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阳气转 童声:建国前30年先辈们都干了些什么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21:15
    在民间的反思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前三十年,人们不是闲了三十年,而是埋头苦干了三十年。也有统计数字为证: 

    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率比较表

 

    指标值 年均增长率(%)

 

    1949年 1952年 1978年 1995年 49-78年 52-78年 78-95年

 

    工农业产值

 

    (指数) 56.5 100 779 3303⑤ 9.47 8.21 8.8

 

    钢铁(万吨)15.8 135 3178 9153 20.1 12.9 6.4

 

    煤炭(亿吨)0.32 0.66 6.18 12.12 10.7 8.98 4.04

 

    粮食(万担)2264 2378 6095 8902 3.47 3.69 2.25

 

    棉花(万担)44.4 130.4 216.7 434.1 5.61 4.17

 

    肉类(万吨)338.5 856.3 3692 8.98

 

    石油(万吨)1244 10405 14764 26.3 23.4 2.07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前三十年大多数主要产品实物量的年均增长率居然高于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

 

    这是真的吗?其实这只要问一问你身边的退休工人们就可得到答案。五、六十年代,象铁人王进喜这样的劳动模范并不是鹤立鸡群式的人物,而是很普遍。当时,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是今天的人难以想象的。

 

    既然发展速度这么快,为什么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没有多大提高,工资一直不动呢?不错,从57年开始20年没大涨工资,百姓生活改善的速度不是很大,这是事实。但是这不等于生产停滞,经济不发展。这个道理就象一个白手起家的大家庭一样,如果家长决定把挣来的钱都用来盖房子、置家当,给后人打好基础,饭桌上的油星自然就不会见长,所谓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就是这个意思。事实上,20多年里,中国办了两件大事,一是保家卫国,二是置办家业。

 

    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北部西部苏联在中苏边境囤兵百万。南方则是美国侵越战争升级,东部台湾在美国的扶持下要反攻大陆,中国面临南北夹击、全面被围的险峻形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负责任的领导人都会把相当大的力量集中到国防建设上。正是由于中国不惜耽误一些经济建设进程,下决心搞三线建设、搞深挖洞广积粮,把大量企业从沿海迁往内地,而且是以“分散、进山、进洞”的非经济方式建设军工企业,表明了中国敢于迎战一切来犯之敌的决心,美国、苏联和蒋介石集团才不敢轻举妄动,才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和平环境。安逸倍增明智选,坐享其成翻一番

 

    或许有人说,就算前三十年真的发展这么快,但那时起点低,发展速度自然应该更快一些,就象学生的学习,从0分到60分容易,从80分到90分就难了。

 

    其实经济发展则不然。如果不存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技术和经济的增长应该是正反馈关系。我们都知道技术和知识是以几何级数爆炸性增长的,也就是说越发展越快。经济增长也一样。资本主义刚刚起步时,经济增长速度是很低的。从哥伦布登上新大陆到十八世纪末的工业革命,经历了近三百年时间,这期间英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远不到1%。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870年这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英美德等国的年增长率也不过是2%左右,此后到一战前夕,年均增长率上升到2-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70年代初,号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发达国家作为整体的年增长率也就是4.4%。可见,所谓起点低发展速度就快的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按照这种推论,原始社会的发展速度就应该是最快的了。从逻辑上说,发展起点越低,资金积累越慢,因而速度越慢。随着发展速度的提高,积累越容易,反过来会加速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正反馈机制。举个例子,建国初期搞铁路建设时,既没有大型起重机械,又缺少运输卡车,数以百万吨计的土方、石子,全部的枕木、铁轨都得凭人拉肩扛,建成一条铁路谈何容易。特别是中国山地多,地形复杂,象成昆铁路,1085公里路段,有60%是桥梁和隧道,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是,今天就省事多了,各种铁路建筑机械一应俱全,爆破、运输、吊装一条龙作业,建铁路就搭积木。再可以想一想,建一栋房子,打地基很慢,起屋则是很快的。

 

    综上所述,前三十年,中国曾经有过辉煌。遗憾的是,许多人,光顾了咒骂自己光辉的过去了,光顾了奴性发作了,这一切几乎完全被遗忘了,或者完全被抹去了意义!难道这是集体性记忆的丧失?不,这是多年来知识界“精英们”那股“妖魔化中国”思潮的杰作!是中国先进行了“自我妖魔化”,然后才有了美国的“妖魔化中国”!又是谁纵容了这股“妖-魔化中国”思潮的延续???

 

    旁观者清。美国有一位叫龚忠武的华人学者,六十年代毕业于台湾大学,后获得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他曾经对这一段历史发过一通议论:“在毛泽东的晚年,中国北部有苏联陈兵百万,南部有美国帝国主义在越南进攻,在这样一个南北夹击的情况下,毛泽东坚持反帝反修,最后把美国赶出越南,解除了美国的围堵,为中华民族争得了生存空间。这不都是毛泽东打出来的吗!美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被人打败过,朝鲜战争我们和他打了个平手,而越南战争美国是战败了。美国的经济最近二十年来一蹶不振,其转折点是越南战争。在这之前世界冷战秩序是一个二元秩序,而毛泽东打出了三分天下,变成三元秩序,从而也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后才有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晚年的战略,就不可能有中国现在改革开放的局面。”

 

    二十年:势能转化为动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各样的商品仿佛一夜之间从地底下冒出来,而且不断地升级换代,城市变得鲜光了,农村变得活跃了,超级商厦美伦美奂,集贸市场人声鼎沸,人们的思想解放了,过去看电影当过节,现在不出门就能任选频道。即使在最偏远的农村和山区,也摆上了黑白电视机,也多了几件时新衣服,多了几句时髦话。

 

    这一切的确令每一个普通中国人感到欢欣和自豪,人们一度放声讴歌改革开放,讴歌这片希望的热土。

 

    这一切来得太快了,人们陶醉在欢呼、欣喜之中,以致常常来不及想一想为什么,很容易就接受了一个解释: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这是多么的浅浮。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才有果,试想,如果没有前人建设的武钢、鞍钢、首钢、杭钢,如果没有大大小小的水泥厂,仅仅一个允许私人建房的政策,怎么能一夜之间呼唤出一幢幢楼房,铺设起一条条公路呢?如果没有前人建设的铁路网、航空网,北方市场怎么能一下子出现那么多南方水果呢?如果没有前人建设的棉纺厂、丝织厂、化纤厂,怎么能一下子取消布票呢?前人载树,后人乘凉。我们在乘凉的时候,固然应该感谢允许乘凉的政策,却更不应该忘记载树的人们。

 

    以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巨变为例。毫无疑问,包产到户、个体私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增长。但是请不要忘记,仅仅有积极性是不够的。事实上,除了包产到户有一定因素外,八十年代的农业丰收最主要的有以下四个因素:第一是种子革命。七十年代初杂交水稻良种育成(应感谢受到毛泽东接见过的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体完成推广,使水稻单产约增加20%。与此同时,其他各种农作物如小麦(70年中期开始推广辐63)、玉米(杂交玉米)、棉花、油料也都陆续发生了种子革命,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搞过农业科技的人都知道,一个良种,从配育到选育、繁育、推广,顺利的话也要十几年的时间,并且首先要建立农业科技体系。

 

    第二是化肥革命。70年代,我国各地陆续建成一大批中小型化肥厂,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以后,西方允许部分民用产品对华出口,我国又迅速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这些装置到1979年时绝大部分刚好建成投产,迅速增加了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这在长期以农家肥为主的田地里起到了明显的增产作用。

 

    第三是水利革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建国前三十年里,各级政府利用农闲每年大规模组织社员兴修水利,整田改土,修造梯田,大面积垦荒,全国建成大小水库七、八万座、塘坝无数,人工河道、田间路、沟渠、防护林网形成,极大地增强了灌溉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业的稳产高产,这些基础建设工程在现在是很难完成的,投资也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第四是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这对于增强农村购买力,繁荣市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积极性发挥到极限的现在,农村已暴露出许许多多尖锐的问题,不知你们是否看过现代的《农村调查》一文。

 

    农业如此,工业、交通、能源、教育、科研、国防各个领域何尝不是如此呢?试想,如果没有三十年建设的积累,要钢没钢,要煤没煤,要油没油,要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又如何使商品奇迹般地摆满货架、摆满每个家庭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固然得感谢巧妇,也应该感谢提供大米的人们。

 

    物理学讲能量守恒,动能势能相互转化。比如骑自行车上山,很费力,到达山顶时,人就会精疲力竭,但这时的势能却最大,然后撤把下山,不用费力,速度却越来越快,这就是势能转化为动能。一旦下到山底,走上平路,则势能就会被全部消耗,而动能又会被磨擦阻力损耗,这时再大撤把就会走不动。

 

    改革开放以来的活力,就是把前三十年积累的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例如,七十年代后期,中国一无外债二无内债,且有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财政实力雄厚(何谈经济面临崩溃?),是一个势能很高的位置,用金融业的术语就是有良好的信誉,单吃这个信誉,广借内外债,就可以维持一段舒舒服服的日子,但到了现在的内外债都达到数以万亿人民币计的时候,再要借债就不容易了,这就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再如,当时中央集权程度较高,这也是一种高势能态,因为分权容易集权难,从集权到分权,顺水推舟,皆大欢喜。但当形势需要重新集权时,就会困难重重。九四年分税制改革,中央希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却很难实施,就是很好的例证。更如,土地从三级所有、集体经营,到个人经营,一分了之,这很容易,但为了实行农业标准化管理、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集中发展、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再要重申土地集中经营,就很困难了。

 

    最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以前的熏陶,干部的廉洁程度也是个高势能态,从廉洁到腐败容易,这叫从恶如崩,从腐败到廉洁就难上加难,这叫从善如登,正是有这种高势能态的廉洁干部,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让别人致富,自己守着清贫,基本上可以维持勤劳致富的社会秩序,一旦干部腐败起来,和群众抢守致富机会,甚至雁过拨毛,社会公平就会荡然无存,改革的形象也就会遭到严重扭曲。也就是说,正是改革开放前的历次整风、教育运动造就的一支相对清廉的干部队伍,支撑着改革开放初期的大业。

 

    做人要讲良心,我们不能吃着祖宗的,用着祖宗的,住着祖宗的,却一天到晚咒骂自己的十八代祖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回顾建国五十年的历史,才能找回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尊严,也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新的磨难和挫折。历史并不是就此到了尽头,日子还要过下去。一个忘记、歪曲历史的民族,一个得意便忘形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史相沿不绝,正是表明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自信和成熟。幸好历史是人民写的,人们终究会认真地面对历史的!后人终究会公正地评判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