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gene是什么意思:【发心要大,非广大不能化我见。】,修行先要除病根;病根就是分别、执着。所以,佛教导我们无住、布施,要放下,要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1:31:59

6.能不執著即大智。行於布施即大悲。悲智願行無不大,方是菩薩摩訶薩。

  小乘人對於世間法不執著了,然對於佛法依然執著,是故他們沒有大智。大乘菩薩不僅破了我執,於一切法也不執著,法執亦放下了,方是大菩薩大智 慧。在事上說行布施,就是我們一舉一動,一切作為都為眾生作好榜樣,此是大悲,如是度眾生,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說法是言教;身體做出來的是身教;念念要幫助一切眾生是意教。身、語、意三業都為教化眾生,度脫一切眾生。我們學佛要在此處學習。如果悲智願行樣樣都大,那不但是菩薩,而且是大菩薩,稱之為摩訶薩。摩訶薩是梵語,摩訶是大的意思,大菩薩。世尊說《金剛經》的對象,就是大菩薩。我們現在是凡夫,如果我們念頭轉過來,想學菩薩,依照《金剛經》所講的 原則,真的去做,那就恭喜,不但是菩薩,已經是大菩薩。雖然還沒見性,但是的確走的是大菩薩的路徑。

7.發心要廣大,非廣大不能化我見。修行則要細密。先觀一切眾生是緣生、同體、本寂。知自己習氣之重而潛移之,方能修行。修行先除病根,此佛說行於布施之精意也。

  「發心要廣大」,因為「非廣大不能化我見」。心量愈大,我執自然就化解了。因為心量大,我執無須破,自然就沒有了。心量狹小,就是堅固的執著,這才是真正的病根。佛用此法把我們的毛病、習氣,從根拔除。

  「修行則要細密」。要細心,要綿綿密密。「先觀一切眾生是緣生、同體、本寂」,能如是想、如是觀,方是大智慧。觀察外面境界比較容易,找自己的毛病不 太容易。找不到自己的毛病,怎麼辦?看到別人的毛病,再回光反省自己,就容易多了。佛教導我們此法,就是觀察外面境界,然後回來反省自己。

  「知自己習氣之重而潛移之,方能修行。修行先除病根,此佛說行於布施之精意也」。般若經教我們,的確是從根本修,不是枝枝葉葉。枝枝葉葉上修太難、太瑣碎,要直截了當從根本修。枝葉是從事上修;從理上修,比枝葉強一點,依然不是根本;從心性上修,方是根本。

  《金剛經》直截了當教我們從心性上修,雖然說事、說境,到後來都歸到心性,決定是以心性為歸宿。佛在大乘經上說,一切眾生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 邊無量諸佛如來。多生多劫我們雖然學佛,都錯過了因緣,佛不是不慈悲,不是不教導我們。我們為何錯過了因緣?沒放下,雖然學佛,依舊執著,依舊分別,可知習氣之重。此生因為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殊勝的因緣又現前,是故一定要重視,才能潛移,才能修行。修行先要除病根;病根就是分別、執著。所以,佛教導我 們無住、布施,要放下,要捨,佛說法真正的用意在此,我們要能體會。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恭录自佛陀教育杂志Vol.341 2012/12/1  杂志订阅处:http://www.amtb.tw/magazin/magazin.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