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的樱花调弦顺序: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轉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7:45
经络学说用以指导诊断和治疗
经络是传递疾病的必经之道,邪从外人,先以十二皮部应之,或由表入里,《素问·皮部》论云:“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说明病邪由外入内的基本规律是始于皮毛——络——经——腑——脏,是一切外感疾病的基本传变次序。反之,病从内生,有诸内,必形诸于外。或由里达表。因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所以脏腑发病,可通过经络而表现于外。无论外因或内因所致者,只要“视其外应”,可知邪从外入,并随所犯何经,必内应本经之连属脏腑;病从内生,随所在脏腑发病,必通过本经而形诸于外,故《灵枢·本经脏篇》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察“外应”—临床表现,可知其内或应于内,则知所病矣。因此,无论外因或内因所致者,皆不离本经之地面也,皆要通过脏腑而后发病,这就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灵枢·经脉篇》云:“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后世医家亦云:“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脏腑与经络关系密切。因此,研究脏腑发病,不能离开经络。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不知。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学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创立的,又在指导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经络学说起源于针灸疗法的发明和发展,并依据古代解剖学提供的条件。加之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充实、提高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并使之日臻完善。
十二经脉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经脉包括十五络,浮络和孙络。
十二经脉又为经络中之主体,故又称十二正经。根据阴阳学说“内为阴,外为阳,脏为阴,腑为阳”的原则,将分布于肢体内侧(或腹部)的经脉,统称为阴经;将分布于肢体外侧(或背部)的经脉,统称为阳经。阴经与脏腑的关系是属脏络腑,而阳经与脏腑的关系,则是属腑络脏,复将循行分布于肢体外侧的三条经脉,分别命名为阳明经(脉)、少阳经(脉)、太阳经(脉),将分布循行于肢体内侧的三条经脉分别命名为太阴经(脉),厥阴经(脉)和少阴经脉。三阳经脉在肢体的循行分布部位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三阴经在肢体的循行分布部位是太阴在前,厥阴居中,少阴在后。故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厥阴与少阳互为表里,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冠以足字,再在手(足)之前或阴阳之后再缀以与其所属的脏腑之名,即成为手足十二经脉之名。
十二经脉表
手六经
足六经
阴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循环规律
十二经脉为脏腑所属,是经脉系统之主体经脉之间又有交接关系和借络脉相,于是便形成网环。十二经脉循环规律,可归纳为阴升阳降的单向循行。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和所属脏腑,必须保持阴阳平衡统一和脏腑的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