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放家庭韩国电影在线:七年之情,终究抵不过一套房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18:10

  • 旭和桐是大二相识并走到一起的,毕业以后他们都留在了北京。


    桐在一个中学教书,旭去了一家外资企业。在北京,他们的收入不算很高,可是俩人倒也过得轻松自在。


    转眼毕业五年了,眼看着身边的好友个个都抱得美娇娘,有的甚至都成了孩子他爸,爸妈也整天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把儿媳妇领回家,旭的心里开始急了起来。他对桐说出想要结婚的打算,满以为桐会满口答应,然而旭没有想到,桐却吞吞吐吐的不做正面的回答,只是说再等等吧。


    旭心里慌了,他问桐:“我们已经相爱了七年,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桐抬起头看着旭说:“结婚很简单,你说我们结婚以后住哪里?”


    旭低下头,没有作声,他知道买房的事在他心底就是一个无法碰触的痛,因为旭清楚的知道,凭自己的能力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就像天方夜谭。但是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说:“我们可以租房子。”


    “租房子,那么我们以后一辈子就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吗?”


    旭无言了,桐继续说:“其实,你不说我也想要和你说的。我妈帮我找了一个男朋友,他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他已经给我买了一套房,结婚的时候送我一部车。说真的,我还是爱你的,可是爱情毕竟不能当饭吃。你或许也听过马诺的那句话: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旭和桐分手了。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悲哀,七年的感情到最后却抵不过一套几十万的房子。


    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觉得我所在的并非人间。爱情,多么神圣的字眼,竟然遭到了如此践踏。也许有人会说我是个愤青,是个过于理想化的家伙,但其实不是。我依然和大多数人一样,有时甚至也会被人看做是俗不可耐,但我觉得人至少还是应该有一些理想的,哪怕不多,也许只有那么一点点儿,但是还是要有的。如果连爱情都物质化了,那我真的觉得这个世界变得可怕了。


    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嫁女儿要求男方下聘礼的传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绝大多数人都觉得结婚以后要有自己的房子,虽然少数女性可以只为爱情而结婚,但是80%以上的女性结婚的时候都会要求男方有房。


    就像旭和桐,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面对高价房,爱情轰然倒塌。难道爱情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在房子面前,爱情和婚姻竟然如此的苍白无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


    马克思说:爱情的本质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内心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成为终身伴侣的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爱情是给予,是承担责任。


    买房是两个人的事,不是某一个人的负担,如果两个人相爱,那么就应该一起携手共同面对。那种责任虽然很沉重,但是只要两个人一起肩并肩去承担,依然可以带来无穷无尽的幸福。


    现在是市场经济,很多东西都在商品化,但是感情是绝对不可以的,也许这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宁愿不相信这是真实的,因为这不是真正的爱情。


    马克思和燕妮用实际行动将爱情的定义演绎得淋漓尽致。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许多青年才俊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求婚者趋之若鹜,毋容置疑,燕妮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但是她为了爱情,瞒着父母把自己许配给一个市民阶级的子弟。从他们私自约定终身到结合,燕妮等待了漫长的七个年头,婚后生活异常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但是在他们所有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两个字“爱情”。


    当然,提倡爱情并不是拒绝物质,物质是基础,但是物质仅仅是基础,绝不可以凌驾于爱情之上,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爱情。真正的爱情是没有任何杂念的,如果彼此真的相爱,就结婚,房子不能成为婚姻的绊脚石。我相信,只要有爱在,凭借我们健康的体魄和勤劳的双手,完全可以赚钱买房子。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夫妻同心,黄土变金。


    再说了,没有房子,日子照样可以过。还记得那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美国老太太在租来的房子里花钱享受,安心舒适的渡过一生;而中国老太太,含辛茹苦一辈子,终于攒够买房的钱,却因为疲劳过度,疾病缠身遗憾的离开人世。


    可见,不买房子照样可以过得有滋有味。但是,离开爱情,婚姻就会失去意义。


    用房子换取的爱情以及婚姻,它的保鲜期或许只有几十年,甚至几年,但是真正的爱情永远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