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韩影:中国人的“心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45:39
中国人的“心病”
  编者按 试想,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人声鼎沸、一片喧哗。时不时地会有人用尖利的声音喊出一个话题,人们便不由自主地重新站队,他们群集扎堆为了倾听他人的言论,当然,更多地为了自己的表达。这个喧闹不息的地方,就是2011年的中国,并不是说这个国家以往并不喧闹,而是话题更替的速度、议论群体组织的效率、发言手段的特异甚至喧哗的“分贝”屡屡达到全新的高度。不同于那些加速诞生也加速死去的话题,一些伴随着社会思潮而延续的话题并未在这个众声喧哗的年份登上舞台的最前沿,它们在舆论房间里的各个角落潜滋慢长,它们并不是虎头蛇尾的“热点”,它们是相对更“冷”的话题或者是“待热”话题。然而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抽身出来回望过往时也许会发现:这些“冷”话题的生长轨迹已经成为勾勒这个时代最强劲的几道笔触……中国人的“心病”——2011年度“冷话题”系列之四在过去的一年,“全民焦虑”、“全民抑郁”、“全民弱势”的声音不绝于耳,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权威媒体对社会心态的关注更成为一时话题。事实上,“心态”与“心理”往往互为因果。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精神障碍发病率在1986年是1.09%,1993年是1.12%,到2005年则上升到17.74%,目前全国约有2.48亿人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咨询,而目前只有4.9%得到专业帮助。2009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援引国家卫生部疾控中心当年年初的数据表示,“中国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达百分之七,总数超过一亿人。但全国心理疾病防治机构与人员都严重匮乏,政府对此要高度关注。”中国“病人”——众生相“心理疾病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在一线工作的心理医生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很多人患心理疾病,除了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因素外,外部诱因也是不能忽视的。心理疾病发病率上升,尤其是某种心理疾病呈现群发性,往往折射出社会在某个方面存在问题。”作为“跑步进入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社会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客观上带来了某种“魂不附体”的效应:社会物质层面的硬件“狂奔”和社会精神层面的软件“脱节”。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生理、心理所能协调的程度,大面积和系统化的紊乱持续蔓延着……白领:身在“高压锅”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复旦抗癌女博士于娟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时许,上海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离开了人世。自2009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后,于娟写下一年多的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她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引起万千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之下的一路“优等生”,于娟对于生命的“损耗”发人深省。2011年4月,25岁的普华永道上海办事处审计员潘洁因病毒性感冒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而亡。普华永道曾在接受采访时否认潘洁为 “过劳死”,但她的骤然离世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网络上对于白领身存状况的热议。 方言的生活照 2011年12月16日,北京白领姑娘方言因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这位23岁的漂亮女孩12月14日强忍着胃痛上班,15日被确诊为急性胃炎,16日便匆匆离世。她生前在微博上自称长期加班、熬夜,每天晚上九点后就餐。虽然她就职的公司同样否认“过劳死”的说法,然而中国的白领们再一次受到了“震撼教育”。2011年10月20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九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重压下的青春”活动上,相关健康专家透露,目前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达到76%,处于过疲劳状态的接近六成。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认为,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中青年人面临的工作和生活负荷沉重,心理压力过大,精神高度紧张或焦虑,往往也会埋下危害健康的隐患,甚至出现“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付出的代价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前半生奋斗、后半生看病”。“对年轻人来讲,现代社会真正要健康,有人说健康的一半是身体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员洪昭光说,“世界卫生组织讲到‘健康100分’当中父母遗传15分,环境17分,医生8分,生活习惯60分。而这60分中30分是心理。所以说真要想健康,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有一种焦虑叫做“官心病” “许老师,你看见这扇窗户没有?我现在看见这扇窗户,就有往下跳的心思。”——北师大教授许燕常给各级官员讲授心理课程,一位官员对她这样说。2011年,一连串官员自杀震撼人心:4月29日,江苏省常州市编办主任许明新跳楼身亡4月28日,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纪委书记张广生跳楼身亡4月20日,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维稳办副主任陈国庆自缢身亡4月12日,江西省遂川县委保密机要局副局长关可平跳楼身亡……2011年9月21日,沈阳警方发现一具水面浮尸,经DNA比对确认为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袁卫亮的遗体。警方消息称,这位47岁的副厅级官员7月29日被确诊患有抑郁症,不到两个月后因精神抑郁溺水自杀。今年最广为人知的官员自杀事件,当属湖北公安县纪委干部谢业新的“11刀”,离奇的死亡方式一度引发舆论对官方“自杀说”的强烈质疑。“从心理学上看,用这种极其残忍的方式自杀,有时是用生理的痛去压抑其心理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自杀只是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极端表现,更多官员遭受焦虑、抑郁、失眠、多病的折磨。在权力光鲜的表面背后,一些扭曲的官场怪现象扭曲着官员的心灵,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而官场环境又决定了他们的“心病”难为外人道,压力无法纾解。许多案例和研究都证明,中国的“官心病”已相当严重,从中央到地方,从科级至部级,皆难以幸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曾透露,在该院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约占10%,比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患者都要多。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史占彪也接触了大量官员。他发现,失眠是困扰很多官员的大问题,而“失眠又是不少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史同时担任了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服务部的主任。除失眠外,史占彪还发现不少官员有疑病倾向和强迫倾向。前者是总怀疑自己身体有病,害怕在工作中猝死,保持高度戒备的心理,吃了不少冤枉药,消耗了不少滋补品;而后者是要求做事万无一失,行事风格谨小慎微,事必躬亲,活得很累很辛苦。此外,许燕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还表示,当前社会上对心理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把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异常。出于对职位的保护,官员往往不肯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弱点。怕被人知道自己存在心理问题,他们不愿去寻求外部的专业援助,不敢公开去外部的专业机构减压。但是,有一些官员会托朋友关系,悄悄去咨询;还有通过电话、网络这种具有隐秘性的方式来进行咨询,以期能够减轻压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但仅通过与专业人士聊天,这种方式的指导还是很不够。目前来看,对心理问题社会上缺乏一个科学的共识,在这一问题上官员们就会很小心谨慎。之前,北京某部门的领导曾设想成立一个专门针对干部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最后却因各方面条件不成熟而不了了之。(综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相关报道)青少年心理危机:还未开放就已凋谢心理危机的低龄化趋势在近年来愈发明显,在这个快速变动的社会中,成年人的心灵尚且禁受着巨大的“磨损”,对未进入社会的青少年群体稍显稚嫩的精神世界来说,他们的心灵往往尚未长成就已经被现实压弯甚至畸变。据《Lancet》杂志2011年10月17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1/5的儿童和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中低收入国家对此缺乏重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门诊部主任夏森海对半月谈记者表示:“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侧重于知识积累,而对孩子在情感、人格塑造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种片面教育,造就了一大批脆弱的心理疾病易感人群。而这样的人群,却要面对强大的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一旦学习上力不从心,成绩比较差,一些孩子就很容易心理崩溃。”大学生:青春未完成  2011年4月10日,西安某高校一大学生坠楼,记者采访受阻。坠楼者性别不明。2011年5月9日早8时许,西安市长安区一所高校,两名女生发现该校22岁大二女生李清(化名)独自死在了教室里。2011年05月25日,就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同一天,西安南郊某高校一名大一男生在宿舍内上吊身亡。据警方透露,死者因感情问题选择自杀。2011年6月13日,长安大学本部一大四男生在主楼自习室自尽,据说可能因为毕业拿不到毕业证。……据《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 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另有3%的大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由调查结果可知,有近九成多的大学生都有过心里方面的困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昌兵指出,2009的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在2.3%左右,2010年该比率上升至近3%。有关数据显示,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在不少中国高校中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因这种原因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吉林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心理学专家说:“很多大学生自杀都是因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但它又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的范围。如果家长无法对患病学生采取必要监护措施,学校也无能为力,悲剧仍无法避免。”(综合新华网、人民网相关报道)中国儿童:无助的心灵  孩子的自尊心在风中飘荡,无依无靠2011年,西安市一所小学为成绩不好或综合素质不高,不够“资格”加入少先队的孩子佩戴上了绿领巾。这一新闻引起了舆论领域的轩然大波。我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中小学生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农村留守儿童等全国性问题外,因父母忙于生计、应酬而托人寄养或在家无暇顾及的城镇“精神留守儿童”更逐渐显现,学校和家长“分数至上”的教育方式更“刺痛”着孩子幼小的心灵。专家建议,家长要努力建立互信桥梁增强孩子幸福感,用爱抚慰孩子们的心灵。目前,全国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逐年增多,仅去年广东省就有超过15万的自闭症儿童。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的大城市,除了农村留守儿童等全国性问题外,因父母忙于生计、应酬而托人寄养或在家无暇顾及的城镇“精神留守儿童”更逐渐显现。学校和家长“分数至上”的教育方式更“刺痛”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并衍生出一系列崭新但严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中小学生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分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陈海平指出,上述数字只是2006年的数据,这一趋势还在呈现上升的发展势头。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这么多应该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该如何从父母、学校以及社会多元化的教育中培养孩子们乐观积极、阳光向上的品行和精神状态呢?一味强调竞争的教育造成学生抑郁和焦虑近些年中小学生的焦虑症,患病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焦虑症主要源于学习压力,对于自己的考学前景、家庭前景、就业前景等问题忧心忡忡,侵染了儿童的思想,腐蚀了儿童的幸福。陈海平认为,孩子们面临复杂纷繁的社会竞争,当面对考学的压力,又缺少来自家长和老师所给予的细心呵护和爱时,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中尤以精神抑郁最为常见,表现为敏感、压抑、沮丧、对前途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等症状。陈海平认为,学生出现严重的焦虑症,既与家庭的苛求有关,也与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关爱不足、疏导不善有很大关系。目前,我们的教育模式类似工业化的产品生产方式,讲究的是规模效应,一位老师管理几十名学生,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致使老师疲于应付学生的课业,不重视也无暇兼顾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因为工作压力自身也处于焦灼痛苦的非健康状态,这都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营造和维护。留守儿童中近80%存在心理疾病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科主管刘静指出:“前来接受心理治疗的青少年,绝大部分都有过异地寄养史。”据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总数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少年儿童约有4000多万人。换句话说,平均每4个少年儿童就有一个多的留守儿童。据国内著名心理学家韦志忠研究,留守少年儿童中近80%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自闭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二是逆反型,暴躁冲动、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等。中国老人:孤独的空巢  两年前,湖南省常德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名81岁的老人从自家二楼阳台跳下,头部受伤,左手粉碎性骨折,幸运的是没有伤到要害部位,无生命危险。老人被送到医院后,意识还很清醒,向众多围观的人讲述了心里话。当时一名围观者说,“老人说跳楼是因为一个人过得很辛苦,没意思”。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大中城市的老年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城市空巢老人排行前五位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次为:认知问题、睡眠食欲、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和适应问题。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任何应激状态都容易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碍。一方面,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康复能力以及感觉和运动功能都不如以前,一些引起记忆与运动障碍的疾病直接使老人产生无用感,从而破坏老人的精神状态,因而易患抑郁症。一些内源性的生物化学因素如脑内的神经递质与内分泌的改变,也增加了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带有打击性的负性生活事件,常常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由于离退休老人社会圈子缩小,从而发生孤独、抑郁等适应不良的心理改变。加之老年人心理应激能力减弱,内环境稳定性降低,内外因素互相作用,增加了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全球老年人口的7%至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表现除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外,还有健忘、无力感及周身乏力,没精打采,耳鸣目眩,肢麻失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阳萎、性欲减退;胸闷、喉紧、胃痛等躯体化表现。老年人抑郁的后果是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由于抑郁是长期情绪低落的结果,因而很容易引发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疾病。抑郁又是自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空巢老人因为空闲与孤独加速心理衰老,慢性躯体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无处倾诉使内心苦闷,从而成为老年抑郁症的多发地带。同时老人本身往往认识不到自己情绪方面的障碍,或认为这些并不光彩,或怕给儿女们找麻烦而讳疾忌医,这样更容易耽误病情,延误治疗。(综合凤凰网、中新网相关报道)弱势群体:暴戾的仇恨 在今天的中国,“两极分化”的隐患愈发令人忧虑。在网络时代的微博纪元,现实中的弱势群体更容易在此寻找到志同道合的“苦难阶级弟兄”,他们在风起云涌的2011恣意宣泄着心中对“不公正”的义愤,他们对一些话题不由分说的解读方式往往让你想到“八大山人”朱耷的鸟:怪眼圆睁和“单薄脆弱”的一只“立足之爪”。在对待几乎所有社会话题的时候,他们是“最不宽容”的群体,往往对异见者“不由分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骂”……在《“群氓”VS“民众崇拜”——网络语境下大众两种角色的学理透视》中,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孙卫华对这种偏激的众意进行了有价值的分析:“事件过程与细节在大众以及代表大众的媒体那里被置换为‘富人与穷人、富二代与穷二代、官二代与民二代、财大气粗的地产商与房奴’之间的战斗,法律求解被置换成道义求解。甚至,为了达到平民一方‘道义上完胜’的目的,无数真假难辨、暧昧的新闻被制造出来……”的确,今天不论在互联网上,还是在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中,“仇富”都可算得上一个高频词汇。之所以产生如此广泛的仇富心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关研究表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代表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一直在增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马广海在《贫富差距背景下的社会心态简析》一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悬殊的程度,在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也是收入差距扩大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人们十分清楚地感受、认识到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有非常强烈的“阶层意识”,“例如,在类似下岗失业人员的群体中,就存在强烈的‘我们感’,他们对于贫富差距的看法也采取了基本一致的态度,即不仅对此持有相当极端的否定情绪,而且还经常流露出‘我们’是被剥削的人的愤懑。”“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并没有仇富的心态。那时候,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鼓舞下,那些率先致富的人,都被社会大众看成敢作敢为、敢试敢闯的典型。”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对半月谈记者说,“后来,人们对待富人的心态发生变化,一是由于一些人财富来路不正,是通过权力寻租等非法手段获得的;二是由于改革措施没有跟上,社会分配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如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等。”此外,他认为仇富心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国家许多有钱人只知道炫富,而不知道回报社会。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贫富差距也很大,但人们的态度没有这么极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有钱人把大量财富用于慈善活动,而且他们的遗产税制度和各种法律也形成了一种限制富人的文化。而在我们的慈善捐赠活动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捐赠很少,更增加了人们的不满情绪。“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当前社会心理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极为深刻和尖锐的形式显露出来,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如暴戾心理、自我膨胀心理、浮躁心理等等。”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表示,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出现,无疑潜伏着巨大的、未知的、综合的社会心理危机,这些极端事件虽是极少数,但在社会学上已不再是单纯的社会治安问题或孤立的犯罪现象,它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折射出,在今天的社会情感和社会心理版图上,出现了一个呈畸形走势的暴戾心理。对生命的冷漠、对正义的冷漠、对善良的冷漠、对人性的冷漠,几乎成为部分人内心深处一种心照不宣的价值认同。尽管这是极个别现象,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放大效应。夏学銮表示,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存在浮躁、暴戾和自我膨胀等不健康心理,浮躁与喧嚣使一些人缺少人文的厚重和仁爱,而暴戾心理和炫富心理则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炫耀财富,一个炫耀武力,都是人文素质缺失的表现。此外,由于公众判断是非、价值标准的迷失,导致忌妒心理泛滥成灾,继而发展成仇富、仇官、仇才、仇精英等极端的心理形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整体上价值观的多元化有关,因此产生了诸多心理冲突。此外,利益分配不均衡、收入差距拉大,特别是一些弱势人群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而这种心理疾病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隐患,包括杀自己的家人这种事都会发生。

中国“病人”——症候群

心理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会降临到人的身上,会发展,也可以被治愈。如果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患上了心理疾患,请不要难为情——因为每个人都会生病,你只是需要帮助罢了。

抑郁症

 

所有人都应关心抑郁症患者,不要歧视他们;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去看医生,争取早日摆脱抑郁症的痛苦和折磨。

——崔永元

2005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在《艺术人生》节目中第一次勇敢地承认自己曾患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一度痛苦得想自杀,并因此离开了《实话实说》。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抑郁症患者,崔永元可以称为克服抑郁症的楷模。

抑郁症是当代社会人类常见的一大精神疾病,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共有3.4亿抑郁症患者。目前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世卫组织预计,到了2020年,抑郁症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范肖冬博士表示,近年来,中国民众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我们已经步入“全民焦虑时代”。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职业人群中抑郁和焦虑状况已较为严重,超过5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依照2007年的数据,中国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研,在中国的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有抑郁科室或抑郁专科的还不到20%,在所统计的抑郁症患者中真正接受合理的药物和医学治疗的人还不到10%。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介绍说:“在我国抑郁症患者的就诊人群中,能够被医生正确识别的约占20%,能得到有效治疗的在正确被识别患者中仅占20%左右。由此推算,我国抑郁症患者能够接受有效治疗的比例仅为0.8%左右。”

抑郁的农村女性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来自加拿大的费立鹏和他的同事从1995年起,在全国选取了23个点研究中国的自杀问题。结果显示,农村的自杀率是城镇的3倍多,近8成的自杀者居住在乡村,其中农村女性占多数,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服用农药自杀的。农村自杀的妇女中,很多都是抑郁症。

一个奇怪的现象,国外的自杀,一般是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中国恰恰相反。在农村,青年女性自杀的数量几乎是城市女青年的5倍。中日友好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李子勋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主流文化仍是男权文化,被覆盖在“男女平等”的表皮下面。我们的文化、制度、法律设计对于女性权益的保护,与西方发达社会相比,至少落后了100年。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张艳萍说,在农村,农药放置非常随意,往往放在门后或墙角。“这些农药中有很多是一类有机磷农药,毒性很大。”她说,农村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加上唾手可得的剧毒农药,让患有抑郁症的妇女更容易自杀。

张艳萍曾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令她颇受震动。一个农村女教师结婚不到一年,便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喝下农药自杀了。她留下一封遗书,称自己的死和其他人无关,只是因为觉得生活太痛苦了。

后来调查得知,其实她死前是有征兆的。自杀前,她变得非常不爱说话,还总是起床很晚耽误上课。而且家人回忆说,她在上中学时曾有过短时间的抑郁状态。

“这是典型的抑郁症,”张艳萍说,“遗憾的是,这是在她死后才知道的。”

隐匿在笑容背后的抑郁

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说:“这种病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

文献显示,在我国,“微笑型抑郁”多发生在白领阶层,他们很多是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层或技术人员,男性要比女性多。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患抑郁症没面子,出现抑郁的早期症状时会很抵触,认为只是情绪不好而已。当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头晕、颈肩痛、失眠、乏力等,又往往被误诊。

很多白领都有失眠的毛病,大部分人认为这是饮食不规律、劳累所致,不会想到与抑郁联系起来。其实,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统计显示,77.24%的抑郁症患者伴有失眠。但他们很多人却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等。

抑郁障碍和心血管疾病的共病率也很高。精神应激可引起或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几率也很高,心内科门诊患者40%以上合并有心理问题,4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点是不愿意倾诉、不愿意放弃“尊严”,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他们表面若无其事,面带微笑,甚至给人以开朗、热情的假象,内心深处却常感压抑与忧愁。很多时候,他们的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而是出于“工作需要”“面子需要”“礼节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等等。

“微笑型抑郁症比普通的抑郁症危害更大。”杨甫德说,患者出于面子、责任的需要微笑示人,心理却积压下负面情绪。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时,他们的反应也是巨大的,可能会从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个非常自卑的人,甚至会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那些看来乐呵呵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其实只是把压力潜伏起来,人们往往忽略其情绪的发泄。拖延症

 

 

告诉我、告诉我,有什么事是做完了的?

——传说,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在恶疾缠身行将过世之际,曾满怀悔恨地如此发问。

建立于2007年5月15日的“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是豆瓣人气较旺的小组,目前已经有成员67819人。成立4年多以来,这些组员们一直在和自己的拖延症战斗着。

今年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22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2011年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卫生日”,一项关于职场心理的调研格外引人关注。根据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一项为期一周、由全国1148名白领参与的调研,近九成职场人声称自己有 “拖延症”,5成人承认“不拖到最后一刻,不会动手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拖延现象已成为西方学界的研究课题,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纷纷介入。而在国内,长期以来,这一现象并未得到足够关注。众多拖延者能够获取的专业知识少得可怜,对这一“顽症”求医无门、束手无策。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简·博克和莱诺拉·袁的著作《拖延心理学》中的数据,国外研究显示,2007年,70%的大学生存在拖延问题,50%的学生说拖延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问题影响着25%的成人。

心理咨询师王铭表示,产生拖延行为的根本原因是恐惧情绪。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大家容易处于同时处理许多事情的境地。而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很多人极为重视成败,就会有巨大的“评价压力”。

“人们倾向于将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挂钩,能力又与自己在具体事情的表现挂钩。面临压力时,一些人会恐惧自己没能力面对,于是选择拖延,因为拖延会给人‘掌控感’——即使最后失败,也可以给自己和他人一个合理的解释。”王铭说。

上海某大学研究生张超告诉记者,身边有不少同学总是将老师一周前甚至一个月前布置的作业,拖到最后两天来做,考试也总喜欢临时抱佛脚,“这是因为作业质量、是否及时复习,其实都不影响最终的科目成绩。”

据《新闻晚报》报道,为了抵抗自己的拖延症,一些白领开始热衷一款“小黑屋强制码字软件”。该软件在运行时,可先设定时间或字数,在达到已设定的时间或字数前,用户只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无法打开网页、运行游戏,甚至不能强制关机,再资深的“拖延症患者”也只能乖乖码字。有网友留言,通过软件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拖延症”仍难以根治。

“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英国文豪塞缪尔·约翰逊在18世纪便曾精准地描述了拖延带来的折磨:“我无法克制责备自己一直忽视那些最终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每一刻的闲散都增加了我的痛苦。”

心理学家认为,影响拖延的因素涉及内心感受,人们以拖延逃避各种令他们恐惧和厌恶的事物:害怕失败追求完美,害怕成功带来束缚,害怕受人控制、以拖延进行反抗……这些感受的根源可能来自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例如“只有第一名才有价值”的施压型家庭和父母决定孩子所有事情的控制型家庭,又如留学带来的文化冲击。了解这些,有助于人们取得持久的“战拖”效果。(综合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

厌食症

 

 

从“卖丑炒作”的网络红人到“政治正确”的励志偶像,芙蓉姐姐用减肥成功实现了“蜕变”。

芙蓉姐姐都瘦了,你还好意思再胖吗?

——网友们互相鞭策的励志警句

芙蓉姐姐的形象是如何转变的?人们说的出很多原因,然而不能漏过的答案必然有——减肥成功。作为娱乐界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要有一个好形象,人们心知肚明。更瘦,随之而来的附加含义往往还有更漂亮、更自信、更有毅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了对纤瘦的追逐,我们甚至很难找到这种审美口味的真实出处,然而现实中种种因以瘦为美的恶毒刻薄的话语陷阱把越来越多的人们逼入痛苦的纠结,食物和对食物的欲望成为了他们眼中最可鄙夷的人性弱点。在两种欲望——更美丽和更美味之间,人们纠结着。

国外资料显示,神经性厌食症是妇女和青少年女性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女性患者的终生患病率为0.5%—3.7%,它已成为15—24岁女性中仅次于肥胖和哮喘的最常见疾病。

在运动员、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芭蕾舞演员、模特儿等特殊人群中,患厌食症或亚临床厌食症(具有厌食症的一些表现,但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女性高达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我国大陆的厌食症正同日本、我国香港等亚洲地区一样,呈现快速增多的趋势。

厌食症的病因很复杂,涉及社会文化、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在不同患者中,各因素占有不同的比重,甚至在同一患者的不同病期及阶段亦不尽相同。

 

 

作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之一Adele这个英国胖女孩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励志传奇,然而为了卖出更多专辑,在封面上这位靠创作和演唱才华大红大紫的歌手不得不被“处理”得更消瘦一点。

社会文化因素。过去,厌食症常被认为是与西欧和北美文化密切相关的疾病,但近年来,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饮食习惯、审美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广告业发展,美容瘦身越来越受到女性的青睐。大量的媒体信息和营销策略营造出“以瘦为美”、节食促进成功的氛围,女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瘦的女性比胖的女性更具有吸引力、更成功”的观念,这些因素导致近年来厌食症患者越来越多。

心理因素。一些厌食症患者在病前可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征,比如严谨耿直、内向拘谨、刻板固执、胆怯退缩、敏感多虑、多动好胜、自尊心强、自我中心、不合群等。另一些心理特点包括低自尊、不能坚持己见、犹豫不决、完美主义和对成功或成就的要求非常高。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年后我国这类病人数量比之前成倍增长。这种在青少年和女性群体中出现的心身疾病严重影响前者的健康成长和后者的生育能力。最可怕的是,这是一种死亡率高达20%的致命心理障碍。

在2007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陈珏博士(兼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公布了她对2004年-2006年期间的54例病人的专项研究。发现神经厌食症患者性别比例女性88.9%,男性11.1%,接近欧美数据(男性<10%)。发病的高峰期为15-17岁。

在起病诱因中,“怕胖”排第一位,占77.8%,紧随其后的是学习工作压力大、学习工作环境改变、与父母不和等原因。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减肥方式多种多样,比较集中的有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过度运动、自我引发排便和自我诱发呕吐。

神经性厌食症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患上这种病,就算自己想治愈都很困难,因为厌食情绪会像毒瘾般对患者死缠烂打。陈珏的研究显示,患者还常常伴随抑郁和焦虑障碍、易激怒、心境不稳定、强迫观念、注意力缺损及性欲丧失等症状.拖延症

 

 

告诉我、告诉我,有什么事是做完了的?

——传说,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在恶疾缠身行将过世之际,曾满怀悔恨地如此发问。

建立于2007年5月15日的“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是豆瓣人气较旺的小组,目前已经有成员67819人。成立4年多以来,这些组员们一直在和自己的拖延症战斗着。

今年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22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2011年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卫生日”,一项关于职场心理的调研格外引人关注。根据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一项为期一周、由全国1148名白领参与的调研,近九成职场人声称自己有 “拖延症”,5成人承认“不拖到最后一刻,不会动手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拖延现象已成为西方学界的研究课题,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纷纷介入。而在国内,长期以来,这一现象并未得到足够关注。众多拖延者能够获取的专业知识少得可怜,对这一“顽症”求医无门、束手无策。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简·博克和莱诺拉·袁的著作《拖延心理学》中的数据,国外研究显示,2007年,70%的大学生存在拖延问题,50%的学生说拖延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问题影响着25%的成人。

心理咨询师王铭表示,产生拖延行为的根本原因是恐惧情绪。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大家容易处于同时处理许多事情的境地。而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很多人极为重视成败,就会有巨大的“评价压力”。

“人们倾向于将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挂钩,能力又与自己在具体事情的表现挂钩。面临压力时,一些人会恐惧自己没能力面对,于是选择拖延,因为拖延会给人‘掌控感’——即使最后失败,也可以给自己和他人一个合理的解释。”王铭说。

上海某大学研究生张超告诉记者,身边有不少同学总是将老师一周前甚至一个月前布置的作业,拖到最后两天来做,考试也总喜欢临时抱佛脚,“这是因为作业质量、是否及时复习,其实都不影响最终的科目成绩。”

据《新闻晚报》报道,为了抵抗自己的拖延症,一些白领开始热衷一款“小黑屋强制码字软件”。该软件在运行时,可先设定时间或字数,在达到已设定的时间或字数前,用户只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无法打开网页、运行游戏,甚至不能强制关机,再资深的“拖延症患者”也只能乖乖码字。有网友留言,通过软件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拖延症”仍难以根治。

“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英国文豪塞缪尔·约翰逊在18世纪便曾精准地描述了拖延带来的折磨:“我无法克制责备自己一直忽视那些最终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每一刻的闲散都增加了我的痛苦。”

心理学家认为,影响拖延的因素涉及内心感受,人们以拖延逃避各种令他们恐惧和厌恶的事物:害怕失败追求完美,害怕成功带来束缚,害怕受人控制、以拖延进行反抗……这些感受的根源可能来自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例如“只有第一名才有价值”的施压型家庭和父母决定孩子所有事情的控制型家庭,又如留学带来的文化冲击。了解这些,有助于人们取得持久的“战拖”效果。(综合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

厌食症

 

 

从“卖丑炒作”的网络红人到“政治正确”的励志偶像,芙蓉姐姐用减肥成功实现了“蜕变”。

芙蓉姐姐都瘦了,你还好意思再胖吗?

——网友们互相鞭策的励志警句

芙蓉姐姐的形象是如何转变的?人们说的出很多原因,然而不能漏过的答案必然有——减肥成功。作为娱乐界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要有一个好形象,人们心知肚明。更瘦,随之而来的附加含义往往还有更漂亮、更自信、更有毅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了对纤瘦的追逐,我们甚至很难找到这种审美口味的真实出处,然而现实中种种因以瘦为美的恶毒刻薄的话语陷阱把越来越多的人们逼入痛苦的纠结,食物和对食物的欲望成为了他们眼中最可鄙夷的人性弱点。在两种欲望——更美丽和更美味之间,人们纠结着。

国外资料显示,神经性厌食症是妇女和青少年女性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女性患者的终生患病率为0.5%—3.7%,它已成为15—24岁女性中仅次于肥胖和哮喘的最常见疾病。

在运动员、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芭蕾舞演员、模特儿等特殊人群中,患厌食症或亚临床厌食症(具有厌食症的一些表现,但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女性高达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我国大陆的厌食症正同日本、我国香港等亚洲地区一样,呈现快速增多的趋势。

厌食症的病因很复杂,涉及社会文化、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在不同患者中,各因素占有不同的比重,甚至在同一患者的不同病期及阶段亦不尽相同。

 

 

作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之一Adele这个英国胖女孩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励志传奇,然而为了卖出更多专辑,在封面上这位靠创作和演唱才华大红大紫的歌手不得不被“处理”得更消瘦一点。

社会文化因素。过去,厌食症常被认为是与西欧和北美文化密切相关的疾病,但近年来,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饮食习惯、审美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广告业发展,美容瘦身越来越受到女性的青睐。大量的媒体信息和营销策略营造出“以瘦为美”、节食促进成功的氛围,女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瘦的女性比胖的女性更具有吸引力、更成功”的观念,这些因素导致近年来厌食症患者越来越多。

心理因素。一些厌食症患者在病前可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征,比如严谨耿直、内向拘谨、刻板固执、胆怯退缩、敏感多虑、多动好胜、自尊心强、自我中心、不合群等。另一些心理特点包括低自尊、不能坚持己见、犹豫不决、完美主义和对成功或成就的要求非常高。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年后我国这类病人数量比之前成倍增长。这种在青少年和女性群体中出现的心身疾病严重影响前者的健康成长和后者的生育能力。最可怕的是,这是一种死亡率高达20%的致命心理障碍。

在2007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陈珏博士(兼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公布了她对2004年-2006年期间的54例病人的专项研究。发现神经厌食症患者性别比例女性88.9%,男性11.1%,接近欧美数据(男性<10%)。发病的高峰期为15-17岁。

在起病诱因中,“怕胖”排第一位,占77.8%,紧随其后的是学习工作压力大、学习工作环境改变、与父母不和等原因。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减肥方式多种多样,比较集中的有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过度运动、自我引发排便和自我诱发呕吐。

神经性厌食症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旦患上这种病,就算自己想治愈都很困难,因为厌食情绪会像毒瘾般对患者死缠烂打。陈珏的研究显示,患者还常常伴随抑郁和焦虑障碍、易激怒、心境不稳定、强迫观念、注意力缺损及性欲丧失等症状。失眠症

 

 

我们说不清中国是从何时开始成为一个难以入眠的国家的。

2011年3月初,《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职场人士睡眠健康调查”。这次调查采用了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在中国的东、中、西部抽取了14个调查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深(广州或深圳)、杭州、南京、郑州、武汉、长沙、太原、成都、重庆、西安、昆明和呼和浩特。样本的东、中、西部分布为:38.9%、27.5%、33.6%。

调查选取了十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中产职业人群,分别是:党政机关公务员、金融/保险从业者、IT人士、广告/传媒人、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私营企业者、职业经理人、科研人员。

受访者的年龄以20岁至50岁的中青年为主,占比92.4%,其中20~29岁、30~39岁和40~49岁的受访者分别占36.2%、35.2%和21%。受教育程度以接受了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为主,其中大学本科学历占52.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22.9%。

调查显示,逾八成(83.9%)受访者表示自己存在入睡困难、睡不踏实、多梦等“睡眠亚健康”状况。近九成(86.7%)受访者感觉自己的实际睡眠时间与理想睡眠时间有差距,睡不够觉。其中,广告/传媒人在十个中产职业人群中最缺充足的睡眠,相对而言,党政机关公务员感到睡眠不足的比例最少。

“睡眠问题既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但本质上是一个心理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史占彪说,睡眠障碍属于心理生理障碍,即由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生理障碍。厌食症、贪食症、性功能障碍,也都属于心理生理障碍,看起来是生理问题,实质上是心理问题。

睡眠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现代人的失眠大多是由于生活节奏太快,工作、生活压力太大导致的。“20年前,失眠并不常见,而今睡眠障碍已经是普遍现象,甚至一些少见的睡眠障碍,也成为睡眠障碍门诊的常见疾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刘艳骄博士,是从事睡眠研究的资深专家。1999年,他在广安门医院出诊的时候,一个上午看与睡眠相关的病人顶多4个,“现在只要我想看,一天看五六十个没问题,但是限号,一个上午能看到30个左右。”刘艳骄认为,生活节奏越快,有睡眠障碍的人就会越多。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约有38.2%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而且,趋势是越来越严重。”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陈彦方说,对于失眠,不要硬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做认知-行为治疗的时候,他经常要给病人纠正的一个认识是——床是用来睡觉的,不是用来让你思考问题的。

在被调查的十个中产职业人群中,感到睡眠不足的比例最高的五种是:广告/传媒人(91.1%)、IT人士(90.8%)、教育工作者(89.7%)、职业经理人(87.6%)和科研工作者(86.5%)。相比较而言,感到睡眠不足比例最少的一类群体是党政机关公务员(81.4%)。(《小康》杂志)

写在最后

明天,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我们完全可以让它成为一个好的开始。行与不行,应该取决于你自己。我们不能让心中灰色的雾霾继续吞噬内心,我们该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因为知道和承认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是自我拯救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