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丢失的用法:高人:我看《赵氏孤儿》-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0:02
高人:我看《赵氏孤儿》作者:高人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0-12-21本站发布时间:2010-12-21 22:02:25阅读量:362次

  在中国,“赵氏孤儿”与“卧薪尝胆”一样,都是以报仇雪耻为题材的励志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其蕴含的精神,更为国人所推崇。

  我是初中时候看《东周列国志》才知道它的,那时的京剧《搜孤救孤》唱的也是这段儿,到了高中,才读了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

  至于《左转》是怎样说的,至今没看,也不想看;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剧本,也只是最近在看了陈凯歌编导的电影《赵氏孤儿》之后,想弄明白究竟才一目十行扫过一遍,否则也是不看。

  因为,司马迁笔下的“赵氏孤儿”已经说得有鼻子有眼,《东周列国志》又把它铺陈演绎得愈加完善和圆满——诸如把程婴的身份由赵家的“友人”改为“心腹门客”,以及把用“他人婴儿”变为程婴“舍子掉包”等,都算入情入理,颇为契合“通过典型事件塑造典型人物”的创作原则,是为《赵氏孤儿》的正宗,流传甚广,深入人心;而纪氏的《大报仇》,改动虽大,却鲜为世人道及——这种“人民的选择”,已经说明了上述三种版本的优劣。

  因此,在“纪本”基础上的再创作,注定是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譬如,正是由于程婴与赵氏关系倍儿铁,他才会“舍子救孤”,而影片承袭纪本的“草泽医人”之说,硬是把他的“救孤”变异为始于被动终于“正义冲动”的行为,从而冲淡了他的“大义灭亲”。何况,一个江湖郎中出入侯门竟然平趟,为贵为皇亲国戚的美艳庄姬把脉竟然也是旁无一人,两个孤男寡女闲话家常,谈论生养孩子,投机愉悦和谐其乐融融,其间还有庄姬“自摸”前胸的举动,比现在还要开放,实在太过离谱——看到这里,尤其是饰演程婴的葛优,我不禁失声大笑,招来其他观众的白眼。

  公孙杵臼也正因为是赵氏的家臣,才能“舍命”陪君子,与程婴合演了一场“苦肉计”,得以瞒天过海成功“救孤”,堪称是舍生取义,并不是电影演的那样。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深受赵家恩惠的韩厥,本是“救孤”的中心人物——是他给赵家通风报信,又临危受“托孤”之命,并在15年后,把真相告白于晋悼公,赵氏家族才得以伸冤昭雪,也不是被影片描绘的那么不爷们——因放走赵氏孤儿被屠岸贾一剑封眼后,便幽灵般来无影去无踪,终以一支驽箭报仇雪耻,然后就杳无音讯了。

  且不说屠岸贾盛怒之下横挥宝剑,竟然在韩厥的脸上划出“竖道”伤口这种穿帮了,就连程婴呕心沥血画就的“八义图”,最终也没派上“痛说家世”的用场。

  还有,程婴携赵孤躲进藏山,本是剧情发展的必然。倘若说纪本出于舞台戏剧集中矛盾冲突的需要,安排两人被屠岸贾收为门客和义子勉强说得过去,那么,影片又将这一情节改编为程婴的主动投靠,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不但其中的险恶与变数不言而喻,而且,那得需要怎样韬光养晦地装孙子啊。

  电影艺术并不受时空的局限。

  最后,程婴死在屠岸贾的剑下,而不是功成名就之后自刎以谢公孙杵臼,更是贬低了他的“忠”与“义”。

  至于庄姬临终遗言,说让赵孤过寻常百姓日子,不要报仇,这种以现代观念对历史的“解读”,不但背离了故事主题,更是“曲解”了历史,甚或是对历史的强加——有道是“春秋无义战”,诸侯国内的权力之争更是毫无是非可言,在没有法治的时代,正如培根所说,“复仇乃一种原始的公道”,鲁迅也反对“损着别人的牙眼,却主张宽容,反对报复”的犯而不校。

  我瞎琢磨着,若是按照《史记》和《东周列国志》去拍,省去在屠岸贾家那一大段,由程婴在深山老林中教赵孤学文习武,差不多的时候,来段《红灯记》的痛说家史,最后由赵孤在手刃屠岸贾之前,再来段触及灵魂的汉姆雷特式道白,不是挺有戏的么?

  起码能给年轻人一个史书记载的大众认同的原创的《赵氏孤儿》。

  我并不反对文学作品对历史故事的改编,但必须以历史的态度对待历史——主题,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轻易动它不得,万不可别出心裁,随意“推陈出新”,结果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切记,历史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

  应该说,影片画面还算赏心悦目,演员表演也很努力,王学圻最为出彩。

  拍一部电影很不容易,编导所表达的观点,见仁见智因人而异——我说的就是一己之见,或许是不经之谈。

  再重复一句,但愿我们能够正确对待历史,尤其是当代历史,对它抱有敬畏之心,千万不要囿于意识形态予取予舍,不能戏说,更不能与时俱进地创作或创新,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