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讨厌日本人:健康、快乐、美丽--都由你的心灵开始【养生】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40:02
健康、快乐、美丽--都由你的心灵开始
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曲条件反射。
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已使某种观念影响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照照镜子、整整衣服、理理头发。有的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上眼睑浮肿”,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顿疑自已是否得了肾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医院就医。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作用。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好,由于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发黑时,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暗示自己: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操,练练太极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好的,于是精神振作起来,高高兴兴去工作了。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身心健康。
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如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暗示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它有时也给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假孕”,它是指有的女同志结婚后很想怀孕,由于焦虑而十分害怕月经按时来潮,使怀孕失败。
由于这种迫切心情,所以当自已月经过期未来,就觉得自己怀孕了。很快又觉得自己开始厌食,恶心、呕吐,喜吃带刺激性的食物,于是到医院就诊。但经医生检查和化验后,发现并不是怀孕。这是因为想怀孕的强烈愿望及焦虑的心理因素,破坏了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影响下丘脑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使体内的孕激素增高和排卵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暂时闭经的结果。
暗示也能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比如,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有人作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主试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对第二组,主试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
在临床中,暗示还可以治疗疾病。如一位妇女因丈夫突然在车祸中死亡,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悲痛得双目失明。但经医生检查,眼睛的结构没有病变, 诊断为心理性失明。用许多方法都没治好。后来进行催眠治疗,催眠师暗示她视力已经恢复,对她说:“我数五个数,数到第五个时,你醒来就能看见东西了”催眠师很慢地数一、二、三、四、五,果真数到五的时候,病人醒来,发现自已的视力已完全恢复。

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都证明暗示对疼痛有很大的影响。
有的人得知同事中有人患肝炎,他就感到肝区疼痛,并且越来越重。去医院做体检,并作肝功化验,医生告诉他一切都正常,肝区疼痛便突然消失。
有的学者研究发现,手术后伤口疼痛,使用安慰剂(如生理盐水等)代替吗啡注射,大约有35%的病人疼痛显著减轻。使用安慰剂要有足够的暗示,使病人相信用了之后就能镇痛。安慰剂使用次数越多,镇痛效果越减低。
有的人曾经使用噪音进行拔牙术,获得成功。但有的学者进行实验研究并没有发现噪音具有镇痛作用,因此认为噪音拔牙术的成功是由于暗示产生镇痛的结果。
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请30位被试者同时都闭上眼,注意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疼痛,5分钟后,请大家都写出来。结果是被试者都叙述了身体不同部位的疼痛,有的还痛得很重。
由于暗示对人的疼痛有很大作用,因此医务人员询问病人疼痛时,问话语气与方式不同,得到的回答有很大的差另。例如,问病人痛不痛?还痛吧?前一个问法得到的疼痛回答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第二个问法得到的疼痛回答比实际情况可能要多些。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许多疾病与日俱增。其中心脏病可说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流行疾病,它在世界人口的死亡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心理因素对心脏病的产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说长期的反复的消极情绪,在心脏病的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的学者做过动物实验,在白鼠脑中的情绪中枢部位埋入一个电极,刺激脑细胞就引起防御性反应,白鼠躲到角落里,缩成一团。这样连续刺激3—4小时后,小鼠的机体就发生明显的失调:血压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改变。更有甚者,有的动物在类似的条件下,出现严重的心脏衰竭,或血管梗塞。由此可见,该种紧张的情绪刺激如果由暂时的变为长期,就会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心律不齐,以致高血庄、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心脏病患者由于情绪激动,情志变化,造成猝死的现象是常有的。如英国著名生理学家亨特,性情急躁,冠状动脉供血不良。他自己曾经说过,他将死在惹他真正动怒的人手里。后来果真在一次医学会议的争论中,他受到精神刺激,在盛怒之下,心脏病猝发,当场身亡。在冠心病或心肌梗塞病患者中,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的病情轻得多。
国外有的学者经过实验认为,人的性格对心脏病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他们指出:情绪波动大、易激动的冠心病者的发病率比遇事冷静、不慌张的人大约高6倍。美国心脏病学专家森曼博士与弗里德曼博士把人的性格分为A型与B型。认为A型性格的人易急躁,做事缺乏耐心,好强心胜,不知满足,所以A型性格的人易患心脏病。而B型性格的人遇事从容安逸,不争强好胜,他们得冠心病的机会很少。具有A型性格的人要努力把自己改变成B型性格,以减少患心脏病的机会或发病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