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父亲复仇漫画全集:脾热肺热心热肝热 老中医教你穴位按摩“降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3:41:41

脾热肺热心热肝热 老中医教你穴位按摩“降温”(图)



  为什么会出现脾热、肝热、心热和肺热呢?中医认为,肺、脾、肝、心四脏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这几个脏腑的水液代谢一旦发生紊乱,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不适,表现为“热象”。通过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这一症状,为各脏“降温”。穴位按摩操作简便,并有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通过按摩哪些穴位可为各脏器“降温”吧!

脾热肺热心热肝热 老中医教你穴位按摩“降温”(图)



  脾热:按摩内庭穴“降温”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液”,当饮入的水进入胃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进而输布到全身各处,使人体滋润。脾有热时,水液的输布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

  按摩内庭穴:内庭穴(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脾与胃相表里,因此,按摩此穴可以很好地消“脾热”,该穴位还是上火的“克星”,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可以祛火润燥。

脾热肺热心热肝热 老中医教你穴位按摩“降温”(图)



  肺热:按摩合谷穴“降温”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脾热肺热心热肝热 老中医教你穴位按摩“降温”(图)



  心热:按摩心包经穴“降温”

  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后,还须以心脏为动力,才能随营气循经脉而运行于体内。若心火过旺,常出现口干舌燥、心情忧郁、烦躁、失眠、舌尖发红等一系列心火炽盛的表现。

  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其走向是从左乳上方天池穴往上行至腋窝,再沿手臂内侧中线行至左手中指指端中冲穴。在心包经走罐或刮痧或按摩,可以达到泻心火的目的。

脾热肺热心热肝热 老中医教你穴位按摩“降温”(图)



  肝热:按摩太冲穴“降温”


  肝脏的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调畅气机”,水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若肝有病变,则气机不调,气滞水停。肝火旺的人常表现为头晕、易怒、口干舌燥、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按摩太冲穴: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鼻出血——肺热

  中医里有句话叫做“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都是因为肺和水液息息相关。肺热的人,使体内水分进的少出的多,即“通调”工作没做好,所以容易犯燥,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等等。

  解决方案

  1.按摩合谷穴

  中医认为,大多数人在秋冬季犯燥都是因为肺热,因为秋冬季是肺的主季,肺气太过旺盛,因此水干身燥。建议按摩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大肠与肺是相关联的,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健康饮食网 foodwang.com

  2.杏仁川贝百合粥 

  杏仁30克,川贝母15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将杏仁、川贝母、百合洗净,装入纱布袋内,先煮1小时,捞去布袋放入粳米,再煮20~30分钟,即可食用。

  ●吐酸水——脾热

  脾与水液的关系是“脾主运化水液”,临床上说的“水肿型肥胖”往往就是因为脾功能受损所致。中医认为,当饮入的水进入胃之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多余糟粕会从肾过滤而成为尿液。脾将这些水液精华分布到全身各处,使人体滋润。而犯了脾热后,水液的分布受到影响,皮肤就容易干燥。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多与脾热引起干燥有关。

  解决方案

  1.按摩内庭穴

  内庭穴(足背当第2、第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直接对脾胃起作用。该穴位可以说是上火的“克星”,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可以祛火,从而起到润燥的作用。

  2.黄芪山药粥

  黄芪30克,怀山药40克,粳米50克。将黄芪洗净,切成片,与怀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放入陶罐内,注入清井水,煮1小时,将药袋捞去,放入洗净的粳米,煮20~30分钟,即可食用。这道粥里的山药是健脾养胃佳品,黄芪有补气的作用,气行则水液运行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