余人,财产不计其数。
这本珍贵的资料是由屈原镇84岁的谭众孚提供的,老人解放前便在学堂教书,当他从书箱中翻出这本已经布满尘埃的资料时,记者看到书的页面已经泛黄。
谭老先生告诉记者,“民熙”号主要载有部分国民党军官的大宗财物,其中不乏有珠宝等昂贵器物,而军官家属随身携带的金银细软根本无法计算,此外.该船还载有许多国民党士兵。
杜发谷老人则是沉船事件的直接目击者,当年23岁的他在青滩当绞滩工。
据其讲述,这艘大海轮(当时三峡边的水手对不同于木船的稍大型机械轮船的称呼)逆江上行开往重庆,大概由于装的人和货太多,加上撞了暗礁,只看见船左右摇晃三四次,便打翻了,只逃出来了十多人,货物大部分或沉在江底,或不知去向。
(5)“神秘”石碑被破解。
沿青滩码头拾级而上,在半山腰上,一座高达10米的箭型石碑孤独耸立。
碑文已被涂抹,据当地村民说,那是在“文革”时期被抹掉的,但记者从文字的形状上依稀可辨别这是英文字母。
屈原镇上同样身为老教书匠的8l岁杜挥老先生向记者解密了这座“神秘”石碑。据杜讲述.这座碑是英国人为了纪念同胞蒲蓝田所建。解放前,在千里长江航道上,外商货轮也非常活跃,除了生意上的货物外,一些从中国通过各种渠道所得的金银珠宝、珍贵文物占这些外商货轮载货的相当大一部分,但在当时,由于三峡航道未经建设,危险重重,而西陵峡青滩三滩又是航道中著名的险滩之一,不少外商船只稍有不慎,便船货皆覆,不少财产从此长眠江底。为了减少损失,19世纪20年代,英国人蒲蓝田来到此处,放炮炸了一部分的暗礁,以加大船只行驶的安全系数,后来蒲蓝田还没回到英国便客死他乡,于是英国商人出资为他建了这座石碑。
(6)险滩吞噬“万贯”财物。
对于青滩的险,苏轼曾这样描述: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似雪城。但就是这样的“凶滩”在从湖北宜昌至重庆的660公里川江航道上也只不过是繁星一点。
据《秭归县志》记载:三峡库区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川江航道,流经丘陵和高山峡谷地区,落差达L20米,水流湍急,沿程有主要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仅地处长江西陵峡地段的秭归县境内就有牛口滩、泄滩、吒滩、新滩、崆岭滩等著名险滩21处,抗战时期及其以前,往来船只均在这些险滩受阻,稍有不慎,船翻人亡,损失难计。
在县志中还提及,从1900到1949年的50年间,中外商轮曾在长江秭归段触礁沉没的有瑞生、庆余、巴江、皮托谦、民宪等十多艘。
据当时几乎垄断长江航道货物运输的四川民生航运公司的史料介绍,抗战时期,上海、南京失守,武汉告急,战区机关、学校、工厂纷纷撤退,争先恐后地经宜昌涌向重庆,包括一·些富甲一方的官僚举家迁徙,航运途中,在宜昌至重庆段,或被敌机炸沉.或在险滩触礁沉没的轮船和200吨大型木船有十余艘。
(7)江中打捞难度极大。
在记者采访中,数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向记者表示,解放后不久,曾有人在三峡险滩组织过打捞,大部分是重庆过来的。但据记者了解,有关国家组织的打捞记录尚无。
据了解,到2003年三峡工程将开始蓄水发电,届时三峡库区的水位将上涨到135米的高度。为此,有专家指出.从现在算起,到2003年第一批机组蓄水发电只有一年多时间了,因此,如果要想将这些沉在水底的文物宝藏发掘出来,必须赶在2003年以前完成。
对此,长江航道局部分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长达660公里的水底探测宝藏,难度是超出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