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红2017新歌: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理论观点摘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41:49
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理论观点摘编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理论上有新概括,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界,产生强烈反响,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岁末回眸,本报理论部特选发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部分理论观点,以飨读者。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摘自《决定》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认为,在文化软实力问题上要注意的是“走出去”,而不仅仅是“送出去”。所谓“送出去”就是以“送”为目的,而不大顾及别人的接受方式和文化习惯。“走出去”就要在国外主流社会产生影响。

    ——摘自2011年10月28日《大连晚报》

    评论家何龙认为文化软实力拒绝空泛和生硬,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千头万绪的工作,但无论如何繁复,都要反映到文化产品这个终端上来。而文化产品软实力的强弱则要经过两道检测:一道是用户市场,一道是国际影响。——摘自2011年10月29日《羊城晚报》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摘自《决定》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摘自2011年12月5日《学习时报》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认为,我国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毫无疑问是一个文化大国,但是我们现在正处于历史的转折时期,文化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中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且在《决定》中部署了相关的具体实施步骤,这就需要我们文化界把这项工作接过来,不仅要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更要通过建立专业的、学术的讨论机制,来营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氛围,进一步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中与现实和大众紧密结合,从而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保持中华文化长盛不衰。

    ——摘自2011年11月2日《光明日报》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摘自《决定》

    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艾斐认为,在正确认识和评判文艺创作的形势与成就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信,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的文化内涵与文明素质,而且更是其承接历史、开启未来的精神资本与力量源泉。同样,在文化问题上,自信从来就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不仅为鸿篇巨制、精品佳作的产生提供条件和土壤,更为作家艺术家们提供充沛的创作激情和旺盛的艺术生产力。——摘自《求是》2011年第23期

    文艺理论家仲呈祥认为,《决定》强调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传统文化要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这主要是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符合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和我们今天要弘扬的价值取向这个顺势上去丰富、深化和发展它。要防止那种逆向地去解构、颠覆、拆卸它。否则,就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不自信。同时,包括我们很多优秀作品,满腔热忱地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历史和建设历史唱颂歌、写赞歌,这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摘自《人民论坛》2011年第31期

    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摘自《决定》

    著名导演尤小刚认为,创作优秀作品是很艰苦的工作,精神产品的产生不能简单用量化的标准来考虑,一是需要国家政策上的鼓励,二是需要人才上的培养,三是靠国家在文化产品发展上的科学规划。

    ——摘自2011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表示,要鼓励广大作家积极投身到现实的时代中去,用我们的才华和智慧,为人民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如今时代所需要的能够满足和引领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文学精品力作,是由我们作家完成的,因此广大作家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坚持把文学创作与时代、社会结合起来,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充满对祖国、人民、社会的热爱之情,丰富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

    ——摘自2011年11月4日《文艺报》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摘自《决定》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新家认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摘自2011年11月24日《经济日报》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执行院长陈宪认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发达国家产业演化和升级的趋势看,文化产业中的创意产业(从“供给”的视角看)和体验产业(从“需求”的视角看),将是“后服务业化社会”的主导产业。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规模迅速扩大,在中国经济中逐步成为支柱性部门,将产生扩散和分工效应,以及增长效应。

    ——摘自2011年11月15日《文汇报》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国昌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中国文化也可以由此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要想获得世界各民族的认可,除了培养必要的文化个性以外,也要展示普遍的文化共性。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层面来说,就是要注重文化的民族精神,养成国民普遍的道德关怀。

    ——摘自2011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摘自《决定》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就是《决定》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

    ——摘自《求是》2011年第21期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对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我们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让他们通过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追求,实现经营性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摘自《人民论坛》 2011年第30期

    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摘自《决定》

    作家梁晓声说,加快人才培养要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结合起来,目前,文化发展繁荣不只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事情,与高等教育关系很大。

    ——摘自2011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范周认为,《决定》中关于人才建设的论述意义尤为重大。我国正处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培养方式和课程设计,重新审视现有教材,以符合现实需要,还要借鉴融合,让我们的教育和国际接轨,堪当大任。

    ——摘自2011年11月2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