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退税 公司可选吗:神奇的大陆——“大陆星”与“大陆瓣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2:10:03
  神奇的大陆——“大陆星”与“大陆瓣”

 

撰文/单之蔷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因为遥远、寒冷、未知、漂亮,北极一直是人们心怀恐惧,却又永远向往的目的地。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即便是在冰川融化厉害的盛夏,前往北极的航道仍然困难重重:不连续的冰山和各种未知的险境,成为一道道障碍。但这仍然阻挡不了人类对北极的好奇:在这世界尽头的冷酷之地,人们就在不远处建造了仙境般的聚落。摄影/ Nick Cobbing


 

     2011年的一天,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一个会议厅里,来自挪威的探险家Borge Ousland正在讲述他环绕着北冰洋航行一圈的探险经历。过了一段时间,还是在这个大厅里,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郝晓光教授在这里讲述他新的世界地图,其中以北极上空为视角的一幅世界地图格外引人注目。在这幅地图中,北冰洋成了中心,若干个国家围绕着北冰洋隔海相望,北冰洋成了“地中海”。
    这两桩事情碰到一起,似乎偶然,其实未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冰封的北冰洋周边正在融化,挪威探险家环绕北冰洋一周的航行,无非是给这个结论再添加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北冰洋的变化,意味着人类曾经付出巨大代价探索的穿过北冰洋的航线有了通航的可能,这无疑吸引了人们把目光投向这个被认为是地角天涯的地方。
    为什么要探索北冰洋航线?北冰洋航线的价值何在?


我们常见的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

郝晓光制作的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

与我们常见的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相比,郝晓光教授制作的这张地图打破传统,让人以另一种新的视角来看世界。在这幅从北极上空鸟瞰地球的地图中,北冰洋成了世界的中心,各个大陆众星捧月般围绕在北冰洋的周围,以往我们觉得很遥远的地方,从这张图上看似乎也近了许多。



 

地表海陆轮廓的探索直到18世纪才完成
    这要从地表的结构说起。地表最明显地分布着两样东西:陆地和海洋。陆地只占了地表一小部分(29%),海洋则占大部分(71%),简单地说:三七开。全球的海洋是连通的,叫“世界洋”,陆地则是分离的。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呢?也就是,地球上海陆的轮廓是怎样的?
    最容易想到的是,陆地在南、北半球之间大致均衡地分布。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推断:在南半球应该有一个“南温带”。公元2世纪时,大地理学家托勒密也曾在他的著作中说道,为了避免“头重脚轻”,在南半球应该有一片所谓的“南大陆”。在他流传甚广的世界地图上,南半球画着一个“南大陆”,这个“南大陆”包围着印度洋。直到18世纪,英国航海家库克通过他的两次探险航行(向南太平洋进发,直至南纬77度),才证明了南半球更多的是广阔的海洋。从此,世界地图上抹去了“南大陆”。
    如今,陆地在地表的分布早已弄清楚。按照人类的逻辑,陆地在地表上的分布是很难想象的。即陆地的分布极不均衡,大部分陆地聚集在北半球:北半球的陆地占了陆地总面积的69%,南半球仅占31%。

北极探险前仆后继

前往北极探险永远是很多人的极致梦想。100 多年前,挪威人内森驾驶着专为北极探险设计的“前进”号帆船开始了他的极地之旅,他于3 年后奇迹般生还,并成为19 世纪最接近北极点的人。此后,内森和“前进”号的故事一直激励着志同道合者。在内森北极航行100周年之际,来自6 个国家的17 位科学家组成一个探险队,并仿造“前进”号建造了“塔拉”号帆船,沿袭“前进”号的古老方式与路线,将帆船固定在冰盖上,一路漂流至北极。然而,因为全球气候的变暖,冰面时有融化,冰山常常“漏空”。摄影/ Francis Latreille

 

大陆真神奇:北冰洋居中的“星”;成双结对的“瓣”
    虽然没有人对陆地为什么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做过出色的解释,对于这种现象的描述和概括,有的科学家却做得很出色。
    我看过苏联的一本地理书,那里面创造了两个很生动形象的概念:一个叫“大陆星”,一个叫“大陆瓣”。如果记住这两个概念,地表的结构就深深地印进了你的脑海。
    何谓“大陆星”?这要在北极上空鸟瞰才能看到。在那样的视角下,你会看到地球上陆地的分布是很奇特的星状,或者说像海星的形状。
    何谓“大陆瓣”?“大陆星”伸出的一个个角就是所谓的“大陆瓣”。一个瓣是美洲大陆:北美洲加南美洲;一个瓣是欧洲加非洲;还有一个瓣是亚洲加大洋洲。这些“大陆瓣”在地球的北极地区会合,中间围绕着一个大洋——北冰洋。
    很神奇的是,“大陆瓣”成双结对。如前所述:北美洲与南美洲连在一起,结成一对;欧洲与非洲结成一对;亚洲与大洋洲结成一对。
    还有一个神奇之处是,每一个大陆都像一个倒三角形,底边朝上,即朝北。成双结对的“大陆瓣”就像两个首尾相接的倒三角形。

    “大陆星”和“大陆瓣”的形状,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首先是,各大陆瓣之间和周边的航行成了十分必要的人类活动,由此产生了“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这样的思想和时代。
    更为神奇的是,好像造物主为了给人类的航行提供便捷的路径,结成一对的大陆瓣之间,正好是地表的断裂带和凹陷之处。因此这里不是海峡(如欧洲与非洲之间是直布罗陀海峡)就是地峡(连接两个陆地的狭窄之地)。因此挖断地峡、修建运河,就成了人类肯定要做而且也能做成的工程。如在北美州与南美洲之间,就开挖了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虽然不是两个南北方向大陆的连接处,却是东西方向两个大陆(亚洲与非洲)之间极狭的连接处。这两处运河的开通,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大陆东西两岸之间及各大陆之间的航程,而且两条运河正好成了北美洲与南美洲,以及非洲与亚洲之间的分界线。
    前面说了,地表陆地的分布极不平衡,大部分聚集在北半球。这种不平衡的地表结构必然带来不平衡的人文世界。非常明显,北半球的人类世界经济活跃,社会发达,人口众多,而南半球相反,于是形成北强南弱的世界格局。这种地表结构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北半球的交通运输繁忙,各个大陆之间、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远比南半球活跃。这就是所谓的“北强南弱”。


大陆星与大陆瓣

如图所示,除南极洲外,地表上所有大陆都成双成对地出现:北美洲与南美洲为伍;欧洲衔接非洲;亚洲搭配大洋洲。来自不同方向的3 对“大陆瓣”,一齐向北极这片白色的冰面会合,组成“大陆星”。犹如3 片花瓣朝向花蕊,就像三叶草。

每一对大陆瓣中间正好是断裂带

每个“大陆瓣”都像一对蝴蝶的翅膀,两翼完整,中间断裂。这个断裂带由海湾、内海、边缘海和岛链、岛屿组成,并有着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每个“大陆瓣”的西侧都有凹陷,如几内亚湾之于非洲、大澳大利亚湾之于大洋洲;而东侧则有凸起,并在这凸起的边缘,环绕着一连串花瓣状的岛屿群。



 

假如大陆不是“大陆瓣”,而是“腰带”,世界会怎样?
    大陆瓣沿着南北方向延伸,每个“瓣”内南北间的长度远大于东西向的距离。这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吗?我觉得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知道太阳洒下的热量是地球的生命之源,而这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沿经线方向,热量从赤道开始,往南北方向依次递减,即赤道附近热量最多,是热带;再向北(南半球向南)依次是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沿纬线方向,因地球自转,东西向的热量分布均衡,同一热量带则沿纬线方向,呈东西向展布。这种热量带的分布结构,使得地表上的植物、动物、土壤的类型等也呈现东西方向带状分布的特点。当然,除了热量,还有降水和地形也都有影响。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前面说了,地表上的“大陆瓣”是沿南北方向延展的,热量带的延展却是东西方向,二者交叉的结果是,每一个“大陆瓣”上都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这样的块状区域存在,这就造成了每一个“大陆瓣”上的动植物和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有差异的,这就造就了世界的“多样性”。
    假如我们设想一下:陆地的分布不是呈“大陆星”和“大陆瓣”这样的结构,而是如“腰带”一样沿着东西方向分布,那么会出现什么景象呢?若是如此,“腰带”大陆就会与也是东西方向延展的、由太阳辐射形成的热量带重合。那么,“腰带”上大陆的气候或者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中的其中之一,而不会像“大陆星”和“大陆瓣”状的大陆那样,同时具有这些不同的气候带。这样,“腰带”大陆的动植物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必将趋于雷同,生物多样性及文化的多样性比起“大陆瓣”来必将大大减少。
    这只是一个假设,地表的陆地毕竟没有成为“腰带”,而是呈现为“大陆星”和“大陆瓣”的形状,不知这是人类的幸运还是不幸。

极夜中的极光

一个冬日的午夜,摄影师 Francis Latreille被窗外的光线惊醒:窗外似乎有无数的光缕在闪烁,“北极光!”他立即明白过来,并随即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一神奇时刻。这是他在北极长达500
天的漂流中,第一次遇见北极光,神秘、宁静而又壮阔。与他同行的,全是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他们都可以对北极光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他却宁愿相信神话与传说:她是黎明的化身,是太阳神和月亮女神的妹妹,或者是神灵刹那间的现身……就像北极,无论科学家还是探险者,每个人都有被招引至此的充足理由。摄影/ Francis Latreille

 

 

大陆如漂浮在“世界洋”上的花瓣,“绕瓣航行”是人类的梦想
    地表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而南极地区则是一片陆地,面积还大致相等,都在1400多万平方公里上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面积有不同说法,此处均取维基百科说法:北冰洋1405.6万平方公里,南极洲1400万平方公里)。就像是一个面团在北边摁下去一个坑,在南面则凸起一个包。
    南极洲与北冰洋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地区,但二者的意义大不一样。南极洲周边全是海洋,离大陆很遥远。但是北冰洋却不同了,它的周边全是大陆,大陆上分布的是一些主权国家。
    虽然“大陆瓣”围绕着北冰洋,但是北冰洋与太平洋和大西洋相通。换句话说,大陆瓣是独立的。因为被大洋环绕,围绕着“大陆瓣”,可以毫无阻挡地航行,这对人类是多么大的诱惑啊!
    在欧洲,航海探险家试图从东北和西北方向通过北冰洋进入太平洋,这就是所谓的“东北航路”和“西北航路”。为了探索这两条航路,人类进行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许多探险家出发了,就再也没有回来,有数百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无数探险的结果证明,无论是“西北航路”还是“东北航路”,总有部分航路是被冰封住的。
    如今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封锁航路的坚冰在夏季里已经融化,从加拿大位于北冰洋中的丘吉尔港出发的万吨巨轮,已经通过北冰洋进入太平洋,驶进了中国的港口。
    绕着“大陆瓣”航行已经实现,但是北冰洋坚冰的融化,海冰的减少,对于全球的生态环境会带来什么影响?福兮?祸兮?“绕瓣航行”梦想成真,难道可以击掌相庆吗?





北极冰正在迅速消融
北冰洋大部分海域海水在0℃以下,因而有大面积常年不化的冰盖和浮冰。如今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暖季的气温较以前上升,海岸边常年不化的冰川也出现了尾端断裂和冰川融水瀑布的现象。那些从冰川上断裂下来的大块浮冰,往往成为航运的危险因素。


北冰洋资源开采将进入飞跃式的发展

据统计,北极地区的石油储量超过1亿吨,未探明天然气储量占全球储量的三分之一。随着北极冰的消融、北极航道通航在望,人类对北极地区能源资源的开采将进入飞跃式的发展。

中国对北极地区的科考

图中,浮冰几乎困住了这艘科考船,目前世界各国都积极地从事着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中国自1999年派出第一支北极科学考察队以来,迄今已经组队进行过4次北极科学考察了,未来5年间,中国计划开展3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