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me femme是什么意思:夺命的江瑶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28:59
潜水打工者捕捞作业事故调查
水母网  日期: 2007-07-03  来源: 烟台晚报

烟台潜水病医院里每周都有潜水病患者前来求诊,图中两位来自黑龙江。
5月底,记者接到电话说:快来救救我们吧,我们大老远从东北来当潜水员,发生了事故,我半身不遂了,老板不管不问,我们现在走投无路了……
记者前往调查,这是一名来自黑龙江的普通农民,她丈夫鄂某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干上了潜水员,去捕捞餐桌美食——江瑶贝。
美味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苦难!记者走近这些捕捞海珍品的人进行深入探访。
潜海“放漂”陷入困境
今年35岁的鄂某,是黑龙江海林市柴河林业区居民,2006年8月经老乡高德军介绍到沿海一带潜水捕捞江瑶贝。8月20日,鄂某在潜水捕捞时“放漂”了(深潜呼吸压缩空气,未经减压直接出水,极其危险,俗称放漂),出水后便昏迷不醒,直到次日被高德军送到芝罘岛潜水病医院救治。
医生诊断为急性减压病,尽管最终保住了性命,但至今一直大小便失禁,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由于无钱继续住院治疗,鄂某今年3月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将他认为的雇佣方肖某和船东葛某告上青岛海事法院烟台法庭,要求法庭判令其支付赔偿款3.6万元。
鄂某家境贫困,来到沿海一带从事潜水捕捞,每月攒出钱定期寄回黑龙江的老家。事故发生后,妻子张某前来服侍他,由于经济困难,暂住在医院附近的一个住宅小棚内。因为四处联系打官司,没有时间打工,两口子的生活濒临困境。
不到一年死亡七人
据鄂某介绍,肖某是老板,船东葛某与其合作,雇佣他们几名潜水员出海捕捞。捕捞地点都在深海区,水深流急,每天靠简易的橡胶潜水服和输氧管下潜大约三四十米,主要捕捞江瑶贝。每次下潜大约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一年四季不休息。在他们附近作业的船舶多时有三四十条,潜水员一二百人。捕捞船的配置基本上是一船三四名潜水员。江瑶贝根据尺寸和市场需求确定收购价格,大的四五元一只,小的几毛钱。他根据捕捞量与船东分成。
鄂某刚来就跟着一个潜了1年多的“老潜水员”学徒,不到一周便出徒自己深潜作业了。刚开始,鄂某觉得新鲜,后来他周边水域经常有潜水员“放漂”,甚至有人死亡,鄂某这才知道自己正在拿命换钱。
从2006年8月至今,鄂某听说就有7人死亡,其中有大连人姜某、安徽人方某,今年5月25日,介绍他来烟并为他作证的高德军也蹊跷地不幸死亡了。26日,又有一名潜水员不幸身亡,两人都在当地给火化了。
说到高德军,鄂某热泪盈眶:“是老高把我救了,没他把我送到潜水病医院,我早就没命了。但是好人却不长命,老天不长眼呀。”
接诊医院惊曝内幕
潜水员出事一般都是在烟台潜水病医院救治,记者随即赶往采访。该院刘院长向记者介绍说,潜水病主要是潜水减压病,发生原因为:潜水深度超过 10米或于加压达2个绝对大气压的室内工作超过 50 分钟,潜水完毕或高压室内工作后,因减压不当造成残留在关节或身体组织中的惰性气体无法随血液循环送出体外而形成气泡,造成身体的不适应或急性障碍,称为减压病。
潜水时,深度每10米增加一个大气压,而空气在血液中的溶解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潜水员应根据潜水深度设定停留站出水,或者在离开水面后立即到加压舱,让多余的气体通过呼吸释放出来。
大量减压病的实例说明,由于忽视作业安全,盲目增加下潜深度和水下作业时间,反复潜水作业,而又不设停留站直接上升出水或仅凭经验设定停留站,致使溶解于体内的大量空气不能安全释放,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关节疼痛、肢体瘫痪、头痛、眩晕、大小便失禁、昏迷甚至死亡。
屡屡出现减压病,刘院长做过一些分析:一是未受专业训练,便匆忙下水作业。二是潜水员比较贪心,人为延长水下作业时间。个别潜水员发现了海珍品的聚生地后,一刻不闲地捕捞,反复下潜,正规潜水作业一般一天就是1次,而他们往往是三四次。由于长时间作业,一上来就吐血倒地死亡。三是供氧设备发生故障,无法继续输送氧气,造成水下作业人员死亡。
刘院长拿一组数据,揭示非法潜水捕捞频频发生的海上人身伤害事故:近五年来,从医院接诊的情况看,轻度患者达到2200多人,中度大约1000人,重度的150多人,死亡五六十人,每年至少10人。今年发生事故的人员主要来自湖北、黑龙江、吉林等地。
到底有多少无证潜水员在作业呢?刘院长凭多年接诊经验推算大约万名。如此高风险为何能吸引如此之多的人员铤而走险呢?刘院长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利益驱动:捕捞业好的情况一天就上千元收入。他们在我市的作业范围主要是长岛、牟平养马岛、莱州三山岛、龙口等地一些海珍品产区。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转型后,多为私人承包,多数潜水员未经培训上岗工作,缺少管理措施,不执行操作规程,死亡病例时有发生。
生死协议不管生死
由于绝大多数是签订了生死协议,雇佣方提供船舶、潜水设备以及餐宿,而潜水员捕捞海珍品,两方分成,雇佣方不管潜水员生死,出了事所以极少数潜水员诉诸法律。青岛海事法院烟台法庭的安庭长说,目前情况看,几乎百分之百没有合同。由于缺乏必要的证据,不利于对潜水员的权益进行保护。
如何给潜水员们更多的安全保障呢?记者日前采访了我市有关部门。市劳动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尚未颁发过潜水员相关的资格证书,未将潜水员这个职业纳入劳动监管。芝罘区安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认为潜水员不是一个特殊工种,因为“在特种职业目录中都查不到”。
目前,我市的潜水员培训也具备一定的条件,交通部烟台打捞局潜水员培训基地就设立在芝罘岛,可对外提供潜水员培训,但由于精力有限,不能常年提供培训。大连市决定在三五年内对全市捕捞潜水员进行全面的职业培训,所有潜水员全部持证上岗。 本报记者 李冰  摄影报道
调查导读:潜水捕捞江瑶贝等海珍品有时一天就能赚上千元,巨额利益让一些人铤而走险,未受专业训练便匆忙下水,看到海珍品的聚生地后,像见了黄金一样不停地捞,反复下潜,事故不断,有的甚至一上来就吐血倒地死亡。据悉,在我市沿海一带作业的无证潜水员有近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