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卵石上有蜡:《羌村三首》中见杜诗人物心理描写之细腻深刻 - 中华国学网 |国学|国学网|全球华人的国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04:08

《羌村三首》中见杜诗人物心理描写之细腻深刻

发布: 2010-4-10 00:19 |  作者: 肖旭 |   来源: 中国文学网 |  查看: 186次

摘要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真诚关注,对人民苦难的深厚同情,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峰。特别在语言的运用上,精雕细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杜诗的艺术风格博大、精深、沉郁、浑厚,前人概括为“沉郁顿挫”四个字。

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一家也在逃难的难民行列之中,后来他将家安顿在鹿州羌村,便只身北上到灵武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可在半路上被叛军捉住,送到长安。后来诗人冒着生命危险逃到了肃宗临时驻地凤翔,穿着麻鞋,露着肩肘见了皇上,授为左拾遗。长安收复后,杜甫随肃宗回到京城。但不久又得罪了皇上,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便永远离开了长安。在这乱离的三年左右时间,杜甫眼见国家残破,人民受难,自己颠沛流离,写下一系列不朽的动人诗篇,其中有著名的《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这里选的《羌村三首》,就是杜甫任左拾遗时,因直言敢谏被皇上放回鄜州羌村探亲时写的,实际上他已被罢了官。这时杜甫已有十多个月没和家里通音信了,由于兵荒马乱,情况不明,传说纷纭,所以杜甫当时的心情是十焦虑的。这就是该诗的写作背景。

先看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乱世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觑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这首诗是写杜甫刚回到家时悲喜交集的情景。该诗可分为两段:从“峥嵘赤云西”到“归客千里至”四句为第一段。这里诗人真实地描绘了农村傍晚的景象,这是诗人从远方赶来,到家门时所见到的真实情景:那鲜红即将落山的太阳,那—片火红高峻像山峰一样的彩云,那从云缝射向大地强有力的光线,确实是一幅壮丽而动人的景象。就在这壮阔的景象之下,出现了一个村庄,一个院落,一个破旧的柴门,一位千里迢迢赶来的诗人。他站在门前听那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禁不住喘了一口粗气说:“总算是到家了!”这景象中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我认为,由于当时诗人处境和心情的复杂,因而渗透在写景中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不一定非把它说得十分明确、肯切;非说这景致有意地表现了某种感情,或悲或喜。可以这样说,其中既有严峻,也有壮丽;既有喜悦,也有忧愁;既有烦乱,也有清新;既有旅途的劳顿,也有到家的轻松;既可以说是叹了一口气,也可以说是松了一口气。总之,是自然地渗透着一种悲喜相杂,百感交集的复杂感情。第二段从“妻孥怪我在”到“相对如梦寐”共八句,写诗人乍见家人、邻里时的悲喜交集之状。“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这是说杜甫刚跨进家门时的情景。妻孥:本指妻子、儿女、这里偏指妻子。这是说诗人的妻子打开门突然见到的是自己的丈夫回来了,根本没有想到他还活着,所以感到“怪”。这个“怪”字用得好,把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下的特定心理一下子表现出来了。“惊定还拭泪”是继妻子“怪我在”而来的表情动作,内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感情波动。妻子看到丈夫还能活着回来,起初是发愣、吃惊,过一会儿确实意识到丈夫平安地回来了,于是心情就定下来了。惊定以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久无音讯的丈夫能活着回来这是应当欢喜的。但想到丈夫九死一生,受尽干辛万苦,自己和孩子在家中一直担惊受怕,提心吊胆,又怎能不令人心酸呢?因此悲喜交集在一起而禁不住流下了难以擦干的眼泪。这两句写得很具体、生动、形象,把妻子见到九死一生突然归来的丈夫时的心情,准确而鲜明地表现出来了。我们理解这两句诗时要抓住“怪”、“惊”、“拭”三个字。“怪我在”是一种寻常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由到处兵荒马乱,家破人亡,长期听不到亲人音讯、长期担惊受怕的特定环境造成的。我们透过这特定的心理状态,看到了那个乱离的时代在人们心灵上烙下的创伤。“惊定”是从一个不自觉的、突然受掠又逐渐到有意识的安定下来的过程。其“惊”是“怪我在”的必然神态反映。“惊定”是确认丈夫已活着回来后心理的自我安定。“拭泪”是惊定后的心理必然反映,是一种现实与回忆交织着的复杂心理活动,是痛定思痛心理的外部动作表现。从“怪”到“惊”再从“惊”到“定”,又从“定”到“拭泪”,这是一个完整的感情波动过程,一个完整的异常心理变化过程。能够如此准确鲜明而真切地抓住这种特定情境下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并使人能从这里透视出一定的时代特征,真不愧为写情、抒情的能手。“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是紧接前两句而来的,好像是在解释造成上述特定心理的社会原因,又好像是诗人觉得意犹未尽,再补上两句以深化和扩展。“生”是偶然的,感叹自己遭遇之惨,痛苦之深。“遂”是如愿以偿,别的不敢想,能够活着回来就已谢天谢地了。这里有庆幸,有感叹,更有伤痛、心酸和余恨,读后不禁使人潸然泪下。这两句概括了诗人一年来的遭遇,浸透了对动乱社会的愤慨,从而把前两句所隐含的社会内容大大扩展深化了一步,它对全诗的具体场景起了升华和统贯作用。这两句看似平常,实际上是全诗的主脑。“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觑欷。”为什么满墙头?因为北方农村墙头比较低矮,人站在墙外探头就可望见院里。那为什么不进家呢?这是由于诗人刚到家,正在与家人见面,邻人不应当在此时进去打扰,这是北方农村自然形成的一种有礼貌的习俗。“觑欷”本义是感叹发出的声音,这里实指硬咽、抽泣。从感叹到哽咽感情推进一步,“感叹亦觑欷”就是先感叹后抽泣,感叹而又抽泣。请注意,上句写妻子“拭泪”,这句写邻人“觑欷”、抽泣,这都不是放声啼哭,写得很有分寸。诗人回来毕竟是值得高兴的事,尽管其中渗透着无限辛酸,也不能放声大哭,只能是悲喜交集的哭泣,眼泪擦了流,流了擦,尽量控制着不让它出声。这两句构成一个扩大了的画面,即诗人远道而归,左邻右舍闻声而来,院内是亲人相对流泪,感动了邻人;院外是一声声感叹觑欷。院内、院外大家都很少说话,静静地,只听到那周围叹息声、抽泣声。按理说诗人归来邻人应为之高兴、庆贺,但他们几乎都作了异乎寻常的反映。这又是为什么?黑格尔说:“感动是感情的共鸣”。邻人的感叹抽泣不只是对杜甫的同情,更重要的是触景生情,引起广泛的共鸣。在那乱离年代谁家没有不幸和痛苦!正是这个广泛的痛苦,才造成了这样一个异乎寻常的动人场面。这两句看来只带有一幅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小景,但却是诗人有意把镜头由院内扩大到院外,把意境扩大到全村,甚至全国,从而使所反映的问题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这叫做借题生发,借风生浪,收到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这是说诗人夫妻团聚,有多少苦衷说也说不完。夜已很深了,但他们还在秉烛相对,一支蜡烛不够,再换上第二支。夜深人静灯影憧憧,夫妻相对百感交集,时觉是真,时疑是假,真真假假,恍恍惚惚,如在梦中。深夜、烛影,给这境界蒙上一层像梦一样的氛围,刚好与内容谐调一致。这两句又是个小小镜头,展现了一幅意境深邃,耐人寻味的画面。一个“更”字显示了夫妻相看时间之长,一个“梦”字显现了当时夫妻二人的心境。为什么相对那么长时间还会觉得如在梦中?因为乱世的遭遇在他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太深了,是不能一下就愈合、平复的。

夫妻临案相对这是事实,但那掠魂未定的心却时时泛起疑虑,是“真的”全家人都活着团聚了吗?这一画面,这一悲惨的情境,逼真地、入木三分地再现了诗人长期飘荡而又偶然生还、意外相逢的独特心境,而这独特心境的造成,则是乱世和飘荡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全诗虽然叙写的是个人遭遇的一个小片断,但反映的却是广阔的社会现实,具有很深刻的社会内容。像杜甫其他写乱离的诗篇一样,这首诗也表现出深广的社会性和人民性。这首诗是三首中写得最好的一首,我们要透切地理解它,可以抓住一个纲、一个核心、三个特写镜头:

“世乱遭飘荡”是时代的特点,这是纲。其中描写的一切情境都是乱世的产物,全诗都笼罩着乱世的阴影。乱世是造成这异常情境的原因,也是诗人透过这些具体情境所反映的现实。这个“纲”是对全诗的概括、升华,把一时一事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从而扩大深化了诗的主题。

全诗抓住了乱世所造成的人们的一个普遍的异常心理,即“生还偶然遂”,“妻孥怪我在”,这是核心。在外飘泊的人能够活着回来那是天大的侥幸,这是一种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才能形成的一种不正常的特定心理。诗人写自己刚到家时的情景,如果按照一般的构思,写家乡的荒凉,房屋的破旧,妻孥的穿戴、瘦弱、痛苦等等。那就会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但杜甫没有这样做,他把一般性的描写都舍弃了,而是着眼于人们的心理变化,着眼于战乱,着眼于痛苦在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印迹。这些印迹、创伤,反映在心理上就是把人活着看作是“怪事”,是“偶然”的事,“梦寐”的事。这种异常心理的产生,更能使人体会到社会灾难的深重。只有身遭磨难,亲自领略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写得出。可以说这是这首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三个特写镜头是:“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的场面;“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觑欷”的场面;“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场面。这是三个可见的景,有情态、有动作、有气氛,使全诗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乱世上,在异常的心理状态中所形成的三个异常的场面:如亲眼见到自己盼望已久的丈夫归来,不是喜笑颜开,而是又“怪”、又“惊”、又“拭泪”,竟然惊怪他还活着;邻人见诗人回家来了,不是恭贺道喜,而是和诗人一起感叹、抽泣;夜深了夫妻相对,不是心花怒放,而是默默相对,怀疑这一切都是在做梦。这些都是心理刻画,是异常的心理反映。我们只有透过情态、动作的描写,攫取其中的心理描写,才能真正理解这几个特写镜头的深邃内容。这三个场面都是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的,具有鲜明而深刻的艺术境界。总之,乱世的时代特点,造成了“生还偶然遂”普遍而异常的心理现象,而这异常的心理现象又造成了这三个异常现实的场面。反过来,通过这异常的场面解释了一个共同的异常的时代心理,而这异常时代的心理背后,却是那令人痛恨的深重灾难的社会现实。这就是该诗的内在脉络。

 其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剪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这首诗是写诗人回家后的种种自我感受。“晚岁”二句是总写一笔,统领全篇。按理说,乱离中能够回来并全家团圆,应当是很高兴的事,但杜甫却是“少欢趣”,这又是异常的现象。为什么会少欢趣呢?因为“迫偷生”所致。这“迫”字中包含着许多痛心之事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战乱不停,朝廷分裂,栋梁之臣不荐,矛盾重重,一时见不到光明。这“偷生”中更包含着忧国忧民,无能为力的沉重感情。正是这一切搅挠着诗人的心,使他深深沉浸在忧国忧民之中而无法摆脱。所以即使人到了家中,面对着娇儿、贤妻也难以唤起欢趣来。“娇儿”二句,是说怕我重新离开他们而出走。小儿子不离膝,老缠着爸爸,让他抱,就是不让他再走,“畏我复却去”的心理不仅孩子有,应当包括孩子妈妈在内。杜甫因公务在身不能久居,当然还要走的。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再走了什么时候能回来,还能回来吗?全家人都担着这份心。所以即使是夫妻之欢、天伦之乐,也欢不起来,乐不起来,一切都被生离死别的忧虑压得透不过气来,这也是乱世造成的。这种担惊受怕的心理正是造成“还家少欢趣”的一个方面。“忆昔好追凉”四句,是想起去年夏天回家来常常绕着池边树去追着乘凉,所以这次回来又去绕池边树。因这次回家是秋天,所以绕树时就听到了秋风呼呼摇树之声,于是自然接上了“萧萧北风劲”。不过同是绕树,但两次心境是不同的,去年是追凉,今年不存在追凉的问题。那为什么还要绕树呢?显然是因为心中有事,坐卧不宁。这心中事虽没直说,我们却可以透过“煎百虑”,看到他为国事、民事、家事、个人之事而煎熬着。我们联系杜甫的处境和他的思想,是可以想到的。安史之乱、唐王朝衰败、人民灾难深重,是杜甫受煎熬的主要原因;而与他个人遭遇相联系的,是他在离开羌村的近一年里,投奔肃宗,亲眼看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无能和分崩离析,杜甫本人也在这矛盾中受到牵连打击,差一点被杀头。这一切使他感到唐王朝一蹶不振,对国家和个人前途都感到失望。以上四句诗是这首诗的中心,它集中表现了杜甫回到家中极其复杂而又痛苦的心情。这正是他“还家少欢趣”的原因和表现,也表现了杜甫心情的极度痛苦。一个人在心情极度痛苦、极度紧张的时候,往往不自觉的要找一个“防空洞”,也不外古人的老法子—一喝酒。于是他就想到“赖知禾黍收”四句。这四句是写诗人在极度痛苦时的一种自我宽慰心理。杜甫农历八月回到羌村,那时秋庄稼刚开始收,但诗人已想到酒已酿好了,已喝得足足的了。这是极度痛苦而生发出来的心理联想。不过这种自我宽解的方式,仍旧是借酒浇愁,想的虽好,其结果只能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总之,这第二首诗是写诗人回家后的心情,而这心情是复杂、痛苦的。这心情的披露,集中体现了诗人强烈而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个人遭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仍然那样顾念着国家和人民,这正是杜甫的伟大之处。这首诗主要是写感情、心理、“还家少欢趣”一句,是提领全诗的纲。这“少欢趣”主要表现如下三个环节:家中妻孥“畏我复却去”的担惊受伯的心理,代替了夫妻之欢,天伦之乐;诗人自己“抚事煎百虑”,忧国忧民忧家忧己,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心;“已觉糟床注”,是诗人急切想用借酒浇愁的办法来自我宽慰。这里有特写镜头,也有直接心理描写还有异常的联想。三个层次,一层比一层深入地写出了诗人回家后忧国忧民的痛苦心情。这正是当时一切爱国人民的普遍感情和心理。

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 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群鸡正乱叫”四句,是一幅农村风俗画,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像第一首开头几句一样,不一定含有别的什么深意,用这真实的北方风俗画引出家乡父老的亲切访问,也是很自然的。在鸡的叫声、争斗声中隐约的听到了敲门声;或者是从鸡的争斗躲避中知道门外有人来了,于是把鸡赶开,鸡赶走了,敲门声也就听清楚了。为什么要驱鸡上树木呢?因为树木是鸡栖息的地方,这大概是北方农村养鸡的一种习俗吧!如《诗经》中就有“鸡驱埘”的说法,意思是鸡晚上睡在木架上。陶渊明也有“鸡鸣桑树巅”的说法。“父老四五人”四句,是说几个长辈老人,手中都各拿着慰问的礼物——酒,来问候长久远行的人。于是宾主就边喝边攀谈起来。“浊复清”三字,是说从酒壶里倒出来的酒,一开始是浊的,过一会儿沉淀了,酒才显得清了。这是说酒的质量不好。一般来说,慰问人都要用好酒,这里为什么酒不好呢?这是因为没有好酒。与下文“酒味薄”联系起来看,由于长期战乱,土地无人耕种,老百姓生活艰苦,连像样的酒也拿不出来。这就从酒的质量上解释了乱离社会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在结构上也就和下文借酒写意自然联系起来了。“苦辞酒味薄”四句,是说因为酒不好,父老们觉得失礼,所以反复解释酒味不浓,是因为庄稼地无人耕种,收成不好。为什么“黍地无人耕”?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未成年的男儿都去打仗了;那成年、壮年就更不用说了。这是说一切劳力都去打仗了,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孩子,有谁来种庄稼呢?从这几句父老致歉的话中,诗人用简练的笔墨,描绘了安史之乱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深广的社会现实是从父老解释“酒味薄”的角度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用得很巧妙,写得很隐曲。为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大肆征兵。这种情况在杜甫、在父老心中形成一种矛盾而痛苦的心理。征兵平叛是合理的,诗人、父老并没给予大力谴责;但战争、征兵却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这又不能不叫人痛心。这矛盾心理,使整首诗笼罩着郁闷、窒息、有苦难言的氛围。这种心理和感情,在诗的最后四句看的更清楚,“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父老们拿着酒来问候诗人,这已经够意思了;但还因为酒不好而反复致歉,这更使杜甫十分感动,而且从父老们讲话中也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因而心理就更加同情、难过。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己虽身在朝廷,但却无能为力,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听了父老的话,很感动,但却说不出一句相应的话来。安慰吧,又有什么用呢?解决吧,谁又能解决呢?于是他只能用吟诗歌唱来感谢父老们对自己的深情,来表达自己对父老们苦难的深切同情。“艰难愧深情”是诗人为父老吟诗歌唱的内容。“艰难”首先指父老们生活的艰难,同时也指时代的艰难。“愧”是诗人的心理感受。他见父老们在这样艰难困苦条件下还拿酒来问候自己,并一再致歉,这使他非常感动,但自己又能为父老们做点什么呢?他无法保证让父老的儿孙们在战场上活着回来,更不能把他们放回来种田,敬老抚幼,他只有那软弱无用的歌声。这怎能不使他惭愧呢?二是父老的灾难是安史之乱,长期战乱造成的,他作为朝廷里的官,却没有回天之力,一筹莫展,既不能使国家尽快安定下来,连自己也处在被排挤打击、心力衰竭的处境,这怎能使他不郁闷痛苦,感到自己是在偷生,感到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起父老们。这就是“愧”字的深广内涵。“深情”是指父老们对自己问候的情意,对自己的安慰之情,希望之情。乡情越深,杜甫的愧情就越重。于是他只能“歌罢仰天叹”。诗人面对父老的深情,歌前无话,歌后也无语,无限的忧虑,无限的痛苦,无限的矛盾,无限的苦衷,百感交集无从说起,说了也没用。于是作一声“长叹”,对着那幽幽苍天发出,而且也只有这无言的长叹,才是能够发出。这一声仰天长叹中,包含着多少无从说出和难以说出的苦衷。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和父老们的心灵是勾通的。这不用什么哭作一团、老泪纵横了。这是伤世的眼泪,也是伤国、伤民、伤家、伤己的眼泪,更是无可奈何的眼泪。“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是一幅动人的画,是一幅可以概括举国上下、四方万民悲惨处境的画。没有多少言语、没有多少愤激之词的画,非常准确、非常概括、非常深刻的解释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特殊心理。总之,这第三首诗写的是本村父老慰问诗人时的情景。在这情景中,诗人突出了“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的战争灾难和“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的时代特殊心理,内中包含着广阔的社会内容,并以这无声心理的揭露,引而不发的,含而不露的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真正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纵观这三首诗,既可以各自独立成篇,但又可以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经过精心结构,通过统一的社会内容把它们凝聚在一起的。这三首诗都是写诗人回羌村探亲时的情景,这是一致之处;但又各有侧重面:第一首是写到家时的情境,着重描写诗人和自家人见面时的感情和心理。第二首写回家后的情境,主要抒写诗人自己的忧国忧民的痛苦重压。第三首写本村乡亲父老们的感情和心理,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三首诗从三个侧重点、三个角度,反映了诗人回家时所经受的场面,这里有诗人自己的形象,有妻子儿女的形象,也有乡亲父老的形象,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战乱中的农村图画。诗人不只是要画这样一幅画,而且要通过这幅画作为一个缩影、一个典型,来反映当时的整个社会。为此,诗人把每首诗的具体场景,都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以小见大的艺术处理,来揭示深广的社会内容。这个社会内容,主要就是长期的战乱给国家带来的灾难,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这集中地表现了诗人的忧因忧民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全诗的主题,正因为反映了这一共同的社会内容,表现了诗人这一崇高精神,才使这三首诗铸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更应看到:这三首诗都是通过对乱世之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感情状态的揭示,来透视整个社会的,这是这三首诗动人关键之所在。对这一问题理解的深与浅,是对这组诗理解的深、浅问题的主要标志。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回羌村的所见所闻,就场景来说毕竟是有限的。怎样通过这有限的场景来反映无限的社会内容呢?诗人没有停留在一人一事的具体描绘上,也没有用大量的概括性的直露语言硬性拔高主题,而是通过独特的艺术眼光,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情看心理,抓住包括自己在内的人们的异常心理状态,用形象思维来表现,让读者透过这异常心理,来寻找造成这种异常心理的社会原因,“反常合道,曲尽其妙”,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社会灾难的深重。《羌村三首》体现了杜诗在艺术上的成熟,这主要是指它达到了极炼与不炼的自然艺术美。杜诗一向以“格律谨严,辞字老大,锤炼精纯”著称。这首诗在炼义、炼句、炼字上也是很有功夫的。“炼”的到家,使人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全诗无惊人的词语,无警策的用典,也无警策的对比,几乎全是口语,是叙家常,浅近、平常得很。但仔细品味却平中见奇,寓深于浅,内容是那样深邃,感情是那样沉郁,包含着那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这是极难达到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