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lena:人生设计在童年(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51:36

   他串起20年来女儿成长发展的成功经验之红线,并且正是他撰写中的一本著作的标题。这本书,写的就是高燕定先生自己在美国,对高倩从童年开始培养的那些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遍布惊奇的教育故事。

  这就是读者诸君现在读到的这本书。这本书,对于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是一部难得的美梦范本——谁不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哈佛读本科、送到哥伦比亚读法律博士呢?

  而且,这本书还是中国社会和家长比照中美教育差异、发现中国教育缺陷、汲取外国教育精华之月光宝盒——读者从这里,将看到令人心仪、神往的美国中小学教育实况,看到中华少女高倩,在美国生活和学习的种种令中国同龄人羡慕嫉妒、令中国教育者惭愧汗颜、令中国家长惊讶反思的细节和故事。

  ⊙ 10岁生日的这天,高倩对着摄像机说:我长大了要上哈佛,我要做律师。10年之后,这个生日晚会上许的愿全部兑现了,并且有录像带为证!

  ⊙在美国一所中学里,选修课高达350门之多,其中,仅仅宗教课程就有40多种!文学艺术课里,甚至包含当代中国文学史。美国高中生可选课程之丰富,令人吃惊。

  ⊙“美国高中生( 学习辛苦得 )没有觉睡!”这是书中揭示的使我这个自封为教育家的人读了也感到新奇的一个现象。这个发现对于我意义重大。其实只要想一想:在美国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里,成功首先意味着教育的竞争,而竞争就意味着激烈的拼抢。

  ⊙高倩丰富多彩的教育背景:参与各种考试比赛,充当少年法庭律师,担任中学交响乐团主席,筹款18万美元的中国之旅,每周课余工作20小时,两年写作314篇共四五十万字的作文、书信、杂文,选美,演讲,出书,会四种语言……

  高先生讲述的美国教育故事是迷人的。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猎奇、记趣的书。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进行第一手的深入体验和分析后,写成的书。这样的书,虽然过去有过一些,但很少有像高燕定先生描写、记述得如此扎实深厚、真实细腻。

  高倩的成长与成功是令人惊羡的。不过,这本书不是一本讲天才的书。如果是讲天才的书,我是肯定不看的——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智商也就中等偏低一些。你是天才?你和疯子一边儿呆着去!我们普通人何必没事通过天才来证明自己的失败呢?而高燕定先生的著作,恰恰从一个普通父亲讲述自己普通女儿成长故事的角度,告诉我们:人生是可以设计的;哈佛是可以算计的;而天才呢,是可以父女俩一起合计的。

  毫无疑问,美国教育设施很发达,美国教育理念很先进,美国教育的成果——美国青年——很优秀。但是,这不是一部长别人威风降自己志气的书。高燕定先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对祖国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的拳拳之心、切切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事实上,假如写作也有一种镜头感的话,高燕定先生的镜头,始终是定位在从一个中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看美国教育,并总是把这种教育和中国的现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思考。高先生的著作,是当代中国人学习借鉴美国教育的一个优秀文本。

  从接受教育的角度,高倩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从教育子女的角度,高燕定已经登上了父亲荣耀的顶峰;从传播先进教育思想的角度,这本浓缩了高燕定、高倩父女成功教育心血的《人生设计在童年》,必将实现其光荣的使命——启迪中国学生与家长,促进中国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序言:人生设计在童年(2)

  人生设计在童年,高倩蓝图在5岁( 5岁来美,父亲就为她指明了当律师的方向)。我承认,高燕定先生有资格批评我的人生咨询理论不完整;我同意,人生设计应该从童年开始,而不是成年之后再强扭人生苦瓜,重新整合奋斗目标。

  事实上,无数来新东方向我求助的学生,他们今日的失败,大部分都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已经被他们的父母和学校教育挖掘了今后的陷阱。他们向我投石问路,只是因为庞大传统教育的不完善。我多么希望,这些在人生的中途——我的咨询对象在年龄上,可以用18至40岁来涵盖,而不是5岁到10岁——失去方向的朋友,像高倩拥有这样的父亲,拥有一个高燕定这样的家长,拥有从小就描绘好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人生设计蓝图!因为,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只是因为教育的陈旧、他人的落后,而导致自己在社会上和生活中的失败。

  我知道我这样的奢望是愚蠢而不可实现的。因为教育的水准,其实与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准紧密相连,不是个人意志能够转移的。但我至少可以欣慰地看到,高燕定先生通过他的著作,把十年如一日培养女儿高倩的经验智慧,奉献在这里,从而惠及无数读者,使他们从中得到这样那样的启发和教益。

  啊,我的梦想,至少得到了一部分的满足啦!

  自序:设计人生 开创未来(1)

  来美国近20年,我一直在大学工作,正式的头衔是研究仪器专家。不过,多年以来,我对教育倾注了更大的热情,并且将自己的生活充实为升学顾问。在美国,这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职业。

  升学顾问的英文College Counselor可以直译为“( 升 )大学的顾问”。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常常都有一种误解,以为升大学或者报考大学只是高中即将毕业的学生才要考虑的事情。实际上,很多有眼光的美国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寻求升学顾问的服务。也就是说,升大学的起跑,从童年、少年时代就悄悄地开始了。升学顾问以超前的眼光和专业的高度,从小对孩子进行专业化的人生设计和职业规划。

  升学顾问可以为学生解决各类问题,提供各种策略,甚至指导大学申请材料的包装,等等。他们根据各所大学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的良好素质,使之为著名大学所青睐,在美国大学现行的报考和招生实践中,常常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不过,在英文中,意外一词也有事故的意思。我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以真正的实力去竞争,去获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去赢得事业的成功,而不会指望在人生道路上,依靠一个又一个的“意外”和频频发生的“事故”而惊喜。毕竟,意外和事故发生的概率很低,更不会一辈子伴随着你。

  优秀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这个简单的道理目前已经被大众接受,但是很多人既不知道如何做,也没有采取科学、理性的行动。

  父母在给予孩子生命之后,又可能成为孩子未来事业成功的再创造者。这个看法目前颇有争议。很多“西化”了的家长,甚至一些“教育专家”都误以为,西方教育的“主流”思想是,提倡让孩子完全自由地发展。近年来,甚为流行的“素质教育”,由于没有明确的内涵,让没有主心骨的家长们,把弹琴、唱歌、武术、书法等,统统当作“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们唯独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最终要走向社会,他们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待人接物、与人周旋的本领,对知识与职业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及为社会服务和谋生的技能,他们的人生理想和有效、现实的职业规划以及付诸实现的能力等,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他们在社会上生存和事业成功的最基本、最必要的素质。这些意识的建立,必须从童年、少年时代开始,能力、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只有经历长期的锻炼,才会渐趋成熟、老练和完美。

  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时代,家长、教育者和全社会都应该把孩子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发展指导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人们,尤其是家长,应该科学、理性地引导孩子思考未来、树立理想、练好本领、迎接挑战。

  有人认为, 家长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是不人性化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但是他们也许没有想到,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人生不思考、不作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中难免屡屡落败,是更不人性化的。孩子处于那样低落的状态,还怎么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很多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他们的理论根据常常是:我自己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不是也很好吗?不是也读了硕士、博士,也出人头地,买房、买车了吗?

  长久以来,教育的无职业意识、无职业规划对几代人的影响是深远而且顽固的。有人可能由于种种偶然的机遇,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那些“意外”的成功者也许没有认识到,他们的成功是在特定的时间,由于特定的环境、机遇等因素所造成的。且不说这样的成功是不是真正满足了个人的愿望,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能,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经历了较长时间、较大磨难,往复曲折才达到目标的。这样的成功是没有一定之规的。

  机遇可遇不可求。事实上,大多数人获得事业成功都有其规律性,那种不规划、不设计、不训练而成才成功的人,只是很例外的“天才” 或幸运者,并不形成经验,不能提供统计信息,难以作为学习、模仿和参考的依据,只能作为故事和传奇来消遣,更不能拿来麻痹自己的孩子,以致影响个人前途,削弱民族素质和整个民族在世界大舞台上的竞争力。在当今日益规范化的社会里,孩子们需要走的是科学的、有规律可循的人生道路。

  我们这一两代中的很多人,不但过的是稀里糊涂的日子,还用各种各样的自我满足来对自己并不精彩的人生作一种逃避型的自我安慰。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认,人生可以由自己来掌握,可以演绎得更精彩。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幸,承受没有掌握前途命运的历史苦果之后,自己难道不应该认真地把经验总结出来?在那个历史时期里,我们中虽然也有极少数幸运者和极其顽强者在“稀里糊涂”中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份“幸运”。可悲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一生都相信命运、机遇,却不相信人生可以由自己来设计,未来应该由自己来开创,更不相信人生设计应该从童年开始这个道理。

  我在这里奉献给大家的是,怎样通过科学理性的设计,依靠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在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下,让普通的孩子可预见性地获得必然成功的思想方法和途径。

  自序:设计人生 开创未来(2)

  毋庸置疑,教育已经成为在规范化的社会里可能获得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科学规划的教育未必可以使人事业成功,甚至不能让获得“良好”教育的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获得基本的就业机会。

  目前,很多中国学生没有理想,不知道今后做什么。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缺少职业发展教育,没有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时代,对他们理性、科学、“超前”地进行长远的职业指导。这一点,与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所规范的,从6岁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职业发展指导相比,有巨大的差距。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发布了这个指导方针,规范了职业指导从小学就要开始!从6岁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接受职业发展的指导,进行与就业有关的12种、六七十项的能力训练,学会“自我认识”,了解“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实施“职业计划”, 让他们对职业发展的这三大环节有相当的认识。

  在中国,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拿学位,这不仅使得中小学生没有基本的职业意识,更没有职业规划,甚至包括很多大学生、研究生也没有足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学生没有职业意识,没有足够的技能和专业化的态度,大学毕业时也没有很强的、立即独立工作的能力,可能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并不是学生们的错,错在整个社会没有一个规范的、科学的职业指导教育,以致学生们没有意识到,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刻意地去练就令人信服的、为职业市场追捧与渴求的,能够立即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技能。

  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与成熟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只有长期的有目标的磨炼和准备,才能使他们成为某一行、某一业的“最好”。只要成为“最好”,就一定会被社会追逐、渴求,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就将成为必然。

  可惜,大学四年的时间太短,四年的职业预备期显然不足以达到这个目标。四年时间可以把几百万学生训练成大致相同的、没有明显特色的“螺丝钉”。要想脱颖而出,只有依靠自己长期的观察、思考、研究与额外的发展和努力。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然而,新世纪的全球化竞争并不仅仅是体力、智力的竞争,更是观念的竞争。中国学生未必天生比外国人聪明,外国学生也不一定比中国学生更有智慧。为什么能够刻苦学习,并且长久以来一直为功课所累的中国学生,不但没有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最具开创性的一族,相反的,甚至成为令人担忧的一代呢?问题和责任都不在他们。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长辈,他们的父母、老师、教育者和全社会,正在津津乐道地用陈旧的观念和思维,把他们束缚在教科书里,让他们十数年如一日地为考试而“操练”,使他们视野局限,思维拘束,能力有限。这是因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没有把可能影响一生的人生规划和自我塑造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竞争是观念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更新观念。

  在对专业人才和技能的要求不断细化和提高的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只有具备“超前”的职业指导思想,才有可能使个人的愿望获得最大的满足,使就业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使社会得到最大的发展。这才是对公民负责, 对社会负责。

  在这本书里,我用自己和女儿一起成长的故事,结合其他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以及我长期、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在一个日趋完善和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早期的人生设计,应该是家长引导、孩子主导、教师和社会共同协作的课题。只有孩子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经过长期的思考、研究和自我提高,在对社会、经济、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并经过反复的筛选和淘汰之后,才能提炼出他们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只有发自内心的理想之火在他们心中燃烧起来,成为他们如痴如醉的自我追求,才会成为巨大的内动力,推动他们去自我奋斗,获得成功。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知识教育,大学申请、专业选择,个人素质以及各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人生目标,职业规划、就业环境等因素,都在这个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个需要科学地设计和规划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掌握在家长、教育者、社会和孩子们自己的手中。是否科学合理地规划,决定了孩子们的人生路线是平平坦坦,顺利地实现理想,还是曲曲折折,甚至永远无法达到目标。

  有了科学的人生设计,依靠从小就开始的长期努力,就能达到“最好”,就能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成功,在这个基础上,机遇的眷顾将会使人生更加辉煌。人生规划确实改变了人生,创造了许多奇迹,使很多平常的孩子,最终走向令他们的父母永以为傲的成功。

  人生不是股市,失去的,就不可复得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由于家长的不智,很多孩子付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多年不可逆转的惨痛的时间代价!失去了可以创造辉煌人生的时机,造成永远的遗憾!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就我亲眼所见,这样的悲剧年年都在上演。

  自序:设计人生 开创未来(3)

  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变化,世界也正处于历史上变化最快的时期,中国的教育必将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庞大的传统教育体系具有很大的惯性,在这个体系产生深入的改革之前,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应该大胆解放思想,吸收先进理念,付诸行动,切不可消极观望、等待!市场经济正在给中国带来富强,正确、有效的教育是国家民族崛起的基础。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呼唤全新的人生设计理念,必将是引导中国学子们踏上坦途的有效方法,是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与观念。

  高 燕 定2005年9月24日凌晨写于呼啸着丽塔飓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

  目录(1)

  序言 人生设计在童年 / 徐小平

  自序 设计人生 开创未来

  一 人生设计在童年

  1. 人生设计在童年 ……3

  2. 美国孩子都自由发展吗 ……10

  3. 提倡“早恋” ……15

  4. 职业意识从娃娃抓起 ……19

  5. 素质教育和职业规划

  ——始于6岁的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 ……24

  6. 职业发展三部曲

  ——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职业规划 ……28

  7. 职业预备期要多长

  ——提出一个新概念 ……33

  8. 早期人生设计

  ——父母、孩子、教育者和社会的共同课题 ……37

  二 目标与奋斗

  ——从理想到必然

  1. 多姿多彩的基础教育 ……43

  2. 综合素质的“标准公式” ……50

  3. 给她一个梦,点燃一把火 ……56

  4. 哈佛有什么错 ……62

  5. 爱好、能力、价值观和发展 ……66

  6. 优化人生路线图 ……71

  7. 订好计划,设计人生 ……76

  8. 探索人生目标的“捷径”

  ——想成为→如何成为→准备好,成为 ……82

  三 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

  1. 小女初到美国 ……91

  2. 一切从头开始

  ——5岁,第一天,在美国自己上学 ……94

  3. 创造语言“交流”环境

  ——爱丽丝漫游仙境 ……96

  4. 让孩子给大人讲故事 ……99

  5. 为孩子找好书 ……103

  6. 家长能教什么 ……106

  7. 9岁背SAT/GRE单词 ……110

  8. 音乐教育的意义 ……115

  9. “放羊”和“开小灶”

  ——中西合璧 ……120

  10. 不要让学校干扰教育 ……124

  11. 从小写简历,产生巨大内动力 ……129

  六年级的第一份简历 ……133

  四 “超前”是成功的基础

  1. 起跑早就开始了 ……137

  2. 让孩子忙起来 ……140

  3. “超前”带来自信 ……145

  4. 10岁自学两门大学外语

  ——几岁开始学外语好 ……148

  5. 人人都是外语“天才” ……153

  6. 该出手时才出手

  ——跳级不跳级 ……156

  7. 助长不拔苗 ……159

  五 家长该当什么角色

  1. 怎么当“两面派” ……167

  2. 全家克制爱好 ……170

  3. 该牺牲就牺牲 ……174

  4. “合理”的高标准要求 ……181

  5. 为孩子创造机会 ……185

  6. 珍惜、欣赏孩子的成果

  ——从日记到出书 ……188

  7. 教孩子感恩

  ——给老师们“发奖” ……192

  8. 让孩子体验艰苦

  —— 一起“拓荒”,盖房子 ……196

  9. 当好拉拉队 ……201

  六 走向社会,不做“井底乌龟”

  1. 走出家门长见识

  ——从天才少年中心开始 ……207

  2. 不做“井底乌龟” ……210

  3. 暑假怎么度过 ……214

  13年暑假活动表 ……217

  4. 和大人在一起 ……219

  5. 做义工和打工 ……223

  七 研究性学习

  1. 写作带动思考

  ——纪录寻根之旅 ……229

  2. 说教没必要 ……236

  3. 读书人要“读书” ……241

  4. 文学作品要“早读” ……245

  5. 论文——教育的核心 ……250

  6. 两年几十万字都写啥 ……254

  7. 研究能力的培养 ……257

  八 疲于奔命的高中

  1. 对美国高中生的偏见 ……263

  2. 高中后两年有多少事 ……269

  3. 耗时间的演讲比赛 ……275

  4. 选美:另类挑战 ……281

  5. 模拟美洲国家组织比赛 ……285

  6. 东方巡演之梦 ……293

  九 追逐梦想,演绎人生

  1. 感受法律 ……303

  2. 体验法律 ……309

  3. 走进法律 ……321

  4. 法学院的宝塔尖 ……328

  十 尾 声

  1. 圆梦哈佛 ……335

  2. 大学不是目的地 ……337

  3. 准备再出发 ……340

  4. 父与女 ……342

  5. 哈佛爸爸没话说 ……344

  6. 有意外也有惊喜 ……346

  7. 选择和未来 ……349

  附录一:高中作文 ……351

  附录二:法庭上的终结辩论

  ——高中模拟法庭比赛 ……360

  附录三:一双十一岁姑娘的眼睛 / 陈瑞琳

  目录(2)

  ——读高倩同学的新书《少女中国行》 ……363

  附录四:十一年级一个月日程安排 ……366

  附录五: 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 ……370

  主要参考资料 ……375

  后记

  人生设计在童年

  人生设计在童年(1)

  孩子长大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许多家长和孩子并没有认真思考。没有理想,人生迷茫,使许多孩子从小没有奋斗的目标,长大成人后,才开始考虑人生,仓促培养就业技能,为时已晚。

  社会在高速发展,很多家长和老师却忽视了对孩子的理想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指导,无形中将整个民族的幼稚年龄往后推了好几年,甚至还视其为自然、正常,以为没有理想的自我发展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这种没有人生目标的教育正大行其道,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从小就开始人生规划,设立人生目标,家长和孩子可以及时找出差距,调整学习内容,培养相应的能力,有意识地为孩子的未来作准备;可以在教育资源有限、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上保有立足之地,拥有美好的人生。

  孩子长大了要干什么?能干什么?

  无论身居何地的家长,其实多少都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深入、细致地和孩子们一起研究过这个问题。很多人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应该如何与孩子一起,共同规划未来,“设计”人生;应该如何用科学、理性的思想方法引导他们,并且和他们一起,把基础教育的成果引向明确的人生理想、职业目标。

  在中国,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和家长一起跟着高考指挥棒转,家家户户只求拼过高考,届时凭着分数在几天时间内临时选择专业,把孩子送进大学,糊里糊涂地塞进一个专业,糊里糊涂地锁定他们的人生,哪里谈得上什么人生设计。

  美国是个特别崇尚自由独立人格的国家,很多人忌讳干涉孩子的个人爱好,更不用说包办他们的前途。不少“西化”了的家长,“融入”主流社会,接受“主流”思想,放着孩子的前途不管,没有从小引导孩子思考职业和就业的问题,任由孩子自由发展,感到这就是在实践先进的美国教育理念,以为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精髓——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自由发展。

  实际上,这种没有人生理想,没有职业意识,没有职业目标的教育,完全不是美国教育所提倡的。

  没有理想,人生迷茫,许多孩子从小没有生活和奋斗的人生目标。这种教育害了很多孩子,使孩子在宝贵的童年、少年时代,白白错失了可能塑造孩子辉煌一生的机会。

  自从女儿5岁来到美国,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她长大以后要干什么?也就是说,她的职业归属是什么?

  我来美国以前,在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到美国以后,在一所有4万多学生的著名研究型大学工作,接触的都是靠数理化本领谋生的科技人才。初到美国,感觉中国人爱说的那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改革开放初期,只有身怀数理化专长的人,才有令人羡慕的出国机会。人文、商科或相关学科的人才出国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在那个年代,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对人文学科的偏见,人们常常认为人文学者多数是些学不了数理化的庸才,以致身不由己、退而求其次地作了这个选择,这是极其片面的看法。岂不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商学院和MBA是中国学生最热门的选择之一。

  来到美国以后我很快就发现,如今在发达国家,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政经人物恰恰正是真正指点江山、引领世界风骚、推动社会进步的豪杰!

  那年,女儿5岁,我设想,她将来要进入哈佛大学,要进入顶尖的法学院,未来的职业生涯是从事律师工作。当时,这种想法似乎是很不实际的。20年前,从祖国大陆来美国的孩子,能站住脚,上个大学,找份过日子的工作就很不错了。上哈佛,当律师?跟做梦差不多。中国孩子在美国当律师,出人头地,那时确实闻所未闻。很多中国朋友都问我,真的想让你女儿当律师?为什么要让她当律师?这个想法现实吗?

  人们都知道,在美国,很多政商名人都是律师出身,有人甚至说,美国是一个由律师控制的国家。律师的社会地位高,收入丰厚,名校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美好。近年来,美国经济虽不景气,但顶尖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仍高达95%以上,远远高于商学院,6位数的年起薪也没有因为经济不景气而缩水。女儿如果加入这一行业,对她自己而言,既能立足于社会,又能生活富足,也有益于提高中国人的社会地位,是很荣耀的。这些想法,都是身为华人家长、为人父母者的良好而真实的愿望,是完全不必掩饰的。

  有了这些想法,我很快就暗下决心,为她设定这个职业目标。我把想法对女儿说了,她二话没说就认定了。这倒不是因为女儿当时有多么成熟的思想,而是因为那时她还是个五六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逆反心理,容易接受大人灌输的思想。马克·吐温说过,孩子7岁的时候,父亲在孩子的眼里是英雄。孩子当然愿意听信于英雄的,英雄给她灌输什么,她都听得进去,乐于接受。

  每个有活力的孩子都会梦想成为伟大人物。女儿在我日积月累的“当律师”的宣传鼓动下,从五六岁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这个牢固的志向。同时,由于从小就坚定了专业方向,对我所安排的对语言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她都很愿意接受;我对她在各方面的要求,她也非常乐意配合。因为她在小小的年纪,已经牢牢地把学法律、当律师作为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所以能够高兴地完成很多同龄孩子不愿做的事情。

  人生设计在童年(2)

  我认为,在孩子的童年阶段,引导孩子设立一个或几个人生目标是很重要的。虽然许多人在他们自己的成长旅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因素而改变轨道,但是,在人生的最初十几年里,有一个目标比没有任何目标要好得多。从小就有一个粗略的人生规划,比迷迷茫茫地混到高中毕业,甚至更晚时,才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的人生,仓促地培养自己的就业技能要有利得多。

  从小树立了人生目标,家长和孩子可以及时找出现实与这个目标间的差距,调整学习方向,培养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比如,我女儿从小认定自己将来要从事律师或相关的职业,在学习方面,就很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她现在能够说英法西汉四种语言;在高中阶段,她加入了商业与法律交叉的专业设计——一个好的律师必须是懂经济和商业的,暑假还到大学修经济课;从小开始,阅读浩繁的书籍,涉猎面几乎无所不包——一个好律师的知识面必须是广博的。

  在兼职的选择上力求与职业方向吻合。比如,在高中时,她找了一份卖珠宝的工作,既是为了广泛接触消费者,也是为了培养自己说服人的口才;另一份每周17小时的工作,是替一家著名的IT调查公司当电话调研员,通常做完一个完整有效的调查,需要被调查者一个半到两个半小时耐心的配合。律师和从商人员都要具备雄辩的口才和说服人的能力。选择这些工作,都是她在有意识地为自己的人生方向作准备。

  在参加社会活动方面也是如此。她应聘成为市少年法庭的律师、检察官,定期出庭,参与审判少年罪犯;在高中,参加模拟法庭审判比赛,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演讲比赛;加入一些社团,竞选成为社团的领导,锻炼自己作为一个律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进入哈佛大学后,她不仅埋头读书,从一年级开始,还花大量的时间,投入多种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到哈佛招生办工作,做义务法律咨询,在波士顿中国城教英语,与贫困家庭的小学生结为良师益友,任哈佛校园小商店的副经理,等等。她还是哈佛乃至哈佛所在地剑桥市唯一每天出报的《哈佛深红色》报社的商务主管 ( Business Director )。

  《哈佛深红色》是哈佛最有影响的报纸,这个报社是一个学生组织,但又不像其他绝大多数学生组织一样是“皮包”机构。它是一个企业实体,在哈佛主校园一街之隔的地方,拥有一座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不属于哈佛大学、属于自己资产的三层大楼,这是一代代报社校友留下的“祖业”。该报社是美国仅有的两三所能自己印刷报纸的大学传媒,以广告收入的多少决定每天报纸的版面页数,从十几页到几十页。此外,每星期还出一期杂志,出版书,帮助《纽约时报》等4大报在哈佛的发行。报社工作人员上百人,从采写、编辑、美工、广告、制版、印刷到发行全过程都由学生主管。因为是日报,当商务主管要投入大量时间,处理报社繁复的事务。她入学第一年进入报社,大学四年一直都在报社工作,第一年从发行部经理当起,最后坐上商务主管的位置。这些活动和经验,除了锻炼自

  →《哈佛深红色》报社-

  己的能力,为专业生涯作必要的铺垫外,也是法学院在录取学生时,对在校学习成绩、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之外所特别看重的综合素质。

  由于从小开始就建立了职业目标,在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她不断积累实现人生目标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自己反复进行调整、充实。因为长期努力学习,刻意培养相应的技能和素质,她能够如愿以偿地在哈佛大学毕业的同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并成为这个顶尖法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法学院第一年的暑假,进入美国顶尖律师事务所工作;先后担任两个法学期刊的编辑,包括全美最高法学专业期刊哥伦比亚《法学评论》的编辑、编委,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法学教授、专家投寄来的论文拥有是否采用及编审的大权;23岁读法学院二年级时独立撰写的一篇40页的论文被哥伦比亚《法学评论》接受发表;不到25岁就可以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这是法学院学生入学的平均年龄!如果没有从小进行周密的人生设计,没有她自己幼时就锁定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并经过长期的刻意追求和艰苦努力,她是不可能一路顺畅,一步到位地达到这一个个崇高目标的。

  我见过许多高中生,即使到了临近毕业,仍然对自己今后学什么、做什么,既无所知也无所思。在那种没有人生目标的教育土壤下成长,孩子荒废了宝贵青春,使每个特定的个人,在他们人生最重要的童年、少年阶段没有获得足够丰富的营养,没有具备顺利走向社会并为社会所接受、所渴望的素质和能力。

  美国社会崇尚自由独立的人格,提倡孩子自由发展。有些糊涂的家长,赶错了时髦,“入乡随俗”,企望在孩子长大以后,再决定发展方向, 确立职业目标。

  中国灌模子式的教育所造就的应试人才,没有多少自由设计的空间。无助的家长和孩子们,也许深感无奈,只能身不由己地跟着感觉走。

  依我看,两者都不足取。

  事实上,许多人正是因为从小没有理想,没有人生奋斗目标,所以从人生最宝贵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开始,就一直在迷茫的路上走。也许,有的人虽然有比较空洞的理想和目标,却没有具备达到这些目标的知识和能力,也没有采取科学理性的设计、持之以恒的行动去实现目标。如今,他们只能无助地接受这种无职业目标的教育的后果和现实,无奈地承受着漫长人生的压抑和痛苦。

  人生设计在童年(3)

  世界在进步,中国也在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正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朝着与世界接轨的方向发展。可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理想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指导,无形中将整个民族的幼稚年龄往后推了好几年,甚至还视其为自然、正常,以为没有理想的自我发展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这种没有人生目标的教育正大行其道。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如果孩子的父母、师长和专家们从小就和孩子们一起,根据各人的特点,根据现代化的信息,探寻科学的职业发展路线,合理地规划未来、设计人生,让他们愉快地沿着精心设计的人生道路去奋斗,何以会出现那样的不幸,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失意和痛苦?

  参照世界先进的教育目标,结合社会环境和资源,和孩子一起规划未来、设计人生,是负责、明智的家长应该作出的抉择。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优秀的教育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生存竞争将日趋激烈。只有尽快觉醒、早期规划、长期拼搏才能保有立足之地,拥有美好的人生。

  美国孩子都自由发展吗(1)

  美国人都不管孩子?美国人都让孩子 “自由发展”?

  这是一种“麻醉剂”,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掌握财富和地位的美国上层阶级是绝对不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头脑清醒的不满足于现状的中产阶级上层也绝对不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中,他们不但没有满足感,相反的,却充满危机感。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从小拥有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女儿高中将毕业时,收到了大学本科全美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通知。没过多久,普林斯顿校友在休斯敦的莱斯大学隆重举办宴会,出动了不少老校友,还专门从远在新泽西州的校本部调来几位在校大学生当说客,目的在于动员被录取的学生选择上普林斯顿,真是一片良苦用心。

  那天,德莱尼法官西装革履,专门开车来我家,担起接送我们一家人的任务。看得出来,他的目的是一路上能做做我们的“思想工作”。当时,连普林斯顿、哈佛在内,女儿手里还捏着好几份录取通知书,有两个学校很稀罕地给了全额荣誉奖学金(不是根据家庭收入计算而提供的需求助学金 )。德莱尼先生当过多年律师,又当了10年法官,审过很多案子,自然有高度的判断力。在他眼里,女儿显然随时可能“叛逃”。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忠实校友,十几年来一直代表普林斯顿面试考生,为了写好与女儿面谈的报告,甚至在面谈之后一个礼拜,又把女儿召去再谈一次。那天赴宴,一路来回,我和他聊了三四个小时,顺便“查”了他家的户口。他两个女儿上完普林斯顿后,和他一样,一个接着一个,也都上了法学院:一个快毕业,一个刚踏进校门。全家3个人上法学院,真神。

  晚宴开始之前,盛装的男女宾主们兴致勃勃地聚在一起,无拘无束地交流着。更神的是,我在交谈中发现,其中好几位是律师。有位白人学生的父亲是律师,这个学生表示,本科毕业后接着就上法学院。他又兴奋地透露,哥哥今年夏天毕业,在普林斯顿学的是音乐专业。他妈妈在旁补充说,哥哥在普大上学这4年,只拿过一个B,在校平均成绩GPA超过3.9。做律师的父亲在一旁忙接过来说,是3.97。母亲又说道:接到好几个法学院的录取通知,已经决定了,秋季开学就去上纽约大学法学院,准备当一个服务于娱乐业的律师。真是义无反顾啊!听她一点不含糊的口气,实在让人怀疑有关美国学生、美国父母不重视成绩,让孩子自由发展的说法。再一想,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埃琳娜·卡根的父亲是律师;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的父亲,也是耶鲁法学院的教授;哥伦比亚法学院院长的父亲同样是该法学院的教授;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帕格的丈夫是律师,儿子是律师,女儿也是律师,全家——都是律师。

  这么多律师的孩子,少有例外地不当律师,不能不让人怀疑美国家长提倡孩子自由爱好、自由发展的传说的真实程度。怎么就不见一个律师的孩子学电脑、化学、电子、机械或是土木工程?就我近几年所作的研究和掌握的资料,可以说,例外的现象实在不多。这里面,有多少是由于家长的影响,是家长们苦心为孩子作人生规划的结果呢?

  圣诞前3个星期,我接到芳的电子邮件,说是圣诞节期间要来拜访我。她在来信中说,吉姆非常渴望见到我,她特别提到“他想向你了解把孩子送进哈佛的所有技巧”,并且让我作好准备,“接受一大串问题的轰炸”。芳是上世纪80年代来美的中国留学生,吉姆是她的美国丈夫,他们都在得克萨斯A&M大学获物理学博士,12年前到著名的休斯公司工作,后来跳槽到硅谷工作至今。我和他们认识已近20年,最后一次见面是6年前。

  其实,我也非常渴望见到吉姆,很想听听这位美国人亲口告诉我,为什么他们也那么在乎孩子的发展。我在给芳回复电子邮件时,故意揶揄道:“美国人不是都不管孩子吗?美国人不是都让孩子自由发展吗?”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美国人并不是都让孩子自由发展的。他们表示非常急切地想读到我的书,其时,我的两本书都还没有出版。见面那天,我预先打印并装订好一份《人生设计线路图》的书稿,准备送给他们做见面礼。

  哪知,见到他们一家4口,我顿时呆住了。没想到,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才7岁,另一个还不到2岁!难道美国人也像我一样,信奉童年人生设计?我该先给他们准备一本《人生设计在童年》才是。

  一见面,我先忙着轰炸了吉姆好几个问题。我说,很多中国人都以为美国人是不管孩子的,美国人都让孩子自由发展,我知道这种看法是偏见,不过,我还是想听听,你这个美国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也告诉他,我要把他的观点写到我的这本书里。

  吉姆说,大多数美国家长确实是让孩子自由发展的,美国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现在干什么,今后干什么。比如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我小时候,不论做什么,他们都说好,都给我喝彩。他们确实是让孩子凭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不过,我就不会这样!美国的上层阶级也绝对不是这样!我现在住在加州硅谷边上的洛斯阿尔托斯最富裕的区域,那里的房子,最便宜的也要100万美元以上,那里有全美最好的学区。以我们的收入,在那个地区买房子,进入那个学区是挺费劲的,不过,我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就是要挤到里面去。那里的孩子都上著名的私立大学,追求最好的工作和职业。

  美国孩子都自由发展吗(2)

  他说,无形的竞争从很小就开始了。有一个邻居的孩子,才上到一年级,已经能阅读四年级程度的书。他的母亲不肯告诉我们,她用什么方法、什么窍门使她的孩子远远超过其他孩子。她说,那完全是天生、自然的。我当然不相信,她是在保守秘密,不希望别的孩子超过他。这就是我这么大老远跑来请教你的原因之一。

  我的大孩子现在7岁,学校里的老师要求他,要能写由5个句子组成的文章。我对他说:如果你现在只能写1个句子的文章,今后肯定要去坐牢!写2个句子组成的文章,今后高中毕不了业;写3个句子,高中可以毕业;写4个句子,可以考上大学;写5个句子,可以考上好的大学;写6个句子,可以考上哈佛;写7个句子的文章,可以拿奖学金上哈佛。你现在必须学会写7 个句子组成的文章!

  我当时因为急于听他其他“必须”的观点,没有打断他,但是告诉他,哈佛不会只因学习好而发奖学金。

  芳告诉我,吉姆是硅谷乃至全美国最好的那1%~3%的工程师。不过,吉姆认为,如果他是全美最好的医生或律师,他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虽然我认为他们现在也挺好,不过我也能理解,吉姆显然是属于最聪明的那种人。他们的意思是,如果小时候他的父母没有让他自由发展,而是引导他走“更好”的路,他现在的状况会更理想。我想,从这一点来说,他们感到遗憾是很正常的。我能理解,生存在硅谷那样充满竞争的地方,人们是不会有满足感的;相反的,人们充满了危机感。因此,不难理解,他不会和大部分美国家长一样,放任他们的孩子自由发展。

  我的女儿在法学院学习期间,暑假在纽约曼哈顿一个顶级律师事务所实习,这个所在世界各地有好几个办事处,仅在纽约的办公室就有400位律师,占用摩天大厦的30多层楼。有一天,她给我发来一个两三句话的短邮件:爸爸,你知道吗,以后我有了孩子,1岁就得开始申请学校,两岁入学就要interview( 面试 )。显然,这是她从身边个个都是出身名校的律师那里,耳濡目染地接受了美国那一阶层人士教育孩子的理念。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占人口总数5%的人掌握着全国约59%的财富。美国作为一个商业社会,以金钱论英雄是很自然的。依靠个人奋斗,以智慧致富的人被社会大众尊崇,被看作成功者,是英雄。这一小部分的“成功者”保持着很清醒的头脑,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孩子从小拥有作为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我看过一份有关家长对孩子的职业生涯影响的调查报告,其中的统计数据显示,被调查的美国大学生中,只有20%多的人认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是受了父母的影响。很多人因此认为,美国人都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麻醉剂,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虽然有许许多多甚至大多数美国父母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的,但是,确实还有不少理智的中上阶层美国家庭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我发现,在女儿出身于政、商、医、法家庭背景的哈佛朋友中,只有极少数大学毕业后不是选择政、商、医、法之一的专业。他们大多都是在进入大学以前就有了明确的目标,而后基本没有什么改变。

  根据将近20年的美国体验,我更相信吉姆的话:掌握财富和地位的美国上层阶级是绝对不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头脑清醒的不满足于现状的中产阶级如吉姆者也绝不会那样!他们不但没有满足感,相反的,却总是看到竞争的惨烈,充满危机感。

  提倡“早恋”(1)

  明知让孩子成人以后才开始学习与生存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才开始训练本该长期才能培养起来的与职业有关的素质,难免会使孩子在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中落败,使孩子屡屡遭受精神创伤,这才是很不人性化的!同时,让孩子不明不白,身不由己地一辈子做他们不喜欢的工作,显然是更不人性化的!

  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不妨引导他们设定一个或几个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在促进孩子具有广泛的爱好和知识面的同时,逐步培养其对某些特定专业的关注和兴趣,让他们从小与未来的职业目标“青梅竹马”地培养一段感情。

  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所操的心,即使不是世界之最,也是世界领先。遗憾的是,与家长巨大的教育付出形成显著反差的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十几年的整个基础教育过程中,几乎从来没有认真地以科学的思维和他们讨论过人生理想、专业选择与职业目标——这个教育的终极目标。

  很多中国家庭齐心协力,奋斗十几年,最后的目标是让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学。至于之后做什么,怎么发展,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

  上大学学什么?上大学为了什么?学完以后又要干什么?这些都是使绝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非常迷茫的问题。不少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知道,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在从小没有理想,没有个人爱好,没有人生职业目标的教育环境下成长,使很多学生处于“学习无意识”和“学习无目的”的状态。这种学生,仅仅跟着学校和老师的进度走,学习不主动,容易满足,没有兴趣,更没有自己的目标,总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感觉。他们对人生怎会不迷茫?他们怎会不厌学?怎会不迷恋虚幻的网络?最终又怎能被社会接受?

  教育的最终目标只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孩子都不知道终极目标是什么。这种普遍存在的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志向的教育是多么可悲的社会现象!这不仅是教育危机,也将是社会危机,是巨大的社会隐患!

  这种现象甚至还没有引起教育专家的注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才推向市场,使人才被社会接受,为社会所渴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少人在挑选大学专业的时候就决定了终生职业。然而,很多人对专业的选择是盲目的。

  在中国,这个现状普遍到了令人惊骇的地步。到了临近毕业,仍然对自己今后学什么、做什么,既一无所知也一无所思的高中生比比皆是。我接触到不少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甚至对自己今后要学什么、做什么都没有明确的概念。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没有理想,没有职业意识,没有职业愿望,没有职业规划。他们在社会的大河中闷着头随波逐流。

  在中国报考大学要受不少限制,考生所在城市、地区的专业名额和考生考分等因素都会对专业选择产生很大影响。一些高中生忙完了高考,才开始了解信息,根据高考分数,根据来这个城市、地区招生的大学和专业,平衡一下,为父母选一个好听体面的学校,再为自己“乱点鸳鸯”,“选”一个并不了解甚至并不喜欢的专业。没有“约会”,没有“恋爱”,没有“卿卿我我”,就这么与从未“爱”过的“对象”匆匆结合。人生大事,一夕之间随便敲定。

  即使很多堪称学术、事业佼佼者的来美留学生、学者也表示,他们对自己所学所事并无兴趣,当初不知怎么就选了这个专业,以后再没有什么机会可以改变了。至于原因,几乎相同:当时根本就不懂,根据高考分数,感觉合适就随便报一个,大都谈不上什么兴趣爱好,都是“邂逅相逢”、“草订终身”。

  当然也有不少人“先结婚后恋爱”,慢慢培养起专业感情,虽然多少有些遗憾,但也平平安安地“白头到老”。但是,有很多人无法摆脱从未“爱”过的“终身伴侣”的桎梏,郁闷不堪一辈子。

  在中国,这既出于无奈的高考招生现状,也是人们和社会公众对专业的认识和名校情结所使然。很多人上大学前从未有过专业和职业的概念,也有不少人难以舍弃名校而勉强了自己的专业爱好。

  美国社会比较崇尚个人自由发展,美国大学在学生的专业选择上给予学生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有的甚至允许学生无数次改换专业。不过,这绝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事,只是给没有明确目标的人提供的补救机会而已。有的学生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志向,申请大学时“乱点鸳鸯谱”,上了大学以后,心猿意马,“拈花惹草”地换了一个又一个专业,本科一读五六年。人生目标不明确,专业兴趣不确定的学生,转来转去不仅浪费时间金钱,也会丧失很多实习和获取奖学金的机会。在今后一轮又一轮的考研、就业的激烈竞争中,还可能因为曾经“用情不专”而被认为是对事业不专注的“花花公子”,从而一次又一次“莫名其妙”地惨遭淘汰。

  由于高考的难以把握和不确定性,也由于中国近几十年的巨变和缺乏准确的国际化职业信息,很多中国家长既没有这样的“超前”思维,也不具备必要的知识和信息,因此,无法帮助孩子从小确立奋斗目标。这种状况应该逐步予以改变。

  美国许多家长比较提倡让孩子自由发展,这是高度“人性化”社会的表现。

  提倡“早恋”(2)

  两种社会状况都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从小没有理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最后他们不幸成为职业场上的“弃儿”。

  很多人片面地认为,孩子长大“懂事”以后再选择未来,选择职业,这种“人性化”的方式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实际上,明知让孩子成人以后才开始学习与生存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才开始训练本该长期培养起来的与职业有关的素质,难免会使孩子在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中落败,屡屡遭受精神创伤,这其实是很不人性化的!同时,让孩子不明不白、身不由己地一辈子做他们不喜欢的工作,显然是更不人性化的!

  要让教育顺利地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妨协助孩子从小设定一个或几个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在培养孩子具有广泛的爱好和知识面的同时,逐步形成对某些特定专业的关注,让他们从小与职业目标“青梅竹马”地培养一段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发现自己并不钟情于“早恋”的“对象”,那就应该愉快地鼓励他们“移情别恋”,尽早“另寻新欢”。

  职业意识从娃娃抓起(1)

  孩子懂什么?他们怎么知道长大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怎么成为一个理想的人才?

  小赵从上小学开始,常常被父亲有意识地带去参加董事会的会议,18岁顺利进入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工作。

  汤姆9岁立志成为F16战斗机飞行员!历经16年的精密规划和准备,25岁时,终于如愿以偿。

  高倩五六岁被灌“迷魂药”,从此“痴迷”当律师,大学毕业直接考入法学院,24岁可获法学博士学位。

  幼时的设计、长久的职业预备期,使他们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从而顺利地迈进社会,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

  我提出童年人生设计的理念以后,有人质疑,孩子那么小,他们懂得什么?他们怎么知道长大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他们知道学法律、当律师是怎么回事?你让你的孩子当律师,她快乐吗、幸福吗?这就是她想做的吗?

  有人说,我父母都没有文化,我不是也挺好?大学毕业,读了硕士、博士,有工作,有房也有车,什么时候设计过?更有人说,美国人都让孩子自由发展,不是个个都过着好日子吗?

  总之,很多人认为,寻找工作,设计职业,是大人的事,只有大人才懂,孩子根本就不懂。

  高二就来美国上高中的小赵,2003年秋天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给我讲述了自己有趣的故事。这是一个父亲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使之受益巨大的例子。

  在国内,小赵的父亲是家大型企业的老总,从小给小赵灌输很多商业方面的知识,还常常对他说,要上哈佛,要读MBA。他爸爸工作太忙,经常国内国外到处跑。所以,到了放寒暑假的时候,他爸爸就想办法带他一起出去,以便有机会和他多呆一些时间,也着意给他一些商业方面的熏陶。从他七八岁开始,他爸爸就有意拉他去参加会议,包括董事会的会议。在董事会上,爸爸给小小个子的他搬来一张大椅子,让他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听一帮大人“吵架”。他说,从小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使他知道,要办成一件事情实在不容易,也知道了作为一个商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是什么样的。他在爸爸的影响下,从小就有了要读最好的大学,要上哈佛MBA,要经商的思想。

  小赵从小培养了很强的从商思想。他一入学,很快进入状态,参加了商学院里的一个荣誉学生组织。当时有70多人申请,只有15人通过面试被录取,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这个组织一般只收三四年级的学生,而他第一个学期就加入了。

  入学第一年的圣诞节,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赶着回国、返家,而是留在学校里,对今后的职业和就业做研究。伯克利有一个帮助学生找工作的服务机构,招聘人员的公司会把招聘信息发到这个服务机构所属的网站上,学生可以在网上找线索。不过,这个网站只对毕业班和小赵加入的那个全国性的商科荣誉学生组织的成员开放。

  小赵在这个网上找到了著名的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招收实习生的信息。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申请金融部的顾客服务部中一个为顾客管理股票账户的工作。顺利通过第一次面谈后,他进入第二轮在公司总部的面试。进入第二轮面试的有6个人,除了他以外,都是三四年级的学生。第二轮面试进行到最后,是和一个主管单独面谈。一进办公室,主管没有一句客套话,开口就说“谈一谈股票吧”。由于受了父亲的影响,他已经具有丰富的商业知识,从小对股票就很感兴趣。他父亲的公司里有一个证券业务部,他常常到那里去转,学到很多东西。出国以前,他还有一个独立的股票账户,也有了3年的股票实际运作经验。所以,和主管谈起股票来,他滔滔不绝,轻松地“独唱”了20多分钟。最后,主管打断他,说:“好了,凯文,你很酷,你拿到这份工作了,我知道你还只是个新生,不过,你比他们懂得多。”

  小赵年纪轻轻就懂得很多,这是他父亲对他进行职业启蒙,引导他从小建立职业意识,培养职业兴趣,立下职业目标,并且根据这个目标,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结果。

  凯莉是我认识多年的实验员,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天,她非常激动地告诉我,她要辞职,随丈夫汤姆去佛罗里达,汤姆要到那里的空军基地受训。汤姆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童年的梦想,被选送去接受F16战机飞行员训练。F16是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在美国人心中颇具神话色彩,F16飞行员的挑选非常严格。汤姆告诉我,他9岁时看F16战机表演,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开始想方设法到处收集F16的图片、画册和各种各样有关的书,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后来,他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F16飞行员。11岁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开始着手为实现被他称为“人生梦想”的这一目标认真准备。他说,他当时也不知道,这个周密的计划要经历十几年的漫长过程才实现。他和父母多方了解成为F16飞行员所需具备的个人素质、具体操作细节。实际上,那是一个非常繁复、琐细的过程。

  在美国,要想驾驶飞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很多飞机驾驶学校都接收十几岁的小学员,但是,要真正成为F16战机的飞行员,可能比上哈佛难得多。常春藤大学每年招收好几千名学生,而美国空军一年只招100多个新人加入F16战机的飞行训练。好在凡事都有个规矩,美国选飞行员的条件也是公开而规范的,了解了这些规范,依靠长期的努力,创造条件去争取,是可能达到目标的。9岁时燃起的人生梦想彻底改变了汤姆。以前,他的学习成绩一般,对数学不感兴趣,当他知道作为美国最好的战斗机飞行员,除了必须具备优良的身体素质、快速的反应、敏捷的思维能力外,对数学、物理的要求也很高,各科成绩都要优秀,平均总成绩必须3.8以上。从此,他以了解到的信息为依据,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自己。他努力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对数学、物理的兴趣,不断提高知识水平,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刻意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他参加童子军,最后成为最高阶的鹰级童子军;自费参加飞行驾校学习,18岁高中毕业以前就考取了私人飞行驾照。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得州A&M大学学工程,同时参加空军后备役。大学毕业后,他去服兵役,接着又回到大学,继续读电子工程硕士,一边等待F16飞行员的申请程序。经过16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5岁获得硕士学位这一年,他终于实现了在童年就开始精心规划的梦想。

  职业意识从娃娃抓起(2)

  有人会以为,这也许只是个案。最近在写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用“F16”这个关键词到网上论坛查了一下,发现像汤姆那样11岁~13岁就开始认真讨论和研究如何成为飞行员的孩子还真不少。只不过,在汤姆那个年代资讯不够发达,没有互联网,很多时候都是他自己到图书馆翻资料,他的父母挂电话向各有关方面咨询,还设法四处找飞行员了解情况。

  由于小时偶然的机会,汤姆对F16战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长期的认真研究和努力,终于成为一名高水平的飞行员。这个故事,说明了长期的职业预备,对于造就高精尖人才的必要性。

  我在高倩五六岁的时候,给她灌“迷魂药”,她懵懵懂懂中立志当律师,从此逐渐“痴迷”于法律。经过漫长的10年时间,到她高中毕业前,不仅法学专业和律师职业的志向已经深深地根植于她的心中,她也在很长的时间里,磨炼了作为“准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很多成年人对律师的了解既表面,又片面,甚至常常产生误解。高倩不像一些人那样,对律师的工作,对一个精英律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能力和素质等,只停留在道听途说和影视作品粗浅的表现水平上。她在高中时参加市法院的工作,当少年法庭的律师和检察官,参与少年犯罪的审判工作;高中两年参加模拟法庭比赛期间,到图书馆查找、收集职业律师看的文献资料和专业期刊;痴迷于案件的研究,津津乐道于种种法律问题。这些使她对律师工作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深层次的了解。

  幼时建立和培养的对法律的兴趣和爱好,使她从小喜欢看人物传记、纪实文学作品,并对政治事件敏感,对政治人物关注。1992年美国大选时,11岁的她参考《时代周刊》上文章的内容,像模像样地写了1篇打印出来满满1页的总统大选的大会发言,在家里背得烂熟后,在大选当天,于全校同学面前发表“助选演讲”。1990年11月6日,得州参议员菲尔·格南姆到小学去“拉票”,时年9岁的高倩挤到格南姆参议员面前与他握手、提问。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从小建立的职业目标可能触发孩子发自内心的兴趣,去关注一些与目标有关的事物。从小关心时事政治,向往和追逐政治明星,都是作为一个精英“候补律师”的基本素质。她哈佛大学毕业,同年考入哥伦比亚法学院,不到25岁,就可以成为法学博士。

  以上几人,都是非常顺利地在年轻的时候达到自我认识意义上的成功。他们的成功都是源自童年就开始的人生设计,从小建立职业意识,培养职业兴趣,立下职业目标,并且根据目标,有意识地培养、锻炼。他们都有长久的职业预备期,以致他们较早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职业技能,顺利地进入社会,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

  素质教育和职业规划(1)

  ——始于6岁的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

  “素质教育”提早到了“零岁”,职业意识到18岁竟还没有形成!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现实!职业发展指导在很多人的思想中,在发展中国家,还完全处于可悲的“蛮荒”状态!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被很多人忽视。

  美国 《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职业指导从小学就要开始!从6岁开始,就要培养职业意识!接受职业发展指导,学会并开始职业规划,让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12种能力、六七十项“指标”的训练。这几十项似曾相识的能力和“指标”,不仅包括而且远远超出了中国教育界广泛讨论的“素质教育”的范畴,堪称加强版的综合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提早到了“零岁”,职业意识到18岁竟还没有形成!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现实!更可悲的是,多少年来这种现状一直被认为很正常,甚至被冠以“人性化”的招牌!这种现象如果出现在兵荒马乱、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尚情有可原,但若是存在于一个开始不断规范化的社会,一个正在高速发展并投入国际化社会怀抱的国家中,就是一个奇怪的、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中国家长、教育者和教育机构没有对孩子从小进行职业发展的指导,以至青少年普遍没有职业意识。职业发展指导,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职业发展的指导,被很多人认为是荒谬的,他们认为这是家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是不人性化的。目前,职业指导在国内还完全处于可悲的“蛮荒”状态!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被很多人忽视。由于孩子没有从小得到应有的科学的职业发展指导,孩子职业意识的培养和人生发展受到了阻碍,这可能也是目前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常对人说,美国的职业指导是从6岁就开始的。很多人以为我在说笑话。

  美国联邦政府有一个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 NOICC ),这是1987年由国会通过立法成立的联邦机构,它由教育部、劳工部、商务部、农业部、国防部的9位副部长和署长的强大阵容组成,足见政府对职业发展的重视。这个机构的职能是指导发布职业和培训计划信息,制定职业发展指导规范和职业教育规范。该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组织制定、首次发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Guidelines,见附录,以下简称《指导方针》)。先后参与制定《指导方针》的150多位专家来自教育部和其他全国性的团体和机构。这部近200页的指导方针对全国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职业发展指导作出规范,是权威的职业指导文件。目前,美国各职业咨询机构、学校、职业发展专业咨询人员,有关职业规划的出版物,都以这个《指导方针》为纲行事。

  令很多人不愿相信的是,这个《指导方针》规定,职业指导从小学就要开始!美国人6岁上小学,也就是说,孩子从6岁开始,就要培养职业意识,就要接受职业发展指导,进行与就业有关的12种能力、六七十项 “指标” 的训练。这几十项似曾相识的能力和“指标”,不仅包括而且远远超出了中国教育界广泛讨论的“素质教育”的范畴,堪称加强版的综合素质教育。

  《指导方针》规定,从6岁开始的职业指导和训练,要让孩子们学会对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能力等进行“自我认识”;要进行“教育与职业关系的探索”,研究教育与职业的关系,了解职业信息的获得和使用、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工作与社会的关系等;还要学习职业决策和进行“职业规划”。

  许多人很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却摸不清到底什么是综合素质,很多人拖着孩子到处学琴、学书法、学武术,参加各种名目的比赛,就是没有认识到,对孩子职业意识的培养,对孩子进行职业发展的指导教育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素质教育”,甚至可以说,正确的、科学的职业发展指导不仅涵盖了素质教育的所有内容,而且还大大超出了大家的理解。

  从《指导方针》的小学生职业指导规范部分( 见附录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期望经过职业指导的学生具备的“素质”有:知道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具有与他人交往的技巧,有对成长与改变的重要性的意识,有由于教育成果而获益的意识,有对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的意识,具有理解和使用职业信息的技能的意识,有对个人责任和良好工作习惯的重要性的意识,有对工作与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的意识,理解职业决策是如何作出的,有对人生中不同角色之间相互关系的意识,对不同的职业和男女之间角色变换的意识,等等。当然,很重要的是,要有职业规划的意识。这简直就是一个加强版的“素质教育”规范。令人咋舌的是,这是对小学生的职业指导规范,要求小学生达到这个认识水平。

  ↓在图书馆淘书

  这个小学生部分细化的具体“指标”是高标准的,要求学生能够描述个人的举止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的情绪和行为;列举个人的兴趣、能力、强项和缺点;描述几种通过工作的方法达到个人需要的例子;举例说明与他人交流的有效技巧, 说明当来自同学朋友的压力与自己的看法相悖时,应该采取怎样合适的举止;说明处理冲突、压抑和各种情绪的好方法……

  素质教育和职业规划(2)

  对于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要认识自己各科目的强弱;定义几种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描述能力、努力和成就之间的关系;制定改进学业的行动计划;描述现在的学习与今后工作的关系;具备理解和使用职业信息的技能;了解家庭成员等人的工作情况;根据数据、人和事定义不同的职业;描述在职业问题上人生观、态度、个人兴趣、能力之间的关系;知道人们是如何在职业市场上获得职业信息的;知道个人素质对获得并且保有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知道工作与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最后,是“职业规划”的问题。《指导方针》要求小学生具有职业决策的意识,定义和评估那些干扰达到预定目标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各种情形下的决策方案;描述各种职业群所需要的不同技巧;制订并且开发出一份面对小学生的职业计划。

  仔细阅读这册《指导方针》,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定义含糊的“素质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与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并且给予详细的规范和要求。我们不难想象,为什么人们对美国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较高的评价。

  从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方针》中,我们看到了从童年时代就开始的人生设计、职业规划是科学的,而且是人性化的,是应该认真学习、大力提倡和引进的先进的思维。这是一份很有必要的、科学的、强国富民的“指导方针”。

  职业发展三部曲(1)

  ——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职业规划

  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职业规划是职业发展的三大环节。这是一个在职业发展中需要经历长期的不断循环反复,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

  自我认识——了解自信的正面影响、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了解在成长中人的变化,知道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能力。

  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工作与学习、工作与社会的关系,了解职业信息的获得和使用。具备寻找、评估和解释职业信息的能力,准备寻找、获得、保持和更换工作, 了解职业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功能。

  职业规划——学习和进行职业决策。

  我认为,人生设计、职业规划从童年就要开始,这与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的规范不谋而合。《指导方针》将所有应该接受职业发展指导的人群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成年人4 个年龄阶段,要求从6岁的孩子开始,对每一年龄段人员的职业指导都分解为自我认识、探索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职业规划三大环节。这是一个在职业发展中需要经历长期的不断循环反复,对个人频频进行调整的过程。这是一项非常必要的、长期的“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

  不同年龄段的职业规划有不同的指标和要求。高中是人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高中毕业以前,具备怎样的职业发展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在这个关键时期以前所具有的职业发展即人生设计的能力和指标,可能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事业成功。

  《指导方针》对高中生职业发展指导的具体“指标”达六七十项,这里简单概括职业发展三大环节12种能力及其“指标”。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让尚未进入大学的高中生“超前”完成职业发展的三大环节,在从童年到成年以前,经历一个又一个“自我认识,探索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职业规划”的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与目前流行的,以面向大学生为主的,通过职业兴趣测验,而后决定职业取向的“高龄”、“滞后型”的就业指导相比有意义得多。它可以使高中生远在成年以前就形成比较成熟的职业观、世界观,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职业技能,拥有相当的职业规划理论和实践能力,具备实施职业规划的技能。

  自我认识

  能力1:理解“自我概念”的影响

  应该确定并且欣赏自己的个人兴趣、所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善于理解别人的看法,知道个人特质对于达成个人、社会、教育和职业目标的关系;要理解环境对个人的表现的影响,了解个人举止行为与自信的关系;还要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能力2:与他人交往的技巧

  具备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技巧;具有为他人工作和与人共事的技巧;知道在各种不同的处境下如何处理雇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反应和看法。

  能力3:对成长与改变的重要性的认识

  了解青春期成长过程中人的身体和大脑的变化;知道身体健康和情绪对职业决定的影响;知道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教育与职业关系的探索

  能力4:对教育成果和职业规划的关系的理解

  知道如何将学业与职业技能应用于谋求人生目标;了解学业及职业技能与个人兴趣的关系;知道如何开发与个人的目标有关的学业与职业技能;了解高中教育与专业选择、上大学以及进入就业市场之间的关系;了解专业技能对不同职业的通用性和改换职业时对技能的要求以及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的必要性。

  能力5:理解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学习的必要性

  知道社会是由努力奉献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了解良好的习惯和能力可以用于不同的教育环境;理解实践、努力和学习的重要性。

  能力6:具备寻找、评估和解释职业信息的能力

  了解各种职业对教育背景的要求;能够使用各种获得职业信息的手段,比如手册、职业资料、劳工市场的信息、网络发布的职业信息等;了解对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分类、等级的划分(用职业词典等 );对各种职位和职业的等级有概念;将从事特定职业的某些人作为职业信息的来源,作为自己模仿的“样板”,或者作为导师;解释职业市场上各种从业人员的供需变动情况;了解教育和培训与就业去向的关系,了解人口、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就业机会的影响。

  能力7:具备寻找、获得、保持和更换工作的技能

  具有寻找、解释和使用职业和招聘信息的技能;了解全职和兼职工作对学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具备成功面谈的技巧;具备写简历和填写工作申请材料的能力;具有鉴别种种特定的招聘工作的能力;具备获得和保有工作的能力;具备评估职业的能力,例如工作环境、待遇、升迁;理解工作常常是会有变动的;知道个人素质,例如依赖性、准时性、敏捷性、与他人易于相处等素质对于获得和保有工作的重要性。

  能力8: 对社会的需要和功能对工作本质和结构带来的影响的理解

  知道生活方式对就业的影响;知道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对商品供应和服务业的影响;了解职业与工业发展对培训和就业的影响;了解全球化经济及其对个人前途的影响。

  职业发展三部曲(2)

  职业规划能力9:职业决策的技能理解个人对假设的教育与职业选择所应负的责任;具备在特定的情况下作出种种决定的能力;了解上大学所应具备的条件和自己的强项和弱点;了解对就业或升学的合理抉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或者直接就业的过渡所必要的步骤;了解申请大学的手续、步骤及细节,确保上大学的财政来源。

  能力10:理解人生中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认识;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因素,例如,社会经济状态、文化、价值观、职业选择、工作习惯,等等;了解职业选择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知道如何有效地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知道处理工作、家庭、休闲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不同的职业路线对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潜在影响;了解休闲活动的重要性;了解职业技能和知识可以通过休闲而获得。

  能力11:理解男女角色在不断地变换知道影响和改变男女职业模式的因素;知道在教育和就业环境里存在的不公平的性别陈规和偏见;知道如何设法以自己的观点、举止、行为和技能去消除求职和职业场所的性别歧视;了解学历对预设的职业选择的影响;了解非传统性职业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能力12:职业规划的技巧知道职业规划对终生学习的重要性的影响;具有高中毕业以后有关就业和升学的知识;了解“再就业”可能必须接受“再教育”和接受提高技能的训练;从现有的学校与社会资源中,探索自己的教育规划和职业选择;评估自己创业、当雇主的成本和收益;通过义工、兼职、支教等活动提高并发展自己的就业技能;分析、比较学习和工作所需的不同技能;开发出个人的人生计划,不断更新以往职业计划中的信息、数据和计划,包括早期预设的高中毕业以后将要实施的种种计划。

  职业预备期要多长(1)

  ——提出一个新概念

  优秀专业人才的专业兴趣和爱好、知识结构,以及高素质和能力,都不是在大学的短短几年里可以培养起来的。他们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要多年耐心细致的栽培才能获得;对社会、经济、技术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对它们的分析、认识,反复筛选、淘汰而提炼出来的职业定向,都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

  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职业预备期的概念。

  只有将工作经历与学历相结合,经历了长期的职业预备的人,才会被市场追捧、渴求。一个普通人,要成长为优秀专业人才、职业人士,一定要经过漫长的有职业目标的努力,必须经历长年累月的磨炼。这个过程和磨炼就是一个必要的、很长的职业预备期。

  很多人认为下列做法是很正常的:高中毕业后上大学,才开始选择专业,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大学毕业前夕,再开始找工作,选择自己的职业,接着慢慢摸索职业方向。不少高中毕业生只知道报考名校,不知道选专业,上了大学仍然在怀疑自己该不该学这个专业;大学毕业后,只知道要读研却不知道读什么;研究生毕业仍然没有职业目标,人生没有方向,长期生活在彷徨中。

  新东方集团的徐小平先生多年来指导过无数“人生迷途者”,他们是从20到40岁的“最优秀最成功的人,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硕士、博士,却都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市场价值,而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走投无路”(摘自徐小平著《图穷对话录》)。他们之所以陷入人生困境,正是因为没有早期的科学的人生设计,没有经历必要的长期的职业预备期。

  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职业预备期的概念。

  一个普通人,要成长为优秀专业人才、职业人士,一定要经过漫长的有职业目标的努力,经历长年累月的有针对性的磨炼,将学历与工作经历相结合,才会成为成熟的、可以迅速进入市场的人才。这个过程和磨炼就是一个必要的、很长的职业预备期。

  不对职业方向进行长期的筛选、提炼,不对个人的知识、素质、能力进行长期的训练,是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的。专业兴趣和爱好、知识结构,以及作为优秀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高素质和能力,都不是在大学的短短几年里可以培养起来的。何况,许多在校生还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中国学生的职业预备期远远短于4年,他们在大学期间只“学习”,不做事,没有有意识地将知识与职业结合,训练自己的职业技能,为就业作准备。他们的职业预备期普遍太短!这样的人当然没有自信,不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做得比谁都好。这样的大学生怎能期待雇佣单位对他们感兴趣呢?

  徐小平和乔慧存合著的《黄金是怎样炼成的》中,乔先生有一段令人深思的叙述:“在研究生期间,我曾经业余在哈尔滨的亚冬会组委会工作,有一个哈佛的学生做我的助手,他可以在5分钟之内起草一个非常专业的信函,我做不到。我和可口可乐谈赞助的时候只能通过他做桥梁来互相沟通,他帮我做亚冬会主办城市合同和亚奥理事会的申请合同,协助我做所有赞助、专利、广告的策划及对外谈判,而他只不过是哈佛在校三年级本科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给我的启示是,一定要上一个世界顶级的商学院。我也是研究生,我也读过工商管理,虽然他是我的助手,甚至本科还没有毕业,但我和他的专业技能差得很远。”

  作为踏入世界顶尖的沃顿商学院的乔先生,毋庸置疑是万里挑一的佼佼者,他尚有这样的感慨,说明中美学生专业技能确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优秀的美国学生从很小就开始考虑未来,踏踏实实地参加与职业目标有关的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在进行这些实践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作职业准备。不过,社会规范和市场规律、教育的目标是为就业和走向社会的思想观念,使他们下意识地很早就接受这样的“素质教育”,自觉理性地寻找与职业有关的实践工作,这是中美两个社会观念的差别所致。相对而言,中国学生甚至全社会普遍都没有这个概念,没有早期职业规划的意识,这也许就是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成长过程中,职业定向可能会被很多可变因素所影响,比如:

  ↓ 《哈佛深红色》报社的工作人员都有机会在印刷车间里实践

  个人兴趣的转移,对前途、收入的期望、人生价值观等认知的改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甚至社会、经济、技术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对它们的认识,等等。这么复杂的一个过程,并不是大学4年可以完成的。很多大学生、家长和教育者都误以为,大学教育可以造就专业人才,使其顺利就业。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看法,一些学生进入大学,上了北大、清华、哈佛、耶鲁以后就以为万事大吉,大事张扬,大举庆祝,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其实,哈佛、耶鲁的学生,都有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为职业市场认可的。

  现实中,很多没有职业意识的人,即使大学毕业,也因为没有足够的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职业市场上缺少竞争力。许多中国大学生抱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实际上,很多单位也在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能够很快独立工作的雇员而大伤脑筋。由于大学毕业生普遍没有足够的技能和专业化的职业态度,也没有立即独立工作的能力,雇主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抱应有的希望。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练就令人服气的,被职业市场追捧、渴求的和立即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和技能。

  职业预备期要多长(2)

  只有早期建立职业发展的观念,历经较长的职业预备期的磨砺,具备广阔的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人,才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

  早期人生设计(1)

  ——父母、孩子、教育者和社会的共同课题

  早期的人生设计、职业规划并不是专横独断地把家长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而是家长、学生、教育者和整个社会应该一起合作的共同课题。以父母和孩子相结合为主,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者和学生一起,进行学生的知识教育,协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职业技能相互融合,让孩子、家长和教师一起探讨知识与职业、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共同制定人生规划;家长、教育者和全社会一起,为学生提供就业准备的资源,解决职业规划问题。

  在孩子幼年与少年这些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家长如能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进行分析,探索适合孩子的人生道路、职业规划,将为孩子的前途及职业定向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孩子童年起,就可以经常在家庭中营造氛围,共同探讨孩子感兴趣的职业;有意创造接触各种工作的机会,让孩子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多接触、交谈,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职业以及工作对个人素质和知识能力的要求,这些工作的性质、未来发展前景,等等;经常阅读报纸杂志,寻找媒体的职业信息,关心职业发展动向,了解职业的可转向性,扩大孩子的相关知识面。同时,家长根据孩子的特征,潜移默化地给以引导。这样长期培养起来的职业意识,可以使孩子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够训练他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所必需的全面素质。这是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在的学生,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是对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他们不再有到工作单位才进行岗前培训的从容,不得不“早熟”,不得不提前熟悉要面对的职业。他们曾经是为上大学而奋斗的“考试机器”,现在,又无可奈何地成为同样很不浪漫的“就业机器”。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加强自我认识,分析自己的强弱项,考虑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而对比要求,发扬优点,找出差距,不断“充电”,就能够逐渐向职业目标接近,成为适应职场的佼佼者。

  现在早已不是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的时代了,教育管理者应该让孩子、家长和教师一起探讨知识与职业、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共同制定人生规划;学校不仅应该给学生提供面向“高考”的课程,提供传统概念的“知识”,也应该设置一些“实用”课程,使学生将知识与就业结合起来。组织一些讲座,给孩子们提供长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就业、谋生技能,具有较高的相关素质。很多孩子由于听了一些讲座,有了对职业的认识,从而树立了人生目标。这项课题,应当及早提到学校的教育日程上来。

  学校还可以学习美国,把各行各业的人员请到学校来,给学生们介绍各种职业的情况。美国很多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定期邀请各种从业人员,到学校里义务进行职业启蒙教育。他们有工程师、企业家、银行家,也有医生、律师、消防队员、商店经理、警察。他们给孩子讲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包括工作要求、内容、性质、条件,求职方法,薪水报酬,等等。这些来学校演讲的人,大多数是学生家长。来自各种各样家庭的家长是一种极其丰富的职业指导资源。

  学校的图书馆应该收藏一定数量的与职业有关的书。我到女儿读书的小学图书馆里,发现这个只有两三万册图书的小型图书馆就有大约100本非常“专业”的有关职业的书籍。有每页1行字,配上图画,显然是给刚认字的孩子看的《他们如何工作的?》;有图文并茂,包括600多种职业的《职业词典》;还有几十本一套的丛书,如《体育教练》、《牙科清洁技术员》、《刑事侦察技术员》等。这些介绍各种职业的图书,都是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

  在美国,有的出版商甚至出版系列儿童职业启蒙图书。一个叫“故事书站”的公司,出版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的全套几十本职业启蒙书,每个年级都包括医疗健康、工业与工程、商业与市场及计算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传播等6大类,供孩子从小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各种职业的细节。

  有意思的是,很多出版商出的图书,可以把职业这个对孩子看起来很严肃的话题,写得十分生动有趣,如一本给六年级孩子阅读的工业工程类的书《亨利福特怎样制造汽车》,看起来是介绍福特汽车制造史,但是书中用极为精细的大幅图片,详细展示了整个汽车从铸造、加工、装配,一直到出厂的全过程,巧妙地将工程知识与职业技能融会在生动形象的文字和画面中。另一本也是给六年级学生看的《重建美国大城市》,介绍的是1991年开工的、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建筑现场——波士顿隧道工程。这本看起来不大容易引起孩子兴趣的书,将丰富的照片和有趣的工程技术概念配合在一起,相当吸引人,可以让孩子具体了解工业工程这个专业领域和工业工程师的工作。

  职业信息的获取是人生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职业信息很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职业规划。许多人把职业信息的领域局限于招聘广告、薪水调查、毕业生就业数量和比例的报告上。其实,除此之外,职业信息还应该包括过去和现在看起来并不相关的信息。很多普通的图书,特别是人物传记,都可以被认为是职业信息的来源。不少人就是受人物传记的影响,树立了人生目标,从而立下自己的人生志向。有将近70年历史,专门出版职业和就业指导书籍的费格森出版公司,为幼儿班到二年级、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分别出版过两本一套的书,书名很长,其中一本叫作《小学生就业教育书籍:幼儿班至二年级,与〈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有关的就业教育儿童文学》。这是一本带有简要介绍的、推荐1 018本儿童文学图书的书,是一本职业指导图书。书中介绍的每一本书,都可以被认为是职业信息,其中包含大量的人物传记。

  早期人生设计(2)

  目前,企事业单位为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情况还非常少见,至少,尚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的社会团体、研究单位开始接受少量的人员来学习、做实验,不过,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这种做“义工”或者有薪资的工作机会。实际上,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实习,是对双方都很有好处的事,是社会资源的充分运用。希望这种观念能够逐渐被社会大众接受,成为风气以后,必将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父母和孩子相结合为主,解决学生的自我认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者和学生一起,解决学生的知识教育,协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职业技能相互融合;家长、教育者和全社会一起,为学生提供就业准备的资源,解决职业规划问题。

  让儿童从早期就开始进行人生设计、职业规划,是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使孩子成为能够主动认识自我,了解世界,不断努力,走向完美的人。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一定会获得认同和接纳。家长、孩子、学校和社会都应该重视并且一起参与这一个共同的课题。

  目标与奋斗:从理想到必然

  多姿多彩的基础教育(1)

  美国的基础课程设置是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经济等课程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美国的基础教育不仅注重于知识点,更注重广泛的涉及面,使学生具有综合与分析的思维能力。优秀的教育,“最特别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是在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于他们能把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在于他们能够看到人们从前看不到的模式”(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语 )。这才是造就在未来社会既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又认真、严谨,而且富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的人才的根基。

  引导孩子规划未来、设计人生,并不意味着将孩子训练成面向就业、知识面狭窄的“高级知识工人”。相反的,应该为孩子提供全面的、广阔的基础知识教育,为他们的一生作准备,使他们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陆登庭说过:“大学教育并不专门为学生的就业作准备,而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和进一步学习作准备。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大学教育甚至都不是专门为学生的就业作准备的,何况中小学呢?

  那种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指导下的只注重数理化的教育体系,自然无法培养出“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

  与此相反,美国优秀的中小学在培养学生具备宽广的知识方面,有其值得借鉴的一面,那就是:注重广泛的人文科学的教育。

  如果对美国高中作一番研究,就会发现任何一所高中都会开设很多人文方面的课程。我曾经感叹女儿所在的高中能够为4个年级的学生开设217门课程。其中许多是我以前想象不到的,比如心理学、商业法律、社会学、经济学、美国政府等。

  后来,一直到女儿上了哈佛,我认识了她的铁杆好友凯特琳以后,才使我对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丰富多彩有了全面的认识,这种丰富多彩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女儿进校半年以后,当上了哈佛商店的副经理,经理是比她高一届、后来上了纽约大学法学院的吉娜。凯特琳也比女儿高一届,当时担任完全由哈佛学生编辑出版的哈佛系列旅游指南Let’s Go(《走吧》)的中国分册Let’s Go China(《走吧!去中国》)的副总编辑,后任2003年版本的总编辑。《走吧》这一系列书除了每个国家出一本外,世界几大旅游城市、几大旅游地区各出一本,总共出书63本。Let’s Go出版公司和哈佛商店都属于完全由哈佛学生办的集团公司“哈佛学生办事处”(Harvard Student Agencies,即HSA)下属的10个公司之一。其中仅Let’s Go一个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就有600万美元。公司每年招收250名学生作者,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每人预支5 000美元报酬,暑假期间派往世界各地征收新资料,把这7个星期旅行期间写的内容发到编辑部,让留在学校的70名编辑作加工处理。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全套每一本、每年都更新版本的旅游指南,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旅游指南。《纽约时报》等对它们都有很高的评价。《走吧!去中国》这一册864页,内容生动,信息丰富,我有时回国还拿着它作参考,其中很多资讯比中国国内出版的旅游书要详细得多。

  她们因为都是哈佛学生办事处HSA的同事,就互相认识了,以后又成了铁杆好朋友,凯特琳甚至在书前的小记中不忘将她们三人自比为美国电影《霹雳娇娃》中的三天使。当时,我很惊奇凯特琳以一个美国人,何以有能力当上中国旅游指南的总编辑。

  后来,女儿告诉我,凯特琳在中学阶段就修过好几年中文课,多次去过中国。现在哈佛学的是东亚研究,下学期起还要到北京大学学习一年。

  她家住新罕布什尔州,在我的模糊印象中,新罕布什尔州是个人口稀少的地方,也是富人养老的风景优美的乐土,至少不是大量华人移民聚居之地。白人群居地的私立学校竟开出中文课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短线的实用价值嘛。

  后来特地去查了2000年新罕布什尔州的人口普查报告,我发现整个州73.7万多人口中一共只有1.5万多亚裔。可以想象,使用汉语的华人当然比这个数量还要少得多。

  ↓ 她们自比“三天使”

  带着疑问去查了凯特琳读过的学校,更是让我惊讶不已。从中可以看到美国教育的多姿多彩,也可以领略美国优秀的中等教育机构是如何注重基础——真正的基础教育的。

  凯特琳上的是颇有名气的菲利浦·埃克塞特学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与其他美国高中一样,这是个四年制的高中,九年级到十二年级。从学校开设的350门看了令人头晕目眩的学术课程中(此外,还有几十门体育课程),我再次深刻领略了美国教育对基础的认识。

  这个学校把400多门课程分门别类地分成16个学科,有现代语言、古典语言、英语、历史、宗教、人类学、心理学、经济、艺术、舞蹈、戏剧、音乐、体育等。“正正经经”的“基础课程”如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课程的总数量只占不到全部课程的25%。不过,即使是数理化课程,也有让人颇感意外的内容。在35门数学课程里,从一般中学的几何代数到大学的微积分直至离散数学、多变量微分方程、线性代数与常微分方程等大学高年级课程,应有尽有。自然科学的科目除了化学、物理之外,还有海洋生物、物理化学、分子基因学等大学的课程。无论是数理化还是人文学科的课程,都有高于全国大学统一考试课程的大学高年级课程。

  多姿多彩的基础教育(2)

  在44门宗教课程中,除了有哲学、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的存在主义、社会伦理学之外,也有包括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在内的世界各大宗教,各自都作为独立的课程。英语课程有从小说到电视-电影技术、文学创作、文学浪漫主义与批判、戏剧文学等。历史类的课程,则有更广泛的人文内容,如资本主义与批判、妇女与当代西方社会、美国政治与国家政策、现代战争与和平、亚洲文明、现代中国等。在56门现代语言课程中,除了有汉、法、德、日、西、俄的语言课之外,甚至还有中国文学、当代中国文学、法国戏剧,等等。至于艺术(即美术)、舞蹈、戏剧、音乐这几个学科的课程也是让人眼花缭乱。从雕塑到摄影,从舞蹈及其历史到舞蹈编导,从导演到电影制作,从音乐原理到高级作曲课程,从常见的室内乐到西非洲鼓乐,真是应有尽有,令人惊叹。

  凯特琳就是在这样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基础教育理念所营造的环境下学会中文,并且对中国发生了浓厚兴趣。她在中学时期就曾经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在北京的学校学习一年。在那儿,她根据自己父姓的发音,取了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苏立明。她在中国期间,与寄住的一个中国家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认了中国干妈干爹。前几年干妈去世,她和父母从美国专程赶往北京参加葬礼。

  她到哈佛的第三年是在中国学习的,一年以后,回到哈佛完成她的毕业论文。毕业后马上又去了中国,此后就留在北京工作。

  在那样一个并非急功近利地训练谋生技能的数理化基础教育环境下,凯特琳,也就是苏立明所在的高中学校为她提供的教育也许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解释:什么样的教育才是良好的基础教育。从埃克塞特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美国基础教育是那么多姿多彩,它们的基础教育远远不只局限于“理工科”范畴的数理化,即使是外语课程,也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学习。

  人们不难预测,埃克塞特学校优秀的基础教育终要结出丰硕的果实。该校仅2000届的251名毕业生中,就有整整100人进入常春藤大学学习!其中:哈佛大学20人、耶鲁大学16人、宾夕法尼亚大学21人、普林斯顿大学9人、哥伦比亚大学8人、康奈尔大学7人、达特茅斯大学11人、布朗大学8人。

  这就是个人们常常无奈地、不无妒忌地笑说的那种哈佛进料器(Harvard feeder),或是常春藤输送器(Ivy League feeder)!

  2000年,该校除了有100人进入常春藤大学之外,还有进入著名的斯坦福9人、乔治城12人、卡内基美联6人、塔夫斯7人、威廉姆斯8人、卫斯理5人等。

  埃克塞特学校总资产5.3亿美元,目前在校的1 017名学生享用着123栋建筑和全美国最大的高中图书馆,近15万册藏书;师生比为1∶5,200位教师中21%拥有博士学位、61%拥有硕士学位。人们也许对它的多姿多彩不以为然,尽管学校每年为它的学生提供730万美元的奖学金,但是,它所提供的也许并不是大多数平民孩子可以享受到的贵族教育。

  女儿所在的高中和其他许多公立学校一样,是一个以州政府补助、当地纳税居民资助的公立学校,却也能开出包括16门大学AP课程在内的200多门课程,其中许多课程是非传统的“基础”课程。在她所修得的34个学分中,虽有9个学分之多是属于“理工科”的数、理、化、生(其中一门微积分、一门大学化学,各相当于大学两个学期的课程),但是,它们的比重还是只占了她所修的全部课程的1/4略强。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说:“我想一个学生最重要的是应该有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一段时间,教育是在传授一些知识点。它所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做乘法,如何拼写单词,知道不同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日期,如何掌握不同的物理公式,如何记住重要的书籍中人物的名字。我认为,如果你看一看当今最成功的人,他们最特别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于他们能把很多东西综合在一起的方式,在于他们能够看到人们从前看不到的模式。因此,对一个哈佛大学的学生来说,他需要学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如何去思考,如何以富有创造性的而且又是非常严谨、认真的方式去思考。我认为,正是这种认真、严谨,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才是大学留给其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而只是受过哪怕是很强的“知识点”的训练,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和具有“认真、严谨,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的人呢?

  从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大学对申请该大学的学生要求可以看到,哪怕是最顶尖的大学也不期望考生的数理化生等课程的比重超过全部课程的30%。

  由此可以看到,中美社会对于基础的认知不一样。中国社会对“基础”的普遍认识侧重在数理化的范畴,这也许是受几十年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生哲理的影响。虽然语文以及近年来英文都是主课,然而,与美国的语文和外语教学中要求大量丰富的阅读,以及对伦理道德、社会问题的讨论有很大的差距。

  多姿多彩的基础教育(3)

  中国教育在基础知识的认知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有偏重部分学科、缺少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问题。几代人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影响的是整个民族、社会的素质。显然,成年人也有进一步接受基础教育和进行自我素质提高的问题。

  美国对基础的普遍定义是广阔的,除了包括数学和实验科学之外,还包括英文和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科学,甚至——艺术!美国的基础教育对数、理、文、史、哲、艺兼顾并重。

  美国多姿多彩的基础教育才是造就高素质学生的根基。

  综合素质的“标准公式”(1)

  素质教育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具备非凡的综合素质意味着被名校录取,甚至伴随着巨额奖学金。这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乃至奢望。

  什么是素质?是唱歌跳舞、弹琴武术,还是考级证书?

  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必悲观,他们也可能是综合素质很高的孩子。能打工,能说会道会写的具有高素质;会“应试”,无疑也是高素质的表现。发挥各自的特长、优点,都可以达到“优秀素质”的目标。某方面不足、不擅长的,可以在其他方面,以其他形式来弥补、平衡。

  大学在人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获得理想大学的录取是人生规划中的重要一步。人们一般相信,只有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才可能被美国名校录取。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学生会被看作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由哪些“成分”组成?它们的比例又如何?有没有一个定性甚至定量的标准?

  在美国,都说报考名牌大学不但学习成绩要好,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做义工,还要有领导才能,会写论文,有好的推荐信。

  会打球、唱歌跳舞?会弹钢琴、吉他,会拉小提琴?会武术、书法?……要考多少级?参加多少比赛?得多少证书?获什么奖?参加什么活动?领导什么社团?

  令许多家长和学生困惑的是,很多孩子竭尽所能,投入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最后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美国大学录取学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美国著名大学录取学生是没有标准的。也有人认为,所谓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是无法具体表述的。

  美国是一个很制度化的国家,凡事都讲规范,都有游戏规则,尽管个中难免有漏洞、偏差。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996年开始,我注意到《普林斯顿评论》与《时代周刊》合编的年刊——《适合你的最佳大学》,此后一直到2002年,我每年都收藏一册。书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是指导读者怎样以升学顾问的眼光给自己评估,计算出自己的“录取竞争指数”。我认为,所谓“录取竞争指数”也就是个人的“综合素质”。

  《普林斯顿评论》把美国1 500多所大学以录取难易程度从60分到99分进行排列。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一流名校为99分,最低的学校60分。学生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比照该书列出的各大学的“录取竞争指数”,看看自己与哪些大学匹配,也就是可能被哪些大学录取。《适合你的最佳大学》声称,这个评估法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出自己与哪些预想的学校相符。

  该刊2002年出了最后一期就不再出版,《普林斯顿评论》现在把这个评估方法放在网站上,为上网者免费进行“评估”,在输入自己的各项指标后,网络会显示“匹配”的大学清单。不过,网上看不到各项指标的评分方法和标准,也不知道自己的各项指标能够得到多少分,哪项“素质”高,哪项“素质”不够高,难以对自己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也无法知道自己的“综合素质”到底是多少。

  我将这个评估方法归纳成一个虽然较长但很容易看懂的公式,括号中的数字是每个学生可能得到的分数范围。这个评估学生“整体素质”的总得分也叫作录取竞争指数(以下简称为录取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素质总分=就读的高中( 0~4分 )+课程难度( 0~21分 )+年级排名( -1~3分 )+平均成绩( 0~16分 )+ SAT成绩( 6~25分)+全国荣誉学者( 0~3分)+申请论文( -3~5分)+推荐信( -2~4分)+课外活动( -5~30分)+种族多元化( -3~5分)+体育活动( 8~40分)+超级录取( 40分 )+[体育教练点名( 5~10分 )+家住远处( 3分 )+父母因素( 5~8分 )+多元化( 3~5分 )]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参与“综合素质”评分的项目主要有12项。显然,前面6项主要体现“学业素质”,后面6项体现与学业关系不直接的“其他素质”,在中括号里的其他4项是大多数人所不会有的附加项目。从表面上看,这个评估法“不公平”的地方实在太多。不过,我认为不妨先遵循美国大学申请的游戏规则,然后再去思考、议论过程以及结果的公平合理性。

  就学业素质而言,就读全美知名的高中和一般的高中的最大差别只有4分。选修课程的难度相差最高达21分,美国高中通常有普通课程、荣誉课程和AP课程,AP是在高中开设的大学课程,每年5月有一次全国AP统考,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上大学时可以将学分转到大学。如果在知名度高的高中上学,只选修容易的基本课程的学生,这一项只能得0分,而上了最多AP课的学生可能得到21分。

  此外,全年级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可得1分。平均成绩80分以上的可得12分,90~95分的可得15分。旧制SAT考试的最高分

  是1 600( 对于新SAT,可以将成绩除以3后再乘以2 ),SAT考试成绩除以63得到SAT这一项得分,最高的为25分。如获选全国荣誉学者( 类似于中国的三好学生 )还可以加3分。

  从以上可以看出,影响学业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校选修难度高的课程和SAT获高分。

  就“其他素质”而言,大学申请论文优劣的范围从-3分到5分,相差8分。论文是阐述思想,也是书面表达能力的象征,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不难理解的。推荐信好坏有6分之差,起的作用很大,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会获得较好的推荐信。

  综合素质的“标准公式”(2)

  课外活动在“其他素质”里起了很大的作用,算上正负分数,这一项的差别竟有35分之多。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酬的工作也算在社会活动这一项里,每周工作20~30小时的学生可以得到22分。

  种族多元化这一项,外国学生( 比如中国学生 )可以加5分,但是,在美的亚裔学生较吃亏,反要倒扣3分。也许是因为亚裔学生学业成绩普遍甚佳,为了体现“多元化”而受到集体“惩罚”。不过,女生报考工学院可以加3分,因为工科缺少女生。

  在学校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可以大量加分,其范围为8~40分,如果是校主力队员并且投入很多精力的,可以得到13分,全美高中最优秀的运动员,如奥林匹克运动员,可以加40分。

  最后是“超常”项,一拿就是40分,不过必须确实很“超常”,比如,获得英特尔科学比赛大奖、担任一部电影大片或系列电视剧的主角。此外,父母是大名人,给大学捐赠巨款也属这一项。

  除了以上“综合素质”外,在公式的中括号里,被体育教练点名的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个人“素质”好,“家住远处”如800公里以外的学生,也会被认为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而加分。

  其他两项,“父母因素”和学校为了学生成分的“多元化”而加的分,都不是依靠学生个人的努力可以达到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来,前面6项“学业素质”的最高总分为72分,后面5项最高分的总和为84分。由此可见,无论是“学业素质”如何优秀,也无论“其他素质”如何了得,都不能得到很高的分数,最高的“综合素质”必须是“学业素质”和多项“其他素质”的相结合才可以获得。

  以上指数体现了美国大学招生中对学生个体的特别考虑,虽然无法为所有人理解和接受,但是,它们目前广泛存在于美国大学招生实践中,华人移民家庭中习惯了以成绩论高低的学生必须改变观念,对以上的评估方法即使不表赞同,也不得不接受。因为它毕竟是美国大学招生现行的“游戏规则”。

  我当初看到每周有薪工作20~30小时者,可以得到22分,与满分99分相比,占非常大的比重时,亦曾感到震惊,因为全年级第一名和年级排名中间的学生只差4分。初看起来实在没有道理,难道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念书?要全这样的话,大家都去打工不就得了,还念什么书?但是,认真想一想,要是每天放学以后,还要去打工,晚上10点才能坐下来念书、写作业,不正说明其有较大的潜力与优良的综合素质吗?打工是让孩子提前走进社会、感受人生的重要一课,能够考验学生承受现实社会压力的能力和承受超负荷的耐力。一边长期坚持工作,一边还能把书读好,说明学生在体力、精力、智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潜力,这不是整体素质是什么?

  所以,不妨用这个公式算一算,你可以发现,“提高”素质可能也有很简单的办法。你甚至还会发现,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以往大家对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有争议。从这里我们也许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不仅在“重点”高中学习的学生具有高素质,不在“重点”高中,但是选修很多最难课程的学生也具有很高的素质;善于“应试”,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考试能够获高分,也具备高素质,因为“应试”也是一种素质。此外,善于准确地用书面形式表达思想,能够获得老师的大力推荐,是优秀素质的表现;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参加社会活动、课外活动,甚至打工,也是优秀素质的表现;少数族裔学生,因为文化背景和家庭的原因,需要较高的素质,才能完成其他学生同样的学习、工作;花大量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优秀的运动员,理所当然地也应当被认为具备极其优秀的素质。

  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必悲观,学习成绩不好,也可能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体育运动优秀,能打工,能说会道、能写会画的,都具备相当高的素质。

  这个公式表达了利于公平竞争的理念,人才和素质不是单一类型的,大家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都可以被认为达到了非凡的“优秀素质”。某方面不足、不擅长的,可以用其他形式和内容来补偿、平衡。

  从这个评估法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教育看中的是什么,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可能被认为“优秀”、“高素质”。无论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华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尤其是有心出国留学的孩子和家长,都可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评估,对各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具备各种各样特长和特点的孩子都能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不过,应该提醒注意的是,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尽管可以进入好大学,但是,却并不一定都能够实现特定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比如,“学业素质”不高,但是由于“其他素质”较高,使得整体“综合素质”提高的学生,如果在大学期间依然无法提高“学业素质”,大学毕业后就难以进入对“学业素质”要求更高的医学院、法学院,也难以进入理工和商学院读研究生,尽管他们优秀的“综合素质”能够使他们进入理想的大学,但是可能无法实现更高一层的既定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