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电源有什么用:“快慢”别成“好坏”的指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55:45
      最近常去医院的人们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在一些大医院里,门诊输液的人群大幅减少了。记者近日获悉,这是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和珠海市卫生部门对门急诊静脉输液合理使用进行监管的成果之一。专家表示,相比口服和肌肉注射,静脉输液潜在的风险更大,希望市民在就诊时听取医生意见,不能为了图病“快”好而要“打点滴”。

  有道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患者康复之不易。不过,自从有了输液这招,似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病去如抽丝的境况。现实中,不仅“挂个水来得快”常被医生用来向患者推荐,就连患者中,也不乏对“输液好得快”的认同,因此而主动要求医生输液的,也不在少数。有些患者,甚至对医生不给输液还颇有微词,认为是有良药不用,影响了疾病的康复进度。

  的确,这是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什么东西都是越快越好,对于疗效的判断,“快慢”也成了“好坏”的指标,要说也就并不意外了。既然生病的时间长,不仅意味着病痛的拖长,甚至还意味着患者要承担更多经济上的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治病越快越好”的诉求,的确也不难理解。

  不过,治病这事儿,“越快”是否真的意味着“越好”,答案恰恰是否定的。不仅如此,“快”往往意味着患者要为之付出更大的健康代价。以输液为例,之所以看似能够快速见效,一则是因为输液的用药剂量往往偏大,二来是直接作用于血液,也加速了药物生效。但正如很多效用更强的药物,往往也意味着副作用更大,输液的这两个使其快速见效的优点,其实也正是其最大的缺陷和弊端所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中国已成了重灾区,而这其实最终都是以公众的健康为代价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大对于门诊静脉输液的监管力度,其实应该提到与抗生素滥用同等的高度来给予重视。而真正意义上遏制滥用输液行为,不仅要剔除医院的逐利冲动,同样也需要增强患者的健康与权利意识。毕竟,作为滥用输液行为的直接受害者,患者其实更应成为最有力的反对与监督者。

  病去如抽丝的确可能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对于身体的正常修复而言,这个过程恰恰是不能随便加速的,在这个越来越追求快的时代,不妨对我们的身体有点信心,对自己的健康多点耐心,这或许也是医疗回归健康本源的一个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