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ktv女主播19禁名字:[转载]感悟收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2:47
 

一:收藏玉器

玉器一是好玩,可以随身带,随手盘玩;二是便于随时与别人交流;三是不占地方,付出的管理费少。四是玩玉相对安全。在银行里开个保险柜,放在那里,不用成天担心小偷打主意。

 

    现在是小偷拉动经济的时代,小偷带动巨大的防盗产业,防盗窗、防盗网、防盗门、保险柜、监控器、报警器等等。没有小偷,很多企业要倒闭,很多人要失业,很多公安派出所奖金没得发。所以现在的小偷防不胜防,我们不能寄希望社会治安再回到夜不闲户的状态,只有花钱买平安!

一路走来,自已的收藏心态和收藏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一幵始,什么都想买,什么都敢买。到后来,知道了什么可以买,什么不可以买。即便是老东西,还要看材质、件品、年代、完整度、工手、皮壳,尤其是它的文化内涵、艺术内涵。

 

    头一阵子收藏,是只买进从不卖出的。但毕竟是拿工资的,买得一两件大价位的东西,就玩不转了。后来在朋友的开导下开始交流,出让一些藏品。这样进进出出,就和市场接上轨了,就知道了哪些东西是人见人爱的了,哪些东西是更有收藏价值的了。东西好不好,拿到市场就知道了,有人出钱要,在一定程度上讲就一定是好东西。

 

 二、收藏有什么好处?

 

    收藏是一门艺术。

    收藏是一门学问。

    收藏是对历史、文化、艺术的独特体验,是对艺术市场、艺术价值的个性判断。

    收藏流动在下里巴人中间,高居于阳春白雪之上。

    收藏不仅仅是收藏物件,更是收藏文化,收藏故事,收藏友情,收藏回忆。

    收藏就是一种玩,但玩的是知识,玩的是品味,玩的是修养,玩的是高雅。

    收藏充满了魅力和无穷的乐趣。有寻觅之乐;有发现之乐;有捡漏之乐;有交友之乐;有鉴赏把玩之乐。

    收藏会带给你丰厚的回报。一件东西,玩过了,使用过了,还能给你带来超值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收藏也是保护和抢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高尚的爱国行为。

 

    象欧美的一些国家,非常看重文物的价值和意义,非常注重收藏,而且是全民性的。过去,我们国家一直战火硝烟,人们活命都难,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收藏,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历史上封建暴君的 “焚书坑儒”,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不仅给我国传统文化本身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和毁坏,还对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形成与培养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艺术宝窟。在这里,每走一步,都会为秦汉唐宋的辉煌感到叹服和震撼;每看一眼,都会为先人创造的艺术瑰宝感到神秘和神奇;每到一处,都会为这些旷世珍品遭到破坏和损害感到惋惜和疼心。

 

    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对游人开放的有42个洞窟。每条路线只参观10个洞窟,其中有三个必看,第96窟就是一个。

 

    第96窟在藏经洞里,不知什么年代、什么原因、什么人封存了大量的古代写经和艺术珍品。1900年被一个王道士发现后,先后被英国考古探险家两次骗购经卷、佛画、丝织品20000余件,被法国探险队骗购文献精品、丝织品10000余件,被日本劫取文物400多件,被俄国考察队掠走文献、文物10000余件,被美国人盗剥壁画精品数件。这些文物现收藏在英、印、法、德、美、俄、日、韩、丹麦、瑞典、芬兰、土耳其等国家博物馆。在我国保留下来的极少。
    到过这里的人无不感慨万千。有的说这是中国人的耻辱,让这些旷世珍宝白白地落到了外国人的手里;也有的说这些珍宝收藏到外国的博物馆,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如果留在国内,可能早就被毁掉了;有的说这个藏经洞要是不被发现就好了,那个王道士尽管勤奋而无贪欲,但有眼不视珍宝,是不可饶恕的千古罪人;也有的说藏经洞的发现,揭开了莫高窟的面纱,让世人知晓了敦煌,让敦煌学成了世界性的显学。

    藏经洞、王道士、当朝官员、流散文物等,给游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与评说。

 

    湖南有个 “潇湘八景”,是由我国北宋大画家宋迪始创于十一世纪中晚期的艺术瑰宝,据专家统计,以原创的“潇湘八景”为画题的现存“潇湘八景图”共有144件,在我们国内仅有4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其它都在国外。 “潇湘八景”在约十二世纪晚期或十三世纪初期传入日本后,其形式与内涵都得到广泛的拓展和延伸,从欣赏八景绘画、临摹八景图、赋八景诗、创作八景和歌,乃至将八景融入戏剧、艺名、地名等,“潇湘八景”在日本成为绘画、诗歌、连歌等文化艺术领域最经典的素材和创作源泉。相比之下,在“潇湘八景”的故乡却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潇湘八景”为何物。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换粮食、换外汇,我们把许多民间文物烂便宜的买给了外国人。老部队驻地河北定县每天要给天津外贸送两汽车。江浙一带玉器论斤收。还发生了大量的盗墓,使许多国宝流落国外。现在富了,出现文物大批回流,又来大赚中国人的钱。


 

    八、九十年代,人们富了以后,开始并不知道文物的价值,继续造成了大量的破坏。如湘西王村。刘晓庆在这里演了芙蓉镇,当地老百姓拿到一些报酬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房子推倒,建新房子,使这里的很具民清风格的古镇遭到史建以来严重破坏。后来旅游搞起来后,又重新铺青石板路,搞仿古建筑,但不伦不类,没有了苍桑感。其它地方也是一样。搞仿古一条街,根不不是过去哪种味。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众多民族长期生活创造和积累下来的民间艺术、风俗文化、民俗文物,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大量地、不断地通过旅游地和其它途径流入国外。尤其是日本。西藏通火车后,许多日本人跑到那里以烂便宜的价买走了藏民手里的服饰等物。以致于“国内学者研究中国民俗文物还要跑到国外去看实物资料”。

 

    在城市改造扩建和农村发展中,许多古建筑、古文物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北京推倒了多少“四合院”?乡村毁掉了多少“老院子”?无计其数。有的毁了又重建,破坏后再恢复。但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造成的损失是无可挽回的。

 

    一些部门、一些地方、一些人不认为“祖传”和“祖业”是不能卖的,为了一点金钱,把许多国宝乱便宜的买给了外国人。

 

    加上这几年收藏界和媒体联手开辟的各类“鉴宝”节目,不去介绍瑰宝的文化价值,一味炒作它的经济价值,不仅没有唤醒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观念,倒是培养了更多人唯利是图的意识,造成大量的盗墓现象和更多的珍贵文物流向国外。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渗入和现代化建设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空前而强烈的冲击,不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被逐渐淡忘甚至遗弃,取而代之的是“洋节日”、“洋文化”。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关系到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关系到维护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我们有责任爱护和保护先人给我们传下来的这些极其珍贵的文化符号!

古人云“识古不穷,贪古不富”。

 

    现在许多想贪赃枉法的人、想进入封疆大吏行列的人,把名家字画古董玉器看成是最佳的“敲门砖”。送现钞、黄金不大敢收,送房子、车子目标太大,送美女太惹人眼。名人字画古董玉器既不显眼、又不显俗,其价值送者、受者都心照不宣。但由于缺少收藏知识,往往让不法商人钻了空子,要么送成假的,要么收成假的。

 

    前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举行的 “国宝献汶川”爱心捐赠活动。许多有名望的人,纷纷将自己心爱的国宝级珍藏品拿出来无偿地捐献给了因地震而受灾最严重的汶川县。媒体称赞这是一次捐献文物品相极高,品种最丰富,器物最精美,团队数量最多的捐献活动。

   但这一活动受到收藏界的强烈抨击。认为这是收藏界的奇耻大辱。原因就是,这次捐献的许多文物均属赝品。国宝级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直径一米五以上的明清官窑大盘,均为赝品。什么青铜器,根本是黄铜!还有塑料做的大红瓶子,现代新工艺的桌子椅子。这些东西全国各地的地摊市场上到处可见。这里有的是骗吃骗喝骗风光!有的是根本不懂,把别人送的所谓古董当成国宝捐献给了汶川。要是懂一点收藏知识,就不会出这种洋相了!

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古玩收藏大部分人都是半路出家,或者做为业余爱好而参入此道,相对来说,经验少,理论基础差。因此说,初入道者,学习是第一位的。

 

    收藏靠的是知识的积累。"藏物不如藏知",拥有相应的知识,好东西迟早会被你所得,而光有钱没有相应的知识,在你手上的好东西,也常常会"漏掉"

 

    收藏的学问博大精深,也可以说学无止境。收藏不止,当学习不停。

 

    首先要通过阅读文物、考古、鉴定类的书刊,搞清古玩收藏的目的、方法和途径,明确自己的方向。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风乱跑,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学费。

 

    再就是学习各种藏品的时代特征。象玩玉器,不但要熟记历代玉器特点,而且还要了解各时期的历史知识以及考古资料,辨别玉料,认识不同时代的制玉工艺特点和同时代其它工艺品的纹饰特点。玩字画,玩瓷器等等都是如此。

 

    现在收藏一类的书出旳很烂,一定要选好书来读,不是什么书都可以读的。

 

    还要学一些与收藏相关的边缘学科。如:文化史、艺术史、美术史、地质矿产学等知识,掌握的知识多了,就很容易融汇贯通,收藏时就会运用自如。还要学习一些有关美学、诗词歌赋等方面知识,时日一长必然受益非浅。

 

    学习要循序渐进。古玩收藏是一门以经验为主的学问,不可能一踟而就,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这样才有可能在厚积的基础上薄发。

 

    作为收藏爱好者,既入此门,就要循此而行,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对收藏来讲,你对它倾注多少,她就给你回报多少。你舍得为她付出,她必然给你回报!

二要多看、多悟、多上手。

 

    要多看实物。

 

    不但要在地摊上看,还要到网上看,特别是要到博物馆去看,到真正的藏家和行家手上去看。

 

    要多与行家交流,有条件要多上手。通过对实物的观赏、对比,逐步建立起个人的鉴赏标准和鉴赏体系。

 

    地摊上的假货要少看,看多了会把自巳的眼睛看坏了。

 

    一件东西,看新假主要是看它的神韵。就象看某个人一样。不要动不动就用放大镜。一件东西不上手就有八九不离十了,当要上手就说明没多大问题了。用放大镜看,主要是看它的有无受伤,又无改动修补,表皮上的痕迹等等。

 

    玩收藏要讲悟性。自古至今,没有哪个师傅在教徒弟的时候给你一下点透的,关建靠自巳悟。

三要多问、多跑、多请教。

 

    初入收藏之道,除了读书和观摩实物外,还要“不耻下问”,这样才能较快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这里包括向所有在这方面有知识的人问,既要向学者、专家、行家请教,也要向各种相关专业人士请教,还要向各类不同的收藏者和摊主请教,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综合起来,经过分析和整理,变成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盲从,不要迷信,要学会集中不同人的长处。

 

    请教别人时要特别注意跟对人。过去古玩行是很讲规矩的,不坑人、不宰人,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要多跑多转,多长见识,看书本里的图案和亲眼目睹是两码事。

四要不贪、不赌、不冲动。

 

    其实收藏,是一个修行养性的过程。

 

    要少听别人讲故事。很多人听别人一说是老件,心态就变了,怎么看怎么喜欢,这样很危险。

    老东西都伴随着动人曲折的故事。如某某人的东西,哪里哪里出土,包浆怎么怎么样,工多么多么好,等等。很多卖仿古玉的贩子,会编造一套美丽动人故事来强调器物的真实性,有旳还会指天发誓,仿佛是亲眼看见从古墓中盗掘出来的似的。有的会拍胸脯说玉器是祖上传下来的,信誓旦旦。对刚入门的来说,一定要当心,要看东西,不要听故事,要用眼睛去淘,而不要用耳朵去淘。

 

 

    现在的市场,很少有漏给你捡,不要总想去捡漏。贪便宜的心理带给你的更多的是上当和吃亏。如果你捡到一次了,千万不要想着再从一个人手中拣第二次,那就意味着你要进陷阱了。

 

    千万不要听奉承的话你是行家,你有眼力,我给你便宜,你以后多照顾。。。。。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

 

    在地摊上,要慎出手如你真的没抓,却抓了个假的,一看你就是个老外,那你就等着挨宰了。

 

    不可心存侥幸,不可去赌。这里没有运气,只有真假。不要凭感觉,不要靠“蒙”,不能信“包老”、“包出土”一类没有实质意义的承诺,只能靠自己的眼力。一般讲,懂到什么程度玩到什么程度,不懂的别去碰。

 

    有个网友说过:记住几个简单步骤——掏钱时,冷静半分钟:非买?难道不买不行?一大帮说东西绝对牛逼时,要冷静小心。看东西先问价,问完再瞧。看半天再问准亏。别书上刚学俩新词儿就和摊主探讨,你永远不是对手。你一张口,人就乐了,你一棒锤。摊主和别人聊天时、或有人看他东西时,不要过去问,此时他正牛逼呢!过一会儿再回来与他单挑,他会很乖。拿东西够不着,对方递你,双手“捧接”,一看,内行。如果看货时正好有人在你旁边遛弯儿,你一定转身成心拿起来显摆一下,如果人家轻蔑地从鼻孔里哼一声,赶紧放下,放心,这阶段没人断你货,没戏。

 

    不怕吃“药”,怕就怕吃了药不长记性。凡是玩家没有不吃“药”的,好多高手也是从“药”堆里爬出来的。往往吃一会“药”,就会给你一个沉痛的教训,迫使你去探究,使得你在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突破和飞跃。一件东西上手以后你要反復研究,不是看个表面,这样才有提高。买了就买了,不看也不摸,等于没买。

 

    戒除贪心。自古说“贪古不富”。毕竟,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各种瓶瓶罐罐遗存到现在都是文物,数不清、看不尽,个人怎能都占有呢!戒除贪念,学会满足,才是真正理性的收藏。不要有贪心,不要急于想把某一件东西买到手,不要怕别人把东西抢走了。有了贪心,往往容易招祸。收藏是要讲缘分的,这件东东和你有缘,它终归是你的;和你没缘,是不可以强求的。

 

    收藏的起点要高一些。尽可能收藏开门的、上好的、有品位的东东,好东东买贵了也不要紧的;尽量不要卖有残的、自己心里没有十分把握的、不上档次的东东。宁可用1万元买1件,不可用1万元买10件。残品、低劣品买多了,总有一天你会头痛的。
    要分清精品和普品。普品是教材,教你读懂古董的基本符号;精品是名著,让你感悟古董的艺术魅力!普品是猫、是狗,玩其形,精品是龙、是凤,享其韵;不玩普品难识古玉真伪,不玩精品不知古董精要;忽略普品眼力难以炼成,疏视精品眼光难有长进;买普品不可贪多,买精品莫要吝啬;看普品凭的是经验,选精品靠的是修养;从普品起步,得精品知足。

    讲这些东西,其实是个做人,是个修性的问题。所以说收藏陶冶情操。

四,玉器的收藏。

 

    在中国,玉文化最为远远流长。

    王字加一点为玉, 为王者才有玉;

    白玉为皇, 只有皇上才能拥有白玉;

    屋里有玉为宝,家里有金银并不是宝呵;

 

    古汉字中,王字偏旁即玉字偏房, 还王字偏旁的字大多与玉有关. 如玎、玲表示玉石撞击的声音, 珏表示两块玉,理指玉的肌理, 玷指白玉上的污点, 珉指象玉的石头,还有瑞.壁,圭.琮,璋.琥.璜.等等......

 

    关于玉的哲理很多。 “玉不琢不成器”、“君字无故玉不去身”、“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玉,石之美,有五德”

 

    管子说玉时,赞玉有“九德”。

 

    玉,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德”的代名词。人们将玉质坚硬,象征君子之气节坚硬;把玉的温润,代表君子谦谦之风。

 

    自古以来,中国人痴情于玉,因爱美玉,可以不惜江山和生命!

 

    一块玉从采集到贩运到加工到把玩,再到入土出土;不知经过多少人之手,不知聚集了多少人的精气神,演译了多少故事,拿到手里盘摸,会让你充满瑕想。

 

    对玉有很多神气的传说。可以健身,可以避邪、可以护身,可以聚财。新疆有个老人拣了一块籽玉,象枕头,他拿回家当枕头睡,把一身的病都睡没了,这块玉石长期经人盘摸,变得十分精美,引起许多人高价追购。所以说:“人养玉,玉养人”。

玩玉要过四道关。

    一是识玉关。

 

    在市场上看到的和田玉、清海玉、俄罗斯玉、黄口料等等,足以让人眼花潦乱。千种玛瑙万种玉,想要把它分个清清楚楚,专家也难。我以为,我们毕竟不是矿物学家,没有必要把什么都搞懂,管它这个料、那个料,分出和田料就足够了!不是和田料,统统地枪毙(对玩明淸玉而言)!

 

    要想看懂和田料也并不神,先找几块对路的花片和仔料多看、多琢磨,时间长了,对它的结构、硬度、润度、密度、脂度、浓度就自然有感觉了!

 

    能认出和田玉,你就不用怕了,即是买到新货,但料子对了,同样可以玩。不过,同样是和田玉,质地可千差万别,价格也相差甚远,玩进去了也就会慢慢分出档次来。

二是辨伪关。

 

    对初入门的人来说,最难莫过于辨真假了。要过这一关,没有捷径可循,也不存在“一招致敌”的绝招。即是使用科学仪器,目前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
    唯一的办法,就是靠经验积累。要通过网络、书本和师傅多学点基本常识,多看一些实物,尤其是多看馆藏实物。要从材质、造型、纹饰、刀法、铊痕、拉丝、打眼、抛光、沁色、包浆、神韵、时代特征、岁月磨痕等多方面来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还要了解市场作伪状况和作伪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化。断定一件器物的新老,要从多个方面做出综合判断。凭一、两项指标,不可枉下结论;功夫不到,不要凭感觉存侥幸;有一丝一点的怀凝,就应果断放弃;更不能轻易听信别人讲故事和“包老”、“保真”之类的承诺。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判断方法,才能够出眼力、出功夫。 

三是论价关。

    自古黄金有价玉无价,古玩市场没有明码标价,所以,玉器的价格也是困惑玩家的一个突出问题。刚入门的时俟,往往摸不清市场行情, 心里没有底,碰到一件东西不敢给别人开价,也不敢与别人还价,开低了怕别人笑话,开高了又怕上当。行家就不一样了,在摊位前一蹲一站的瞬间,早就把主意打定了。要过这一关,就要根据自已的需求、条件和市场状况,建立起自已的价格体系。一要多关注拍卖行情和文物商点的标价,有一个参考的标准;二是多观察市场交易,掌握各类器物的交易信息;三是多买和多比,越买自然越精,越比自然越明。

四是鉴赏关。

 

    过了识玉关、辨伪关、论价关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玩家,关健还要过好鉴赏这一关。不是什么老玉都可以买,更不是什么玉器都值得收藏!即便是和田玉,是老玉,还要看题材、看年代、看粗细、看工艺水准、看完整度、看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等等。

 

    在雅昌网上,有的藏品一发出来就受到玉友们的广泛追棒,有的藏品大家却反映平平,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人的品位不同、修养不同、视角不同、眼光不同,选择的器物大不相同。真正显示一个藏家水平的不是他占有多少玉,而是他的鉴赏能力。所以玩玉的过程,是一个修养的过程,是一个砺炼的过程。

过好四关,要特别注意走对路、跟对人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扛鬼神”。跟对人了,就会少走弯路,少交学费,自然进步得快。跟错人了,你就死定了。见过一位长者,收藏几十年了,玉器有好几百件!可件件都是药,就是药不醒。你说他不对,他说你不懂,实在令人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