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读后感450字:健康百宝箱(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21:56
四、男女健康有区别(6)


  另外,家族中有乳腺癌、卵巢癌患者,其家属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还有一些致病因素是:有研究显示,过早发育的女孩较易得乳癌。美国研究者指出,因青春期是由血液中自然生长的雌激素荷尔蒙催发的,而乳癌也是由一些相同的雌激素所引起的,女孩如果过早成熟,就比正常人更早地暴露在雌激素之下,罹患乳癌几率增高。

  有长期吸烟史的妇女易患乳腺癌。

  据两项最新的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普通女性高,这是因为夜间工作时的明亮灯光使人体褪黑激素的产生减少而雌性激素产生增加。要防治乳癌,首先一定要学会自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另外,平时少接触、使用含有激素的各种丰乳霜、化妆品,别吃带来激素的食物。

  最后,应提倡适当的婚育年龄和产后母乳喂养,需补充雌激素时应保持最小剂量和最短疗程,更年期后增加体育运动,减少体内的剩余脂肪,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生殖器官癌

  女性生殖器官由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和外阴多种结构组成。发生于这些器官、需要切除子宫的妇科病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绒毛膜癌、功能性子宫出血不止、子宫结核等。子宫切除术分为全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后者系子宫体切除,子宫颈尚存,这样的妇女术后有子宫颈癌发生的可能。术后依然存在的其他器官如卵巢、输卵管、阴道、外阴等仍有发生严重妇科疾病的可能。卵巢肿瘤在妇科最常见,早期多无症状,完全依赖定期妇检以早期诊断。外阴癌、阴道癌、老年性阴道炎、输卵管结核等疾病也会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均有待于在妇科普查中早期发现。

  另外如因子宫恶性肿瘤而进行手术者,需要监督其有无复发,防止转移卵巢、输卵管、宫颈、阴道及直肠、膀胱等邻近器官。

  大多数子宫肌瘤不需要开刀治疗,条件许可者可以服用一些药物作保守治疗,如中草药、中成药、三苯氧胺、促性腺释放激素等。虽然这些药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肿瘤,但也能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除服药治疗外,患者更重要的是定期要到医院检查,毕竟肌瘤本身有一定的恶变率,还有相当部分的病人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不得已采用手术治疗。

  有三点需要做手术:

  ①单个瘤体大于6厘米或8厘米,多个瘤体子宫大于孕10周或12周。

  ②月经量明显多于正常,经期明显延长,下腹疼痛(需除外其他疾病所至),尿频尿痛或排尿不畅、解大便困难等肌瘤压迫症状。

  ③B超等影像检查提示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或瘤体中心出现液化区。

  卵巢是女性青春的策源地,卵巢功能逐渐降低、衰退并产生萎缩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女性的肤色容颜、身体和精神,出现皮肤松弛、缺乏弹性和光泽、身体机能紊乱、更年期提前,失眠烦躁、情绪波动等症状。因此,小心呵护自己的卵巢,让它有规律地活动,就可以有效延缓衰老,推迟或减轻更年期症状。

  到目前为止,全球的医学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激素是调节女性生死殖系统功能、推迟和改善更年期症状的惟一有效手段。卵巢癌是妇女常见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但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则有治愈的希望。那么,如何才能发现卵巢癌呢?

  卵巢癌按病理分为以下几种:

  ①卵巢上皮癌,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表现多为腹痛、腹胀;

  ②卵巢恶性畸胎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其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发烧等;

  ③卵巢颗粒细胞瘤,多见于40一55岁的妇女,其表现为月经紊乱或月经干净后仍有阴道出血等;

  ④内胚窦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也偶见幼女,其恶性极高,而且发展快,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持续发烧,全身乏力等,幼女可表现出乳房发痛、阴道流血等症状。

  患者往往开始时无任何不适,近期发现腰围增大,往日的裤子穿不得了,自认为是在“发福”,其实,这正是卵巢癌的早期症状。

  建议在清晨醒来时,空腹并排空大小便,在床上取仰卧位,屈髋屈膝,腹部放松,用指尖压下腹各部,尤其是两侧,仔细触摸有无包块。这样,有可能早期自我发现卵巢肿物。

  及时取出节育环

  绝经半年后,就可以放心地取出节育环,而不必再担心怀孕了。节育环在体内“超期服役”对身体是不利的。首先,更年期子宫失去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刺激,逐渐缩小,但节育环却不会缩小,故很容易发生嵌顿,引起腹痛,甚至穿出子宫外。育环在子宫局部起异物作用,造成宫腔感染、化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六)女性的饮食

  女性适宜的饮食(1)一天健美食谱①早晚两杯白开水。②一个西红柿。在水果和蔬菜中,西红柿是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一种。每天至少保证吃一个西红柿,可以满足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

  ③一片多种复合维生素。如果年龄超过30岁,以延缓衰老的到来,维生素C、E是必须补充的。

  ④一杯酸奶。牛奶中补钙效果优于任何一种食物,特别是酸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女人应每天保证1—2杯酸奶。⑤一杯醋。每日三餐中食用醋可以延缓血管硬化的发生。(2)祛斑食谱

  ①含褪色素的食物,如燕麦、玉米、番茄、香蕉、生姜等。②含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的食物,如莴笋、胡萝卜、羊肉、甘薯、西红柿、菜花、大枣、柚子、橘子、醋等。③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鸡肉、牛肝、瘦肉、鲑鱼、虾、花生、葵花子、大豆、小麦、牛奶等。

  ④螺旋藻、芝麻、蛋类、蘑菇、芦笋、冬菇、豆类、核桃及奶制品等。

  (3)女性以养血为本

  祖国医学认为:“妇女以养血为本”,只有气盛血盈,才能使肌肤细腻柔嫩,红润光泽、娇颜如玉,不施脂粉亦添娇。18~26岁是女陛肌肤一生中最柔润细腻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一时期雌激素分泌最为旺盛。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调治。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蛋白质、卟啉铁、铜、叶酸和维生素B,等营养食物。常见的补血食品有:果蔬类的胡萝卜、菠菜、苋菜、葡萄、龙眼、红枣,禽肉水产类的动物肝、肾、血、瘦肉、鱼虾、贝类、蛋黄、牛奶。具有滋阴功能的食品有:乌骨鸡、甲鱼、鸭子、鳗鱼、海参、淡菜、糯米、百合、银耳等。营养学家提醒人们,一般水果中铁、钙含量较少,长期拿水果当“减肥餐”吃,易患贫血。从营养学的观点看,大部分水果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水分、少量蛋白质及脂肪、维生素A、B和矿物质;还有纤维素,但缺少维生素B。而且所含的氨基酸也不齐全。长期只吃水果容易引起贫血。

  有的女性较为怕冷,尤其是每年入冬以后,科学家指出,怕冷的女性多数是因为体内缺铁所致。医学生理学研究证明,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功能物质,而红细胞担负着身体内氧的代谢功能,缺铁使红细胞输氧功能降低,并使摄人的营养物质不能充分氧化,因产热不够而导致人体能量不足而怕冷。针对以上情况,有关专家建立,怕冷的女性可有意识地增加含铁较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猪肝)和其他内脏、马肉、蛋黄、豆类、瘦肉、鱼类和菠菜等,以及一些含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兔肉、羊奶、虾米、韭菜等。

  女人是否缺铁,其自测方法是:手——手指甲苍白、无血色。眼——眼球结膜发白。黏膜——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引起吞咽困难。皮肤——干燥,且有甲状条纹隆起。精神——萎靡,自我感觉疲惫。
四、男女健康有区别(7)


  以下提供一些常用的补铁食疗方法。

  方案一:虾米9克(或鲜虾20克),加水煮开,再加入紫菜2克及作料如盐、味精等即可食用。

  方案二:黑木耳90克(用水发),鲜猪瘦肉30克,切片,加油炒熟,即可食用。

  方案三:包心白菜150克,切成小片,加油煸炒,再放入水发黑木耳90克,炒熟,即可食用。

  方案四:鸡(去毛及内脏)1000克,切块,放入水中,用旺火煮开,再加水发海带500克和作料,用文火煮开,直到鸡肉烂熟,便可食用。

  (4)其他适宜食品

  ①乌鸡汤、红酒:一是乌鸡汤。用砂锅微火慢炖,至少两个小时,然后内放枸杞、黄芪、党参或西洋参,放足水慢炖半小时,只放几片鲜姜和少许盐即可。此汤具有调中理气、暖胃健脾的功效,对孕妇,尤其对中年妇女能起到很好的保健养颜作用。一星期3次为宜,尽可放心食用,不会发胖。二是红酒。红酒内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能补充体内微量元素的损耗,辅佐体内器官运作,还可以清理心脑血管壁上的杂物。

  ②海藻食品:海藻食物包括发菜、紫菜、海带、海白菜、裙带菜等。海藻含矿物质最多,为钙、铁、钠、镁、磷、碘等。女性由于生理原因,往往造成缺铁性贫血,可多食海藻有效补铁。如缺碘,除了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还会诱发乳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肌瘤等。所以,女性为了自身的健康宜多食海藻食物。

  此外,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因此还有美容之效。它可维护上皮组织健康生长,减少色素斑点。可使干性皮肤有光泽,并能改善油性皮肤油脂分泌。它所富有的蛋氨酸,胺氨酸也是女性美发必不可少的物质。由于海藻食物含蛋白质脂肪少,因而还具有奇特的减肥功能。

  ③咖啡:美国科学家发现,喝咖啡可令女性变得更加聪明。据报道通常人到了60岁以后就会出现记忆衰退和精神障碍,但在长期喝咖啡的女性身上这些情况明显较轻。

  医学专家发现咖啡可以起到镇痛的作用,研究人员表示,咖啡可以使血压升高,从而减弱痛感。但这一作用仅对女性有效。但常喝咖啡也易患偏头痛。

  ④桃:桃肉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鲜桃性甘味平,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大病之后,气血亏虚、面黄肌瘦、心悸气短者,坚持早晚各食一鲜桃,会有良好的补益气血作用。虚汗盗汗者,用桃干15克煎服;肺结核,常年可食桃脯;老年便秘,食鲜桃可缓解。桃仁有毒,一般不可作食品,但人药应用,能破瘀、润燥、滑肠,适用于妇女闭经、淤血腹痛、血燥便秘、跌打损伤诸症。

  ⑤辣椒:辣椒属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开胃功能。辣椒对人体有良好的作用,它不但具有杀菌作用,还内含一种可以促进荷尔蒙分泌的物质,能加速新陈代谢,分解体内多余脂肪,从而起到减肥作用。而且在某些食用辣椒的地区,当地女性不但少有暗疮问题,而且皮肤也更细腻。但嗜食辣椒,会形成敏感皮肤。

  (1)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女性坏脾气

  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女性坏脾气。常见的女性维生素缺乏究竟有哪几种呢?

  ①维生素8。缺乏:维生素B。缺乏不仅可引发脚气病,还可引起神经炎并累及心脏,使人脾气暴躁、困倦乏力、神经过敏、喜怒无常。

  ②维生素8。缺乏:维生素B。参与色氨酸、糖及雌激素代谢。如维生素8。摄人不足则容易出现兴奋不安、反射性亢进和周围神经炎,还可导致头痛、脾气急躁、困倦、易激动,甚至可出现精神抑郁。

  ③维生素8。:缺乏:维生素8。:在肝脏及瘦肉中含量最为丰富,缺乏后可引起舌炎、腹泻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伴有感觉迟钝、肢体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和食用肉类较少者会引起B12缺乏。

  (2)急需的几种营养素的来源

  (七)女性的健身

  女性风采看行走

  女性的健美体形与优雅风姿,除了坐卧站立之外,行走的姿态是非常重要的。

  ①全身伸展:行走时身体要正立,将胸部向上抬起。两脚不要分得太开太大,前脚掌先落地,双手自然地前后摆动,以表现出年轻活泼的青春朝气。

  ②直线行走:走路时脚自然向前伸出,两脚沿着直线走,保持一定的“速度感”,这样可使人精神集中,充满朝气。

  ③腰部前推:就是借腰部来推动身体行走,同时必须回收小腹,伸直背部,使腿伸直向前迈出,可使小腿变得修长。

  ④有意抬腿:走路时应把双腿相对抬起,既可增强肌肉,又能保持良好的姿态。否则,随着年龄增加,抬起的高度会越来越低。⑤脚部保健:平时应保持脚的清洁,不要弄伤皮肤。适合上班,外出穿用的皮鞋理想的鞋跟高度是3—4厘米,过高,体重会加在脚掌上,加重足的负担。脚掌的部分应选择质地柔、并且能让脚掌充分接触到鞋底部。如果这一部分过于坚硬,窄小,会使脚部疲劳,走姿当然也会恶化。

  ⑥脚掌锻炼:可以改善步姿。先让脚在房间里走一走,然后分别用脚尖和脚后跟走,再用脚掌外侧走,然后再用脚掌内侧走,这些行走方法应反复练习。

  来自健身房的警告

  有关方面专家研究发现,不合理的健美锻炼会给健美者带来种种弊端。

  ①听力减退:高强度的健美操加上较大音量的音乐,可能损害女性的内耳功能,引起眩晕、耳鸣、耳内胀痛以及对高频率声音的听力丧失等恶果。

  ②男性化:过度进行举重锻炼等力量性练习项目,导致了雌性激素大量丧失。

  ③健身后遗症:常去健身馆做器械操的女性,诸如举重等负重运动,对盆内产生巨大压力,可造成会阴部肌肉松弛和脆弱,严重者引起子宫下垂或脱出、大小便失禁等。

  健身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选好锻炼项目:女性的着重点应放在练形体上,因此以平衡操、健美操、仰卧起坐等项目为首选。此外,还应考虑现在的体型,如瘦高者多做投掷、器械操、篮球操等,矮胖者多练练跳远、短跑、单杠、引体向上。至于游泳、跳水、跳绳等,无论哪种体型皆宜。

  ②多做平衡操:方法是面墙站立,双脚并拢,挺腰直背,两眼平视前方,双手前伸,手掌紧贴墙壁,弯曲两肘,全身做一前一后的运动,每天做8~10次。

  ③掌握好运动强度和时间:一般根据自身体质和特点选项,不要盲目效法别人,举重等高负荷运动应尽量少参与,伴奏的音量也不要过强。

  移运动需防妇女病

  有些女性在运动时,由于各种原因可发生下列几种妇科病:(1)外阴创伤

  发生小的血肿后可行局部加压止血,先冷敷24小时后再改热敷,这样有可能控制住血肿;若血肿继续增大可伴有尿道、膀胱、直肠损伤,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2)卵巢破裂

  卵巢破裂而出现下腹部疼痛。共腹痛在休息后稍缓解,但常不断加剧,甚至遍及全腹。卵巢破裂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10~18天,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出血少者有可能避免手术而保留住卵巢。

  (3)子宫内膜异位征

  经期剧烈运动有可能使月经血从子宫逆流入盆腔,随经血内流的子宫内膜碎屑就可能种植有卵巢上,形成内含咖啡色液体的囊肿,俗称“卵巢巧克力囊肿”。得了子宫内膜异位征后,患者常出现渐进性加剧的痛经,还可引起不孕。所以,月经期间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八)女,陛的疾病

  女性容易染上的毛病(1)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已成为45岁以下女性的常见病,一下子感到浑身特别没力气、肌肉酸痛、什么也不想干。即使有意识地休息一段时间,仍然没有多大改善。它的症状有时很像感冒,所以需要加以仔细区分。

四、男女健康有区别(8)


  职业女性像男性一样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并且大多数承担着较多的家务劳动,加上女性生理结构的原因,导致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有身心疲惫的感觉。除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女性容易累出的不适还包括抑郁症、纤维肌肉疼痛、甲状腺功能衰退等。(2)纤维肌肉疼痛

  纤维肌肉疼痛多发于20岁至50岁间的女性。这种疾病可能由于外伤或心理创伤造成,比如跌伤或车祸影响到神经系统,也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生物化学的不正常有关,比如血清素水平的改变。纤维肌肉疼痛的典型症状。早晨起床时身体有僵硬感,颈、肩、背部以及臀部有大面积僵硬感,有时还有瘙痒。研究表明,游泳、步行之类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减少肌肉疼痛。热疗和按摩也能起到短时间放松的作用。

  在家“上班”的主妇,其实是职业伤害相当多的族群。从肩颈、腰、背,到手肘、手腕,问题绝不比任何一种职业工作者来得少。长时间低头切菜、洗碗等,会累积为颈肩痛。

  临床表现为单侧或两侧的肩颈僵硬伴随疼痛,往往可以找到一到数个压痛点。除了接受治疗以改善症状外,最根本的办法只有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不动,至少每隔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就伸伸懒腰、转转头、拉拉筋,再加上局部热敷,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要在水槽里长时间清洗锅碗瓢盆等用具时,不妨准备一张小凳了,单脚轮流踩在凳子上,将有助于分散背部及腰部所承受的压力。

  主妇在日常工作中还有一些动作,很容易引起手肘或手腕肌腱的过度使用。拉紧手肘的伸肌肌腱以及大拇指外旋拇指长肌,容易受伤,也就是所谓的“网球肘”,洗衣服或擦地板时,用力拧干大件衣服或抹布;用单手握着炒菜锅的把手,连续炒菜等等。

  (3)腱鞘炎

  人体某部位的肌腱,如每个手指的屈指肌腱,都位于腱鞘。腱鞘内还有少量滑液,以使肌腱在鞘内可运动自如,具有保护肌腱的作用。家庭妇女,如经常用手臂从事过重、迅速、持久的工作或者反复受到轻微外伤,使腱鞘逐渐增厚、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严重时肌腱和腱鞘之间发生粘连、活动障碍,这就是得了腱鞘炎。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肿胀、发僵,劳累或睡醒后最明显,适当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

  除急性发作时需要短期休息之外,一般只需要适当减少患指的活动,每日用热水泡手数次;局部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疗效较好,如能配合针灸及局部制动,效果更佳,只有极少数屡次发作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的病人,才需要做手术治疗。

  (4)主妇湿疹

  双手手指皮肤发红,指尖脱皮,以后手掌和手背的皮肤渐渐发生成片的红斑,继而红斑上出现丘疹和水疱,继而红斑上出现丘疹和水疱。水疱摩擦、破裂、有液体外渗,并产生结痂。由于长久发炎,手部皮肤发生肥厚、变硬、缺乏弹性,当手部活动时就会发生皮肤皲裂,产生疼痛。

  这种病属于“主妇湿疹”范畴,手部经常与洗涤剂、肥皂、碱等物质和水接触,使手部皮肤泡软和脱掉油质。这就降低了皮肤的保护作用,外的有害化学物质,例如肥皂中的杀菌剂、香料等,生活中食用葱、蒜、辣椒、芋头等蔬菜的汁液就很容易被皮肤吸收,并使有些人对这些物质产生过敏,过敏反应本身又可产生皮肤炎症或使原有的炎症加重。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主妇湿疹的病情越来越重,甚至经久不愈。

  除减少家务劳动,提醒患者按时用药。针对病情,通过穴位封闭阻断恶性循环,根据不同阶段选用不同剂型,使湿疹走近治愈的边缘。

  (5)色斑

  历时6年、新近完成的“中国人皮肤类型学”研究显示,对于中国女性而言,皮肤的第一“杀手”不是皱纹,而是色斑。研究发现,中国南方的城市生活使妇女皮肤斑点多,北方气候使妇女干燥性皮肤发生率高。就全国范围来看,30.8%的女性属于于眭皮肤,气候和用水洗脸是形成干性皮肤的两个主要原因;25.6%的女性属于油性皮肤,嗜好辣味和甜味食物,以及诸如曾长过粉刺、皮肤更新、月经不调等相关因素,都极容易形成油性皮肤;36%的女性属于敏感皮肤,但在一些嗜好辣味食物的地区,如匹湖南等地,女性敏感皮肤的比例上升到56%。色斑会随着年龄的推移,根据气候环境阳光曝晒度的不同而变化各异。

  女性面部出现色斑预示疾病存在,应引起关注和尽早治疗。①发际色斑点表明和妇科疾病有关。

  ②眼皮部斑点多见于妊娠与人流次数过多的人及女性激素不平衡者。

  ③太阳穴、眼尾部斑点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刺激有关。

  ④鼻下斑点多见于卵巢疾患。

  ⑤面颊斑点多见于肝脏疾病、日晒、更年期老人及副肾上腺机能减弱者。

  ⑥嘴巴周围斑点见于进食量过多者。

  ⑦下颚斑点见于血液酸化、白带过多等妇科病。

  (6)腰痛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特别是女性。引起腰痛的原因有下述多种:

  ①常见急慢性腰骶关节病、神经系统病变、腰肌扭伤、椎间盘脱出、腰部劳损、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坐骨神经痛、颈椎病、感受风寒等等,都可导致腰痛。

  ②女性发病率高的妇产科疾病如输卵管炎、盆腔炎、子宫肿瘤、卵巢瘤、卵巢囊肿、子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后倾、盆腔淤血综合征等,也都可引起腰痛。

  ③女性易患尿路感染等疾病。临床发现,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结石、膀胱结石、尿路结石、肾结核、肾肿瘤、泌尿系肿瘤等,都可致腰痛。

  ④女性月经失调、痛经、经血过多、植物神经紊乱、肾阳虚、房事过多、产育过多、肾精不足、淤血阻滞、经血阻滞等,都可引发腰痛。

  ⑤带节育环引起腰痛只能在节育环的位置放得不当,或子宫过于后倾的情况下,由于压迫或刺激了骶骨韧带,导致腰痛。但这种腰痛在临床中是少见的。

  (7)乳腺癌

  年轻女性生育后积极进行母乳喂养,不但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未给婴儿哺乳的女性比坚持母乳喂养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发病率要高出5倍左右。哺乳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危险就越小。

  身材高大的女性体内生长激素多,而生长激素是乳腺癌的促发因素,故应注意防范乳腺癌。肥胖者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比体重正常者明显增高。绝经期晚的女性也易患乳腺癌。此外,喜欢吃肥肉的女性也易患乳腺癌。

  10种女性易患骨质疏松

  研究证明,每三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患有骨质疏松。以下几种情况是导致骨质疏松的比较常见的因素:

  ①多胎生育:生育年龄多延续到中年,如果钙质代谢供不应求,易导致骨量减轻。

  ②过早绝经:多见于双侧卵巢因病切除,而又未采取替代疗法者。

  ③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锐减,影响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矿化。

  ④身材瘦小,体重过轻:物质代谢往往呈负平衡,机体钙质人不敷出。

  ⑤低钙饮食:偏食素食,不合理的减肥节食,易导致机体缺钙。

  ⑥吸烟饮酒: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阻碍钙的吸收。

  ⑦怕晒太阳,不爱运动:不利于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利用。

  ⑧遗传倾向:母亲、外婆等直系长辈患骨质疏松者。

  ⑨代谢紊乱: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病情未得到控制,继发骨质疏松。

  ⑩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风湿、类风湿患者滥用激素,易患骨质疏松症。

  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方式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复到原有的高品质,因此预防是至关重要的措施。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比单纯补钙更为重要。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哪怕每天坚持多走一段路、多爬一次楼,对骨骼健康也是有益的。

四、男女健康有区别(9)


  婚后有可能不治而愈的病

  ①经前紧张综合征:有的妇女每次月经来潮前烦躁不安,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不适感。但是结婚后,她们能较好地把握自己情绪,对性生活有了体验和认识,原来的经前紧张症变成月经,有“来无影去无踪”之感。

  ②月经不调:这是由于生活失去规律所至。婚后有了适当的性生活,卵巢排卵也有了规律性,生物钟不再是“颠来倒去”。雌激素的正常分泌,对于矫正月经周期能起到不治而愈的效果。③痛经:来月经时全身不适、疼痛。但多数女性的疼痛并非器性病变,而是由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或功能障碍所致。如果有了规律的性生活,促使卵巢排卵,子宫收缩,雌激素分泌起于正常,痛经也不治而愈。

  ④乳房发育迟缓:由于雌激素分泌的不足,身体锻炼的不够,使一些女青年乳房欠丰。婚后夫妻正常的性生活,使乳房血液循环加强,再加上丈夫的抚摸,能促进乳房的生长发育。

  ⑤腰膝冷酸: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和肌肉血液供应差。婚后内分泌功能和神经体液的调节起于正常,此症也会消失。

  ⑥痤疮:痤疮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雄性激素分泌过旺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俗称青春痘。男女都能分泌雄性激素,婚后雌雄激素的分泌就会起于平衡,痤疮就会逐渐不治而愈。

  已婚女性应警惕的现象

  ①乳房压痛或溢乳:拥抱时乳房某一侧出现压痛点,可用手掌平摸。如发现小硬块并有触痛,则应警惕肿瘤。乳头若有乳汁或血性分泌物流出,也就考虑垂体微腺瘤的早期乳腺癌的可能。②阴道流血:房事后排出的黏液中有鲜血,常常是宫颈癌的早期信号。即使是极少量的出血,也不要大意。

  ③尿频尿急:如果在房事后感到尿频尿急,并伴有白带增多的症状,可能患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

  ④下腹绞痛:房事不久出现阵阵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可能患有卵巢肿瘤。应及时就诊,不可掉以轻心。

  ⑤下腹隆起:每当仰卧时下腹仍隆起,触摸的坚实感,应警惕是否有卵巢肿瘤。

  中老年女性也需防前列腺病

  前列腺疾病一般是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子的多发病,但随着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临床的病例也证实,前列腺病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利”。女性的尿道后部也有相当于男性前列腺的腺体,这些腺体有胚胎时期与男性前列腺同源,同时也受内分泌的影响与控制。如果发生慢性炎症或结节性瘤样增生,导致膀胱颈部狭窄甚至梗阻,则会产生以排尿不适为主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称之为“女性前列腺性闭塞综合征”或“女性前列腺肥大”、“女性前列腺残疾增长”。

  由于女性前列腺性闭塞综合征并不是女性的多发病,因而常易被误诊为泌尿系感染或女性泌尿生殖肿瘤。

  女性前列腺性闭塞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病程一般都比较长。早期可有排尿不畅、尿线细,冲力不大,后逐渐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或有尿道异物感,少数患者甚至还出现血尿等症状,偶尔也会发生尿潴留,导致输尿管及肾积水,进而影响肾功能,多数患者会出现顽固性尿路感染,对于各种抗生素显示出耐药性。

  只有采用多种方法才能确诊是否患有女性前列腺性闭塞综合征,一般的检查手段有阴道触摸膀胱颈部,膀胱镜检查,x膀胱逆行造影以及病理检查。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是用常规抗炎、理疗和对症处理,只要治疗及时,综合采取多种方法,均会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如果反复发作,多方治疗均不见效果,则需手术切除。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1)

  (一)春 季

  春季要“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立春之后大气的冷暖极不稳定,捂比脱要保险一些。春捂“捂”哪里?人体下部尤其是腿脚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受凉由脚起。”特别是老年人,早春时节应保持腿脚暖和,裤装、鞋袜不能穿得过于单薄,女性也不宜过早穿短裙。否则,寒邪刺骨人下身,腿脚着凉易生病。

  中医还有一句名言,叫“春来不可背寒”,背部保暖,不可忽视。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春季时阳气舒发,周身气血活络,经脉松弛,阳气轻,易发挥。如要养生,则需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避免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而对人体的养阳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基于这个道理,古人提倡春季“广步于庭,披发缓行”,即以小运动量的活动为宜。运动量过大,汗出得多,毛孔开汇,也易受风寒而诱发感冒,影响健康。

  初春养生要护肝

  从中医角度讲,春季属于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木,在人体五脏里“心肝脾肺肾”,肝属木。木的物性是生发,肝脏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春季要护肝,护肝的方法有:

  (1)多多饮水,促进代谢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如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2)饮食平衡,食疗补肝

  不要暴饮暴食或时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春季饮食要保持均衡。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性食物,按时就餐,消化功能差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证营养的摄人。新鲜熟透的水果,有益于健康。

  ①以脏补脏,鸡肝为先:鸡肝味甘而温,补血养肝,为食补养肝之佳品,较其他动物肝脏补肝的作用更佳,且可温胃。具体方法是:取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克,同煮为粥食用。可治中老年人肝血不足,食欲不佳,眼睛干涩或流泪等症状。

  ②以味补肝,首选食醋: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抑菌等作用。肝阳偏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每日可食醋40毫升,加温开水冲淡后饮服。也可用食醋泡鸡蛋、黄豆,吃蛋或豆,疗效颇佳。平素因气闷而肝痛者,可用食醋40毫升、柴胡粉10克冲服,能迅速止痛。

  ③补肝血,食鸭血:鸭血性平,营养丰富。肝主藏血,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养治方法。取鸭血100克,鲫鱼100克,大米100克同煮粥服食,可养肝血,辅治贫血,也是肝癌患者康复期的保肝佳肴。

  ④舒肝养血,菠菜上佳:菠菜是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作为肝火旺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效果上佳。

  春天是肝旺之时,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多发的原因之一。所以春季最好“宜甘减酸”,这样既于肝益,又护了脾胃。具体可选择些大枣、蜂蜜、新鲜果蔬、干果、禽蛋、优质蛋白质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

  (3)少量饮酒

  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开发。但不能贪杯过量,会伤肝。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千克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

  (4)心情舒畅

  乐观使人健康。由于肝喜舒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5)适量运动

  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练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6)服饰宽松

  春阳生长,人体亦然。古人云:宽松衣带,披散头发,于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肝气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允春季要防上火

  (1)当心上火“上火”是中医专有名词。传统医学认为,在人体中有一种看不见的“火”,它能产生温热和力量,以供作生命能源,推进生命进程。为此,传统医学称这种“火”为“命门之火”。在正常的情况下“命门之火”藏而不露,动而不散,潜而不越,但如果失去制约, “火”就会浮焉于上,表现出病症,俗称“上火”。

  气候干燥的季节,人体内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而春天气候多变,反复无常,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平衡和稳定被破坏,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使人体的大脑(尤其是温体中枢)指挥失灵而引起“上火”症状。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

  春天怎样防治“上火”呢?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其次,多吃蔬菜、水果,忌辛辣食物,多饮水或喝清热饮料,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三黄片、青果片等清火药物。

  春季,火气较旺的儿童体内阳气也随之急剧升发,血随气涌,上冲鼻咽而易出血。

  儿童发生鼻大出血后,家长应将其身体横置前倾,以防血经咽人胃而引起呕吐,再用食指和拇指紧捏其鼻翼上端,一般在10分钟左右可自行止血。也可用消毒纱布卷成条状,塞放到上唇与齿龈的穹隆,然后横着食指在鼻下压迫上唇。或者用冷湿毛敷前额和鼻骨处,以热水烫脚,使出血处血管收缩和下肢血管扩张而达到止血目的。

  (2)护唇方法

  润唇膏以含维生素E等滋润成分的唇膏最理想。随时滋润唇部可防止干燥脱皮等现象。

  先用润唇膏按摩唇部,然后用纸巾擦掉,再涂上一层并用热毛巾敷10分钟后,再擦掉唇膏。敷唇膏可根据个人情况,每周做1—2次。

  如果唇部非常干燥,并有脱皮现象,就要做唇部特别护理。可以在睡觉前涂上适量润唇膏,成分中一定要含有金盏草及甘菊精华,这两种成分能舒缓干裂的双唇。护理前先用湿毛巾轻擦唇部,再涂上大量唇膏,连续护理一星期,双唇就可恢复润泽。定期为朱唇磨砂,可去掉双唇老化的死皮,更新肌肤细胞,使双唇更滋润、更健康。方法与脸部磨砂类似,也可使用面部磨砂膏,但要轻柔,每星期一次。

  镳春季要防“春困”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名句。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一派生机。然而,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不少人却感到疲劳、昏昏欲睡,醒后也疲劳。

  春天人体活动多,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氧气消耗量大,使人感到精神不振,全身乏力,昏昏欲睡。为此要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活动四肢,增加大脑的供血量,使大脑的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状态,这样即可防春困。

  (1)饮食疗法

  如果选用解除疲劳的食物、春天的疲劳感就能消失。

  ①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抵御疲劳最有效的物质。含丰富蛋白质食物有:猪瘦肉、牛肉、兔肉、鸡肉、鱼肉、蛋类、黄豆及豆制品等。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2)


  ②选择偏碱性食物:人体若偏酸性就易疲劳,如能选食碱性食物,使机体处于弱碱性,有助于解除疲劳。碱性食物有茶叶、豆制品,洋白菜、菠菜、咸酱等。

  ③喝牛奶:在加热的牛奶中放上提神饮料薄荷叶,有助于血液循环。牛奶中含钙,有益于神经和骨骼。

  ④吃蔬菜:特别要多吃胡萝b和甜菜,因为春困的人多数血液中缺铁,而胡萝卜、西红柿、菠菜、卷心菜、土豆和甜菜一类的蔬菜中,不仅富含铁和维生素,而且易被身体吸收。

  ⑤吃蘑菇:据研究,蘑菇中富含维生素D,每吃200克蘑菇对身体产生的影响,等于晒太阳两天。

  (2)刺激疗法

  ①视觉刺激:感觉困倦时走出室外,仰望蓝天白天,绿树芳草。

  ②嗅觉刺激:当困倦时,可嗅嗅清凉油、花露水,这对消除春困有一定帮助。

  (3)穴位按摩

  按摩穴位有太阳穴、风池、内关、足三里,每日早晚按压一次,每次3~5分钟。

  春季要防春寒

  早春天气乍暖还寒,人体皮肤毛孔开放,如不注意保暖防风,风寒和致病物质得以直驱肌体,易致各种疾病。所以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防止风寒等症侵袭。

  春季暴寒不但容易诱发流行性感冒的迅速蔓延,而且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脑中风等流行病的高发趋势。春季暴寒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和体质较弱的人影响最大,必须高度重视自我保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春季锻炼不宜多出汗

  中医认为,人体在春季阳气舒发,周身经脉舒畅,肌肤松弛,阳气较易发泄。故而应当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避免过多地损耗阳气。根据这个道理,春季锻炼提倡广步于庭,即小运动量活动,不宜大汗淋漓。汗液排出过多,可能带走体内的一些微量元素,耗人心血,损人阳气,不利于养生。毛孔开泄过度,也易受风守寒而诱发感冒。因此,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

  春季老人养生保健方法

  (1)预防流感

  因为春季气候宜人,是多种细菌繁殖滋生的好时机。对老年人来说也是多种疾病的多发期,如何抵御流感、增强身体抵抗力呢?

  ①坚持用冷水洗脸。

  ②进行面部保健按摩,每天两次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每次100下。

  ③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另外还可适当服用板蓝根、小柴胡之类的中药冲剂进行预防。

  对于患慢陛肺气肿的老人来说,预防反复感冒尤为重要。

  (2)预防支气管炎、哮喘

  春季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哮喘病的老人来说却是件头疼事。因为各种花粉等过敏性物质极易促发此类病情的加剧;隐藏在家中地毯里的螨虫到了春季也会活跃起来,同样也会促发过敏症状,引发支气管痉挛。由过敏源而引起的心肺部疾病患者,要长期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家中地毯要及时曝晒、消毒;有条件的患者可去医院的哮喘专科进行过敏源的接种试验,对自身的“异物过敏”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预防。

  (3)预防冠心病、高血压

  不少老年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春天出外踏青郊游更要注意:不要选择旅途太远的景点,防止过度疲劳;出门要随身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类的急救药物,一旦有胸闷、心悸的感觉就要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及时服药,原地休息。

  春季容易发生的疾病

  (1)春季是感冒多发季节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易患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乍暖还寒时节,体弱、年迈、过度劳累的人更应注意预防感冒。患了感冒后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初期有咽干、咽痛或烧灼感,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适身不适,轻度畏寒。如服食发汗解表的药粥,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①神仙粥:生姜6克,连须葱白5根,糯米50克,米醋15毫升。先将淘洗过的糯米料、生姜放入锅中煮沸,再放人葱白,待粥将成时放入米醋,稍煮即可。趁热饮服,盖被取汗。

  ②生姜粥:取鲜生姜6—9克,切成薄片或细粒,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枣12枚,同煮为粥。粥将成时加红糖适量,稍煮即可食用。

  (2)春季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多发季节春季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多发季节,有调查表明,婴幼儿期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的高峰时期,5岁后逐渐下降。所以,婴幼儿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点保护对象。应从如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①防室内外空气污染。室内污染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

  ②防拥挤。拥挤会造成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含量高,有利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传播。因此,不宜去环境相对封闭,人流量大的场所。

  ③营养不良及某种营养素严重缺乏,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母乳喂养的小儿不仅发病率低,而且死亡率也明显低于人工喂养者。

  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在气温急骤变化时,因适应不了,容易发病。患者大多见于2—5岁。患有小儿支气管炎的孩子要及时彻底治愈,如果治疗不规范很容易引发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病症。

  首先,发现孩子感冒咳嗽在一周左右要及时检查,一旦确诊应规范治疗,不可断断续续用药。如小儿支气管炎是细菌引起的,应早期控制感染。如是外界过敏源所引发,应尽量设法确定是哪种过敏源引发,这样可以避免接触。平时注意房间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15分钟,保持空气新鲜。给孩子着衣要根据天气及室内温度而定,切忌过厚,如果发现孩子手脚有汗,说明着衣过多。饮食上要补充鸡蛋、蔬菜、水果、海带、紫菜、猪肝等,保持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据专家介绍,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麻疹、百日咳、猩红热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非典型肺炎等,其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由于温度变化较大,以致人体呼吸道局部免疫力难以适应,因此病原体容易入侵引发呼吸道传染病。所以,一旦发觉有比较严重的发热、干咳、胸闷、头痛、肌肉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为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提出了一些主动防御的“药方”——保暖、喝水、补充维生素c。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1000毫克/日),对增强人体免疫力。维生素c可以帮助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构在抵御感染的屏障,高剂量的维生素c更可能效地增强白细活力,促进免疫系统抗击细菌和病毒的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次数。

  (3)春季是肠胃病多发季节

  ①冬末春初气温变化较大,我国民间早有春捂秋冻之说,及时添加衣被,防止寒气侵入人体干扰胃肠功能诱发或加重病情。②慎吃生冷瓜果,防止不洁食物:瓜果在食用前洗净,用5%盐水浸泡10分钟后,用开水冲烫几次方可食用。各种冷饮和冰镇饮料不宜多吃,防止寒凉伤其脾胃,在饮食中注意少吃或不吃凉性食物。

  ③酒、辛辣、油腻、油炸食品宜少吃,因为饮用白酒或辛辣食品过多后使胃黏膜受到刺激,损坏以致局部充血、红肿,易引发胃炎或肠黏膜损伤、出现便血等。

  ④调节好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做到饮食有节,按时就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4)春季是过敏性疾病多发季节

  随着和煦春风的鼓荡,各种类型的花粉、粉尘四处轻扬,导致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变态反应疾病又称过敏性疾病。过敏性体质的人接触过敏源(花粉、粉尘等)后,机体就会产生多种变态反应性物质,刺激机体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表现千差万别,有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咳嗽、哮喘等等。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3)


  预防该病,主要是远离过敏源,种花赏花时最好戴口罩,另外可以预防性服用抗过敏药物,对于严重的过敏体质还可以以行特异性脱敏治疗达到根治目的。

  什么人易患花粉过敏症呢?

  儿童患花粉过敏症的可能性高于成年人,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如果儿童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得过哮喘、湿疹、花粉热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他们患上花粉过敏症的可能性要更高一点。

  怀孕或正在哺乳期的妇女均可能将自己摄人的花粉蛋白质传递给婴儿,因此,如果怀疑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有花粉过敏症,绝对不要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食用任何含有花粉成分的食品。

  多数花粉过敏症患者的反应比较轻微,但也有一些人只要食物中含有极少量的花粉蛋白质就会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这些症状包括嘴唇、舌、喉咙和口腔黏膜的肿胀和刺痛感,呼吸和吞咽困难,腹部绞痛、腹泻或恶心,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因为窒息而昏迷或休克。花粉过敏症会危及生命。

  (5)春季是风疹多发季节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和学龄前儿童,其主要特征就是发热、出疹,而且发病季节一般在春季。风疹的传播大多是通过空气飞沫和日常的密切接触,所以儿童密集的托幼园所和中小学校是风疹的主要发病场所。风疹的疹型无特殊性。它的疹子形态有的像猩红热,有的像麻疹,感染风疹后,轻的病人只出现低烧、喷嚏、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典型的风疹病人可在发热1~2天内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从面颈部迅速向身体的躯干、四肢蔓延,出疹的第三天左右皮疹开始消退。在发热、出疹的同时可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并有耳后、颈部等浅表淋巴结的肿大。少数病人表现为出血性皮疹,有的可合并脑膜炎、关节炎等。妊娠三个月之内的孕妇,其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使胎儿患上先天性风疹,重者引起死胎、早产,轻者可致胎儿发育迟缓,并产生各种疾病和畸形。

  建议家长应该带孩子到附近医院或卫生防疫站及时接种风疹疫苗。即使是已经感染了风疹病毒,还未发病的孩子,及时接种疫苗也会有减轻症状的作用。

  (6)春季是流脑多发季节“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俗称脑膜炎,是由脑

  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所有的人群普通易感染,但以6个月~1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

  流脑起病急、病情变化大、来势凶猛、传播快。开始发烧,随后头痛,继而发生喷射性呕吐,这三大症状被医学专家称之为流脑警号。部分患儿会出现嗜睡、昏迷或烦躁不安、抽筋、颈项发硬。乳幼儿还会出现拒乳、哭闹等症状。60%的患儿皮肤出现红色出血点,压之不退色。

  此病预防方法有:

  .①坚持做到“三晒一开”:实验证明,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特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②避免接触流脑患儿:引起流脑的脑膜炎双球菌,是通过流脑患者和带菌者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直接在空气中传播。因此在流脑流行期间,家长最好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更不要去有流脑患儿的人家串门。

  ③预防服药:在流脑流行期间可每天吃1~2瓣生大蒜,或吃点儿生大葱。早晚用淡盐水漱口。有与患儿密切接触史的人可按医生吩咐服用磺胺类药物。注射流脑疫苗,可在一周内起保护作用。

  ④及时隔离病人:在流脑流行期间,一旦有不明原因的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疾病的病人,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一经确诊应隔离治疗。

  (7)春季是水痘多发季节

  水痘,是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带状疱疹病毒,以冬春季发病最多,多见于2岁至6岁。病原体寄生于患儿的口鼻分泌物和疱疹的浆液中,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但患病后会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病毒入侵后,先在患儿的呼吸道繁殖,继而侵入血液,大约经过二周的潜伏期开始发病。一般起病较急,有发烧、头痛、咽痛、四肢酸痛不适。大约1~2天后,自头面部和躯干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并迅速变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圆形小水疱。水疱初为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壁较薄易破,有痒感。数日后疱疹干而结痂,痂皮脱落后不留疤痕。由于不断有新疱疹出现,此起彼伏,因此大约要1~2周后才逐渐痊愈。临床发现,水痘会并发皮肤感染、脑炎、肺炎、心肌损害、关节炎等症,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小儿出水痘,要隔离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以防传染他人。患儿要充分休息,多饮水,吃营养丰富又易消化的食物,多补充维生素。要保持患儿皮肤黏膜和手的清洁,用淡盐水漱口,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疱疹引起皮肤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应用一些抗病毒药。患儿的内衣内裤和被褥要勤换,被患儿污染的衣物,可用煮沸清洗和日光曝晒的方法消毒。还要注意室内多开窗通风。

  目前,预防水痘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适用于1岁以上未患过水痘的小儿。患过水痘后因体内有了免疫力,无需接种。

  (8)春季是麻疹多发季节

  随着计划免疫的普及,小儿麻疹越来越少。随着疫苗保护力的下降,青壮年麻疹病人有所增加。麻疹病毒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病人咳嗽、打喷嚏可将病毒借飞沫传播给他人。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流泪、畏光等,发烧后第四天开始出皮疹,疹间皮肤颜色正常,部分病人可合并肺炎、心肌炎、结膜炎、脑炎等,因此,得了麻疹决不可掉以轻心。

  可以通过接种麻疹疫苗进行预防。麻疹病毒抵抗力较弱。在阳光照射下,暴露在流动的空气中20分钟即可失去致病力。因此,集体宿舍、教室、家庭等人口密集的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9)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多发季节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以少年儿童最多,部分成年人也会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多,95%的患者年龄在5~17岁之间。该病可通过呼吸道直接传染,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胰腺炎、心肌炎等,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甚至会影响后的生育。

  患者在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容易在中小学校、幼儿园里造成集体流行。

  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前后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10)春季是流行性出血热多发季节

  流行性出血热,也叫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热是一种急性感染性全身性疾病,在我国除青海、西藏为非疫区外,它已成为除肝炎之外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高发季节是在冬春季。发病早期为发热、头痛、咽痛等,和感冒症状很相似,有些病人也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的情况,常被误以为感冒。随着病程的进展,出血热会出现“三红”、“三痛”症状。“三红”即颜面、颈部、前胸充血潮红,呈现“酒醉貌”;“三痛”是指眼眶痛、头痛、腰痛。出血热在临床上有三大主症和五期经过,三大主症是:发热、出血、肾功能的损伤;五期经过是: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1)春季是心血管病多发季节

  我国大陆的春季天气特点为时冷时热,忽燥忽湿;气压亦时高时低,很不稳定。春天吹来的寒风,对人体刺激很大。“倒春寒”的冷空气是促发心绞的罪魁祸首。实验证明,当骤然吸入的冷空气时,冠心病病人的心电图会出现类似心绞痛的改变。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4)


  由于寒冷的刺激,心肌耗氧指数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末梢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使心肌缺氧。另外,寒冷还可能激发冠状动脉痉挛,统计资料表明,有67%的心肌梗死病人发病与寒冷有关。

  (12)春季是头痛多发季节

  在一年四季中,春季头痛患者最多,这是因为:

  ①睡眠节律改变:春天早晨天亮变早,人早早醒来造成睡眠不足,引起精神紧张,大脑血管反射性轻度扩张,从而发生紧张性头痛。

  ②病毒感染:春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导致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此时,人体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去杀灭和清除病毒,引起颅内血管扩张,甚至有轻度颅内压升高,从而出现头痛。

  ③衣原体感染:春季容易发生衣原体感染,衣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可引起气管炎、眼结膜炎等,衣原体侵入人体可引起头痛、关节痛。

  (13)春季防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在38.5℃以上,咳嗽(以干咳为主、少量有痰,偶有痰中带血丝)、呼吸加速,部分人可伴有头疼、胃寒、乏力、关节痛、腹泻等较为明显的全身症状。凡近期到过流行区域或密切接触过病人的人,x光片显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阴影,抗菌素治疗无效,更应警惕。

  应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户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对出现一例或多例病人的家庭,应进行医学监测,并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采取消毒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后。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要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运行,并经常清洗隔尘网,必要时应对供气设备进行消毒。

  (14)梅雨季节防湿病

  四五月间的江南进入梅雨季节,潮湿多雨,是湿病好发季节,往往会使一些人出现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如食欲不振、不思饮食、腹胀以及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困重乏力、大便溏薄或腹泻、口黏、不想喝水等,中医谓之“湿阻”。

  那么如何防治湿病呢?

  首先,避免在潮湿的地方长时间地工作、生活,如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保持室内湿度适中。其次,要加强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使血脉流通、气血通畅,津液运行正常,内生湿邪不易产生,外感湿邪也容易被身体的正气拒绝于体外。经常运动的人,湿病的发病率相对低一点,平常进行各种活动如太极拳、武术、登山等,对预防湿病有良好的效果。其三,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这其中包括:a.合理的食物的构成,食物以清淡爽口易消化为宜。b.不宜多食肥腻油炸等难消化以及生冷的食物。c.适当控制饮食量,不宜过饱。d.注意饮食卫生,因为许多湿病发痢疾、泄泻等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其四,若能坚持在室内点焚一炷香,既能驱除居室内污浊的霉气,又能达到健身益寿之目的。如菊花之香,可防治感冒、眩晕;薰衣草的香味可止咳平喘;紫薇与茉莉的香味能抑制白喉菌、痢疾杆菌;葵花香味可镇静安神。

  (15)春天应防的其他疾病

  ①春癣:好发于颜面部,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钱币大小的斑块,附有少量细碎灰白色的鳞屑,“桃花癣”其实是一种季节性皮炎。本病通常春季发病,入夏即退。预防春癣并不难。在易发病的春季只要坚持每天洗脸后涂护肤油脂,不用碱性肥皂;多吃禽蛋和动物肝脏、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少食刺激性食品,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发病的机会就会大为减少。倘若面部症状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身或局部的抗过敏的治疗,口服扑尔敏、息斯敏等止痒药物。还可以外搽些肤轻松,去炎松——尿素软膏,具有明显疗效。属于过敏性体质的人,春暖花开少到林木茂密、鲜花盛开的地方、外出时应戴上口罩,以免接触花粉。

  ②肛肠病:肛肠疾病四季均可罹患,尤以春季发病为多,因为至春季,阳气外发,积热涌动下注肛肠,易发生大便秘结。若排便久蹲强努,导致痔疮出血,红肿突出,疼痛难忍。若干硬粪便划伤肛肠易出现肛裂,进一步感染形成肛窦发炎、肛周脓肿,甚至造成肛瘘,使患者痛苦不堪。因此春季应避免便秘的发生,每日多次饮水,多食水果蔬菜,少食辛辣及热性食品,必要时服用一些润肠通便药。对于肛肠疾病应早期及时长度治疗,不宜拖延耽搁。像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痔疮、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等从目前来看,尚未有根治的药物,但运用中医传统手术方法,如药线结扎痔核法、肛瘘挂皮线法、内痔枯痔术等可起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③出血性疾病:春天风大,气温干燥,人体交感神经极兴奋,情绪波动大;性情易燥易诱发出血性疾病,如鼻出血、十二指肠球部出血、支气管咯血等,更甚者可导致脑溢血,为此平时要注意生活规律,起居有常,勿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要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饮食清淡爽口,外出注意保暖。

  ④旧伤疼痛:不少有外伤史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每当到了气候多变的春天,旧伤部位就会出现不适、疼痛等症状。究其原因,一是疤痕内细小的神经纤维,到了春天,气候潮湿多变,冷热变化无常,使疤痕组织也随着气候而收缩或松弛;二是旧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差,血脉不和,出现了中医所说的“通则不痛,不痛则痛”的现象,这就使有旧伤的人产生了不适或疼痛。要防止或减轻旧伤疼痛,患者要注意保暖,卧室要确保干燥,平时可多揉摸患处。使局部疤痕软化,旧伤处血液循环改善,这样就可减轻或完全消除疼痛。

  ⑤春天忧郁症:大量的临床医学资料表明,每年3—5月份,是人们情绪最差、最不稳定的季节,也是精神病复发率极高的时期,据统计,约占全年复发率的70%以上,特别是在油菜花飘香的4月份达到高峰。研究表明,当气温高至26qC~30。C,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的精神容易惫,思维迟钝,烦躁不安,极易激怒;当气温下降至5℃以下,天气阴沉时,人的精神常陷入不知所措、沮丧或抑郁状态,表现为神情恍惚、坐卧不安等,婴幼儿还可能产生骚动、哭闹、厌食等现象。这是气象要素剧烈变化对正常人产生影响的结果。

   (1)春季怎么吃

  春季饮食中除各种营养素搭配均衡外,应注意对肝、肺、脾的保养。在饮食上,减少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笋味鲜美,人多善食,但它性寒,滑利耗气。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食鸡就易动风助肝火,易导致迁延性、慢性肝炎及高血压等病的复发。

  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可以服一些适时滋补品,如银耳、甘平,无毒,能润肺生律,益阴柔肝。

  春天肝的功能偏亢,要少吃酸味的食品,以防肝旺;而甜味的食品人脾,可补益脾气,要多吃一些,如蜂蜜、大枣、香蕉、山药、梨、苹果等,但忌食寒凉、油腻发黏之品,以防伤脾。

  (2)春季食补

  春天养生“当需食补”,春天人体阳气逐渐生发,选择平补,清补的饮食。若选温性食物进补会有助阳升火的缺欠。

  平补饮食,适用正常人或病人。如,荞麦、米仁等谷类,豆浆、赤豆等豆类,橘子、金橘、苹果等水果,还有芝麻粉、核桃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人也可选用。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5)


  清补饮食,指性凉的食物,如梨、莲藕、荠菜、百合、甲鱼等。阴虚内热者进补这些食物可消火,改善怕热的感觉,改善体质。病人进补一般以清凉素净,味鲜可口,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如粥类、青菜泥、海蜇、肉松。切忌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糯米食品等。

  春夏之交,外界气温升高,人体皮肤、血管的舒张由弱变强,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高,以适应散发体热和白昼延长的需要。在此时节,应及时减衣,不要早上出门时穿的衣服到中午仍然捂在身上。弄得满头大汗,后而容易受凉。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尽管天气逐渐变热,但尚未进入高温期,不可稍感暑热就大量吃过于寒凉的东西,如冷饮等,以免伤了阳气。食物宜逐渐转为清淡,多吃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鱼类、豆制品。也可适当吃一些苦瓜、苦菜、马兰头、菊花脑街等略带苦味的蔬菜。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多饮凉天水。重视午间休息,减少机体疲劳。体育锻炼要避开太阳的直射。外出可以开始涂用防晒品、戴遮阳帽和遮阳镜。

  (二)夏 季

  夏季保健原则

  如何在炎炎的夏日保养好身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慎起居

  夏天应适当晚睡早起,呼吸新鲜空气,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午睡可补充睡眠,恢复精力。应穿透气性能良好的衣服,使用墨镜、遮阳伞、凉帽和防晒霜,避免中午外出办事或劳作,以减少炎热对肌体带来的不适。

  保持皮肤。夏季天气炎热,痱子、湿疹皮肤感染等是夏季常见的皮肤病。因此,老年人要勤洗澡,勤擦身,勤洗换衣服,保护皮肤汗腺畅通和皮肤清洁卫生。

  (2)重养神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很有道理。老人宜多静坐,减少户外活动,不宜将复杂、高难度的脑力劳动放在夏日的中午进行,以免劳精、劳神、耗力。

  (3)调饮食

  夏季炎热,宜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或蔬菜,大鱼大肉、油腻辛辣食物宜少吃。凉拌菜注意防蟑螂、苍蝇、细菌污染,特别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饮食以低盐、多吃蔬菜、瓜果、鸡鱼、瘦肉及豆制品,保证营养需要。另外,宜多食粥类、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

  (4)养津液

  因酷暑出汗而耗津伤液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淡盐水最好),不饮烈酒,可适量饮些啤酒,有利消暑解热;西瓜能利尿、生津、止渴,是首选之食物;绿豆能解毒、利湿、消暑,可常吃;茶可常饮,但不宜过多。

  如不及时饮水,会使血黏度增加,以致影响血液循环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及脑中风等。饮水不足还可能造成大便干结,诱发痔疮、肛裂等疾病。

  当你渴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选择低糖、无碳酸气,含钾、钠(盐分)的饮料,并以中等量、分多次饮用。

  炎炎夏日论解暑,还是热茶好。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饮热茶的人,9分钟后,皮肤温度可以下降摄1~2摄氏度,15分钟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喝热茶的人自己也感到凉爽。饮茶能促使汗腺舒张排汗,散发体内热量,所以能全面降低皮肤的温度。

  (5)防中暑

  要充分利用散热、降温设施,居室要通风,窗帘、竹帘派上用场,常拖地板,空调不应使室内外的温差过大,多置些植物类饰物也能起到降温作用。

  夏天要留神蚊、蝇、虫、毒蛇咬伤,钉子、玻璃、刀子割伤,开水、热油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剧的感染。

   (1)防中暑

  露天作业者应尽可能在早、晚干活;室内高温作业者,注意作业场所通风散热,及时、适量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消耗;外出行走使用防晒用品,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调节和体育锻炼。

  (2)防痱毒

  痱毒好发于炎夏,搔痒后极易发生红肿热痛,继发感染,常发生化脓性疖肿,预防痱毒,应经常用热水洗澡,也可用艾叶、金银花、马齿苋各10克煎水(约1千克),稍凉后洗浴患部。日常膳食中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同时避免日光直接曝晒,并保持居室通风凉爽。

  (3)防腹泻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人关,熟食品或隔夜食物一定要加热煮透后再吃,以防食物中毒;注意食具、餐具的清洗、消毒、消费品洁、坚持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病菌人口,提倡多吃些食用醋和大蒜,既能增加胃内酸度,又可助消化、杀菌、提高胃肠道抗病能力。

  (4)防疰夏

  疰夏的主要症状是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如食欲不振,困倦乏力,胸闷不适,贫血消瘦等。预防疰夏,首先应注意饮食调理,做到饮食清淡,少食多餐,及时补充机体水分。其次,结合自身体质状况,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另外,在夏季到来之前,服用一些如香砂六君丸、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等药物,可达到预防疰夏目的。

  一炱夏季要防“用物病”

  (1)冰箱病

  有一类细菌喜欢在低温条件下生长繁殖。冷藏在冰箱里的食品污染了此类细菌就可能引起肠炎。因此,冰箱内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煮透。

  (2)空调病

  研究表明,各种细菌、霉菌都可在空调室内生长繁殖。经常处于空调环境中,容易诱发一种呼吸道疾病——空调机肺炎,出现发热、咳嗽、咯痰、咽喉疼痛等症状。因此,空调室内要保持清洁和充足的光线。

  (3)电扇病

  电风扇使用不当会引起头痛、四肢酸痛、感冒发烧,故在使用电风扇时,开扇时间应适当控制,风速不要过快。晚上,不宜吹着风人睡,否则容易引起旧病复发,如冠心病、中风、心肌梗死等等,还会诱发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4)凉席病

  有的人睡凉席后,皮肤出现豆粒大淡红色疙瘩,奇痒难忍。这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由草、芦类凉席引起,故有过敏反应的人宜用竹制或藤制凉席。同时,不论用哪种凉席,都要勤洗勤晒,防止螨虫产生。

  (5)太阳镜综合征

  如果选购的太阳镜不当,就会造成三叉神经受压,导致下眼及面颊上方产生麻木、感觉迟钝和酸困;如果是劣质太阳镜片,由于光区不均匀,透视图像失真变形,还会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头痛、眩晕;严重时会产生近视。

  夏季不要怕出汗

  人的体温总是在37℃左右,但在酷热情况下人体散热不能单靠平时状态下的皮肤表面辐射、传导或对流来实现,而要靠出汗蒸发来保持体温恒定。气温高,出汗多是人体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是在自动控制下进行的,所以,夏天不要怕出汗,充分发挥汗毛的作用,经常出点汗,有益于身体健康。

  夏季锻炼的注意事项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常有一种疲乏感,稍一活动就大汗淋漓,给体育锻炼带来了困难。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①选择合适的项目: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伤了阳气。不要选择马拉松、长跑,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强度不太大的项目。

  ②选择合适的时间:除了游泳以外,在上午9时以后到下午4时以前最好不要安排锻炼项目,以避开高温时段,防止发生中暑。

  ③选择适当的强度:由于天热高温,夏季运动量的强度一般应为平时的1/2或1/3。锻炼时间也要控制在20—30分钟之内。如果锻炼时间较长,中途一定要安排充足的休息时间。

  ④选择合适的场地:不要在烈日下进行锻炼。可以选择公园、湖边和绿树成阴的地方。有条件时可以室内体育馆进行锻炼。

  同时要注意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防止发生某些意外。比如不要空腹锻炼,以防发生低血糖或消化性溃疡。锻炼后不要吃大量的冷饮或过量饮水,不要立即洗冷水澡或吹电风扇,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6)


  夏季饮食

  (1)夏季更要吃早餐

  当人体活动时,血糖逐渐消耗,如果没有补充来源,人就会感到疲倦乏力、注意力分散;如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感到四肢无力,饥肠辘辘;如继续降低时,更会出现头昏眼花、心慌意乱,最后出现虚脱、昏迷、抽搐等现象,医学上叫做“低血糖性休克”。夏季,人体对糖的需要量较大,分解速度较快,因此,更要吃早餐。

  (2)夏季如何饮食

  在盛夏高温环境下,机体为了散热而大量出汗,导致人体内大量的氧、钠、钾、钙、镁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抗坏血酸,随汗液而大量丢失,同时高温下热能消耗大大增加,如不及时补充和调整,则会引起机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严重者引起负氮平衡,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导致中暑。

  首先,要注意水和无机盐的补充,盛夏高温时合理的饮水,对人是至关重要的,每人每天应饮4~5升水。在室外进行高温作业的人员则应供给加入3%食盐的清凉饮料,并额外补充食盐10—20克,服用氯化钾2克,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和豆类。在补充足够食盐的前提下,还可饮用红茶、绿茶冷饮,同时可多食番茄汤、绿豆汤、酸梅汤、酸牛奶、豆浆等饮料,温度宜在8~12摄氏度之间,少量多次饮用,并注意饮食卫生。

  伴随着汗水排出的除钠外,还有一定量的钾。因此,夏季还须补钾。

  钾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贮存于细胞内,它与细胞外的钠协同起着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作用,并且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尤其具有能使心肌正常运动的作用。所以,如果人体缺钾,就会使人感到倦怠无力,精神和体力下降,耐热能力也会降低。若严重缺钾时,将会导致人的心律失常和全身肌肉无力。补钾首选是饮茶。茶叶中含钾量丰富,要多饮茶;其次是多吃含钾较多的豆类,如青豆、黑豆、赤豆、绿豆、蚕豆等;再次是蔬菜和水芹菜、香菜和香蕉、柑橘等等;此外,玉米、红薯以及牛奶、鸡肉、鲤鱼、黄鱼等的含钾量也不少。

  随汗液排出体外的氮较多,且1/3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故高温环境下膳食蛋白质应占全日总热量的14%左右,即每日90—120克,并应争取有一半来自鸡、鱼、肉、蛋和豆类食品。

  饭菜要经常换花样,注意色、香、味、形,主食可选食米饭、绿豆(红豆、豌豆)粥、玉米羹、饺子、馄饨、包子、面包、肉丝瓜菜面条、葱花姜末米粉丝、虾皮冬瓜粉等,既能开胃,又能增加维生素、无机盐和蛋白质的摄入。

  (3)夏季食物中毒的自我急救

  ①催吐:如果发现家人中毒,首先要了解一下吃了什么东西,如果吃下去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以采用催吐的方法,喝一些较浓的盐开水,比例是20克兑200毫升开水,如果喝一次不吐,可多喝几次,促使呕吐,尽快排出毒物。也可取鲜生姜50克捣汁加温开水冲服,有护胃解毒的作用。若是吃了变质的荤腥食物,可服十滴水催吐,还可以用筷子或动物羽毛探喉促吐。

  ②导泻:病人若是中毒时间较长,但精神尚好,则可服用泻药以利泻毒。药可用大黄30克一次煎后服用或藩泻叶10克泡茶饮服,均有通下解毒作用。若为老年人可用元明粉20克开水冲服以缓泻排毒。

  ③解毒: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引起的食物中毒,可以取食醋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用紫苏30克、绿豆15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还可用金银花30克马齿苋煎服。若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较多的饮料灌服。

  (4)夏季饮食防菌痢

  在夏秋季节,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本病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呕吐、腹泻,每日大便十余次、或二三十次,有里急后重(即排便不畅、肛门重坠感),大便夹有黏液甚至脓血等。严重者会出现发热、肢冷、昏迷等。得了菌痢后,要及时去医院诊治,严格遵医嘱服药。痢疾患者的饮食以稀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吃些稀饭、面条等,必要时可禁食一天。

  菌痢的预防,首先要把好“病从口人”定关。在本病流行期间(或家中有人患菌痢)多食大蒜能够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带暑热也需防风寒

  (1)面瘫

  进入炎炎夏季,许多人开着电扇、空调睡觉,而人体的生物钟在凌晨3~4点进入低潮阶段,生命体征相对微弱,而此时气温是一天中最低的,白天气温又非常高,温差导致感冒。而小孩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调节能力较差,易于生病。

  “面瘫”被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寒、病毒感染等是该病的激发因素。面瘫是茎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歪斜,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面神经变性而致,亦有因病毒感染引起非化脓性症所致。通常起病很急,症状在数小时或1~3天内达到高峰。治疗以针灸疗效较好,初起时针刺量不宜过强,且多配服一个疗程的皮质类固醇激素。

  (2)中风

  患高血压病长期待在空调房中,会感到肢体乏力、麻木,为脑梗塞。中风发生,若已完全形成脑血栓,血管虽经治疗也难以完全再通。同时,缺血部位的脑细胞已受到严重损害,以致造成神经功能缺失,这给恢复期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3)关节肌肉疾病病人多见这些症状:①颈部有牵强、疼痛、旋转不利。有的伴手麻,有的伴头晕,自觉周围物体旋转,甚至恶心呕吐。

  ②肩部感觉冷痛,肩关节周围疼痛,特别畏寒,肩部抬举无力,有的夜间剧痛,白天好转。严重的,肩部活动受限,洗脸梳头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减退。

  ③肩胛、背部主要是一侧或双侧肩胛骨内侧缘酸痛、冷痛,上肩部活动旋转困难。严重的咳嗽和大声讲话时皆感疼痛。

  ④腰部酸楚冷胀,有下沉感,弯腰活动困难,晨僵。⑤臀部出现冷感和酸胀,时有一侧下肢麻木、酸胀。⑥肘部的肘尖部冷痛,拎物无力,需肘部包裹毛巾方感舒适。

  ⑦膝部有冷感酸楚,屈伸无力,上下楼梯备感疼痛,行路不多就感觉膝部发软。

  这些疾病是由于夏天贪凉,睡凉席、用凉水洗澡,赤裸的关节肌肉长期被风寒侵袭造成的。如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会变成颈椎病,肩关节粘连、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网球肘、膝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吃冷食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而致腹痛,习习凉风易引致腰痛。

  魏冬病夏防夏治正当时

  (1)小儿哮喘

  可采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2)冻疮

  据实验,冻疮夏治效果比较好。这里介绍二法,不妨一试。①大蒜汁涂:在7~8月份,选一些紫皮独头大蒜,去皮捣碎后在烈日,然后再将这些鲜蒜汁液涂在冬天生过冻疮的地方,每天2~3次,连续3~5天,这样冻疮冬天一般就会再复发。

  ②芝麻叶擦:在炎热的夏天,可用鲜芝麻叶在冬天生过冻疮的皮肤上轻轻搓擦20分钟,让芝麻叶汁都留在皮肤上,待一小时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反复进行次,连擦3。5天,这样到冬天冻疮不会再复发。

  (3)头痛

  头痛中有一种中医称作“头风病”,每遇风寒就头痛难忍。因此,在夏季应忌用冷水洗头。此外,还应禁止直接对着电风扇长时间吹风。

  (4)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

  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之类的关节疼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肢体麻木,往往天气寒冷时发作,天热时消失。因此,夏季不要夜间在室外露宿,禁止睡水泥地,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体内。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7)


  (5)肩周炎

  俗称“漏肩风”。夏治方法是:取桂枝1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15克、姜黄10克、川芎15克、威灵仙15克、姜活12克、水煎后取汁,再用麦麸300~400克放锅中炒黄,趁热将药汁抖入,加陈醋一汤匙,盛于纱布袋中,趁热敷于肩关节痛处,一日二次,十天为一疗程。

  (6)慢性气管炎、哮喘

  用白芥子、元胡各12克,甘遂、细辛各10克,研成细末后在三伏天使用,每次三分之一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分别摊在六块直径为5厘米的油纸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隔俞穴位上,用胶布固定,约3~4小时去掉,每隔10天贴一次,初伏、中伏、末伏,共贴三次。

  (7)隆冬怕冷

  在夏季除注意少食生冷瓜果,不要贪凉,大汗淋漓时禁冲冷水澡,以免伤其阳气。

  夏日来临,艳阳高照,日照时间长,阳光强度大,紫外线强度指数节节上升。紫外线波长愈短,能量愈高,伤害也愈大。因为大部分紫外线来自阳光,因此,炎炎夏日,人们一方面应尽量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另一方面又应注意穿戴抗紫外线衣帽,或涂防晒油、戴太阳镜。

  另外,有些药物会强化紫外线对身体的伤害,如磺胺类、四环素类,某些利尿剂,镇静剂及口服避孕药等。因此正在服用这些药物的人应特别注意防止紫外线的伤害。有皮炎病史或红斑狼疮患者更应注意防止阳光照射,以防诱发或加重病变。

  (2)防肠道传染病

  ①痢疾: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泻,以左下腹痛为主。多数腹泻初为稀水便,或较为黏液便,或脓血便,少数为血水便。大部分患者有发热持续1—2天。此外,尚有全身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②霍乱:经口传播。多以剧烈腹泻开始,后呕吐,一般无腹痛。每日大便数,多至十几次,初为稀便,以后为水样。

  ③伤寒: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症状为持续高热,面颊发红,表情淡漠,听力减退,相对缓脉。在病程7~10 ,约20%~40%的病人皮肤上可见玫瑰疹,部分病人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预防肠道传染病主要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坚持“勤洗手、喝开水、吃热食”九字方针,并要注意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冰箱里的食物要煮透再吃,刀具生熟分开使用,不随地大小便。提高身体抵抗力。不要太疲劳,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防红眼病

  南方地区的初夏容易流行红眼病。红眼病,医学上称作“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和“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其发病源分别是细菌和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红眼病潜伏期短,24小时内发病,自觉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分泌物为水样,球结膜常有点状、片状出血。得了红眼病,一要防止传染,二要及时治疗。

  一般是通过与“红眼病”患者共用毛巾、脸盆、洗脸水和手帕等物品来传播的。有时病人接触后的其他物品诸如枕头、棉被、衣服、门把手、电话机、遥控器等等也可能带有病菌。一旦患有“红眼病”,要选择合理的抗生素眼药。常用的有0.25%氯霉素眼药水和金毒素、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

  除了接受医生治疗外,还要学会自我保健,保持眼部清洁。由于患急性结膜炎时眼部分泌物增多,所以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细心地护理眼部,经常保持清洁很重要,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液洗眼或眼浴,再滴入眼药水才能充分发挥其药效。初期冷敷、慎用激素类眼药。避光避热,少用眼。

  另外,“红眼病”患者的饮食也要有所讲究,葱、蒜、辣椒等辛辣、热性刺激食物,鱼、虾、蟹等海腥发物都不可食用。而一些冬瓜、苦瓜、香蕉、西瓜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功效的食物,则可作辅助性治疗食用。

  健康人也要对此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不要随便使用别人的物品,如毛巾、脸盆;要注意双手的清洁,不要随便揉眼;还可以预防性地滴消炎眼药水以防止感染。

  (4)防口疮

  正因为北方地区初夏干燥,人易上火,所以口疮患者在这一时节会陡然增多。口疮,又称腔溃疡,是口腔黏膜最容易罹患的疾病。口疮初发时,会有自觉的轻微刺痛和烧灼感,接着在腔内会产生丘疹,上皮细胞产生腐蚀,进而产生溃疡。溃疡由中间开始,逐渐往外扩大,口腔疼痛加剧,影响进食、说话和情绪。发生疮的外在诱因是干燥的气候,而“内火”则与焦虑、紧张和压力因素有关,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也很有关系。症状严重的患者,不妨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局部烧灼、涂抹疮药膜和服用维生素B:等方法进行治疗。

  (5)防脱发

  在一年四季中,夏天是头发最容易脱落的季节。这是因为夏季阳光强烈,热辐射对人体头部皮肤产生很强的刺激,可直接造成头发的损伤脱落。所以在夏季,应少到阳光下活动,外出时最好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容易出汗,再加上灰尘多,病菌繁殖快,也会导致脱发明显,因此在夏季应勤洗头。

  由于夏天天气闷热,人们对肉类食物摄人相对减少。如果人体的蛋白质供给不足,头发也就容易脱落。因此,常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铁、硫、锌、钙、铜、碘的营养物质,有利于防止脱发。脱发较多的人,一方面要尽量少吃脂肪类及辛辣食物,另一方面还要选用食疗法护发,如取黑芝麻15克(研粉)、枸杞子12克、大米50克,人锅加入水适量共煮成粥,配餐用之,每日1次。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用何首乌、熟地黄、黄精、女贞子、当归等养肝肾、补精血的中药煮服,也可以收到乌发养发和防止脱发功效。

  (6)防手掌脱皮

  一些人到了夏天手掌就会脱皮,且两手掌对称性出现。开始时手掌潮红,隐约可见似米粒大的小红点,发痒、微痛。三四天后白皮鼓起,摩擦而破,老皮开始脱落。预防方法,有此病的人,夏天别用热碱性水洗衣服,也别用碱性大的肥皂或香皂洗手洗脸,可多用些润肤油。

  (7)防股癣

  股癣,中医称为阴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于癣菌的生长繁殖,所以夏季患股癣者较多,成年男性更多见。

  股癣发生在大腿内侧,外阴及肛门周围。股癣发病时,常在大腿内侧靠阴部出现一个或数个小红斑,逐渐扩展到会阴、肛门、臀部。患有手癣、足癣、甲癣者,最易通过手引起自身传播。家庭成员中有人患股癣时,也可通过手、浴盆、浴巾、衣物等互相传染。防治方法:

  ①宜选用作用温和的复方雷琐辛搽剂效果良好。克霉唑霜、咪康唑霜、达克宁霜剂每Ft 2次外用,一般2~3周可达理想效果。患者要同时治疗自身的足癣、手癣和甲癣。

  ②注意个人211圭,夏天要勤洗勤换内裤,每晚睡前清洗股阴部。

  ③患者的内衣、内裤、袜子要单独洗,洗后要煮沸消毒或开水烫洗。不要与家庭成员的衣物混洗,避免交叉感染。

  (8)防肛周脓肿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如果饮食辛辣,肛周脓肿的发病率就会明显增高。

  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简称,是肛门肛管直肠周围深部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

  病程初期病人感到肛门胀痛不适,继而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如系深部脓肿,则局部疼痛、红肿不明显,只有明显的坠胀感,病人往往容易忽视,当作便秘或痔疮。

  肛周脓肿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一般从起病到脓肿形成仅需3—5天的时间。如果脓肿形成后不能及时切开引流排脓,则可能导致“邪毒”内陷,而出现严重不良后果,如中毒性休克、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继发产生坏死性筋膜炎,甚至导致生命危险。肛周脓肿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但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更易发生严重病情。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8)


  要想预防肛周脓肿的发生,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饮食要清淡,少吃和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糖尿病人要控制好血糖。

  ②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硬结的大便摩擦损伤肛管、直肠黏膜而产生肛周脓肿。

  ③内衣裤要选择透气好的纯棉制品,避免因透气不良、易出汗而使肛门部位潮湿酿成感染。

  ④每天清洗肛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⑤及时治疗肛周毛囊炎、汁腺炎,以免病情发展。

  (9)防坏情绪病

  夏天常使人精神、情绪发生变异,多疑善虑、着急发怒,而且随着炎热的天气变得越来越坏,应是一种心理疾病。死亡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前三位疾病,都与坏情绪影响有直接关系。

  坏情绪病,既是常见病,又是疑难重病,不仅很难医治,而且传染性极强。特别是那些敏感性强,富有同情心,多愁善感、抑制力差,感情脆弱的老年人,最容易传染上坏情绪病。如果一旦传染上此病,就会引起心理、生理各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与抗病能力下降,而导致各种疾病、癌症的发生,加速人的衰老和死亡。

  防治这种坏情绪病,主要靠内在因素,采取回避法、转移法、倾泻法、消除法等多方面控制、疏导、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心静如水,乐观向上,就能消除不良情绪,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使人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10)婴幼儿盛夏防病

  ①胃肠道疾病:婴儿消化功能不稳定,喂养不当、受凉,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尤其是人工喂养者,若不注意消毒还会得菌痢。单纯的消化不良主要是腹泻,大便先蛋花样后水样,而菌痢者大便有脓血。

  ②脱水热:对婴儿来讲,夏日水比奶更重要,婴儿每日需水量为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若出汗、腹泻、发热,则需水量更多,体温每升一度,体内水分就蒸发掉10%,即使不发热,婴儿也会因汗液蒸发而发生脱水热,因此应喂水。

  ③小儿夏季热:取绿豆衣(绿豆壳)一小碗、鲜桑叶7张,水煎候温后,给患儿洗浴,然后全身擦干,再撒些六一散。也可饮用丝瓜液。傍晚用刀切断全株丝瓜头,把瓜藤插入洗干净的瓶中,让其天然汁液滴人,次日取瓶,置冰箱中冰冻保鲜,渴时饮用。

  夏末秋初是“军团病”易发季节。患者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表现为高烧寒颤、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及腹泻等。与感冒发烧症状相似。军团菌大多生存在浴室、淋浴、喷泉、加湿器的冷热水管道系统等多种外环境水系统中。专家提出了几点“军团病”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对军团菌主要滋生地——中央空调系统和冷热系统进行日常处理,最重要的是对中央空调系统,要定期使用军团菌敏感的消毒抑菌剂,保证有效抑制军团菌繁殖生长。

  (2)皮肤病

  ①接触性皮炎:主要指皮肤接触某些物品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主要致敏物有清凉油、花露水、风油精、防晒霜等。

  ②外源性光感皮炎:主要是指皮肤接触光感物质或服用某些光感药物而发病,皮疹大多经日晒后诱发,在暴露部位常可见红斑、丘疹、水肿,甚至皮肤剥脱,并伴有发热、头晕,甚至过敏性休克。引起光感性皮炎的物质有化妆品中的香料、荧光增白剂,工业品如沥青,药品如磺胺药、四环素等抗生素,值得注意的是泥螺以及灰菜、荠菜、马兰头、马齿苋等野菜,也会引起光感皮炎。

  ③荨麻疹:夏秋季节引起荨麻疹的原因除常见的高蛋白食物、花粉、灰尘易感染以外,食物中的添加剂(如饮料中的柠檬酸)、昆虫叮咬、热刺激及日光等,也是常见的发病原因。另外由于城市中饲养的狗、猫等宠物增多,被咬伤者打的预防针也会引发荨麻疹,这种荨麻疹大多为血清病型荨麻疹,除全身皮肤水外,自觉瘙痒,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甚至淋巴结肿大,严重者还会造成肾损害。

  ④丘疹眭荨麻疹:表现为身体及四肢为花生米大小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瘙痒明显,目前认为此病与昆虫叮咬有关,大多为臭虫、跳蚤、螨、蚊、狗疥虫、米恙虫、鸡刺皮螨等叮咬所致过敏反应。某些食物、药物过敏也可引起,儿童常见。

  ⑤螨皮炎:夏秋季节,空气潮湿,特别容易经螨虫叮咬后过敏,主要症状为皮肤覆盖部位发生红色丘疹、丘疱疹、水肿性红斑、风团或水疱等,伴剧烈瘙痒,严重者可发热、头晕、头痛,个别患者会引发哮喘。

  (三)秋 季

  秋季养生五原则

  秋天是人们最易生病的季节,故秋季养生在一年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根据古人的经验,秋季养生有以下几个原则:收敛、润燥、养肺、秋冻、秋动。

  在秋季养生中,应收敛神气,不使意志外驰,以保持肺气清静,适应秋天的寒凉之变化。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和伤感。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容易在秋天感物伤怀,有悲凉、苦闷、垂暮之感。这时要有意识地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平静,以收敛神气,为冬令的阳气潜藏做准备。

  传统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伤人,最易耗损人的津液,津液既耗,则出现“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燥邪伤肺,容易引起呼吸道的感染。此时最好能多吃些梨,生食能清火,熟食能滋阴。有条件的不妨吃些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滋阴润肺的中成药。饮料应以滋阴、去火的为主,如菊花茶、银花露、枸杞等清肝明目、降压去火的东西。

  所谓“上火”,是泛指头面部的各种炎症,如急性结膜炎、中耳炎、鼻炎、鼻出血、扁桃体炎、牙痛、牙周炎等,常出现烦热、口苦、口干、目赤咽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等症状。

  秋冬季节,气候变化无常,空气干燥,是易引起“上火”的季节,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对于“上火”的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消炎泻火等治疗方法。如服用银翘散、龙胆泻肝汤、六神丸、牛黄解毒片等。另一种办法是攻下法,即所谓“釜底抽薪”法。对于火重而大便秘结患者用生大黄、芒硝等帮助排便,患者排便数次后,病情立即缓解。

  要防止“上火”就要多锻炼身体,同时要注意饮食起居,避免淋冷雨,吹冷风。老年人更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睡眠充足,生活有规律。容易“上火”的人要注意不吃热性发物,如红参、高丽参、保龄参、鹿角胶、阿胶等热性补品,在“上火”时不要吃热性食物如辣椒、榨菜、鸡肉、狗肉、酒类、桂圆、橘子等,而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如蔬菜、冬瓜、西瓜、梨、苹果等。

  燥是秋季的主气,此时的养生,充足的水分不能少,一天饮水量不能少于1公斤。推荐了蜂产品:蜂蜜、蜂花粉、蜂王浆等,对于润肠、调理、养颜等有益无害,但要注意适量。

  由于秋季乍热乍寒,气候多变,最易损伤肺气,而肺气损伤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感冒着凉,一些有咳喘老病的患者,也最容易在秋季犯病。秋季养肺首先是起居上要注意,早卧早起,早卧以避风寒,早起以从清爽,衣服宜适当增减,按“秋冻”这说适应气候变化。饮食上多吃温和滋润的食物,少吃辛辣燥烈的食品。同时,经常按摩鼻部两侧的迎香穴,也有助于提高机体对秋天多变气候的适应。

  中国自古就有“春捂秋冻”之说,所谓“秋不忙添衣”。秋天“冻一冻”,一是为了让身体适应气候转凉,激发人体自身的防御机能,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但“秋冻”也要适度,不要太过。特别是进入深秋或气温骤然下降时,仍然要注意保暖。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9)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时机。中国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与亲朋为伴,登高远眺,于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但秋季锻炼,要防劳伤太过,以免阴气外泄。过度剧烈的运动会使人大汗淋漓,致使津气耗散。

  “嗨秋季养生重养肺

  (1)治鼻病以护肺鼻炎可引起动脉低氧血症、睡眠障碍、肺容量下降等病变,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等。因此,把住病从鼻人关,可有效护肺。

  (2)清气道以净肺

  人体吸人空气中的污染物,轻者可引起支气管炎、肺泡等炎症,重者可引起中毒甚或癌变。因此,秋日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

  (3)通腑气以清肺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秘结可诱发或加重慢支等肺部疾患。因此平时应多喝水,多吃新鲜菜蔬与粗粮,多做腹部按摩。

  (4)常欢笑以宣肺

  笑口常开不仅是治疗百病的“良药”,也是促进体内器官年轻的“灵丹”,对肺尤其有益。

  (5)勤喝水以益肺

  秋季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也可直接从呼吸道“摄”入水分,原理是肺“开窍于鼻”,通过吸入水蒸气而使肺脏得到水的满足。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人,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即够。

  (6)重食疗以润肺

  百合、银耳、燕窝、山药、秋梨、莲子、芡实、鱼鳔、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①银耳大米粥:银耳5克,泡发后加入大米50~100克,共煮为粥。待熟后加入白色蜂蜜25克,一日2次服食。

  ②莲藕大米粥:莲藕100克洗净切碎,大米50克淘净,共煮为粥。然后加蜂蜜适量,搅匀食用。

  ③山药大米粥:山药100克,大米5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2次分食。

  ④土豆大米粥:土豆100克,大米50—100克,同煮为粥,日食2次。

  ⑤大枣银耳羹:银耳泡发,加人大枣10枚,掺水适量,煮1.5~2小时,调入白糖或冰糖食用。

  (7)常运动以健肺

  可根据喜好不同,身体差异,分别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散步、体操等。

  秋季保健贵在“四有”

  (1)生活有律

  秋季变化无常,人体生物钟节奏易遭破坏,使生理功能失调。人体内有300多种生物钟有节奏地调节控制生理活动,而生物钟的准确性,又受生活规律的影响,所以要按规律生活,起居有常,早睡早起,“早卧”,以顺应阳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展,使肺气得以舒张。定时就餐,按时排便,活动有序,生活有节,以保证生物钟节奏正常运行,使生理活动处在最佳状态,推迟衰老,促进健康长寿。

  有人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而秋季适当早起,可减少或缩短小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意义。

  (2)饮食有节

  饮食应增酸减辛,忌生冷,多吃些补血益肝,养阴清燥的食物,以及含有维生素、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粗粮等,以保持营养平衡和生理活动的需要,还有清肠、排毒、通便的作用。还必须注意不要急于厚补。可适当进行一些清补。

  (3)锻炼有恒

  秋季凋落,万物伏蛰,气温多变,应及时增衣保暖,还要进行散步、做操、跑步、练拳、旅游、登高远望等体育锻炼活动,以增强骨肌力量,促进代谢,改善循环、吸收、消化功能,享受天高气爽,借景抒怀,陶冶情操,强身健体。

  (4)情绪有常

  秋季燥热易引起伤感忧郁情绪,使人体各机能失衡,新陈代谢、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诱发各种疾病。为此秋季应注意保持神志宁静,大气平肃,不急不躁,使气血平和,神气收敛,心态平衡,增强肌体抗病能力。

  秋季针对情绪不稳定、睡眠欠佳的特点,可选择如书画、养鸟、赏花、打牌、下棋、秋钓等,以达到宁神定志、心理豁达调节精神、强壮体魄的效果。硝铎。秋乏不是病,防护不可少医学和气象专家分析,在不同气温、温度、气压等环境里,人体会有不同反应,这是人体机能的自动调节。

  气温骤降,人体出汗减少,机体逐渐向原有的平衡状态恢复,进入到一个周期性的修整阶段。此时就像刚做过运动后,人体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便是“秋乏”。它是机体在秋季特有的气象环境中得以过渡恢复的保护性措施。

  可是有的人反而出现疲乏和困倦,常昏昏欲睡,四肢无力,精力不济,心神不宁,食欲增加而消化不良,脘腹饱胀等。这是由于夏季新陈代谢旺盛,体内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水盐代谢的失衡。中医认为是阳气津液外泄,精气耗失过多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的结果,它就是机体发生了“透支”,欠下了一笔夏耗“生理债”。说白了秋乏就是盛夏给人们带来的体力超常消耗后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克服秋乏,要进行心理,生理,营养等生活起居等方面的适当调整。可多食防燥,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鱼、蛋、奶、豆类、蔬菜、香蕉、梨、柿、橘、藕、菱、荸荠、萝卜、芝麻等,也可吃些补脾肺气虚的食物,如党参,人参,山药,茯苓,莲子,百合,红枣等。

  秋高气爽要护唇

  导致秋季口唇干裂的内因是许多人新鲜蔬菜吃得少,人体维生素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所以人们在秋冬季节,更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梨、荸荠等有生津滋阴作用的食物,当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维生素。同时,还要多饮水,不要等口渴了才饮水,而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如果起皮现象严重,可以将润唇膏涂在嘴唇上,再盖上保鲜膜,然后用热毛巾轻揉,让唇部充分吸收水分和油脂。敷完唇膏后,用指腹轻轻按摩,这样死皮可以脱去,同时由于按摩的作用,加速了血液循环,使口唇变得润泽红艳。

  口唇干裂即是干燥的空气引发,防治这种病症自然不能忽略空气湿度。首先要注意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在秋季的晴日,要用洒水、蒸发水分或使用加湿器等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在房间里放置一盆用于蒸发的水。

  秋季饮食和进补

  (1)饮食

  时值初秋,中老年人,尤其是平时体瘦内热的阴虚火旺者,稍有不慎,极易感受“温燥”而出现干咳少痰、咽干鼻燥、皮肤干涩、鼻涕带血、大便秘结等燥邪伤津耗液症状。对付方法主要为饮食和起居调摄,从改善体质入手,重在防燥护阴、生津保肺。

  ①饮食宜清淡:平时宜多吃芝麻、蜂蜜、淡菜、乳品、莲子、银耳、黑木耳、海蜇等柔润的食品,少食葱、蒜、姜、椒、韭等辛温食物,以免灼伤津液、助阳生火,煎炸食品亦应节制。秋季要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少喝甜味饮料,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饮食宜偏寒凉,而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寒凉食物有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藕、海参、蜂蜜、鸡蛋、苦瓜等等。②多饮生津润燥之品。不少水果和蔬菜具生津润燥作用,可选择食用。例如,梨味甘而微酸、性凉、适量生吃有润肺止咳生津作用,又如柠檬,昧酸、性平,亦能生津润燥。取柠檬100克(去皮、核)绞汁,加适量白糖,冷开水调和,频频服用。再如,藕性凉味甘,生津凉血。糯米煮至将熟时,加入鲜藕片及藕节,熬成稠粥后,即为藕片粥,加白糖佐餐,对鼻干燥出血者尤为适宜。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10)


  ③适当进补。选择药物应偏于柔润温养,但又应温而不热,凉而不寒,总之以不伤阳不耗阴为总则。清燥救肺汤(太子参、麦冬、桑叶、胡麻仁、甘草、石膏、杏仁、阿胶、枇杷叶)是较好的秋令补方之一。喝茶能够防秋燥,但自己动手熬些百合粥、银耳粥等也是防燥的要点。

  (2)进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

  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忌:一忌无病进补。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二忌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其实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三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四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五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药补不如食补,现代新兴的保健理念告诉我们要“清补结合”。

  由于体力活动、劳动强度的不断下降,脑力劳动、竞争机制的不断加强,人们的代谢调节能力也在不断下降,高营养物质常常不能完全被人体所代谢,因此,人们常常在吃了补药后,不仅没有觉得精力充沛,反而出现了头晕耳鸣、口干舌燥、身重体乏等不良症状。糖尿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病、肿瘤等疾病也随之迅猛增多,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

  秋季宜“平补”。“平补”主要指“补而不峻”、“不燥不腻”。许多药物,食物都有“平补”作用,可以在秋季进服,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可服食莲子、山药、扁豆、红枣等。有“秋燥”症状的,应选服燕窝、银耳、百合等补品。

  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有

  ①红枣: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食,效果更好。

  ②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③莲子:既能祛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补品。

  ④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⑤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⑥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⑦花生:深秋后花生成熟,用鲜花生仁,或生研冲服,或水煮煎服,不宜炒吃。

  ⑧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⑨黄鳝:人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等均可。

  ⑩蛇肉:秋天的蛇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轻身耐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秋季锻炼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古人登高的一个目的是避祸消灾,但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秋日登高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具有显著的心理保健作用。

  登高,作为一种体育锻炼,其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

  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当然,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发生不测。

  秋季易发的疾病

  (1)感冒

  许多疾病都容易在秋天被诱发或加重。最典型的,最多发的,当属秋季感冒了。

  预防秋季感冒,在起居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大毛巾之类的床上用品。另外,在感冒流行季节,可用食醋熏蒸房间,或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板蓝根11克、大青叶15克、虎杖10克、连翘10克煎服,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作用。用连根葱烧豆腐吃,效果极佳。

  当发生感冒时,正确的作法是:多休息、多饮白开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速效感冒丸之类的药物,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切不可滥用退热药,否则可能会引起许多副作用。

  有些感冒比较特殊,得病后很痛苦,有的重病人还可因此而丧失性命,这种“感冒”其实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前期症状。

  所谓病毒性心肌炎,其病因就是由病毒引起的。

  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病时有发热、咽痛、全身酸痛、腹泻等症状,酷似感冒或肠炎,常因此而被误诊、误治。多数患者有循环系统症状,如心前区隐痛、心慌、乏力、恶心、头晕者可出现劳动或活动时心慌、或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对感冒切不可忽视,要注意休息和治疗,当疑有病毒性心肌炎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医院,以便早期治疗诊断。

  (2)过敏性鼻炎

  晨起、睡前或环境变化时连续性发作喷嚏,每次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喷嚏后有大量清水样鼻涕,每天换洗几条手帕或用整卷手纸;加上长时间鼻腔堵塞,这便是让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想起来就头疼的典型症状。这种现象在立秋前后更为明显,因此,过敏性鼻炎重在提前预防。

  (3)慢性咽炎

  秋季多晴少雨,气候干燥,不少人会感到咽部干燥发痒,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塞着,不时呛咳,或咳出少量的痰液,或痰难出。这就是秋季易发的慢性咽炎,中医又形象地称之为“梅核气”。

  慢性咽炎由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变而来,.也可因各种鼻病、鼻腔堵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全身性各种慢性疾病,如贫血、便秘、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引发此病。此病也与烟酒过度,空气过分干燥等有密切关系。

  因此,秋季防治慢性咽炎非常重要。首先,要多饮水,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其次,要戒除烟酒,避免不良刺激,并经常用盐水漱口,注意口腔清洁,还可以含金嗓子喉宝或润喉片,每次1~2片,每天数次。

  (4)肺炎

  小儿肺炎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急性病症。小儿肺炎常常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未得到及时地治疗和有效地控制而引起的。小儿肺炎会伴有胸凹陷。胸凹陷就是当患儿吸气时胸壁下部内陷,胸凹陷可能是重度肺炎的惟一体征。

  其次是数呼吸。如果小于2个月的儿童每分钟等于或超过60次;2~12个月每分钟等于或超过50次;1—5岁以下的患儿每分钟等于或超过40次,都算是呼吸过快。有呼吸增快但无胸凹陷的患儿,一般为轻度肺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里用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据报道,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15%一20%,占各种肺炎的10%。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一年四季都能对人体产生致病力,但以秋冬为多,每3—4年有一次流行。支原体感染的特点之一是:年龄越小,其临床表现越不典型,但病情较重。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11)


  支原体肺炎起病初通常表现为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显著,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12。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粘痰或黏液脓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可遗留咳嗽。x线检查表现多样化,早期肺部显示纹理增加及网织状阴影,后发展为斑点片状或均匀的模糊阴影。少数病例可出现胸腔积液。病人白细胞计数多正常。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药物首选红霉素,对病情较重者,必要时静脉点滴。

  (5)感染性神经根炎

  秋高气爽,气温逐渐变凉,是感染性神经根炎的高发季节。感染性神经根炎是一种由各种病毒感染,尤其是肠道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神经变态反应,属于感染免疫性疾病。过度疲劳、着凉、涉水,亦与该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感染性神经根炎发病急,进展快,以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季发病率为最高。发病前1—4周常有腹泻、感冒、发烧等感染病史,尔后患者出现手足皮肤麻木、胀痛、奇痒及蚂蚁爬行等异常感觉,并逐渐向躯干发展,继之出现进行性四肢肌肉无力,表现为双手握物无力,举臂困难。重者出现腕下垂,双下肢行走呈摇摆状,易摔倒,严重者足背不能抬起。上述症状多从四肢远端开始,且左右对称。该症若不及时治疗,常于。2周内发展为广泛性周围神经麻痹,严重病例可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麻痹而死亡。

  如避免外出淋雨和赤身涉水,夜间不在潮湿的地方乘凉,保持居室干燥,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腹泻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6)秋疖引起的肾炎

  每年秋季一到,就有不少青少年的头、面、四肢等部位长出许多疖子。十天半个月之后,有的人就会出现眼睑浮肿、小便次数多而且急、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这就是由秋疖引起的肾炎。肾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为诱因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秋天生的疖子一般多由链球菌感染所致,倘若这时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抗生素消炎治疗,大量链球菌就会随血液运行到肾脏,从而导致肾小球发生弥漫性变态反应性炎症。

  生了疖子,一定要口服或肌肉注射足量的抗生素,以防止链球菌感染蔓延到肾脏。在疖子初发阶段,可外涂碘酒一日数次,常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疖肿早期,用热敷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速吸收,降低张力,有利于减轻疼痛和炎症消散。挤脓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很容易使炎症扩散。此时,最好的办法是请医生切开排脓。

  (7)螨虫病

  螨虫多盛于秋季,螨虫是一种昆虫节肢动物,容易藏匿于动物皮毛之中,进入秋季特别活跃,它和人的皮肤接触后,会导致瘙痒,起红疹等。

  家中应经常打扫卫生,养的宠物要天天洗澡,晒被褥后要拍打灰尘,以避免螨虫藏身。

  (8)冻疮

  手脚冻伤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天气还不太冷的时段,造成秋末冬初冻脚高峰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由人的体质决定的。有的人属寒冷过敏型体质,当秋末冬初一次次冷空气侵入,往往造成急剧降温,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血液要比一般人以更快的速度流归集中于内脏器官,以保证全身正常工作和正常体温,但脚、耳等边缘部位的血液却急剧减少,供热不足,致使脚耳部位的皮肤和表层体温下降。

  二是冷空气入侵后,一般地面湿度比气温下降速度更快,而双脚与地面接触,脚部温度下降速度则比全身其他部位更快,因此,脚部的毛细血管极易发生痉挛,血液循环受阻,乃至停滞聚集、体液外渗等现象,并出现紫斑、水肿、奇痒、发痛等症状。睡前坚持用热水洗脚,是防止秋末冬初脚的方法之一。可使脚部血管扩张,血液加快增强抗低温能力。方法之二是及早穿上厚袜和保暖鞋,减少脚部热量散失。方法之三是加强脚部活动,特别是长时间站、坐者,更应重视脚部活动。

  虽然冻疮常常发生在寒冷的冬季,但预防则应从秋末开始。冻疮好发于少年儿童肥胖者。因为这些人的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差和抵抗力低下,往往是不知不觉中发生冻疮。早期局部皮肤发红或发紫有肿块,触之冰凉,发痒或刺痛,随后可出水泡,最后破皮、糜烂或结痂。

  预防冻疮应该从秋末起进行耐寒锻炼。具体方法可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开始每天浸泡半小时,以后浸泡一小时。其次是应注意局部保暖,如外出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套。鞋子也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另外,还要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狗肉等温性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

  防治冻疮的方法有:

  ①手按摩: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这样反复相互共摩擦15—20次。

  ②脚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脚心相对,左手按右脚心,右手按左脚心,两手同时用力,反复按摩15~20次。

  ③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两手紧抱大腿根,向下一直到脚腕为一次,左右腿分别擦15~20次。

  ④臂按摩:右手掌紧按左手腕里边,然后用力沿内侧向上擦到肩膀,再翻过肩膀,由臂外侧向下擦到左手手背,这样为一次,共做15~20次。右手做法与左手相同。

  ⑤中药预防:芫花10克、生甘草10克,用适量水煎汁,每晚睡前擦洗患处一次。或用樱桃250克、白酒250克,装入瓶中密封,浸渍一周,取液外擦,每日1~3次。

  ⑥干辣椒水外涂:干辣椒100克,用温开水250毫升浸泡一天,过滤后加入95%酒精250毫升,再加入冰片5克、樟脑15克、甘油10克,搅拌均匀,涂于冻疮部位,每日3次。

  ⑦甘草液浸洗:甘草100克(研粉),放入凉开水1000毫升。拌匀,每晚睡前将冻疮部位浸泡30分钟后取出擦干。

  (四)冬 季

  弘寒潮来临的时候

  (1)防感冒突发随着冷空气的入侵气温骤降,易使人突患感冒,而感冒又是许多疾病发作的重要诱导因素。因此,应及时增添衣物,适时烤火防冻保暖,更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体弱、多病者还可适当服用感冒药预防。

  (2)患有心血管病的人要及时服药就医

  冷空气侵袭时,心绞痛、心肌炎、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将会突发或加重。据医学气象医疗学研究发现:寒潮期间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40%~50%。因此,心血管病患者,以及老弱、幼小、孕妇和一些慢性病患者,更要倍加注意自身保健,确保睡眠充足,情绪稳定,饮食良好。

  (3)防御皮肤瘙痒病

  冷空气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周围阻力增加,血黏度提高。此时最易诱发冻疮、脚气、癣症等皮肤病突发瘙痒,家庭处理可用温水加少量食盐清洗。并选用对症药物涂擦防治。

  (4)强身诀窍

  ①少衣多浴:少衣是指冬天将来临时,不要急于穿得太暖和,衣着以不感觉冷为宜。经常洗澡,不仅能除去皮肤上的污垢,还可使肌肤受到适当的按摩,加快血液流通。

  ②少食多嚼:过饱会使肠胃的负荷加大,还会把多余的营养变成脂肪,引起肥胖症。多嚼食物,可减轻胃部负担,而且口部的咀嚼运动,能刺激神经,帮助思维。

  ③少荤多素:注意从素食中补充维生素、纤维素,控制脂肪的摄人,对健康有利。

  ④少糖多醋:多吃糖会损害牙齿,刺激胃黏膜,还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每日喝1~2勺米醋,对肠胃有益,还可增加皮肤光泽。

五、春夏秋冬话健康(12)


  (5)老年人冬天懒些好

  专家认为,老年人冬天坚持静多于动,有益健康。

  我国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冬季是阴气盛极、万物收藏之季,自然界生物处于冬眠状态,以待来年春天的生机。冬季正是人体休养的好时节,人们应当注意保存阳气,养精蓄锐。

  冬季起居,应该与太阳同步,早睡迟起,避寒就暖,才能不扰动人体内闭藏的阳气。老年人气血虚衰,冬季锻炼,绝不可提倡“闻鸡起舞”。他建议老年人清晨应在室内稍作运动,待风和日暖之时,再到户外晒晒太阳散散步,做一些缓慢柔和的活动。(6)养生处方

  ①在冬季,儿童呼吸系统容易产生疾病,家长不妨给孩子们服用一些用梨煮过的水,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具体方法如下,京白梨两个,不去皮洗净,去核切成块,然后用川贝9克,加适量冰糖,用1000毫升开水将川贝、梨和冰糖一起水煮。水开后晾凉即可服用。川贝梨糖有非常好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

  ②冬季寒冷干燥,许多女士皮肤脆弱易损,而且食欲经常不佳。在此向您推荐“薏米粥”。方法十分简单,每天用薏仁米熬粥做早点喝。“薏米粥”不仅能够调节食欲,保护皮肤,对一些皮肤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③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常易发生气短、憋闷、咳嗽,睡眠不好、心慌等症状。下面这一招对老年人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方法如下:核桃仁二份,黑芝麻二份,阿胶四份,黄酒六份,加水适量。做之前将阿胶砸碎,核桃仁最好也要捣碎。混合后放上黄酒和水,用笼屉蒸,蒸到阿胶溶化成糊状,晾凉即食。老年人每天吃一勺,有补心、补肺,调血止咳的作用。

  (7)居室通风增湿

  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居住条件较差的老年人,冬天常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精神不振、咳嗽、胸痛、胸闷、心慌、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研究表明,这些“老年居室综合征”是由于居室空气污染和光照不足造成的。

  在冬天,应保证室内换气次数,每天不少于2次,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室内外温差大于5℃时,开窗5~10分钟就能把室内外空气交换一遍。

  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生活在相对湿度45%至65%,环境中最感舒适;而冬季供暖期的室内相对湿度通常仅为15%。

  温度太高的房间待起来并不舒服,往往会出现干燥上火。

  在干燥的环境中,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过敏性疾病也都和空气干燥有关。空气干燥对人体免疫力也有不利影响。

  因此。冬季应注意居室湿度,如相对湿度低了,可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湿度,此外,如在居室内养上两盆水仙花,不但能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内充满清香。

  冬令进补

  (1)进补方法

  我国民间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而进入“冬藏”季节。这时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出汗较少,所以摄人的营养物质也就容易贮藏起来。况且在冬季里,人的食欲也比较旺盛。因此,这时进补正是最好的时节。特别是冬至以后,尤为相宜。冬令进补还包含着“预防”的意思,即通过进补,预防疾病的发生,以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进补对付感冒。如红枣、乌鸡、灵芝等都是很好的滋补品,其中灵芝更有“药中之王,滋补圣品”的美称,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此时应通过耐寒力锻炼而增强适应能力。如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地食用高热、高脂食物和酒类等,可造成或加重心血管病,而且一冬下来,可能会长出一身赘肉。

  专家提醒打算冬季进补者:妇女冬季应增加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人,尤其是钙和铁;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生理耐寒能力差,需要多补充优质蛋白质。

  其实祛病健身之道远不止于进补,冬季更应该是坚持体育锻炼的大好季节。在冬季进补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能弥补阳光照射不足给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冬季锻炼的人一般很少患贫血、感冒、冻伤等疾病。

  (2)防止发胖

  一般人都认为夏天是容易发胖的季节,有关专家指出,最需要减肥的季节应该是秋冬季节,因此,进入秋季之后,更应该预防肥胖。“八月秋风渐渐凉”,进入秋季,身体无疑进入“休整”阶段。没有酷暑的煎熬,人们会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人大大增加;宜人的气候,使睡眠充足,汗液减少。此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人体发胖就不是费解的事了。而餐前饮果汁或食用水果可控制体重这是因为水果或果汁内含果糖或葡萄糖,均属于“单糖”,可在体内迅速吸收利用,以补充肌体脑力或体力劳作消耗所致的低血糖态势;鲜果中的粗纤维素可给胃以“填塞”涨满之感,可缓和身体“饥不择食”,使正餐的食用量减少。

  “冬来胖”的对策:

  ①逐渐减食:根据活动强度来确定每天需要的热卡基数,然后逐渐减少。但一天的食物热量不能少于300大卡,这样体重可在一星期内减少450克。

  ②少吃多餐:如有条件,一天可吃6餐。研究结果表明,少吃多餐者比一日三餐者体重普通要轻得多。

  ③重视早餐:不吃早餐不仅使你在上午失去必要的能量,还可能使你在一天中不自觉地吃更多的东西。

  ④控制晚餐:一天中最后一餐的食量要少。因为人们晚上很少活动,消耗的热量少。

  兑冬季锻炼

  在冬季经常搓手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常在户外工作的人,这么做可以预防冻疮的发生。

  常搓双手,能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同时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生活和工作在室内的人,经常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搓手很容易,就是双手抱拳,从虎口接合、捏紧,再转动,使双手在转动过程中手的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的时间可长可短,只要两手闲下来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搓手的时间稍长,两手都会感到暖和。

  冬季天气剧烈变化时,可改为室内活动;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运动,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一般不宜剧烈运动;锻炼前1~2小时最好不要进食。

  一到冬天人体最易受冷受累,要是再久坐不动,血液循环不通则痛,自然容易引发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性关节炎等“静力损伤”性疾病。所以医生建议,越到冬天,越是不能忽视“动手动脚”,若保持同一姿势工作,最多一个钟头就出来活动一次,动动手脚、扭扭脖颈、弯弯腰腿,都是冬天预防“静力损伤”性疾病的简单好办法。

  冬季易发的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黏膜,破坏黏膜上皮,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下降,造成支气管壁的病理损害,从而引起支气管炎的发作。

  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吐痰、痰色可白可黄,合并感染时一般为黄痰,也有人干咳少痰或无痰,病情比较严重时要出现气喘,并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心慌、腿肿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此病不外止咳、祛痰、平喘与控制感染,近年又开始注射疫苗,以防止感冒的发生。中医药治疗主要针对其本虚标实的特点,以扶正祛邪为主。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①风寒束肺:症见咳嗽、痰稀白、头痛、鼻塞、流清涕、关节酸痛、发热、无汗、苔白、脉浮等。治以疏风散寒,宣通肺气,以杏苏散加减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