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抛光机设计:记叙文照应技巧系列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05:54
 

反复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一

莫家泉

  所谓反复式照应,就是指相同或相近的语句,在文章中的反复多次出现,内容上逐层加强,感情上不断加深,情节上依次推进。这种照应的目的,是强调某种内容,加强某种感情,使情节环环扣连,前后相应,加深读者印象,增强表达效果。这种照应,有一定的波浪性和节奏感,一般用在文章的关键段落,节奏明快,前照后应,使读者易于把握文脉。
  反复式照应主要体现在词语或句子上,运用时,可以适当变换有关词语,使照应变化灵活,摇曳多姿,不显得呆板沉闷,但主要词语应该是始终不变的;同时,还要注意,反复的词句要有间断性,不能连用于某一段,应在有关段落的关健地方出现,从而形成反复之势。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式记叙文,文中反复式的语句很多,而且采用的形式不止一种,其中最突出最明显的是出自不同人物之口的赞语和人们对新装有无的心理描写的语句。先看反复式赞语:①“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第12自然段) ②“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第12自然段)③“是的,那真是太美了!”(第17自然段)④“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第20自然段) ⑤“哎呀,真是美极了!(第21自然段)⑥“哎呀,真是美极了!(第22自然段) ⑦“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第28自然段) ⑧“真是漂亮!……是多么美丽!”(第32自然段)这8 个赞美新装的语句,分别用在7个自然段,其共同之点,都是出自大臣之口,都是赞“美”内容;在形式上既有完全相同的句子,如②④⑦句和⑤⑥句,又有同中含异的句子,如①③⑧句。这样,不仅将那些阿谀奉迎的大臣们的虚伪本质暴露无遗,而且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上钩下连,前呼后应,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再看对新装有无的评价之类的反复式语句:①“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第8自然段)②“我什么也没有看见!”(第21自然段)③“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第25然段)④“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第33自然段)⑤“他并没穿什么衣服!”(第35自然段)⑥“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第36自然段)这6个语句, 与上面8个赞美式语句内容正好相反,但形式上同样构成了反复,前三句相近,后三句相似,随着情节的发展,越向后关联越紧,强调越厉害,这就突出了新装的虚无,具有鲜明的揭露意义,照应十分严密。
  运用反复式照应,要注意两点:一是完全重复的语句要尽量少用,主要运用那些内容和句式相同或相近而词语略有变化的句子,这样既可以达到反复式照应的目的,又活泼多姿。二是要用在关健地方,即内容或感情的转换之处,因为这些地方读者易于把握,也符合写作的实际情况。

对比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二

  对比式照应,就是在内容上形成对比,在形式上形成照应,对比式照应的顺序,可以先反后正,也可发先正后反。但文中第一次对比的正反先后顺序要制约后面的顺序。如第一次对比是正在前,反在后,后面的对比也应该这样安排,才能形成严密的正反照应关系。
  对比式照应的主要作用是: 一、通过对比,来表达人物的某种感情,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二、通过对比,使内容更加深刻,更加丰富充实;三、通过对比,使文章前后呼应,勾连紧凑;四、通过对比,推动情节发展,交代故事始末,形成文章完整的脉络。
  《变色龙》是一篇短篇小说,文中对比式照应就运用得非常好。它的对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狗的主人”说法变化的对比,二是主角态度变化的对比。
  先看“狗的主人”,一会儿不知道是“谁家的狗”,一会儿是“将军家的狗”,一会儿“不是将军家的狗”,一会儿“就是将军家的狗”,一会儿又“不是将军家的狗”,一会儿是“将军哥哥家的狗”,对狗的主人,说法不一,反来复去,变化无常,既造成悬念,又构成对比式照应。
  再看主角的态度,要么是“野畜生”,是“疯狗”,是“下贱胚子”,要么是“野狗”,“不中看”,“不好”,不是“什么玩意”,因而要“弄死它”,贬斥之词,应有尽有;要么是“名贵”的狗,“纯种”的狗,“温情”的狗,“不赖”,“怪伶俐”,褒赞之词,无以复加。这样,一会儿贬狗,一会儿赞狗,多次变化,翻云覆雨,令人啼笑皆非。
  这两组对比,前者是物的对比,后者是态度对比,在文中共占去了20个段落,即从第8 段到27段(全文共29段),可以说,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两组对比构成的,它们因果关联,彼比相照,不仅形成了前后呼应的严谨结构,而且生动地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一变色龙的典型形象,揭示了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卑劣本质,有极强的讽刺力量。
  对比式照应在记叙文中运用频率很高,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对比的干枝上,要有丰富的枝叶,即围绕对比的内容要具体生动,不能仅是对比的一两句话,显得干巴巴的。二是对比的线索要前后一致,要集中明确,不能旁逸斜出。如前面是狗这一“物”的对比,后面就不能写“事”的对比;再如前面是对狗的态度的对比,后面就不能写对狗的评价的对比。

首尾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三

  首尾式照应,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又再次出现,从而构成首尾呼应的关系,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整体。首尾式照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它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强化主题意义,加深读者印象,提高表达效果。二是在结构上,它可以增强文章的完整性和回环美。
  首尾式照应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运用倒叙方法的记叙文,必然是首尾照应,这种情况最多,也最典型。例如《记一辆纺车》,它运用了倒叙的方法,首尾照应很严密。请看首尾两段的有关内容:
  首段:“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尾段:“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
  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感情上、修辞上、时间上、地点上、表达方式上等方面,几乎都是相同的,前者放在开头,领起全篇,造成悬念,揭示主旨,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后者放在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中心,回扣文首。这样,既强调了作者与纺车的密切关系,又深化了纺车的不平凡意义,使文章形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整体。
  二是运用顺叙方法的记叙文,也有首尾照应的,但没有运用倒叙方法记叙文的照应那么周密,那么严整,运用的频率也不高,难度却较大,但如果运用得好,会产生别出心裁的效果,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用顺叙方法写成的记叙文,其中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
  先看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再看结尾:“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两段文字的照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照应,即“散步”;二是人物的照应,即“我” 母亲、妻子、儿子等祖孙三代四个人。而且,照应的顺序很有讲究,开头是“散步”总概,结尾是具体的“散步”;开头由“我”到“母亲”到“妻子”到“儿子”,结尾依然是这样的安排顺序。这样照应,既有序,又有物,既合理,又严密。
  首尾式照应是使文章完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运用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照应的语句要有所变化,不能简单重复,否则显得呆板;二是开头和结尾的文字,要有明显的适应性,开头只能作开头,结尾只能做结尾,不能互换而用。

题文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四

  题文式照应,就是正中文的词语与题目中的词语相同或相近,从而构成照应关系,实际上就是点题。题文中照应的显著特点,是扣题紧凑,关照严密,题能辖文,文不离题,可以避免走题旁逸,加深读者印象,有力地表达文章的主题。
  题文式照应最常见的是题目与文首文尾的照应 。文章的开头要点明题目,文章的结尾要总结全文,也往往要点明题目。这两处点题照应,是写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开头与结尾点题照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完整出现,有时单独列句,有时嵌于句中;二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零散出现,或在开头或在结尾出现题目中的若干关键词语,以达到点题照应的目的。例如《驿路梨花》,文章照应题目,主要是结尾一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落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的重心是引出诗句,诗句中的前四个字就是本文的题目。可见,这篇文章是以引用为题,结尾点明了题目,从而紧扣了文题,强调了主题,韵味无穷,给人留下了不尽的遐想和深刻的印象。
  题文式照应不仅开头结尾与题目相照应,而且也有正文处处都与题目相照应的,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增色很多,运用时,每写一段,每写一处,都要随时想到题目,能与题目挂联的,尽量用题目中的词语表达。例如《榆钱饭》这篇记叙文,就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文章共32自然段,几乎段段可见题目的影子,不少段落直接点题,有时点“榆”(5次),有时点“饭”(4次),有时点“榆钱”(15次),有时点“榆钱饭”“(10次),总共点题达34次之多。这样,处处见题,时时点题,多角度照应,扣题严密,文章也结构严谨,生动活泼,很有感染力。
  题文式照应,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简单重复,要多角度多方面地点题,也就是说,完整地点题要少,零散地灵活地点题要多,以增加记叙文照应的生动性。二是点题照应要恰到好处,以达到画龙点睛、突出文章中心的目的。

因果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五

  因果式照应,就是所记叙的内容前后有因果关系。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具有完整性,即因和果的文字,尤其是“因”,交代得比较详细,一两句话不能解决问题,就用整段乃至几段文字去完成。二是具有重点性,即因与果两方面的文字不能平分秋色,要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因”是主要的,要详细记叙,而“果”是次要的,笔墨不宜多,常以交代性为主要特征。
  因果式照应是十分严密的。运用中,它有两种情形:
  一是先果后因,即先交代事情的结果,然后再一步一步说明原因,形成照应,这种照应,先设悬念,后释悬念,具有倒装的特点。例如《看戏》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文章先说结果:“古树是静静的”,叶子同样是“静静的”,整个剧场“同样是静静的”,天气闷热,人挤的很满,“简直是一个人海”,这么多人,为什么这么“静”呢?原来,这里有一场演出,人民艺术家梅兰芳将要来这里表演;然后具体记叙梅兰芳的出场、演技、形象等。这是第一次因果式照应,以因为主,写了两大段,以果为次,仅用了两小段。第一次“狂暴的掌声“之后,接着又先交代“果”:“观众向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又静了下来,静得出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观众“看得入了神”,然后写戏达到了顶点,记叙的高潮也达到了顶点,原因的交代十分清楚细致。这是第二次困果式照应,仍以因为主,用了一大段,以果为次,仅写了一句话。可见,这种因果式照应抓住了重点,关照严密,有明显悬念,可增加阅读情趣,增强表达效果。
  二是先因后果,即按人们正常的逻辑思维顺序,顺向成文,从因到果,自然发展。但同样以因为主,以果为次。例如《老山界》这篇记叙文,就是先写翻越老山界的原因和经过,包括瑶家歇脚,山腰露宿,到达山顶等。然后交代结果:“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给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这个结果,主要是体现在 “完成了”、 “克服了”、“战胜了”三个动词上,既是前文原因过程的自然归结,又是本文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还点明了题目。这种照应,紧凑和谐,使读者易于把握文脉。
  因果式照应主要是从内容上来考虑的,其难度,显然要比语句式照应大一些,运用时,要重点在“因”上多下功夫。原因的交代和叙述属于铺垫性文字,要写得充分实在,合乎情理,还要自然,有了这个前提和基础,结果的交代才有依据,才令人可信,才有力度。

伏笔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六

  伏笔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为后面设下埋伏的内容。这种照应,有的体现在事物上,有的体现在线索上,有的体现在情节上,用得比较多的是后者。伏笔式照应讲究的是“伏”,“伏”的内容设计要服从全文的主要情节,不能旁逸。同时,后文要有对前文“伏”的内容的说明,使“伏”的内容有个圆满的交代,从而形式前伏后应的密切关系,使文章结构严谨。
  伏笔式照应既有单一性的,又有多样性的,前者按一条线索设置伏笔,单线发展,这种照应,比较简单,读者容易掌握.后者多方面地设置伏笔,也多方面交代结局,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 ,读者不易把握,但用得好,可以增加文章的结构美。例如,《挺进报》就运用了这种多样性的伏笔照应。文章开头提到陈然:“决心学写仿宋字”,狱中党组织又指示陈然“心须坚持写仿宋字”,这两处都是伏笔,后来,特务们核对许晓轩的笔迹,得出“笔迹相同”的结论,这是对前面两处伏笔的交代,照应十分严密。如果前面没有那两处伏笔,这个结论就很难作出,如果硬写上这个结论,就显得突兀了,这是第一组伏笔式照应。又如,陈然被捕前,小心的把扫帚挂在窗外钉子上,这是为什么呢?后面有照应:市委的同志来了,看到扫帚就立即转身走了,守候在屋里的特务们只能枉费心机,这是第二组伏笔式照应。再如,前面写党组织批评陈然写了报头,陈然接爱了批评,黄显声的报纸每天按时退回,铅笔等工具也都保藏得很好,后面写敌人搜查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前后也照应起来,这是第三组伏笔式照应。再如,前面写纸条上的消息来源是黄显声的报纸,后面写许晓轩回答消息来自于管理室的报纸,结果,搬来报纸,果然找到了那条消息,这是第四组伏笔式照应。出自于不同的段落,有事有人也有物,多角度设计,多方面照应,前有伏笔,后有交代,细针密线,关联紧凑,使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结构很美。
  伏笔式照应的关键,是要设计好“伏”。这种“伏”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两次乃至多次,但交代只有一次。因而待第一次“伏”设计好后,就在考虑怎么把这次“伏”的内容向前发展,在何处结束这次“伏”,不一定在文章结尾收束。对前面设计的“伏”,后面一定要有其结果的交代,千万不能遗忘和疏漏。

总结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七

  总结式照应,就是在文章有关段落的前面或后面,对上面或下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或领起,这种总结总领式的语句或段落,至少出现两次,而且句式或段落的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从而形成前后照应的关系,使文章浑然一体。
  总结式照应既在内容上归束上文,领起下文,又在结构上勾连前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有的从内容上,逐层引向深入,有的从感情上,依次推向高潮。它在内容上以总结总领为主,在结构上以照应为主。例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全文共9个自然节,总结式照应主要体现在第4、第6两节。第4节:“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节:“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两段文字,前者总结是第3节内容,后者总结第5节内容,它们都是一名话,都是独立成段,二者不仅内容相同,都是说白杨树的不平凡,都是说白杨树的评赞,而且句式也都是相同的,都是二重转折复句,都是判断句加否定句,实际上,只有两个词之差,其余所用的文字也都是相同的。这样总结,就构成了明显的照应关系,使文章前后相联,彼此关照,避免了松散和拖沓,强调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意义,总结很有深度和力度。
  总结式照应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语句在文中多次出现,如果出现在开头,则起领起作用,如果出现在中间或结尾,则起总结作用。这种照应阶段性不明显,但更自由灵活。《钓胜于鱼》这篇以记叙文为主的哲理散文,就采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体现文章主题的语句是“我是为钓,不是为鱼”,这个句子在文中完整地出现有两次,一次是在第6节,二次是在第18节,除此而外还有与之相近的句子,如第10节:“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如第17节:“不是为鱼的钓者”等。这些语句,有的用于段落的开头,有的用于段落的结尾,概括领起,总结归纳,前照后应,十分和谐紧凑。
  总结式照应有明显的阶段性,阶段的体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并列式,像《白杨礼赞》;二是递进式,如《钓胜于鱼》。运用时,要注意文章的发展顺序,是并列式还是递进式。如果是前者,总结的语句可以相同:如果是后者,总结的语句就要稍有变化,要符合递进的内容特点,还有,总结的语句宜简不宜详,以概括为主,表达上一般是议论或抒情。

设悬式照应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八

  设悬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然后将这个悬念不断推进,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释除悬念,抖开包袱,令人恍然大悟。这些悬念的文字和情节,上挂下连,前照后应,形成了很严密的照应关系。
  设悬式照应的显著效果,就是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流连忘返的思想情趣,因为它既是情节的延伸发展,又是结构的前后关联。设悬式照应主要是从情节上考虑的,因而它与情节的发展、线索的延伸、顺序的牵引几乎是同步的,一致的,有时甚至是合体的。
  例如《枣核》,这篇记叙文以“枣核”为题,也以“枣核”为设悬之物。文章一开头就设置悬念:访美之前,接到一位同窗的航空信,要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而且是“再三托付”,这是为什么昵?“我”感到“很蹊跷”,悬念由此产生。“我”一下车,他就殷切地问枣核“带来了吗“,显得很急切,“我”给他后,他“托在掌心”,显得很贵重,但没说明原因,情节又向前推进一步,环扣又紧了一次,照应又严密了一层。当“我”问他要枣核的用途时,他却很神秘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情节又近了一层,环扣又紧了一步。然后,他又向“我”介绍他的住房,介绍他的家庭,介绍他的花园栽种和布局,指指点点,让“我”参观,就是不提“枣核”。这几段,未明写枣核,实际上是侧面写枣核,在暗写枣核,是侧面照应,是内容和情节的照应。在悬念多次设置的基础上,主人公才最后交代要同窗带枣核的原因,释除了悬念:“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所以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原来是这样的,是他热爱祖国思恋故乡的集中表现。最后,用了四段文字,记叙了他在外国对祖国和故乡依恋的情景和举动,照应悬念,使悬念的内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和深化。
  用作设悬的对象很多,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可以是人,还可以是某句话,某个动作,某个形象特征,某个细节等。设悬式照应往往要涉及文章的全篇,在运用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掌握设悬的节奏,越向后发展,悬念就越紧,不能有松散累赘之感。二是设悬要巧妙新颖,“巧”在悬念产生后不能一览无余,看了开头便知结尾,“新”在悬念一出就能扣住人,不能给人用过之感。三是悬念之处的语句要与开头设悬的语句大同小异,以达到照应的目的,加深读者印象。

分合式照应法

——照应技巧之九

  分合照应,就是在行文之中,通过分与合互相关联而形成的一种照应方法。“分”在文中表现为并列性的内容,并列内容的标志是可以互换而不影响结构的完整和内容的完备。如写笔,先写钢笔,后写铅笔,或者反之,都无不可。“合”在文章中表现为总体性的内容,是对“分”的内容的总领或总收。就分合位置来看,“合”的内容多用于开头、结尾,“分”的内容几乎都出现在文章的中部,是主体部分,是内容中最具体的文字。
  分合照应的特点,一是规律性强,不管怎样行文,照应的形式就那么几种,虽也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二是依附性强,这种技巧,一般依附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只要是分合式的文章,必然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它是为内容和结构服务的。三是严整性强,这种技巧,照应比较严密,结构比较严整,承转圆合,规范简明,读者易于把握要点。
  分合照应法中“合”的部分均为概括叙述、总体说明、领起论述的文字;“分”的部分都是具体叙述、详细说明、分项论证的内容。“分”的内容要在“合”中提到,这样才能构成分合式照应。例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记叙文,以写人为主,照应的形式是“合—分—合”。文章共10个自然节,第一二节是概括介绍,为“合”的文字,体现的语句是“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有哪些客人来呢?体现“分”的句子有:“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第三节):“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第五节);“接着来的是左拉”(第七节)。可见,每两节写一个人,又形成“分”的并列性的内容,照应的语句也都在段首,显得十分明确。最后,九十两节仍然是“合”:“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陆续走了”。以此总收全文,既照应了中间六段的“分”,又照应了开头两段的“合”。使文章分合有致,照应十分严密。
  运用分合照应法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抓大忘小,就是在全文大分合照应的过程中,还要兼顾有的段落里小分合的照应。二是在分合照应时,要防止重合交叉现象,特别是内容上,“分”的内容一定要是“合”中的一部分,而且“分”的几个方面也要处于同一层次。

细节式照应

——照应技巧之十

  细节照应,就是通过对事物细枝末节和多次描写而形成的照应,以此来表达感情、寄托思想、表现个性,是一种生命力强、效果上乘、给人们印象深刻的照应方法。细节照应的文字,一般比较简洁;照应的位置,可以遍及各个段落,开遍收束,承转圆合,均无不可,十分自由。
  细节照应的特点,一是真实性强,细节照应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内容进行提炼强化的结果,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可信的,实实在在的。二是生命力强,这种照应对读者产生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即使是一景一物、一招一势,也会给人永久难忘的印象,因为它特征鲜明,描写细致,贴近生活,耐人寻味。三是运用频率不高,因为它与细节描写不同,具有成套配搭的特点,难以频繁运用,有时一两套就足够了。
细节照应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动作细节,形象细节,景物细节,语言细节,物件细节,服饰细节,情节细节等,现就其中的两种稍加阐释,可见一斑。
  一是动作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节性动作的描写,来构成照应关系。动作细节的位置,宜间开一段距离;动作细节的类别,可以是同一动作的重复,也可以是有一定因果、顺承等连贯性动作的展示,还可以是有较强对比性动作的环扣。这种照应运用频率最多,因而在细节照应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已》中: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这句话先后出自小说第四段和十段,是动作细节描写,前者体现在一个“排”字上,后者体现在一个“摸”字上,这两个动作细节,就形成了对比性的照应关系,显示了孔乙已命运发展的脉络。
  二是物件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对某个物件的细致描写和客观展示,来构成照应关系,物体多以小而平凡的东西为主,主要对人物起衬托作用。例如,苏联作家苏西蒙洛夫的《蜡烛》,就采用了这种细节照应。照应的位置是小说的后半部分,照应的物件是老妇人45年前结婚用的一双喜烛,而现在她把蜡烛插到了烈士的坟头上,作者对蜡烛就进行了多次描写,反复纷呈,形成细节照应,从而有力的表达了老妇人对烈士的悼念之情。
  运用细节照应法在注意两点:一是细节照应必须真实,至少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因为虚假的细节会损害人物的形象,损害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二是细节照应要融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既显得非常突出,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细节的照应,才是成功的。

时间式照应

——照应技巧之十一

  时间照应,就是在行文过程中,通过时间的前后关照,形成呼应,既显示行文顺序,又构成严密的联系,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照应方法。时间照应的形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直接用时间词语,出现的位置,一般在段落的开头,用词比较自由随便,不那么固定,从而形成照应。二是以某件事情为中心,以这件事情的发展显示出时间照应的特点来,如“劳动前”、“吃饭后”等,这种照应,运用的频率一般不高,阶段性比较明显,与情节的推进相一致。
  时间照应法的基本特点,一是顺序清楚,脉络分明,读者易于把握,也能把事情写得一目了然。二是运用方便自由,位置可以变化多姿,只在把时间交代清楚,放在字里行间的关键位置,尤其是过渡之处,一脉贯通就行了。三是有明显的目的性,照应的意图,要么显示出事情的发展先后,要么标志着人物命运的脉络,要么表现事物或事理的变化进程,也就是说,这种照应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时间照应法可以适用于任何体裁。
  记叙文的时间照应,重在通过时间的推进,来叙述情节,推进发展,时间先后与行文顺序基本同步,通过时间词语的多次运用,前后照应,显示出文脉的起伏和变化。例如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就采用了这种时间照应的方法。从“1887年3月3日”开始到“一两天过后,”这11个时间词语,都是用于段首,既显示出发展顺序和层次变化,又形成前后照应的严密格局。
  说明文的时间照应,侧重于介绍事物或事理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照应,与上面所说记叙文的照应特点、标志基本相同,但目的不同。说明中的这种时间照应,主要是为了记述事物或事理的发展变化,强调的是客观性和科学性,增强说明效果和真实感,给人以清晰的印象,为传知服务。例如,朱长超先生的《月亮上的足迹》一文,从开始的1969年7月到1969年9月16日。用了11个时间词语,既有用于段首的,也有用于段中段末的,大多为十分具体的时间。通过它们的多次运用,反复嵌入,清晰而客观地展示了登月的全过程,又形成了前后照应的严密关系。
  运用这种时间照应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词语不能运用得过多过碎,因为时间词语是为内容服务的,当用则用,绝不能滥用。二是切忌流水账式地运用时间,昨天怎样,今天怎样,上午如何,下午如何,毫无变化,呆板沉闷,如果名词副词兼用,大小时间词语配搭,不同位置介入,就变化开了。

前后式照应

——照应技巧之十二

  前后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和后面,用上若干相同或相近的词句,从而形成一种关照的形式,使文章前后相联,上下牵挂,这是一种常用的照应方法。
前后照应法的基本特点,一是具有缝合性,它的主要用武之地,是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而且是不止一次地照应,这样,就把文章的有关段落连接起来,把有关层次缝合得严密而紧凑。二是具有多样性,无论何种文体、表达何种内容,用作照应的对象很多,选择的余地很大,  位置也不固定,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活泼。
  前后照应法的具体运用,就其频率来看,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低频率的照应。就是前后照应的次数较少,最少只用了一次照应。这种照应,往往是句子,最好与标题有关,最好是单独成段,这样比较醒目,比较鲜明,易于读者把握。如果隐于文段之中,照应的频率本来就少,往往起不到照应的效果。例如,星新一先生的科幻小说《喂——出来》,就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文章的标题是“喂——出来”,第16段引用了一个年轻人对洞里大叫“喂——出来”,倒数第4段引用了一位工人突然听到了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喂——出来”。这就是用了一个频率的前后照应,语言单位是句子,都是单独成段的,既形成前呼后应之势,又点明了标题,照应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高频率的照应。就是前后照应的次数甚多,随处可见,但又没有重复累赘之感,灵活多变,清新自然,环环紧扣,照应优势最为显著。例如,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就采用了为种照应方法。照应的载体是一个“丑”字,先后有:“小鸭是那么丑陋”、“自已长得那么丑陋”、“你这个丑妖怪”、“你真是丑得厉害”、“你丑得可爱”、“你是那么丑”,等等,全文类似这样的语句有十多句,上下牵挂,前后照应的特点显得非常充分,从而增加了文章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运用前后照应法要注意一点,就是在选定照应的词句时,要适当考虑一下题目,与人物特点和中心思想联系起来,最好是用上标题中的关键词语,这样,既有利于点题和揭示题旨,又方便省力,照应效果定然会高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