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下车了是什么原因:新华社陆小华:新媒体发展以满足移动需求为核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3:21:18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13日消息,一年一度的通信盛会“2010年中国国际通信展”于10月11日-15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展会的全程合作媒体,凤凰网科技对本次大会进行全程视频、图文直播。在期间的新媒体论坛上,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表示,新媒体发展以满足移动需求为核心。

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

陆小华在演讲中谈到,移动需求成为第一需求,从需求端看,受众的信息需求正在从以静态需求为主转向静态需求与移动需求并存。从发展趋势看,移动需求正成长为第一需求,新媒体发展要以满足移动需求为核心。

以下为陆小华演讲实录:

陆小华: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很高兴作为学者跟大家交流。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移动化时代与移动传播参与者的重新定位。

今天的主题是三网融合与新媒体。在我看来,三网融合更一种战略抉择。不管眼前人民对三网融合有什么样的期待,三网融合的核心取向应当是满足移动化重组生活的需要,应当是向移动互联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讨论之前,我想对以往我们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做一点回顾。这是一种分析,更是一种趋势判断、发展方向判断的延续。因此,关于移动化时代、关于为什么移动传播参与者要重新定位的讨论,将从回顾开始。

2001年,我曾经就《传媒发展十大趋势》做过一些预测,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十大趋势今天是否得到应验,以及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1、政策规则创新加速传媒结构调整。能否利用规则变动效应与规则变动机会,成为决定新闻媒介未来五年(2001-2005年)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2、媒介形态趋向融合与互相进入。媒介基本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不仅产生了网络媒体这样的新媒体,也产生了诸多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媒体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其他行业与新闻信息因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比如我们看到的社交网站与微博等等。这给予了所有的参与者以进入新的领域的机会。

3、传媒集团特别是多媒体新闻集团将成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一体化利用多种传播手段,以细分了的市场需求为核心进行资源重组、结构重组,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产品线或产品群(如频道、报纸)等,将成为新闻集团的共同选择,媒介形态趋向融合与互相进入。最近几年,媒介融合不仅从学术界讨论的课题,变成媒体共同讨论的选择。

4、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将成为竞争焦点。对经济、科技新闻信息的分析与判断成为主要新闻产品之一!对经济、科技新闻的分析、判断能力更成为决定一个新闻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广泛意义上的娱乐新闻的把握能力,成为新闻媒介市场基础的决定因素。正是因为新媒体的竞争,使得今天的报纸不仅是新闻的载体,更应该是结果的载体,更应该是判断结果的载体,更应该是观点的载体。

5、新闻媒介管理模式由资产管理向资本管理转变。决定新闻信息市场竞争态势的核心因素正由信息资源向信息资源加资金实力转移;新闻集团各成员间的联系纽将进一步转向资产纽带和信息源共用;中国资本市场已做好准备。

6、新闻媒介的运作基础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消费方式、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标准化分类,与以分钟传播模式为规范的生产组织,成为新闻媒体参与重组的选择。

7、出售服务经营媒体成为新的盈利模式。决定新闻信息产品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由产品质量信息服务质量转移,信息加工处理利用能力比以往更加影响新闻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出售服务将成为新闻媒介新的盈利模式和控制市场的基本手段。新闻媒体由媒体经营向经营媒体转变,研究、咨询、会展等延伸、增值服务将成为新闻媒体的基本产品。

8、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内容供应商与宽带网将以新方式融合。互联网度过初创期走向发展期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新的工具,更应是一种思维方式个适应未来世界手段。

值得指出的是,市场细分、垂直服务、个性提供将是网络媒体赢利模式的主要构成因素,广播电视网络的增值开发、宽带网的高速发展,促使通讯社拥有多种传媒共聚合传播手段的内容供应商与拥有宽带等市场供应商结合,这样的结合在2010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范例。

9、人才激励、控制模式将加快变化。人事管理模式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职称、级别等传统控制人才手段边际效应的削弱,使得新闻媒介必须寻找新的人力激励、控制手段与模式。

10、发展战略研究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新闻改革的深化不仅要求理论支持,更要求对策支持,迫切要求新闻研究由分立型向综合型发展,由概念型向对策型法由业务型向产品型发展,由理论型向战略型发展,发展战略研究因而成为新闻媒体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投入重点,并成为和竞争力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新闻研究的微观领域将更专业化,宏观层面将更综合化。

从这十大趋势来看,今天诸多得到了验证,但它存在的缺陷是没有预料到移动化的到来,没有预料到短信这样一个传播方式如此迅速的发展。这是今天我站在这个讲台上回顾我十年前所做的预测的时候所做的反思。因而,今天对于移动化时代和移动传播参与者的重新定位的讨论就将从我的遗憾开始。

第二、判断:影响新媒体格局四大因素

2010年,我可以明显看出影响新媒体走向的一系列重要变化。

1、移动需求成为第一需求,从需求端看,受众的信息需求正在从以静态需求为主转向静态需求与移动需求并存。从发展趋势看,移动需求正成长为第一需求。

从世界范围看,无论是对于通信业还是传媒业,移动需求都正在成长为第一需求,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移动通信业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超过了固定通信业,移动互联成为各个方面不顾一切要投入的领域,传统媒体不惜以改变外在形态与运作方式来适应新媒体的竞争。手持终端成为包括媒体在内的诸多满足方式的交汇点,如此等等的背后,一定存在着一种体现规律的推动力量和推动机制。

在我看来,这样的推动力量和推动机制就是人们心灵深处对于实现更大程度自由的不懈追求。人的最大需求不是一般的信息需求、娱乐需求,人的最大需求是自由。而信息的充分获取、使用、分享,是人获得真正意义自由的条件之一。这个需求是许多历史性变化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移动通信少了固定电话必不可少的那根线,它意味着人民释放掉了一种束缚,获得了一种自由。

因而,互联网的移动化是历史必然,带来更大的自由同时,也会带来更为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这些,正在深刻改变与互联网有关的内容产品格局,也必然会改变对怎样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的认识。应当说,随时随地方便有效地获取信息。

移动需求的内涵是丰富而多样的,移动需求不等于交通信息需求或乘车时的信息与娱乐需求。因此,我们不能把传媒移动化等同于几十年前福特在生产收音机开始的。媒体化的手机终端所能满足的仅仅是移动需求中的部分,新的移动需求正在借助手机之类的手持终端强劲发展,我们所看到的iPod的销售就是如此。

结论是,移动需求将是左右传媒格局的决定性力量之一,也将是左右新媒体格局的决定性力量之一。移动需求成长为第一需求,使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必然对传播理念、传播形态、传播策略等等发生深刻的影响。

新需体的发展,传媒移动化,既是受众移动化所推动,也是受众移动化和传媒移动化互动的结果。其核心是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因而我们对新媒体的讨论一定要延伸到对于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和人生活方式变化的讨论。

所谓受众移动化,既是对受众构成特征的描述,也是对受众行为特征的描述,更是对受众需求特征的描述。因而,对喘吁格局、运作理念与运作方式的影响一定是多方面的。