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xinghai park:析“书品即人品”之误--兼论书品的决定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9:11:31

析“书品即人品”之误--兼论书品的决定因素

书法评论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对中国书法这一传统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尽管对于艺术和艺术品的评价或判断存在很多争议,但普遍认为艺术家不但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并且应该掌握表达情感的技巧。艺术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活动的产物,它应当是其情感的表现。书法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但作为艺术,它应当有其独立的且符合艺术审美普遍原理的基本规则。当今的书法审美标准依然比较混乱.诸如。“书品即人品”、“字如其人”这类既不科学也不严谨的命题观点,长期以来被一些书法评论者所认同使书法学习和爱好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产生疑惑,对书法评价的正常展开产生不良影响。不少研究者对这一观点及其所导致的“悖论”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与该观点许多不相符合的事例,但关于书品与人品关系的表达和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对于否定这一命题仍显得不够坚定。本文从书法评论的历史出发,分析“人品”和“书品”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演化。然后就这一命题的错误及其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本文基于书法作品的形成过程探讨提高书法
品味的正确途径,进而为书法艺术的学习提供指南。0 k3 F+ B4 {9 V# i" W
一、人品与书品的概念及其关系演化5 P- w( P. ~1 H; |7 N7 o
历代的书论在对书家进行品评时,一般都会对其人也加以评论。有的则试图指出书家的书品和人品之间的某种关联,得出“书品即人品”的命题,并以此对其书法艺术进行判断。但却无法解释诸多客观事实,从而招致“书品非人品”这一反命题的出现。产生这种误会的原因,除了审美主体的主观心理因素之外,概念的不确定性或许是其症结之所在。- @' T: l+ q7 q0 }2 I  b* B
(一)人品的概念4 w! f6 o  M4 R6 }9 P
人品,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人的品质”,口语也指“人的仪表”。撤开后者,仅是人的品质,它可以指与生俱来的性情、后天的修为涵养、以及为人处世的思想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特征。考察发现,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品”的内在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并且与人才选拔制度和社会风尚有关。但就具体的人物评论而言,人品所指不一定与时代一致。评论者2 M* ~: y) E/ J; N1 z. G
在不同的场合和语言背景下,人品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为了进一步分析方便,将人品的解释简单地分为以下三种不同形式。
1.德才人品说' ^8 K% h# T0 I
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分类论述。基于儒家思想,班固按照智慧才学、道德操行等标准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即所谓“九品论人”。可以看出,人品在此指的是人物在“智慧才学”和“道德操行”这两个主要方面的综合特征。借鉴此分类,曹魏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取人才。曹操之后,曹丕延续前制,立“九品官人之法”作为选官制度。简单地说,人品在这里具有“”和“”两方面的含义。: @* Z% f2 [' e
2.才性人品说! ~  J4 w2 h1 T! m/ s4 j7 {+ |
汉魏以来的人物品藻之风在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有大量记载。但此时的“人品”似乎局限于人物审美范畴里的“自然才性”,主要是指人物的性情、气质和修养等方面的特征【7]。如“籍子浑,器量弘广,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一此类描述实指人的气质、性情、涵养等具有审美意味的综合特征。其原因或许与九品中正制的蜕变有关.由于统治者的利用和门阀势力的膨胀,品评人物渐渐为少数贵族所操纵,最后只重出身,不论德才,沦为世家大族巩固特权的工具。大批优秀志士被排挤于仕途之外,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主要在于文化艺术方面。鉴于文化艺术的风格和造诣与个人的性情才学之间的密切联系,相应的人品当然就着重人的自然才性。* X$ q% H, G2 h1 r" A; \
3,道德人品说1 }" ^% B( @0 x2 @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以加强中央集权。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0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或许由于科举制度已经实现了人的智慧才学上的评价,人品逐渐分离演化成为道德范畴的概念。当今,一般情形下。人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方式。从效用的角度上来看,既可能促进也可能妨害个人和社会的幸福。诚实、公正、谨慎、廉洁、积极、坚毅、谦逊等品质对社会幸福和谐有利。相反地,虚伪、偏袒、粗莽、腐败、消极、怯弱、骄横等品质则会产生负面作用。  

 (二)书品的概念
书品原本是指中国古代对书法家及其作品作出品评的著作
。它或分品论述而第其高下,或不分品第而评其优劣,是早期书论中的一种体裁。自后汉以来,中国书法逐渐从学术和文字的附庸位置摆脱出来。受汉魏以来人物品藻的风气影响,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首开了评骘书家之风。南梁袁昂奉勒所撰《古今书评》,凡列25人,各以简括语句评其风格。南北朝时期庾肩吾的《书品》,基于当时“九品论人”的方式,继承了王僧虔以。“天然”和“功夫”两个核心作为论书标准,对汉至齐梁共123人的书法,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分上中下三
等进行排序。并初步以“神”、“妙”、“能”作为三品分级界限。初唐时期的李嗣真作《书后品》,取82位书家,全仿庾肩吾之例,分为三品。但在“上上品”之上,提出了所谓“逸品”,并以“偶合神交,自然冥契”作为其艺术境界的特征描述。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瑾的《:书断》对86位书家进行评价,确立了“神”、“妙”、“能”三品论书的原则,强调书家源于天赋的气质禀性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以此为准绳-张怀瑾格外又提出“逸品”?以表其优劣。北宋朱长文的《续书断》则仿张怀璀《书断>之体例,按照“杰出特立,可谓之神,运用精妙,可谓之妙I离俗不谬,可谓之能”的定级分类标准,对唐宋书家按神、妙、能三品加以评定,以续《书断>.3 n  I' y: a' t: \, a
明代的项穆以中和雅正作为书法审美标准,在《书法雅言》中对历代书家进行评价。清朝的包世丞的《国朝书品》,将书法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妙品以降,各分上下,共为九等。对清代位书家分品排序。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则对历代碑版进行评骘。
书品”作为一种书法品评论述文体,在内容上,主要是对书法家的艺术特征及其作品进行论述,时或摘录书家简介。而从结果来看,是对书家及其作品的艺术境界进行品级界定。因此,现在(包括下文中)所说的书品专指书法艺术的品级高低,它也不同于《二十四书品》中所指的书法艺术各种不同的风格品味。
(---)书品和人品的关系演化/ i+ w  j/ _+ `: d7 ?) _* I# b8 n
西汉哲学家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在《法言?问神>中有言:“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尽管此中的。书”指的是文辞著作但这一言论对后代书论的影响极大,中国书论中注重书家个性品格与书风的关系即滥觞于此.
汉字所特有的方正造型以及点画变化形态,使得其审美活动中常借鉴人物形态和性情对其美学特征加以描述。如羊欣提出的“骨势”、“媚趣”、“肥”、“瘦”的审美概念,以及做人的“中庸之道”到书法的“冲和平淡”便是典型的审美标准移植。但“书品即人品”和“字如其人”的命题直到唐代尚没有形成。如李嗣真提出“逸品”并指出“逸”是一种艺术标
准,它不同于仁、义、礼、智、信等属于道德范畴的观念,确立了艺术审美和人物审美的区别
。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瑾强调的也只是书家源于天赋的气质禀性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到了晚唐时期,禅意识渗透到书法批评之中,认为艺术创作只是自由意
志的外化,书法艺术也是一种自我情感与意志的表现。徘徊于佛儒之间的司空图说:。“人之格状或峻,其心必劲,心之劲则视其笔迹亦足可见其人矣。”他认为由书法可知书者之心.这从其(二十四诗品》中诸多审美理念中可以看到这种思想的原由。然而,由于受新儒学思想的影响,宋代对人物品格的重视,使书法品评掺入了人物审美的因素,且后者在品评者的心理上远比前者重要。如欧阳修说:。今士大夫务以远自高,忽书为不足学,往往仅能执笔,而闻有以书自名者,世亦不甚知为贵也。”尽管他有崇古卑今之意,但考察历代书家成败,仍注重人品的作用。故而对颜真卿大加推崇,认为“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朱长文在《续书断序》中说:“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者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他在降低书法地位的同时以为书法之优劣取决于人品,将书家的道德品格置于首位。基于此,他认为颜真卿的书法是其忠义人格的体现,达到“神品”境界。南宋时期,作为忠烈之孙的岳珂,痛其祖为秦桧所害,一生专于忠奸之辩论,其论书也以人品大节为根本。不但强调创作中书品出于人品,而且指出了鉴赏中以书见人的现象。他从书家的为人处世上探求其书法成功的原因。明初陶宗仪在其所撰《书史会要》中进一步强调了“书如其人”的观点。以为书风书品取决于人之品行节义。受阳明心学的影响,项穆以为书法是心的表现。由“心正则笔正”推出“人正则书正”并提出“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等论点。指责赵孟颊的字“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所以天水之裔,甘心仇敌之禄也。”刘熙载在8 X  O: }/ k7 i8 i
誓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清初的思想家和书法傅山提出“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审美原则,认为“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 R& y/ T) m- ]3 z+ e
至此,。书品即人品”以及“字如其人”的观点似乎流行于各种书评中。但也不乏不同的观点。如强调“真趣”的米芾,对颜真卿的字就加以指责,认为“颜书笔头如蒸饼,大丑恶,可厌。”但评颜的行书可观。杨慎推崇“风韵与婉媚”,鄙薄唐宋书法,他说:“书法之坏自颜真卿始,?谓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授手并脚田舍翁耳。”项穆讥颜真卿的《自叙’:
“粗鲁诡异,且过郁浊,酷非平日意态。”关于由书品推及人品的观点,苏轼也进行过反思,他在《跋鲁公帖》“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鲁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人之邪正之粗。”
由此可见,对于书家及其作品的评价,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评论者的审美追求以及对书家的人物的感情好恶,人品也因此显得重要。另一方面,收藏活动的选择性也使“人品即书品”的观点得以蔓延和强化。正如欧阳修所言:“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必宝也。?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唯贤者能存尔,其余泯泯,不复见尔。9 ^2 Z3 r# n9 Z$ T9 K# A2 R
二、书品即人品”的错误
书品和人品是否有关,取决于“人品”这一概念的含义。含义不同的“人品”,与书品的关系是不同的。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书家的性情、学识以及审美追求对其艺术水平有影响是毫无疑问的。甚至可以说,“才性人品说”中的“人品”制约书家可能达到的艺术境界.但无论如何,“书品即人品”这一命题是错误的。
首先
该命题缺乏逻辑性。如前所述,“书品”和“人品”是对不同的事物对象进行评价的标准,它们属于不同的审美评价体系。而对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划等号是违背逻辑的。即使持“才性人品说”的观点,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书法的品位不但取决于个人才情,至少同时也受“功夫”或笔墨技巧的制约.前者与书家的天赋和学识有关,后者则需要书家付出长期和艰辛的书法实践。+ S8 E2 b' o2 l: [  y! a
第二该命题在引证上不严谨。历来书评中确立“书品即人品”这一命题,总要引用一些前人的论点和例证。其中扬雄的“心画说”几乎是该命题的理论根基。然而,扬雄所言的“书”并非指“书法一,而是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尤其是在“道德人品说”的观点上建立该命题时,作为例证,一般以颜真卿的书法与其忠义人格关联。但是,从纯艺术的角度来
看,对颜书的评价也不尽一致。至于柳公权“心正则笔正”的笔谏,其中“心”未必一定是指人的行为道德,或许理解为书者的审美追求更加贴切,且或许更符合当时背景。犹如当今人们常用“心想事成”来祝福他人,此时的“心”当然是指心中的期望。至于朱长文的“贤不肖”之说,以在仕途或学业上取得成功的书家作为品评对象,其举证方式本身就是片面的。; `* u' n; m# d
当今,很多位高权重者的书品往往得到诸多褒奖,而一旦腐败劣迹败露,非议则又如期而至。所谓“道随身衰”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三这一命题缺少统计学上的支持。如果将“书品”和“人品”这两个衡量标准看作是两个统计量,理论上讲,对于这种肯定的命题形式,只要找到5 i  v3 p& L& t  ]" q
一个反例即可证明该命题为假。而自古以来,书品和人品一致和不一致的书家大有人在。诸如赵佶、秦桧、蔡京、王铎、张瑞图等,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在字体和风格上对中国书法都有很多贡献,如秦桧创造了“仿宋体”,而王铎的连笔行书至今为书坛人士所追摹和喜爱。值得指出的是,人的品行节气,一般来说也只有在面对生死或重大名利拷问时才折
射出来。而并非所有的书家都有机会经历这种过程。因此,一般情况下,准确判断某位书家的道德品质是困难的。
另一方面,由书品也无法判断人品。源于笔迹学上的解释,曾有人试图研究一个民族的笔迹学,从而判断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思维特征。但是。对于具体的个体,尤其是一个经过反复临摹训练的书家而言,其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可能部分或完全脱离其固有的性情品质,或者说在训练过程中书家的性情也可能潜移默化。此时,手迹学即使有一定道理,也只能望洋兴叹。   三、提高书品的途径
艺术家是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既包括在艺术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家的能力培养必须从“学识”和“技巧”两方面下功夫。对于书法艺术而言,具体表现为下面两个方面。2 e6 r  Q! T; F) G" i# t7 x6 K
(一)“字外工夫”的培养4 H% m* ]6 k, z. w$ Y% K2 j
所谓“字外工夫”.一般是指“智慧、学识、审美能力等”。早在南朝的梁代,武帝萧衍就提出“字外之奇,文所不书”的观点,提出了书法艺术的妙趣韵味常在笔墨蹊径之外的思想。林语堂先生说:“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不同的性情和学识修养造就了书家不同的审美追求。所谓“晋人求韵、唐人重法、宋人尚意”1 f6 B4 m: M1 D4 n% r4 J
等概念,即是历代书家审美理念的集合表现。
(二)。笔墨技巧”的培养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以汉字及其所载定的内容为对象,通过线条点画的构造变化实现表情的造型艺术。书家要表达自身的情感,必须掌握书法特定的艺术语言(点画线条、结体、墨色、篇章布局)和情感之间的关系王羲之的清秀俊逸,钟繇的端庄精细,王献之的流美灵动,怀素的狂放畅达,颜真卿的磅礴气势,欧阳询和柳公权的力度和森严,米芾的奇正天然,赵盂颊润泽妩媚,以及傅山的拙朴丑妍等,为书法艺术的表情方式建立了丰富的参考标准。3 @7 ?$ n  ^, a5 g6 o
墨技巧的训练,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解决掌握点画线条的美学特征及其准确的表现问题,并且通过变化糅合不同审美情趣以拓宽作品的审美视野。所有这些,对于书法创作而言,都是在很短时间且一般不可重复的条件下完成,这无疑要求书者具有极其娴熟的笔墨驾驭能力和书写经验。外国学者莱布尼兹极其赞赏汉字无限多的笔画变化的优点,曾许诺草刨一种以汉字为蓝本的文字,但也感叹“中国人要花一辈子才能学好书法蚍盯。当然,这只是指书法技巧或艺术语言本身的学习问题。所谓“池水尽墨”和“退笔成冢”正是功夫技巧学习的写照。& k& ^! U$ s7 {$ Y
但是,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不意味着书家随时都能创作出上佳的书法作品。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也I若迫于事,虽山中兔毫不能佳也。”这表明,有目的性的应付之作以及身心不济时进行创作一般难有佳品。孙过庭以其终身所学而成的《书谱》,对书法学习和创作提出了非常精辟的论述,提出了影响书法创作和- M- N* z8 T8 u# p. z# _% I  |" o
作品效果的。五乖五合”理论,强调书法创作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姜夔的《续书谱》中提出“风神”的书法审美概念。指出“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