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沧海一声笑歌曲:庞德公:决不当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0:51:12
薄荷小筑庞德公:决不当官
作者:纳兰_秋 提交日期:2009-3-28 18:57:34   .content {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 COLOR: ; FONT-SIZE: 16px;LINE-HEIGHT:30px;
body{background:url(http://wz.2000y.net/uploadpic/2006070303390259439.jpg);}
  庞德公,决不当官
  
  庞德公先生是三国时期的大隐士。他在当时虽为隐士,却四方闻名,因为经他的教导和推举,三国史上响当当的两大谋士——诸葛亮先生和庞统先生相继升空而起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政治明星,辅佐刘备成就一番霸业。其中庞统先生是庞德公先生的侄儿,诸葛亮先生对庞德公先生也执弟子老师之礼。
  庞德公先生一生未仕,至死恪守“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准则。如果说诸葛亮先生如此说,是因为在等待识货者,以提高自己的价码,但对于庞德公先生,不求闻达于诸侯则是发自肺腑的,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和弦外之音。这种对仕途宦海不发烧不感冒的态度,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来讲难能可贵。
  做官难,难做官。有的人为官一生,身心俱疲;有的人殒命官场,可恨可怜;有的人得窥官场本质,压根就不去当官。庞德公先生看来,做官无异于蹲牢房,既不可得自由之思想,又遑论独立之人格,仿佛一片苦海。于是他挣脱苦海,羁留山林,于青山绿水相伴,做了一名悠哉乐哉的隐士。
  
  鹿门山中的大隐
  
  庞德公先生是彻头彻尾的隐士。
  他终生未仕,高卧林泉,和老婆躬耕于田亩,与当地的老百姓打成一片;他的心底有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那就是不做官,不出仕,不当名缰利锁下的奴隶;
  生活要有自己的主张,庞德公先生为后世的随波逐流者树立了表率。
  读者上帝一定会对庞德公先生的名字产生疑问,德公到底是他的名还是字呢?是他的敬称还是号?抑或是当地人对他的饱含尊敬的习惯叫法?这些都是围绕着“庞德公”三个字产生的疑问,而其根源则来源于两本古籍含有分歧的记载——《襄阳记》中说他叫做庞德公,《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则称他为庞公。
  庞德公先生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襄阳记》,上面说“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如按这个记载,则德公应该是庞先生的表字,因为前面三个人,诸葛孔明,庞士元,司马德操,都是以姓加表字的表达方式来记述的,庞德公也应该如是情况,即姓庞,表字德公。
  但这只是一种推测,事实仍在存疑。范晔先生在撰写《后汉书》的时候,也遭遇如此难题,不过他老先生本着不负责任的态度,一旦涉及庞德公的事迹,则笼而统之的直称其为“庞公”。这下子倒好,不管你叫什么名字,叫你“庞公”总不会有错。范晔先生倒是省事了,却害苦了读者上帝苦费思索。
  不管怎么说,《襄阳记》还是准确无误地告诉读者上帝,庞德公先生是地地道道的襄阳人,而且终生未离开过襄阳半步。
  庞德公先生生活的时代,天下已然大乱。
  东汉王朝末期,桓、灵二帝以来,朝堂之上群魔乱舞,乱七八糟。丧乱的根源无外乎两股势力,一是深受皇帝宠幸的宦官势力,倚借皇帝的威名无恶不作;二是深受皇帝倚重的外戚势力,爵高权重,无所顾忌。两股势力既相互勾结又彼此攻讦,甚至同一势力的内部仍然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多种力量合力而发,东汉王朝苟延残喘都不可得。
  天下的分裂已属必然。外戚何进听取袁绍的建议,引凉州军阀董卓进京勤王,诛灭十常侍,但董卓却是个请来容易送去难的瘟神,他不但盘踞京师不走,反而反客为主,残酷镇压异己者。天下群雄再次将矛头转向董卓,结成联盟共同讨伐之。但终因心力不齐各怀鬼胎而功败垂成。
  其后,袁绍以“四世三公”的政治资本崛起于冀州;曹操夺取青、兖之地,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声势逐渐浩大;袁术占据淮南、扬州,实力不容小觑;刘表占据荆襄,其地藏龙卧虎;孙坚广据江东,收兵买马,倚长江天险,睥睨中原;刘璋据蜀地,张鲁据汉中。天下已然支离破碎,东汉王朝亦名存实亡。
  乱世既出英雄,也出隐士,这即是所谓的人各有志。有的人不甘寂寞,想在浑水中捞一把,凭借自身的谋略或是纵横家的口才,打动诸侯,从此奔走效力,博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功业;有的人却淡泊名利,不想趟浑水,不想趁火打劫,视尘世如网罗,视名利如羁索,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说这句话是假的,而对于某些人却是真的——不掺水,没有弦外之音。庞德公先生即是某些人之中的一分子。
  庞德公先生世局襄阳,不知道以上几辈祖宗曾在朝中为官,为后代留下不菲的家产,但经过几代人的坐吃山空,到了庞德公先生这辈几乎消耗殆尽。庞德公先生老爹属于那种自己不富裕却喜欢资助别人的大善人,他把祖上的余资全都用来接济穷人,结果自己混得越来越穷困潦倒,可是却博得了乡人的好口碑。
  口碑是个好东西,饥饿的时候可以换饭吃,穷困的时候可以当钱花,最不济的时候仍可以用来安慰心灵。因此庞老先生对口碑的看重要远远超过金钱。
  庞德公小娃降生的时候,庞家一贫如洗,大概连劣质奶粉都买不起,好在庞老先生有口碑,人缘相当不错,当街坊四邻听说庞老先生喜得贵子的时候,纷纷慷而慨之,送来米面鸡蛋和各种滋补品,庞德公小娃因此得以成活。
  日渐长大后,庞德公小娃的聪明程度令人惊奇。诸如太阳当空照、小么小二郎此类的儿歌只需一遍就能熟记成咏;连《诗经》中的生僻晦涩的古怪句子只需稍加点拨就能倒背如流;庞老先生一看儿子聪颖非常,便下决心搞好家庭教育,把重振颓废的家势的希望寄托在庞德公小娃的身上,为此,他仿效孟母三迁,来了一出“庞父一迁”,把阖家从岘山之东牵到岘山之南,大概那里临着小河,环境更加清幽,有利于读书和学习。
  说起庞德公小娃的老爹庞老先生,真可谓是一块真金璞玉陷入了泥沼中,又好似一块好铁用在了破锅上。庞老先生虽说败尽了家产,但祖上买断的岘山还在。上文曾经说过,庞家也曾一度辉煌,最可供后人追念的就是买下岘山。那个时候不讲究山川河泽是国家财产,谁家有钱就可以买断一座山,一条河。庞家买下岘山是一件非常具有远见的事情,别的不说,就以庞老先生为例,他虽然把家底送光,可却没有把岘山卖掉,使得在乱世中尚有一处栖息之地可以避开刀光剑影的辐射。
  庞德公小娃也深受其益,当别人的孩子痛苦于流离失所的时候,他却能躲在幽静的山林饱读诗书。庞老先生为了自己的儿子,学会了敛财之术,他砍伐山竹,担到山下的圩市上卖钱,然后买各种书籍,包括天文、地理、军事、数学、算卦学等等。可以说,为了庞德公小娃能成才,庞老先生不惜砍光山上的竹子。
  庞德公小娃果然不负老爹一番心血,将近二十岁的时候,就达到了别人要用五十年才能达到的境界。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文韬武略,无所不通,用这些老掉牙的词汇来形容庞德公先生的渊博学识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表达方式上也显苍白,不过只能将就一下,纳兰秋先生搜肠刮肚也未能找出更有力度的词汇。
  既然学有所成,庞老先生自然而然的要求儿子去建功立业,要不然这满身的学识岂不白费?可是在建立功名的问题上,爷俩陷入了严重的分歧。
  老爹原本希望儿子能出息一番事业,重振颓败的家势;儿子却没有汲汲于功名富贵的心思,只想隐居山林,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夫;老爹想儿子建功立业传美名,自己的晚年也有所收获,也不辜负自己辛辛苦苦上山砍竹子;儿子想老爹名利心太重,爵禄于我何所求?不过是让人成为奴隶的枷锁罢了,哪有躬耕于山野自由快活?
  最后经多方调解无效,父子二人决定分家。庞老先生依然留在岘山居住,庞德公先生搬到与岘山隔江相对的鹿门山,一则离老父不远,可以时常过来看顾;二则可以避开老爹的唠叨,耳不听心不烦。
  自此以后,庞德公先生便一改往日成天苦读的生活方式,开始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人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庞德公先生从南阳引进一种大头菜,植于鹿门山坡,在其精心培育下,鹿门山的大头菜居然比南阳的大了好几倍,至今成为襄阳一绝。
  隐居鹿门山的庞德公先生,生活平静而快乐,但人怕出名,尤其是在古代,若是有贤名可不是一件好事,肯定会有n多人前来邀请你出来做事,那生活就会永无宁日。大隐庞德公先生也遇到了这样的尴尬事。
  
  刘表碰钉子
  
  襄阳太守是个自不量力的家伙,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也要效法曹操、袁绍,割据一方,称霸一隅。历史上这样的小丑不可尽数,他们的心里总以为自己是块料,而且幻想自己成就一番大事的时候到了,因此也不打量自己的实力,便跳梁上来,上演一幕让人捧腹的闹剧。
  庞德公先生有个邻居,常在城里走动,知道襄阳太守正在招聘人才,于是便将自己的高邻举荐上去。当襄阳太守驾临鹿门山的时候,庞德公先生尚蒙在鼓里,不知道一干人等所为何来,因此脸上布满了愠色。
  襄阳太守抱着对隐士生活的好奇态度亲自前来拜访,可是他绝没有想到,隐居在这里的高士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更遑论跟他下山并建立一番功业。
  襄阳太守嬉皮笑脸地说:“以先生的高才何苦种田呢?跟我下山去,我保你荣华富贵享受不尽;等到有朝一日我建立万年基业,先生自然是大大的功臣,裂土封疆也未可知。”
  庞德公先生哈哈大笑,笑声在山林中回响不绝。襄阳太守不知庞德公先生为何发笑,故而愣在当场,与站立一旁的随从相视一眼,随从的表情也是一脸茫然。
  庞德公先生说:“太守先生太看重我了,我就是一个农夫而已,只知道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却是一窍不通。不知道太守先生见没见过鼹鼠,这种东西以生活在地下为常事,偶然见到阳光就会不知所措,四处寻找洞口,这个时候如果用铁锹将其拍晕,大概十拿九稳,于是我们农夫把它叫做‘见不得阳光的老鼠’,连阳光都见不得,恐怕更难做成其他大事,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太守先生还是另请高明吧!”
  庞德公先生看来,襄阳太守的自不量力正如鼹鼠一样,根本无法在阳光下无法生存,倘若没有自知之明,必将铁锹临头,悔之晚矣。庞德公先生的这番话既是嘲讽也是规劝,他的那句“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即在规劝襄阳太守,努力尽好太守的职责,不要不知深浅的横生枝节。
  庞德公先生从襄阳太守身上看到了官场的积弊和黑暗,进而对襄阳太守的顶头上司刘表也颇感失望。以刘表的声望,底下竟还有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梁小丑,可见刘表也是徒负虚名,空有其表。
  日子一天天的流逝,庞德公先生乐此不疲的从事着稼穑生涯。到了结婚的年龄,庞德公先生迎娶了自己的新娘,一位来自于襄中宿儒家庭的小家碧玉。从此他结束了孤独的单身生活,步入了新的幸福时代。
  读者上帝的疑问也自然而然的打消。隐士也是人,而非遗世而独立的神仙,餐风饮露,不事稼穑,相反他们是在摒弃世俗之余,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并为此无怨无悔的坚持,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庞德公先生与自己的新娘相敬如宾。在田间地头,邻居总能看见他们夫妇一前一后耕耘不辍的情形。
  老婆在前面播种,老公在后面平垄,一前一后的样子宛然一副生趣盎然的“夫妻春种图”;累了便坐下来休息,为妻的总是替老公擦去额头的汗水,为夫的也扇起斗笠为老婆送来一股凉爽;带来的茶水和干粮,小俩口总是平分了吃;休息的时候,老公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逗的老婆不住的发笑;太阳下山时,老公扛着犁耙,老婆牵着耕牛,一前一后,衬着夕阳,又是一副“夕阳归耕图”。此情此景在乡间邻里传为佳话。
  耕作之余,庞德公先生以其广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吸引了附近四方的隐士高人前来相聚。三国中著名的人物,如诸葛亮、司马徽、徐元直、崔州平,还有庞德公先生的侄儿庞统,都对庞德公先生充满了景仰之情。
  他们时常召开技术含量甚高的沙龙,品酒抚琴,吟诗作赋,一起讨论时政,针砭时弊,抒发生不逢时、明珠埋于尘埃的苦闷心情。谈到兴致高昂的时候,必然酒醉而狂歌,因此沙龙的影响甚巨。割据荆襄的独裁头子刘表获悉后,对沙龙的核心人物也是组织者的庞德公先生表示了相当大的兴趣。
  刘表治下的荆州,治所就在襄阳,沃野千里,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政治集团,但由于刘表本人的刻薄猜忌,导致荆州集团处于一种人才枯竭的窘境。不是没有人才可以利用,而是人才一旦看清刘表的本质就会拂袖而去,不愿意为没有政治远见的人效力。因此当曹操扬言要挥师南下的时候,刘表再也沉不住气,因苦于无人才可用,刘表只好硬着头皮去请那位闲来无事喜欢举办沙龙的庞德公先生。
  先是刘表派人去请,庞德公先生不予理睬。经过几次三番的碰壁,刘表并不死心而是亲自登门拜访,但残酷的遭遇了闭门羹。最后一次的时候,刘表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以他堂党的州牧的身份低三下四的拜访一个农夫,而且次次碰钉子,这使得他的高高在上的自尊心难以消受。
  当刘表在地头碰见庞德公的时候,他决定向庞德公先生摊牌,如果最后一次邀请依然不能成行的话,他决定放弃,并终身不复重来这伤心之地。
  刘表对庞德公先生说:“先生依你看,生逢乱世,是保全自身重要呢?还是保全天下重要?”
  庞德公先生头也不抬,手里忙着农活,一边干一边回答:“大人知道鸿鹄吗?那是一种翱翔于天际的大鸟,它把自己的窝建在高大的树木上,为的是夜晚来临的时候有栖身之所;而乌龟和鳖在深渊里打洞,目的也在于此。人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候停下来,都是有目的的,就像鸿鹄和乌龟为自己筑巢一样,也是为了使自己能有安身立命之地,如果连自己的保全不了,保全天下还有什么意义呢?”
  刘表默然。默然即意味着对庞德公先生的说法表示赞同。但刘表却不肯接受先输一阵的结局,他蹲在田垄上,看着眼前的汗水涔涔的庞德公先生,又看到不远处同样劳累的庞德公先生的老婆,她正用耙子奋力地将一块土坷垃打碎。
  刘表似乎突然间找到了话题,他对手扶犁把的庞德公先生说:“你宁愿在田间忍受又脏又累的重活,而不愿入仕为官,接受朝廷的俸禄,你这样土里刨食,如何养得了妻儿老小,更拿什么传之于子孙后代呢?”
  庞德公先生停下手中的活计,与刘表一起蹲到田埂上,大概他觉得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一下。他说:“世人都给后代留下危险,而只有我才给子孙留下的安稳。虽然所留的内容不同,但不能说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吧。我听说上古尧舜把天下大事都交给他的臣下,一点儿也不留恋;而留给他子孙的,仅仅是农夫所从事的农活;丹朱、商均虽然都是特愚蠢的人,却仍然可以尽其天年;大禹、商汤把国家当私有财产传给子孙,结果落得一个后代被放逐、一个后代被杀头的下场,还要株连家族受祸害。周公旦做了天下的君王,却杀死自己的各位兄弟;假如周公的各位兄弟栖居山林,以藜藿为食,居住在茅草之中,怎么会有被杀身的后果呢?”
  刘表彻底的无话可说,庞德公先生对这个世界看得太透彻了,以至于无懈可击,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做要挟引诱的食饵。这次会见大概是刘表一生当中少有的一次大碰钉子。
  庞德公先生坚守自己的操守,深知爵位和俸禄的背后是一种危险的游戏,一旦裹身其中,可怕的结局不但临于自身,后代也不可避免。最长久而且最有意义的生活,莫过于躬耕于田亩,闲暇之余以读书自娱。
  耕读可以传家,人间至理。
  
  卧龙先生的先生
  
  诸葛亮先生十七岁的时候来到襄阳隆中过上了隐居读书的生活,二十七岁的时候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了鼎足三分有其一的霸业,这前后长达十年的光景,诸葛亮先生从隐姓埋名到名声鹊起再到如雷贯耳,庞德公先生着实出力不少。
  庞德公先生隐居生活的主要内容无外乎三点,耕作、读书和举办沙龙。
  读者上帝看来倒也朴实简单,但在当时确实非常时尚的生活,那时候的士人以入仕为己任,往往心无旁骛,皓首玄经,人们对这种竞进的方式习以为常,反倒是那种耕读的生活却属另类。另类的生活虽异于常理却惹人羡慕,因此襄阳的大小隐士全都效仿庞德公先生,躬耕陇亩,读书为乐。
  年轻的诸葛亮先生也不例外。耕田乃是自食其力的一种要求,粮食未必见得丰收,但丰歉都能自给自足,不用求诸外人;读书就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了,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对于诸葛亮先生这样胸怀大志的隐士来说,读书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唯一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庞德公先生举办的沙龙遐迩闻名,许多襄阳的青年才俊都慕名而来。
  沙龙上有庞德公先生亲酿的美酒,四时的瓜果新蔬;还有丰富的藏书,涉及天文、地理、政治、军事诸多方面,这多亏了庞老先生曾经不顾一切的砍伐山竹;沙龙还有几个常任的主持人和管理员,即司马徽先生,崔州平先生,徐庶先生和庞统先生,都是襄阳当地的贤隐之士。沙龙的性质偏向于政治和军事,评论时势和臧否军阀乃是沙龙的题中之义;由于沙龙会员都是识见高人一等的俊杰,故沙龙本身无异于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时事研究院。
  诸葛亮先生苦于无人引荐而不能加入沙龙,因此时常埋怨自己时运不济。这一天,他正在山冈上平地,就是用铁耙将大块土坷垃击碎以便春来耕种,远远望见一个伟岸的身影朝山上走来,气质风采绝非一般庸常之人。那人走到切近向诸葛亮先生讨杯水酒以解焦渴,诸葛亮先生欲结交此人,便大献殷勤。三杯水酒下肚,两人便攀谈起来。结果双方俱都谈吐高雅,见识不凡,彼此甚为钦慕。
  读者上帝不知,来者非是别人,正是沙龙的重要成员和组织者之一的徐庶先生。
  要说只能说诸葛亮先生的运气好,正在眼巴巴的盼着加入沙龙呢,老天爷便乖乖送徐庶先生来他的一亩三分地讨水喝,不可不谓之天意如此。徐庶先生被诸葛亮先生的谈吐举止所吸引,认为诸葛亮之才超出自己若干倍,他倘若不被沙龙接受,沙龙也便不用再办下去了。
  在徐庶先生的引荐下,诸葛亮先生如愿以偿的加入沙龙。沙龙的生活使诸葛亮先生受益匪浅,不仅能见到当时社会的顶尖人物(这些隐居的人大都是学术上的权威或是经天纬地的奇才),关键是能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诸葛亮先生仿佛掉进了知识漩涡,想不增长才干都不可能。
  诸葛亮先生在沙龙混得日益和洽,尤其是得到了主人庞德公先生的赏识。参加过两次沙龙以后,庞德公先生便说诸葛亮孺子可教。
  大概第一次参加的时候,诸葛亮先生有些拘谨,未能引起庞德公先生的瞩目;第二次的时候情形大为改观,诸葛亮先生的言辞引起全场阵阵的喝彩之声,那种妨碍交流的隔膜感和陌生感随之烟消云散,庞德公先生也自然而然的发现了这块尚未精雕细琢的美玉。
  庞德公先生对诸葛亮小伙子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他可继承自己的衣钵。
  以诸葛亮先生的聪明程度(连眼睫毛都是空的),他看出庞德公先生有收自己为徒的意思,不等别人走过场,自己便倒身下拜,当即向庞德公先生表达了崇敬之意,并希望能成为他的弟子。
  庞德公先生实打实,并没有道貌岸然的推说自己学识不够恐误人子弟之类的屁话,当着众沙龙成员的面,举行了简单的拜师仪式,自此庞德公先生和诸葛亮先生便有了师徒名分,诸葛亮先生有幸能够继承庞德公先生渊博的学问,为后来的出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先生拜师这件事轰动了整个襄阳。能拜到庞德公先生的门下,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难以企及的梦想,但诸葛亮先生却实现了,正印证了那句话,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除了师徒之外,两家还做成了亲戚,庞德公先生的儿子庞山民先生娶诸葛亮的姐姐为妻,成了诸葛亮先生的姐夫。这样一来,师徒加亲戚,庞德公先生倾囊而授,诸葛亮先生虚心而学,几个寒暑过去,诸葛亮先生的造诣,不仅要高出初到襄阳时许多,而且还要超出其他沙龙成员一大截,位为翘楚。
  日后,徐庶先生被曹操用书信诓到曹营,临行之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诸葛亮的才能高他十倍,看来并非虚言妄指,乃是心悦诚服有啥说啥。
  庞德公先生收得高徒,心中自然欢喜。他平时便有给人起外号的癖好,如今看着沙龙里众多的才俊,不免故技生痒,要编排众位一番。虽说是编排也不是随便来的,一是要符合其人的特性,二是要雅而不俗,传出去得让世人喊一声高明。
  因诸葛亮先生沉稳刚毅,仿佛龙潜于渊,正值欲飞未飞之际,只待有识英主前来延聘,必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故雅谑为“卧龙”,卧者潜也;司马徽先生冷静沉着,善于臧否人物,如同一面镜子,既照别人又照自己,故称其为“水镜”,水既包藏阴柔之美,又是天下至德的载体,惟司马徽先生可以担当;对于庞德公先生的侄儿庞统先生,也是一个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俊秀人物,因羽翼未丰,叫声含混,需要进一步的修持与磨砺,故被其叔称为“凤雏”,意思即为尚未长大的凤凰,一旦羽翼丰满,必能建立殊世功勋。
  读者上帝不要以为这是庞德公先生一时心血来潮的玩笑之举,其实庞德公先生的用意至为深远。想当初,曹操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便想到要让当时的大名士许劭先生对他进行品评,结果许劭说他“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使曹操一下子声名卓著,引起当世之人的刮目之看。之所以有这样结果,是因为当时时兴品藻人物,名士的一番很高的评价,往往抵过半生的努力之功。
  庞德公先生的深意也在于此。他早已看出,诸葛亮绝非甘于隐姓埋名,而是在等待时机。以诸葛亮的才能,一旦与英主风云际会,必定创下一方霸业,如果随便来个小军阀就可以请动他,那么他也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诸葛亮先生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等待。但等待不是傻等,而是一个为出山做好准备的过程,一是提升自身的学识修养,这方面不用说了,齐活儿;二是尽可能的提升知名度,最好是未出山之际便四海扬名。庞德公先生称他为“卧龙”就是这个意思。庞德公先生品评当今人物,其影响不输于“汝南月旦评”,他在背后充当诸葛亮先生的推手,诸葛亮先生不想出名都不行。
  庞德公先生病危之际,把诸葛亮推荐给他的好友黄承彦先生。黄承彦先生亦是一代名士,因不满于社会现实而隐居襄阳。诸葛亮先生不仅跟从黄承彦先生学习排兵布阵,而且还娶黄承彦先生的女儿黄女士为妻。
  黄女士为人娴淑,聪颖非常,而且尤能发明创造,但只因容貌丑陋,一直没有找到婆家。诸葛亮先生不以貌取人深得世人的赞赏。相传,诸葛亮先生一着急便脸色绯红,黄女士为替夫遮掩窘态,特意制作一柄羽扇以便诸葛亮先生脸红时加以遮挡。
  诸葛亮先生在襄阳隐居十载,深得庞德公先生的栽培。后来终于被刘皇叔三顾茅庐而请出山去。出山前夕,诸葛亮先生便在隆中定下三分的妙计。刘备亦因君臣际会,而得三分之一的霸业,历史上传为美谈。
  清人阮函在《答鹿门与隆中孰优说》中曾有这样一段评论:“庞公却辟刘表,知其不足与为;而智辩昭烈,隐然出武侯以自代。在国可扶炎鼎之衰,而在已无改岩林之乐。”意思是说,庞德公先生拒绝刘表是因为刘表不是优先股,不足以成大事;然而却把一身的学识和才干传给诸葛亮先生,是想让诸葛亮先生代替自己实现抱负,在国可以匡扶衰微的汉室,而他本人亦可以不脱离隐士生活,继之以往的悠哉乐哉。
  这段话显然连事后诸葛亮都算不上。庞德公先生何许人也,诸葛亮先生又何许人也,岂能像阮函所说的那样幼稚?诸葛亮先生的成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并非出于庞德公先生的代替自己出山的意图,况且庞德公先生根本没有这样的意图,他的隐士生活是他所喜欢并深爱的,而且他的隐居也非出于好奇,这一点在他与刘表的对话中可以找出端倪,他认为做官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但不愿意以自身犯险,更不愿意把这种危险加之于子孙后代。
  阮函先生的话虽然失之偏颇,但仍可以看出庞德公先生在诸葛亮先生一生当中的重要位置是不可替代的。
  
  荆山云苍苍,汉水波弥弥。
  山川意高澹,宜有隐君子。
  德公卧鹿门,老不践州里。
  洁身远忧患,岂复存愠喜。
  藐然姑射人,胡为市门倚。
  诸郎有凤雏,辄与卧龙起。
  
  这是宋人李廌纪念庞德公先生的一首诗。诗中“洁身远忧患,岂复存愠喜”一联即可作为庞德公先生归隐的一种动机和心态。归隐的原因是为了远离忧患,而导致忧患产生的则是人类的利欲心。高官厚禄,名声口碑,声色犬马……这些东西既让人迷恋又让人毁灭,只有远离它们,才可得到生命的真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