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 klein官网:一念之转﹣婚姻与家庭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42:59
文章出处:心光网 / 心光网编辑部
根据我的经验,我们最需要的「老师」就是此刻跟我们一起生活的人,没有比我们的配偶、父母,和子女看得更清楚的大师了。在我们能够面对事实之前,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显示我们「不想看到」的真相。自从一九八六年从中途之家返回,我发现不论先生或孩子的任何行径都激怒不了我,因为当时我对整个世界和我自己有了另一番全新的领悟。 「反躬自问」已在我内生根萌芽,所以我的每个「想法」都会自动面对一句无言的「反问」。当保罗做出一些以前可能会让我光火的事,而我的内心浮现「他应该……」的想法时,我会感恩地会心一笑。这个男人或许穿著沾满烂泥的鞋子在地毯上到处走,或是随手乱丢衣物,或是挥动手臂、面红耳赤地对我大吼,那些时候,如果我内心出现「他应该」的想法,我就会自嘲一番,因为我知道后果;我知道它会带来「我应该」的想法——「他应该停止大吼」吗?在我提醒他脱下沾满烂泥的鞋子之前,「我应该」先切断自己头脑里对他的吼叫。
一天,我坐在客厅的沙发闭目养神,刚好保罗走进客厅,一看到我,他怒气冲冲地对我大吼:「天啊!凯蒂,你究竟怎么啦?」那是很简单的一句问话,我很快进入内心反问自己:「凯蒂,你究竟怎么啦?」那并非冲著我而来的,但我能否答覆那个问题呢?嗯,在某一刹那,我的确生起「保罗不应该大吼”的念头,然而,「事实」是「他正在大吼」。哦,「那一念」就是我「究竟怎么啦」的地方。所以,我说:「甜心,我的问题是我有『你不应该大吼』的念头,而那个念头让我觉得不舒服,那也是我究竟怎么啦的地方。经你一问,现在我觉得好多了,谢谢你!」
那段时间的前几个月,孩子们会特地找我,跟我聊起我在他们心目中一直是怎样的母亲,他们以前若说出类似的话,常会遭到严厉惩罚。例如,大儿子鲍比对我坦白无讳地说:「你以前总是偏爱罗斯,比较不爱我,你总是最疼爱他。」(罗斯是我的小儿子)我终于学会当个默默聆听的母亲了,我随著他说的话进入内在,静静地反问自己:「这可能是真的吗?他是否说对了?」因为我由衷想知道真相,所以请孩子们坦言直说。如今我终于看到了,也因此,我坦然向他表白:「亲爱的,我明白了。你是对的。我以前过得太迷糊了。」霎时,我深深感到,原来自己是那么地爱他,而他经历这一切痛苦,成了我的老师。同时,我也疼惜「那个女人」——她居然有偏爱其中一位孩子的想法。
人们常问我,一九八六年以前我是否有信仰,我回答「有」,那就是:「我的孩子应该捡起他们的袜子。」我笃信这句话,为它奉献一切,结果却一败涂地。直到有一天,「转念作业」在我内萌芽,我才明白这个「信仰」毫不真实。事实上,即使我这辈子不断对他们说教、唠叨,或处罚他们,他们仍是日复一日,照常随手扔袜子。我终于明白:我这样嘀咕著要他们捡袜子,其实,我才是唯一该捡袜子的那个人。孩子们根本不觉得袜子扔在地上有什么问题,那么,谁有问题呢?当然是我。是我对于「袜子乱丢地上」的想法,让自己的日子不好过,而不是袜子本身。谁有能力解决呢?当然又是我。我一意识到:究竟我是要「证明我对」?还是要「得到自由」?我不假思索,立即动手捡袜子,只不过花我几分钟时间而已。没想到奇妙的事发生了,我发现自己竟然很喜欢捡他们的袜子,那纯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们。在那一瞬间,它不再是累人的家务事,随手捡起袜子,看到整洁的地板变成我的一种乐趣。当他们发现我居然以此为乐,大感惊讶之馀,他们也开始动手收拾自己的袜子,用不著我提醒。
我们的父母、儿女、配偶,和朋友们,一次又一次地击中我们的要害,直到我们领悟出「那些要害,原来是我们还不想面对的自己」,就在当下,他们成了为我们指向自由的人。这种经验,实在屡试不爽。
本文作者:拜伦.凯蒂、史蒂芬.米切尔
本文摘自:<一念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