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击鼓全文带拼音:姓氏迁徙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3:56:08

姓氏迁徙的原因

2008-05-29 16:25     来源:张姓家谱网     编辑:贺晨曦   从姓氏播衍迁徙这一个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迁徙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我国许多姓氏是以中原为其中心地带向四周播衍迁徙,中原这一地带,包括今河南全省、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部分地区。姓氏发展的这一特点,正是由姓氏起源决定的。历史上,我国很多姓氏正是起源于这一个地区。据有关资料考证;仅河南起源的姓氏就占中华姓氏将近1/5左右。其二,在历代的士族迁徙的过程中,次数最多、人口最众、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南迁。换言之,今日我国南方各地的姓氏,多是由北方士族大举南迁所为。北方士族大举南迁,既有地理环境原因,还有历史等诸多原因。而直接导致大举南迁,恐怕缘于北方诸多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就姓氏迁徙的本身而言,可归结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家强制性的移民。历朝统治阶级,为了加强所统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或消除各地的反叛势力,维护当朝的统治,强制性地组织移民,尤其早期朝代最为突出。见于史料记载的事例也很多,像战国时期在秦灭巴蜀以后,便在那里设置蜀郡,强迁关中民众万户到蜀郡,开垦土地,发展生产;至汉代,统治者又曾组织移民,"关东贫民徙陇西、代北、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人口"(《汉书?武帝纪》)。关东,指潼关或函谷关以东;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繁峙、五台、原平、代县及河北怀安、蔚县以北地区;西河,郡治今内蒙古东胜县;上郡,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和南;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市。再有,汉初,为消除各地旧贵族和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娄敬(后赐刘姓)之建议,曾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大约有20万之众。

  第二,因留戍而定居异地。历代统治者在周边都调用了大批留戍边防,这些由统治者直接调遣去的官兵,与当地的妇女结为夫妻,组成小家庭,便定居了下来。像秦代留成长城或岭南的,汉留戍西域的,唐代留戍闽(今属福建)中的,就属于这种情况。

  第三,因官职迁调或因仕宦于某个朝代,或因王朝或诸割据政权的建立而移居他地。因官职迁调多为一个家族的迁徙,往往又因世代为官异地,其后代家族不仅显贵,而且还形成了许多异地望族。这不仅是历代姓氏家族形成郡望的主要原因,也是姓氏迁徙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姓氏寻觅家族脉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仕宦于某个朝代而迁徙是历代最普遍的现象。我们知道,中国历代王朝的改换是相当频繁的,自然其王朝的都城也有所变动。故而因仕宦于某个朝代而迁入其都或统辖地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而迁入的人士,又多出自业大族大之家。

  第四,因王室之乱及少数民族人主中原而导致的各地连年的战乱,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成千上万的家族被迫离乡背井,迁徙外地,以求生存。这也是导致各姓氏家族迁徙的最主要的原因,尤以魏晋、唐五代、金元三个不同时期最为突出,也即我国历史上在这三个时期发生三次民族大迁徙。其迁徙的方向则主要为我国南方,其人口之众多,规模及相继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其它时代或别的原因导致迁徙所无法比拟的。其具体事例像汉末的"董卓之乱"引发的士族大批迁徙到今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后出现的由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父子掀起的"永嘉之乱",引起中原士族空前大规模地持续南迁,也即史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我国很多家族大批地迁居今福建、安徽、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等省。唐初至五代,中原士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唐初,一次是"安史之乱"之后,一次是在唐末。其中,后两次影响最大。始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75年)、止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使中原再一次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一直持续到五代的黄巢起义,中原长期动乱,再次迫使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也即史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迁徙时期。这段时期中原士族分别迁人今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其影响最大的是向福建等地的迁徙。像唐初随陈元光入闽开基漳州的就有好姓族人。唐末五代时,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在黄果起义的影响下,率众起义,曾领兵数万人转战安徽、浙江等地,后在福建创建闽国,连同子孙经营福建达50余年。其中就有许多士族随王审知开基闽地。据有关资料载,入闽的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计27姓,且以固始人居多。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占开封(今属河南),掳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导致连宋室也不得不南迁浙江杭州,直至蒙古军南下入主中国,频繁的战乱,以及南方经济的勃兴,形成了宋代以后持续不断的北人南迁的浪潮。这一次南迁超过以前各次,既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又有农、工、商等各界人士。其南迁居于浙江、江苏者为多。中国古代,迁徙多为聚族而迁,所以,到明清时期,中国南方也出现了许多姓氏大族。中原先民的几次南迁,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自然也将中原的姓氏播植于南方各地。

  第五,因避仇而留居异地。避仇者因迁入异地而往往改他姓,构成了姓氏来源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为异地某个姓氏家族的繁衍增加了新的血液。在封建时代,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故这种困避仇而迁居异地的现象,所导致的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迁徙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东汉时有个聂台,和人结下怨仇,为逃避仇人追杀,改姓张氏,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他的后人张辽,是三国时曹魏大将,战功赫赫,被封为晋阳侯。

  第六,因子孙繁衍昌盛及自然灾害而迁。这也多为聚族而迁,是历代姓氏家族迁徙异地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以于姓为例,其《于氏宗谱》就有这样的记载:"族人昌盛,人增地窄,势难连居。姓祖徙白沟河(在今河南卢龙县),国壁祖汪顺天府(今北京市),泰祖居巨野(今山东巨野县),加之历代兵乱,自然灾害的侵袭,族人四出…… 落户于外地,与日俱增。"

  李姓为宋朝第二大姓,在陕西、四川、湖南三省中为第一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2.2%,7.8%,7%,在河北、广东、山西、河南、江苏五省中为第二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0%,9.5%,8。4%,8.2%和5.5%,在甘肃、山东、湖北、广西、江西五省中为第三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10.2%,8.4%,8%,7%和5.6%,在福建、安徽、浙江中分别为第五、第六、第七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4.5%,4.1%和2.5%。李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向东部地区逐步地减少。

  张姓为宋朝第三大姓,在甘肃、湖北、河南三省中为第一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2.3%,10.2%,8.4%;在山东和陕西二省中为第二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0.2%和10.1%;在湖南、山西、江苏三省中为第三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6.4%,6.1%和5.5%;在河北、广西、安徽三省中为第四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6.8%,5.5%和5.1%;在四川省为第五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5.7%;在广东省为第七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3.4%;在浙江、江西和福建分别排在省中的第八、第九和第十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2.5%,3%和2.7%。张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在中原地区特别密集,然后向东南部地区梯度地减少。

  赵姓为宋朝第四大姓,在广西省中为第一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为8.8%;在湖南省中为第二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为6.8%;在河北、广东、浙江三省中为第三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9.6%,8.1%和5.2%;在甘肃、陕西、河南、四川、山东、湖北六省中为第四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9.2%,6.7%,6.7%,5.9%,5.9%和5.6%,在江西和江苏二省中为第六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3,7%和3.5%:在安徽省为第七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3.9%;在山西和福建分别排在省中的第八和第十一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3.6%和2.4%。赵姓的分布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河北、浙江和两广地区。

  刘姓为宋朝第五大姓,在江西省中为第一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为7.6%;在广西省中为第二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为7.1%;在湖南、广东、福建、浙江四省中为第四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6%,5%,4.7%和4.3%;在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河南五省中为第五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6.3%,5.6%,4.2%,4%和3.2%;在陕西省中为第六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4.2%;在湖北、甘肃、四川三省中为第七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3.5%,3.4%和2.7%;在安徽省排在第八位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3.5%。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原和东南地区。

  陈姓为宋朝第六大姓,在福建、广东、浙江三省中为第一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13.1%,9.7%和6.3%;在江西和江苏二省中为第四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5.4%和4.8%;在湖北、湖南、四川和河南四省中为第六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3.8%,3.7%,3.7%和2.9%;在陕西省中为第十二位大姓,占省人口比例为1.5%;在安徽、山东二省中为第十三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2%和1.5%;在河北、湖北、广西、山西分别为省中的第十五、十六、二十、三十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1.4%,1.4%,1.1%和0.6%。陈姓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向西北的方向逐步地减少。

  杨姓为宋朝第七大姓,在四川、山西、陕西、甘肃分别为省中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大姓,分别占省人口的比例为6.4%,6.7%,5.7%和4.8%;在湖南和河南二省中为第八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2.9%和2.1%;在广西、河北和湖北三省中为第十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2.8%,2%和1.9%;在福建和浙江二省中为第十三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1.9%和1.8%;在安徽、江苏、山东、江西、广东分别排在省中的第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和二十位大姓,分别占省人口比例为1.8%,1.4%,1.1%,1.4%和1.1%。杨姓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逐渐向东南方向梯度地减少。

  在每个省份中也表现出某些地方性特点的高比例的姓氏。比如,江西的曾姓和胡姓;四川的苏姓和何姓;河南的韩姓和郭姓;山东的晁姓和孔姓;河北的曹姓和贾姓;浙江的吴姓和徐姓;福建的林姓、黄姓和郑姓;安徽的汪姓和程姓;湖南的谭姓和唐姓;陕西的宋姓、韩姓和高姓;山西的薛姓、郭姓、侯姓和折姓;江苏的朱姓和孙姓;湖北的吴姓;甘肃的郭姓、马姓和董姓;广东的黄姓和冯姓;广西的蒋姓、田姓和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