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の名前は:“汉字文化底蕴”有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00:12
保守派鼓吹汉字“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改了,就丢失了历史文化”。
“汉字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今天究竟有多大的实用价值,我们就来看看它的真相:
汉字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存在的,但是,在今天的实用价值是微乎其微的。汉字是在中国的小农业经济的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即在中国的部落酋长国至唐朝形成和发展到楷体的。汉字的文化底蕴,就是小农业时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底蕴。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封建帝王思想文化”是社会的主导思想文化。神学、玄学(即虚拟因、果的胡说)、道教、孔教、佛教,等等非科学的思想文化,都是“封建帝王思想文化”的成分,即使社会上有点初级的、肤浅的科学思想文化,也被神学、玄学和孔教、道教、佛教、等等“胡说”曲解了。例如“中医学”,就是被“玄学”曲解了的典型例子。中国的“封建帝王思想文化”的主旨是为封建皇帝的家业“绵延万古”,编造“理由”和搜集“治人、骗人”的方法的。所以,它对于中国的社会,所起的作用是“保守”、“倒退”、“腐败”。这就是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被世界先进国家远远抛在后面的思想文化原因。
在这种非科学知识主导的社会里,汉字的文化底蕴,除了“封建帝王思想文化”的“胡说”以外,还有什么?这些“胡说”附会在汉字上,就成了汉字的所谓“历史文化底蕴”了。即使是沾点朴素的“唯物主义”意味的“五行说”、“阴阳说”,比起今天的“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光学”、“高等数学”、“唯物辩证法”、等等现代科学理论,也相差万里之遥。汉字的历史文化底蕴,就相当于“中国皮影戏”的文化底蕴,从前的“皮影戏”,在今天的“网络电视”面前,除了有点“考古价值”以外,还有什么实用价值?唐朝、清朝的皇帝和朝廷大臣们的科学知识,也没有今天的一个初中学生的多。所以,汉字在小农业经济时期所附有的“文化底蕴”,在今天,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有些字只有反面“价值”。例如“贫”,可以解释为“分贝(古代钱币)就少了”。但是,在今天的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里,银行不向外“分钱”,怎么推动社会资金流通?社会资金不流通,银行怎么赚钱,怎么让钱越滚越多?所以“分贝”在小农业经济时期,会“少”,而在今天的大工业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分贝”就不一定会“少”了。再如:“姦”,三个女人在一起就“姦”了?难道三个男人在一起就不“姦”了?“妄、侫、嫉、妒、嬻、婪、嫌、媮、”等字,这些贬义字,都附有“女旁”,这显然是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观念在造字上的反应。这种歧视妇女的“文化底蕴”,在今天还有积极意义吗?从汉字的形体上,可以附会出很多的所谓的“涵义”,但是,就如从河边的一块有花纹的“鹅卵石”上可以附会出很多“涵义”一样,纯粹是个人主观随意的想象,一点科学根据和实用性都没有。如果汉字真的如 “汉字保守派”吹的那样神奇,中国也不至于从明朝开始,就被西方先进的工业国家远远抛到了后面,成了先进工业强国欺侮的“冤大头”了。
保守派说,“改了,就丢失了汉字历史文化。”这种说法,显然是吓唬人的谎言。汉字自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按它的规律进行“改革”,例如“罗马化”,是永远行不通的;按照它的客观规律进行改进升级,其优点一定能全部保留下来,丢掉的只是无用东西,汉字上的“封建帝王思想文化”的遗迹,是应该丢弃的,因为留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由于“汉字罗马化派”一直没有正确的语言文字理论的指导,反而受了西方错误的语言文字理论的误导,使 “汉字改革”走错了方向,致使汉字楷体,至今也没有被“理想的新体汉字”更新。但是,“汉字拉丁化派”至今也不觉悟,也不认错,更不接受经验教训,还在继续走下去。这又给“汉字保守派”提供了反对“更新汉字楷体系统”的口实。所以,今天的汉字楷体的更新,遇到了来自“汉字罗马化派”和“汉字保守派”两方面的阻力。
汉字保守派故意混淆视听,把“汉字罗马化”和“更新汉字楷体 ”,都说成“消灭汉字”。以便争取更多的人们来反对更新楷体系统。实际上,只要汉语的本质(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不变,汉字是不会被消灭的。“汉字罗马化”如果从1892年算起,至今已经100多年了,没有丝毫的进展。这不是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是因为它,一、不能区分汉语的大量的“同音异意词”;二、不能与楷体字实现“无缝转换”;三、不具有无限的扩展性。所以,根本没有实用性。现在,保守派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说“汉字罗马化”没有实行开来,是他们极力反对的结果。
汉字楷体的历次更新,都是中国社会发展促使的结果。今天,汉字楷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形势下,凸显出6大缺点和8大问题,说明了它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到了非更新不可的时候了,所以,必然地实行更新。不管保守派如何反对,也是阻止不了的。他们今天的表现,只是“螳螂阻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