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和dc的换算:穴位名里有乾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2:01:44
上次讲到了,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这个俞,很容易念成愉在肩背。俞在肩背。

     

    这个俞,和运输的输是同义,就是脏腑内的气通过这个经络,通过这个地方传输到体表。相反来讲呢,如果我们刺激体表的气输出的地方可以影响到他内在脏腑的功能。这就是中医由表及里或者由里及表的这么一个阴阳互根的这么一个道理。

     

    这个俞和穴到底有什么区别?穴,不用说,是凹进去的。凹下去,你挖个坑,铺上草,等着野兽往下掉。这叫穴。相反呢,还有凸出来的,冒出来的。它像火山口一样,它没有形,但是它有气,有那种感觉。就是有一些比较敏感的人,拿自己的手在病人身上一撸,就能感觉到有些地方,它有一种那种感觉,我们叫气象,象是看不见,象由心生,你拿心可以体会到。它局部那个气的形状,那个形象,它没有形,但是有象,是往起凸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脚踝内侧,叫什么?肾经上的第三个穴,叫太谿。谿,现在简化成溪,溪水那个溪了。在古代呢,它不是那么写。奚还是那个奚,但是边上是个山谷的谷。简化字为什么说有点问题呢?它就把很多它认为同样的字都归成一个字了。其实那俩字不是一回事儿。古代那个谿意思就是那种山谷,但是这山谷之间比较窄,所以它叫谿。

      

    中医讲,人的穴位,肉之大会名曰谷,肉之小会名曰谿。就是在肌肉接缝的地方呢,它有一种凹下去的那种感觉。比较宽的,比如我们叫合谷。这个地方的气就比较宽。你扎针下去它就往下沉。可是在太谿这个地方呢,它挺长,所以它叫太,它比较窄,也比较深。太谿的对面,就是脚的外踝,如果你从太谿扎根针,从脚那面穿出去,那儿有个穴,是膀胱经的第六十个穴,昆仑。


     昆仑那可是大山。昆仑那个穴,气就是往出顶的。所以古人感觉到那个气的形状,或者那个形象,他就用昆仑来描述。挺有意思的就是我以前学习的时候,我问我们老师,我说这个“昆仑”为什么叫昆仑呀?老师说呢,唉,你看那个外踝骨,那么高,是不是像个山呀?他就以山来命名。


     他是用外踝骨那个形象来解释这个穴位。可是我就跟着又问了,我说,内踝骨也挺高的呀,它怎么叫太谿呢?所以说老师的解释不对。应该是气象,不是形象。我们很多穴位,像承山,还有丘墟,丘墟,墟是什么?我们经常说废墟,其实墟也是一个堆起来的一个大土堆。


     以前非典的时候,我在家里没事,我想,万一我得非典死了,怎么办呀?我这肚里面这么多东西。就写了本书,名字就叫《腧穴气象》,就解释了我们人体的361个穴位,它的名字,为什么叫这个名儿。怎么得来的,它有的是跟星象有关系,天象有关系,比如说有的穴位叫天枢,有的叫玄机,有的叫华盖,有的叫子宫,这跟星象有关系。


     还有跟我们说的这种气的流动有关系。比如说,有的地方像水一样,我们管它叫泉,有的叫井,有的叫海,这些都是古人交给你们这帮对气没感觉的人,告诉你,那儿的气是什么样,但这本书一直在电脑里存着,一直也沒出。再修改一下,以后有机会,再出。


     睛明穴它是膀胱经的第一个穴,在两眼的内眦,就是眼的内角。它触动的是膀胱,睛明穴呀是一个非常好的穴位,它能治腰疼。我们古代人,有的人怕针吧,你眼角又不能扎针,你比如说左边腰,急性腰扭伤,你就在他右的眼角的睛明穴,就是眼的内眦这儿,你给他放点盐水,然后它就开始涩嘛,流眼泪,眼泪流完了,腰疼好了。这就是睛明穴的作用。眼角的外眦叫瞳子髎,就是我们容易长皱纹、长黑斑的地方,很多女人美容。这是胆经的第一个穴,经常要用。眼睛的下边呢,叫承泣,这是我们胃经的第一个穴。

      

    一个女人如果说出现了这个眼角的鱼尾纹,就是她的胆气不足的表现。或者再往里导,肝的问题,肝血不足了。


    很多人眼下边出眼袋,或者眼泡,黑眼圈,卧蚕,眼下边卧蚕,肿起来,这是胃的问题。环绕着我们眼睛就是三条足的阳经。


    有一些人是做那个割眼袋手术吧,就是把眼袋下边那个给挤出来,这就叫治标不治本。割完了,一个眼袋割下去,千百个眼袋还要长出来,没治本。应该从内脏里边去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