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女朋友最浪漫的歌:混在美国不容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9:50:45
body {BACKGROUND: url(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1/2007-6-6/000/539/429/8709189/8709189.jpg ); //注解 背景图片url地址 background-position: center; //注解 图片位置居中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注解 no-repeat背景图像在纵向和横向上不平铺,反之repeat是平铺;repeat-x背景图像在横向上平铺;repeat-y背景图像在纵向上平铺; background-attachment: fixed; //注解 fixed表示背景图像固定,也可以使用scroll,背景图像将随对象内容滚动! } 〔&&*〕 
混在美国不容易
四川在线  胆小鼠


  来美国这么些年了,基本上没感到轻松过。最大的问题,当然是工作。只有保住工作,才能在美国混下去,全家的生存也才有保障。美国虽然有福利保障系统,但那是对美国人而言,至少得是永久居民才能享受。我们这些外来打工者,不但享受不到福利,如果丢工作,就得走人,离开美国。

  以前在国内时,总是听说生物医学类出国容易。其实,那是因为美国大学里的实验室,大量需要一些从事低层技术工作的人员。说好听点,称为博士后,为将来当教授进行训练。说难听点,就是找不到工作,暂时过渡。美国人干这一行的,不经过这个训练阶段,很难当教授,这是事实。可咱中国人,当了两三年后,按理说应该找个教授的位置了,但大多数人仍然在干博士后,没完没了地过渡。这个位置之所以廉价,一是因为算临时工,没有福利,二是因为工资低,比正式员工低,三是没有职位保障,老板说让走人就走人。有办法的,拿到绿卡后尽早逃到公司去,收入增加很多,干活也没那么苦。可是生物医学类要到公司不容易,研发性的职位并不多,而且专业常常对不上,别人不要。换别的工作吧,不熟悉,干不了。于是,就这样混着。不幸的是,我就是其中一个,在学校的实验室混着。虽然身份不再是博士后了,转成正式员工,可仍然干着技术员的活,没指望当教授。没那个能力,当不了。刚来美国第一年,有一个情况和我差不多的博士后,年龄一大把,国内地位也有了,干了一年就不愿意待下去。这些活,在国内都是手下的学生干的,谁还亲自动手呀?而且地位这么低,收入也少,干下去不划算。于是,回国成了第一选择。不管怎么样,在国外混过,回去有点资本。

  当初出国时,我也是想着混个一两年就回去。没想到,混着混着,就这样拖下来了。在外面时间越长,回去的念头越弱,到现在,不想回了。现在就算想回,也不可能。当年经营好的人脉,早已改变,死的死,换的换,现在掌权及学术界带头的,都是生人,回去肯定混不下去。也就是说,现在回去,地位可能比出国前还低,好位置都被人占了,心理上怎么承受?不仅心理上,实际待遇上也会差很多。国内讲究的是等级,人人都有个等级。比如,当上院士,相当于副部级。和尚都分科级处级呢,何况大学?普通科研人员及教师,如果不弄个官当,什么实利都没有。另外所在单位也和名利有关,单位名气大地位高,自己也可以跟着沾光。想当年,要到外地出差,只需要和当地相关单位打个电话,就会有人来机场迎接,吃宿也不用自己操心。现在回去,谁认识我?不回了,不愿去承受心理及利益的折磨。

  美国虽然感觉不到人与人分什么等级,但混着也有挫折感。当年我手下的一个学生,也来美国了。和我不同的是,他继续读书,在美国拿了个博士学位,做了两年博士后,现在竟然找了一个tenure tracking助理教授的位置,比
我的地位还高。以前在国内时,见到我总是毕恭毕敬叫老师,现在,直呼我的大名。说起专业上的事,还指指点点,仿佛我成了他的学生。这就是,人比人,气死人呀。在美国的中国人,大家聚在一起,常常谈论的都是谁谁谁当什么了,谁家的孩子上了什么名牌大学,谁家买了大房子,谁又换了一辆奔驰或宝马车。这样一来,混得出色的总是洋洋得意,混得一般的只好垂头丧气。不过,如果不在中国人圈子里混,这种失落感不容易体会到。美国人对当教授并不那么感兴趣,认为是个人的爱好而已。其实,从收入来说,教授并不高,就算是正教授,也不如汽车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从辛苦程度来说,教授累得多。除了正常的上班时间,下班后没几个能抛开工作。就算不到办公室,脑子里也得时时想着工作的事。真正的高收入工作,没几个中国人能干的。比如高水平的医生,年薪上百万,见不到中国人干这一行,印度人中东人还能看见几个。象我这样在国内拿医学院文凭的,在美国占很大的便宜。美国人是大学毕业优秀者才能进医学院,我们是高中毕业并不那么优秀的就可以进医学院。而学历认证,国内的医学院本科毕业,一到美国就成了“医学博士”,可以象美国的医学院毕业生一样参加医生资格考试,通过了,就可以当医生。看得见的便宜放在眼前,没几个人敢去拿。因为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水平,真要去拿,还得拼老命。如果年纪轻,英语好,拼一下值得,象我这样年纪一大把,英语又差的,还是离远一点好。我认识几个考了医生资格的中国人,也当上了医生。总的来说,比我们这些在实验室混的人强多了,但不能和美国医生相比,实力还是差一些。

  我在国内时,从事的是临床工作,刚到美国,也是做临床研究。由于英语实在太差,没办法和病人交流,干了一年,没法胜任,只好转到实验室做动物实验。当时遇到一个中国教授,给了我很多鼓励。他是八十年代早期到美国的,那时英语也非常差,上课基本听不懂。可他坚持下来了,不但拿到博士学位,英语口语也有很大长进。他告诉我他当时学英语的办法,一是时时听,不放过任何机会,平时走路都带着耳机听收音机。看电视时,跟着电视的主播说。我想,别说跟着说英语,就是跟着汉语的电视主播说也不容易。一要听懂记住,二要跟上速度,稍慢半拍,就会丢内容。这位中国教授,毕业后从博士后做起,助理教授,副教授,然后是教授。一路干下来,没轻松过。就算现在,手上的基金几百万,手下养了一大帮人,写论文或基金申请,还得请秘书修改英语。尽管我对这位中国教授说,他是我的榜样,但我并不会走他的路。对我来说,太难,几乎不可能。在国内时就拼了那么多年,早过了拼命的年龄,现在得好好过日子了。在美国待长了,感觉只要自己把自己当人看,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没人敢小看自己。首先是不用看任何当官的脸色,不必溜须拍马。到餐厅排队吃饭,校长系主任名教授也得老老实实地排着,收银员不会少收一分钱。当然,自己的顶头老板,即实验室的教授,是不能得罪的,那是衣食父母。不过,逢年过节,不必向老板送礼,反而,老板每年圣诞前,都会给手下的人送礼物,以感谢大家的帮忙。没有手下这帮人干活,老板就是光杆司令,什么也做不了。

  给自己定好位,打算一辈子当个技术员,心态也就平静了,不必去和别人争什么,老老实实干活,本本份份生活。我现在的老板非常好,是系里出了名的好人,在这个实验室工作,算是自己的福气。能否长期等下去,决定因素是老板有足够的基金支持。美国在伊拉克开战后,投入的资金太大,还见不到结束的日子,越来越象个无底洞。钱不够,只好从别的方面想办法,减少军事研究经费,减少新装备的采购,减少别的军事开支。还不够,就从全国的教育和科研经费中扣。这样一来,科学研究的投入越来越少,科研基金的申请越来越难。近几年,不时听到某个教授申请不到科研基金,实验室关门了。终于有一天,我的老板找我去谈话,告诉我目前经费的情况。现在的经费,仅够发工资,几乎没钱做什么实验了。没有实验,没有论文,基金也保不住,完不成承诺的目标,再续或再申请都非常难。实验室已经到了危机关头,一两年内再不努力,可能面临关门。老板让我考虑一下,是否能准备申请基金,我答应考虑考虑。

  老板说起来还是很优秀的,上的大学很一般,接着到一个稍好一点的学校读博,然后做两年博士后,接着开始助理教授,副教授到教授之路。四十多点就当上正教授,一点都没耽误。有一次学术年会,一名资深的名教授在会上讲述本学科的发展近况,特别提到几名有杰出贡献的研究者,其中就有我的老板。那时还是助理教授,是几个杰出贡献者中最年轻的,而且是唯一的女性。老板生孩子很晚,现在两个孩子都很小,身体也不好,常常生病。一生病,老板就得在家带着孩子,不能来上班。老板的丈夫是律师,工作非常忙,家里的事主要靠老板。近几年,老板家务工作两头忙,精疲力尽,没心思管我们。这样的情况下,让老板再去申请新的基金,确实很困难。

  老板知道我刚来美国时获得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Fellowship,还到NIH接受过三天的基金申请培训。正因为受过培训,知道申请不容易,所以从那以后再也没想过要去申请。NIH的基金是向全世界开放的,任何人只要有科研基础,都可以申请。当然,美国之外的人申请,难度更大,首先得表现出比美国人还强,否则美国纳税人的钱凭什么要给别的国家?其次英语要非常流畅准确,这不象写论文,没什么错误就行了。基金申请中的英语要求更高,绝大部分美国之外的申请,第一关就因为英语问题被淘汰。只要评审人阅读时稍感不适,就可以否决。申请太多了,评审人没那么多时间去琢磨某段话写的是什么意思,表达不清楚不准确首先出局。评审过程也非常严格,比论文评审严得多,竞争激烈,争的是钱,争的是学术前途。我虽然知道不容易,却不能和老板硬顶,说不愿意申请,得认真考虑一下如何回答老板。

  科研基金申请难度加大,是全美国的事,不仅是我的老板。如果钱没了,就得另找工作。现在这样的情况,找个有钱的老板并不容易。何况还涉及到搬家,适应新的环境等。如果新找的老板人太难相处,那就是自找苦吃。不实际相处一段时间,仅凭面试那短暂的机会,是没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所以,继续待在现在的老板手下,是最佳选择。要待下去,实验室就得有钱。看来,不管怎么艰苦,我也要为老板分担任务了。既是为老板,更是为自己。何况,老板说帮我,试试没什么坏处。

  于是,开始准备NIH的研究基金申请。第一步,是大量阅读文献,寻找研究的内容。以前在国内时申请过自然科学基金,凭那样的办法,在美国行不通。国内评审者对文献了解不多,而且大多数人并不是做相同的研究方向,容易蒙过去。第二步,是在老板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既不能和老板的研究内容相同,也不能离得太远。基本思路理出来了,就开始着手写了。没写过NIH的研究基金申请,得先找个瓢来照着画。于是,把老板已经中标的基金申请书要来,当成临摹的样本。经过两个月的辛苦,终于写完了,交给老板。两个星期后,老板改完。拿到一看,几乎所有的句子老板都重写过,看起来象地道的英语了。更重要的是,老板把主申请人改成我的名字。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资格当主申请人,问老板,老板说她和研究事务办公室确认过,可以。只要是正式职员,有研究经历,就可以当主申请人,并不一定要求教授职称,也不要求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以前在国内时,老板说写基金申请,都是挂老板名字,从没想过用自己的名字。等到自己有了副高职称,才敢独立申请。

  基金申请书交上去了,几个月后,评审的意见回来了。第一个评审人的意见,就把我差点气晕过去。首先,是写了很大一段,说明我的研究没有什么价值,我的预实验以及别人的研究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不必再进行研究。然后,是说方法上没有新意,都是用了几十年的方法,而且在申请书中应用还有很多不恰当之处,比如实验动物的种系会产生什么什么问题,等等。最后,说我不具备资格。没在美国受过教育,从记录上也没有较强的实验背景,没有独立的实验室,等等。从头到尾,都是否定的,几乎没有任何好听的话。第二个评审人还不错,除了在方法上提出一些问题,别的基本上都是赞扬的话。第三个评审人介于第一和第二个之间,好话坏话都有,还算公正。总的评审,处于较差的那一半,没给分,直接淘汰。NIH的评审,首先是分半,处于好的那一半,继续得到评审,差的那一半,淘汰。我把评审意见给老板看后,老板的感受和我完全不一样,认为很不错,让我继续修改,再交上去。NIH的研究基金申请,有三次修改机会,如果认为评审人说的不对,可以为自己辩护。

  既然老板认为还不错,那就继续修改吧。不仅是文字上修改,还要做预实验,提供新的实验证据才行。花了半年多时间,重新改好,并针对评审人的意见,一条一条地回答。其实,第一个评审人的意见虽然气势汹汹,最容易答。说有研究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没必要研究。我只要引用几条相反的文献,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论,并没解决。实验方法上的修改更容易,至于资格,把两篇我新发表的论文引用出来,就够了。第一次交的时候,论文还没发表,此时正好用上。因为我是论文通讯作者,不用多说,行业内的人都懂是什么意思。最难回答的是第三个评审人,先是肯定我的思路,然后提出一些真正指向要害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有理有据,详细到具体是谁,在什么时候做过什么样的研究,还包括一些未发表过的数据。看来,是真正的同行,了解得非常深。当然,依据这些评审意见,也基本能猜到是谁了。幸好,不是老板的死对头。老板人缘很好,基本没有敌对势力。但在学术观点上,和几个实验室针锋相对。平时大家私人关系不错,但遇到学术问题,互不相让。如果落在这几个对手上,只要从简历中看到我在谁的实验室工作,肯定死定了。

  第二次评审结果回来了,有很大进步,终于进了好的那一半,但后来仍被淘汰,别人比我更好。再接再励,修改后交上去。这一次,终于中了。心中的那块大石头,就算落了地。暂时渡过了危机,老板的实验室保住了,我的饭碗也保住了。只是暂时的,过几年,又将面临同样的问题。现在最希望的,是美军尽早撤离伊拉克,逃离那个无底洞,把纳税人的钱,用在美国国内。有了钱,才能保持原来那样的科研经费不断增长,我们也才有饭吃。不知新总统将会是谁,如果再来一个继续支持战争的,我也要被逼得去反战了。当然,公开说的话要好听些,最好说美军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灾难之类的,这样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也希望新闻媒体多多配合,弄些美军屠杀平民的新闻出来。大学里的教授基本上都反战,表面上教授们的道德水平高,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美国人并不是天生高尚的人,与世界上所有人一样,只是因为制度约束着,不敢放肆而已。就拿基金申请来说,背后还有很多不能公开的内容,同样丑陋。就象政府腐败一样,美国也同样存在,只是数量和质量较低。真正的人间天堂不存在,只是相对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