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身体电影bilibili:毛泽东论抗美援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8:21:04
十年后,晚年毛泽东与亲友(周士钊)谈话时,回顾朝鲜战争做了这样的反思:
“关于抗美援朝的问题,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那时全国刚刚解放,最急切的问题,莫过于和平建设。如果要我讲不打的理由,我可以讲得出千条万条。但是这千条万条理由,也覆盖不住'不能置之不理’这六个字。
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最终目的是要侵略我们的新中国。它当时的矛头,实际上已经直指我国的东北,朝鲜只是它的跳板。
如果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然它不越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要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那我们又怎么能进行和平建设呢?
如果置之不理,那就正中它下怀,它就会得寸进尺,就会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老路,甚至要比日本搞得更厉害。”
“当时我已经看出,美帝国主义要把朝鲜这把尖刀硬插在我们的头上;从台湾方向来,一把尖刀插在我们腰上;从越南方向来,一把尖刀插在我们脚上。它就是想要从这三个方向来向我们中国开刀。
我们当时搞抗美援朝的目的,就是不允许美帝国主义打的那个如意算盘得逞。这就叫做'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所以当时我们才下决心要发动抗美援朝。”
“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战争创伤尚未医治,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还相当落后,财政经济状况又很困难,我们的海军、空军还处在初创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有人不同意派志愿军出国作战,认为没有必胜的把握,免得引火烧身。我们是从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当时我和中央一些同志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制订了持久的战略方针。我们对这场战争充满了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那时我们分析美帝国主义的军队有一长三短。它的钢铁多,飞机大炮多,这是它唯一优势,即长处。但是它在世界上的军事基地多,它到处树敌,到处布防,兵源不足是它的第一短;它远隔重洋,侵略朝鲜,运输线太长,武器和物资供应困难,这是它的第二短;为侵略而战,师出无名,士兵士气低落,这是它的第三短。这三短是它的致命伤。它虽然有一长,但不能盖过这三短。”
“我们则为正义而战,师出有名,为抗美援朝而战,为保家卫国而战,我们战士士气高昂,兵源充足。但我们不祈望速战速决,我们要和它进行持久的战争。我们要一步一步地消灭它的有生力量,要使得它每天都有损失,每天都有伤亡。它一天不撤退,我们就打它一天。它一年不撤退,我们就打它一年。这样一来,它就会伤亡多,就早晚会受不了。到那个时候,它就不得不坐下来和我们进行谈判,和平解决问题。只要它愿意和平解决问题,我们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这就是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无论它怎么打,都一定要彻底失败。”
“我们那时靠的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的武器装备。但战争的结果是,美国失败了,这是历史的结论。抗美援朝这一仗,我们不仅打出了军威,而且打出了国威,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高了。我们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我们打这一场战争还是值得的!”①
①《周士钊忆毛泽东》。
这是何等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
毛泽东论抗美援朝:美帝的军队有一长三短2010年04月13日 09:15 福建党史月刊
本文摘自《福建党史月刊》作者:刘明钢
60年前发生在鸭绿江彼岸的那场战争,曾经令世界为之深深震动,也对新中国发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这场战争,作为中方的最高统帅的毛泽东有着许多重要的指示、精辟的论述,这些指示与论述,对于教育全国人民、统一全党思想,对于赢得战争的胜利,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政治影响。
“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朝鲜内战之机实行武装干涉,无理侵入我国领土台湾,随后又越“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我国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受到严重的威胁。刚满周岁的新中国,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这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
毛泽东坚决主张出兵支援朝鲜。他是从全球战略的高度,从中朝两国唇齿相依的关系,从我国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考虑这个问题。1950年8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明确表示:“台湾一定要收回,朝鲜必须帮助。”他还说:“如果美帝得胜,他就会得意,他就会威胁我。我们对朝鲜的帮助,要以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仗打起来以后,有短打,也有长打,还有大打,打原子弹。打原子弹,我们没有,只好让他打,我们还是打手榴弹。但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8月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9次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他的意见。他说:“对于朝鲜人民,我们需要给以帮助鼓励。朝鲜人民对于中国革命是有很大帮助的。中国革命的几个阶段,都有他们的帮助。现在美军已经增援了他的部队,战争的持久性也就随之增加了。朝鲜战争持久了,不如速决的好。但持久了更可教育朝鲜的人民和世界的人民。他在朝鲜已经干起来了,也可能在别的地方干起来,他什么都可能干起来……我们不准备就不好。我们要准备战争打起来的时候,不是小打,而是大打;不是短打,而是长打;不是普通的打,而是打原子弹。我们中国人民是打惯了仗的,准备你打原子弹。我们是不要你打的。你一定要打,就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弱点,跟着你,最后打败你。”
1950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老朋友王季范和周世钊,针对后者的疑虑,毛泽东说:“不错,我们急需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出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使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1年10月23日,在抗美援朝进行了一年后,毛泽东又一次谈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他说:“我们不要去侵犯任何国家,我们只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对于我国的侵略。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全国人民都已明白这种必要性和正义性。”
毛泽东这些论述充分说明战争是美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进行抗美援朝是必要的、正义的。
“美帝的军队有一长三短”
既然要抗美援朝,有无取胜把握,在当时是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除了装备大量的飞机、大炮、坦克、军舰之外,它的武器库中还有一张令人生畏的王牌——原子弹。面对美国的核讹诈,不少人对战争的前景忧心忡忡。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科学地分析美国的长处与短处,以增强人们打败美帝国主义侵略的信心。
8月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9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美帝是有许多困难的,内部争吵,外部也不一致。美帝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合起来就是一长三短。三个弱点是:第一战线太长,从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线太远,要隔两个大洋(大西洋、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不如德、日军队。美帝是不可怕的,但是美帝也可能乱来,对于这一点,我们也要充分估计到。”
在同王季范和周世钊的谈话中,毛泽东也说:“你们都知道,我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这次派志愿军出国,虽然是有人不同意的,他们认为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我和中央一些同志经过周详的考虑研究,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胜利是有把握的。我们估计,美帝的军队有一长三短。它的钢铁多、飞机大炮多,是它唯一的优势。但它在世界上的军事基地多,到处树敌,到处设防,兵源不足,是一短;远隔重洋,是它的第二短;为侵略而战,师出无名,士气十分低落是它的致命伤;虽有一长,不能敌这三短。我们要进行持久战,一步一步消灭它的有生力量,使它每天都有伤亡,它一天不撤退,我们就打它一天,一年不撤退,就打它一年,十年不撤退,就打它十年。这样一来,它就伤亡多,受不了,到那时,它就只好心甘情愿地进行和平解决。只要它愿意和平解决,我们就可以结束战争,我们原来是要和平的。”
要使别人坚定,首先自己要坚定。毛泽东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和魄力,进行科学的分析,说服一些对出兵朝鲜心存疑虑的中央领导同志,使全党上下达成共识,团结一致,坚定信心,从而解决了出兵朝鲜的战略决策问题。
“这么一翻,那么一翻,最后还是决定了”
经历了长期战争生涯的毛泽东深深懂得“出兵”二字的分量,也深知“战争”意味着什么。因此,反复权衡,慎之又慎。毛泽东认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让大家摆足出兵的不利条件,对入朝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作了充分估计和分析。他认为,我们确有困难,出兵确要冒很大风险,一些同志不主张出兵,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是个大国,不打过去,见死不救,总不行。他手上拿着金日成的电报很动情地说:“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是别人危急,我们站在旁边看,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出兵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毛泽东一生最为艰难的一次决策。20年以后的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金日成时,共同回忆了这段曲折的决策过程。
毛泽东说:“那个时候,我们虽然摆了5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还是决定了。你不帮助,怎么办啊?不仅你们没有发言权,我们也没有发言权了啊!过去我曾经同跟着你们军队到过南朝鲜的中国新闻记者谈过话。我问他:究竟美国的炮火和空军杀伤力哪个大?据他说,主要杀伤力还不是空军,还是陆军。我说这样就好办了,因为我们没有空军哪,有的只是陆军啊。再有呢,那无非是进去了又被美国人赶了出来。那我总进去跟你打过一回了吧。被你们赶出来回到鸭绿江以西,那以后你美国人占领了鸭绿江以东,他总是不放心的,我们总还可以进去嘛,以后我们两家合起来组织游击队再可以钻进去占领鸭绿江以东嘛。你如果按兵不动,以后就没有理由了嘛!”
毛泽东还说:“事情总是这么弯弯曲曲的。在那个时候,因为中国动动摇摇,斯大林也就泄了气了,说:算了吧!后头不是总理去了吗?是带了不出兵的意见去的吧?”
周恩来说:“两种意见,要他选择。我们出兵就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
毛泽东说:“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
周恩来说:“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支援,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
毛泽东说:“最后才决定了,国内去了电报,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
这个谈话记录,说明毛泽东和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关于出兵朝鲜的决策是何等艰难!对于抗美援朝的决策,彭德怀曾作过这样的评价:“这个决心不容易定下,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
“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
“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发军队士气、保障战争胜利的基础。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不断以弱胜强,战胜国内外强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十分重视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的发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面临的对手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美国,毛泽东更加注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指出,必须“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1951年1月19日,他又指示:“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的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的敌人奋斗到底。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就一定会得到。”毛泽东的指示迅速传达到各入朝参战部队,并得到认真的执行,从而加强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为打败美帝国主义奠定了政治基础。一位志愿军战士这样回忆:“听到毛主席的这些指导我们赴朝作战的重要指示,当时我是多么兴奋、多么激动啊!我利用行军的间隙时间,把毛主席的指示一字一句地写在小本子上,稍有时间,我总要看上几遍,尽管早已背熟了,可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看。我和同志们一样,决心牢记毛主席的谆谆教诲,无论走到哪,打到哪,都坚决按照毛主席指示办事,因为这就是我们赴朝作战的伟大方针和'胜利的政治基础’啊!”
“把国际主义跟爱国主义结合起来,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朝鲜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1950年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宣言》,指出:“帝国主义者的侵略野心是无止境的”,“他们的阴谋绝对不止于摧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他们要吞并朝鲜,他们要侵略中国,他们要统治亚洲,他们要征服世界”;“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因此,中国“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把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在当时极大地发挥了政治动员的作用。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金日成时,曾谈到这个口号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说:“那些人有百分之二十的战士、干部是积极的、愿意打的。这是根据他们当时的调查。动员了以后,他们作了一个调查,说有百分之二十的战士、干部是愿意打的,有百分之二十是不愿意打的。”
周恩来插话:“那是在开始的时候。”
毛泽东说:“除了这百分之四十,还有百分之六十,是打可以,不打也可以,随大流。我说这就可以了嘛,因为有百分之六十可以随大流,可以赞成打,再加上百分之二十愿打的,这不是百分之八十了吗?就可以打了嘛。又把国际主义跟爱国主义结合起来,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你如果不提'保家卫国’,他也不赞成啊。他说,只为了朝鲜人,不为中国人还行啊?所以我说,是为了保家卫国嘛,就是你要保家,你要卫国,要到那个地方去保、那个地方去卫。”
金日成表示赞成:“是的。当时提出这个口号很好,很正确。”
毛泽东说:“你不去支持朝鲜人民保卫朝鲜,还能保自己的家,卫自己的国?这样战士就理解了。”
“零敲牛皮糖”:制敌死命的法宝
经过第一、二、三次战役的战略进攻,又经历了第四次战役的积极防御,在中朝军队同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的反复较量中,毛泽东对朝鲜战争的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准备长期作战的思想更加明确。他对抗美援朝战争总的指导方针,被概括为“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
1951年5月26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式师,甚至一个团,都很难达到歼灭任务。这是因为美军在现时还有颇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到最后大围歼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
这是毛泽东对志愿军所进行的持久阵地战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他还有个通俗的说法,就是“零敲牛皮糖”。实践证明:这是“制敌死命”的一个法宝。
在上甘岭一战成名的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在总结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原因时,也指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主席英明的战略指导思想的胜利,是志司、兵团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方针的胜利。五次战役后,我们落实毛主席的指示“零敲牛皮糖”,不断地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争取时间。毛主席的这个指示通过实践证明是很英明的,特别是在1952年以后,朝鲜战场上不断成排、成连、成营地歼灭敌人,不仅从实力上削弱了敌人,更从心理上威慑了敌人,为上甘岭战役取得全胜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
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一起,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全世界人民渴望的朝鲜停战终于实现了。
1953年9月1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毛泽东对抗美援朝战争做了总结,他首先阐述了胜利的原因。他说:抗美援朝的胜利是靠什么得来的呢?刚才各位先生说,是由于领导的正确。领导是一个因素,没有正确的领导,事情是做不好的。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
我们同美帝国主义这样的敌人作战,他们的武器比我们强许多倍,而我们能够打胜,迫使他们不能不和下来。为什么能够和下来呢?
第一,军事方面,美国侵略者处于不利状态,挨打状态。如果不和,它的整个战线就要被打破,汉城就可能落入朝鲜人民之手。这种形势,去年夏季就已经开始看出来了。作战的双方,都把自己的战线称为铜墙铁壁。在我们这方面,确实是铜墙铁壁。我们的战士和干部机智,勇敢,不怕死。而美国侵略军却怕死,他们的军官也比较呆板,不那么灵活。他们的战线不巩固,并不是铜墙铁壁。我们方面发生的问题,最初是能不能打,后来是能不能守,再后是能不能保证给养,最后是能不能打破细菌战。这四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都解决了。我们的军队是越战越强。今年夏天,我们已经能够在一小时内打破敌人正面21公里的阵地,能够集中发射几十万发炮弹,能够打进去18公里。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再打它两次、三次、四次,敌人的整个战线就会被打破。
第二,政治方面,敌人内部有许多不能解决的矛盾,全世界人民要求和下来。
第三,经济方面,敌人在侵朝战争中用钱很多,它的预算收支不平衡。
这几个原因合起来,使敌人不得不和。而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原因,没有这一条,同他们讲和是不容易的。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刚才大家讲到领导这个因素,我说领导是一个因素,而最主要的因素是群众想办法。我们的干部和战士想出了各种打仗的办法。我讲一个例子。战争的头一个月,我们的汽车损失很大。怎么办呢?除了领导想办法以外,主要是靠群众想办法。在汽车路两旁用一万多人站岗,飞机来了就打信号枪,司机听到就躲着走,或者找个地方把汽车藏起来。同时,把汽车路加宽,又修了许多新汽车路,汽车开过来开过去,畅行无阻。这样,汽车的损失就由开始时的百分之四十减少到百分之零点几。后来,地下仓库修起来了,地下礼堂也修起来了,敌人在上面丢炸弹,我们在下面开大会。我们住在北京的一些人,一想到朝鲜战场,就感到相当危险。当然,危险是有的,但只要大家想办法,并不是那么了不起。
毛泽东最后说:“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这是毛泽东对抗美援朝胜利原因最精辟的总结,也是对中国革命与建设规律的高度概括。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只要坚持这两点,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毛泽东还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他说: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
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33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由于以上三条,就产生了第四条: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这个的讲话中,毛泽东还非常自信地说:“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我们有人民的支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踊跃报名参军。对报名参军的人挑得很严,百里挑一,人们说比挑女婿还严。如果美帝国主义要再打,我们就跟它再打下去。”
毛泽东的这番话说出了中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
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中国人民更加自信。我们爱好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倘若帝国主义胆敢将战争强加于我,一定让它有来无回!
“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0_04/13/521826_2.shtml
朝鲜战争双方投入兵力对比
17国联军:
韩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土耳其、荷兰、法国、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南非、卢森堡
参战国 投入兵力
中朝联军 朝鲜 260,000 1,066,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 780,000
苏联 26,000(主要为飞行员)
联合国军 韩国 590,911 1,205,605
美国 480,000
英国 63,000
加拿大 26,791
澳大利亚 17,000
菲律宾 7,000
土耳其 5,455
荷兰 3,972
法国 3,421
新西兰 1,389
泰国 1,294
埃塞俄比亚 1,271
希腊 1,263
哥伦比亚 1,068
比利时 900
南非 826
卢森堡 44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航母海试胜利返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