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大亨地图:流行语,社会“温度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18:34

给力、浮云、二代、围观、伤不起……

流行语,社会“温度计”?

专家指出新词映照社会现实但也不可放任自流

2011年7月10日   01:01-要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彭德倩

  本报记者  彭德倩

    刚刚过去的北大毕业典礼上,校长周其凤致辞引人关注:“请你们忘记成绩单上的分数绩点……那真的只是‘浮云’;多想想那些纯真的友情,你们就不会那么的‘伤不起’”。

    “神马都是浮云”、“打酱油”、“围观”……如今,越来越多新的流行语正涌入日常生活。昨天,《当代修辞学》杂志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办的社会流行语跨学科学术研讨会上,专家指出,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正逐渐脱离游戏文字的范畴,它更像一面镜子,即时映照出无意识的社会群体性心理。

“二代”、“围观”上排行榜

    如今,社会流行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和传播,随着表示 “够劲”、“棒”的“给力”去年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获得“官方认可”,今年春节,西部农家门前也挂上了“给力新春”的自写春联。

    《当代修辞学》杂志主编、复旦大学中文系刘大为教授指出,在网络的直接推动下,当前社会流行语发展迅猛,已成为普通民众认识现实、表达感受、宣泄情绪、激发共鸣甚至诉求民意、参与“议政”的重要手段之一。流行语的这些特征是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形成的,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发展的风貌和态势。更有专家指出,其美学、社会功能堪与孔子对诗可以 “兴观群怨”的功能定义相似。比如,《咬文嚼字》杂志至今已连续三年评选当年十大社会流行语,最新一期年度榜单中,“二代”、“围观”均上榜,其中含义令人深思。

“伤不起”的“情绪传染”

    几个月前,“咆哮体”走红一时。语段中,使用者每个短句均以感叹号作结,配合“有木有”(“有没有”的谐音)、“伤不起”等出现在句中。人们结合自身经历用这一格式造句,调侃各种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等。“有木有”“伤不起”甚至出现在一些报刊等传统主流媒体中。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洁认为,某个语言单位之所以获得社会群体性的自发仿造、传播,源于大众表达心理诉求的需要,它反映的更是一种具有个体自我参照性的集体情绪,成为一种意味深长的符号。例如,“打酱油”表达的是部分人群对参与公共事件的一种态度;“躲猫猫”则凝聚了猜测、质疑、嘲讽、愤懑、失望、同情等情感,代表了公众对获知事件真相的迫切。

    专家认为,这类流行语“星火燎原”的过程尤须关注——某个表达现实关怀深层语义的流行语,引发共鸣和回响,当其传播达到了一定范围,人群中大量个体的自发使用,产生相互刺激,进一步强化这种“情绪感染”,甚至可能令人群达到狂热的程度。从社会心理学看,这种情况下,公众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可能趋向片面化和偏执,长此以往不加疏导,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流行语凝结为社会发展史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关系学院教授胡守钧、上海财大国际交流学院教授黄锦章等表示,当前具有评判指向的流行语层出不穷,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背景。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公众固有价值观不断发生 “碰撞”“摩擦”,两者都在调整过程中。  由此产生的公众意见、情绪借道语言,进行某种隐性表达。其中有积极的,如来自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不抛弃不放弃”,也有消极的,如“拼爹”反映的是大众对社会不良现象的不满情绪。它们一起成为社会的“温度计”,便于社会改进“对症下药”,更体现如今这一转型特殊时期的时代精神。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事件淡出公众视线或还原真相,相关流行语也就失去了其表达价值,逐渐退出了日常语言系统,如曾经喧嚣一时的 “很傻很天真”;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以其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而充满了生命力,甚至可能演化为一种语言结构,根据一桩桩新事件的发生,自我衍生出更多流行语。如“范跑跑”、“郭跳跳”、“吕传传”、“楼脆脆”等。这些流行语或消失或留存,共同凝结为一部另类历史,讲述社会变迁。

    不少专家坦言,在关注流行语现实指向的同时,也应就其对语言文字系统以及青少年的影响重点研究。语言固然需要“新陈代谢”,但也不可放任自流。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应有所作为,为下一代留下更优美的语言,更优美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