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问号像妹子:《易经中的管理智慧》之明位立德(4) ---曾仕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13:57
 有时候我去按摩,按摩的人说:“先生,你的骨头有点劳损。”我连话都不回他,心想:活到我这把年纪,骨头不劳损的那是妖怪。因为他说话太直了,所以惹得我不高兴。毕业十年后,同学聚会,一见面就说,才十年,你竟然老成这个样子了。对方心里一定在想:我老你不老?你比我还老!就是因为我们受不了直话,不是我们不想听。所以,中国人见面都说,好久不见,你都没有变。其实说没有变也不对,没有变就表示没长进。

  中国人太敏感,所以我们见了面只好说说天气,打打哈哈,大家客套一番,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搞不清楚对方现在的心情好不好,怎么能随便说话呢?最近有一个人跟我讲:“现在大家有饭吃了,所以我们见面不用再问‘你吃了没有’。”我不认为这是对的。中国人问人家,“你吃了没有”,跟吃饭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在讲正题之前,会先问对方“你吃了吗”,如果对方说“还没有”,那我们就会说,“还没有就算了”。按道理,对方说“还没有”,我们应该说“我请你吃饭”才对,怎么听到对方说“还没有”就算了呢?其实中国人问人家,“你吃了没有”,是在问对方“你现在的情绪好不好”,我想这一点不管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应该注意。

  当一个中国人情绪很好的时候,他是非常讲理的。当一个中国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他是蛮不讲理的。其中的变化幅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跟一个人讲话,要先看看他的心情好不好。见面先问“你吃了吗”,如果他板起个脸,说“哪里像你那么好命”。我们就知道要赶快溜,因为这时候他的心情不好,跟他讲什么都听不进去的。如果他说刚吃完,我们就知道,可以与他进行正式交流。“我就跟你讲两句话,可以吗?”“可以。”但一讲就讲了三个小时。这也是外国人觉得很奇怪的地方:明明说只讲两句话,怎么足足讲了三个小时?可是,如果我们一见面就说有三个小时的话要讲,对方一定说:“我忙死了,实在是没有空。”像这些事情,外国人是弄不清楚的,而且他们非常不以为然:“你们搞什么东西?没有一个人讲真话!”因为我们知道,在中国社会我们永远只能讲妥当话,不可以讲实在话。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应该知道这件事的人,我们不告诉他的话,就得罪了一个人。不应该知道这件事的人,我们告诉了他,就失掉了一个人。孔子对讲话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他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指心易。

  当一个中国人情绪很好的时候,他是非常讲理的。当一个中国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他是蛮不讲理的。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读了《易经》,要按照《易经》的道理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以及公司的管理,这样才有意义。接下来给大家三个建议,只要大家照此执行,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一个,中国人见面先分谁大谁小,我们最不容许的就是没大没小。我们其实根本没有人际关系,因为所谓的人际关系,是要把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才存在的,而中国人是不可能平等的。所以我们没有人际关系,我们讲的是人伦关系——人际关系要加上伦理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是没大没小。

  两个人见面先分大小,那么到底应该是大的先开口,还是小的先开口?答案是情势不利的人先开口。两个人自己衡量谁的情势不利,不利的人就要先开口。比如说我要找你借钱,当然是我先开口。相反地,情势对我们有利,我们又何必先开口呢?我想没有人见到别人进来,就说我知道,你今天是来向我借钱的。

  部属看到领导,要先开口,否则对自己是不利的。领导先开口,他就说,这个是怎么回事?那个怎么搞得乱七八糟?这时候部属才开口解释,这个为什么会这样,那个是因为什么原因,部属讲得越对,领导的脸色越难看。因为部属讲得不对,领导还可以骂他,部属讲得很对,领导就没有面子了。于是领导就会避重就轻:“这些都不要讲,最起码你要把那个问题先给我解决掉。”部属就更倒霉了。会做事的人,一看到领导进来,二话不说,先报告这个是做什么用的,那个是做什么用的。领导一定会说,很好很好。这样就没事了。

  小孩也是这样。小孩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看电视,爸爸一定很火大:“你这样像学生吗?不做作业,只知道看电视!”小孩才讲:“明天放假,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小孩讲得越对,爸爸越没有面子。爸爸就可能“恼羞成怒”:“放假没有作业是不是?把书本拿来,我出三百道题,做完才能睡觉。”脑筋灵光的小孩,一回来就跟爸爸讲:“爸爸,明天放假,老师没留作业,我想做作业都没的可做,你是让我看电视还是让我复习功课?”爸爸说:“看电视,来,我陪你一起看。”同样的状况,不同的处理,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我再强调一遍,我们跟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三样东西,一是领导,二是激励,三是沟通,这些一定要用中国式的。而那些个作业流程、仪器设备、品质标准等管理技术,跟西方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跟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三样东西,一是领导,二是激励,三是沟通,这些一定要用中国式的。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制造的过程要科学化,但是说明书一定要艺术化。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说明书都写得让人家看不懂。我们买东西回来,往往会把说明书丢掉,因为看不懂,没有用。所以,写一份用户看得懂的说明书,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把东西买回去,先把保修书收起来,再把说明书丢掉。而将来要找保修书的时候,又找不到了,因为收得太隐蔽了。像这些应该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不管哪个行业,都应该找一个精通文字的人,切实站在使用者的立场来设计用户看得懂的说明书,不要增加很多专有名词,人为制造沟通的障碍。

  将心比心是最好的办法。员工跟老板讲话之前,先想想怎么讲老板才听得进去;老板跟基层员工讲话之前,也先想想怎么讲员工才能够接受。这绝不是讨好,而是站在效果层面着想,想出对方最能接受的意见。中国人不会讨好任何人。因为我们都知道,讨好所有的人,就讨好不了任何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观感不一样,立场不一样,怎么能讨好?讨好了张三,就得罪了李四;讨好了王五,就得罪了赵六。将心比心是大家面对共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途径,彼此包容,彼此勉励,跟讨好是两码事。

  当总经理的要做这样几件事情。第一,把部门经理集合起来,告诉他们,你们都是有专业的,只有我没有专业,只要谁能做到没有专业,谁就来当总经理。这不是假话,因为总经理用英文讲,叫做general manager。general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一般般。懂财务的,就做财务经理;懂生产的,就做生产经理;懂技术的,就做研发经理;什么都只懂一点点的,就当总经理。当经理的人最怕的就是公司的总经理是本部门调上去的。打个比方说,总经理是财务出身的,那财务经理就死定了。因为总经理就会有一个观念——其他我不懂,我会听别人的;财务,那是一定要听我的。而事实上,就算当过财务经理,就算有相当的素养和专业,一旦升为总经理,也要放手让现任的经理去做主,管不好就唯他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