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过去式过去分词:圆通的人际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4:31

对“一表人才”的深入理解

 

(一)“一表人才”带来的省思

 “一表人才”反映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外貌长相方面的内容,它带给我们的省思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避免以“第一印象”来论断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于其外貌长相。然而,虽然其外貌长相容易因为个人偏好的不同而引起某种喜好或者厌恶的情绪,但必须强调的是千万不能仅仅凭借这一个方面就对一个人进行判断。这是因为人是很不容易被了解的,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以这样的做法来论断别人是相当武断的。简言之,应该避免依据第一印象而“以貌取人”。

 

2.适应以“第一印象”为标准的旁人眼光

尽管强调不应该依据第一眼的印象去论断别人,但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却会凭借第一印象来论断自身。换言之,人们自己应该避免犯这个错误,但是却不能禁止人家犯这个错误。因此,对于自己而言,在人际交往中争取给对方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3.相由心生,相随心转

人的外貌长相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世界上不存在“长相与成就相对应”的规律。应该强调的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应该由里及表地对自己的长相予以改善。

Æ “自古红颜多薄命,长禄常在丑人边”

天生拥有良好的外表,实际上是利弊皆有的。姣好的外貌通常会给别人良好的印象和感觉,进而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会使得自己成为各种场合的焦点,从而招致别人的嫉妒或者戒心。正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长禄常在丑人边”就是这个道理。换言之,一个人长得什么样是父母给的,不应该比对“对美的固定标准”而过分挑剔自己的长相,产生自怨自艾的不良情绪。

Æ 外相是内心外在的表现

在与人的交往中,很多人通常习惯第一眼首先看对方的眼睛,如果眼露凶光,说明其内心险恶;如果眼神暗淡,说明其缺乏力量。这种说法并非迷信的思想,而是因为外相是内心外在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注重所谓的“一表人才”,就是强调要从其相貌中端详出其内心世界,从而通过进一步地互动,使其拿掉用于掩饰自己的面纱。

也正因为外相与内心的这种关系,所以应该相信只要个人的内心在发生积极的转变,就能够引导着相貌随之而发生改变,这也就是“相由心生,相随心转”的意义所在。

Æ 追求对真诚的信心,保持真诚的态度

按照中国社会的道德标准,人们始终在强调真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一开始就真诚的人最后会变成最不真诚的例子却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在屡次上当吃亏之后,个人逐渐地对真诚失去了信心。这种状况虽然与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转而认为在人与人之间耍阴谋是理所当然的。

正确的态度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个人应该很谨慎地保护自己,避免吃亏上当,以此来步步为营地保持对真诚的原有态度,进而追求和拥有对真诚的信心并使得自己长期地对人真诚。

 

(二)把握人际关系真正的起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会因非常注重自己的相貌而迷失了自我。作为人际关系起点的一个方面,真正把握“一表人才”的内涵应该具备以下观念:

 

1.承认并接受“个别差异”

“个别差异”是指人们所看到的每个人各自都有不同的外貌长相。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首先每一个人都应该承认并接受这个事实。

 

2.学好人生的第一课——自我定位

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首先应做好自我定位的工作。

Æ 天生我才必有用

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承认并接受人们在相貌方面的个别差异的基础上,要进行良好的自我定位,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外貌形成正确的认知。实际上,每个人生来的样子是为其这辈子的社会生活提供基础的,如果能够了解自己的心相,就能够慢慢地了解真正的自己,搞清楚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

Æ 中美在个人定位上的差异

由此延伸开来,人们可以发现中美在个人定位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当某一个人到了某一个地位的时候,美国人会表现得很单纯,完全依据其看到和接触到的人物和情况来处理事情;而中国人则不同,精于人际关系的中国人应该会“看到应该看到的人,看不到不应该看到的人”,即面对某些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时,通过明确的自我定位来争取留给别人良好的印象,使得别人乐意与自己交往,发挥在“一表人才”方面最大的本钱。

 

3.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对以上观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可以发现,人际关系真正的起点并不在于直接与别人建立起联系,而应该首先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自己处不好,也就意味着没有人能与你相处得好。只有自己与自己相处得好,才能与大部分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人首先要注意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而后才能通过由表及里的自我改变来改变别人与自己的关系。

 

(三)修炼成为“一表人才”的建议

 

1.保持健康

人只要能够保持健康,就能够始终容光焕发,这个时候外表和长相就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相反,即便天生的条件再好,如果由于健康不良也会对第一印象的形成造成负面的影响的。当然,真正掌握了外表变化的人重视的是内在的含义,所谓“三个月不读书,面目可憎”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要变得“一表人才”,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内心的修炼,保持真心诚意,不胡思乱想,这样,个人的相貌逐渐会端庄起来,从而缓解别人对自己的提防,乐意与自己接近和沟通。

 

2.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情

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一定是从心情的开朗以及心态的平和开始的,否则,不好的心情、极端的心态必然会造成看到谁都不顺眼的情况。

Æ 自然为本,避免矫揉造作

良好的心态和心情不是装出来的。以公共场合中的谈话为例,凡是在人多的场合中讲话特别大声的人,给别人的印象都是在进行自我的炫耀,并且另有企图。实际上,讲话不需要那么大声,以对方听得见为度,否则就是一种缺乏修养的表现,并且会引起别人很多不同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凡是天生的、不做作的表现,都叫做一表人才。

Æ 以“适可而止”的态度战胜最大的敌人

在良好心态的培养方面,不要跑到人生的顶头,要学会“适可而止”。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没有达到人生顶点的过程中,人都是快乐的。而一旦到达人生的顶点,往往就会苦恼不堪。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人们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样才能聚拢别人在自己的周围,同时要避免一味盲目地追求往上的升迁,因为这个过程势必会排挤别人,使得别人具有危机感。

所以,能够找到自己最快乐的职位,找到最喜欢做的事情,对个人而言就是比较有价值的。无论自己的长相如何,如果能够具有这样的人生观,人际关系自然会改善,自己的“一表人才”自然也会得到显现。

  • 小熊猫 (2008-1-12 12:02:53)

    对“两套西装”的合理把握

     

    正如前文所阐述的,“两套西装”指的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中个人后天附加上去的东西,涉及到个人的服饰、着装风格、喜好等很广的范围。其强调的重点是,在人际交往中个人打扮应合乎自身的条件,要善于打扮自己。具体而言,应该把握以下内容:

     

    1.“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尽管“一表人才”中倡导个人应对自己的长相承认和接受,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随性使然,不顾别人的感受。人的穿衣打扮,一方面是出于生理(保暖等)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所谓“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必要的、得体适合的着装打扮是必不可少的。

     

    2.服饰打扮应符合身份

    个人的服饰打扮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和言论。但是,如果是不合乎身份的衣服,对个人处理人际关系而言就非常不利了。例如,在公司中,领导在考察某个升迁备选对象时,衣着打扮的适当得体往往会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评判因素。

     

    3.装扮需与场合相适应,不违禁忌

    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是存在诸多禁忌的,个人的着装和打扮如果违反了这些禁忌,必然不利于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在西方,很容易发现不同肤色的人种通常都是按肤色聚集在一起吃饭的,因为进入到别的肤色人种中很容易会与自己的种族逐渐疏远开来。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判断和分析并不含有种族歧视的内容。中国人是最没有歧视的,在我们的国家56个民族都能够和平相处。在世界范围内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凡是大力争取自由的民族通常都是深受压迫的,之所以中国从来没有做过自由的“抗争”,就是因为中国人本来就很自由。

     

    4.避免外在的多变

    西方人对人是好奇的,所以他们在个人的着装打扮上会主动地寻求多变,然而,这种外在的多变在中国人看来,则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这是因为中国人要相互建立良好的关系,是需要逐步了解的,而一旦这个过程中某一方始终在寻求变化,自然会导致另一方对其失去信心。

     

    5.“两套西装”要符合社会文化的背景

    人伦关系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发生的东西,它离不开我们社会的文化背景。例如,在美国可以做的事情建议在中国还是少做为妙。不仅如此,对于社会文化的背景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和标准,不能一味地相信道听途说的言论,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6.不要勉强自己盲从时尚

    为改善人际关系而进行的外在改变中,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地追赶潮流和时尚。否则,做出令自己很不适应的改变,必然会导致自己变得很不自然,矫揉造作的状态是无法获取别人的好感和信任的。

     

    7.谨慎本分,适当磨练

    人要放开是很容易的,但要再收紧则非常痛苦不堪。对于个人的外表打扮应该要注意谨慎本分,否则一旦放宽了要求,再希望寻求改善就比较困难了。

     

    对于人际关系起点的正确认知的归纳

     

    有关人际关系起点的正确认知归纳有以下几个重点:

    Æ 人际关系首先是个人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而不完全是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因此,个人只有接受和认可了自己之后,才会使得别人容易接纳自己和欢迎自己。

    Æ 尽管“一表人才”指的是个人与生俱来的相貌条件,但是实际上它强调的是对外在进行“由内而外”的改善。而现代中国社会过分地重视外在,忽略了个人内在的修养,这是不太正确的倾向。

    Æ 为了给别人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光有“一表人才”还是不够的。所谓“两套西装”,就是强调在具备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还应该事先做一番相应的准备,以使得个人的服饰打扮符合特定环境场合的需要。

    Æ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求“大同小异”,需要把握好在社交场合中与别人相区别的程度:与别人完全一模一样,彰显不出自己的个性与特点;而过于显眼和醒目,则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 小熊猫 (2008-1-12 12:03:35)

    当一个人通过对“一表人才”的锤炼以及对“两套西装”的把握,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有了非常好的起点之后,如果一味地独善其身或者孤芳自赏,不善于或者不舍得与别人交往,还是没有办法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得以展开的。而要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得以展开,就要善用人际关系的媒介。

     

    人际关系媒介概述

     

    即便个人的条件再好,也还是需要秉持诚信的原则,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来结交朋友的。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使人们对人际关系媒介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一)运用人际关系媒介的必要性

    之所以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各种媒介,其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求人难”的困扰

    在中国的社会中,相信大家对“求人难,难于上青天”的情况都有所体会。因此,在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尽量避免去拜托别人,而应该力求做到让别人来拜托自己。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对于人际关系媒介的巧妙运用就显得必不可少了。通过人际关系媒介的合理运用,可以使不同个人因共同乐趣而容易形成志同道合的默契,以此为契机,“求人难”的困扰才能够得到顺利地解决。

     

    2.排除中国人之间难于了解的障碍

    为了寻求不同个人之间的共同兴趣爱好,首先需要能够建立起个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而要了解中国人是相当困难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始终秉持着“防人之心不可无”以及“人心隔肚皮”的观念。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戒心,是由于人们所具备的是“同情心”而非“同理心”。西方人是具备“同理心”的,所以他们之间比较坦荡,易于相互了解。而中国人虽然是天下最讲道理的人,但是要与中国人讲道理却又是天底下最困难的事情。之所以会得出如此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是因为中国人非常固执,只相信自己的道理而从来不相信别人的道理。面对这种状况,就非常有必要通过人际关系媒介的合理运用来搭建不同个人之间相互了解的渠道,解除互相防备的心结。

     

    3.经营人际关系的需要

    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没有静止的状态,一切都是动态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不是越来越亲密,就是越来越疏远,不是越来越好,就是越来越坏,不可能维持现状。基于如此的变化过程,必须认识到人际关系是要经营的,只有不断地经营才能保持其不被淡忘。

    而人际关系的媒介就是对其进行经营所要运用到的工具,只有灵活地使用这些工具才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经营得蒸蒸日上。

    在对人际关系的经营方面,以下两个建议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Æ 每年更新朋友的联系方式

    如今的变化非常快,很有可能一段时间之后朋友的联系方式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可以在新年或者元旦这种大家都休假的时间,按照电话簿的顺序给每个朋友送去问候,同时也完成了对其联系方式的更新。

    Æ 将朋友按照地区分类

    在人际关系的维系中,要注意经常联系而不互相打搅。按照地区将朋友进行划分,可以在去某个地区之前,方便地与该地区的朋友取得联系,但注意表达问候并告知行程即可,尽可能地避免登门拜访或者由别人特别招待的麻烦。

     

    (二)运用人际关系媒介的目的

    运用人际关系媒介的目的在于消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掩饰、伪装以及隔阂,从而促进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的接触和交往。在生意场上人们通常喜欢洗三温暖和喝酒就是这样的道理:洗三温暖时,双方都是坦诚相见,自然容易扯下平时的假面具。而酒过三巡之后,也比较容易缓解彼此的防范和戒备,促成双方成为知心朋友。

     

    (三)善用人际关系媒介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人际关系媒介的作用,很好地达到运用它们的目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动性原则

    正如在前文中所提到的,要发挥人际关系媒介的作用,首先就应该明确人在其中的主宰地位。换言之,例如烟、酒以及其他的社交活动都只是工具而已,不能让它们反过来控制个人,使得个人产生离开它们就不自在的感觉。

     

    【案例】

    〔夫妻间关于喝酒的对话〕

    有一位先生回家吃饭时经常喝酒,即便没有什么事情时也总要来上几杯。太太对他的这种习惯很生气,质问先生:“酒有那么好喝吗?”;先生闷头不语,照样喝。太太怒不可遏,拿起酒杯自己也喝了一口,才发现酒是如此的难喝。随后,先生告诉太太,他并不是因为酒好喝才喝酒,而是因为很多场合都不得不喝酒,所以他才会在家也不敢放下酒杯。

    这位先生实际上就违背了以上介绍的主动性原则,烟酒这些东西其实都一样,在一些社交场合的确是一种润滑剂,通过它们才能融入有这些共同爱好的人所形成的社交圈子中。但是,抽烟喝酒的主动权应该把握在自己手中:周围的人都在抽烟喝酒,自己也应该稍微做个样子以配合当时的场面,但必须是自己能够控制得住,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

    与此同时,把握主动性原则时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即绝对不能逢场作戏,否则,难免会给别人造成矫揉造作的不良感觉。

     

    2.正当性原则

    正当性原则,是指所有的人际关系媒介都应该正常化或者说正当化,凡是跟色情、赌博等非法内容相关的活动绝对不要做。以在企业中从事公关工作的人为例,对于他们而言,如果对附近的社交娱乐场所搞不清楚,应该说是没有资格做这个工作的。然而,在摸清楚这些场所的情况之后,自己首先迷恋其中、不可自拔的人也是不具备这个资格的,所以,通常强调与客户的交往中难免要进行一些不正当活动的人,往往是他自己很喜欢做这些事情。在生意场上条条大路通罗马,规规矩矩地行事同样可以生意兴隆。

     

    3.适度性原则

    在中国社会中,很多事情实际上归根结底都是所谓“度”的问题,而不是其自身好坏的问题。简言之,就是凡事都应该把握一定的分寸,避免犯“过犹不及”的错误。在对人际关系媒介的运用方面也应该强调同样的要求,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往往对自己行事的“度”的把握是相当准确和恰当的。

     

    4.“和而不同”原则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是指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媒介和社交活动应具备基本的应付能力,能够在需要的场合与别人形成配合,最起码不至于招人讨厌。这个原则的关键在于不要标榜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为人要个性随和,但是坚持基本的原则,例如“要喝酒就喝酒,但绝不喝醉”、“打撞球就打撞球,但绝不赌博”等。

     

     

     

    要做到善用人际关系的媒介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一)三杯酒量

     

    1.喝酒不能让自己醉

    酒这个东西很容易使人茫茫然,醉后往往控制不了自己,随之个人的本性就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例如依据某人酒醉之后的样子来对其进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而醉了以后乱讲话则是最可怕的。因此,会喝酒的人都是让别人醉,而自己保持不醉的。

     

    2.认清“不说实话≠欺骗”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人都保持了很多的秘密,可以说是靠合理的秘密在过日子,换言之,人与人间完全没有秘密是几乎不可能的。由于这些秘密的客观存在,所以即便是再亲密的人之间也会有“不说实话”的情形出现。依据西方的标准,这样的行为就是欺骗,而以中国的标准来审视,这种行为并不算欺骗,因为其出发点往往是为了不让某一方生气、产生不必要的争端而已。由此可见,中国人的诚实体现在“绝不欺骗”,但只是“有时没有讲实在话而已”,因为事实到最后总是会水落石出的。

     

    3.酒桌上的具体应对手段

    在适度性原则的指导下,在实在不可避免的酒桌上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应对手段:

    Æ 不做“不会喝酒”的表态

    一旦做了如此的表态,往往会在酒桌上“打草惊蛇”,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从而引火烧身、自找麻烦。

    Æ 不主动敬酒

    这同样是出于回避成为酒桌上的焦点的考虑,不主动敬酒往往意味着能够少喝几杯。

    Æ 迅速应对别人的敬酒,做好“表面文章”

    别人主动上来敬酒的时候,如果还一味地推辞通常只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快接猛喝,但又控制好实际喝入的酒量。

     

    (二)六出祁山:深入地与朋友交往

    诸葛亮为灭魏国六次出师,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典故对指导人们深入地结交朋友是有着很大启示的:

     

    1.不以成败论英雄

    在现代中国社会中,人们普遍持有的都是结果论,即将行事的结果看得异常重要。然而,应该认识到结果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个人能力所及的只是过程。因此,只要在过程中做到认真、负责以及全心全意地投入,结果则不应该那么看重,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就是这个道理。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也是一样,人们结交朋友不应该以成败来论英雄。

     

    2.通过平时的试探结交真心的朋友

    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朋友关系是有层次区分的,个人应该努力加深与朋友的相互了解,以便能够结交到几个可以肝胆相照的知心朋友,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泛泛之交的层面。知心的朋友平时可能并不起眼,但是到了危机时刻却真正能够挺身而出、解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这种朋友是非常宝贵的,有必要通过平时的试探来逐步地发掘。

    以借钱为例,很多人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向平日的朋友借钱周转往往都是无功而返,很容易就变得心灰意冷了。实际上,为了应对不时之需,在平时没有什么状况的时候就尝试着向朋友借钱,如果一开口就回绝了,自然在任何时候都是借不到钱的;如果对方满口答应,可能是真心对你进行帮助,也可能是在做表面文章,如果是后者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对方能够很诚恳地应对自己需求,这样的朋友才值得深交。平时做好了这些试探工作,在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才知道哪些朋友是能够提供帮助的,这就是所谓的“未雨绸缪”。

     

    3.帮助朋友应“救急不救穷”

    在人际交往中,向朋友提供的经济帮助应该是针对紧急情况而作出的,而不能让对方形成依赖自己的惰性。而对于一贯贫困的人,则应该告诉他脱离困境的方法,使其能够得到一劳永逸的改变。

  • 小熊猫 (2008-1-12 12:05:53)

    *** Hidden to visitors ***

  • 小熊猫 (2008-1-12 12:06:19)

    (二)八口吹牛

     

    1.避免自吹自擂

    在中国,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应该区分清楚,不同的对象意味着方式方法的完全不同。在人际关系的维系中,适当地恭维别人以获取好感是必要的,但是自吹自擂就是一个极大的败笔了。恰当地自我吹捧,为自己营造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最好的做法是通过别人(例如好友)来进行,否则,不仅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还会有损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2.恭维别人或者讲话适度为宜

    在人际交往中,恭维别人说好听的话目的在于让对方易于接受,其中,对尺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把对方过高地吹捧到他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地步,则任何效果都达不到。过分的吹捧,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嘲笑和挖苦,必然不会使对方受用。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利用向人讨教的机会达到赞美别人的目的。

    在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时也是一样,过高的评价往往会带给别人很高的期待值,而一旦对方经过自己的体会没有感受到如此的水平时,通常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从而影响对讲话者的良好印象。另外,在对自我的吹捧方面,把握适度也是必须的,应做到自我吹捧能够为别人所接受。

    总而言之,个人应该首先衡量自己的能力,而后在这个能力范围之内讲话或者表态,这样才不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利于别人接受。

     

    【案例】

    〔领导对会议现场的控制〕

    某公司的副总第一次到香港,回来后在所参加的会议上滔滔不绝地谈论香港之行的所见所闻,完全与议题无关。面对这种情况,总经理就应该恰当地把握分寸来对会议局面进行控制。如果让这个副总一直讲,完全不顾会议的主题,那么与会的其他干部必然认为总经理缺乏必要的领导控制力,领导权威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而如果采取强制的言词或者举动让其停止,则又使副总颜面无存,下不了台,同时也很难在今后服众。此时,总经理可以提出为该副总另外专门安排两个小时的时间就香港之行作一次专题报告,相信这样的处理能够在给足副总面子的同时,又把握住了会议本来的议题。

  • 小熊猫 (2008-1-12 12:09:31)

    关于人际关系的修养主要包括“九分努力”和“十分忍耐”两个方面的内容,以下分别对其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九分努力”的态度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对于个人的努力一直都是非常推崇的。但在中国式人际关系的建立中,关于“努力”的内容是与平时的认知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是必须的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个人的努力往往是成功的保证和正确的途径。然而,必须认识到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是并不意味着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试想,如果努力一定会成功,那人生也就变得过于简单了。向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的人不胜枚举,但是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毕竟只是少数。

    由此可见,对于个人而言,努力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得到什么东西,但是努力作为每个人的本分还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它是对自己的一种交待。

     

    2.“努力”的背后是用心

    在认识到“努力中存在的不足”之后,之所以还提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过程中要实践所谓的“九分努力”,是因为强调的重点在于努力背后的“用心”。因为,真理是妙不可言的,所以在表达的时候为方便说明——用“努力”来代替了“用心”。所谓“用心”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经常地停下来进行自主性地思考和反省,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举一而返三,通过对自己的经历进行不断的整理从而获得丰富的经验。

     

    【案例】

    〔对“年轻不留白”的正确理解〕

    时下年轻人中很流行一句话,即“年轻不留白”,提醒年轻人要尽可能多地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自己的见闻。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句话表达得过于绝对了,容易引导年轻人误入歧途。

    西方人绘画,一定将整张纸都涂满。而中国人作画,则会留下很多的空白,使得欣赏者能够获得很大的思索空间。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到,中国人实际上是强调给予别人自主思考和想像的空间的。如果一个人不留白,整天都在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却没有时间来进行思考和消化,实际上是不会收获多少东西的。所以在书中除了字之外,之所以还留有很多空白的地方,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

    因此,每一个人都要留白,这样才会开悟,智慧才会增长。有时知识越多的人,知识反而会成为一种障碍,即知识障碍。因为太多的知识使得个人的智慧受到了压制,散发不出来。因此,今天的人很多是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所以他们只会倒退,而不会进步。

     

    3.把握“努力”与“运气”的内在联系

    一提到努力,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运气。下面就对这两个内容进行讨论:

    Æ 对“运气”的正确认知

    不可否认,“运气”是存在的,但是,对于“运气”的认知则需要建立在正确的理解之上。人生下来就有一口气,人之所以被认为还活着也就是因为一口气还在,它是客观存在的。而所谓“运气”就是指个人具体地来运用自己的这种气。因此,人们通常说的运气好坏,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迷信的成分,而是在于每个人对这个气运用得如何而已。也就是说,运气的好坏与别人无关,完全在于自己。

    Æ 努力经受人生磨练=运好自己的气

    由于正常的人生经历有高有低,没有一个人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人一定有运气。必须强调的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碰到过挫折,那么他是长不大的,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人面对苦恼和挫折时不应该害怕,而是应该勇于接受它们所带来的挑战和磨炼,而接受这种磨炼,就是要好好地去运每个人的气。

    Æ 从祖先处继承“德”的思想

    很多成功人士其实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成功的原因所在,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所谓“祖上有德”。对于中国人而言,“德”是很熟悉的东西。“德”就是“得”的谐音,所谓“有德”即意味着与自己在一起的人都能够得到一些好处(具体包括钱物、学识或者经验的积累和长进);相反,如果与自己在一起的人都损失一些东西,那么就相应的是“缺德”了。

    对一个中国人而言,财富的多少及地位的高低并不是很重要,其为人的根本实际上在于与之在一起的人是有所得还是有所失。因为中国人是具有两面性的,即可好也可坏。之所以让别人能够用好的一面来对待自己,就在于自己要“有德”。

     

    【案例】

    〔中西方人品区分标准的差异〕

    西方人对于人的判断是绝对的,好与坏能够区分得非常清楚;而中国人则不是这样,在任何方面都具有“两面性”:守法的时候循规蹈矩,不守法的时候比谁都乱来;快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快的,慢的时候是全世界最慢的;好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好的,坏的时候又能够成为全世界最坏的。因此,在对中国人进行判断的时候,不能用绝对的标准,而应该视情况而定。

     

    中国人认为,一个人不努力对不起祖宗。因此,中国人应该是从祖先处继承“德”的思想的,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使得自己做到“有德”。中华民族是祖先崇拜的民族,也因此比其他的民族多一条导航线,即我们跟祖宗是连在一起的。之所以形容“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地把祖先的灵背在肩膀上行走天下的人”,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可以通过与祖先的对话在任何方面得到指点,使内心得到净化和有很强的支撑感。

     

    【案例】

    〔中西方神鬼观念的区别〕

    “中国人善于透过死人来管教活人”,这对于西方人而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的。中西方的神鬼是念视存在巨大的差别的。

    在西方的观念看来,人是人而神是神,人不能变成神。神是超越人的,因此可以颁布戒律、要求人遵照实行。人实践得再好,也不过成为圣者,而不可能变成神。这是西方人无可奈何的命运,终生必须奉行神的意旨,遵照戒律。而中国的神,可以说大多数都是由人变成的:人死为鬼(即归去的意思),鬼如果很懒散,缺乏服务的热忱,就成为懒鬼,当然不能变成神;而若是负有服务的热忱,久而久之,就能变成神。也就是说,人可以变成神,这是中国人最大的幸运之所在。中华民族是天底下最会“装神弄鬼”的民族,把鬼和神都人性化了,所以中国的神鬼都是很有人情味的,这是对中国人认为“神鬼来自于人”的最好说明。

    中国人仿效神对人不言而教,以实际行动作为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精神,用“感应”来影响其他人。我国文化源自《易经》,周易是儒、道两家的共同思想渊源。《易经》披上神秘的外衣,只是“借宗教的力量来弥补道德的不足”,实际上仍是以“明象位、重德业”为主,教人先正己而后正人,先修己然后才谈到安人。孔子不主张怪力乱神,却依然断言“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可见“在天命所归的范围内努力奋斗”,同时“以道德良心来抉择决策”,使得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以顺天应人和尊亲睦邻为重心。

    与此同时,中西方神鬼观念的差异还表现在:西方的天子是神封的,而中国的神是天子封的。孔子讲的话是最好的,即“敬鬼神而远之”,也就是说鬼神是存在的,但是人应该少去招惹它们,因为人永远斗不过它们。一切东西都是人想出来的,因此对于鬼神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心中有鬼,就有鬼;心中没有鬼,也就没有鬼”。

  • 小熊猫 (2008-1-12 12:10:00)

    (二)“十分忍耐”的境界

    努力之后,还应该学会忍耐,忍耐要掌握以下内容:

     

    1.理解“忍”的必要性

    所谓“忍”,就是在心头的上面放了一把刀。忍耐在为人处世的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一个人要长期地得到别人的拥戴,就非忍不可,因为经常会有暂时性的误会或者不理解,凡是忍得过去的后面的日子都很好过,而凡是忍不过去的当下的关卡就过不了。因此,人们应该认识到依靠时间通常就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关键在于个人有没有达到如此的修行境界。

     

    2.“忍”的关键在于“不急”

    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凡事都追求快节奏,然而,客观的经验告诉人们,通常越讲求快速就越达不到既定的目标,所谓“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忍”的关键在于“不急”,凡事应按捺住一开始就求快的想法,首先选择判断正确的方向,而后才可以放心地去快,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是说方向绝对比速度要重要,要优先。

    不仅如此,越急的事情就越应该缓办,因为面对急事人们往往容易心浮气躁,急切地进行操作只会导致忙中出错。所以做任何事情一定有个过程,急是完全没有用的。

     

    3.避免“逞一时之气”

    “逞一时之气”往往不利于矛盾或者冲突的解决,只会造成相互僵持、都下不来台的局面。因此,应该切忌“逞一时之气”,通过忍耐来维持长久的关系。

     

    【案例】

    〔“少数服从多数”中包含的谬误〕

    西方崇尚民主,因此它是少数服从多数的,然而,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谬误。世界上睿智聪明的人永远是少数,而多数人都是平凡之辈。在这种前提下,“让少数的聪明人去听从大多数平凡之辈的意见”的论断自然是站不住脚的。《易经》中提到“贤大于多数”的观点,就在于说明“少数贤达的观点胜过多数愚昧的想法”的客观实际。因为曲高必然和寡,这就意味着真正高明的策略由于一般人看不懂所以都是饱受攻击的。由此可见,忍耐是对有才能的人而言的,聪明才智越高的人越需要忍耐,否则只会被活活气死。

    在中国,“法是由少数人订立,由一个人修改的”,这种现象是中国社会自古迄今的一贯精神。少数人可以控制多数的人,稍微有意见就加以恐吓、威胁,再不听从命令便杀一儆百,给予惩罚。当然如此的**民意在现如今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必须明白“公司是少数人在维持,没有什么全员经营”的道理。中国人只可以商量,没有办法讨论,因为通常都是不懂的人声音更大,懂的人声音较小。在这种时候,领导讲一句话比员工讲一百句都要来得直接和有效。

     

    对“中国式人际关系”的总结之一:合理追求圆满

     

    在中国式人际关系的思想体系中蕴含了相当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合理追求圆满”就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之一。

     

    1.事事无绝对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相对的世界之中,只要人们活着就不应该形成绝对的观念,当你把一件事情做到绝对的时候,就意味着会有错误的出现。在科学领域也是一样,如果缺乏如此相对的哲学素养,要了解科学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人们说话应该是“随便说说”,不能认真,一旦认真就会犯“绝对”的错误,相应地听话只能听到差不多的地步。研究问题也是一样,只能研究到差不多的地步,再继续下去就会出错了。

    所以说,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每个人都一定要了解所处的环境,树立“每一句话多少都有一点道理”的思维,并且对于不同的人要讲不同的话,这样才能避免出错。

     

    2.心存善念,追求合理

    面对“事事无绝对”的情况,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如何把握处理各种事情的尺度呢?其答案就是“心存善念,追求合理”。这个原理扩展到经营管理方面也是一样,不同的企业之所以依据相同的市场数据会经营出不同的效果,就说明管理是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的。

     

    【案例一】

    〔中美关系思维的差异〕

    从管理的角度来观察,早期的美国式管理要求“不变”,一切依照规定,不能够自行变更。权变理论出现以后,又要求“变”,一切求新求变,好像不变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这种“变就要变得彻底”而“不变就应该坚持不变”的两极化作风,缺乏包容性,因而不能达到安人的目的。

    在中国进行管理,应运用《易经》的道理充分掌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自然规律,来合理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世现象。这对于世界大同的远景最为合适。如果从这个观点来评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应该是相当有根据的,而且也十分符合人类的福祉。

     

    【案例二】

    〔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朱子当年曾经说过:“无一事不合理,才是中庸”,后来反而被“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的错误解释给淹没了,弄得很多人对中庸产生了误解。实际上,中庸主义应该被称为合理主义,也就是说,合理的因应,便是中庸之道。变来变去,目的是在求合理,就不是乱变。而对具体的事情“是否合理”的答案是很难讲的,中国人经常把“很难讲”挂在口头上,意思是合理与否,很不容易论断,必须格外谨慎小心,才能够判明。

     

    3.人治大于法治

    在中国社会中,一切求合理,因此有法无法实际上都是一样的,这种“人治大于法治”的做法,迄今仍然是“合理追求圆满”的主要依据。

    中国人比较重视“情性”的表现,即既不完全理性,也不诉诸于感性。“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意思是“心安的话,就表示合理”。人们习惯于“依据心里好过不好过来判断”,很早就摆脱“对就是对,不对便是不对”的二分法陷阱,进入到了“对,有什么用”的层次,强调的是必须达到“圆满”的境界才能够心安理得。

    孔子早已提出“情治”的概念,他所说的“德治”其实就是“用情感来感化”,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那自然任何事情都好沟通。

    法、理、情兼顾并重,而以情为指导纲领,一切在合理中求圆满,才合乎中国人高水准的要求。因此,合理追求圆满自然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行为特征:法律、规定都当作参考,一切事物都在“参考法令,合理解决”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