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食概括: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9:31

    2月13日,蒋介石以亲笔信催王耀武派部队进驻莱芜、新泰两城。信的大意是:“佐民弟鉴:匪军在苏北、鲁南地区作战经年,损失惨重,士气低落,现已无力与我主力部队作战,并有窜过胶济路、北渡黄河避战的企图。为了吸引住敌人,不使北渡黄河得有喘息的机会,而在黄河南岸将敌歼灭,以振人心,有利我军以后的作战,切勿失此良机,务希遵照指示派部队进驻新泰、莱芜。新、莱两城各有一军之兵力,敌人无力攻下,敌如来攻,正适合我们的希望。”   

    被陈诚、蒋介石搞得心烦意乱的王耀武,虽不完全服气,但不敢拒绝执行命令。同时,他又看到,李仙洲后撤以后,共军并无异常行动。他即召集副司令官李仙洲、副参谋长罗幸理、第二处处长陶富业、第三处处长钱伯英、第四处处长吴隶基等人研究如何执行蒋介石、陈诚的指示,并作了如下的决定,命令各部执行。   

    1.先派正在博山、明水、莱芜之间活动的12军军长霍守义率领该军111师、112师进驻莱芜城;以新编26师进驻莱芜以北的吐丝口镇维护交通,到达指定地点后迅速构筑工事,竭力搜集敌情,随时具报。   

    2.令驻胶济路东端兰村的整编46师师长韩练成率领该师乘火车集中博山,集中完毕后即向新泰县城前进。   

    3.派副司令官李仙洲率领一部分幕僚人员及通讯人员等组成前方指挥所,前往指挥12军、整编46师;李仙洲于14日先到博山督促部队前进,待部队进驻莱芜后,指挥所进驻莱芜指挥。   

    4.派第四处处长吴隶基指挥一个保安团和章丘自卫团,协助12军的工兵部队修通由明水经吐丝口镇至莱芜的公路,以利作战运输。   

    2月14日,李仙洲带着前方指挥所的人员到了博山指挥部,指挥12、73两个军和整编46师向南进攻。这3个军未经整编,实力相当于南线的国民党军整编师。从战斗力和装备说,除了韩浚的73军是王耀武的基本部队,稍强一些,其余两个军都属一般。韩浚与李仙洲同为黄埔一期生,但毕业后就再没共过事。12军军长霍守义、整编46师师长韩练成则根本不认识。李仙洲说:“在国民党的军队中,首先讲历史的关系及个人感情,已养成一种习惯。”这些生疏的部队,他是指挥不动的,只能听王耀武遥控。   

    按照预定计划,12军应该走在最前面。王耀武命令12军军长霍守义进占莱芜县城,掩护南下部队的集中,并侦察情况随时报告。但霍守义老奸巨猾,不肯拿自己的部队去冒险。2月15日,12军到达吐丝口镇以南、莱芜城以北的孝义集,就不敢再向前进。   

    此时莱芜已是一座空城,连老百姓都隐蔽起来。霍守义侦察确实后,才派人进占莱芜,并向王耀武报功。   

    李仙洲对霍守义行动迟缓十分不满,向王耀武告状。王耀武也认为霍守义不得力,16日下令驻博山的73军与12军对调,将12军的新36师留在吐丝口。新36师是王耀武刚组建起来拨给12军的,不是霍守义的基本部队,所以霍也没有意见,动作迅速地撤至博山。   

    73军军长韩浚与李仙洲的司令部一起南下。这次是韩练成的46军走在前面,16日由博山出发,当天到达颜庄。沿途所见村庄是坚壁清野,人烟罕见,没发现解放军的部队。于是46军又前进到新泰,在县城安营扎寨,构筑工事。73军则沿着46军行进的路线,于18日到达颜庄。   

    国民党大军五六万人,在丘陵间的狭窄公路上缓慢行动,每天的给养就要200吨,需要几百辆卡车输送。12军在后边担负保障,队伍拉得老长。   

    2月19日这天,蒋介石在南京“军官训练团”作《剿匪战役之检讨与我军今后之改进》的演说时宣称:“现在关内的匪军约可分为五部……此五部中,就我的观察,以陈毅一部最为顽强,训练最精,诡计最多,肃清最为困难。但自国军收复苏北攻克临沂以后,陈毅已失其老巢,就再不能发生过去一样大的作用了。”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二陈决战(4)

 

    蒋介石、陈诚、王耀武等人的愚蠢无疑帮了陈毅、粟裕的大忙,使华野主力能够从容地完成对李仙洲集团两个军的战役合围。   

    直到这时,王耀武、李仙洲才判明了华野的真实动向。王耀武判断共军有集中兵力先消灭73军、再消灭46军的企图,乃采取紧急措施,命令已经到达颜庄的46军火速撤回莱芜,与73军合力固守。同时命令73军的77师经博山南下归还建制。这样可以避免兵力分散,被各个击破。   

    46军军长韩练成当晚就指挥部队缩回莱芜,李仙洲向两位韩军长部署防守任务。   

    粟裕获悉敌情变化后,马上调整部署,命令一纵进攻莱芜李仙洲总部及73军,四纵进攻颜庄的46军,六纵进攻口镇的新36师,八纵主力和九纵一部在博山以南的和庄设伏消灭77师,十纵攻占锦阳关,切断国民党军的退路。战斗定于20日15时发起。   

    20日拂晓,八纵、九纵分别进入和庄地区隐蔽,而77师也同时由博山南下,中午到达和庄。根据这一情况,我军必须提前发起战斗,否则敌军将越出我军包围圈,接近口镇。   

    13时,我军提前两小时发起攻击,接近敌人,九纵25师冲在前面,歼敌两个连。由于出击距离较远,山地行动不便,未能在公路上将敌分割歼灭。敌军迅速收缩到和庄、不动两个村庄内,集结固守。   

    黄昏时,八纵、九纵25师抢占和庄、不动周围制高点,向敌人发起进攻。九纵用连续爆破突入村内,与敌军展开巷战。李仙洲接到77师的告急,命令韩浚派吐丝口镇的一个团去增援。   

    韩浚认为黑夜不便行动,相信77师能坚持到天亮。然而在我军的猛攻下,到21日拂晓,77师大部被我军歼灭。师长田君健率领残部向博山方向突围,在青石关被九纵26师和鲁中警备5团包围,田被击毙。   

    和庄战斗歼灭了77师,为莱芜战役的胜利开了一个好头。   

    20日黄昏,叶飞命令一纵1师、3师分别向莱芜城西、城北国民党军外围阵地发起攻击。   

    此时,华野第八纵队和第九纵队在博山以南地区伏击,歼灭了南下增援莱芜的敌人一个师,第十纵队和独立师攻占了锦阳关,切断了敌人退路,第四纵队、第七纵队火速赶到了指定地域,第二纵队也从临沂前线日夜兼程北上。攻击莱芜城的战斗,由一纵独立承担。   

    当天夜里,一纵3师7团猛攻莱芜城西的小曹村。经5次爆破,3次突击,占领部分阵地。   

    敌73军193师顽强抵抗,一夜反复争夺,战斗十分激烈。用李仙洲的话说:“双方杀了个七进八出。”韩浚命令73军集中炮火轰击城西我军,并在21日晨派部队出城增援。    

    果然,敌人对第一纵队3个师的阵地,都拼命争夺,特别是第1师占领的莱芜城北的小洼和400高地,是敌人突围的主要口子,战斗十分激烈,我部队以一当十,在小洼阵地上展开了白刃格斗,打得极为英勇顽强,使敌人未能得逞,我阵地岿然不动。   

    第一纵队在连续三昼夜激战中,紧紧包围了莱芜之敌,为兄弟纵队调整部署、最后共同歼灭李仙洲集团赢得了时间。   

    粟裕副司令员后来在作“莱芜战役初步总结”报告时,对第一纵队作了如下评价:“在多纵队的配合上,第一纵队在整个战役中起了决定作用,应算第一功。”   

    在一纵进攻莱芜,牵制李仙洲集团时,王必成指挥六纵进攻吐丝口镇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   

    口镇处于明水、博山通向莱芜公路的交叉点,面积比莱芜城还大些。李仙洲集团的后方基地设在这里,储存了上百吨弹药和数十万斤粮食。拿下口镇,就切断了李仙洲集团的退路和济南方向的增援。   

    驻守口镇附近之敌第12军新编第36师,原系伪军,长期担任守备任务。被国民党整编后,更新了装备,粮弹充足,又吸收了一批极端反动的还乡团,比较顽固狡猾。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二陈决战(5)

 

    王必成决定以第16师和第18师两个团,采取偷袭和强攻相结合的手段,坚决攻占口镇。以第17师并指挥警4团,插入口镇以北,主力警戒青石桥之敌,一部配合第16师、第18师攻歼口镇之敌。   

    2月20日,夜幕降临之后,担任主攻的第16师,隐蔽地进入了口镇西南的攻击出发阵地。   

    20时许,北风凛冽,寒气袭人,四野一片漆黑。第48团突击连在向导带领下,由田家庄出发,沿着一条深约2米的水沟向口镇秘密运动。   

    在逼近外境时,被敌哨兵发觉,说时迟,那时快,敌喊叫口令声未落,即被我猛冲上去的战士击毙倒地,部队便一拥而上,搭人梯抢占了圩墙,不到10分钟突击连就控制了数十米长的突破口。   

    守敌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纷纷向后退缩。40分钟后,我第48团全部突入,并乘胜扩张战果。守敌拼命顽抗,并以约一个连的兵力在密集炮火支援下向我反扑。第48团先以猛烈炮火打击敌人,接着步兵勇猛出击,将敌一个连全部歼灭,俘虏十余人,巩固了既得阵地,与此同时,第47团采用迂回战术,以一部兵力监视当面敌人,主力由西南方向突入圩墙,打通了与第48团的联系,两个团并肩突击,几个小时后,第16师便控制了口镇街区的大半,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第18师则因后续部队延误了时间,迟至23时才开始攻击,且当夜攻击受阻,没有得手。   

    拂晓,敌炮兵和飞机对我军进行疯狂的火力袭击和轰炸扫射,妄图将我攻击部队毁灭在阵地上。   

    王必成认为阵地上的部队太多,容易遭受敌火杀伤,遂令第16师暂停攻击,留一部分兵力控制已占阵地,将主力撤出,整顿战斗组织,准备再战。   

    为了查清敌情,王必成带领几个参谋到口镇与部队指挥员一起研究了地形和敌情,并作了具体的战斗部署。   

    敌人的主阵地为环绕口镇的石砌围墙,高约3米,长达数公里,并筑有工事。围墙之外是深达2米、宽约3米筑有暗堡的外壕,外壕外侧还设置一道鹿砦。镇内多系石墙瓦顶房屋,大小街巷均构筑了街垒和暗堡。敌师指挥所设在镇东北角核心阵地内的高等师范学堂(即关帝庙)。这里有密集的地堡群,以地道相连接。这证明敌人准备在此固守顽抗。   

    将敌情搞清楚之后,王必成和纵队几位领导同志一起作了分析研究。大家都认为,对付这种有多层坚固防御工事的敌人,必须轮番使用兵力,在巷战中大胆实施穿插分割,运用灵活的战术,组织连续突击,不给敌人以片刻喘息的机会,一鼓作气将敌人歼灭。于是,决心集中第16师、18师共6个团的兵力于当夜歼灭口镇之敌。   

    2月21日16时,第18师第53团由南门第16师部队的突破口进入,沿南野堵向东门攻击前进,将第52团迎入,经过5个钟头的激战,至夜21时攻占了小东门。   

    此时,第16师3个团由西向东并肩突击。敌人凭借既设阵地,拼死抵抗。我攻击部队与敌逐屋、逐街争夺,我占领房顶,敌人即在房内向房顶打枪;我在墙上挖洞前进,敌人即以密集火力封锁,并以燃烧弹焚烧房屋,不让我部队有掩身之地。   

    我指战员们冒着熊熊烈火,前仆后继,英勇拼杀,先后攻占了小东门至北门以西的全部街区,控制了口镇全部街区的三分之二,将敌人压缩到东北一隅。   

    21日白天,驻青石桥的敌军出动,增援口镇,吸引我军分散兵力。六纵17师在阻击的同时,坚决反击,激战一天,迫使敌军缩回青石桥。   

    敌第46师缩进莱芜城。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立即将第一、二、七纵队和第四、八纵队分别组成东西两个突击兵团,如敌固守莱芜,则从东、西两面实施强攻;如敌向北突围,则以第六纵队一部位于吐丝口以南坚决堵击,而以东、西两突击兵团合击突围之敌于莱芜、吐丝口之间地区。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围歼敌重兵集团(1)

 

    李仙洲率两个军缩集于小小莱芜城,满城是兵,军心动荡,李仙洲束手无策。   

    王耀武认为固守莱芜极为不利,守莱芜的部队与其在莱芜被歼灭,不如经吐丝口镇撤至明水及其以南地区,东可以支援淄博矿区,西可以保卫济南,又可以解吐丝口镇之围。   

    王耀武下了北撤的决心后,命令李仙洲妥为研究经吐丝口镇北撤明水及其以南的部署,同时派绥区副参谋长罗幸理携带王耀武的信到南京向蒋介石报告情况与撤退的决定。   

    蒋介石看了王耀武给他的信以后,沉思半晌,对罗幸理说:“敌前撤退不利,既已下令北撤,应特别注意后尾及两侧的安全。”   

    蒋介石说完以后,带着不安的情绪匆忙地给王耀武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   

    “罗副参谋长带来内情已收阅。敌前撤退如部署不周密,掌握不确实,就会受挫折。应作周密的部署,并派强有力的部队担任后尾及侧尾的掩护。固守吐丝口镇新编26师必须坚守原阵地,以作北撤部队的依托。我当严令王叔铭指挥空军集中力量轰炸扫射,竭力掩护部队转移。并祈上帝保佑北撤部队的安全和胜利。”   

    21晚,李仙洲接到王耀武的电令:着即将在莱芜的部队全部撤至明水及其以南地区集结待命。   

    李仙洲立即召集第73军军长韩浚、整编第46师师长韩练成、前方指挥所少将高级参谋王为霖、第2绥靖区司令部第二处少将处长陶富业商讨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否遵令撤退,如果决心撤退,如何撤法;如果决心不撤,应如何重新调整部署,粮食、弹药如何补充。   

    李仙洲当时是主张不撤退的,认为在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下,突围撤退,是很不利的。如果在临沂附近的解放军北来,而在临沂附近的国民党的军队必跟踪北来,仍可收到内外夹击之效。   

    但是其余人员都主张遵照命令即行撤退,尤其是王为霖竭力主张即刻撤退,并说这是责任问题,如果不撤退,胜利了没有功,如果失败了责任担不起。大家同意他这种主张,况且弹药粮食供应不易。   

    李仙洲只好无奈地说:“既是大家都主张遵令撤退我也不反对。那么就研究什么时候撤退及如何撤退。我认为既是决心撤退,宜快不宜迟,应立即开始行动。”   

    但韩浚主张22日早上开始,韩练成则坚决主张要到23日早开始,需要有一天的准备时间。   

    大家同意了韩练成的意见,又研究撤退的部署决定如下:按现在各部队的位置,分为两路:以第73军为左路,整编第46师为右路,前方指挥所随整编第46师行动。第73军的主力沿周家店、吐丝口镇通明水的大道前进,并派有力的部队为左侧卫,沿行进道路的左侧高地前进,行进时对左侧特别注意搜索警戒;在莱芜城北高地之一个团,担任本队的后卫,待主力通过吐丝口镇后,再沿该军主力行进路线跟进,该军到达明水及其以南胶济铁路南北地区集结待命。整编第46师的主力在第73军右边另一条路经孝义集到达吐丝口镇后,在第73军后跟进,至胶济铁路以南吐丝口镇以北地区集结待命。并派有力之一部(至少一个团)为右侧卫,沿该师主力行进路的右侧高地前进,对右侧特别注意搜索警戒。前方指挥所到达明水车站时,乘火车回济南第2绥靖区司令部。   

    由莱芜向北撤的国民党部队于23日上午8时行至莱芜、吐丝口镇中间地区时,华东野战军从左右两侧山地里以排山倒海之势,向73军及整编46师猛烈攻击。   

    蒋介石不断来电询问战况,并严令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指挥空军集中力量向来攻的解放军猛烈轰炸扫射,尽全力掩护北撤部队撤至指定地点。于是王叔铭调动了几十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并亲自驾着飞机至战场上空指挥空军轮流轰炸扫射。   

    华东野战军的高射机枪也不断地向飞机射击,地面更是酣战不已,炮火连天,战斗极为激烈。   

    华野先将73军及整编46师所派出两侧的掩护部队击溃,攻占两侧山地,然后居高临下,继续向73军、整编46师猛攻。华野虽不断受到飞机的轰炸扫射,但为了捕捉战机,毫无畏惧,攻势越来越猛。   

    王耀武因战况万分紧急,要求王叔铭再增加飞机前来助战,片刻不停地向解放军轰炸,并且对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将北撤部队救出一部分,否则要被全部歼灭。”   

    王叔铭回答说:“我指挥着飞机轰炸,一直没有中断,可是敌人不怕死,阻止不住他们前进,我有什么办法。”   

    战至11时许,73军及整编46师被迫后退,缩成一团,混乱不堪。与中共早有秘密联系的韩练成在华东军区联络部门人员安排下,离开指挥位置,进一步增加了敌军内部混乱。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围歼敌重兵集团(2)

 

    这时国民党的官兵处处听到解放军发出的“优待俘虏、缴枪不杀”的喊话,军心已散,至午后2时许全部被歼。   

    防守吐丝口镇的新36师师长曹振锋,见解放军正在集中力量围歼由莱芜向北撤退的主力部队,放松了对新36师的攻击,以为这是他逃命的好机会,就放弃支援北撤部队的责任,于23日下午1时许率领该师残余,放弃吐丝口镇向淄博逃窜,后又逃回济南。   

    莱芜战役计歼灭国民党军1个军、1个整编师、1个新编师,共约6万多人。将级军官除整编46师师长韩练成、新编36师师长曹振锋两人逃脱外,其余的不是被击毙,就是被活捉。副司令官李仙洲受伤后被活捉,在前方指挥所工作的第2绥靖区司令部第二处的处长陶富业、73军军长韩浚、副军长李琰、15师师长杨明被活捉。193师师长肖重光、15师副师长徐亚雄受伤后被活捉。77师师长田君健自毙。整编46师副师长陈炯,副师长兼整编旅长海竞强、整编旅旅长甘成城、整编旅代旅长巢威均被活捉。   

    国民党军在莱芜战役中被歼灭了6万多人,这一惨败震动了南京,吓慌了蒋介石。   

    2月23日下午2时许,王叔铭将自驾的飞机降落到济南机场后,立即用电话向蒋介石报告说:“我驾机在莱芜、吐丝口镇一带上空侦察,亲见地面上已无战斗,看样子我军已被全歼了。”   

    “啊?你看清楚了吗?”蒋介石带着惊慌的口气问王叔铭。   

    “我对地面上业已详细侦察,确未见地面上有战斗。”王叔铭回答。   

    “你再派飞机去看看还有什么情形。”蒋介石还是不相信。   

    蒋介石怕解放军在莱芜将李仙洲所指挥的部队消灭后,会乘胜进攻济南,而济南兵力单薄,如一旦被解放军攻占,将使他的战略部署更陷于不利的处境。因此,他就决定派军务局局长俞济时和参谋次长刘斐飞赴济南,以“振作”防守济南的军心,并亲自指示济南的防务部署。   

    23日莱芜战役结束后,王耀武因济南兵力单薄,正在忙着调动部队部署济南的防务,忽然接到济南飞机场空军基地司令部的电话说,今日午后南京有重要的人来机场同他谈话,来人不进市区,请他到机场来等候。   

    王耀武感到有点纳闷,问什么人来,但对方不肯说明。王耀武以为可能是南京国防部派高级人员来指导济南的防务部署,到了机场空军基地司令部才知道是蒋介石亲来济南。   

    等了一会,蒋介石所乘的专机在济南飞机场降落后,蒋介石站在飞机门口向前看了看,就下了飞机。   

    蒋介石往日见到王耀武,都是带点笑容,这回可不同了。蒋介石板着面孔,一言不发,一面走着,一面盯了他几眼,就坐汽车到空军基地司令部去了。   

    蒋介石一走进给他预备好的房间,尚未坐定,就急着向王耀武问情况。王耀武回答道:   

    “敌人将我在莱芜的部队歼灭后,正在清扫战场。如敌军只留一部分清扫战场,而以主力经西营(济南东约40公里)向济南前进,比12军由周村、淄博一带来济南还近50公里;但西营尚未发现敌人的正规部队,济南西、北两面的40公里内没有敌人的大部队活动。”在莱芜的部队被歼灭后,为了集中兵力加强济南的防务,已令12军及绥区特务旅放弃周村、张店、淄博等地。特务旅(3个团)已乘火车开回济南,12军(缺新编36师)正沿胶济路以北经龙山镇向济南急进中。   

    “济南现在只有绥区直属部队和96军陈金城部。这些部队的战斗力都不强。济南周围既设阵地约有20公里长,本来计划是用3个军以上的兵力来守的,以济南的现有部队来说,实感单薄应缩短阵地,重点配备。”   

    听完王耀武的报告,蒋介石说:“济南是战略要地,必须固守,东、南两面地形复杂,易于接近,防御重点应放在东、南方面,并确保千佛山。为了使阵地与兵力相适合,须缩短阵地,重点部署。应催12军迅速集中济南。对于民众组训必须加强,以增作战力量。”   

    刘斐接着说:“当初派兵进驻莱芜,我是不赞成的。部队既已进莱芜并被包围,就不应该撤退;现已失败,只有当作经验教训。”他又说:“马上来攻济南的可能性不大,但为济南的安全,妥为配备也是必要的。阵地缩小,重点放在东南面,在重点的地方必须纵深配备。”   

    23日晚,蒋介石把王耀武叫到另一间屋里,暴跳如雷,瞪着眼睛狠狠骂了他一顿。他说:   

    “你们只是在莱芜这个战役里就损失了两个军零一个师,损失了这样多的轻重武器,增加了敌人力量,这仗以后就更不好打了。这样的失败真是耻辱。莱芜既已被围,你为什么又要撤退?遭到这样大的损失,你是不能辞其咎的,这次你选派的将领也不适当,李仙洲的指挥能力差,你不知道吗?撤退时他连后卫也不派,这是什么部署?你为什么派他去指挥?如派个能力好的去指挥,还不致失败。李仙洲已被敌人捉去,你们要知道,高级人员被捉去,早晚会被共产党杀掉的。济南无论在军事、政治、地理上都是很重要的,如出意外,你要负责。”   

    当天夜里,蒋介石在济南飞机场空军基地司令部一间房子里,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宿。他老是怕济南发生事故,使他遭到不测。他一再叮嘱俞济时注意情况和飞机场的警戒。   

    于是俞济时派人守着蒋介石的专机,加强了机场里的警戒,夜里又两次向王耀武问情况,表现出非常恐慌紧张的样子。   

    第二天上午7时许,王耀武带着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兼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到蒋介石那里去。蒋介石满脸青灰色,好像一夜没睡好的样子。他先问王耀武:   

    “12军到了什么地方?”   

    “12军的主力还没有到龙山。”   

    蒋介石又板着脸发了一顿脾气,喋喋不休地骂李仙洲无用,在莱芜葬送了这么多部队,太不像话,又说他今天上午回南京。    

    上午9时,蒋介石在空军基地司令部召集国民党驻济南的党、政、军及省参议会的负责人员200多人训话,进行“打气”。他嘴硬心怯、言不由衷地说了一套自欺欺人的谎话以后,就于上午10时许垂头丧气地飞回南京去了。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大军压境(1)

 

    创造战机,“王牌军”折戟孟良崮   

    大军压境   

    1947年2月26日,在南京军事将领会议上,蒋介石语重心长地对他的高级将领们说:   

    “我们将改变战略方针,由对共军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国军占地众多,则兵力愈分,反而处处被匪军牵制,成为被动,而匪军却时时可以集中兵力,采取主动,在我正面积极活动,将我们各个击破。因此,我决定采取‘空心战术’,在大后方只留下3个正规军,而将大部分的主力部队调到前线,重兵进攻陕北和山东。”   

    说到这,蒋介石走向一张地图旁,用手狠狠地指向山东地区,“目前山东是匪我两军的主战场,匪军的主力集中在山东,同时山东地当冲要,交通便利,有海口运输。我们如能消灭山东战区的主力,则其他战场就容易肃清了。但我们如果能够不顾一切集中兵力,首先来对付这股共军,现在还来得及。如我们再像过去一样,不听统帅命令,各自为政,任其东奔西突,各个突破,则两三个月以后,你们大家都死无葬身之地。因为陈毅组织民众的技术、训练军队的能力和其作战的灵活,我们前方的高级将领可以说很少能够和他相比……”   

    蒋介石说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经过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间的各战场的激战,国民党军被歼达41.49万余人。中共则放弃87座城市,同时又解放87座城市。加上1946年7月至11月间的作战,国民党军被歼达71万人。   

    如此惨重的代价使蒋介石被迫改变战略,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地区为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   

    蒋介石的战略总方针为:占领各重要交通点,步步逼近,使之被迫决战,然后一并歼灭。其具体部署为:   

    第一步,先占领津浦线的大汶口和泰安,向鲁中临沂连成一根横线,使陈毅部队无法窜到津浦路以西的地区,如果他要窜过来,就和他作阵地战。   

    第二步,于胶济线以南,津浦线以东之地区,置三个方向力量围攻陈毅的华东解放军。   

    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积极准备对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撤销徐州、郑州绥靖公署,成立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亲自主持的徐州司令部,统一指挥原徐州、郑州绥靖公署的部队,并将在冀鲁豫战场的王敬久部和在武汉的整编第9师调往山东。   

    这时国民党军在山东的机动兵团的兵力,加上担任守备任务的以王耀武为司令官的第2绥区、冯治安为司令官的第3绥区的兵力,总计达24个整编师(军)60个旅(师)45万人,占其进攻全国各解放区总兵力的27%,占其重点进攻兵力的67%。   

    国民党军在接受以前分路进攻常被分割歼灭的教训后,决定采取“密集靠拢、加强联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新作战方针,以加大兵力密度,集团前进,使解放军无法分割或各个击破。   

    其进攻部署是:顾祝同指挥下的24个整编师,除以7个整编师约20万人担任重要点线的守备和对突击兵团的策应以外,集中17个整编师约25.5万人,以“五大主力”中的整编第74师、整编第11师、第5军为骨干,组成3个机动兵团,由汤恩伯、王敬久、欧震分别担任1、2、3兵团司令官,执行机动突击任务,在打通津浦路徐济段和克州至临沂的公路、占领鲁西南以后,同时向沂蒙山区进犯。汤恩伯兵团由临沂向北,欧震兵团由泗水向东北,王敬久兵团由泰安向东,对华野主力形成弧形包围态势。   

    面对大军压境、强敌云集的严重形势,陈毅、粟裕沉着应战。   

    已经到南线的陈毅和张鼎丞、邓子恢一起致电粟、谭,并报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议华野在胶济路之休整,如已可以告一段落,则请考虑新行动。如敌5军等部4月初已到济南南线,集中力量修复津浦路,而济南之敌又拟重占胶济线,则我军可考虑向临沂、东海、新安之间突击。   

    次日,粟、谭与参谋长陈士榘回报:拟以第二、七、八纵队8.2万人攻入郯城、马头、新安镇,到新安镇后向西扩张占领运河线,继而渡运河西进,威胁津浦南段之势,诱敌74、83两师南援,尔后再看情况而定。以主力第一、三、四、六、九纵队集结于蒙阴东南、临沂西北地区待机歼灭南线之74、83两师,或歼灭由泗水向东南增援之11师,或歼灭大汶口向东进犯之第5军,以上部署于4月1日开始运动,14日左右才能打响。   

    陈毅完全同意粟裕的计划。他们原来计划打由陇海线北进的汤恩伯兵团的整编第74师,派3个纵队南下陇海路东段。   

    汤恩伯察觉华野意图,不仅不派兵回援,反而把两个军调到临沂,密集靠拢,使华野部队不能分割歼敌。陈、粟随即改变计划,绕到刚刚调到山东的王敬久兵团侧后,抓住他左翼薄弱环节,攻击占据泰安的整编第72师。   

    整编第72师,是具有几十年历史的川军主力,日美混合装备,有山地作战经验,但非蒋介石嫡系。其占据地形对它有利也有弊:泰安地形和工事利于固守,但北有泰山、南有徂徕山相隔,不利于它与济南王耀武部、曲阜邱清泉部的相互支援,而有利于华野实行分割围歼。   

    陈、粟抓住这个战机,迅速下定围泰(安)打援的决心,于4月20日发起泰蒙战役,以3个纵队围歼泰安之整编第72师,以4个纵队待机歼灭可能来援之敌。4月24日完成了对泰安城的四面包围。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大军压境(2)

 

    粟裕特派陈锐霆率领特种兵纵队榴弹炮团开赴泰安前线参战,进行实战锻炼。刚刚组建不久的榴弹炮团大显神威,在围攻嵩里山制高点的战斗中,与第三纵队密切配合,很快就把嵩里山守敌一个营击溃全歼。整编第72师师长杨文泉被俘后说:   

    “你们有这么多大炮,完全出乎我们意料。你们炮兵火力组织得这么好,步炮协同得这样好,更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在战斗过程中,杨文泉几次乞求增援,邻近泰安的各路蒋军都见死不救,距泰安仅1日行程的整编第75师和整编第85师一直按兵不动。   

    经过3天激战,华野部队攻克泰安城,歼灭整编第72师师部和两个旅,生擒中将师长杨文泉,连同南线共歼敌2.4万余人,取得了沂蒙山区作战的第二个胜利。   

    陈、粟又以第一、三、六纵队沿津浦路两侧南下,出击宁阳,威胁敌补给基地兖州,以调动敌第5军等部西援,野战军主力则主动放弃新泰、蒙阴,转到临沂、蒙阴公路以东,待机歼敌。   

    28日,敌军先头进占蒙阴。陈、粟乘其第1兵团主力分散配置于临蒙公路、立足未稳之机,于29日以4个纵队突击桃墟、青驼寺段。但敌十分警觉,一经接触即退踞公路以南山区,仅歼敌第83师1个半团。以后又两次出现战机,或因主力转运不及,或因敌援迫近,均未成功。   

    整个泰蒙战役,以歼敌2.8万余人胜利告终。   

    从4月初到5月初的1个多月时间里,陈、粟指挥华野10个纵队,利用在解放区腹地作战的有利条件,同敌人在鲁南和沂蒙山区周旋,时南时北,忽东忽西,欲擒故纵,避实击虚,有利则打,不利则撤,而将主力始终集结于便于机动作战的位置,处于主动地位。陈毅把这种战法比喻为“耍龙灯”:我军挥舞彩球逗引,敌军像长龙一般回旋翻滚。用这种办法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有利战机。   

    为了进一步调动与分散敌人,陈、粟决定以第一、六纵队南下鲁南,第七纵队开赴苏北。5月3日,他们把这个设想报告给中央军委。   

    5月6日,中央军委电示:“目前形势,敌方要急,我方并不要急。鉴于青驼寺教训,尤不宜分兵,不但一六两纵不宜过早分出,即七纵亦似宜暂留滨海地区一个月左右,作为钳制之用,一个月后看情形再行南下。因此,五六两月你们除以七纵位于滨海外,其余全部似宜集中莱芜、沂水地区休整待机,待敌前进或发生别的变化,然后相机歼击。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陈、粟立即决定放弃以第七纵队南下苏北和第一纵队去鲁南的计划;命令已位于新泰以西的第六纵队就近南下至平邑以南地区,不再以牵制敌人为主要任务,不采取积极行动,而隐伏于鲁南敌后待命,必要时即可作为一支奇兵使用。主力则后退一步,集结于莱芜、新泰、蒙阴以东地区待机。   

    蒋介石、顾祝同得知华野主力东移,他们未经严重战斗就占领了临沂、新泰、莱芜一线,错误地判断华野“攻势疲惫”,已向淄川、博山、南麻、坦埠、沂水、莒县一线撤退。于是决定“跟踪进剿”,并且把“稳扎稳打”的战法改变为“稳扎猛打”,3个兵团同时向莒县、沂水、悦庄、淄博一线推进,企图围歼华野主力于沂蒙山区,或者把华野主力赶过黄河。   

    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为此狂呼:“雄师北指,气吞沂蒙!”   

    这样一来,国民党军队密集靠拢的态势很快发生了变化。有利于华野的战机终于出现了。   

    猛虎掏心   

    5月10日夜,华野指挥部侦察得知,汤恩伯兵团的第7军和整编第48师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河阳以北的苗家庄、界湖,有继续进犯沂水的迹象。这两支部队位于敌军右翼,比较暴露。陈、粟当即决定,首先歼灭该敌于沂水、苏村地区。他们一面下令参战部队向预定战场开进,一面报告中央军委。   

    11日,各部紧张地行动起来。傍晚,野司前梯队开始出发,向沂水方向行动。就在天黑的时候,技术侦察部门收到了汤恩伯给他所属各部发的一道命令,要他所辖各部于5月11日开始先行攻击坦埠。   

    其中以整74师、整25师为攻击部队,除以一部控制孟良崮、北桃圩要点外,主力11日攻占三角山、水塘崮、杨家寨、黄鹿寨、黄斗顶山、芦家山坡、凤凰山各高地,12日攻占坦埠而确保之;整65师仍巩固蒙阴防务。   

    粟裕在接获这份电报之后,结合各方情报判断,虽然敌军行动尚未完全明朗,但敌人新的全线进攻却是肯定的了。敌军此次进攻的目的,一是欲实行中间突破,一举击中华野在坦埠地区的指挥中心,然后聚而歼之;二是估计华野不敢迎战,那就可以将华野压至胶东一隅或赶过黄河。   

    粟裕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有利战机,立即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不打第7军和整编第48师,改打中路强敌整编第74师,迅速就近调集几个强有力的部队,以“猛虎掏心”的战法,以中央突破对付敌人的中央突破,从敌人战斗队形的中央楔入,切断对我威胁最大的中路先锋整编第74师与其友邻的联系,将整编第74师全部干净地消灭掉。   

    他拿定主意以后,便向陈毅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和根据。陈毅听得非常认真,并在个别关键之处,作了强调和补充。当他听完粟裕的意见后,便十分肯定地说:“好,我们就是要有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然后把帽子摘下往桌上一摔:“不走了!”立即下定了战役决心。   

    陈毅、粟裕作了战役部署,准备以5个纵队担任围攻任务,以4个纵队担任阻援任务。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大军压境(3)

 

    具体部署为:以第一、第八纵队分别自整编第74师与其左右友邻的结合部楔入,攻占黄斗顶山、天马山、界牌和依汶庄、磊石山、万泉山,割裂整编第74师与其左右邻的联系,并会同由鲁南兼程北上的第六纵队抢占垛庄、芦山,断整编第74师退路,合围整编第74师;以第四、第九纵队从正面出击,5个纵队协同围歼整编第74师。   

    具体任务区分是:第一纵队(附独立师)以1个师攻占曹庄南北有利阵地,阻击国民党军整编第65师,主力从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25师的结合部楔入,割裂该两师联系,阻击整编第25师,并协同友邻第六纵队攻占垛庄,断整编第74师的退路,从其左侧后实施攻击;第八纵队主力迅速攻占磊石山、万泉山,与第一纵队沟通联系,协同友邻从右侧后攻击整编第74师;第四纵队以一部控制北楼以北山地,主力从北向南出击,攻占孟良崮,配合第九纵队和第二纵队攻占芦山和垛庄,攻击整编第74师;第九纵队以1个师控制坦埠及其西南地区,坚决抗击整编第74师之进攻,主力控制坦埠东南地区,协同第八纵队由东北向西南出击,攻占雕窝,配合第四纵队攻占芦山,歼灭整编第74师;隐伏在鲁南国民党军后方的第六纵队,取捷径北上,赶到青驼寺至垛庄之线,断整编第74师退路,配合正面部队攻歼整编第74师;以第七、第三、第十纵队分别阻击河阳、新泰、莱芜之国民党军第7军和整编第48师、整编第11师、第5军,以第二纵队保障第八纵队左翼安全,并策应第七纵队作战;特种兵纵队集结在坦埠以东方位待命;鲁南军区地方武装截断临沂至青驼寺公路,并以一部进扰临沂近郊,牵制临沂的国民党军。   

    在作战会议上,陈毅强调说:“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分散孤立之敌,是毛主席一贯的军事思想。在敌人强大兵团展开进攻时,通常是打击敌人侧翼有利,但是当敌人连续遭到这种打击而防范严密、特别谨慎,同时中央之敌却比较疏忽大意、转进冒尖、而我军又在其附近隐蔽集结了相当兵力的情况下,采取一面抗住援敌,一面集中优势兵力猛攻中央之敌的战术,同样可以达到战役目的。这次围歼74师,就是这种打法,叫做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5月12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粟裕的电报,指示:“敌5军、11师、74师均已前进。你们须聚精会神选择比较好打之一路,不失时机发起歼击。究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决策,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   

    当天早晨,进犯坦埠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向华东野战军部队猛烈攻击,张灵甫自恃整编第74师是王牌军,装备精良,为抢头功,率部当日占黄鹿寨、三角山、杨家寨等要地。整编第25师进至旧寨附近,整编第83师攻占野猪旺。   

    13日,国民党军分三路继续向坦埠以南华东野战军部队阵地猛攻,遭到华东野战军第四、第九纵队顽强抗击,黄昏时缩至黄斗顶山、杨家寨、马牧池之线。   

    孟良崮战役,按照预定计划,于5月13日黄昏发起。粟裕到前线指挥作战,把他的指挥所设在坦埠以西艾山脚下的石洞里。当地群众称这个石洞为“老君洞”,战后改名为“将军洞”。从这里向南,直到孟良崮,是一片开阔的山间平地,也是华野正面阻击蒋军的战场。站在艾山南麓,可以用望远镜直接观察战场情况。   

    华野各个纵队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从13日黄昏到14日上午,就大体形成对整编第74师的包围态势。   

    一纵于13日黄昏,利用敌军各求自保的心理,以小部队对敌25师发起攻击,使该敌误以为自己受攻击而无暇他顾。二纵独立师,则乘势利用山区地形实行迂回,从敌25师与74师结合部向纵深猛插,占据制高点。次日上午,该纵2师逼近蒙阴城,加紧构筑阵地,阻敌援军;1、2师攻占蛤蟆崮、天马山、界牌等要点,迫敌25师、74师分别向东、向西收缩。   

    八纵于13日黄昏发起攻击后,将侵占依汶庄及其以南地区敌83师一部驱退,歼其一个搜索营。14日上午,该纵22师沿万泉山东侧直插青驼寺、双侯镇,进占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等要地,分割敌74师与83师的联系。   

    敌74师师长张灵甫,对华野部队发起的攻势满不在乎,告诉部属不要大惊小怪,甚至说:“共军想一口吃掉74师,他们不但不敢做,恐怕连想也未必敢想!”命令部队照旧执行14日进攻坦埠计划。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大军压境(4)

 

    14日22时,张灵甫得悉华野部队已攻占天马山、磊石山等要地,并正向垛庄、万泉山前进,才觉得事情不妙,判明华野部队真实意图,随即命令所属部队放弃北进,迅速向孟良崮(今山东蒙阴东南)、垛庄方向撤退,并拼命向华野一纵阵地反扑,企图打开返回垛庄的通道,沟通与25师的联系。   

    一路上,不断受到华东野战军的追击和袭扰,伤亡很大,当撤至孟良崮地区时,张灵甫看到此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便想让部队固守此地,以逸待劳。师参谋长魏振铖见此地恶劣地形,顿生疑心,提醒道:   

    “此地乃孤山,为兵之大忌,不易困守。”   

    师副参谋长李运良则建议道:“军座,此虽孤山,但地形险要,我们要置于死地而后生。”   

    一向刚愎自用的张灵甫固执己见,立即命令部队在四周层峦叠障的孟良崮安营固守。   

    孟良崮位于蒙阴东南的芦山山区顶峰,海拔500余米。沂蒙山区的山峰生得古怪,四周陡峭,形同圆柱,顶端平坦,可以种田,当地人称之为崮。崮崮相连,据说有72崮。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据守在芦山、孟良崮、大固顶几个山头和几条山谷里。   

    在这种形势下,华野部队夺取垛庄,断敌退路,封闭合围口就变得非常紧迫且更加重要了。   

    正在这个节骨眼儿,善于远程奔袭的华野六纵像一支神兵,突然从敌74师的背后杀出来。   

    六纵司令员王必成于5月12日16时收到陈、粟签署的电报,命令六纵昼夜兼程,北上参战,以48小时120公里的急行军,抢占沂蒙公路上的重镇垛庄,切断74师的唯一退路,参加围歼74师的战斗。   

    王必成接到命令,立即率领六纵指战员2万多人以每昼夜130公里的急行军,飞兵疾进,先头部队提前8小时到达垛庄以南,15日凌晨就在第一纵队协助下攻下垛庄,全歼守敌一个战斗辎重连。汤恩伯指令张灵甫派重兵死守垛庄,保护通路。可是,等到张灵甫派出的部队赶到,垛庄已经被华野部队提前攻占。张灵甫不得不收兵退缩孟良崮、芦山地区,企图负隅顽抗,等待援军到来。   

    在六纵攻占垛庄的同时,一纵夺回330、285高地;八纵攻占了孟良崮东南门户万泉山,歼敌一个团,与六纵打通联系,封闭内层合围口,构成阻击敌25、83师的强有力的对外正面防线。四、九纵已推进到唐家峪子、当阳地域。   

    此时,整编第74师已被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团团包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域内。   

    整编第74师被围困后,完全置于华东野战军的火力控制之下,退路和后勤补给被切断。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孟良崮上鬼神号(1)

 

    这时,正值初夏,天气较为炎热,国民党军官兵们饥渴难忍,士气低落。张灵甫急电蒋介石求援。   

    蒋介石等认为整编第74师战斗力强,又占据着易守难攻的有利制高点,附近还有很强的增援兵力,是同华东野战军决战的好机会,于是一面命令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坚决固守阵地,以吸引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面急令新泰之整编第11师、蒙阴之整编第65师、桃虚之整编第25师、青驼寺之整编第83师、河阳之第7军和整编第48师火速向整编第74师靠拢,并急令莱芜之第5军南下,鲁南之整编第64师和整编第20师向垛庄、青驼寺前进,楼德之整编第9师向蒙阴增援,企图以11个整编师(军)内外夹击,歼灭华东野战军主力,解整编第74师之围。   

    接着,南京方面向孟良崮空投物资,但飞机从徐州、南京运来的馒头、米饭、弹药和水,大多数都落到了华东野战军的阵地。外围的增援部队在蒋介石的逼迫下,一再想给整编第74师解围,但受到了华东野战军强有力的阻击,寸步难行。   

    面对这种情况,张灵甫用电话机频频呼救,对李天霞大喊:“你们快快向我靠拢!”   

    一向清高孤傲的张灵甫一扫昔日的威风,频频向友邻乞援,但李天霞虽与张部近在咫尺,因素来有隙,只派一个突击连作了一下象征性的救援。   

    华东野战军鉴于国民党军已调动了庞大兵力向孟良崮增援,近者不足10公里,远者亦仅1~2日行程,战场形势十分严峻,即令各阻援部队准备打击强大的国民党援军,同时令各主攻部队对被围之整编第74师加速猛攻,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在各路国民党援军赶到前,彻底歼灭整编第74师。   

    在决战动员会上,面对疯狂的敌人,陈毅司令员气愤地说:“蒋介石以为有美帝国主义撑腰,有飞机、大炮,就打不败了,就能一辈子骑在人民头上,那是做梦!蒋介石不是以为我们对付74师没有办法吗?我们一定要消灭74师!我们一定要把他的几百万军队统统消灭掉,解放全中国!只要蒋介石愿意打下去,我们一定奉陪到底。”   

    陈毅通宵达旦地坐镇指挥部。他拿起电话要一纵:“叶飞吗?党中央、毛主席又来了指示,说不要贪多,首先歼灭74师。现在敌人的10个整编师围在我们四周。当前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协同兄弟纵队把74师这个轴心敲掉。这样,敌人就没有指望了。我们也就免得两面作战了。如果拖延下去,情况的逆转是可以预料的。”   

    接着,他又给九纵打电话:“许司令吗?现在各路援敌节节逼近,打援阻援的部队打得很艰苦,很顽强。聚歼74师,成败在此一举,我们能争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你们要尽快把孟良崮拿下来!”   

    各位纵队司令都有斩钉截铁的回答,然后立即把这种意志用电话向师长们下达。   

    5月15日,华野发起对整编第74师的总攻。华东野战军从四面八方多路向整编第74师突击,整编74师则竭力顽抗。双方对大碾、雕窝、孟良崮东北高地等重要阵地进行了反复争夺。   

    敌人的火力有组织地反击,急雨般的榴弹飞落在我突击队中,重迫击炮、山炮打向半山腰,机枪子弹打在山石上,火花迸射。   

    天不亮,两架敌机在山顶盘旋着,敌人企图出击反扑,将解放军打下山去。   

    冲锋仍在继续进行,七次冲锋,都给压了下来。但最终,部队还是冲上各高地,将守敌彻底歼灭。   

    战至16日,华东野战军攻占大碾、碉窝、520高地和540高地,将整编第74师压缩至孟良崮、芦山、600高地一线狭小地区内。   

    整编第74师阵地均为岩石山地,无法构筑工事,人员、武器都暴露在华东野战军的密集火网之下,空投的粮弹也多落于阵地以外,伤兵无法后送,呻吟不绝,军心动摇。   

    16日上午,蒋介石曾向各路增援部队亲下手令,称:“山东共匪主力今向我军倾巢出犯,此为我军歼灭共匪完成革命唯一之良机。凡我全体将士应竭尽全力,把握此一战机,万众一心,共同一致,密切联系,协力迈进,齐向当面之匪猛攻,务期歼灭共匪,以告慰总理及阵亡将士在天之灵。如有萎靡犹豫,逡巡不前或赴援不力,中途停顿,以致友军危亡,致匪军漏网逃脱者,定必以畏匪避战,纵匪害国贻误战局,严究论罪不贷。希望奋勉勿误。”   

    同日下午,汤恩伯也电令第1兵团各部,救援整编第74师,说:“我张灵甫连日固守孟良崮,孤军苦战,处境艰危。我奉命应援各部队,务须以果敢之行动,不顾一切,星夜进击,破匪军之包围,救袍泽于危困,以发扬我革命军亲爱精诚之武德与光荣。其有徘徊不前,见危不救者,绝非我同胞所忍,亦为恩伯所不忍言也。”   

    在蒋、汤的严厉督促下,国民党军各路增援部队加速向孟良崮地区前进。与整编第74师毗邻的国民党军10个师(军)尽管近得相距不过几公里,但都被华东野战军的阻援部队牢牢地钳制住。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孟良崮上鬼神号(2)

 

    当日下午2时,整编第74师师、旅、团、营全部失去通信联络,已全线崩溃,坐以待毙。   

    华野六纵副司令皮定钧向特务团团长何凤山下达命令:   

    “你的第一步任务是打下孟良崮底下那个山头,有个立足点;第二步任务是从那里往上打,这会很困难;最后的任务是打到孟良崮山顶,直捣74师指挥所,活捉张灵甫。”   

    何凤山的六纵特务团多是技术兵种,只有1个警卫营、3个连。何凤山带领部队向孟良崮山山脚下的小山头出发,不一会就占领了小山头。   

    凭借着火力支援,警卫营从小山头向孟良崮进攻。由于孟良崮山光秃且陡峻,敌人的火力很强,部队运动缓慢,为了减少伤亡,何凤山采取前轻后重的战术,迫使敌人火力点暴露,然后再想办法消灭这些火力点。   

    特务团就这样一面消灭敌人的火力点,一面向山顶艰难地前进,部队好不容易接近了山顶。   

    突然,从山上冲下一支队伍,与特务团混在一起了。原来是74师参谋长魏振铖带领师部人员企图突围,这股敌人很快被特务团俘获了。魏振铖告诉何凤山,张灵甫在顶上山洞里。   

    孟良崮顶呈蘑菇状,很难攻进去,何凤山组织战士搭人梯,迈向山洞。   

    在山洞里,张灵甫正嘶哑着嗓子向南京呼叫:   

    “南京,蒋先生!”   

    “你是谁?”蒋介石回答。   

    “我是张灵甫。黄百韬不援救我,李天霞不援救我,现在已到了困难的顶点,不必派飞机来救援,弹药都落到共军手中,我已到了‘尽忠报国’的时候,并已写好了遗嘱……”   

    就在这时候,74师副师长蔡仁杰、538旅旅长卢醒各自拿出老婆孩子的照片,相对而哭,不肯将枪口对准自己的脑袋抠动扳机。74师副参谋长严运良向洞口跑去,在洞口向腮帮子擦着皮打了一枪,弄得满脸血污,横在洞口装死。经过这样一闹,大家都不想死。而且集体成仁的机会已经失去了,洞外的手榴弹、子弹已经打进山洞。   

    “你们不要打了,我们的师长都被你们打死了!”洞里人大声喊道。   

    枪声停了,但继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声音,此时狂风大作,雷声怒吼,飞沙走石,向孟良崮东南方向吹去,接着大雨从天而降。真是天意,假如暴风雨提前几天降临,74师不致断水。   

    3连连长第一个冲进了山洞。    

    “这是我们师长。”发报机电讯员指着一具尸体说。   

    那具尸体趴在地上,一名战士翻转过尸体,取下胸符,上写中将张灵甫。   

    蒋介石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御林军”会这样快被彻底全部地消灭掉,正如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唱的一首打油诗:    

    如今战场孟良崮,   

    七十四师埋枯骨,   

    两万兵马被包围,   

    飞机送饭运水吃,   

    翻云覆雨成乌有,   

    跛脚师长张灵甫,   

    唯有老蒋闷声哭。    

    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统帅部“鲁中会战”计划,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极大地震动了其内部。   

    蒋介石哀叹:“若然不惜牺牲一己,以策全局之安危,牺牲本军,以赴友军之急难,而确能死而不屈,舍身取义,为我陆军整编第74师全体官兵,在最近鲁南一役之壮烈殉职者,为国军剿匪以来,最悲壮光辉之史诗。”同时,蒋介石认为:整编第74师被歼灭,“这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被撤职,整编第25师师长黄百韬、整编第83师师长李天霞等也受到处分。   

    当时国民党政府国防部第3厅厅长郭汝瑰认为,整编第74师失败的原因是各部队不协同及战斗力差。1947年5月17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得知74师在孟良崮情况不明,余以纯军事立场觉得此次失败十分怪异。盖74师左右翼友军均相距五六公里之遥,何以竟三日之久不能增援?”“各部队如此不协调,战斗力如此之差,除失败而外,当无二路。有主义的部队必战胜无主义的部队。”   

    不久,国民党在南京玄武湖树起了一块纪念74师的石碑。   

    蒋介石特为张灵甫颁发第3号旌忠状,并明令以山东蒙阴县更名为灵甫县,以驱逐舰一艘命名“灵甫”号。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于“军人魂”祠堂列张灵甫为“烈士”第一人。

 

 

第二部分:全军奋起反击 迎敌全面进攻孟良崮上鬼神号(3)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对国民党反动派是最沉重的一击,对解放区军民是极大的鼓舞,迅速改变了山东战局,并且推动全国战局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5月22日,延安新华社发表时评说:“华东人民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区的人民,在全中国人民的爱国自卫战争中,担负的任务最严重,得到的成就也是最荣耀的。”“这次蒙阴胜利在华东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更有特殊意义,因为:第一,这是打击了蒋介石今天最强大的和几乎唯一的进攻方向;第二,这是打击了蒋介石的最精锐部队;第三,这个打击出现于全解放区全面反击的前夜。”“蒋介石以近100个旅使用于华东战场,欲以此决定两军胜负。这个主观幻想业已接近于最后破灭。”   

    战后,陈毅司令员深情地吟诗一首,记载了这一战役的伟大胜利和全军指战员的欢乐。诗曰: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我军个个是英豪,反动王牌哪得逃。   

    暴戾蒋朝嗟命蹇,凄凉美帝怨心劳。   

    华东战局看神变,陕北军机运妙韬。   

    更喜雨来催麦熟,成功日近乐陶陶。    

    5月30日,陈、粟、谭报告中央军委并刘、邓:   

    “(一)据最后调查证实,74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确于16日下午2时解决战斗时,被我六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当场所击毙。当特务团何副团长走近张灵甫等藏身之石洞,据师部副官出面介绍为张灵甫等人。现尚在俘官处可证。   

    (二)另查出51旅旅长陈传钧、副旅长皮宣猷、57旅旅长陈嘘云、参谋长魏振铖、副参谋长李运良、58旅副旅长贺翊章、师新闻处副处长赵建功均被俘,现在野战俘官处生活。”   

    6月9日,孟良崮战役中放下武器的敌第74师将校举行时事座谈会,陈毅和到会者会见,一一握手并致慰问。当将校们谈到74师失败的原因时,陈毅说:   

    “历来国民党军失败均归咎国防部,归咎陈诚,我在此替陈诚分辩几句。其实陈诚本人也很难作主,一切都有蒋介石老头子紧紧控制着。”   

    谈到蒋军失败的原因,陈毅说:“蒋介石自北伐中期叛变人民,走上法西斯独裁专政的道路。蒋介石的这一条反人民的错误的政治路线,必然产生错误的战略路线。在蒋介石独裁媚外的政策与战略的双重错误下,国民党军队之遭受失败是必然的。例如贵军在抗战中的战功表现很好,战斗力亦堪为国民党军队之冠。可是一到内战战场,仍然逃不脱被歼的命运。各位应深深研究其中的原因。”   

    陈毅又说:“对于各位此来,我应负责照料大家、爱护大家。贵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之牺牲,毫无意义,应该惋惜。各位留在解放区内好好研究问题,重新认识问题,各位应视为平生最大幸事。我们能帮助你们的地方,一定尽量帮助你们,绝不为难。”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七月分兵(1)

 

    外线出击,打破敌人重点进攻   

    七月分兵   

    1947年5月下旬的一天,南京军官训练团。   

    在第三期研究班上,蒋介石说:“我自张师长(灵甫)殉职以后,立刻命令前方(沂蒙山区)部队停止进攻,同时召集各将领来彻底检讨,彻底研究,彻底改正我们部队的作风和习惯,重新决定我们的战略战术。必须等到我们全军一番起死回生的改造之后,才能作进一步的打算。”   

    然后,蒋介石又像赌咒发誓似地说:“沂蒙山区之战,是我们革命军人生死存亡的一战,挽回颓势,把握胜利,就要从这一战开始。”   

    为挽救山东战局,蒋介石起用了日本战犯冈村宁次为顾问,在南京、徐州、临沂召开了多次军事会议,检讨战局,研究对策,提出了“并进不如重叠,分进不如合进,以三四个师重叠交互前进”的作战方针,并撤换了前线指挥官,以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调赴鲁中前线统一指挥,重新编组进攻兵团,将进攻主力9个整编师共24个旅,调集在莱芜至蒙阴不及50公里的正面,摆成方阵,加配了山地作战器材和炮兵、工兵,在各要点囤积了大批作战物资,准备发动新的进攻。   

    1947年5月22日,陕西靖边县五家湾(今属安寨县)。   

    在一间简陋的农舍里,毛泽东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陷入深思之中。   

    胡宗南大举进逼延安。党中央、毛泽东高瞻远瞩,为实现解放全中国之目标,为实现最后的胜利,决定兵撤延安。   

    1947年3月18日下午5时许,毛泽东亲自率领我党中央机关,从容不迫地撤离延安,将一座空城留给了野心勃勃的剿共头子胡宗南。   

    蒋介石、胡宗南进攻延安,早在党中央、毛泽东预料之中,并早有思想准备。1940年,毛泽东就指出,即使延安失守,仍然坚持边区。大家准备过游击战争生活,最艰苦的生活,也是最生动的生活。   

    1945年8月,毛泽东说过:“现在蒋介石已经在磨刀,因此我们也要磨刀。总而言之,我们要有准备,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1946年下半年,敌人虽然没有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但和其他解放区一样,陕甘宁边区在积极准备打仗的同时,把延安的机关、学校、工厂、医院以及老弱病残,分别疏散到黄河以东的各解放区。   

    1946年7月,内战刚刚开始,毛泽东明确地讲过:“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和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   

    9月份,毛泽东又提出了“要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和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的战略思想。   

    党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前夕,毛泽东愈加明确地指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历来的战争,在攻和守的问题上,概括起来,反正就是这么两条经验,现在和将来都是这样。”   

    转移途中,党中央一分三委: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工作委员会,包括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简称前委。前委留在陕甘宁边区,继续行使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职权。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工委迁到黄河以东,执行中共中央委托的工作,如土改、整党、支前生产等党中央日常工作。以叶剑英、杨尚昆等同志组成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后委。后委也去黄河以东,执行中共中央委托的工作。广播电台、报社、工厂、学校、医院等,都由后委领导管理。    

    毛泽东率前委到达王家湾后,继续指挥全国解放战争。西北野战兵团给了进攻陕北的胡宗南部以沉重打击,使其重兵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东北民主联军已开始反攻;晋察冀野战军在正太战役中歼敌3.5万余人,孤立了石家庄;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晋南及豫北发起反攻,解放县城30余座,迫使国民党军退守少数据点;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其暂时转取守势,准备新的进攻。   

    现在,全国战局的发展对人民极为有利。想到这里,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了给华东野战军的电报:   

    “歼灭74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在现地区作战,只要不性急,不分兵,是能够用各个击破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胜利。而在现地区作战,是于我最为有利,于敌最为不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蒋管区日益扩大的人民斗争,其作用也是如此,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而山东方面的作战方法,是集中全部主力于济南、临沂、海州之线以北地区,准备用六七个月时间(5月起),六七万人伤亡,各个歼灭该线之敌。该线击破之日,即是全局大胜之时,尔后一切作战均将较为顺利。”   

    5月28日,山东沂水县西北坡庄。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七月分兵(2)

 

    华东野战军前委正在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饶漱石作了关于准备反攻迎接胜利的报告,陈毅作了关于山东战局和军事问题的报告。会议着重指出:国民党集重兵于山东,虽然加重了华东军民的负担,却给其他战场实施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除山东、陕北以外,我军均已转入反攻,国民党面临崩溃的前夜;山东的战局,在孟良崮战役后虽已得到改善,但尚未完全取得主动,敌正积极准备再次大举进攻,我们还要继续在内线作战,并且要准备进行恶战。   

    会议认真总结了孟良崮战役的经验教训,强调必须继续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关于运动战、歼灭战的方针,戒骄戒躁,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争取战局转变,配合其他战场反攻作战,并为本身转入反攻创造条件。   

    陈毅、粟裕为了更有力地配合全国各战场的反攻,支援华中的斗争,促成全国大反攻及革命高潮迅速到来,曾预定于6月11日对莱芜地区之敌发起进攻,求歼国民党军第5军及整编第85师,并调动整编第25师、第75师、第11师,求得在运动中歼灭其一部或大部,以收复新泰、莱芜平原产粮区,打通与鲁南之联系,造成大反攻的有利条件。部队开进后,因查明敌预有准备,防御严密,而放弃此计划,继续休整待机。   

    6月22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粟裕、谭震林:“据悉蒋以东北危急令杜聿明坚守两月,俟山东解决即空援东北等情,山东战事仍为全局关键。你们作战方针,仍以确有胜利把握然后出击为宜。只要有胜利把握,则不论打主要敌人,或打次要敌人均可,否则宁可暂时忍耐,不要打无把握之仗。”   

    24日,陈毅、粟裕判断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即将开始,决定将主力向东南移动,拟围攻较孤立的敌右翼第7军及整编第48师,吸引整编第9师、第57师增援而歼灭之。   

    部队东调后,敌第7军迅速南缩于白塔埠、临沂之线。而莱芜、蒙阴间国民党军主攻集团之9个整编师于25日起全力东犯,并于28日进占了鲁村、大张庄、朴里一线。同时,济南、青岛、潍县之整编第45师、第54师和第8军,也分别向明水、高密、临朐出犯予以配合。   

    鉴于蒋军兵力集中,一时难以分割歼击,陈毅与粟裕、谭震林商定了各路派兵挺入敌后的方针,于29日命令陈士榘、唐亮率第三、第八、第十纵队转赴莱芜、泰安、大汶口之线,执行歼击敌85军或敌12军一部或大部之任务;命令陶勇纵队由临蒙线西进歼冯治安之一个团,尔后或向西北或向西或向南,视情况决定。当晚,以上各部都已行动。   

    5月29日,中央军委来电,提出了新形势下的作战方针,希望陈、粟、谭提出意见,以便决策。军委的电报指出:   

    “蒋军毫无出路,被迫采取胡宗南在陕北之战术,集中9个师于不及百里之正面向我推进。此种战术除避免歼灭及骚扰居民外,毫无作用,而其缺点则是两翼及后路异常空虚,给我以放手歼击之机会。你们应以2~3个纵队出鲁南,先攻费县,再攻邹、滕、临、枣,纵横进击,完全机动,每次以歼敌一个旅为目的。以歼敌为主,不以断其接济为主。临蒙段无须控制,空费兵力。此外,你们还要以适当时机,以两个纵队经吐丝口攻占泰安,扫荡泰安以西、以南各地,亦以往来机动歼敌有生力量为目的。正面留4个纵队监视该敌,使外出两路易于得手。以上方针,是因为敌正面既然绝对集中兵力,我军便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之方针,其外出两路兵力,或以两个纵队出鲁南,以3个纵队出鲁西亦可。”   

    中共中央军委的这一指示,改变了5月22日要求华东野战军不分兵并坚持内线歼敌的方针。陈毅、粟裕、谭震林当即进行了研究。   

    他们一致认为中共中央军委虽只提到山东当面的敌情,但鉴于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将出击,战局必有重大发展。为策应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行动,切断津浦线,袭击国民党军后方,歼灭敌有生力量,打破敌对山东的进攻,决定立即执行中共中央军委提出的三路分兵的方针,并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了具体部署:   

    “(1)由陈士榘、唐亮率第三、第八、第十纵队(又称陈唐兵团),首先进入博山地区,尔后向鲁西挺进;(2)由叶飞、陶勇率第一纵队及先已南下的第四纵队(又称叶陶兵团),越过临蒙公路,向鲁南挺进;(3)野战军指挥部率第二、第六、第七、第九纵队和特种兵纵队,集结在沂水至悦庄公路两侧,各以少部兵力抗击东犯之敌,主力待机出击。”   

    因时间紧迫,7月1日,各部队就开始行动。这就是华野的“七月分兵”。   

    “七月分兵”是在很仓促的情况下进行的,很多问题没来得及周密计划。当时正逢雨季,华野部队又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7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粟裕、谭震林:“电悉,布置甚好。”并指示陈唐兵团“以越过莱芜直打泰安及其南北之线为宜。得手后收复肥城、东阿、平阴、宁阳、汉上、济宁,与刘邓直接联系。尔后并应准备出鲁西,与刘邓协同打陇海路,出淮河,展开新局面”。“必须在七天或十天内,以神速动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南方地区,打开与刘邓会师之道路”。   

    此后,中央军委又决定叶飞、陶勇两个纵队也向鲁西南挺进。这样,陈、粟、谭的这次分兵,便成为华野部队执行外线出击任务的开始。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外线出击(1)

 

    晋冀鲁豫野战军于6月30日强渡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对鲁西南地区之敌展开了进攻。   

    华东野战军向鲁南和鲁西敌后出击的5个纵队,为多歼敌人,扫除敌孤立据点,开辟新的战场,调动鲁中之敌回援,并协同晋冀鲁豫野战军作战,也展开了积极进攻。   

    7月7日,华野第三、第八、第十纵队向津浦路万德至大汶口段发起进攻,8日攻克泰安,至10日,收复界首、万德、大汶口、平阴、肥城等地,共歼整编第73师第15旅等近800人。   

    华野第一、第四纵队于7月7日全歼费县守敌整编第59师第38旅6,000余人。8日,第四纵队又在费县以南之层皮山歼整编第77师第37旅大部,俘少将旅长以下官兵1,000余人。9日,第一纵队收复枣庄、峄县等城镇,迫使国民党军第3绥靖区各部退守运河沿线。这时鲁中之敌仍继续向东、向北缓缓推进,并于8日占领东里店,继向沂水攻击。   

    此时,晋冀鲁豫野战军正由郓城向南猛烈扩大战果。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纵队已向邹县、膝县前进,逼近津浦路;第十纵队已向宁阳攻击;第三、第八纵队分别围攻泗水、曲阜,形成了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夹运河东西呼应的态势,严重威胁了敌后方基地兖州、徐州。   

    蒋介石不得不改变东攻西守的作战方针,于12日亲自下令从鲁中地区抽回第5、第7军和整编第85、第83、第57、第55、第48师等7个整编师,及整编第20、第75师各1个旅,自13日开始,分路陆续西援,企图配合其后方各点守军,先夹击华东野战军的外线5个纵队于鲁南及克州、曲阜地区,尔后救援鲁西南。在鲁中地区留下整编第11、第25、第64、第9师,固守所占要点,伺机再犯。   

    这样,国民党军在鲁中之兵力被调动、扯散,企图在鲁中击破华东野战军主力的计划遂告破产。   

    当时留在鲁中的有4个师,其分布是:胡琏的整11师驻南麻,黄百韬的整25师在东里店,王凌云的整9师在沂水,黄国梁的整64师在东里店以西的大张庄等地。此外,王耀武属下李弥的整8师驻临朐,配合行动。   

    陈毅、粟裕带领华野指挥部来到南麻、临朐之间的三岔店,他们有4个纵队,单独对付当面国民党军任何一个师都有优势。   

    7月10日,陈粟命令各纵队向东里店前进,消灭黄百韬的25师。当部队开始行动后,天降暴雨,山洪暴发,我军无法行动。而敌25师与64师迅速靠拢,东里店这一仗就打不成了。   

    陈、粟看到南麻的敌整编第11师相对孤立,就命令各纵队掉头,以二、六、九纵包围南麻,七纵在南边负责阻援。   

    南麻地处鲁中山区,是一个小盆地。三面是山,东面是小丘陵,北面高地有一个隘口通向博山,沂河从南麻以南流过。这个地方利于防守而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国民党整编第11师是“五大主力”之一,师长胡琏是个工于心计的指挥官。74师的被歼给他很大震动,虽然11师战斗力也很强,但胡琏仍然处处小心,谨慎从事。   

    6月国民党军开始行动时,11师从莱芜到达鲁村。胡琏感觉鲁村地形不利,四面是山,中间一块小盆地。只有占领四面高山,才能保住鲁村,否则四面受敌,数万军队压在村庄里无法施展,而要占领四面高山,兵力又不足。   

    胡琏考虑再三,请示上司移驻南麻。到达南麻后,他更不急于向前推进,而是用20多天时间,大力构筑工事,力求先保全自己。   

    胡琏带领11师4个团驻守南麻,以另外两个旅分别驻守北麻、高庄、北刘家庄、吴家官庄等地,范围很小,各部队联系很紧。他们利用其所控制的村庄及大小山头,构筑密集的地堡群,每一地堡群外围都设置了铁丝网、鹿砦等障碍物。   

    7月l7日,华东野战军内线4个纵队按预定部署分路开进,途中遇暴雨,行动受阻。   

    18日晨,第九纵队第26师向上下豆腐峪以南高地攻击,该纵主力攻占荆山泉。第六纵队控制九顶山、凤凰山阵地,主力进至重喜官庄、埠下庄之线。第二纵队进达埠村南北一线。   

    经18日整天战斗,敌除以一部坚守历山、马头崮外围据点外,主力退踞主阵地顽抗。第九、第六、第二纵队抢占外围阵地后,分别对高庄、北布东、马头崮、古泉庄、吴家官庄、石钱山等地展开猛攻。   

    就在我军猛攻南麻的时候,胡琏向徐州方面求援。国民党统帅部急召25师、64师出动4个旅,向南麻增援。   

    l9日,敌25师、46师到达南麻以南的于家崮、牛心崮一线,遭到我七纵的阻击。   

    黄百韬在孟良崮战役中,由于指挥不力遭到蒋介石的处罚,这次要戴罪立功。在攻击之前,他命令炮火轰击我山头阵地,步兵开始攻击后,炮火即打向我军纵深。敌军采用轮番冲锋,对一个山头使用3个营的兵力,头一批垮了,第二批马上出动。敌军不但白天进攻,夜里也派小部队袭击,使我军得不到休息。   

    七纵在敌军的强大攻势下,打得勇敢顽强,在孟良崮补充的弹药,全部倾泻到敌军头上。   

    国民党守军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依托密集地堡群,逐堡顽抗,反复争夺,战斗异常激烈。进攻各纵因弹药受潮失效甚多,攻坚器材准备不足,伤亡较大。战至20日,仅攻占北布东、马头崮、北刘家庄、沙沟庄、涝坡河等地。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外线出击(2)

 

    21日上午,黄百韬的25师突破七纵60团的750高地,七纵转入二线阵地防御。   

    当晚,华东野战军拟再次组织进攻,东面李弥的第8军由昌乐、潍县地区进犯临朐,威胁华东野战军后方,策应南麻守军作战。困守南麻地区之敌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全歼。为争取主动,即于当晚撤出战斗,各纵队分别转移至临朐西南及以南地区整顿。   

    南麻战斗是场恶战,华野4个纵队伤亡较大,本应休整一个时期。但敌第8军占领临朐,阻断我军向胶济线以北的后方通路,对解放区造成威胁。粟裕得知敌第8军刚到临朐,只有一般性防御工事,主力尚未全部到达,可以乘其立足未稳将其歼灭,以鼓舞我军士气。于是命令二、六、九纵围攻临朐城,七纵阻援,各部定于24日发起战斗。   

    临朐是座古城,三面环山,沂河、弥河等河流从城旁流过,平时水浅,到处可以徒涉。但遇到暴雨,山洪暴发,交通就被阻断。   

    24日下午,各部分路开进,又遇倾盆大雨,山洪暴发,河水陡涨,部队行动受阻。   

    当晚,第二纵队一部对临朐城南关发起攻击;第九纵队1个师由临朐城北直插龙岗,主力于25日拂晓发起攻击,突入北关;第六纵队亦向龙岗、尼姑山攻击,在第九纵队第27师配合下,歼灭该地守敌,切断了敌向潍县方向的退路。   

    25日,第二、第九纵队攻城;第六纵队攻歼临朐东北外围之敌,第七纵队第l9师向朐山攻击。   

    26日,九纵占领城外制高点粟山,守敌营长逃回城内,被李弥枪毙。二纵5师当天突入南关,对城墙多处实施爆破。因雨天潮湿,炸药包失效。一个突击连5次爆破,炸药包都没有响。   

    在华野指挥部催促下,5师夜里再组织突击,将城墙炸开大口,14团迅速冲进去7个连。但是由于两侧火力点没有肃清,很快被敌军火力封锁。二纵突入城内部队被敌军包围,陷入困境。   

    李弥以两个团国民党军进行反突击,我军7个连奋战3小时,因弹药用尽,大部伤亡。   

    六纵与九纵27师配合,攻占临朐东北的龙山、寨虎山等据点,歼敌一部。   

    此时,国民党军增援部队9师、64师开始向临朐增援,与七纵展开激战。粟裕为尽快解决战斗,命令七纵加强阻击力量,调六纵前来参加攻城。   

    当时,弥河水涨流急,河水暴涨,六纵冒险徒涉,人员装备被激流冲走淹没甚多,至28日夜才到达弥河以西。   

    29日晚,第二、第六、第九纵队全力发起总攻,虽然奋勇作战,终因弹药受潮,攻坚器材准备不足,协同动作不够密切,未能突破城垣。而阻援方向也由于兵力不足,三岔店东西一线阻援阵地被敌突破,难以争取时间保障攻城部队的安全。加上部队已连续作战半月,十分疲劳,伤亡又大,同时受山洪暴发影响,粮食、物资前送及伤员后运等均极困难。因此,华东野战军决心撤出战斗。    

    临朐之战,虽歼国民党军第8军7,000余人,但未达成预期的歼敌目的。   

    南麻、临朐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内线部队在转入战略进攻前夕组织实施的两次攻坚战。这两次战役对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战略进攻和本野战军外线部队的作战,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许多原因,未能实现预定的战役决心,虽歼国民党军1.8万余人,而自身伤亡达2.1万余人,打成了消耗战。30日晚,各纵队分向胶济路北及诸城地区转移,争取休整补充,以利再战。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勇担责任

 

    7月几仗没有打好,粟裕心情沉重。他分析几仗得失,认为“七月分兵”以后的作战行动,调动与扯散了敌人,打乱了敌人维持对山东“重点进攻”的部署,配合了刘邓大军在鲁西南的战略行动,这是战略上的胜利;但是,有几仗没有达到预定作战目的,打成了消耗仗,付出的代价较大,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作为负责战役指挥的指挥员,更应该引咎自责。   

    7月30日,部队在转移途中,陈毅、粟裕、谭震林发电报给张云逸、饶漱石、黎玉并报中共中央和刘伯承、邓小平,报告已经放弃临朐,同时报告:“我们接连几仗未打好,待检讨后,详细具报。”   

    8月初,华野指挥机关转移到益都地区,陈毅、粟裕、谭震林一起商议如何总结经验教训,向中共中央写报告。陈毅和谭震林提议,由粟裕起草南麻、临朐战役初步总结的电报稿。   

    8月4日这天,粟裕起草了关于南麻、临朐战役的初步总结的电报报告中央军委,引咎自责。   

    陈毅对此甚感不安。他始终认为,几仗未打好,彼此有责,不能由粟裕一人承担责任。   

    这时,陈、粟、谭已经研究确定,由谭震林组织一个指挥机构率领第二、第七纵队前去胶东休整。出发前,谭震林挤出时间给粟裕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对这次战役的看法,请陈毅转交。陈毅当着谭震林的面将信看了一遍,准备3人一起交换看法。但由于指挥部即将移动,未能安排出时间。   

    当夜,野战军指挥部经由临淄西关、索镇到达郭店。陈、粟在处理其他紧急公务之后,作了彻夜长谈。   

    8月6日,陈毅发出给中央军委和华东局的电报,谈他对几仗未能打好的看法,以及他对粟裕的评价。电报说:   

    “我认为我党二十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两仗未全胜,彼此共同有责,不足为病。谭、我本此观点,互相研究教训,粟亦同意。……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过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军事上一二失利实难避免,虚心接受必为更大胜利之基础。”   

    8月1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给陈毅、粟裕和饶漱石的电报,认为陈毅8月6日的电报“所见甚是,完全同意”,“七月几仗虽减员较大,并未妨碍战略任务,目前整个形势是有利的”。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在鲁西南布阵(1)

 

    扩大攻势,外线兵团挺进豫皖苏   

    蒋介石在鲁西南布阵   

    1947年8月初,南京官邸会议上,军政大员们议论纷纷:   

    “王敬久被刘伯承打了个落花流水。”   

    “王敬久在国府将领里算得上一员战将,可是一见刘伯承就傻眼了,把4个军一字摆开,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拉了45公里长,被刘伯承打成四段,所幸的是王敬久和鲁道源在一起……”   

    “他不如胡司令长官,胡宗南摆的是方阵,叫‘蛇蜕皮’的方法。”   

    “那是被彭德怀打的得了教训。”   

    “王仲廉真是被刘伯承打怕了,委员长要求的是进攻,王仲廉采取‘稳重防御’的政策,待各路大军到齐再向前挺进。”   

    “整天喊着‘寻找共军主力’作战。我们的主力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和整编第66师在羊山集被歼了。共军主力在哪儿呢,又被我们消灭了多少?”   

    突然,蒋介石怒气冲冲地走进来,大员们全体起立,行注目礼。国民党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总司令顾祝同、参谋长郭汝瑰跟在后面。顾祝同和郭汝瑰是来南京述职的,他们感到惴惴不安,因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后,连克郓城、定陶、六营集。接着,又在羊山集战斗中,全歼敌整编第66师,俘虏中将师长宋端珂。   

    蒋介石破口大骂王仲廉,向顾祝同下令:“王仲廉增援不力,撤职查办,押解来京。罗广文接任第4兵团司令官之职。整编32师师长唐永良临阵脱逃,立即查办!”   

    蒋介石拿王仲廉开刀是要平息朝野上下对鲁西南战局失利的不满,同时杀鸡给猴看。总动员令下达之后出师不利、面子上过不去。共产党发布的战报是消灭4个军部、9个半师,把一个美械装备的主力军消灭得干干净净。作为最高统帅,他无法不恼羞成怒。    

    蒋介石余怒未消,走向地图跟前。顾祝同、郭汝瑰赶紧跟上去。   

    “刘伯承在什么地方?”蒋介石转过脸来问道。   

    “刘伯承在郓城、巨野之间;陈毅部也窜过运河和刘伯承会合。日前鲁西南地区连天大雨,河水猛涨,妨碍我部行动……”郭汝瑰小心翼翼地回答。   

    “命令邱清泉以5军向郓城推进,欧震3兵团调过来。”蒋介石向这一带地区扫了一眼,继续下令:“命令王敬久渡万福河向独山集推进。张淦、罗广文两兵团直逼水堡。”   

    “羊山集遍山是66军尸体,没人掩埋,臭不可闻……”情报厅长侯腾伤心地说。   

    蒋介石瞪了侯腾一眼,继续下达命令:“7军、48军,下车后立即自商丘北开。我要在鲁西南一举击破刘伯承和陈毅主力。各部务于5日开到预定地点,完成合围部署。”   

    顾祝同十分小心地提醒:“鲁西南连日大雨,河水暴涨,黄河有一溃千里之势,我军行动会受到影响。”   

    蒋介石沉默片刻,固执己见地说:“黄河水涨更好,命令刘汝明,占领董口之后继续向前推进,确实控制黄河南岸各渡口待命。”    

    1947年8月4日,陕西子洲县巡检寺。   

    在一间破旧的房屋里,毛泽东正翻阅着一份份敌情通报。   

    鲁西南战役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毛泽东感到兴奋不已,一扫连日来一直行军的疲倦。现在,刘邓大军已经完成了跃进大别山的部署,这一行动关系到解放战争的进程。   

    怎样保证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成功?毛泽东决定华东野战军第一、第三、第四、第八、第十等纵队,暂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   

    一封电报很快传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电报指示:“请考虑粟裕同志带炮兵主力速去鲁西南,统一指挥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的5个纵队,积极策应刘邓作战。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于陈唐叶陶5个纵队是否能起大作用。”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   

    粟裕从陈毅手中接过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反复看了两遍,又来回走了几步,突然转身对陈毅说:   

    “陈总,我们华野今后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是在外线,是否请你和我一同西去,以加强领导。而现在西线的5个纵队,实力下降,为进一步集中兵力,达到战役上的优势,须增调第六纵队到西线。还有,留在山东的第二、第七、第九纵队之力量可以制敌,建议组成东兵团,执行内线作战任务。由谭震林、许世友两同志统一指挥。”   

    “好,就这么干。”陈毅立即表示同意。于是陈、粟联名将上述意见电告中央军委。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在鲁西南布阵(2)

 

    8月6日,军委复电:“同意陈粟率野直及六纵去鲁西南,谭(震林)黎(玉)许(世友)组成东兵团”,“唯陈粟应速西去,愈快愈好”。同日另电又指出:“此次华东各部虽有几仗未打好,但完成了集中兵力、分散敌人之巨大任务。待陈粟率野直及六纵到郓(城)巨(野),我军实力更厚,领导更强,对于争取新胜利极为有利。”   

    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陈毅和粟裕立即组织华野指挥机关和部队展开外线出击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们研究确定的西行路线是:北渡黄河至山东惠民地区,从禹城附近越过津浦线,至阳谷、寿张地区。这一路是老解放区,是我军的后方,没有阻敌,一路行军,安全隐蔽。   

    8月11日,华野指挥部在泮庄渡口渡过黄河。到达惠民后,野直大部继续向聊城前进,指挥部暂留惠民,督促兵源、物资弹药迅速西运,以使西兵团尽快得到补充。   

    8月l6日,中央军委电询陈、粟下一步作战计划。这时,陈毅已离开华野前指前往渤海军区处理后方工作。    

    粟裕接到电报后,分析敌我态势,思考最佳行动方案。他知道,对于华野西兵团的行动,中央军委有过明确指示,要求华野各纵队从刘邓大军的相反方向钳制敌人。   

    但是,当前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蒋介石调集8个整编师(军)18个旅约14万人的兵力,企图分进合击正在鲁西南休整的刘邓大军主力,同时阴谋策划乘连日大雨破坏黄河大堤,水淹刘邓大军。刘伯承、邓小平得知这一情况,当即决定提前结束休整,于8月7日突然隐蔽南进,执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刘邓大军越过陇海路以后,受到大批敌军前堵后追,处境紧迫。   

    粟裕认为,为了更有力地策应刘邓大军作战,华野西兵团作战区域必须扩展到陇海路以南。这样,不仅可以适应当前拖住敌人、策应刘邓的作战需要,而且可以为将来三军配合经略中原创造条件。   

    8月18日,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报告中央军委和华东局:“陈毅于日前去渤未回,仅就个人意见汇报如下:依近日情况判断,敌大有随刘邓去可能。如果是,则刘邓很吃力,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多拖住一些敌人。因此,西兵团日前应在鲁西南及陇海线上行动,必要时以一部挺进路南,破袭津浦,威胁徐州,才能有效拖住敌人,并寻歼薄弱之敌。此计划如能有效实施,不仅可拖住一部分敌人不能南去,且可迫使鲁中、胶济线之敌抽一部分西来。如不是,则又会减轻我鲁中及胶济线负担,并使敌人进犯胶东腹地及烟台的可能性更减少……我们拟在泰西打开局面,并与陈士榘、唐亮会合后,以运河西岸为中心。我们还电致鲁中、鲁南、苏北、苏中、渤海、胶东等军区及饶漱石、黎玉、谭震林等同志,说明华东野战军当于9月初开始大举反攻,命令各军区应立即集中兵力袭击敌人后方机关及补给线,消灭还乡团及保安团,以便配合主力之有力反击。”   

    毛泽东于8月24日复电,指出:“粟裕同志巧酉电意见极为正确。西兵团作战范围规定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望转示(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及六、十两纵及炮纵坚决执行。”这样,就改变了“陈唐不可轻出陇海以南”和“陈粟六纵必须从内线”钳制敌人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陈粟与刘邓、陈谢三军共同经略中原的战略任务,完善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布局。   

    毛泽东在复电中特别指出:“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七月减员较多,无损大局。希望你们尽速赶至鲁西南,统一指挥西兵团各纵,配合当地地方兵团,完成中央付给我华东军的伟大任务。我相信你们必能完成此种任务。”   

    接到毛泽东的电报指示,粟裕反复思考,进入鲁西南以后,如何打好第一仗,夺取战争主动权。经过反复思考,他计划了两个歼敌方案。   

    其一,渡黄河后与陈、唐会合,开个会,休息几天,补充弹药和物资,恢复部队体力,再打一仗。这样准备充分,战后布置可以周密些。但六纵、十纵和特纵渡河,敌若发现,可能谨慎靠拢,甚至固守而不便围歼。   

    其二,在陈、粟率部渡河次日,由陈、唐部将敌诱至距我渡河点以南三四十公里之适当地区,集中3个纵队,包围敌整编第57师或整编第68师,另一个纵队钳制敌整编第5师;陈、粟则急率六纵、十纵赶去参战。这样可出敌不意,易于取胜,且能迅速打开鲁西南局面,及时南下支援配合刘邓大军。但战前准备仓促,来不及开会协调,万一打不好对战局不利。   

    这时,陈毅已自渤海军区返回华野前指。粟裕向陈毅汇报了上述两种方案。陈毅问:“你自己主张取何方案?”   

    “第二方案。”   

    陈毅考虑了一下说:“此仗关系重大,为慎重起见,宜先征求一下陈士榘、唐亮同志意见。”   

    粟裕立即拟电征询陈、唐意见,并电告中央军委。   

    8月30日,毛泽东给陈、粟发来了一份“绝密”电报,电文中说:“目前中心环节是在陇海南北积极行动,歼击及抓住5军、57师,攻占一切薄弱据点,直接援助刘、邓。……现在欧震、张淦、罗广文、张轸、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务望严令陈、唐积极歼敌,你们立即渡河,并全力贯注配合刘、邓。”   

    陈毅收到电报,想起毛泽东曾在上个月底发过一份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并华东,说明“陕北甚困难”,已经反映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严重处境。但从现在这个电文中他更感受到了毛泽东十分焦急的心情。于是审时度势,斩钉截铁地对粟裕说:“我们坚决执行主席命令,采取第二方案,争取早打。”   

    于是,陈、粟向陈、唐发电,命令他们执行第二方案,同时下达了“西字第一号命令”,规定了各部队的渡河日期与作战行动。华野机关、野直部队、六纵、十纵等于9月3日晚开始南渡黄河,4日渡完。5日在鄂城附近集结,并与第一、第三纵队会合。6日便完成了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特纵及晋冀鲁豫之十一纵在沙土集南北地区的战役布局。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沙土集旗开得胜

 

    沙土集位于山东省境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集镇。然而,它周围地区却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和农民起义发源地。它北面的郓城,是著名军事家孙膑的故乡,他指挥的减灶诱敌、智歼庞涓的马陵之战就发生在郓城与范县之间。它西面的菏泽,古称曹州,是震撼唐王朝统治的黄巢农民大起义发源地。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宋江,传说就出生在郓城县。   

    9月7日,敌57师中将师长段霖茂做梦也没想到即将被歼,他神气活现,耀武扬威,催促部队积极北犯,居然与整编第5师之间拉开了20公里的空隙。   

    蒋军57师整编以前是98军,是华野手下败军。1945年6月的天目山战役中,曾被粟裕指挥的苏浙军区部队全部歼灭,后来恢复重建。在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中,又被陈、粟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歼灭1个整编旅。此次在鲁西南地区作战,他神气起来,骄狂失慎,伴随邱清泉的第5军猖狂进攻,已经进至郓城西南皇姑庵附近。   

    粟裕抓住机会立即命令部队,发起攻击,令第三、第六纵队由北向南,由沙土集、双庙迅猛进攻;令第四、第八纵队由南向北攻击前进,实施南北夹击。敌整编第57师,北犯受阻,发现情况不妙,立即迅速向南撤退,又遭我十纵、八纵打击只得龟缩于沙土集地区。   

    沙土集一带,地形平坦开阔,我军广大指战员在无隐蔽的开阔地上英勇奋战,冒着浓密的炮火,勇往直前,士气十分旺盛。   

    当天晚上,南北夹击部队,已于敌两侧会师,完成了对敌57师的合围。   

    这时粟裕考虑到,用三纵、六纵、八纵围歼沙土集之敌已足可完成任务,便令担任预备任务的一纵撤出阻击位置,向北转移到刘庄、皇姑庵一带,令四纵也撤出战斗,转移到龙固集地区。让他们一面监视警戒,一方面准备下一步续歼敌整编第5师之一部。   

    9月8日,敌人拼命从沙土集向四面八方突围,组织反扑。经一天激战,除大王庄、魏庄两点又被敌占领外,沙土集外围之敌被我军全部肃清。   

    沙土集是一个较大的村镇,有道很坚固的围墙和一道外壕。村外则为平坦的沙质土地,易守难攻。敌人凭借这一围墙固守待援。   

    9月8日下午6时,我军对沙土集之敌发起总攻。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炮火准备,第三纵队首先从北面突破沙土集围墙,进入了村内,与敌展开巷战,战斗愈打愈烈。   

    9日凌晨2时,八纵从东南方向突入,六纵从西北角突入。三个纵队逐步缩小包围圈,敌人频频反扑,均被击退。这时,我军在更为猛烈地进攻的同时,开展了政治攻势,促敌放下武器。于是突围的敌军士兵,纷纷缴械投降。段霖茂一看大势已去,便率卫队百余人,化装逃跑,出寨不远,被我军俘虏。   

    敌人失去了指挥,更是兵败如山倒,一批一批地举手投降。至9日凌晨3时,攻歼整编第57师之战胜利结束。   

    在攻歼整编第57师的同时,郓城南面的阻击战打得十分激烈。我十纵及六纵之一部,以野战阵地阻击敌整编第5师、第84师及第68师的疯狂进攻。当整编第5师多次进攻受挫后,在蒋介石严令下,一次出动了3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装甲车支援下,向我八里河、侯庙一线阵地猛攻。我军英勇拼搏,予敌以重大杀伤,以刺刀见红的精神,全歼敌军两个连,硬是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八里河、侯庙一线阵地始终保持在我军手中,保证了战役的胜利进行。   

    如此全力以赴地拼命进攻,居然无法使共军的阻击线后退半步,敌整编第5师感觉到情况极为不妙,下一个被歼者,可能要轮到自己了,于是不敢再增援沙土集了,急忙向丁里长以南撤退,并立即就地修筑与加固工事。   

    敌整编第5师一退,整编第84师也不敢增援了,掉头向巨野城撤逃而去。    

    沙土集战役,打得干净利落。敌整编第57师师部及其所辖之两个旅全部被歼,并给援敌以相当杀伤。计歼敌近万人,其中生俘敌中将师长段霖茂、少将旅长罗觉元、王理直等以下7,500余人,缴获榴弹炮、野炮、山炮20余门,轻重机关枪数百挺,尚有大批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我军伤亡仅3,300余人。   

    陈毅、粟裕向中央军委报告:“我军于虞日开始于郓城南,举行钳制5军、歼灭57师的作战。经一日两夜战斗,已全歼57师于沙土集,仅有少数向东突围,正追击中。此役经10日来与5军纠缠始吸引57师落网,同时打垮刘汝明两个旅数次增援和5军整6日的不断进攻。我军士气甚旺,迅速转移攻势,予5军以歼灭性打击。”   

    11日,中央军委回电:郓城沙土集歼灭57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   

    战后,新华社战地记者季音采访了浑身粘满污泥、穿着士兵服装的段霖茂和他的部下少将旅长罗觉元、副旅长张毓彬等人。他在《战败将军一席谈》的报道说:   

    现在,我们面前这几个国民党高级将领对我说:“我们的指挥完全错误,耳聋眼瞎,情况不明,完全陷于被动。贵军好像在指挥我们一样,我们当然必败无疑!”   

    “共产党不但会指挥自己的部队作战”,秃头大顶、满脸短须的117旅副旅长张毓彬站起来插嘴说:“有人说,他还会指挥敌人,我看这话真不假。”   

    这些被俘蒋军将领与过去被俘将领的情绪显然不同。在沂蒙山区作战的时候,被俘蒋军将领并不认输,常常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失误,说:“我们吃亏是偶然的,这次是中了你们的诡计。”现在不同了,他们输得口服心服,急切盼望的是把他们送到黄河以北去吃小米。季音说:“这种俘虏情绪的显著变化,不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局的根本变化吗?”   

    沙土集战役的胜利,是华东战局第二个转折的标志,它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华野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为恢复和建设鲁西南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为向豫皖苏进军打开了道路,而且迫使蒋介石从大别山区和山东内线战场抽调4个师驰援鲁西南,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和山东内线我军的行动。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挺进豫皖苏(1)

 

    沙土集战役后,中共中央在9月11日电报中指示西线兵团:“在黄河、淮河、运河、平汉之间创造巩固根据地,协助刘邓、陈谢创造鄂豫皖与鄂豫陕两大根据地,协助饶黎谭保卫山东根据地,协助苏中、苏北恢复根据地。”并指出:“你们处在上述四大根据地之中间地带,你们的胜利有重大战略意义。”   

    据此,西线兵团决定由第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副政治委员刘培善指挥第十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留在鲁西南牵制国民党军,掩护西线兵团主力南下,以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纵队和刚由豫北南渡黄河准备转用于大别山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挺进豫皖苏边区,与刘邓野战军、陈谢集团共同开辟中原解放区。   

    豫皖苏边区,是指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路以东地区,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万。全面内战爆发后,这里被国民党军侵占,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仍在坚持斗争,建立了3个专署的政权和隶属于晋冀鲁豫军区的豫皖苏军区,已有2.5万人的武装力量,但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西线兵团挺进豫皖苏的任务是不断歼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缩小国民党统治区,扩建新解放区,向南与刘邓野战军、向西与陈谢集团联系,使中原的几块解放区连成一片。   

    9月24日24时,陈粟发布了向豫皖苏进军的命令,并于次日将有关行动向中共中央作了报告,亦向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滕代远、饶漱石、黎玉等友邻部队指挥员作了通报。   

    9月26日晚开始,陈毅、粟裕率第三、第四、第六纵队经砀山、马牧集段南越陇海路,陈士榘率第一、第八纵队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经民权两侧越陇海路。   

    华野各纵队在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地区分散行动,划定地域,以歼灭和扫荡小股国民党地方军队和反动武装为目标,长途奔袭,往返作战,机动歼敌。各纵队展开后,迅速占领了十几座县城,开辟了大片新区。   

    毛泽东获悉华野主力南下,非常高兴,9月30日指示陈粟:“你们分两路前进方针很好。至少一个月内专打分散薄弱之敌,发动群众,了解情况,然后看情形再集中相当兵力,打有把握有准备的较大规模的仗。……你们与士榘所部暂时分开建立根据地,将来看情形,各留一个纵队在当地发展根据地,集中3个纵队打较大规模的仗,如此方可迫使敌人分得很散,造成好打之条件。”   

    华野西线兵团经过月余的作战,到1947年11月初歼灭国民党地方武装一万多人,攻克杞县、亳县、水城、鄢陵、蒙城等24座县城,重要集镇数十处。建起25个民主县政府,在沙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建立了3个军分区。豫皖苏解放区东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成为我军实行战略进攻的主要战场之一。   

    至此,整个中原战局得到了扭转,陈粟大军的外线出击架势已全部拉开,并与刘邓大军和陈谢大军的行动相呼应,形成了三路大军经略中原的战略格局。人民解放军已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防御”。   

    这时,蒋介石集中6个整编师组成机动兵团,依托陇海、津浦铁路,机动转用兵力,与陈粟大军主力纠缠;同时又在陇海、津浦沿线设防,企图隔断人民解放军南北东西联系,阻止人民解放军在中原地区立足生根。   

    陈毅、粟裕决定采取新的作战部署,除用一部兵力继续执行开辟和扩建解放区的任务外,集中6个纵队的主力部队展开陇海路和津浦路破击战,以削弱敌人的机动能力,打通南北东西交通,为在豫皖苏广大地区回旋作战创造条件。他们将6个纵队和豫皖苏独立旅分别组成3个兵团,加上铁路两侧解放区15万民工,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破击战。   

    这次陇海、津浦两路破击战,歼敌1.1万余人,破坏陇海铁路200多公里,切断了敌人的交通命脉,威胁敌人的战略重地徐州。与此同时,担任开辟新区任务的部队辗转作战,歼敌1万余人,攻克县城24座以及广大乡村集镇,并且广泛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建立人民政权,使豫皖苏解放区由3个分区迅速扩大为6个分区。   

    11月8日,陈毅离开华野指挥机关,先到华野后方基地检查工作,再到晋冀鲁豫中央局商谈后勤供应问题,后来又奉命到西柏坡中央工作委员会和陕北中共中央汇报工作。   

    刘邓、陈粟、陈谢三支大军的进攻确实打乱了国民党军的中原防御,蒋介石急忙召见国防部长白崇禧。   

    蒋介石对白崇禧说:“健生,你在九江设立国防部前进指挥所,在国防部管辖之下,统管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江西五省军政大权,指挥对刘伯承作战。”    

    白崇禧没有推辞,也没有反驳,但提出一个条件:“中原兵将由我指挥、调动。否则另请高明。”   

    蒋介石痛快地回答:“好!中原兵将由你指挥、调动。”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挺进豫皖苏(2)

 

    白崇禧有自己的打算,既然让他出来解决大别山问题,他也想借机掌握兵权,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抓到自己手里。   

    白崇禧在九江设立前进指挥所,并下令调集33个旅的兵力,向大别山区的刘邓大军实行全面围攻;同时用11个旅对付陈粟大军,用22个旅守备陇海、平汉两线要点。    

    豫皖苏前线,华东野战军司令部。   

    粟裕副司令员得知蒋介石责令白崇禧指挥对大别山作战,白崇禧调33个旅对大别山进攻的情报,正在与陈士榘研究下一步作战方案。   

    陈士榘两眼盯着地图,讽刺地说:“蒋介石在割肉补疮。”   

    “割肉是要痛的,补疮也不舒服。疮是补不好的。”粟裕胸有成竹,指着地图说:“国民党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调集大兵围攻大别山,就在于其有铁路线作为快速输送手段,如果破坏了主要铁路干线,也就削弱了敌人得以机动转用兵力的能力,从而达到破坏国民党军‘围剿’大别山或实施其他进攻的目的。我们应迅速调整所属各部部署,将兵力集中于国民党控制的陇海和平汉两大铁路干线附近地区。”   

    于是,粟裕于12月8日电告中央军委:“现为直接配合大别山作战起见,决即转向平汉线许(昌)郑(州)段,或攻开封,以调动南线之敌。”   

    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十分关注中原局势的发展,一接到粟裕电报后,即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确定以陈粟、陈谢两军配合作战。l2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粟裕:“粟部以攻击平汉郑许段以配合陈谢攻击许信段为宜。郑许战役结束后,再打开封,并彻底平毁陇海郑州、兰封段似亦方便。”   

    粟裕立即召集指挥部成员,传达了中央的指示精神,并研究决定,所属部队分3个兵团,协同陈谢集团进行平汉路战役。各部队按计划分别开始了对平汉、陇海路的宽正面的大破击战。   

    第一纵队由叶飞率领,披风冒寒,一路西进,连续攻克水城、涡阳、亳县、鹿邑、柘城等广大地区,并在樊家桥、牧羊庄、光武庙等地击退敌整编第5师、第75师部队的尾随纠缠,于12月11日先后抵达开封以南的要地朱仙镇。12日,第一纵队一举攻克朱仙镇,并乘胜夺取了附近的八岗镇,肃清了当地土顽武装。13日,该纵队按照华野前指的命令,对陇海线中牟至白沙段铁路展开了破击,并一举攻占了中牟城,再次斩断了敌东西运输命脉。随后,该纵队进至访川地域集结待命。   

    第三纵队由何以祥、丁秋生率领,从水城地区向平汉路疾进,并克服了黄泛区的阻挡,于12月12日进抵许昌以北的小召一带。   

    第三纵队作战任务重点是攻打许昌。   

    许昌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位于平汉路的中段,是一个历史古城,自从三国时期,就成为兵家争夺之地。如今,它成了蒋介石中原战场的重要兵站基地。夺取许昌,不仅能断敌后勤补给,而且可补充自己和卡断平汉路。但是,由于许昌城池坚固,周围又有护城河、地堡群,加上敌重兵扼守,实在是不易夺取。   

    12月12日晚,在一间简陋的民宅中,第三纵队司令员何以祥、政委丁秋生、副参谋长马冠三、政治部主任刘春等,详细研究了这次破击铁路的任务。   

    担任主攻任务的第8师按计划开始了对许昌外围的进攻。该师第22团以一个营袭取许昌南关,第23团袭取西关,第24团以一个连袭取北关,基本控制了许昌外围,并将许昌城包围。尔后,该师加强了对许昌城内敌情的侦察与掌握。   

    正当纵指各位指挥员分析研究作战方案之际,第8师派出的侦察部队在许昌城外抓到了一名俘虏,从他口中搞清了国民党军在许昌城内的基本布防情况。   

    原来,许昌驻有国民党骑1旅残部,整编第26师特务营,整编40师115团、师特务营,以及地方保安队等共8,000余人。该敌得知解放军逼近后,正在加固工事,准备固守。   

    第8师师长王吉文立即打电话将这一重要情况,向纵队何以祥司令员作了报告,何以祥一听,非常高兴,马上让第8师将敌俘虏押至纵指所在地,并进一步核查了有关情况。   

    根据俘虏所提供的敌情,仅以第8师攻许昌有些力量不足。何以祥同丁秋生政委等交换意见后决定,对原来方案进行修正,以第7、第8两个师的主力同时围攻许昌,力求一举夺取,并将作战方案上报野战军首长陈、粟。   

    12月14日夜,3发绿色信号弹在许昌城的上空升起,接着隆隆的炮声、枪声和喊杀声响彻云霄。第7、第8师攻击部队的指战员们,勇猛地向许昌守敌发起了总攻击。   

    何以祥等第三纵队指挥员,心情极不平静,他们或站在指挥所外面倾听隆隆的炮声,观望战斗的进展,或坐在电话机旁,等待着突破许昌的消息。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挺进豫皖苏(3)

 

    “第23团3营8连已突过木桥,炸开了西门,部队正在由西门向城里发展进攻,第24团正在跟进。”何以祥司令员等人,终于得到了第8师师长王吉文的报告。   

    “打得好,第8连打得好!”何司令员兴奋地说道,并指示王吉文师长:“现在必须迅速、坚决地全力向纵深突击,请你把南门的第22团调来,从西门跟进。”   

    紧接着,何以祥又要通第7师的电话,让第7师师长贺健令北门的第21团主力也迅速从西门跟进,沿北城墙向东打,协同第8师进行巷战,扩大战果,歼灭顽抗的守敌。   

    第7师21团受令后立即西调,至西门后,该团第6连副政治指导员周耀采指挥突击班从西门登上城墙,边侦察边战斗,从西北段一直打到东北角,一连夺下敌城内200多个小碉堡和掩体,俘虏300余人,缴获9挺机枪、200多支步枪、3门美制战防炮,而全班无一伤亡。另外,第21团一部兵力还攻占了敌人的野炮阵地,缴获6门野炮。   

    许昌之战至15日中午12时左右结束,全歼守敌8,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70余门,汽车近百辆,以及一列装满弹药的火车,并接管了几个大型军需仓库。这些战利品,成了华野外线兵团的重要补给品,使该部队在尔后的作战中如虎添翼。   

    当解放军破路与围攻许昌时,许昌城内守敌曾连连向南京告急,蒋介石得报坐立不安,惧怕平汉线被截断,破坏其“围剿”大别山区刘邓的计划,遂督促第5军和第75师不顾一切向西增援。但遭到了华野第六、第八纵队在柘城、太康以北地区的阻击,企图被粉碎。   

    第四纵队不顾敌机袭扰,穿越黄泛区,于14日在官亭寨全歼国民党军骑兵第1旅旅部及1个团,歼新郑守军1,200余人。   

    宋时轮、刘培善指挥第十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破击陇海路开封、柳河段。第十纵队l5日攻克兰封,歼守军2,000余人,并进占罗王寨车站,22日于柳河全歼暂编第24师第5旅。至此,攻取县城13座。控制并破坏铁路185公里,歼国民党军及保安团1.68万余人,内俘少将保安副司令、少将旅长以下1.3万人。   

    人民解放军控制平汉路新郑、漯河段的行动,并未能使国民党军放弃围攻大别山的计划。原在豫西的第5兵团司令官李铁军率整编第3师(欠1个团)、第20师沿平汉路先后北援,并令郑州的整编第4l、第47师南下,试图南北对进,打通平汉路。   

    粟裕当即奉令南下,与陈赓及其率领的部队会师,于12月25日对刚抵西平以南之祝王寨、金刚寺地区的第5兵团部及整编第3师发起猛烈进攻,全歼第5兵团部及整编第3师共9,600余人。俘兵团少将参谋长李英才、少将副师长路可真、少将旅长雷自修、谭家范等,兵团司令官李铁军率数十骑突围逃脱。国民党军打通平汉路的企图未能实现。   

    国民党军整编第20师抵确山以北地区,得知整编第3师已被全歼,忙于28日缩回确山固守。粟裕率部和陈谢集团第四纵队随即围攻确山,严重威胁国民党军进攻大别山的重要补给基地信阳。这就迫使国民党军不得不从大别山抽调整编第9、第l0、第11师等13个旅的兵力回援平汉路。   

    鉴于调动敌人的目的基本达到,确山短时间内难以攻克,陈谢集团于31日主动撤围转移漯河西南地区,西线兵团第三、第四纵队转移沙河以北休整。至此,平汉路战役结束。   

    从12月13日至31日,陈粟、陈谢两路大军歼敌4.5万余人,破路400余公里,斩断了国民党军事运输大动脉平汉路南段,夺取了国民党的屯兵基地许昌、漯河、驻马店等重要城镇,并再次破击了陇海路,孤立了国民党河南省府开封,严重威胁国民党战略指挥中心郑州,打乱了国民党在中原的军事部署,使国民党军围攻大别山的计划未能实现。同时使豫皖苏、鄂豫皖和鄂豫陕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与刘邓大军靠拢在一起,创造了集中兵力打大仗的成功战例,并为进一步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许世友决定跳出去打(1)

 

    内线出击,东线兵团全力保胶东   

    许世友决定跳出去打   

    1947年8月18日,蒋介石飞抵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在师以上军官会上,蒋介石宣布:“为了迅速结束山东战事,我决定组织胶东兵团,任命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为这个兵团的总指挥。我们要乘华东共军主力大部西移之机,尽快占领胶东,封锁渤海港口,断绝华东共军的后方接济,断绝共军东北、华北地区的海上通路。”   

    范汉杰当着蒋介石的面发表就职演说时表态:“有委员长的英明领导,我们一定能在一个月之内消灭共军留在山东内地的许世友的部队。”   

    蒋介石重用范汉杰是有道理的。因为此人当时兼任青岛第1兵团司令官,对山东的情况比较熟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人曾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没有打过什么胜仗,但却对蒋无限忠诚。   

    范汉杰是广东大埔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班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参谋处长、旅长、副师长、行营高参,第2师参谋长,第1军副军长等职。后任第27军军长,第38集团军军长等职,官运很好。内战爆发之后,还当上了陆军副总司令。这一切与蒋介石的宠爱是分不开的,当然这次他来到山东一定会使出全身解数,替他的恩师蒋介石卖命。   

    陈毅、粟裕率领华野主力向豫皖苏边区进军的同时,留在山东内线的部队第二纵队、第七纵队、第九纵队、第十三纵队和第一纵队独立师及第四纵队第10师等,组成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也称内线兵团。许世友任司令员,谭震林兼政委,李迎希任参谋长,谢有法任政治部主任。   

    1947年仲夏,许世友率领第九纵队,向胶东急行军。谭震林率领刚组建的兵团机关干部,从临朐出发,向胶东行进。他们第二天来到了华东局驻地掖县沙河集,参加了华东局会议。会议结束,谭震林随第二纵队、第七纵队向胶东行走。   

    几天后,许世友带着部队进入了胶东地区,与周志坚的第十三纵队会合。   

    胶东三面环海,腹地多山,成牛角形,敌人占领交通要道,我军回旋余地小。尤其是范汉杰采取由西向东平推的战术,东南北3个方向是大海,东线兵团只能背水作战,势必困难重重,而且一点退路也没有。   

    李迎希建议:“南麻、临朐战役刚结束,许多部队的伤亡还没来得及补充,但马上又要打仗。怎么办呢?我们是否先派一两个纵队担任阻击,掩护大部队休整和补充兵员及粮弹,等恢复了元气,再同范汉杰较量。”   

    许世友十分赞许地点头说:“对,初战要避敌锋芒,一是便于我们‘补血’,充实兵力;二是观察范汉杰的战术和战斗力,找出他们的破绽,以利打击他的嚣张气焰。”   

    许世友决定由周志坚的第十三纵队担任阻击,掩护大部队进行形势教育,整顿组织,补充兵员。   

    许世友将初战方案通报给谭震林,谭震林十分赞同这一方案,并在第二纵队建立了“南线指挥部”,指挥第二纵队、第七纵队,在诸城方向策应第十三纵队作战。   

    9月6日上午10时,黄百韬带着第25师,进犯平度。   

    突然,响起了一声地雷的爆炸声,将大地震得发颤,李戈庄、沙戈庄、何家楼等几个村庄爆炸声连成一片。   

    第25师全部进入了第十三纵队布设的地雷阵内。地雷连续爆炸了三四个小时,第25师弃尸大片。   

    第十三纵队39师乘敌人慌乱之际,发起追击,黄百韬不遗余力地抵抗,但已无回天之力,只得丢下伤兵,率部仓皇逃窜。   

    范汉杰得到此消息,立即作出判断,认为许世友的主力在平度以东,连忙调整部署,命令第54师,协助第25师进攻平度,第9师由潍县向平度合击,第64师紧跟第25师、第54师在后面作为预备队。   

    许世友接到这一情况报告,决定避敌锋芒,命令第十三纵队第39师有计划地退出平度。   

    与此同时,谭震林为策应第十三纵队打阻击,适时把握时机,命令占领诸城的地方部队撤到城外,敌第64师不费一枪一弹进了诸城,产生了严重的麻痹轻敌思想,他们连守城的哨兵也不派。   

    当晚,谭震林命令第七纵队攻进了城,拂晓占领全城,歼灭第64师的156旅。   

    诸城丢了一个旅,范汉杰气得暴跳如雷,命令第64师121旅火速增援。谭震林分析全局形势,认为诸城不宜久守,便下令第七纵队于9月11日,悄悄地撤出了诸城。   

    下一步究竟怎么打?许世友找谭震林研究,他说:   

    “我们面临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敌人步步紧逼,我们执行上级指示主动放弃了一些地区,现在的境况不好啊,得打,不打没有出路。”   

    谭震林背着手看了一会儿作战图,转身说:“是的,我们处境很不好。要打,还得打出个样子来。我们这里聚集着华东局和胶东所有部队的机关,还有许多伤员、家属,如何打出来,争夺战场主动权这是关键,也不能蛮干,要把各方面的情况都得考虑进去。”   

    许世友来回踱着步子,突然停止脚步,说:“我有一个想法,现在我们的部队越来越密集,反而不好组织了,最好的办法是跳出去打。”   

    “怎么个跳法?”   

    “将第十三纵队留在大泽山区,和地方武装一起在内线拖住敌人,兵团主力全部到敌人屁股后面,将敌人调开,创造战机,然后各个击破。”   

    “这个决策好,我们跳出去,围歼范汉杰的主力,将敌人的计划全部打乱,我们就好下手了啊!”   

    9月22日晚,东线兵团内线主力开始行动了,往外突的主要方向是敌人守备力量较薄弱的8师、9师的结合部。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许世友决定跳出去打(2)

 

    他们整整在山谷里走了一个星期。29日这天晚上,谭震林率领的第二、第七纵队从潍县、高密一路杀来,歼敌近2,000人。第二天拂晓与许世友率领的第九纵队在高密以西的朱阳地区会师。    

    东线兵团的主力终于跳了出来。   

    王耀武在电话中大骂范汉杰无能。范汉杰连忙解释说:“出乎意料啊,我9师、64师紧紧咬着许世友不放,他还是跳出去了。”   

    王耀武命令:“你要集中力量在胶东内线进攻,彻底摧毁共军的后方基地!”   

    “请王司令放心,许世友的那两手我已摸清了,这回他逃不出我的掌心。”   

    “不要太麻痹了,此人不能小看,难道你吃的亏还少吗?”王耀武不耐烦地说:“不能将主力调出去,对付许世友,你的主要任务是胶东内线。”   

    “明白!”   

    在高密一个小村里,许世友和谭震林正在研究胶东的形势。许世友说:“总之,形势不乐观。我们虽然从敌人的鼻子底下跳了出来,但留在内线的部队压力很大。也许,范汉杰下一步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我们的内线部队啊!”   

    谭震林说:“我们要冷静地分析敌人的强中之弱,抓住机遇。我认为,范汉杰现在的胃口很大,他既想吃掉我内线部队,又想吃掉我外线部队。据刚刚收到的情报说,敌人第64师正在尾追我们,现在已到达胶河以西一带。”   

    “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战机就来了,我们只要集中兵力,一定可以吃掉他这一个师。”许世友指着地图,兴奋地说:“胶河以西是丘陵地势,适合打伏击。我们设法将第64师这块肥肉引到昌邑饮马河地区。以第二纵队、第九纵队聚歼第64师于饮马河地区,调动范汉杰兵团回援,以减轻敌人对我后方地区的破坏;另以第七纵队、独立师及第10师在亭口、朱阳地区阻击第9师;以第十三纵27师、28师攻击掖县作为策应。”   

    谭震林说:“好!打范汉杰一个措手不及。”   

    10月2日那天,敌第64师主力在胶河范家集、流河,先头部队刚到饮马河地区。担负设伏的第二纵队、第九纵队以为是64师主力来了,吹起了冲锋号,向敌人猛扑过去,歼灭了少量的先头部队,走在先头部队后尾的主力,听到了冲锋号和枪炮声后,吓得迅速后缩,抢占了范家集、三户山一带有利地形,利用地形和工事顽强固守。   

    第二纵队、第九纵队穷追不舍,向范家集、三户山发起冲锋。敌第64师武器装备很精良,每个连有8门迫击炮、几挺机枪,士兵全是清一色的美式卡宾枪,加上占领了有利地形,我军不仅没能歼灭大量敌人,反而造成很大损失,伤亡很重,一批批伤员从半山腰抬下来。   

    许世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大发雷霆,大声吼道:“谁命令吹冲锋号的?乱弹琴,简直是胡闹!”   

    谭震林知道许世友的火爆脾气上来了,冷静地劝道:“现在批评也没有用,当务之急是冷静分析敌情,采取新措施,尽量减少伤亡,打破僵局,因势利导,夺取胜利。”   

    听了谭震林的话,许世友火气渐渐消了,他沉默了片刻,对身边的参谋处长金冶问道:“64师师部在什么地方?”   

    金冶指指前面一阵地说:“就在前面的三户山上,三户山可以俯瞰范家集,要取范家集,首先要拿下三户山。”   

    许世友又问:“敌人在三户山有多少兵力?”   

    “据二纵司令部的报告,三户山只有敌人一个团的兵力。”   

    许世友与谭震林伏案研究,决定首先集中兵力攻下三户山,再取范家集。   

    三户山并不大,方圆不过两三平方公里,山势平缓,山上长着一些小杂树和野桃树。敌人第64师475团在此把守,构筑了简易子母堡式防御工事。每隔五米,架上一挺机关枪。敌人以为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解放军没有大炮掩护是难以攻上山的。   

    研究完作战方案后,许世友立即抓起话筒,向聂凤智下达作战命令。   

    当日黄昏,聂凤智指挥第九纵队25师,向三户山发起了猛攻。他一声令下,成群的炮弹倾泻在三户山上。   

    顷刻间,三户山的泥土石块被掀到半空,被炸断的树木也飞上了天。接着,爆破组乘黑夜掩护,向山项猛扑过去。   

    三户山的所有工事被炸陷炸塌,聂凤智带着25师两个团冲在前面,战士们的英勇使山上的敌人慌了神,乱成了一窝蜂,拂晓时刻,许世友接到第九纵队占领三户山的捷报。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许世友决定跳出去打(3)

 

    此时,范汉杰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丢了三户山高地,仍命令航空兵向三户山空投弹药和食品罐头。    

    许世友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刚开始他还以为敌人在轰炸三户山呢。但他看到一箱箱的物品落在三户山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咧着嘴连声说:“行了,行了,再丢下去,我们的战士可带不动了,那不成了包袱了?”   

    攻下三户山后,许世友命令第九纵队和第二纵队向范家集攻击。从三户山到范家集的敌64师师长黄国梁急得频频向范汉杰呼救。   

    范汉杰这才醒悟过来,他意识到孤立无援的第64师有全师覆灭的危险,急忙命令第9师由亭口迂回攻击,第45师211旅由潍县东援。   

    许世友接到范汉杰出兵增援三户山的情报,对谭震林、李迎希说:“他范汉杰要来报复,是意料之中的,敌变我变,我们由四面包围改为围点打援,留下九纵27师一个团监视范家集,其余所有部队集中起来打,在运动中歼灭来援之敌。”谭震林、李迎希研究了一番,同意许世友的意见。   

    当天黄昏,来自潍县的西路援敌第45师211旅、212旅先到了。韦国清指挥第二纵队在山阳庄将211旅团团围住,经过一天一夜激战,全歼了这个旅8,000余人。第二纵队打了一个大胜仗,创造了东线兵团一个纵队全歼一个旅的范例。212旅余部见势缩回了原地。    

    来自高密的南路援敌第9师156旅,刚刚进至张家庄、穆屯,就被第七纵队包围在几个村子里。156旅被歼大半,剩下的四处逃命。   

    东路援敌第9师两个旅来自平度,被第七纵队一部和第九纵队阻截在红石山上。   

    红石山位于范家集以东8公里处,高60米。山下地形平坦,村落密集,便于东线兵团构筑工事。战斗从10月6日拂晓打起,一直打到9日10时,敌第9师两个旅感到难以支撑,丢下1,500具尸体,狼狈逃窜。   

    胶河战役主战场厮杀之际,周志坚指挥第十三纵队在大泽山,也向驻地的敌第8师补给转运点频频发起攻击。补给转运点的敌人,大部分是后勤士兵,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但他们的武器是一流的,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可惜是铁多气少,枪一响,就吓得下跪举着枪等着收缴。第十三纵队又乘胜攻克了掖县,全歼敌人3,000余人。   

    10月10日,许世友发起的胶河战役胜利结束。陈毅、粟裕联名发来贺电,称:“这一仗不仅给坚持胶东提供了保证,而且山东已转入全面反攻。”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拖住敌9师(1)

 

    1947年秋,蒋介石在全国各战场连吃败仗,11月初,蒋介石密令胶东战场第9师在胶县、高密集结,到潍县、坊子空运增援徐州;第25师集结烟台,准备海运上海转送到大别山区。   

    中央军委指示:东线兵团,要尽可能以歼敌一部的方法,阻止该两师一个时期,以配合其他战场作战。   

    许世友仔细地看着电报,转向对谭震林说:“一定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办。”   

    谭震林冷静地说:“我们拖住敌9师就是支援其他战场。不过敌人想走,这块骨头可不好啃啊!”   

    “不过如此嘛,9师是我们的老对手了,我与他较量过多次,不要看他们全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作战能力也很一般。”   

    “我们得集中力量对付9师。”   

    “对,我准备将第二、第七、第九共3个纵队全部摆开,待机围歼敌人。”   

    “他们可是准备空运的。”   

    “西进才能空运,如果9师往潍河运动,我们就频繁出击,坚决拖住它,不能让他们运走一个兵。他们如果要回头乱窜,我们要猛追猛打。总而言之,我们下一步的战斗目标是拖住敌9师,拖住他们就是胜利,歼灭他们是更大的胜利。总之要延缓他们西援时间。”   

    进入深秋之后,胶东大地已出现了荒凉景色,山上一片光秃秃的,田里也一片光秃秃的。从11月4日开始,第二、第七、第九纵已先后朝指定地点开去。   

    11月6日,队伍行进到丈岭,远处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行军的队伍也停了下来。   

    这时,侦察参谋骑着马飞奔而来,在许世友面前停了下来,报告说:“敌人第9师从高密出发,在朱阳、老匙沟与我们第九纵队遭遇上了。”   

    许世友听罢,迅速走到机要科,对机要科长说:“立即向二纵、九纵发电报,令他们迅速控制有利地形,把9师围住,要狠狠地打!”   

    下达完命令,许世友打开地图,对谭震林说:“敌人第8师守烟台、蓬莱、黄县、龙口等地;第54师两个旅守莱阳、平度;第45师在山阳庄;第64师在胶县西北南村一带休整。哪一路敌人会来支援呢?”   

    谭震林指着地图说:“敌第8师和第45师离第9师较远,范汉杰不可能叫这两个师来增援第9师。只有第54师和第64师距第9师最近,我们要警惕这两个师的动向。”   

    许世友看着地图,点点头表示同意,“对!54师、64师来解围,我们要改变战术,争取围点打援全胜。”   

    “报告!”机要科科长跑来,送上一份电报。许世友接过电报扫了一眼,随手递给谭震林说:“太好了!韦国清在电报中说,64师由高密、胶县西援9师,已经行动了。”   

    谭震林边看电报边说:“好啊,既然64师出了窝,我们就准备充足的兵力,来对付64师。”   

    11月7日,东线兵团第七纵队、第九纵队如期包围了第9师,封锁了通向潍县机场的所有道路。   

    第64师是机械化部队,汽车、坦克开起来速度很快,11月11日便赶到了朱阳、丈岭、老匙沟一带,与第9师会合了。   

    第9师被我军狠狠地揍了一顿后,几次冲锋都冲不出包围圈,觉得西去潍县机场无望,便放弃空运念头,企图在援兵接应下,采用“交替掩护”战法,东去高密。   

    虽然第9师和第64师突出了包围圈,但拖住第9师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步的任务则是如何打击增援之敌。   

    此时,增援的敌人还不知道第9师、第64师已经东去,有些还在半路上行进。许世友觉得这正是发起攻击的良好时机,便果断地命令各纵,由原来的堵击改为追击,歼灭当面之敌。   

    各纵接令后,火速行动。韦国清指挥第二纵队与守高密县城的第64师一个团交上了手,经过充分的攻城准备,11月26日深夜,发起总攻号令,27日拂晓,第二纵队将红旗插上了高密县城墙。全歼守敌2,300余人。   

    周志坚指挥的第十三纵队在海阳包围了由莱阳增援第9师的整编第54师。范汉杰为解海阳整编第54师之围,他命令198旅东援。198旅一出城,许世友就命令第七纵队、第九纵队监视198旅,只要198旅走到有我军设伏之处,就集中优势兵力,给予毁灭性打击。   

    11月24日,198旅进至上下仙游、现子湾一线,被第七纵队、第九纵队四面包围。   

    此时,范汉杰坐在指挥部的电话机旁,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着烟。这仗是怎么打的?他的一个师被包围,他赶快派兵救援,救援的部队很快被包围;他又派兵解围,援兵又被包围。他真是乱了方寸,现在手中的6个师兵力,大部已被解放军围困。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作战处长向他建议说,唯一的办法是派最近的部队去救198旅。   

    范汉杰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他命令第76旅、第57旅,先救198旅。救援成功后,两个旅共同救援整编第54师。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拖住敌9师(2)

 

    76旅和57旅被东线兵团打得吓破了胆,接到命令后,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左顾右盼,不去救援怕违抗军令,去救援又怕凶多吉少,不但救不了兄弟部队,自己反而搭进去。   

    范汉杰见他们迟迟不行动,连连催促,在道道军令下,他们只好悻悻出动,但是速度极慢,一天走出10多公里,到了第三天才走到灵山,被许世友派出的第七纵队一个师、第九纵队两个师团团围住,走不掉又死不成。   

    东线兵团由阻击到追击,由追击到围攻,打得范汉杰兵团走投无路,一次次作战计划总是破产。   

    延缓9师空运的任务终于完成,此役相持近1个月,共歼敌2万多人,致使范汉杰在胶东元气大伤,再也不敢口出狂言了。   

    他见到9师师长说:“我们损失2万余人,救出你一个师,这在我军战史上也是空前的,那个许世友不能小看啊!”   

    那个师长的胳膊上已挂花,他说:“我师西援时间已经拖延了,中原战火四起,此时去不是让我等着挨人家的骂吗?”   

    “我们得服从委员长的嘛!”   

    “你要保重,不要看共军都肩扛土枪,他们在战场上拼起来,个个都像猛张飞,根本没有人怕死呀!我们国军就不如他们,许世友不走,胶东就够你老兄喝一壶的了……”   

    范汉杰点头说:“胶东作战以来,我军节节败退,究其原因并不是许世友的人都长着三头六臂,神兵天降,而是我们各部配合不力啊!”   

    范汉杰要来了一道紧箍咒   

    这时许世友已定下了围攻莱阳之敌的决心。   

    莱阳城,位于胶东半岛的中心,东依五龙山,西接烟台至青岛公路,交通发达,是胶东之敌的心脏,范汉杰的粮食、弹药仓库也在这里。   

    许世友对谭震林说:“我仔细想过,下一步的目标就打这里。”他的手指着地图上的莱阳,分析说,“打下莱阳有三点意义,一是可以断敌青岛通向龙门、烟台、威海等据点的陆地交通,使范汉杰失去控制胶东内地的依托;二可消除解放区心腹之患,迫使敌人放弃胶东,有利发展胶东解放区;三是攻占莱阳敌人仓库,可改善我东线兵团的后勤保障。”   

    谭震林赞成地点头说:“你分析得很对,攻占莱阳势在必行,我们下一步目标非它莫属了。”   

    许世友定下攻取莱阳决心后,要求司令部抓紧时间侦察敌情,制订周密的作战方案。   

    驻守莱阳的敌人是第54师36旅的106团及108团1营,加上地方土匪武装5,000余人。守敌统由106团团长胡翼煜指挥。莱阳城四周全是大小碉堡、地堡,在碉堡、地堡四周设置了鹿砦、外壕、铁丝网等障碍物,4个城门及城墙均有防御设施。   

    许世友将主力布置在莱阳城的外围,让民兵和游击队穿上正规部队的服装,扛着枪炮,在城外武装游行。莱阳四周方圆一二十公里,全驻着部队,整天训练攻城。夜晚不时点着火把。喊着“踏平莱阳城、活捉胡翼煜”的口号。闹得城内敌人日夜提心吊胆,以为解放军的千军万马立马就要攻城,一个个精神紧张,十分疲劳,但敌人躲在城里就是不敢出来。   

    声势造了,却没有见许世友的部队真的动手,十多天过去了,守城敌人开始放松警惕。   

    许世友事前作了周密布置:以七纵担任主攻任务;二纵位于水沟一带,沿烟青公路两侧阻击增援之敌;九纵、十三纵分别集结在五龙河东西两岸的左村、团旺一带,作为预备队,随时投入战斗。   

    攻城开始了!胡翼煜急忙问情报官:“搞清楚是哪些共军的部队攻城吗?”   

    “据侦察,攻城的有许世友的九纵、七纵、十三纵、二纵。”   

    胡翼煜想,共军这么多部队攻城,不知该逃该防,他连忙向范汉杰报告:   

    “报告司令官!许世友调动4个纵队围攻莱阳,我军兵力有限,恐怕难保莱阳,是守是撤,请给予指示。”   

    范汉杰大声怒斥道:“你是不是犯神经病了,一定要守,就是剩下一兵一卒,你也要坚守到底!”   

    第七纵队一开始就打得十分顺手,一夜之间便顺利占领了四关,12月7日将外围的敌人扫除干净,9日,部队攻进城里,与敌人展开了巷战。胡翼煜阵脚大乱,无法阻挡解放军前进的步伐。战至晚上,带着残部躲进了核心据点——城隍庙,继续负隅顽抗。   

    城隍庙位于莱阳城东北的高地上,是有着1,000年历史的古建筑,站在那里,能观察到莱阳城的全貌。庙的东边是方圆170平方米的大湖,南临大街,北依城墙,西面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胡翼煜率部进莱阳城那天,他就发现了城隍庙在军事地形上是个易守难攻的天然工事,将指挥部设在这里,并在四周增修了一圈地堡,地堡之间又挖了交通壕,使各部能够互相增援。   

    第七纵队司令员成钧带着主攻部队第20师、21师的团以上干部们到前线察看地形。因为三面地形不宜进攻,唯独西面一片开阔地可作为进攻路线,但开阔地又无遮无挡,白天进攻显然是不适合的,只要解放军一出现就会被敌人发现。因此,成钧报请许世友批准,确定将进攻时间放在夜晚。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拖住敌9师(3)

 

    12月9日黄昏,第20师、21师同时发起猛攻,爆破组先用集束手榴弹爆破开路,但因工事坚固,地堡又多,攻了一夜,没能攻下。   

    虽然没能攻进城隍庙,但是一颗炮弹却击中了胡翼煜的右脚,他吃惊不小,频频向范汉杰呼救。范汉杰担心胶东兵力不足,只得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复电说:莱阳是胶东的中心,其得失关系全国,关系民国江山,要死守到底。   

    范汉杰接到回电,急得跳脚,救兵没要到一个,却要来了一道紧箍咒。气得发牢骚说:“蒋老头发昏了,莱阳的重要性我还不知道吗,我向他要救兵,关键问题只字不提,什么意思?”   

    范汉杰发了一通牢骚后,还得静下心来想对策。他紧皱双眉思忖了好一阵,决定组织8个旅,向莱阳增援。并电告胡翼煜:你团战果颇丰,闻胡团长受伤不惊,继续沉着应战,奋勇指挥,不胜欣慰,援兵星夜驰援,希激励官兵固守待援,援兵三日内即到。   

    这时,中央军委来电报:如无把握,应及早放弃最后围歼该敌,以期掌握机动兵力,打击来援之敌。   

    谭震林读完电报不再说话,许世友突然站起来,在屋内走了一圈,将拳头攥紧在桌子上狠狠砸了一下,瞪着血红的眼睛说:   

    “我们不能后撤!”   

    “七纵的处境很不好啊!”谭震林吸着烟讲,“莱阳之敌虽说数量不多,但这场攻坚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范汉杰调了几个师在外围对付我们,是否让七纵往后退一下呢?”   

    “千万不能!我许世友什么时候打过败仗?”   

    “那你说怎么打?”   

    “莱阳城里的敌人已成缩头王八了,岂能让他们自在,我们先集中力量攻城,而后再回头打击外来援军。”   

    “只能这样,但七纵担负攻城能否完成?”   

    “还是让他们打,我准备将第十三纵的37师拉上去,这个师对此地很熟悉,从前我胶东军区机关驻在莱阳城时,防城任务就是他们担负的。”   

    “我完全同意。”   

    12日中午,城里的枪炮声基本停止。   

    37师高锐师长来到城外一个小村的兵团指挥部,望着许世友说:“司令叫我来有什么指示?”   

    “你还是那个急性子呀,来,先坐下。”许世友拍着高锐的肩膀说,“现在我要交给你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你攻打城隍庙,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能!”高锐大声地回答,并有力地敬了个军礼后,转身就走。    

    高锐指挥37师打了一夜,城隍庙仍掌握在敌人手中。13日上午,第十三纵队司令周志坚亲自到现场指挥。   

    周志坚接到命令,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一个下午,将观察的情况一一记在本子上,最后,终于让他寻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当晚,周志坚首先指挥炮兵,用大炮轰了两个小时,炸得城隍庙里外一片火海,烟雾弥漫。   

    接着,突击队端着刺刀,冒着弹雨,踩着火苗向城隍庙里冲。战斗十分艰苦,一批批突击队冲锋不止,一批人倒下了,后面又有一批人冲了上去,快到天亮时,枪声渐疏,37师战斗了一夜,终于冲进了城隍庙。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大骂自己的得意门生

 

    攻坚速决,两军联手克洛阳   

    蒋介石大骂自己的得意门生   

    1947年12月23日夜,南京蒋介石官邸。   

    蒋介石阴沉着脸,茫然地望着墙上的地图,沉默无语。   

    自从内战开始,蒋介石恨不得能在一夜之间把共产党斩尽杀绝。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国民党在多次战役中连连失败,损兵折将几十万,使他恼怒至极。正因为此,他全歼共军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眼下,刘邓、陈粟、陈谢三支大军在中原大地上,鼎足而峙,互为犄角。   

    “毛泽东要干什么?”蒋介石久久地伫立在地图前,思虑良久。   

    第二天,蒋介石飞抵汉口参加会议,主持统帅部召开的“大别山区剿匪检讨会议”。   

    国民党的高官显要几乎都出席了会议,因不久前在中原战场的几次失手,他们心中都笼罩着一层阴影,以致会议气氛相当沉闷。   

    蒋介石与到会的武汉行辕、九江指挥部,以及第5绥靖区等所属的高级军官们几经商议,终于确定了重点分区防御与进剿相结合的战略。根据这一战略考虑,国民党军统帅部调整了中原地区的战略布局,即:   

    将华中(中原)战区划分为第4(开封)、第5(信阳)、第6(商丘)、第8(合肥)、第13(南阳)、第14(阜阳,后移新乡)、第15(襄阳)、第21(宜昌)等8个绥靖区,每个绥区辖3~5个旅,担任各战略要点的防御。   

    以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司令官顾祝同所属、国防部长兼国防部九江指挥部主任白崇禧所属、武汉行辕主任程潜所属主力部队,组成邱清泉兵团、胡琏兵团、孙元良兵团、张轸兵团、张淦兵团,分置于大别山、江汉、桐柏地区,津浦、陇海、平汉之间的豫皖苏地区,机动作战。   

    另外,以西安“剿匪”总部胡宗南指挥的裴昌会兵团(第5兵团)置于豫陕鄂地区的陇海路潼(关)洛(阳)段。   

    这样,国民党军正规部队在华中战区的总兵力为37个整编师,连同非正规军,共86个旅,66万人。其作战要旨是:保持津浦路,以平汉、陇海铁路为依托,集中兵力分割中原地区的人民解放军,阻止刘邓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以确保南京、武汉,并加强长江防线和大巴山防线,防止各路大军南渡长江和西出汉水。   

    要迫使国民党改变中原的战略部署,就必须调动和分散国民党在中原的优势兵力,以利于中原三军互相配合,适时集中兵力,寻机分批歼敌。   

    中央军委鉴于以上考虑,决定组织以陈毅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的东南野战军,继刘邓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之后,实行第二个战略跃进。由粟裕任东南野战军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并兼东南野战军第l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叶飞任第l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金明任第二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率第一、第四、第六纵队经充分休整后,先行渡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闽浙赣边区,以吸引中原国民党军80多个旅中的20~30个旅回防江南。还拟于翌年初以华东野战军第三、第八、第十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第2兵团,渡江南进。   

    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粟裕率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纵队,于1948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转移到黄河以北进行整训,为执行渡江南进的战略任务作准备。   

    刘邓野战军除留一部兵力坚持大别山斗争外,指挥部率主力于2月底北移淮河、沙河之间休整。   

    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越陇海路南下,在完成护送补充刘邓野战军新兵的任务后,暂留沙河与陇海、津浦路之间机动作战。   

    陈唐兵团第三、第八纵队与陈谢集团在平汉路两侧休整。   

    这时,西北战场局势却发生了令蒋不安的大变化。   

    1948年2月下旬,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开始了春季攻势,主力转入外线作战,在宜川、洛川地区对胡宗南部发动了强大的进攻。   

    胡宗南接宜川守敌第76师24旅被围的告急电后,急令刘戡率整编第29军所属整编第27、第90师和第158团前往增援。   

    西北野战军获知援敌动向后,遂集中主力于瓦子街以东的南北有利地形设伏待机。当刘戡所部进入伏击圈后,西北野战军第一、二、三、四、六纵队在彭德怀统一指挥下,突然发起攻击,将进入伏击圈的部队割裂开来,并集中力量逐一对其进行歼灭。经两天激战,将援敌1个整编军军部、2个整编师师部、4个整编旅8个团全部歼灭,并乘势攻占宜川,再歼敌1个整编旅2个团。宜川战役成功地运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法,共计歼敌2.9万余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蒋介石手拿胡宗南的电报,电报中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宜川失利,29军精锐耗尽,刘戡军长等国军高级指挥官以身殉职,关中危急。”   

    29军是胡宗南在西北地区的重要机动力量,该军被共军吃掉后,对西北战场的局势影响很大,西北战场的国军将陷入被动。这样,西北共军南进渭北、西扣陇东的门户已经打开。   

    蒋介石大为震惊,惊痛不已。他在自己的行宫里呆不住了,匆匆赶往国防部,并立即召集国民党军统帅部人员训话。   

    蒋介石在数落了一通手下的这些国军高级指挥员的不是之后,叹息道:“宜川丧师,不仅为国军剿匪最大之挫折,而其为无意义之牺牲,良将阵亡,全军覆没,悼痛悲哀,情何以堪!”   

    在场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心里皆为国军在西北的失利和刘戡等高级将领的殉难而伤感。   

    蒋介石当着众部下的面大骂自己的得意门生胡宗南,并当即决定,将胡宗南撤职留用。这样,西北战事暂由西安绥署副主任裴昌会协同被革职的胡宗南负责指挥。同时,为了安抚其他国民党高级将军和死者家属,蒋介石还下令追授刘戡和整编第90师师长严明为国民党陆军上将。   

    由于西北战场形势的变化,也影响到了中原地区国民党防御体系的稳定。西安绥署为挽救危局,报请蒋介石同意,急调位于潼关、洛阳间的裴昌会兵团的整编第1、第30、第36师西援。蒋介石为巩固西北,还指令将徐州地区的整编65师及开封地区的整编38师空运西安,增防关中。另外,为防郑洛交通被断,又调守备平汉路的孙元良兵团集结郑州。这就为人民解放军攻取洛阳及临汾等地创造了条件。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邱行湘口出狂言(1)

 

    此时,郑州至潼关间的四百公里地段上,敌只剩下正规军一个师驻守洛阳。   

    陈赓和谢富治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后认为,目前可集中兵力并有充裕时间,在敌救援洛阳之前,拿下被敌人视为“金城汤池”的要地——洛阳。为此,3月6日,陈谢将进攻洛阳的计划和部署,报中央军委。   

    3月7日,中央军委复电,决定以陈谢兵团的第四、第九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的第三、第八纵队,并当地地方武装,在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统一指挥下,夺取洛阳并歼灭孙元良之援兵。   

    接电后,陈唐、陈谢四首长在陈谢兵团指挥所驻地襄城,召集有4个纵队的领导参加的军事会议,具体研究部署洛阳战役。   

    会议室设在原国民党襄城保安团的一个食堂里,墙上挂着一张刚从敌人手里缴来的地图,上面已勾画出几个大大的红色箭头。陈士榘和陈赓站在地图前比比划划,研究问题。   

    陈士榘首先传达了中央军委的电报,之后说:“请陈赓司令员讲讲打洛阳的目的和原则。”   

    “好,我就先讲,尔后请陈参谋长下达作战命令。”陈赓爽快地说:“威震西北的宜川大捷,给了蒋介石沉重一击,中原战场之敌4个机动兵团十分惊慌,已如困入笼中之鸟。裴昌会兵团因宜川失利,已急援西安,目前无力东顾洛阳。从郑州南下的孙元良兵团,察觉我主力部队正在集结,怕我直攻郑州,像乌龟一样缩了回去。胡琏兵团在漯河,距洛阳尚有7天行程。而远在鲁西南菏泽地区的邱清泉兵团,现有回师陇海东段的迹象。目前,敌人的战略要点洛阳已经完全陷于孤立状态,西无援兵,东怕生非,南距较远,是我军进攻洛阳的好机会。”   

    陈士榘插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陈赓继续说:“对!洛阳现在的守敌只有青年军206师和部分保安团,不足2万人,我们集中4个纵队,以绝对优势直取洛阳,是完全能够迅速解决战斗的。攻打洛阳,对豫西根据地的建立和中原战局的根本改变,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打下洛阳,豫陕鄂新区就与黄河北岸的老区连成一片,我们就有了深远的后方,对于尽早消灭中原的敌人,对于积累攻打大城市的经验,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战略意义。”   

    等陈赓说完后,陈士榘拿着一根竹棍走到地图前,在洛阳两字上狠狠地敲了几下:“我们攻打洛阳,在战术上不可轻视敌人,在战役手段上,采取既有重点,又有宽大正面的原则,实现四面围攻,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放在主要突击方向上,保证连续的突击、分割、包围,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   

    陈赓插话:“对敌人歼得越彻底,越能对中原敌人的4个兵团构成威胁。”   

    最后,陈士榘宣布任务:“本次战役的具体任务划分如下:陈谢第四、第九纵队除以一部兵力配合太岳第5军分区地方武装,控制新安、宜阳,扫荡歼灭新安、渑池土顽地方武装外,主力于9日24时前完成对洛阳西工及飞机场及西关、南关之敌的包围,首先切断西工与洛阳城之间联系,或首先解决西工及西关之敌,使其不能退缩城内。”   

    “华野第三纵队于9日24时前完成对洛阳车站、北关、东关之敌包围,力求首先解决洛阳北站和东关之敌后,以便主力攻城。”“第八纵队除以一部夺取并控制黑石关至偃师之间两侧阵地外,主力于8日黄昏前进至回郭镇、堤东、府店镇、维氏镇之间地区作预备队,负责阻击可能由郑州西接洛阳之敌。”   

    陈赓接着补充说:“22旅留在叶县、舞阳、襄城地区,以沙河为基线,监视、牵制敌18军的行动,如果敌人西援,要节节抗击,迟滞敌人。”    

    洛阳是中原战略要点,它位于黄河中游,河南省的西部,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地扼秦、晋、豫三省要冲,是郑州与西安之间的联络中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洛阳也是一座历史名城,为中国五大古都之一,有九朝都会之称。国民党反动派曾经把这里定为“陪都”,在政治、文化、交通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解放战争开始后,蒋介石更是把洛阳作为扼守中原的重镇,认为只要在豫西守住洛阳,就可使陇海路畅通,就有了立足之地。为此,在美国军事顾问团的指导下,洛阳的防御工事已经建成了半永久性的坚固城防,被蒋介石称为“金城汤池”。   

    其防御体系的特点是:在城墙外围的突出部设有主阵地,与坚固房屋或山包、土丘、沟壑相连,形成堡垒工事。在城内的洛阳中学构筑了核心阵地。该阵地的每个堡垒工事均以母堡为核心,伸出多个子堡,以地堡和明暗堡相交叉,以交通壕或地下通道相连接,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并在地下隐蔽处设立了密集的火力点,互为犄角。互相照应,既可交叉射击,也可独立环顾左右。在每个堡垒工事和主要的子堡中,配有火炮、重机枪等重装备,分段分区监视封锁通道。在核心阵地外围筑有外层阵地,修筑了外壕、铁丝网、鹿砦、地雷区等多层障碍。   

    国民党军洛阳城防不可谓不坚,但随着洛阳外围地区敌军机动兵团调走,洛阳守敌陷入了孤守的境地,所以当陈谢、陈唐大军突然向北移动,集结于襄城、禹县一带时,引起国民党军的极度恐慌,几日内,蒋介石接连收到两份急电。   

    一份是国民党陆军郑州指挥部孙震拍发的,言称:“近察明,共匪陈谢、陈唐两路大军,已向北进发,有切断平汉、陇海路的交点郑州之图谋,我断匪可能会犯郑州。如是,可在三五日内抵郑附近。”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邱行湘口出狂言(2)

 

    另一份是驻守洛阳的青年军206师师长邱行湘拍发的,电文是:“共军陈谢、陈唐两路大军,正急速北进,已在襄城、禹县一带集结,可能有犯洛阳之意。我监匪之情,将随时禀报。”   

    同时收到两份互相矛盾的电报,蒋介石陷入沉思,他认为解放军北进确凿无疑,但对解放军是攻郑州,还是攻洛阳一时拿不定主意。他站在地图前沉思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把宝压在了洛阳。虽然他一向认为洛阳城坚,但面对解放军4个纵队的攻击,蒋介石也觉把握不大,于是他下令邱行湘到南京议事。   

    邱行湘是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的,曾担任过陈诚的随从副官,在东北战场颇有作为,深受蒋介石宠信。   

    1947年11月底,当时陈唐率部一路破敌,曾逼近洛阳,蒋介石对连吃败仗的原206师师长肖劲大为不满,立即将其革职,并委重任于邱行湘。   

    蒋介石一见邱行湘的面,就关切地问:“洛阳是中原与西北联系的要点,一定要作长期固守的打算。你对坚守洛阳有几分把握?”   

    邱行湘夸口说:“委座放心。除非天塌地陷,洛阳万无一失。”    

    蒋介石很欣赏这位昔日高徒的勇气,鼓励说:“洛阳的地形很好,易守难攻……洛阳的邙山、龙门、西工都非常重要,必须加强工事,研究防守。”   

    最后,蒋介石不无凄凉地说:“军事的成败,关系到党国的安危。如果不打败共产党,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你是经国一手提拔起来的,应在困难时共赴国难,望你不负所望。为了便于你统一指挥洛阳守军,我现任命你为‘洛阳警备司令’。”   

    邱行湘感激地接受了主子的封官,并坚决地回答说:“委座的训示,学生刻骨铭心,我邱行湘不成功便成仁,绝不辜负委座的栽培!”随即,他便带着主子的训示急冲冲地赶回洛阳镇守。   

    邱行湘一听说人民解放军已逼近洛阳,就加紧了对洛阳及周围地区的防御。他吸取了国民党军在东北四平及山西运城作战失利的教训,利用洛阳城周围群山丘陵怀抱,城高壕深,土质坚硬、易守难攻的地形特点,以永久性的低平隐蔽工事为主,并配以多重交叉火力和倒打火力,构成严密的环形防御体系。   

    尽管邱行湘206师属下,现仅有5个整团,外加4个炮兵连、3个保障营和1个汽车营,但其人员近2万,且为蒋朝“太子”蒋经国一手训导,官兵思想顽固,武器装备也全为美式,实力强劲。   

    这时,坐镇徐州的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从有关侦察报告中获知,中原地区的人民解放军正向洛阳附近地区集结,有攻取洛阳征候。为防患于未然,他即刻命令位于平汉铁路许昌、漯河地区的整编第47军,整编第18军,统归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部主任孙震指挥,集结待命增援洛阳。随后,整47军主力即北开郑州,并将2个旅车运汜水、黑石关一线。整18军则向许昌集结。   

    正当邱行湘忙于完善洛阳的防御之机,孙震便给他发来了电报,一方面通报,“豫西共军主力约4个纵队连日由襄禹地区北进,有犯洛阳企图,且孙、胡两兵团已向洛阳开进”,另一方面要求该师应“固守洛阳既设阵地,并协同外围兵团聚歼来犯之敌”。不久,郑州指挥部副主任张士希又多次打电话向邱行湘催问洛阳的备战情况,并郑重声明,蒋委员长要求他“在洛阳至少应坚守一个月”。   

    邱行湘十分反感上方的指手划脚,便没好气地回答郑州指挥部说:   

    “守一天算一天!”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突围不成“老虎”被擒(1)

 

    陈谢、陈唐所属各纵队接到进攻洛阳的命令后,迅速逼近洛阳。   

    王建安司令员率领他的华野八纵,马不停蹄,直奔偃师与黑石关,准备阻击洛阳以东的援敌。   

    黑石关位于黄河以南,嵩山山区之北,扼陇海铁路郑州与洛阳段的交通咽喉。这里地形险要,前有黑石山屏障,下有横跨洛河的铁桥,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攻防双方,均必争夺。占领后退则易守,攻则易进。八纵阻击敌人援军,首要一着,是夺取并控制黑石关,炸断铁桥。   

    夺关炸桥的任务,交给了第八纵队22师65团。   

    65团经过连续4天的长途奔袭,于3月7日进至黑石关以南的芝田镇,这里离黑石关不远了。   

    孙震和国民党军第47军军长孙元良,非常重视守卫与控制黑石关。平时,为着郑州的安全,总是放着一部兵力,把守黑石山与黑石关。孙震奉蒋介石之令,统一指挥援军后,更加重视黑石关。他意识到,解放军为了阻击援军,势必要抢夺黑石关;如果不保住黑石关,国民党军队的援洛之路就会被封死。他与孙元良商量,一面命令黑石关守敌加强戒备,一面命令增派一支援兵,火速赶往黑石关。   

    黑石关的守敌接到命令,又得知共军先头部队已到达芝田镇,立即紧张起来,加派了岗哨,随时准备作战。   

    当日晚,第65团向黑石关发起进攻,没有攻下。第二天,援敌第127旅第379团到达黑石关。当夜第65团再次发起攻击,仍然没有攻下黑石关。   

    第八纵队23师的任务是,攻占偃师,并依据有利地形构筑工事,于洛河以北、黑石关以西地区,阻击敌人向西增援洛阳。   

    要攻占偃师,必须先渡洛河。这一段洛河,水深流急,没有船没有桥是过不去的。   

    3月8日夜,23师强渡洛河,并进占偃师。   

    考虑到23师已经渡过洛河,王建安果断决定:第八纵队立即停止对黑石关的攻击,并于黑石关以西、芝田镇一线,跨洛河设阵,阻击由郑州西援之敌,并向登封方向派出侦察警戒,以掌握胡琏兵团来援情况。   

    第九纵队也于7日晚袭占新安,太岳第5军分区部队则于9日克渑池,控制了阻击可能由潼关东援之敌的阵地。   

    3月9日,第三、四纵队秘密渡伊河、洛河向洛阳奔袭。   

    傍晚,第三纵队第23团在石一寰率领下,以远距离奔袭手段一举攻占洛阳东关。   

    接着,第三纵队9师也突入了北关,并占领了东西车站,取得了攻城依托。   

    3月9日黄昏时分,华东野战军三纵队在司令员孙继先的率领下,包围并歼灭了东关、北关、东西两车站及九龙台、美国医院等要点之敌,夺取了攻城的依托。   

    此时,陈谢兵团第四纵队从城西和城南进攻,以突然动作肃清敌屯兵场西工和西关之敌,切断了敌军城内与城外的联系,并攻占了洛阳的门户周公庙和西工发电厂。   

    至此,洛阳外围之敌被肃清。   

    在外围作战期间,由郑州西援的敌孙元良兵团主力,已于9日到达黑石关一线,并以整编第47师第125旅经密县向登封前进,试图与胡琏兵团会合后并肩西援。但因胡琏兵团尚未到达,孙元良兵团不敢冒进,每天仅以一部兵力向第八纵队作试探性进攻。    

    根据外围战斗和援敌被迟滞的情况,陈赓即决定,以少数兵力对外围残敌据点进行围控,并继续监视援敌,集中主力开始围攻城内之敌。   

    为了掌握洛阳城内敌设防具体情况,陈赓等战役指挥员指示司令部一面进一步对洛阳城内进行详细侦察,一面加紧对俘虏的蒋军官兵进行审讯。各方面的情况很快综合汇总到陈赓等战役指挥员面前。   

    针对敌人的工事构筑与设防情况,陈赓等战役指挥员经研究决定,采取多点突破,选择顺利方向,连续攻击的战法。各纵队的攻城部署为:   

    第三纵队,以第23团主攻东门,第24团为二梯队;第20团主攻北门,第25团为二梯队;第22团由东北门攻击,第21团为二梯队;第27团为纵队预备队。第四纵队,以第29团主攻西门;第31团、第32团主攻南门;第28团、第30团分别由南、西两门攻击,其他部队分别担任二梯队和预备队。   

    命令很快就传达到了各攻击部队。东门是敌设防的重点,担任主要方向作战任务的是第三纵队第8师,并将师的炮兵营配属第23团。   

    这样,第23团加上团属炮兵连,计有各型火炮32门,并以其组成了两个火力队。同时,第三纵队也以3门野炮和第24团的炮兵分队担负该方向突击前的火力支援。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突围不成“老虎”被擒(2)

 

    3月11日黄昏,正当国民党军孙元良、胡琏兵团在洛阳附近地区徘徊观望,对是否进抵洛阳犹豫不决之际,人民解放军攻城的炮火已开始在洛阳震响。   

    随着一阵阵山崩地裂的炮声,勇士们如猛虎下山,呼啸着直扑敌人阵地。   

    战役发起后,三纵司令员孙继先坐在一座破陋的民房中的地图前,手拿电话话筒,询问着各部队的进展情况。   

    “喂,8师,我是孙继先。”   

    电话里传来王师长的声音:“部队正在艰难地向前推进,桥头到瓮门的层层障碍已被排除,部队现正向瓮城发展。”   

    孙继先兴奋地说:“好!好!一定要努力推进!”   

    接着王师长又汇报道:“雨大泥泞,路滑难行,前进困难很大。”   

    孙继先坚定地说:“排除困难,减少伤亡,全力推进!”   

    正说着,王师长在电话中兴奋地叫起来:“司令员,23团2连突破瓮城!”   

    “好!乘胜进击!”   

    忽然,王师长的语气又沉重起来:“敌人集中炮火向我突破口猛烈轰击,后续部队无法前进,突击营的电话被打断了。”   

    孙继先命令道:“不惜一切代价,扩大突破口,让后续部队进城!”   

    攻城战斗取得一定进展,但西门、南门、东北门、北门仍未突破,敌人立即将所有的炮火和预备队集中过来对付突进去的部队,23团有被打出来的危险,孙继先来不及多考虑,对王师长说:   

    “24团、22团、21团,全调过来,从东门突破口入城,进城后立即展开巷战!”   

    8师立即调整部署,将其他团队调到东门加入战斗。   

    洛阳城东门被打开了。   

    陈士榘、唐亮、陈赓等在指挥部里听着那刺破敌胆的喊杀声,焦急地等待着部队攻击进展的情况报告。   

    这时,听到孙继先的报告说:“第8师23团张明营已突破东门,并占领了城楼!”没想到敌重点设防的东门在极短时间内即被突破了,陈士榘、唐亮等十分高兴。   

    四纵10旅的攻击方向是西门,这是敌人防守的强点。要攻进去,必须通过一道长桥。总攻发起前,10旅29团1营曾两次试图偷越此桥,皆未成功。   

    12日,周希汉决心变偷袭为强攻,命28团实施主要突击,29团、30团在两侧助攻。    

    邱行湘亲自指挥巷战,但已难以阻挡解放军的攻势。败退的国民党军不断缩进民屋与核心工事内,连洛阳专员刘焕东等也逃入洛阳中学的核心阵地内。尽管还有西工、九龙台、潞泽会馆几个外围据点在支撑,但城区基本已被突破,仅有西门和西北角城墙的阵地与洛阳中学的核心阵地和洛阳中学以南的几条小街区还在邱行湘的手里。   

    邱行湘已感形势危急,一面不断地向国民党统帅部求救,一面不停地给其残存的部下打气,许愿说,向他们悬赏千万元,并先发一半,要他们坚持到援军到来解围时即发另一半。   

    可是,兵败如山倒,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蒋军官兵的抵抗意志基本已经崩溃。其中包括一些一贯思想顽固的军官团成员和蒋介石派往洛阳督战的视察组长刘伯龙等。尤其是这位刘督察,未等洛阳受困便早早带了随行人员悄悄逃回了南京。一些担任206师教官的中、上校军官,也乘乱偷偷离开了洛阳城。仅有无奈的邱行湘孤零零地率残部在作最后挣扎。   

    而邱行湘苦苦期盼的救援却如空中楼阁般虚无漂渺。蒋介石仅给他发来了附有几句勉励坚守的一纸空文,指派增援的孙元良、胡琏兵团及第二快速纵队等,以种种原因拖延时间,迟迟不肯向他伸出救援之手。    

    战至12日下午l4时,第四纵队攻击部队亦突破了西门。司令员周希汉立即抓起话筒向陈赓报告:   

    “我们已经突入城内,正与敌人展开巷战。”   

    陈赓兴奋地说:“通知部队要顽强推进,占领有利地形,不可恋战。后续部队跟进多少?”   

    “后续部队正在跟进,28团基本进完。”   

    “好!命令29团、30团同时跟进。”   

    “是,29团、30团正在向缺口冲锋。”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突围不成“老虎”被擒(3)

 

    陈赓补充命令道:“部队进入后,要对重要据点的敌人进行包围,对顽抗的敌人进行消灭,对分散的敌人捉俘,要速战速决,各个歼灭。”   

    战至12日下午l5时,洛阳的所有城门及附近工事均被第三、第四纵队的攻击部队突破,各路大军在城内实现了会师。   

    此时,只剩城西北角的洛阳中学的阵地为敌所控,邱行湘率残敌龟缩在这个百米见方、南北排列有四五栋楼房的核心区域内作最后顽抗。   

    13日,各部队继续对残敌发动攻击,并将由城区各方向溃退下来未进入核心阵地的国民党军,歼灭在敌核心阵地以南地区。在战斗中,俘获了敌第1旅旅长赵云飞。敌第2旅旅长盛绝岳则化装藏匿于民居中。   

    扫清城内其他残敌后,各路攻击力量便汇合围攻洛阳中学敌核心阵地。但因敌依托坚固工事顽抗,攻击部队先后组织的两次攻击都未奏效。   

    邱行湘一面胆战心惊地组织残部坚守阵地顽抗,一面不停地电请蒋介石派外围各兵团兼程驰援,并请求加派空军助战。   

    蒋介石不愿轻易失去洛阳,立即电催郑州指挥部督令胡、孙兵团驰援洛阳。胡琏、孙元良因惧怕蒋介石追究责任,便不情愿地率部进抵黑石关附近。   

    第八纵队所部,凭借有利地形,予敌以有力的阻击,使其不能轻易靠拢洛阳。第九纵队原在新安、渑池地区阻击裴昌会兵团东援。因该敌未来,第九纵队便转至洛河北岸与第八纵队协同阻敌。   

    14日16时30分,攻城部队对敌核心阵地发起了总攻。在强大急促的火力准备下,敌核心阵地的楼房燃烧了,围墙倒塌了,工事摧毁了。   

    l7时20分,两颗绿色信号弹升上天空,冲击开始了!   

    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8师由东、第9师由北,陈谢兵团的第四纵队第10旅由南,向邱行湘的最后巢穴发起总攻。   

    为了摧毁敌坚固工事与障碍,攻击前集中了几乎所有火炮对敌阵地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猛烈轰击。在人民解放军的炮击下,敌人阵地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一些房屋的围墙和炮楼等炸塌。   

    邱行湘原先只判断解放军将以爆破手段实施逐道阵地与工事的争夺,没想到对方竟会实施如此猛烈的炮火。   

    在解放军的炮火急袭中,核心阵地内的许多工事被破坏了,5座大楼也燃起了大火。其中,南面的两座高楼不久即倒塌了,使据守此楼的敌总预备队无以容身,到处乱窜,伤亡甚大。敌第4团团长在炮火中丧生,邱行湘也被弹片擦破了头皮。他和其参谋长刘宏远仍命令其部属坚持顽抗。   

    当炮火仍在持续中时,担负主要攻击任务的第三纵队第8师王吉文师长,亲临前沿指挥所组织突破敌核心阵地战斗。   

    炮火刚一停息,3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第24团第2连连长王继禹一马当先,带领2连飞速冲上了小桥。   

    这时,被炮火打哑了的敌暗火力点突然复活了,从沟底里拼命向外扫射。一颗子弹打中了王连长的头部,他顿时觉得一阵昏迷。   

    当他清醒过来时,全连已冲进了敌人的核心阵地,但伤亡太大,进展缓慢。王继禹忍着痛猛地站起身来,将负伤的头部包好,又不顾一切地跨进了突破口。   

    这时,敌人用重金收买的“敢死队”,正好反扑过来。在这关键时刻,王吉文师长亲临突破口指挥,突击部队备受鼓舞,连负伤的战士都挣扎起来投入了战斗。一阵冲杀,敌“敢死队”被打退回一个地洞内,王连长带伤率领战士们一直冲到敌人的地洞口,并以火力封锁洞口,迫使敌人出来投降。   

    这时,第四纵队的攻击部队也从西南两面冲进了敌人的核心阵地。敌人丧失了斗志,一个个地举着双手从地洞口和被打塌的碉堡里钻出来投降。   

    邱行湘眼见大势已去,绝望中向蒋介石发电,称:   

    “天不佑我,人不助我,时不济我,非我之过。我邱行湘遵嘱与洛阳共存亡。”   

    蒋介石见电后,急令俞济时带飞机去接邱行湘出城,并悲戚戚地说:“洛阳可丢,‘邱老虎’不能丢!”   

    俞济时早知洛阳机场已被炸毁,飞机无法起降但也强做好人地在洛阳上空转了几圈,与邱行湘呼叫话别:“邱师长,总裁派我带飞机来接你,可无法降落,实不是为兄之不仁呀!”   

    邱行湘听到呼叫,带着哭腔说:“请转告总裁,我邱行湘言行一致,誓与洛阳共存亡,让我遗憾的是不能再效忠党国和领袖了。”    

    邱行湘草草地包扎了一下受伤的头,匆忙换上一套士兵服,并将中正式短剑扔到刚换下的中将军服上,自言自语道:   

    “主席,请原谅,学生无奈,只得如此了。”   

    说完便乘乱逃离指挥部,带着几名随从准备突围。身材矮小却穿了一身肥大士兵服的邱师长,没跑多远就遇上冲过来的解放军战士,乖乖成了俘虏。   

    邱行湘被俘后本已心灰意冷,只等解放军对其清算旧账,没曾想陈赓巡视战场时却专门接见了他,并教育他要“努力学习革命的道理,正确认识过去的作为,改变对人民的态度,以获得人民的谅解”。   

    历时7昼夜的洛阳战役终以国民党军第206师被全歼而胜利结束了。在作战中,共歼敌1个师部,2个旅部,5个整团另4个营和4个炮兵连,以及保安团队等,共2万余人。   

    洛阳战役胜利后,陈士榘、唐亮、陈赓分别打电报给毛泽东、刘邓、陈粟等领导,报告这一胜利消息。   

    毛泽东在给他们的复电中指出:“你们克洛阳,为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创造了条件,取得了城市作战和两个野战军共同作战的经验,为执行纪律,起到了示范作用,特向你们嘉贺!”   

    洛阳战役胜利后,解放军为保持主动,主动放弃了该城,国民党军又重新占领。   

    4月5日,陈谢集团再次攻占洛阳。   

    4月8日,陈赓主持召开前委会,任命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刘有光为中共洛阳市委书记,杨少桥为市长,同时组成军管会,按照中央关于新区的城市政策,接管洛阳。   

    从此,洛阳就掌握在解放军的手里了。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聂凤智献计(1)

 

    突袭强攻,横扫胶济津浦路   

    聂凤智献计   

    1948年的春天,胶东大地万物复苏。   

    在胶东的一个村庄的农舍里,许世友和谭震林正促膝谈心。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华野外线兵团驰骋于江、淮之间,迫使国民党军队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标志着我已拉开了大反攻的序幕。胶东的敌人与我们厮杀了5个多月之后,如惊弓之鸟,已完全失去了组织大规模战役进攻的能力。”许世友心情非常好,声音也十分响亮。   

    “是呀!”谭震林赞成地点点头,分析道:“从山东的局势来看,敌人已转向点线防御了,他们盘踞在济南、青岛、烟台、兖州等城市,除加强交通线上的防守外,不可能主动进攻了,我们还是提前动手才是。”   

    “敌人的意图很清楚,他们想凭借坚固工事,固守津浦路中间部分的胶济通道及青岛等沿海一线。王耀武苦撑这个局面,盼望东北和华北集团能解他的围。这是不可能的,有我们兵团在,也是办不到的嘛。党中央、毛主席已对我们有了明确指示,那就是先扫清胶东之敌,再收复津浦路济南至徐州一线,然后集中力量,攻取济南,解放山东全境。我们该下手了,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啊!”许世友坐不住了,猛地站了起来。   

    “横扫胶济路,这是我们的口号。可是胶济路纵深很长,先打哪一路敌人呢?”   

    “现在胶济路西段有敌整编第32师等部队共计4万余人。其防地东起张店,西至明水,北起齐东,南至博山。与其他防区相比,西部守军的力量是较弱的。我们把突破口选择在这里,先从周村、张店下手。”    

    第二天,山东兵团召开作战会议。   

    许世友声如洪钟,兴奋地说:“今天我们开的是诸葛亮会,研究下一步作战,下面请参谋处长介绍一下敌情。”   

    参谋处长金冶走到了地图前,手指地图,介绍敌情。   

    1948年初,山东敌人依据分区防御的方针,重新划分了“绥靖区”,除原来的第2、第3绥靖区外,又在临沂、兖州、青岛分别设立了第9、第10、第11绥靖区,将正规军和非正规军划归绥靖区建制,以保安部队编组成第2师、第32师、第35师,并增设要点防御工事。由于国民党在东北、陕北、中原等各战场接连失败,蒋介石将山东的第54师、第72师、第75师等部,调往其他战场,至今年2月中旬,山东战场敌人力量大为削弱,只剩下13个师26个旅的兵力。蒋介石发现华野西线兵团集结紧靠山东的濮阳整训,以为华野西线兵团要东进与山东兵团会合,合击津浦路济南等城市,所以,抽兵将防御重点放在保卫津浦路中段,因而胶济路西段的防御力量比较薄弱。胶济路西段东起张店,西止明水(今章丘),北自齐东,内迄博山的五六个县的广阔地区内,只有守敌第32师及交警第一总队、淄博警备旅及保安部队共约4万人,兵力分散,战斗力不强,工事也比较薄弱,便于我军穿插、割裂和聚歼。   

    先打胶济路西段的周村、张店是毫无疑问的了。可是怎么个打法?   

    聂凤智站起身,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我主张采取远途奔袭,一下子插到敌人指挥中心去,同时进攻张店、周村,然后迅速向外,扩张战果。这种打法出其不意,可以起到打乱敌人部署、便于我们速战速决的效果。”    

    一个师长当即站了起来,说:“我认为这种方案太冒险,钻到敌人肚子里,会四面受敌,很容易被敌人包饺子。我不同意这个方案。”   

    会场上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点头赞许的,有摇头反对的。   

    最后,许世友站起身,说:“我赞同聂凤智的战法,这叫做挖心战术,中间突破,四面开花。因为周村的敌人分布很散,守敌之间空隙大,如果从外围先打,要攻下所有的据点,起码要个把月。其实,周村敌人也只有一个师部和五个营,兵力少而且麻痹懈怠,以为我军不会先打他们。我们偏要先打周村,攻入了周村,其他据点也就群龙无首,必然大乱。”   

    谭震林接过许世友的话茬儿说:“这是险中取胜,过去我们打过不少中间突破战,基本上都成功了,打仗就是冒险。”   

    许世友见大家无异议,果断地说:“就这么定了,九纵攻占周村,七纵攻占张店,十三纵留在平度、掖县监视青岛敌人。鲁中、渤海军区部队的任务是配合主力作战,向驻地敌人进攻,迷惑敌人。”   

    散会后,各纵队迅速向预定地区开进。   

    许世友兵团的行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范汉杰对王耀武报告说:“共军的大部队突然西进了,去向不明。”    

    王耀武问:“有多少人马?”   

    “看样子几个纵队都动了。”   

    “有没有运送物资?”   

    “有,马队、挑夫成群啊!”   

    “许世友呆不下去,这是在准备西渡黄河与他们的主力会师。”   

    “我们怎么办?”   

    “密切监视,不要轻易动手,必要时再打。”   

    “明白了。”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聂凤智献计(2)

 

    范汉杰按照许世友兵团西渡黄河的意图调整兵力,但没有几天就找不到许世友部队的行踪了。   

    向胶济路以西挺进是有很长一段路程的。当时兵团的主力部队位于掖县、平度等地,不爬山,不涉水,一天不走50公里,7天的时间是走不到指定地点的。再加上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暴雨。雨中行进的部队,弹药受潮,被装湿透,重装备行进更加困难。   

    参谋处向许世友报告,由于受暴雨影响,各部队行进速度参差不齐,第七纵队已到达张店,第九纵队还在路上。   

    许世友考虑了一下,回答说:“不求整齐划一,先到的先打,还在路上的加快行军速度。”   

    3月11日夜,第七纵队一到张店外围,成钧司令员就命令19师、20师、21师,迅速将张店包围起来,并控制了张店西侧的凤凰山至葫芦山一线制高点。   

    激战一天,敌人招架不住,放弃了阵地,朝周村一带逃去。跑得最快的是师长周庆祥,他在这里损失了两个团后,对几个旅长说:   

    “仗打到这个份上,还拼什么命,保存实力才是英明之举啊!”    

    聂凤智还没有动手,七纵的成钧却打响了,这一打就将敌人多半个师全逼到了周村一线。不到一天时间,周村的敌人增加到1.5万多人。   

    周村并不是一个小村庄,它的街道比一般县城还大。   

    情况变了,是否还要按原计划进行呢?兵团与九纵的通讯联络早已中断,得不到许世友的指示,聂凤智如坐针毡。刘浩天政委说:   

    “是不是等一下,得到兵团的指示后再作决定?”   

    “来不及了啊!敌人全集中在这里,正在我们眼皮底下抢修工事,他们会背水一战,我们得早动手。”   

    “万一打不好怎么办?”   

    “由我负责!”   

    当天晚上,第九纵队各师冒雨向周村发起攻击。26师78团向周村开进,发现一支部队与他们并肩而行,一打听不是友邻部队,而是向周村收缩的敌141旅。   

    78团团长盖中民将手一挥,果断决定:“歼灭他们!”   

    部队猛地包抄过去,半小时全歼这个旅。25师73团7连在副连长刘奎基指挥下,连续4次爆破城门,勇猛突进,他们从东北方向攻进城。几乎同时,26师76团也攻进了德胜门,撕开了突破口,正向纵深发展战果。   

    拂晓,第九纵队10个团突进了城,上午10时战斗结束,歼灭敌人1.5万余人。   

    战斗结束了,风止雨停了。许世友接到第九纵队攻占周村的报告,大喜过望,对谭震林说:“聂凤智不简单,攻周村难度很大,一是雨天难打,二是从张店跑了不少敌人到周村,周村敌人兵力增加了万余人,他还是下决心打了,这一仗意义非同小可,是我们1948年的开门红!”   

    谭震林点头说:“聂凤智是在与兵团失去联络的情况下,断然决定的,这说明他胆大心细,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华,在战机面前,谁犹豫退却,那谁就是百分之百的机会主义。”   

    周村丢失,敌人乱了阵脚。   

    渤海纵队已攻占了桓台。七纵肃清淄川外围之敌后,已有一个团攻进了东门。敌人先后反扑20多次,均未收回失地。   

    许世友兵团节节推进,敌人纷纷弃城而逃。远离主战场百里之外的莱芜、蒙阴、沂水等地的敌人,也开始动摇。   

    许世友在胶东发起的春季攻势搞得敌人不得安宁。   

    蒋介石在南京气急败坏地骂:“这个许世友又在捣乱,胶东不太平,要尽快想办法收拾他们。”   

    蒋介石已对范汉杰失去信心,但仍想力挽败局。他急令整编第75师,从河南商丘到济南,准备会同整编73师援助胶济路。   

    后来这个师刚开至明水一线就被许世友的部队打回去了,接着我军在饮东河、肥城、淄川等地,苦战十多天,胶济路西段战役宣告结束,攻破大小城镇10余座,消灭敌人3.8万多人。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攻克“鲁中堡垒”(1)

 

    许世友、谭震林领导的山东兵团攻克胶济路之后,敌人开始收缩兵力,企图加强重点城镇防御,阻止解放军继续推进。   

    下一步攻打哪里?当时兵团的许多人都想着去攻打济南。山东兵团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   

    许世友望着师以上指挥员,坦诚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下一步将攻打潍县。尽管王耀武认为潍县工事坚固,兵力众多,但我们还是要攻打。拿下这里一是为了配合我军在全国战场上实施的春季攻势,二是为打开济南作准备。只要先拿下潍县,我们才能全部控制横贯山东全境的铁路交通动脉。你们都清楚嘛,潍县这个地方很特殊,是联系胶东、渤海、鲁南的重要枢纽。攻破它就好比断了济南到徐州的一只胳膊,王耀武就不得不将所有兵力全部退缩到济南至徐州的那块小范围去,这是穷途末路啊!”   

    谭震林解释说:“先攻潍县意义重大。可以使我胶东、渤海、鲁南3个解放区连成一片,促进解放区各项建设,为我们提供强大的后方支援。另外,潍县附近全是解放区,与济南相隔几百里,处境很孤立。万一打起来王耀武想派援军也是鞭长莫及,同时这里的敌人士气低落,想打仗者不多,只要有的打,就有可能全胜。”   

    许世友说:“王耀武判断我们要打济南,我们偏不下手,先打潍县,再攻兖州,最后攻取济南,向王耀武摊牌嘛!拿下潍县,也是我兵团攻打济南的一次预演嘛,一年多来,我们打了不少胜仗,但说实话进行大城市的攻坚战还是没有经验的。各级指挥员都要想办法,出主意,多设想一些困难,这样打起来才有把握嘛!”   

    谭震林冷静地说:“这场攻坚战,如何才能打好,我们首先要考虑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代价,顺利突破敌人的复杂防御体系,这也是我和许司令近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聂凤智站起来,说:“我赞同谭政委讲的要用最小代价消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因为敌人的意图很明显,企图消耗我主力于外围阵地,如果我们不从潍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仍然一味地强调猛冲猛突,正好中了敌人的诡计,损失将会很大。”   

    许世友高兴地说:“讲得好!我们要根据这里的特点,以稳扎稳打为作战方针,稳扎稳打,首先以少量兵力肃清外围之敌,然后集中力量攻取西城,西城攻下后,我们就以西城为依托,向东逐次攻打。”   

    一个师长大胆地提出:“潍县是由东西两城组成的,先攻哪个,后攻哪个是值得研究的。我主张东西城同时攻打,一锅端,让陈金城叫娘算了。东西同时攻打,敌人会乱阵脚,这对我们有利啊!”   

    另一个师长也站了起来,直爽地说:“我建议从东城杀进去。因为东城低于西城五六米,守敌兵力分散,火力配备也明显地比西城弱,只有先拣弱的打,才有可能得手,才能减少伤亡啊!”   

    最后,许世友站了起来,果断地说:“今天的会开得很好嘛,有人提议先打东,也有人提倡东西并进。我说过了要集中兵力,如果东西同时攻打,不行,很分散兵力的。从潍县的特点看,东城当然低,但是我们一打,就会暴露在西城守敌的眼皮底下,会遭到火炮的大量杀伤,即使攻占了东城,条件对我们也不是很有利。”   

    “我决定,以渤海军区第3军分区武装围攻昌乐、田马,切断其与潍城的联系;以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一部包围寒亭,一部插入二十里堡火车站、发电厂、飞机场,切断潍城与坊子的联系;以第九纵队、渤海纵队攻打敌要害,攻取潍城;以第七纵队、渤海军区一部位于章丘、明水一线,阻击济南东援之敌;以第十三纵队一部阻击青岛西援之敌。”   

    谭震林补充说:“潍县攻坚战意义重大,所有参战部队都要严格遵守纪律,执行城市政策,争取光荣地进去,干干净净地出来,做到军政全胜!”    

    4月2日,山东兵团突然挥戈东进,直取潍县。   

    潍县由东西两城组成,又称“双城”。据县志记载,在历史上此地就是一个战略重镇,凡是想攻打此地者都没有得过手,城防工事经过日、伪、蒋几十年的重复修建和改造,构成了以西城为核心、三道防线的半永久性防御体系。   

    当时潍县有10多万居民,此地是国民党军队赖以生存的一个据点,也是他们在胶济段的重要设防城市之一,被国民党称为“鲁中堡垒”。   

    防守潍县的敌人系蒋整编第96军的整编45师,共有10个团,总兵力近5万人。他们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这里还盘踞着附近l0多个县的地方武装,这些敌人无恶不作,心肠残忍,也有一定的作战能力。   

    敌整编第96军军长陈金城得到许世友兵团准备围攻潍县的消息后,立即向远在济南的第2绥区司令长官王耀武报告。王耀武立即秘密赶赴潍县给陈金城打气,并制定了一整套对付攻城解放军的作战方针和步骤。   

    其防御方针为:凭借潍县坚固复杂的工事,强调“地平线以下作战”,以外围作战阻滞共军进攻,尔后固守东、西城区,等待援兵,攻破共军攻势。   

    与此同时他们还作出下面几条决策:必要时放弃一部分不重要的外围据点,原则是多设置墙脚地堡,阻止共军推进;许世友兵团向潍县攻击后,济南、青岛两路增援。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攻克“鲁中堡垒”(2)

 

    4月8日,潍县外围清扫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各部队先后攻占了十里堡、九龙山、凤凰山,并控制了飞机场,切断了潍县与济南、青岛之间的空运联系。   

    陈金城执行的是放弃一些不重要的据点,集中兵力于城内的方针。但他还是惊慌不安,因为他明白王耀武对他许诺的空运增援计划已经流产了,他仅有的两架飞机全落在解放军手里,飞机场丢失了。   

    外围战完成后,争夺第一道防线就成了主要任务。敌人在这道防线中是特别强调制高点作用的。    

    许世友采取了聂凤智的建议,先以少量兵力在外围佯攻敌制高点,牵制敌人,然后主力从南北两地突然发起攻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不到一天时间,九纵的同志就抢占了南关的于家庄、康庄、张家庄等要点,使敌人失去了制高点。陈金城不得不继续将队伍往回收缩。   

    第一道防线的外围已失去了防御作用。   

    陈金城似乎并不在乎,他对王耀武声称:“共军抢占我第一道防线外围的几个制高点,表面上看他们是赢家,但实际上他们已全暴露在我们视线之内,怎么敢来攻击我核心部位呢?”   

    王耀武毕竟与解放军多次交手,吃过不少苦头,所以他反复叮嘱:“千万不能轻敌,赶快将共军赶出去。”   

    “一定照办!但我们的机场丢了,飞机一架都没有,没有空中支援怎么能把共军赶走呢?”   

    “这没有问题,我会尽快派飞机来轰炸,即使潍县外围炸成一片焦土,也值得嘛!你们要争气,蒋委员长已对潍县的战况过问了好几次了,我都说没有问题,有陈金城在,潍县就是咱们的!”   

    敌人迅速调集重火力,对我运动中的战士进行疯狂射击。眼看着行进的解放军受挫,敌人认为是退回去了,不敢出动了。可是,此时我军已分散开,以小组队形沿着有利地形继续往前推进。   

    4月14日晚上,许世友下达了向敌第一道防线进攻的命令,攻城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猛攻。九纵第73团冒着敌人强大的火力,前仆后继,开始登城。   

    城南的渤海纵队也突开了几条口子。   

    南北两路密切协作,直向敌人指挥机关捣去。4月24日黄昏,渤海纵队登城并突入城内,后续部队相继投入战斗。守军败逃,西城即告解放。   

    我军攻入西城后,剩余的几个敌据点也完全失去了作用。守军纷纷向后逃跑。战斗进行得比较顺利,从2日至20日,许世友兵团完成了第一次攻击任务,共歼敌5,000多人,突破了陈金城吹嘘的“固若金汤”的第一道防线。   

    接着,第二、第三道防线又出现在山东兵团面前。   

    攻进南城才等于占领了潍县的一个角,得设法突破后两道防线。要突破这两道防线,首先要从土城寨攻过去,扫清盘踞在这里的守敌。   

    土城寨只是潍县城的一个外围,它与城内连在一起,寨墙就是城内外壕的内壁,又宽又深,墙壁陡峭,很难爬上去。   

    聂凤智决定打破常规,两道防线同时突破,对外壕实施坑道爆破,争取同时炸塌寨墙,填平外壕,然后双管齐下,扫清土城寨上的敌人。   

    为了实施爆破,我军的坑道作业正在紧张地进行,总攻发起前,300多米长的地下坑道完成了,而且里面装满了炸药。   

    4月23日晚上,随着几声巨响,土城寨的高墙被摧毁了。总攻开始了,攻城部队投入战斗。    

    九纵第27师79团是攻城的先锋,他们在西城北门以东打开了两个突破口,坑道爆破刚刚结束,硝烟尚未散去,第一突击队8连和4连就冲上去了。这2个连突破两条口子如同两把利剑直向敌人纵深插去,开始了纵深战斗。   

    4月24日下午,第25师登城,扩大突破口,投入巷战。当日黄昏,渤海纵队登城并突入城内,后续部队相继投入纵深战斗。   

    在南北两面的猛烈夹击下,守敌动摇,陈金城率残敌涉渡白浪河逃往东城。   

    4月26日18时整,许世友向攻城部队下达了第二次进攻的命令。   

    九纵主力部队一举攻克东城,鲁中部队也从北面攻打进去了。   

    此时,王耀武已将青岛的5个旅全调出来增援潍县,但为时已晚。他们一进入昌潍地区就遭到了十三纵和胶东地方部队的阻击,打了一天没有进展,敌人只好掉头。   

    这一天潍县城的战斗并不激烈,敌人早已失去斗志。潍县自卫队1,000多人在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下,全部投诚。陈金城准备乘机逃跑,最后还是被九纵的战士活捉了。   

    4月27日,潍县宣告解放。华东局发来贺电说:“全歼陈师、解放潍县,捷报传来,后方军民欢喜若狂。我东兵团英勇善战,连战皆捷。”   

    蒋介石要王耀武死守济南   

    5月15日,王耀武匆忙飞抵南京。   

    蒋介石在官邸接见了王耀武。蒋介石皱着眉头,喋喋不休地数落着:“你们怎么搞的?周村、潍县相继失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损失了8万多人。这仗还怎么打呢?”   

    王耀武恭敬地听着蒋介石的训斥,建议说:“现在山东兵力分散,处处设防,早晚会被各个击破。以济南目前的处境,靠现有的部队是绝对守不住的。我建议放弃济南,将部队撤到兖州,与徐州‘剿总’的部队连成一片,以利尔后的作战。”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攻克“鲁中堡垒”(3)

 

    蒋介石大为不满,对王说:“你不从大处着眼,我们必须确保济南,不能放弃。济南是山东省会,华东战略要地,为了不让华东、华北‘匪区’打成一片,不让他们掌握铁路交通大动脉,就必须守住济南。”   

    王耀武连忙说:“是的!是的!”   

    看着王耀武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蒋介石鼓动说:“济南如果被围攻,我当亲自督促主力部队迅速增援。只要你能守得住,援军必能及时到达,我有力量来解你们的围。打仗主要是打士气,鼓励士气,首先自己不要气馁。你要知道,我们的失败是失败于士气的低落,你们如不奋发努力,坚定意志,将死无葬身之地。”   

    王耀武怀着悲观失望的心情离开南京,他明知守济南是一步死棋,却不得不服从蒋介石的命令死守下去。   

    山东兵团结束潍县战役后,进行了短期休整。5月7日,中央军委致电许世友、谭震林,命令山东兵团南下津浦线,配合粟裕在中原的行动。   

    在兵团会议上,许世友用力挥动着手臂,激动地说:“我华野外线兵团与中原野战军并肩作战,已发起了开封战役。党中央指示我们兵团配合他们作战,继续在胶东路打击敌人。现在王耀武的日子不好过了,他们只能固守津浦路这条胳膊和济南、兖州、青岛这三个包袱了。他们的意图很清楚,打算拖住我们兵团,确保济南和徐州,这是办不到的事情嘛!我们还是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攻济南,也不打青岛,而是向泰安逼近,威胁兖州。”   

    最后,许世友作出决定:以渤纵牵制济南敌军,鲁中军区部队打泰安,七纵、十三纵先在泰安南北打援,然后相机夺取兖州。九纵暂时休整,作预备队。   

    5月29日,鲁中部队4个团开始进攻泰安。王耀武得到情报后,命令守泰安的84师155旅采取机动防御,能守就守,不能守就走。155旅当然不愿守城,他们先以小股部队出城打了一下,在我军发起正式攻击之前,乘火车退往济南。我军对敌军逃跑估计不足,没有在北面迂回包围。   

    5月30日,十三纵占领泰安,切断了济南与兖州的联系。   

    兖州为古战场,坐落在鲁中平原,是兵家常争之地。南临徐州,北护济南,东通沂蒙,西交鲁西。是国民党坚守山东的一个重要战略防御点。   

    兖州城墙高达10多米,防御工事经过日军和国民党反复修建,每50米就有一个钢筋混凝土的碉堡,交通壕如同鸡肠,盘来绕去,遍地都是。境内还筑有炮兵阵地,中间一层是由城墙顶部开口接连到城半腰,构成轻重机枪火力网,下层是通往城外的暗堡和集团堡。环城还有一条宽6米左右、深4米多的护城河,河边还架设着铁丝网。   

    该城的守敌将领是第10绥区中将司令李玉堂。他率12军及保安团,共计11个团,连同炮兵及机关人员,当时兖州城里兵力大约有2.8万余人。驻守此地的是国民党军整编第12师,师长霍守义。   

    6月7日,山东兵团开始扫清兖州外围,在进攻曲阜时,霍守义也命令驻守那里的一个团迅速撤回兖州,留下当地保安部队与我军作战。   

    七纵没费多大力气,就歼灭了一个保安团,解放了曲阜。几天之内,山东兵团连续收复蒙阴、邹县、泗水等8座县城,扫清了兖州外围。6月20日,七纵和鲁中部队包围兖州。九纵、十三纵也从济南方向奉命南下,配合作战。   

    兖州被围,李玉堂急忙向徐州告急。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急忙将苏北的黄百韬整25师用火车北运,增援兖州。山东兵团留下十三纵一个师监视济南方向,将九纵、十三纵主力调往泗水、曲阜,命令七纵撤围,从兖州南下准备打援。   

    这时,国民党军察觉山东兵团围城打援企图,加上豫东战场区寿年兵团求援甚急,即令25师转援豫东。   

    6月30日,25师乘火车掉头南去,山东兵团尾追不及,又重新包围兖州。   

    7月1日,山东兵团逼近兖州近郊。7日夜,第七纵队攻克西关,鲁中军区部队攻克旧关。   

    7月12日傍晚,总攻兖城的战斗打响了。   

    第七纵队并指挥第十三纵队两个师担任主攻,从老西门两侧突击攻城。鲁中军区部队从城北佯攻钳制,第十三纵队第39师向城东佯攻配合。攻城部队当晚即多路突破城墙,突入城内,与敌开展激烈巷战。   

    7月13日中午,我军已经控制了兖州城西、南街区,残存在城东南的敌军已无斗志,黄昏时从东门向外突围,遭到我军炮火拦截,并被埋伏在东门外的十三纵39师包围。除李玉堂化装逃跑外,霍守义以下2万人被俘虏。原来预计要打10天的兖州战斗,一昼夜就胜利结束了。   

    我军进攻兖州时,王耀武派吴化文率84师从济南出援。吴化文部是伪军改编的部队,一向遭王耀武排斥,分配装备物资靠后,打仗卖命让他们靠前。吴化文一肚子委屈,又不能抗命。7月初从济南出发,一路上磨磨蹭蹭,一天前进10公里。7月12日,84师到达大汶口,次日先头部队161旅渡过汶河,进至太平镇一带。许世友得知济南之敌南下,命令九纵从泗水出发北上,歼灭84师。   

    13日夜,九纵从南驿地区冒雨出击,一夜急行军数十里。王耀武在获悉兖州失守的消息后,估计我军会回头来打吴化文,就在这天命令吴化文撤回济南。吴化文前进动作缓慢,后撤却行动迅速。   

    九纵其他部队渡过坟河追击敌军,但吴化文跑得太快,只截到第155、第211旅一部。到15日21时战斗结束,九纵共歼灭84师近万人,其中俘虏161旅旅长以下7,584人。我军再度占领泰安、大汶口等地。吴化文损兵折将逃回济南,遭到王耀武严厉训斥。   

    山东兵团在津浦路中段连续战斗50天,使山东局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军攻克兖州、泰安等津浦路中段城市,完全切断了济南与徐州的联系,也切断了华北傅作义集团与中原国民党军的铁路交通。   

    山东兵团从1948年3月到7月的作战中,歼灭国民党军正规部队和地方反动武装共14万余人,恢复了老解放区,又解放了大片新区。国民党军在山东只剩下济南、青岛、烟台、临沂几个孤立城市,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山东解放区则连成一片,并与华北、中原解放区打通了联系。山东大批中小城镇的解放,使解放区人口和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为支持华东野战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可靠的后方。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粟裕钓“大鱼”(1)

 

    攻城打援,豫东卷起歼敌狂飙   

    粟裕钓“大鱼”   

    1948年5月12日,初夏之雨淅淅沥沥,浇得地下一片泥泞。朱德总司令冒雨来到了濮阳看望华野部队。   

    这时,粟裕所率的第一、四、六纵队正在濮田整训,并准备南渡黄河入中原作战,求歼敌邱清泉整编第5军。由于当时国民党军在中原战场上实力仍很强劲,除保安部队外,尚有正规军25个整编师57个旅和4个快速纵队编成4个兵团,执行机动作战任务。华野主力欲完成歼敌整5军的任务,仍十分困难。因此,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对粟裕部下一步的行动甚为关心,除指示刘邓以中野主力在平汉路南段寻机歼敌,钳制国民党军北援行动作配合外,还委派朱德总司令到濮阳检查工作,指导粟裕所部作好入主中原后打大战的准备。   

    朱德一到濮阳,不顾一路劳累,马上同陈毅、粟裕等一道对下一步作战部署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因中央已明确了陈毅暂离华野去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这样,华野的所有重担便落在了粟裕的肩上。   

    通过两天的研究,初步确定了歼敌第5军的作战方案。   

    朱总司令离开濮阳后,粟裕一直夜以继日地在地图前面研究情况,考虑良策。   

    整编第5军是蒋介石的5张“王牌”之一,如果把它消灭了,就等于砍掉了蒋介石伸向中原和华东战场的一只臂膀,对人民解放军取得逐鹿中原的胜利十分有利。   

    然而,身为国民党第2兵团司令官兼第5军军长的邱清泉也并非无能之辈,他不仅毕业于黄埔军校第2期,而且还在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深造过,是一个既谙熟孙吴兵法,也精通西洋战法的所谓“帅才”。而且,第5军辖有2个整编师4个旅,并指挥1个快速纵队和1个骑兵旅,共约3.7万人,且基本为美械装备,战斗力“极强”。   

    整编第5军随其兵团部逗留在鲁西南的定陶、成武一带。在它的西面,有孙元良兵团位于郑州地区;在它的西南面,有胡琏兵团位于漯河、张轸兵团位于南阳地区;在它的南面,有第6、第14绥区部队,以及位于英山、安庆地区的张■兵团;在它的东面,有第3绥区徐州部队和第3快速纵队;在它的北面,有第10绥区驻兖州地区和第2绥区驻济南部队。如何把敌第5军从鲁西南地区的中心调出来,而又不陷入其他各路敌人的纠缠之中,的确需要仔细琢磨。   

    这期间,华野陈唐兵团第三、八纵队在配合中野进行宛西战役后,已转至襄城、禹县地区休整;暂归陈唐指挥的中野第九纵队则位于郑州西南地区;调归华野指挥的中野第十一纵队转至南阳、确山之间地区。   

    粟裕一边思考方案,一边同副参谋长张震商量组织第一、四、六纵队和两广纵队、特种兵纵队的针对性训练,并积极与陈唐等部进行联系,下达准备进行鲁西南大规模歼敌的预先号令。   

    5月21日,中央军委来电正式明确:“粟裕全权指挥第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纵队之作战,并指挥许、谭在津浦线上之配合作战。”   

    22日,中央军委又致电刘、邓,强调指出,“夏季作战的重心是各方协助粟兵团歼灭敌5军,只要5军被歼灭,便取得了集中最大力量歼灭18军的条件,只要该两军被歼灭,中原战局即可顺利发展”。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粟裕与陈毅、邓子恢、张震等交换意见后,定下了如下初步决心:   

    首先,以陈唐兵团第三、第八纵队由许昌以西地区向淮阳方向转移,吸引邱清泉兵团南下;然后,以第一、四、六纵队和两广纵队、特种兵纵队乘机由张秋镇、范县之间南渡黄河,进抵定陶、成武地区,力求歼灭鲁西南守敌一部,开辟战场,吸引邱兵团回转北上。在邱兵团向北转移时,立即以陈唐兵团第三、第八纵队和中野第十一纵队北进,与南渡黄河的粟兵团南北夹击,力争歼敌第5军于鲁西南地区。   

    陈唐兵团第三、第八纵队接到粟裕的命令后,于5月24日由许昌地区向淮阳方向挺进。国民党军果然被陈唐兵团的举动所迷惑,邱清泉率兵团部,并指挥整75师马上向太康急进,企图在胡琏兵团配合下,寻歼陈唐兵团所部。粟裕乘机指挥濮阳地区各纵队,于30、31日两个夜间顺利渡过黄河,进入郓城地区,与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会合。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粟裕钓“大鱼”(2)

 

    如此大部队大规模渡河南进,完全出敌意料,蒋介石急令邱清泉回兵北上迎敌。   

    邱清泉果然狡猾异常,他向蒋介石提出:“华东共军主力倾巢而至,是难得的决战机会,必须全力与共军决战。”   

    于是蒋介石又亲自急令整编75师、第83师、第25师、第72师和第63师,火速进至鲁西南,会同第5军与我渡河部队决战。至6月上旬,敌集中在鲁西南战场上的兵力已达到11个整编师,近两倍于我。   

    面对敌将11个整编师集中到鲁西南战场,而且队形十分密集,无法分割,难以达到各个歼敌的目的,更难把位于中央的邱兵团挖出来予以全歼,粟裕不得不考虑调整原有作战方案。   

    他想,眼下真的要和第5军打一仗是不现实的,是拿鸡蛋碰石头。邱清泉的部队素质虽不及第74师和第11师,但其装备和兵员数量则与他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邱清泉把持着鲁西南。但豫东是比较空虚的。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盘踞在开封,虽有3万多守军,但大都是乌合之众,战斗力很弱,且刘茂恩对军事一窍不通。实际上,开封之安危把持在整编66师师长李仲辛手中,而李仲辛又是一个只会打败仗的败将。   

    这时候,我三纵、八纵已达通许、睢县、杞县之间,距开封只有一日路程,若不打,必将失去一个良好的机会。   

    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粟裕初步定下了这一决心。但蒋介石不会撒手不管的,因此,必须有人把第5军邱清泉引开,待克开封后,再回头来打增援的第5军或者其他援军。   

    必须打!粟裕暗下决心。   

    粟裕在几经推敲与广为征询意见后,于6月15日定下了攻歼开封之敌与准备打援的最后决心,并将作战方案向中央军委及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以及华东局作了报告。   

    与此同时,粟裕果断地向纵队下达的作战命令是,以三纵、八纵组成攻城集团,由陈士榘、唐亮指挥,先采取奔袭手段夺占城关,尔后依托城关,迅速攻城。为确保拿下开封,另用三倍于敌的兵力,由粟裕直接指挥,担任阻援与牵制敌人的任务:九纵插入郑州和开封之间,阻击郑州援敌;中野十一纵和冀鲁豫军区独立1旅位于巨野地区,从侧后牵制邱兵团;第一、第四和第六纵队楔入定陶、曹县、民权、考城(今崮阳)地区,坚决阻击邱兵团西援开封;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的部分兵力相机攻占东明、兰封(今兰考)并破袭陇海路兰封至野鸡岗段的铁路。   

    中央军委于6月17日清晨电复粟裕,完全同意“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方案,指出:“这是目前情况下的正确方针。”并告诉粟裕:“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必请示。”   

    同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联名来电,指出战役第一步应明确以打开封为主,第二步打谁视情况而定,并决定将当时划归中野指挥的华野十纵自舞阳进至上蔡地区,以协同中野一部阻击胡琏兵团北援,解除攻城部队对南面之敌的顾虑。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亲自在空中督战(1)

 

    徐州,刘峙的“剿总”指挥部。   

    刘峙正在主持军事会议。突然,他的副官送来一封电报,上写:   

    “共军主力陈士榘、唐亮现正率部向开封城进攻,望速派兵救援!”   

    刘峙看罢,大惊失色,暗自叫骂:“妈的,这个世界上最狡猾最难缠的部队就是共军。”   

    他站了起来,故作镇静地说道:“诸位,请稍等。由于形势有变,现在需要对部队重新作一调整。我马上打电话请示总统。”说完,刘峙走进了密室。   

    待刘峙走后,会场内一片窃窃私语,国民党将领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半个小时后,刘峙从密室走出来。他正了正衣冠,回到座位,厉声说:“总统命令,命邱清泉部全力西援,在开封以东,与共军第一、四、六纵队展开激战,击败粟裕的主力;命孙元良率部攻占中牟,东援开封;命胡琏从上蔡起,攻击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直接指挥的中原共军主力。”   

    刘屿又道:“今天的部署就到这里,望大家尽快组织部队参战,同时我奉劝大家精诚团结,不要再发生推诿,甚至见死不救的事情。好了,散会!”   

    众将官散会后,纷纷乘汽车或飞机回部队,调集兵力参战。    

    开封,历史名城,北宋京都,古往今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豫东平原,北濒黄河边,南靠陇海线。城墙周长20余公里,共有六门四关,即大南门、新南门、宋门、曹门、西门、北门和南关、宋关、曹关、西关。经敌长期经营,该城防御工事已形成永久性防御体系。守敌以城关为外围支撑点,以城垣为主阵地,以龙亭、运动场、伪省政府为核心阵地。各阵地布有大量火力点、堑壕、交通壕、铁丝网。南关、宋关和曹关均挖有外壕,深各丈余。整编66师师部率第13旅守城区曹关和西关,师部在龙亭。第119旅一个团位于城南区,为预备队。河南省保安1旅、2旅和另外3个团,除一个团守省政府外,其余主要守南关和宋关。开封总指挥是省政府主席刘茂恩,实际上实权掌握在整编66师师长李仲辛手中。   

    5月17日,陈唐兵团第三、第八纵队对开封发起了攻击。其中第三纵队一部配合第八纵队,首先肃清了南关农林试验场、东闸口、十六营房、苗圃以东及曹关外围区域之敌。随即,该纵队以第8师从城东曹门突击,第9师从宋关攻城。   

    宋关,是宋门城外百客户人家的小城关。守敌为破坏解放军攻城的依托,扫清射击视野,在慌忙撤退中,强迫居民拆除房舍,有的还被放火烧毁。在宋门楼上,矗立着有双层射击孔的中心炮楼,四周是坟堆样的伏堡,高约10米、宽约5米,用2尺长大砖砌起的城墙上,城垛和挡墙被加固成一排排单人掩体。门楼南北100米处的敌城楼,从城上到城根是上中下3层射击孔。宋关外30米处,是一个绕以深壕的梅花式的明暗子母堡,其南北200米处,又备有一组相同的地堡群,扼守在宋门至护城河间,中间还有200米布满黑色圆盘地雷的开阔地带。这样,城上、城下、地面3层火力网,城楼、地堡6组密集火力点,以其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交叉火力,构成了北与曹关、南与新南门直接火力相接应的防御体系,从西、南、北3个方向,控制宋门200米外解放军的攻击出发阵地。   

    第三纵队9师以第25团担任宋门的主攻任务,该团以突然的急冲锋将宋关外之敌赶过了约5米宽的惠济河,与敌形成隔河对峙。   

    与此同时,第八纵队也投入了开封的外围作战。该纵队第23师首先肃清了南关车站、飞机场、十七营房、七营房等地守敌,尔后直逼新南门;第22师则在歼灭了陈留县敌保安队和扫清开封西门外之敌后,直向西门发起攻击。   

    战至18日傍晚,城关守敌一部被歼,大部在敌火力掩护下龟缩城内。在退逃时,敌点燃了许多民房。攻城部队占领城关后,边组织灭火边加紧进行攻城准备。   

    18日夜,攻城部队分东、南两面攻城。第八纵队第23师第68团两个营在第69团一部协同下,首先突破新南门,但突破口被敌地堡火力封锁。第68团副政治指导员安涌泉主动指挥突入各部,组织30名重伤员坚守门楼,轻伤员下城反冲锋,打退了敌人的反扑,接应后续部队突入城内。第三纵队第9师突击营一位爆破英雄率领l2名优秀爆破员,在火力掩护下,以11包炸药连续实施爆破,开辟了通路,炸毁了宋门。   

    19日凌晨,攻城部队突入城内,投入巷战。    

    南京。蒋介石总统府。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亲自在空中督战(2)

 

    蒋石介气急败坏地走来走去。何应钦、白崇禧哭丧着脸,小心翼翼地站在他的身后。   

    “娘希匹,刘茂恩这个蠢才,有那么好的防御工事竟守不住开封!中原一失,国将不国!下令给我用飞机轰炸开封,我就不相信共军敢下火海!”蒋介石声色俱厉。   

    “委座,开封是古都,有许多文物,飞机轰炸恐不妥当。”白崇禧嗫嚅道。   

    “我不懂什么文物!我只知道不能让共军占领开封。”蒋介石没好气地回敬道。   

    “是,委座!”何应钦不敢多说,诺诺称是。   

    “准备飞机,我要亲自去开封上空督战,要电令刘茂恩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开封城!”   

    国民党军“东海”、“黄海”、“渤海”三大机群对开封城区进行连续不断的狂轰滥炸。同时,蒋介石乘专机飞临开封上空督战。敌机成群地轮番呼啸而来,将成千吨的炸弹、燃烧弹投到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仅20日这一天,敌机即投掷炸弹达20吨。   

    开封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著名的“相国寺”、高大的天丰面粉公司大楼、河南大学和许多工厂、商店、医院等,都在熊熊大火中燃烧。一些名胜古迹夷为瓦砾化为灰烬,繁华的街市成为一道道火墙。   

    然而,飞机狂轰滥炸不但无法阻止人民解放军的锐利攻势,而且更激起了他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仇大恨和对人民群众的同情。他们高呼着“彻底打败反动派,消灭杀人凶手”,“誓为开封人民报仇雪恨”的口号,前赴后继,勇猛前进,以求尽快歼灭守敌。   

    攻击部队一面掩护群众躲避敌机轰炸,一面不断肃清残敌,并向敌最后的据点逼近。陈唐的指挥所开设于城内理事厅街的天主教堂内。粟裕、张震等华野指挥员也于20日夜晚亲临陈唐指挥部坐镇指挥。   

    20日23时,华野三、八纵占领了除龙亭、华北运动场外的所有要地。   

    龙亭,是敌66师师部和13旅旅部所在地,坐落在一个大土墩上,上有工事密布的建筑物,下有巨大的地下室,三面环水,只有正面夹有潘、杨二湖之间长达0.5公里的一条平直大道可通,攻占比较困难。   

    龙亭守敌虽已成为瓮中之鳖,但仍妄图凭险一战,等待援兵。   

    21日下午6时30分正,陈士榘下达命令:“开始攻击!”   

    华野600多门大小火炮,一齐向龙亭阵地开火。   

    一时间,炮声轰鸣,大地震颤,硝烟弥漫。不到半个小时,敌人号称“半永久性工事”的“铜墙铁壁”被炮火炸得七零八散,千疮百孔。   

    炮兵射击一停止,步兵随即发起勇猛冲锋。在暗堡地道的敌人想出来顽抗,刚到洞口,我突击战士的刺刀,已顶住了他们的胸膛,吓得他们目瞪口呆,连枪也掉在地上了。   

    敌66师参谋长游凌云和卫士们躲在石洞里,听到炮声刚停,枪声骤起,便带着几名卫士出来看看,刚到洞口,便被抓了出来。   

    卫士想顽抗,游凌云急忙大喊:“不要打,不要打,缴枪,快缴枪,把枪全部缴给他们。”   

    66师师长李仲辛化装逃命,逃到城墙上被击中,摔死在城墙脚下。激战5个小时,龙亭被克,歼敌近万。   

    龙亭丢失,守敌顿时乱了阵脚,有的逃命,有的投降,有的居然溜入监狱,想化装成犯人逃跑,结果被战士们就地监禁。   

    堂堂的河南省主席刘茂恩更是逃命心切,独出心裁。他用鸭血涂抹全身,装成一个受伤的老“教授”,爬上了一辆独轮车,混在疏散的群众中溜出了开封。   

    22日晨,开封之敌全部肃清。   

    至此,豫东战役第一阶段的开封战役便胜利结束了。人民解放军苦战5天,歼灭守敌第66师师部及所属第13旅、河南省两个保安旅,连同各阻击部队的战果,共计近4万人,给中原之敌以极大的打击。   

    开封之战,是我军在关内(长城内)首次攻占国民党政府省会。国民党内部震动极大。   

    时值伪国大召开不久,留在南京的河南“国大”代表,吵吵嚷嚷,哭哭啼啼,到蒋介石处呈交请愿书,又到参谋总长顾祝同处长跪不起。任凭顾祝同怎样劝说,这些国民党高级人士就是跪在地上又哭又骂,闹得不可开交。   

    顾祝同无可奈何,拉来了国防部长何应钦。何只好硬着头皮说:“你们吵吵闹闹,一定要调查开封失陷的原因,而且要追究责任。我告诉你们,开封战事,不是国防部发出的命令,不论是国防部长或是参谋总长都时常不知军队的部署如何,因为这是委员长直接下达的命令。”   

    蒋介石知道后暴跳如雷,但又不好发作。他并传出话说:“5天之内收复开封,届时再见!”   

    蒋介石认为,粟裕部攻陷开封后,已元气大损,无力再战,决心以大军开赴,与共军决一死战,以改变豫东的不利态势。为此,他急令邱清泉兵团和区寿年兵团,直扑开封。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让城”创造战机(1)

 

    河北省有一个山岭,岭上长满了古柏林,林盛叶茂,当地人叫它柏坡岭。柏坡岭上有两个村庄,东边的那个村庄叫东柏坡,西边的一个叫西柏坡。西柏坡虽然地处华北,却有江南景致,它依山傍水,郁郁葱葱。   

    谁能想到这里就是指挥全国战场的人民解放军总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全都住在这里。   

    6月22日,毛泽东在西柏坡接到攻克开封的捷报,十分欣喜,立即提笔草拟电文,给刘陈邓和粟裕发来贺电,庆祝攻克开封之伟大胜利。他在电文中提示:“目前打很大规模的歼灭战,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故须避免。你们两大集团今后或者分开行动,每次歼敌以不超过一个整编师为限度,或者集中行动,一次歼敌不超过两个整编师兵力限度,目前必须打有确实把握的仗,哪怕歼敌一个旅也是好的……”   

    粟裕发起开封战役,解放开封,但更主要的是攻其必救,诱敌来援,各个歼敌于运动中。他相信蒋介石不会善罢甘休。蒋介石确实不甘心丢失开封,命令邱清泉兵团和区寿年兵团大举反扑开封。   

    面对敌重兵集团两路来援,粟裕冷静地考虑着下列情况:   

    第三纵队和第八纵队经宛西、宛东、开封等战役,伤亡已近万人。其余各纵队行军作战月余亦相当疲劳,是连续作战,还是稍事休息?   

    敌邱兵团兵力密集,战斗力较强,不易分割速歼。区兵团仓促编成,战斗力较弱。区寿年缺少对华野作战经验。如能设法诱使邱、区两兵团拉开距离,出现了歼区良机,打还是不打?   

    如打区兵团,则邱清泉、孙元良、胡琏等兵团以及徐州方向的援军都将纷纷来援,我军可能面对敌军众兵进行作战。歼区如不能速决,我军将陷于被动不利地位。   

    粟裕翻来复去衡量、比较,考虑各纵队的特点,作战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怎样创造和捕捉歼区战机。最后,他认为:    

    第三、第八纵队取得了开封战役的胜利,人员、武器、弹药都得到补充,其余各纵虽然疲劳,但减员不大,且打了胜仗,士气高昂,仍保持有强大的战斗力,只要部署指挥得当,诱使邱、区两兵团拉开距离,分割围歼区兵团是可以实施的。   

    对于其他各路援敌,如能像战役第一阶段那样,平汉路方面的敌军增援,由中野各纵阻击,是可以保证歼区作战胜利的。特别是如能夺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必将大大加速中原战局向对我军有利的方向发展,为此即使多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但究竟打还是不打,事关重大,必须请示中央军委、毛泽东和中原局。   

    粟裕于6月24日、25日两次将作战预案,报告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毛泽东对粟裕的歼敌计划十分赞赏,拿着电报对朱老总说:“看来粟裕的胃口越来越大。”他立即以中央军委名义于25日、26日两次复电粟裕,表示:“部署甚好。”“在睢杞通许之线(或此线以南)歼敌一路是很适当的。如能歼灭75、72两个师当然更好,否则能歼灭75师也是很好的。”   

    粟裕接到中央军委的复电,立即作了如下部署:   

    以三、八两纵向通许方向行进,吸引邱兵团南进,使邱、区两兵团之间出现空隙,然后以4个纵队组成突击集团,围歼区兵团;即调十纵队北返,以5个纵队(包括三、八、十纵)阻援。   

    按照部署,华野第三、第八纵放弃开封,向通许方向转移;第一、四、六纵向杞县以南集结。   

    蒋介石认为华东共军,通过开封战役,虽得城池,但也被打成了重伤,“似无积极企图”,“必向津浦路前进”,遂强令邱、区两兵团全力追堵。   

    邱清泉命令以先头部队一个旅配合刘汝明部占领开封外,主力直扑通许,妄图尾击华野三纵和八纵。邱清泉部与华野部队多次交锋,虽未被粟裕吃掉,但也未占过便宜。   

    但区寿年性格多疑,他觉得“共军有向平汉路进攻模样”,而“侧后又有共军活动之迹象”。这些共军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在没有摸清共军行动企图之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因而区兵团在进抵睢杞地区后举棋不定,停止前进。邱兵团骄狂冒进与区兵团犹豫不前,使得两个兵团之间距离明显增加,一日之间,竟然拉开了40公里。   

    粟裕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喜过望,立刻下达了围歼区寿年兵团的作战命令:一纵、四纵、六纵和中野十一纵组成突击集团,叶飞负责指挥,在睢县、杞县、太康之间和民权地区,乘敌犹豫徘徊和立足未稳之际,从四面八方向敌发起猛烈进攻,边打边查明敌情。   

    粟裕告诫叶飞:“对敌进行大包围的同时,一定要果敢、猛烈地楔入敌人纵深,彻底割裂敌人部署。”   

    粟裕直接指挥5个纵队担任阻援任务,命令三纵、八纵立即掉头向东,会同由上蔡地区北上参战的十纵和早已到达杞县的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将邱清泉、区寿年两个兵团完全隔离,阻止邱兵团东援;命令中野第九纵队进至郑州东南地区,阻止郑州之敌出援,并从侧后牵制邱兵团。另外,要求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破袭陇海路徐州至民权段,以直接配合野战军作战。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让城”创造战机(2)

 

    6月29日晨,区寿年兵团部和整编75师,新21旅已被包围在龙王店及其附近地区。而且我军已经完成了对75师各旅团的分割,同时也将整编72师包围在铁佛寺一带。阻援部队已完全楔入邱与区两兵团之间,控制着杞县至王崮集一带20公里地段。敌两个兵团已被完全隔绝。   

    当晚,粟裕决定以部分兵力继续包围整编72师,而集中大部主力围歼龙王店之敌。   

    由于铁佛寺距龙王店仅仅几里路,被我突击部队分割包围后,两处联络中断。龙王店的75师的炮弹,越过我分割部队,纷纷落在铁佛寺72师头上,于是他们立即毫不客气地予以回敬。两股敌军彼此全力以赴地对轰了整整一夜。   

    敌军互相以炮火对攻,反而帮助我军炸毁了一些军事目标,减少了我突击部队的伤亡。激战到7月1日上午,我军已将敌整编75师的第6旅及新21旅全部歼灭。   

    敌西线的邱清泉兵团,在我阻援部队节节阻击下,尽管伤亡很大,仍然步步进逼,已于7月1日下午,进至距离区寿年兵团仅仅10公里的过庄、官庄、屈寨、张阁一线。   

    此时,蒋介石急令北援兖州的整编25师,火速回调,与第三快速纵队、交警第二总队组成一个兵团,在黄百韬的指挥下,由东向西增援区兵团,而且也已于7月1日下午到距敌72师的铁佛寺只有10公里的帝丘店地区。   

    邱清泉在电话中对区寿年许愿:“明天看我的弹着点。”   

    黄百韬也在电话中说:“寿年兄,坚持住,我离你只有10公里。”   

    区寿年感激得热泪盈眶:“两位仁兄在我危难之际,如此不弃,解围之后,一定厚报二位。”   

    战斗更加激烈了,炮声一阵紧似一阵。   

    东西两线突来两个兵团对中野第三、第八纵队形成钳击之势,战场情况极为严峻。面对突变的形势,粟裕和张震立即改变作战方案。当晚,华野即以3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歼龙王店之敌区寿年,炮兵首先实施一小时攻击,然后突击队开始爆破突击。   

    邱清泉倾其主力,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对我阻击部队疯狂进攻。敌整编第5军倾巢而出,以明显的优势兵力对我坚守的桃林岗、许岗每日发动三四次进攻。整编83师也用3个团的兵力轮番攻击我官庄阵地。   

    我阻击部队依托阵地,顽强抗击。敌每突破我一个村庄和阵地,我军立即组织反击,同敌人短兵相接,反复冲杀,夺回阵地。   

    与此同时,突击部队也有效地阻止了黄百韬兵团的增援,他们距离72师只有五六公里,就是无法再前进一步。   

    激战到7月2日凌晨,邱清泉与黄百韬毫无进展。邱清泉无法理解,凭他的整编第5军,加上主力83师,竟不能前进半步。   

    他决定亲自到前线去看看,还没来得及走出指挥部,已传来了区寿年抵挡不住,打算钻进坦克车逃命,请求邱清泉接应的呼救声,邱清泉像被雷击中一样,僵呆在那里,一动不动。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整编第5军,付出了1.5万多人伤亡的代价,眼睁睁地望着区寿年兵团灰飞烟灭而无能为力。   

    7月2日晨,龙王店之敌被我全歼。中将兵团司令官区寿年、少将参谋长林曦祥摇着小白旗,爬出被包围的坦克,高叫着:“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就是区寿年。”敌整编第75师少将师长沈澄年也被活捉。   

    歼灭区兵团,粟裕并不满足,他命令第一、第四、第六纵队攻歼黄兵团;第八纵主力与第六纵一个师围歼75师残部;第三、第十纵队合力继续阻击来犯的邱清泉之敌。   

    7月2日晚,各纵不顾伤亡和疲劳,重新投入战斗。   

    突击集团迅速全歼敌75师之16旅的两个团。在黄兵团向我进攻时完成对其合围,战至4日拂晓,黄兵团2个团的主力被歼。   

    7月5日,黄百韬兵团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掩护下,疯狂反扑,激战7个小时,华野给敌大量杀伤,将敌打退。黄昏后,我再次对敌发动攻击,至6日晨,黄百韬又被歼灭一个团,被迫收缩兵力回丘店。   

    与此同时,西线邱兵团在得到刘汝明部的加强后,主力避开阻击集团正面,由右侧向尹店方向迂回并进,东线74师已进至宁陵及其以西地区,张轸兵团、胡琏兵团,被阻于淮阳、商水地区。   

    蒋介石在此时依旧严令:兼程北援,不得有误。   

    胡琏兵团向太康急进。   

    大军压境,作战形势对华野极为不利。粟裕当机立断,下令部队撤出战斗,分别向睢杞以北及鲁西南转移。   

    至此,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结束。继开封战役后,又歼敌5万余人。   

豫东战役后,7月11日,毛泽东、中央军委给华东和中原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发来贺电:“庆祝你们继开封胜利后,在豫东歼灭蒋敌区寿年兵团、黄百韬兵团等部五万人的伟大胜利。”“这一辉煌胜利,正给蒋介石‘肃清中原’的呓语以迎头痛击;同时,也使我军有利地进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年度。当此盛暑,特向同志们致慰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